大脑胶质瘤的病理分型与化疗分析

大脑胶质瘤的病理分型与化疗分析
大脑胶质瘤的病理分型与化疗分析

大脑胶质瘤的病理分型与化疗分析

摘要目的对大脑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分型以及化疗情况进行讨论。方法53例大脑胶质瘤患者,对其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化疗情况进行讨论。结果53例患者中星形胶质细胞瘤39例,占73.6%,少突星形细胞瘤7例,13.2%,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占11.3%,胶质母细胞瘤1例,占1.9%。结论大脑胶质瘤主要分为经典型和肿块型两种,其中病理分型多以星形胶质细胞瘤为主,医师在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化疗。

关键词大脑胶质瘤;病理分型;化疗

大脑胶质瘤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肿瘤,本病治愈后复发率较高,且多为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目前在临床中多采用放化疗的方式对本病进行治疗,为进一步研究大脑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分型与化疗效果,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成立肿瘤小组,对大脑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分型以及化疗情况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3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男27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16)岁。患者入院后均行CT、MRI 检查,其中经典型肿瘤患者39例,肿块型肿瘤患者14例。

1. 2 扫描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CT、MRI扫描。MRI主要扫描T1WI、T2WI、轴位T1WI、FLAIR四个序列,所有患者均行增强扫描。CT则行常规扫描。

1. 3 病理检查患者术后将病灶送检,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电镜进行观察。

1. 4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分子分型进行统计,所有统计均由主治医师进行,同时将结果做好详细记录。

1. 5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分子分型进行统计,53例患者中星形胶质细胞瘤39例,占73.6%,少突星形细胞瘤7例,占13.2%,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占11.3%,胶质母细胞瘤1例,占1.9%。见表1。CT仅有3例清晰提示病灶所在,而MRI则对所有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提示,CT检查中病灶显示情况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

(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 基因融合等1,2。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同步并辅助化疗,已成为成人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方案。 脑胶质瘤治疗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神经肿瘤科、病理科和神经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存质量。为使患者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治疗,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影像学复查,兼顾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家庭活动、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和心理调控等诸多问题。 二、影像学诊断

IDH1在脑胶质瘤分子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IDH1在脑胶质瘤分子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脑胶质瘤是常见的中枢系统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 进步和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研究发现脑胶质瘤患者出现IDH1基因突变现象的频 率较高,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同时而且该基因突变对脑胶质瘤的治疗和 预后都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对IDH1基因突变和脑胶质瘤分子诊 断的进展进行综述性研究,希望找到脑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诣在提高脑胶质瘤 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IDH1;脑胶质瘤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1脑胶质瘤概述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类型,据临床统计,其占到颅内肿 瘤发病率的50%以上,且该病的生存率较低,仅在20%-30%左右,并有上升趋势[1]。 2008年Parsons等医师利用相对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二十多例脑胶质瘤 患者的肿瘤细胞中的基因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2],发现约25%的患者发生异柠檬 酸脱氢酶基因点突变,在更庞大的检验中发现约15%的患者发生IDH1基因点突变,这种突变情况仅发生于胶质母细胞瘤中,属于发病早期,预后情况也较好。 2IDH1的生物学特性 IDH1全称异柠檬酸脱氢酶,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人体的蛋白酶,该 蛋白酶是一种以烟酰胺腺嘌呤而核苷酸磷酸为电子的接受体,其能够将异柠檬酸 氧化为草酰琥珀酸,进而使其脱氧形成酮戊二酸[3]。在人体中IDH1是IDH基因 编码的一个主要类型,IDH1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与IDH2有70%以上的 相似度,均能够在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磷酸盐的催化下发生反应,该反应具有 可逆性。通过大鼠研究已经证实IDH1作为IDH系列的蛋白酶在人体细胞代谢过 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细胞应对各种应激损伤中也有活跃表现。 3IDH1突变和肿瘤发生 在几年前以Bleeker为首的医师团队对约七百例的肿瘤患者的84中不同类型 的肿瘤细胞进行了IDH1突变检测,发现IDH1突变和肿瘤的发生具有特异性关系,即在脑胶质瘤中必然存在IDH1突变。在此之前有文献报道IDH1突变也可发生于 前列腺肿瘤、副神经节瘤中。Bleeker医师还发现IDH1突变中,R132H所占比例 较大,而R132C、R132G、R132L、R132S所占比例较小,此外部分脑胶质瘤患者 可见R172M、R172W变化。 4脑胶质瘤中IDH1突变和分子标记物表达的关系 早些年间,Watanabe医师通过实验证明了约有63%的弥漫型星形细胞瘤 IDH1的突变与TP53突变同时出现,这与lp/19q的联合缺失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通过深入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两种突变的关系,通常IDH1突变先于TP53突变发生,这可能意味着IDH1突变是脑胶质瘤发生的一个早期事件,可以作为脑胶质瘤早 期诊断的一个依据使用。 5IDH1突变在脑胶质瘤中发生和发展机制 想要利用IDH1突变来诊断脑胶质瘤首先需要清楚IDH1突变在脑胶质瘤中发 生和发展的机制,但是目前关于IDH1突变在脑胶质瘤中发生和发展的机制的研 究较少,尚未有明确的结论,通常认为IDH1在人体代谢中具有活跃作用,探究 其机制可以从IDH1突变对代谢情况的影响切入。赵医师曾在2009年发表了一篇 关于IDH1突变和脑胶质瘤发生机制的报道,从他的实验中和结论中我们得知,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要点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要点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主要的分子病理

标记物(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二、影像学诊断 (一)脑胶质瘤常规影像学特点 神经影像常规检查目前主要包括CT和MRI。这两种成像方法可以相对清晰精确地显示脑解剖结构特征及脑肿瘤病变形态学特征,如部位、大小、周边水肿状态、病变区域内组织均匀性、占位效应、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及病变造成的其他合并征象等。在图像信息上MRI优于CT。 常规MRI扫描,主要获取T1加权像、T2加权像、FLAIR 像及进行磁共振对比剂的强化扫描。 脑胶质瘤可发生于脑内各部位。 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PET成像特征各异。目前广泛使用的示踪剂为18F-FDG。 临床诊断怀疑脑胶质瘤拟行活检时,可用PET确定病变代谢活性最高的区域。 (二)脑胶质瘤鉴别诊断 1. 脑内转移性病变:脑内转移性病变以多发病变较为常见,多位于脑皮层下,大小不等,水肿程度不一,表现多样,多数为环状或结节样强化影。

脑胶质瘤病人手术后一般做几次化疗

脑胶质瘤晚期通常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及精神症状等,另一方面由于脑组织受肿瘤压迫浸润会出现局部症状,引起神经功能损伤。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手术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但手术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易复发转移,需要联合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如化疗,不过有很多患者对化疗次数并不明确,那脑胶质瘤病人手术后一般做几次化疗呢?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在术后使用可以抑杀患者体内残存的癌细胞,尽可能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时间。不过对于脑胶质瘤术后需要做几次化疗并不是固定的,与患者的体质、耐受力、手术切除的效果、病情等有关,一般需要进行4-6个疗效的化疗,需要注意的是,化疗缺乏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随着化疗时间的增长其毒性也会累积,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化疗的剂量和次数,适可而止。 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疗,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扶正元气,调节机体,缓解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使治疗顺利完成,还能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以中医为主进行巩固治疗,中医能够扶正患者元气,调理气血、阴阳、脏腑平衡,逐步稳定癌环境,从而预防病情反复。一方面,抑制了病情,控制了复发与转移,另一方面,又调理患者的体质、免疫机能,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作为一家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以“厚德、有道、自助、自强”为院训,以“让中医抗癌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通淤、祛毒,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有助于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希福中医院就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

脑胶质瘤化疗后疼痛加重怎么办

脑胶质瘤是现代一种病发率颇高的脑肿瘤疾病,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所以患者对其关注度很高。化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段,能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命,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能通过化疗获益,但也有患者经过化疗后反而疼痛加重,那脑胶质瘤化疗后疼痛加重怎么办呢? 脑胶质瘤患者化疗后疼痛加重,可能是由于化疗副作用引起的,也可能是病情没有得到控制,肿块增大或者出现了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应引起患者的重视。对于疼痛的缓解,患者可以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按阶梯用药,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对因治疗。如果是化疗副作用引起的,患者可以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改善化疗的副作用,缓解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及耐受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杀死残存的癌细胞,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预防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脑胶质瘤患者经化疗后病情依旧发展,多是因为化疗无效,此时应更换化疗方案,或者中断化疗积极寻求其他治疗方案,如中医。中医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既能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像年龄大、身体弱,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也能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脑胶质瘤从整体出发,实施辨证施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也有助于调节人体的各项器官,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在治疗脑胶质瘤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作为一家以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自成立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如经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后,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从而受到广大用药患者的广泛好评。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一幅幅颜色鲜艳的锦旗,都是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的肯定和认可,医院也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怡然自得。 (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恶性胶质瘤的分类有哪些

恶性胶质瘤分为几类 胶质瘤会诊中心恶性胶质瘤分为几类?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复查肿瘤病,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恶性脑胶质瘤按组织发生原则进行分类,分为星形细胞瘤、成星形细胞瘤、成髓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松果体瘤、神经上皮瘤。 1.星形胶质细胞瘤 这是恶性脑胶质瘤中最多见者,占恶性脑胶质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额顶、颞叶等,儿童多发生在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若肿瘤位于在大脑半球,其临床特点则多出现癫痫、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故有长期癫痫发作而无其他体征者。 2.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大脑半球常见的肿瘤,占恶性脑胶质瘤的23.5%,多发生在40岁左右的成年人,常位于大脑半球,从白质长出伸展到皮质,甚至可达脑膜。儿童少见,且多生长在脑干。此种恶性脑胶质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其临床特征为病情进展快,病程常在1年

以内,由于肿瘤生长在大脑半球,可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及各种感觉障碍等。 3.室管膜瘤 此种脑瘤占恶性脑胶质瘤的11.3%,为恶性脑胶质瘤的第3位,较常见于儿童及成年人,本病的特点为绝大多数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内,脑瘤位于幕上者,主要位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其症状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以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最为多见。 4.成髓胶质细胞瘤 此种恶性脑胶质瘤为儿童颅后凹中线最常见的肿瘤,占恶性脑胶质瘤的4.2%,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5.1%至18%。临床特点为常迅速出现小脑中线的症状与体征。早期即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因肿瘤位于小脑蚓部,故多表现为躯干型共济失调,下肢比上肢严重,出现走路不稳、步态蹒跚、昂伯氏征阳等。 5.少支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仅占胶质瘤的2.99%。其临床特点为大多生长在大脑半球,因其生长很慢,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常表现有癫痫、失语、偏瘫、锥体束征及感觉障碍等,而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X光片有68%可见到肿瘤钙化。个别恶性度高的病例可有头皮下、颈淋巴结等颅外转移,并可循蛛网膜下腔播散。

脑胶质瘤晚期患者化疗后就好了吗

胶质瘤是指一种大脑胶质瘤,从神经胶质发展而来,这是围绕和支持大脑中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特化细胞。临床上很多脑胶质瘤患者一经确诊病情已是晚期,此时都希望尽快采取措施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生存期也有所延长。化疗是治疗脑胶质瘤常用的方法,那脑胶质瘤晚期患者化疗后就好了吗?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利用化学治疗药物杀死癌细胞,可以通过口服或者静脉等途径给药,晚期患者使用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患者化疗后并不意味着已经好了,化疗只是按照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在治疗结束后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问题,另外化疗使用的药物也有一定的毒性,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破坏患者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免疫力也有所下降,给残存的癌细胞以可乘之机,增加了复发转移的风险。因此脑胶质瘤患者化疗后也不能大意,一定要重视疗效的巩固,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而且可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能够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发挥增效减毒的功效。脑胶质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用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化疗的副作用,缓解不适症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并提高化疗对机体的敏感性,增强化疗的疗效;在化疗后长期坚持用药,还有助于修复患者手术的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采用中医保守治疗也能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一家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以“厚德、有道、自助、自强”为院训,以“让中医抗癌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通淤、祛毒,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有助于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

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护理

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替莫唑胺恶性脑胶质瘤护理 脑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其年发病率为5—8/10万人,治疗上以外科手术切除及手术后化疗为主,替莫唑胺主要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替莫唑胺(TMZ)为咪唑四嗪类的新型口服化疗药,可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30%—40%[2],能有效地延缓肿瘤增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科应用TMZ治疗脑恶性胶质瘤,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列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10—62岁,均已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3例,Ⅳ级9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Ⅳ级1例。 1.2治疗方法按身高及体重确定体表面积,按体表面积口服1次150mg/m2,每天1次,早上空腹顿服,每一疗程28天,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在服药前按医嘱分别给予胃复安口服和昂

丹司琼注射液或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静注。 2结果 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出现副反应较轻,其中有8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经药物治疗可以缓解,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1例出现血小板减少,4例出现脱发。病例中有2例出现复发。 3护理 3.1化疗前的准备每一疗程化疗前常规测身高、体重,按医嘱予抽血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还要检查心电图,各项检查均符合标准方可进行化疗。 3.2心理护理化疗为治疗癌症的主要和常见的方法之一,化疗过程中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当病人知道自已的病情后,情绪比较低落,心理比较复杂,会出现消极,悲观失望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加强沟通,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维持情绪稳定,从而提高心理应对能力,并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化疗的有关知识,讲解TMZ化疗对该病治疗的重要性以及TMZ的优点、适应症、用法用量,详细介绍化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处理对策,介绍治疗效果满意的病例,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消极、悲观的情绪。 3.3按时遵医嘱正确给药口服替莫唑胺后吸收完全,食物和高脂肪早餐可减少其吸收速率的程度[3]。 因此,护理人员要按时按要求给药,以能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该药应该早晨空腹时服用,在给药前按医嘱口服胃复安5—10mg和静

脑胶质瘤需要放化疗一定是晚期了吗

脑胶质瘤是一种颅内肿瘤,如果治疗不得当,不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一旦病情到了晚期治疗难度较大,致死率也较高,因此很多患者都害怕病情进入晚期,如被告知要放化疗的患者,那脑胶质瘤需要放化疗一定是晚期了吗? 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放化疗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可以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病症,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但患者进行放化疗并不意味着病情到了晚期,有不少早中期患者也是需要进行放化疗的。对于脑胶质瘤早期的治疗手术多为首先考虑的方法,可以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但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如果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术后有脉管侵犯、淋巴管侵犯等容易引起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预后不良因素,则需要联合放化疗。脑胶质瘤术后通过放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化疗也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患者治疗结束后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而且放化疗在治疗过程中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损伤患者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衡,而免疫力下降又是体内残存癌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在放化疗后也要重视巩固治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此时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脑胶质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通过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以及抵抗力,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化疗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放化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如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举办的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有部分参会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最新--中华医学杂志)

2014年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 文章摘自《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5月第30卷第5期P435-444 文章作者:江涛 一、意义和背景 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脑胶质瘤分子检测分析体系,描述最普遍的胶质瘤相关的分子改变、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并做出治疗选择。对于哪一个(类)患者或者样本需要进行检测,何时检测和如何检测,本指南中也给出了推荐。 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不同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特定的临床条件下经过系统的分析后形成的诊疗指南,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指南应满足:清晰性、有效性、可靠性、可重复性、应用灵活性、多学科融合、有依据性和可作为指导性。临床实践指南的目标是服务于临床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并为医疗教育提供指导,为疗效评估、专业审核提供依据,为合理治疗和建立临床路径提供帮助。 二、前言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一半以上为恶性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GBM患者即使采用了最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中位生存期仍然少于15个月。近年来,神经肿瘤分子病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发现一系列有助于脑胶质瘤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目前的WHO病理分级仍然依赖形态学进行肿瘤分级,然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组织特征相同或相似的胶质瘤可以具有不同的分子遗传学背景,导致WHO分级相同的个体间预后有着较大差异。 基于肿瘤遗传学水平的分子病理分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临床预后;并且对组织学上较难鉴别的混合性胶质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还能帮助明确诊断和分级。另外,这些新近发现的分子变异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的新靶点。近10年来,尽管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较大突破,但是弥漫性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改善仍然十分缓慢。 进一步了解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临床试验明确更多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有望揭开脑胶质瘤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的神秘面纱。除了种族、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临床常见因素,重要的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对临床应用均有深远的意义。 指南由资深专家参与拟订,可靠性、实用性强,指南中的分子标志物是治疗的靶点、预测因子或判断预后的指标,也能作为制订行业规范的依据。 三、流行病学 胶质瘤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2%,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 -8)/10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位列第3位。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肿瘤致死率排序,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 -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报告指出中国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 87/10万,位列十大高病死率肿瘤之第9位。以恶性胶质瘤为代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及家庭负担,一直是当今肿瘤研究的热点。 四、现有的胶质瘤分类系统 胶质瘤是指来源于胶质细胞的肿瘤,本指南中特指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根据肿瘤生长方式,胶质瘤可以分为两类:局限性胶质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与弥漫性胶质瘤。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也是目前神经肿瘤领域内的难点。传统上,胶质瘤主要通过形态学进行分类与分级。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基于形态学的病理分类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某些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例如,有些病理上诊断为低级别的胶质瘤(良性),短期内复发与进展,而有些高级别胶质瘤(恶性)却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又如,部分胶质瘤对放化疗特别敏感,而同样是相同恶性度的胶质瘤却对治疗无效。如何准确的预测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是目前基础与临床的工作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已能够在分子水平对胶质瘤进行“解剖”,并且发现了一些能够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及治疗反应的分子标记,如1p19q杂合性缺失(详见本网站相应博文)及MGMT。 为了能够科学规范的检测及使用分子标记物,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经过1年多的酝酿,组织国内胶质瘤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了《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并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5期。作为指南的编写组成员,我体会到,国内在胶质瘤诊疗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以下是本指南的主要内容,供患者及医务人员参考。 指南编写组成员名单:马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士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研

究室)、王任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伟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王洪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王永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引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毛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尤永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白红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李文斌(北京市世纪坛医院神经肿瘤内科)、李学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35病区)、李桂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科)、吴安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陈凌(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陈忠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邱晓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杨学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定标(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林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康春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实验室)、姚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病理科)、蒋传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赛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樊小龙(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和脑发育实验室)、颜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整理)A肿瘤分子病理学1

一:肿瘤分子病理学 肿瘤发病的相关因素 内源性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遗传素质、激素水平及DNA损伤修复能力 外源性因素: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感染因素等 三大类基因与肿瘤形成有关 癌基因oncogene 抑癌基因suppressor gene DNA修复基因DNA repair gene 原癌基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是指一组对细胞生长、分化或恶变等细胞增生动力学具有正负调节功能的基因群. 原癌基因: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编码促进细胞生长物质的基因序列,是正常细胞基因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恶性肿瘤并无必然的联系 癌基因:由原癌基因衍生而来的具有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是细胞中发生变异的一类基因癌基因过度表达:是指癌基因编码的mRNA的数量增加 癌基因产物过度表达:是指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即癌蛋白的表达量过度增加 癌基因扩增:是指与原癌基因结构相同的基因拷贝数复制增多 癌基因扩增、癌基因过表达和癌基因产物过表达是表述癌基因在DNA、mRNA及蛋白质三个水平上改变的用语 癌基因活化方式-点突变(point mutation) ◆导致癌基因活化的主要方式 ◆是指原癌基因编码顺序的特定位置上某一个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使其表达的蛋白质 上相应的一个氨基酸也发生变化 ◆结果:改变蛋白质的关键功能使细胞生长异常或发生癌变。 癌基因活化方式-基因扩增(amplification) ◆指原癌基因通过某些机理在原来染色体上复制形成多个拷贝 ◆原因:由于基因DNA过度复制所致。超过正常原癌基因拷贝数的增加会导致癌蛋 白量的增多,从而导致正常细胞功能的紊乱 ◆基因扩增程度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基因大量扩增的患者生存期缩短,容易发生肿 瘤转移 癌基因活化方式-癌基因甲基化改变 ◆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导致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细胞癌变过程中重要的一 步 ◆癌基因(H-Ras、C-Myc)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Rb、p16)的高甲基化改变是细胞癌变 的一个重要特征 ◆癌基因DNA甲基化水平愈低,其肿瘤浸润能力愈强,临床分期也愈晚。反之,抑 癌基因甲基化水平越高,组织越易发生癌变 癌基因活化方式---基因过量表达 ◆基因表达包括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及其调控,基因的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DNA- mRNA),翻译在细胞浆内进行(mRNA-蛋白质) ◆约15%人类基因可以进行表达,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是细胞癌变的早期事件 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存在于细胞内的调控细胞增生、分化另一类基因,抑癌基因的产物能抑制细胞生长促使其分化成熟. ◆抑癌基因的失活可以引起细胞的转化和癌变 ◆失活的方式:染色体缺失、点突变和甲基化

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分类和靶向治疗研究

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分类和靶向治疗研究 江涛赵雅度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质组计划的启动,微 阵列(microarray)技术的发展,对人体实体性肿瘤瘤细胞信 号传导通路有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对其表面受体变化、生长 因子、抑癌基因、癌基因变化作出的诊断,可以反映出某一具 体的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如:分化异常、无限生长、转 移侵袭、抗化疗药物与放疗敏感性等瘤细胞的相关生物信 息,是对传统病理分类诊断的重要补充¨?。 分子病理是对瘤细胞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是在组织 病理基础上进行亚分类,这种分类可以指导我们对实体性肿 瘤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4 o。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o,单纯 手术治疗胶质瘤疗效颇不理想,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 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手术与放射治疗临床上 都为局部治疗,而化疗是一种全脑治疗(全身治疗),在预防 术后胶质瘤复发、侵袭性生长起着一定作用。由于基因治疗 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尚待定论。目前,被认为最有 前途的另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为免疫治疗,这种技术在美国已 进入临床Ⅲ期,预计将会有新的进展。 人体实体性肿瘤在分子病理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方案已取得了重大进展¨’9o。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 目前研究最多的靶点,许多癌细胞表面有EGFR的表达或过 度表达,43%~89%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过度表达。针对 胶质细胞起源 .综述. 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与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合并其功能抑制,TKI已于2003年在美国上市,2005年 在我国上市;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MAb),可与 EGFR的细胞外结合区域结合,从而阻断配体与EGFR的结 合与活化,MAb已于2004年在美国上市。这样不论细胞外 阻断EGFR的结合或抑制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功能,均可影响 癌细胞的信号传递系统,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 性生长。以上两种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可明 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症状。另一个成功的 例子是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美国FDA新近批准的针对HER一 2/NEU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新药群司珠单抗(trastuzumab), 可以明显提高HER-2/NEU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关于胶质瘤的靶向分子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胶质 瘤从始祖细胞发生、发展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环节¨“”o 见图1:简要说明了始祖胶质瘤细胞发生、发展为胶质母细 胞的主要过程和关键基因的变化。始祖胶质瘤细胞发生、发 展为胶质母细胞瘤主要有两种起源,一种是以EGFR起源, 直接发展为胶质母细胞瘤,另一种是以v53突变,发展为间

脑胶质瘤手术后化疗周期是多长

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比较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原发性脑胶质瘤中,胶质瘤由于治疗难度大,致残、致死率极高,被称为癌后。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常用的方法,且多为患者的首要选择,可以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控制病情,不过手术只是局部治疗手段,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需要及时进行巩固治疗,以提高疗效,预防复发转移。化疗就是术后常用的巩固治疗手段,那脑胶质瘤手术后化疗周期是多长呢? 脑胶质瘤术后化疗的目的在于杀死患者体内血液和淋巴液里残存的癌细胞,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短期疗效快。一般脑胶质瘤化疗周期采用的是21天方案和28天方案,其中21天方案是在一次化疗结束后间隔三周,再进行下一疗程的化疗。化疗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的,并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而癌细胞的发展有一个周期性,待剩余的癌细胞再发展长出来时,需要进行再次化疗,而患者具体需要几个疗程的化疗,是根据体质、身体的耐受程度、手术切除的效果等决定的。 众所周知,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随着化疗时间的增长,其毒性也会增加,给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也会更大,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也有患者因过度的化疗而加重病情,因此对于化疗一定要慎重选择,在治疗前对全身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严格控制剂量和次数,适可而止。针对化疗的副作用,建议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化疗的副作用,缓解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并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的疗效。 另外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也不能忽视术后的巩固治疗,可以以中医为主。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像年龄大、身体弱的患者也能使用,而且在治疗时将抗癌与调理并重,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修复患者术后受损的机体,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因此患者在确诊病情后一定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以改善预后。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脑部胶质瘤能活多久

脑部胶质瘤能活多久 瘤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质瘤怎样治疗,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点。脑质胶瘤的治疗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患者因为得了脑质瘤,心情就会变得很慌张,担心治不好,拖累家人,治不好怎么办?胶质瘤的是一种脑部恶性肿瘤。由于恶性胶质瘤发生于脑部,最重要的是它与正常脑部组织基本没有明显界限,所以如果采用手术根本难以完全切除,而且恶性胶质瘤对放化疗也不敏感。那么,患有脑部胶质瘤还能活多久? 脑部胶质瘤能活多久 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在国际肿瘤控制大会总结的资料中统计,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为3~10/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手术加放化疗的平均生存期仅为8~11个月至今我国还没有脑胶质瘤大宗病例的长期追踪随访资料。 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在全球,每年恶性脑胶质瘤无情地夺去18~60万中青年人的宝贵生命。 脑胶质瘤有哪些症状表现 (1)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2)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致视力下降。 (3)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4)幻嗅: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如烧焦饭或焦橡胶等气味。 脑部胶质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建议有以上症状的到医院检查,在确认的情况下也不要慌张,脑部质瘤存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也要及时的接受治疗,也有可能医治好的这种情况。“脑部质瘤能活多久?”小编已为各位解答,建议大家保重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