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小学奥数比例法行程问题

小升初之行程问题的解法---比例法 根据近千套各类奥数竞赛和"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的分析,平均每套试卷按12道题,满分100分计算,就有道试题为行程问题(即每120道试题中有18道是行程问题),分值为21分。行程问题占一套试卷分值的1/5左右,所以行程问题不论在奥数竞赛中还是在"小升初"的升学考试中,都拥有非常显赫的地位,都是命题者偏爱的题型之一。 小学生"行程问题"普遍是弱项,有几下几个原因: 一、行程分类较细,变化较多。 行程跟工程不一样,工程抓住工作效率和比例关系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但是行程则没有关键点可以抓住,因为每一个类型关键点都不一样。 二、要求对动态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 行程问题的题目语言叙述本身就很长,加上所描绘的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很难从复杂的语言叙述中提炼出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三、行程是一个壳,可以将各类知识往里面加。 很多题目看似行程问题,但是本质不是行程问题。 因为行程的复杂,所以学习行程一定要循序渐进,掌握各类行程问题的解题关键点。 下面举例讲解用比例法求解一类行程问题。 方法指导:复杂行程问题经常运用到比例知识: 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 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分析时可以抓住题中含有比的句子进行分析,以此作为突破口,一步一步求得结果。也可以从题意的叙述中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得出所需的数量之比,再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解。 能用比例法解决的行程问题的特点: 能直接或间接地求出速度比或同一时间内的路程比

例1: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边讲边练: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乙两车速度比7:5,相遇时距中点12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小时相遇。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52 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2 3 。求两城之间的距离。 边讲边练: 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已知甲车行1小时距B地340千米,乙车行1小时距A地36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20) 2、客车由甲城到乙城需行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需行15小时,两车同时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距离乙城还有192千米,求两城间的距离。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比例知识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2、、量出下图中学校到汽车站的图上距离(以整厘米计),再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 3、一台织补袜机2小时织袜26双,照这样计算,7小时可以织补多少双? 4、一种铁丝长30米,重量是7 千克,现有这种铁丝950千克,长多少米? 5、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618砖,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 6、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用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7、一块长方形钢板,长与宽比是5:3,已知长是7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8、一种农药,药液与水重量的比是1:1000。 ①30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克? ②如果用4000克水,要用多少克药液? 9、一篮苹果,如果8个人分,每人正好分6个,如果12个人来分,每人可以分几个? 10、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11、小新用积蓄的钱买铅笔,买9分钱一支的正好买8支,买6分钱一支的可以买多少支? 12、工人师傅制造一批器零件,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减少到2.5分钟,过去每天生产这种零件60个,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个? 13、一间房子要用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用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4、一艘轮船3小时航行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航行2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15、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航行20千米,1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航行25千为,需要多少小时? 16、用一批纸装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而,可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而,可以装订多少本? 17、一间房五铺地砖,用面只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8、农场收小麦,前3天收割了16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19、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64千米,用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0、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黄豆可以榨出13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用3吨黄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六年级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 1.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 (课件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不成比例) (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4)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 2.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一定)) 3.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x×y=k(一定)) 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 1.回顾旧知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 (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点明主题,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的学习。】 2. 探究解法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课件出示)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如果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 师: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案)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 【教学内容】 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材第61页的例5)。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解读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认识正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 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①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②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先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判断。 (2)先根据条件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①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②一列火车行驶360km。每小时行90km,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km,要行x小时。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 2.引入新课。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组织学生描述图画上的内容和数学信息。 问题: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钱? (1)想一想: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式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交流。 (2)指名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 28÷8×10 =3.5×10 =35(元) (3)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4)教师: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说一说解答方法。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6)组织学生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7)指名检验。 师说明:在列式时,同学们可能感到很陌生,列正比例式子是什么样的,就是列出两组比,并且比值要相等和题中的意义要相符,比如,此题比值的意义是每吨水的价钱一定,那么你所列的比的比值一定要表示每吨水的价钱。应列出: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28∶8=x∶10

47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课件出示) (一)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反比例) (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不成比例) (3)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正比例)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走的路程和时间。(正比例) (二)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小组相互检查)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140÷2=210÷3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70×4=56×5 (三)解决问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光辉服装厂4天加工服装160套,照这样计算,生产360套服装,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 解:设生产360套服装需要x天。 160︰4=360︰x 160x=360×4 x=360×4÷160 x=9 答:生产360套服装需要9天。 2.一列火车行驶360km。每小时行90km,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km,要行x小时。 (四)教师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 识解决有关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 过程要求: ①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②判断成什么比例。 ③写出关系式。 如:)(一定行驶速度所用时间 所行路程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3 2102140=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 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70×4=56×5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课文情境图,描述例题内容。 板书: 8吨水 10吨水 水费12.8元 水费?元 (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要求: ○ 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 2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汇报解决问题的结果。 引导提问: A . 题中哪两种量是变化的量?说说变化情况。 B . 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C . 用关系式表示应该怎样写? 吨数 水费吨数水费= 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10 88.12X = 8X=12.8×10 X=8 108.12? X=16 答: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3)与算术解比较。 ① 检验答案是否一样。 ②比较算理。算述解答时,关键看什么不变? 板书: 先算每吨水多少元? 12.8÷8=1.6(元) 每吨水价不变,再算10吨多少元。 1.6×10=16(元) (4)即时练习。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过程要求: ① 用比例来解决。 ②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③ 汇报思维过程与结果。 想: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 说,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吨数 水费吨数水费=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

比例知识应用题 1、一台织补袜机2小时织袜26双,照这样计算,7小时可以织补多少双? 2、一种铁丝长30米,重量是7 千克,现有这种铁丝950千克,长多少米? 3、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618砖,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 4、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用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5、一块长方形钢板,长与宽比是5:3,已知长是7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6、一种农药,药液与水重量的比是1:1000。 ①30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克? ②如果用4000克水,要用多少克药液? 7、一篮苹果,如果8个人分,每人正好分6个,如果12个人来分,每人可以分几个? 8、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9、小新用积蓄的钱买铅笔,买9分钱一支的正好买8支,买6分钱一支的可以买多少支? 10、工人师傅制造一批器零件,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减少到2.5分钟,过去每天生产这种零件60个,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个?

11、一间房子要用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用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2、一艘轮船3小时航行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航行2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13、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航行20千米,1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航行25千为,需要多少小时? 14、用一批纸装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而,可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而,可以装订多少本? 15、一间房五铺地砖,用面只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6、农场收小麦,前3天收割了16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17、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64千米,用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8、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黄豆可以榨出13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用3吨黄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19、.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与第二个长方体高的比是7:11,第二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44立方分米,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0、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6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超产8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那么,学习了正比例到底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吧! 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 2、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掌握用正比例知识

解答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过渡语: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看,李大妈和张奶奶在讨论什么问题,我们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读李大妈的话进行体会,主要让学生体会到通过李大妈叙述的两个条件挖出隐含条件每吨水的价格以及水费和用水吨数之间的联系,感受水的单价一定)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不能运用学过的方法来帮李奶奶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师:除了算术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了? 生:比例 3、引入新课:对,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讨论如何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4、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自学提示: 呈现自学提示: (1)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2)哪种量是一定的? (3)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什么比例关系? 师:你能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吗?

如何用比例解行程问题

如何用比例解“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小学应用题中的难点,是升学试卷中常见的压轴题。要想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熟练掌握行程问题的几种数学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大多数同学反映一遇到行程问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心里想画图又不知道该怎么画,尤其遇到多人多次相遇问题时,看到那么长的题就不想读了,不知道哪句话是重要的,心里总是想要是出一道字数少的题就好了,字少的题就一定好做吗?显然不是的。不管题目的字数有多少,只要你耐心读题,读出题中的关键字,知道这道题属于什么模型,相应的方法就出来了。而这个能力需要系统地练习。 行程问题常和比例结合起来,虽然题目简洁,但是综合性强,而且形式多变,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如何利用比例解答行程问题。我们知道行程问题里有三个量:速度、时间、距离,知道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速度×时间=距离;距离÷速度=时间;距离÷时间=速度。如果要用比例做行程问题,这三个量又有什么关系呢?(1)时间相同,速度比=距离比(2)速度相同,时间比=距离比(3)距离相同,速度比=时间的反比。例如:当甲乙行驶时间相同时,如果V甲:V 乙=3:4那么S甲:S乙=3:4;当甲乙速度相同时,如果T 甲:T乙=3:4那么S甲:S乙=3:4当甲乙行驶距离相同时,

如果T甲:T乙=3:4那么V甲:V乙=4:3。下面我们看一道例题来体会比例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例一、(八中培训试题)甲乙二车同时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这道题给了两车的速度,我们很容易得到两车的速度比。这时我们可以用比例来做这道题。大家要抓住三个要点:一、时间相同,速度比=距离比。二、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时合走一个全程。三、两车在距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即:两车相遇时,甲比乙多走32×2=64千米。 解:由题意然V甲:V乙=56:48=7:6即:相同时间内,甲走7份乙走6份。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时合走一个全程。我们可以把AB之间的路程分为(7+6)=13份。两车相遇时,甲比乙多走1份是32×2=64千米。AB之间的路程为13份,AB之间的路程为13×64=832米。这时这道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如果不用比例做这道题,还有别的做法吗?下面我们看以下几种做法: 方法二:两车相遇时,甲比乙多走32×2=64千米。出现距离差属于追及问题,而这道题是相遇问题,我们可以把相遇问题转化成追及问题。每小时甲比乙多走56-48=8千米。距离差÷速度差=

用比例解决问题(1)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材第61页的例5)。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解读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认识正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 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 1.(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①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②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先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判断。 (2)先根据条件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①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②一列火车行驶360km。每小时行90km,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km,要行x小时。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 2.引入新课。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组织学生描述图画上的内容和数学信息。 问题: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钱? (1)想一想: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式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交流。 (2)指名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 28÷8×10 =3.5×10 =35(元) (3)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4)教师: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说一说解答方法。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6)组织学生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第 59 ——60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 )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 ) 6如果ab=5,那么a和b成( ) 7 如果x=6y,那么x和y成 ( ) A.引导学生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B、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28/8 = χ/10 8χ= 28×10 Χ=28÷8 χ= 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啤酒装箱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啤酒运输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继续上节课的话题,加强情境的延展性,有助于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的深入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 谈话:请你用反比例知识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解:设需要x辆。 10x=8×15 10x=120 x=12 答:需要12辆。

2.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啤酒总量一定,汽车的载重量和辆数成反比例,找出一定的量就可以根据反比例的知识列出方程。) 练习: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3.比较正、反比例解法,归纳意义,总结方法。 谈话: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解题思路。 指出: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用比例知识) ①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 ②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巩固练习。 ①先想想下面各题中存在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 (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 成,,? (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3.自主练习 (1)第2题:找出两种成反比例的量,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第5、7、8题: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4. 拓展练习:

完整word版奥数六年级千份讲义1196.第五讲比例解行程问题.docx

第五讲 比例解行程问题 知识点拨 比例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仿佛扮演着一个小学 “压轴知识点 ”的 角色。 从一个工具性的知识点而言,比例在解很多应用题时有着 “得天独厚 ”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方法的 灵活性和思维的巧妙性上,使得一道看似很难的题目变得简单明了。比例的技巧不仅可用于解行程问 题,对于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常常会应用比例的工具分析 2 个物体在某一段相同路线上的运动情况, 我们将甲、 乙的速度、 时间、路程分别用 v 甲 , v 乙; t 甲 , t 乙; s 甲,s 乙 来表示,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当 2 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经过同一段时间后,他们走过的路程之 比就等于他们的速度之比。 s 甲 v 甲 t 甲 s 甲 乙 ,这里因为时间相同,即 t 甲 t 乙 t ,所以由 t 甲 ,t 乙 s s 乙 v 乙 t 乙 v 甲 v 乙 s 甲 乙 s 甲 v 甲 得到 t s , ,甲乙在同一段时间 t 内的路程之比等于速度比 v 甲 v 乙 s 乙 v 乙 2. 当2 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 走过相同的路程时, 2 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之比等于他们速度的反比。 s 甲 v 甲 t 甲 ,这里因为路程相同,即 s 甲 s 乙 s ,由 s 甲 v 甲 t 甲, s 乙 v 乙 t 乙 s 乙 v 乙 t 乙 得 乙 , v 甲 乙 s 甲 t 甲 乙 t ,甲乙在同一段路程 s 上的时间之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 v v t v 乙 t 甲 例题精讲 模块一、时间相同速度比等于路程比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1)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828=10 x 8x =28×10 x = 8 1028? x =35 三、拓展应用 教材63页3、4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64页6、7题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5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828=10 x 8x =28×10 x = 8 1028? x =35

(完整word版)用比例解决问题习题(有答案)-数学六年级下第四章比例3.比例的应用人教版

第四章比例 3.比例的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 测试题 一、填空. 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2.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二、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学生总人数一定,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4.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5.货车的载重量一定,运送货物的总量和辆数。() 6.小华每天读课外书20页,读书总页数和天数成()比例关系。 7.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比例关系。 8.李玲的体重与她的年龄()比例关系。 三、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四、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五、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并判断成什么比例。 1、食堂买3桶油用了780元,照这样计算,买10桶油需要多少元? 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得数量关系式: 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2、生产一批自行车,计划每天生产30辆,需要生产20天;实际每天生产了50辆,实际生产了几天? 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得数量关系式: 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六、变式练习: 小明家到学校共1200米。今天早上上学3分钟共走了18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走多少分钟才能到学校? 七、解比例应用题 1.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长度是多少厘米?

比和比例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比和比例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一、知识导学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 速度一定,路程克时间成。 例:①甲、乙两车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路程比为5:4,则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比乙多行驶10千米,则A、B两地的距离为千米; ②从A地到B地,甲需5小时,乙需4小时,则甲、乙的速度比为;从C地到D地,若两车同时出发,则甲比乙晚3个小时到D地,那么甲行完全程需小时,乙行完全程需小时; ③甲车从A地开到B地需5小时,从B地开到C地需4小时,则A到B之间的距离与B到C之间的距离之比为。 ④在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为5:4。若两人同时同向出发,10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此时甲比乙多走400米,则这个环形跑道的周长为,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

二、典例剖析 例1: 1、从东城到西城,甲需要20小时,乙需要15小时,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快百分之几? 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的路程比是5:3。若甲行完全程要2小时,那么乙行完全程要几小时? : 变式: 1、甲、乙两人步行速度之比是3:2,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1小时后相遇。若同向而行,甲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追上乙? 2、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速度比是7:11。两车第一次相遇后继续按

原方向前进,各自到达终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甲车离B 地80千米。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王和小李骑摩托车分别从A 、B 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3小时,小王到达B 地,小李离A 地还有50千米。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一辆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相当于客车速度的8 7。现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结果在距中点50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客车、货车同时从A 地、B 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0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教科书59、6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麽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体会比例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认识正反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五、教学要素: 1、已有的知识经验: (1)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2)解简易方程。 2、原型: 用归一、归总方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3、探究的问题: (1)如何用归一、归总法来解决例5、例6。 (2)例5中哪一个量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3)例6中哪一个量是不变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关于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哪些呢? 1、怎样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怎样的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2、怎样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式?反比例关系式? 3、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麽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引入:通过以上几节课学习,我们发现比例的知识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我们继续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与解决: 1、出示教材例5,生读题。 (1)用归一法解决例5: 以前我们是怎样解决的?先求什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 学生搞清上面问题然后用归一法来解决。 (2)用比例解决例5。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A、问题中有哪两个量?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案

第4单元比例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828=10 x 8x =28×10 x = 8 1028? x =35 三、拓展应用 教材63页3、4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64页6、7题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5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828=10 x 8x =28×10 x = 8 1028? x =35

解比例、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解方程及解比例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解比例。 x:10=4 1:3 1 :x=:2 4.212=x 3 43:x=3:12 x: 32=6: 25 24 1112∶45=25 36 ∶x x:24= 43:31 8:x=54:4 3 错误!=错误! 二、解方程。 23 (x- = 4 2X + 25 = 3 5 70%X + 20%X = 5X -3×215 =75 32X ÷41=12 125 ÷ X=3 10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4 7 × 3 5 ( 8 9 + 4 27 )×27 6 13 × 7 5 - 6 13× 2 5 21× 3 20 12×( 7 24 + 5 6 + 3 4 ) 4 17 × (125 × 34) (1 5 + 3 7 )×7 ×5 19 20 × 199 ÷ 19 20 780÷ ÷ 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280千米,照这样计算,6小时行驶 多少千米 “照这样计算”是指()一定,()和()成() 比例。 比例式:

2、一本笔记本6.5元,小明买了8本,如果这些钱买每本5.2元的笔记本,能买多少本 “如果这些钱”是指()一定,()和()成()比例。 比例式: 3、修一段路,如果每天修75米,3天能修完,如果每天修45米,要多少天修完 ()一定,()和()成()比例。 比例式:4、搬运一批货物,每小时搬12吨,5小时能搬完,如果每小时搬20吨,几小时能搬完 ()一定,()和()成()比例。 比例式: 5、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15平方米需要方砖120块,照这样计算,铺50平方米需要多少块这种方砖

《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1《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幻灯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青岛啤酒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继续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信息窗。 师: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了解信息可能提出: (1)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 (2)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关注学生充分利用数学信息的能力,以旧带新的能力。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学生可能用归一的方法解答。列 1.先来解决“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式480÷(24÷2) 2.我们学习了比例知识,你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 出示题目让学生填写: 1)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2)()一定,()和()成()比例。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师:你能列出比例式,再解答吗 学生交流后,师共同规范用比例解答的格式。 解:设装480瓶啤酒需要x个箱子。 24:2=480:x 24x=480×2 x=40 学生交流。 师: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 师板书:分析判断,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等式,求解,检验写答语。 3.补充练习: 2个箱子能装24瓶啤酒,40箱能装多少瓶啤酒(用比例解)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 独立思考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有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三、拓宽应用。 1.买3张青岛到阳谷的汽车票要135元,买同样的车票,两个人去要多少钱 2.自主练习第1题:用比例解。 想一想“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3.一个公司,男职员和女职员的人数比是5:3,男职员有45人,女职员有多少人(用比例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训练了学生应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数学练习一题多解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