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共34页文档
《外科护理》第二章第三节酸碱代谢失衡

代谢性酸中毒
1.口腔黏膜受损:与代谢性酸中毒致呼吸深 快有关。
2.有受伤害的危险:与代谢性酸中毒所致意 识障碍有关。
护理问题
3.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高钾血症。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病人卧床休息,做好
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病情允许下 床者,应得到陪护,移去环境中的危险 品,减少意外伤害的可能。
3.中枢抑制:酸中毒时脑内抑制性递质生成增多,病人可有
头痛、头晕、嗜睡,甚至昏迷。
代谢性酸中毒
心理—社会状况
代谢性酸中毒常随原发疾病产生,对呼吸、循环等有 明显影响,病人及其家属可倍感焦虑或恐惧。
代谢性酸中毒
辅助检查
1.血气分析:血Ph<7.35,HCO3-明显下降,PaCO2 正常或下降。 2.血清电解质:可伴血K+升高。
及时补液
代谢性酸中毒病人常有脱水表现,应及时补液。
护理措施
遵医嘱用药
重症病人遵医嘱静脉滴注5%NaHCO3溶液。补液时应注意: ①5%NaHCO3溶液宜单独缓慢滴入,首次用量宜 在2~4小时滴完。 ②酸中毒时血清钾离子增多,血清中解离的钙离子 也增多,故常掩盖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因此,在 补充碳酸氢钠后应注意观察有无缺钾、缺钙症状的 发生,必要时遵医嘱及时补钾、补钙。
代谢性酸中毒1代谢性碱中毒2呼吸性酸中毒3呼吸性碱中毒4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代谢性酸中毒1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第二章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在某种疾病因素影响下,病人体内酸、碱物质超过负荷 或机体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时,则可发生酸碱代谢失衡。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PPT

避免病人自行购买和使用非处 方药或草药等未经医生同意的 药物。
病情监测
定期检查
记录病情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电解质、酸 碱平衡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
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检 查结果等,为医生提供详细的病情资 料,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观察症状
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呼 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 应及时报告医生。
对于有电解质失衡风险的人群,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就医
识别症状
了解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症状,如乏力 、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一旦出 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帮助
在出现严重电解质酸碱失衡症状时, 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接受治 疗和护理。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低钾血症的护理
100%
限制摄入
对于高血钾或低血钾的病人,应 限制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和饮料, 如香蕉、橙子等。
80%
增加摄入
对于低钠血症的病人,可适当增 加含盐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如咸 菜、咸鱼等。
药物治疗
遵医嘱用药
确保病人按时、按量服用医生 开具的药物,不得随意更改剂 量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医生并协助处理。
04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 素,包括矿物质、电解质和维生
素等。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预防疾病。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 良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发生。
酸碱代谢失衡的护理课件

案例二:慢性肾功能不全引发的酸碱平衡失调
总结词
肾功能不全导致酸碱平衡紊乱
详细描述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肾脏排酸保碱功能受损,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护理时应 定期监测肾功能及酸碱平衡指标,遵医嘱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调整, 减少高磷、高钾食物摄入。
案例三:呼吸衰竭导致的酸碱平衡失调
总结词
呼吸衰竭引发酸碱平衡失调
电解质测定
检查血液中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浓 度,以评估酸碱平衡状况。
酸碱失衡的分 类
酸中毒
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液pH值下降。
碱中毒
体内碱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液pH值上升。
混合型酸碱平衡失调
同时存在酸中毒和碱中毒的表现,血液pH值正常但波动大。
PART 03
酸碱代谢失衡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 吸、血压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肺部感染。
维持体液平衡
根据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合 理安排输液量和种类,以维持正常 的体液平衡。
饮食护理建议
调整饮食结构
根据患者的酸碱代谢失衡类型, 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或减少
某些食物的摄入。
控制盐分摄入
对于酸中毒的患者,应控制盐分 的摄入,避免加重病情。
增加水分摄入
对于碱中毒的患者,应适当增加 水分摄入,以促进排尿,帮助排
出多余的碱。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定期复查
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1.正常状态下,机体有一套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的酸碱值是:7.35至7.45.高于此值表明体液呈碱性,低于则表明呈酸性。
当血液酸性化时,人体可表现为手足发凉、易感冒、皮肤脆弱、伤口不易愈合、易引起关节肿痛、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症状,甚至可直接影响到脑和神经功能。
疾病过程中,尽管有酸碱物质的增减变化,一般不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只有在严重情况下,机体内产生或丢失的酸碱过多而超过机体调节能力,或机体对酸碱调节机制出现障碍时,进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尽管机体对酸碱负荷有很大的缓冲能力和有效的调节功能,但很多因素可以引起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破坏,这种稳定性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2.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①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HCO3-直接丢失过多、固定酸产生过多、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肾脏泌氢功能障碍和血液稀释,使HCO3-浓度下降等。
病因:酸性物质过多;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肾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轻者无现象;重者可有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烦躁等。
呼吸深快,频率可达40~50次每分,呼出气体有酮味,面色潮红、血压常偏低。
处理原则:轻者消除病因再补充液体纠正缺水即可;当碳酸根低于10mmol/l 时,需用碱剂(碳酸氢钠溶液)治疗。
护理评估:健康史: 评估引起因素以及代酸的原因和高血钾严重程度。
身体状况:是否有代酸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
护理诊断:意识障碍与代酸抑制脑代谢活动有关潜在并发症高钾血症、心律失常护理目标:意识状态恢复正常。
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②呼吸性酸中毒:是指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是肺通气障碍和CO2吸入过多引起的。
临床表现: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躁动不安等。
严重者可伴血压下降、昏迷等。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护理常规患者的护理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护理常规患者的护理一、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5.5毫摩尔/升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此时的体内钾总量可增多(钾过多)。
1.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
(2)正确留取血、尿标本,及时送检。
2.病情观察。
(1)持续动态心电监测,每1~2小时测量生命体征变化。
(2)持续给氧2~4升/分,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昏迷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防止因呕吐误吸导致窒息。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注意观察病情及病人主诉。
(4)严密监测血清钾浓度、肾功能、尿渗透压等。
(5)需紧急血液透析病人迅速建立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3.对症护理。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熟练掌握心电图知识,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抽静脉血做血钾测定,如结果显示为高血钾,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对肾功能良好者,应鼓励病人大量饮水,帮助钾从尿中排出。
4.健康指导。
嘱病人严格控制饮食,禁食或少食含钾高的蔬菜、水果,如香蕉、甜橙、马铃薯、大枣、香菇、紫菜。
5.心理护理。
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给病人及其家属讲解高钾血症发生的原因,提供详细的预防处理措施。
二、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3.5毫摩尔/升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机体总钾量丢失,称为钾缺乏。
1.一般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整洁,限制探视,减少干扰。
(2)症状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因低钾时心肌内膜处于轻度极化状态,下床活动易导致心律失常,有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
(3)鼓励病人进食高钾食物,如橘子、香蕉、豆类、干果类、香菇、海带,避免进食大量清水、高糖及油腻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不洁引起腹泻而加重病情。
(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2.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每1~2小时测量1次,进行动态心电监测。
(2)持续氧气吸入3~4升/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3)监测24小时出入液量,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为进一步补钾提供依据。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每日摄入水量(ml)
饮水
1000—1500
食物水
700
内生水 (代谢水)
300
总入量 2000—2500
每日排出水量(ml)
尿
1000—1500
粪
150
无形 呼吸蒸发
350
失水 皮肤蒸发
500
总出量
2000—2500
4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二)电解质平衡 ❖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相关的电解质为Na+和K+。 ❖Na+的一些特点:
①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② 正常成人对钠的日需要量为4.5g。 ③摄入多排出多,摄入少排出少,不摄入几乎不排出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5
学习内容
• K+的一些特点: ① 是构成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② 正常成人对钾的日需要量为3—4g。 ③摄入多排出多,摄入少排出少,不摄入也排钾。
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量
轻度缺钠 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尿Na+及Cl-含量下 130—135
0.5
降(低渗尿)
除上述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细速,
中度缺钠
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差变小,视力模糊; 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凹陷;尿量减少,尿比
120—130
重仍低,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0.5—0.75
约占体重的2%—4% 约占体重的4%—6%
除缺水症状和体征外,出现中枢神 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躁狂、幻觉、 谵妄,甚至昏迷。也可出现循环功 能障碍,如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约占体重的6%以上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17
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

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酸碱平衡是人体内维持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细胞内外液体中酸碱物质浓度保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部的pH值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为7.35-7.45。
然而,有些情况下,人体酸碱平衡会发生失调,这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酸碱平衡失调主要分为酸中毒和碱中毒两种情况,其中酸中毒又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两种类型。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体液中缺乏碱性物质或碱性物质丧失功能,使体液中的酸性物质浓度增高,导致体液酸性增加。
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原因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乳酸性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
呼吸性酸中毒则是指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体液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使体液酸性增加,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等引起。
与酸中毒相对应的是碱中毒,碱中毒是指体液中缺乏过多的酸性物质,碱性物质浓度增高,导致体液碱性增加。
常见的碱中毒原因有呕吐、高碳酸血症、摄入过多抗酸药物等。
酸碱平衡失调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酸中毒患者常常表现为乏力、精神疲倦、神经系统异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碱中毒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手指麻木、乏力、口干舌燥等症状。
此外,酸碱平衡失调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等症状。
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可能还会对身体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护理酸碱平衡失调的患者时,护士需要首先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等。
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尿液分析等,以了解患者酸碱平衡的情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酸中毒的患者,护士需要积极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首先,护士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护士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咳痰等操作,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体内二氧化碳积蓄。
另外,护士还可以协助医生给予碱性药物治疗,以及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增加摄入碱性物质的比例。
对于碱中毒的患者,护士需要减少患者摄入碱性物质的比例,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