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优秀多媒体课件展示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元素PPT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元素PPT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原子
统称为氧元素
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汞中都有氧元素
O2 H2O CO2 HgO
核电荷数为6旳全部旳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碳-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
碳-14: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判断某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旳根据是什么?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元素相同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不同
氢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分子
物质是由元素构成旳
物质旳种类非常多,已知旳就有3 000多万 种。但是构成这些物质旳元素并不多。到目 前为止,已经发觉旳元素只有一百余种。
(3)元素旳存在:
新稀宝(锌硒宝片) 配料表:含锌硒碘蛋白质粉,明胶等。
功能成份:锌 40-80mg/kg 硒 1.0-2.0mg/kg 碘 20-30mg/kg
元素符号表达一种元素(宏观含义), 还表达这种元素旳一种原子(微观含义)。
想一想:
(1)元素符号N、Cu、Ne、C表达旳意义?
表达氮元素 N
一种氮原子
表达氖元素
表达铜元素 Cu
一种铜原子 表达碳元素
Ne
C
表达一种氖原子 表达一种碳原子
(2)符号H、2H表达旳意义?
H: 表达氢元素;表达一种氢原子 2H: 表达2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只表达微观旳意义 (几种某原子),不表达宏观意义(某元素)。
分析 分子
HgO O2 H2O CO2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O
8
O
8
O
8
O
8
一、元素
(1)什么是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旳一类原子旳总称。
显然这三种分子中都具有氧原子, 研究表白这些氧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 是8,即核电荷数都是8,所以它们属 于同一类原子。

初中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38)

初中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38)
10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_在__一__定__温__度__下_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 __溶__质__不__能__继__续__溶__解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饱__和__ 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不__饱__和__溶液。
2.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___溶__质___从溶液中 以__晶__体__的__形__式__析出,这一过程叫做___结__晶___。
4
2.饱和溶液的影响因素 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物质的溶解的 量与溶剂的量及温度有关。 3.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1)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相对多与少,把溶液分 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对不同的溶质来说,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 是对相同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度大。
5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对绝大多数物质: (2)氢氧化钙(留心温度对它的影响):
6Leabharlann 5.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向溶液中加入该溶质,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如不再溶 解,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下面两种情况可以直接判定(其他条件不变): (1)在充分溶解的情况下,如溶液中有剩余溶质固体存在, 那么这种溶液就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有溶质晶体析出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 溶液。
7
D A.在温度不变时,KNO3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 KNO3 晶体 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 物质

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1]

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1]

盐的溶解性口诀
其余盐往水里沉。
(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全都溶于水)
(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硝酸)
(氯化银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硝酸)
(大多数的磷酸盐、碳酸盐都不溶于水)
练习:运用溶解性口诀,说说下列物质是否溶于水,并说明理由。 KCl、K2CO3、Na2SO4、NaNO3、NH4Cl、BaSO4、MgSO4、 ZnCl2、AgCl、BaCO3、MgCO3、CaCO3、Mg(NO3)2
问题2、:盐的化学性质,需要什么样的 条件呢?
PPT文档演模板
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1]
分组实验:
第一组:1、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浸入锌片或铝丝。 2、在硝酸汞溶液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铜丝。 3、在硫酸锌溶液中,浸入一根铜丝。
第二组:1、硝酸钡溶液与硫酸。 2、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
第三组:1、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 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
第三组:1、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 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
第四组:1、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2、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PPT文档演模板
3、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1]
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uSO4+Zn=ZnSO4+Cu 3CuSO4+2Al=Al2(SO4)3+3Cu Hg(NO3)2+Cu=Cu(NO3)2+Hg
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2024/2/9
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1]
复习引入:
请写出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观察思考:
根据酸和碱的通性,找出其中涉及到盐的化学性 质的有哪些?

初中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23)

初中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23)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离子
质子 (+)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 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 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
2.为什么元素的概念里不把(核 外电子数)也放入概念里呢?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没有 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氮N
氧O
元素分类 稀有气体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
A
B
C
D
E
F
其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D__F_____属于金属元素 的是_B__C___,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A__E___
练习: 1、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磷原子核内有 15 个质子。共有__3__个电 子层,最外层上有_5___电子。 (2)铝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磷原子的电子层数 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比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少2个,则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8 2 6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数
第1层 ;2 2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它提供了直观的视觉 呈现和动态的展示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应用示例
1
实验模拟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化学反
案例分析
2
应的过程,探索反应机制,加深对化 学实验的理解。
通过多媒体展示真实案例,学生可以
分析并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提高解决
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1 提高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习过程更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深化理解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培养创新思维
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参与度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 情况,评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和学习成果。
学习成绩
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 习表现,评估多媒体教学对学 生学习的影响。
实际应用
通过学生在实际化学实验和项 目中的表现,评估多媒体教学是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我们将使化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成才的道路铺平。
问题的能力。
3
互动问答
通过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随机抽取 问题进行互动问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和参与。
教学资源获取渠道
电子教材
许多高质量的电子化学教材可供学生免费下载 和使用,提供了多媒体内容和交互式学习工具。
在线学习平台
各种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化学教学资源, 包括视频教程、模拟实验和在线测试等。
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初中化学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14)

初中化学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14)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01 知识管理 1.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化学科学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__实__验__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上 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是通过__实__验__得出的。
化学实验:观察变化时要对物质在变化前、____变__化__中和 __变__化__后__的现象进行系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10.(温州中考)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 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
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D ( )
探究环节1 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过程】将粗细相同的___燃__烧__的_细木条同时伸入分别盛有空气和呼出 气体的塑料瓶中,观察火焰大小和燃烧时间长短。
【实验现象】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燃烧火焰小,燃烧时间短。 【实验结论】_呼__出__气__体__中__氧__气__含__量__较__少_______。 探究环节2 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设计实验】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 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振荡,观察是否有浑浊现象出现。 【观察现象】呼出的气体样品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样品中石灰水无浑浊
04 实验突破 12.某校实验小组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 有什么不同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的性质:①能溶于水,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 不支持燃烧。 【收集气体】收集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 【设计方案】用大小相同的两个塑料瓶收集气体。 方案1:排水收集法:先将软塑料瓶装满水,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里面,缓缓吹 气。 方案2:用塑料瓶收集:先将软塑料瓶压扁,然后缓缓向里面吹气。 【提出问题】你选择的方案是: __方__案__2(填“方案1”或“方案2”)理由是: __因__为__二__氧__化__碳__能__溶__于__水____。 【继续思考】若活动小组要检测蔬菜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你设计 一种收集大棚气体样品的方法。 __将__塑__料__瓶__装__满__水__后__在__大__棚__内__倒__掉__,__再__盖__上__盖__子__。______

长乐第一中学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长乐第一中学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稀H2SO4
Na2SO3 石灰水
溴水 KMnO4溶液 品红
NaOH溶液
思考:
1、发生装置与制Cl2有什么不同?为何有这种不同?
2、尾气处理装置与Cl2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自然和人为因素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二 氧 化 硫 的 漂 白 性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空中死神”——酸雨
1、1980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5万人成了酸雨的猎物; 2、意大利北部有5%的森林死于酸雨;瑞典有15000个湖泊酸 化;挪威有许多大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经被酸雨污染。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三、SO2的用途
制硫酸
防腐剂
SO2用途
作漂白剂
杀菌剂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1、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只做氧化剂的是( A )。
A、SO2通入H2S溶液中 C、SO2通入KOH溶液中
B、Cl2通入NaOH溶液中 D、H2S通入溴水中
2、能用来鉴别SO2何CO2的溶液是( B )。
的沉淀物是( D)。
A、BaSO3和BaSO4 C、BaSO3
B、BaS D、BaSO4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自然和人为因素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
首页 前页 后页 末页 结束
大气污染 — 酸雨的形成
酸性污染物
湿沉降
自然来源

中学化学概况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中学化学概况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37页
第三节 有机物命名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书写 2、理解习惯命名法(正、异、新) 3、系统命名法
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命名 4、能依据所给结构式写出名称或依据名称写结构 简式
• 电解池应用
• 二、金属腐蚀和防护
• 普通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区别
• 金属腐蚀防护
第33页
高中化学 选修5
第34页
• 第一章 结识有机化合物 •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分类 •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 •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命名 •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普通
环节和办法
•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 第一节 脂肪烃 • 第二节 芳香烃 • 第三节 卤代烃 •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 第三章 烃含氧衍生物 • 第一节 醇酚 • 第二节 醛 • 第三节 羧酸 酯 • 第四节 有机合成 •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 3.硫酸、硝酸和氨
第21页
高中化学 必修2
第22页
第二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元素周期律
) •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强弱比较 • 3、化学键和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形成 • 化合物归类 • 化学基础,元素基本规律
第23页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4页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空气 • 1、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空气入手:空气、空气中氧
气、氧气制取。 • 2、详细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构成、性
质、制法)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化学概念(化 合物、混合物,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 ),为后面学习打基础。 • 3、接触理解详细物质(如空气、氧气),初步知 道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等几方面理解详 细物质。掌握试验室制取氧气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外因 增大反应 物浓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分子总数
单位体积内
活化分子 数 活化分子 百分数
化学 有效碰 反应 撞次数 速率
增加 增加 加快 加快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加快
加快
使用催化 剂
体验成功 1.反应3Fe(s)+4H2O(g)==Fe3O4(s)+4H2在一 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 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C ) A.增加Fe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有效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 反应物分子间必须相互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反 应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 撞次数成正比。 活化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 的分子。 活化能: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有效碰撞的条件: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动画
类比演示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实验
理论解释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
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的速 率。
应用1: 一定条件下,在CaCO3(块状)+2HCl=CaCl2+H2O+CO2 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AD ) A、增加HCl的浓度 B、加水 C、增加同浓度盐酸的量 D、改加CaCO3粉末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
巩固练习
学习反思
学习目标



1.了解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和活化能的含义, 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认识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 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能用有效碰撞理论予以 解释。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有效碰撞理论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物浓度增大:即 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 子总数数增大 有效碰撞次 数增多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 子数增加
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论: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 快。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活动探究2:P35“活动与探究”取两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加 入2mL 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0.01mol/L的草酸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40oC热水中,另一 支试管置于室温下。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三种情况下反应的 实验现象会有什么差异?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实验 理论解释
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绝大多数化学反
应的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一般说来, 温度每升高10℃,速率增加2-4倍。
应用3: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 10%需要54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 10%需要的时间为( A ) A.2min B.3min C.6min D.9min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动画演示
理论解释
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 减慢。
应用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 条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BE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O2使压强增大 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E、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子 运动 相互 碰撞 分子具有足 够的能量 活化 分子 有合适的取反应速率与单位时间内分子间的有效 碰撞次数(有效碰撞频率)有关。
类比法:借鉴投篮——获得灵感
没足够的能量
没合适的取向
足够的能量 +合适的取向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活动探究1: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气球中各放入2.0g碳酸氢钠粉 末。取两只同样大小的锥形瓶,向其中一只锥形瓶加入50mL 1.0mol/L盐酸,向另一只锥形瓶中加入50mL 0.1mol/L的盐酸。 然后在锥形瓶瓶口套上上述两个气球,同时将气球中的碳酸 氢钠粉末加到锥形瓶中,观察并比较气球膨胀的速率和膨胀 体积的大小。 实验现象: 1.0mol/L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要 明显大于0.1mol/L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 的速率。 实验结论: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 速率增大;反之减小。
o 实验现象: 滴加草酸溶液, 40 C时在较短时间内褪色,而 在冷水中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褪色。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绝大多数化学反 应的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一般说来,温度每升高10℃,速率增加2-4倍。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升高温度
有效碰撞次数 增多
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 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碰撞频率增加)
反应速率加快
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活动探究3:向A 、B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 溶液, 在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B试管留作比较用。 观察,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实验现象,并试着分析导致实验 现象差异的原因。 实验现象: A中有气泡冒出,B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加入 催化剂能加快 化学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实验 理论解释
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加入 催化剂能加快化
学反应的速率。
应用4:取2g干燥Al粉和3g碘粉小心混匀,分四堆,往混合物 上分别加0.5g水、1g胆矾、1g无水CuSO4。 首先加水那堆冒火花,发生剧烈反应; 其次是加胆矾的; 最难反应的是加无水CuSO4的那堆。 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三堆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说明H _______
理论解释:过渡态理论
能量
活化分子具有能量
改变反应的途径
无催化 剂
反应物平均能量
生成物平均能量
有催化剂
反应物平均能量
活化分子能 量
生成物平均能量
友情提醒: 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增大(减慢)、正逆反应速率,从而 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 没特别指明一般指正催化剂 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小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