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杰医案一次明显误治病例的思考

李冠杰医案一次明显误治病例的思考
李冠杰医案一次明显误治病例的思考

一次明显误治病例的思考

有一个病人啊,她经常在我这儿吃药。那么这段时间呢,她正好赶上来例假,来了一见着红的,然后上午见着,下午就没了。没了以后呢,她就出现了有一点头痛,然后呢,就是身上一阵冷一阵热。这不明显是小柴胡汤证么?而且经方书里边写得非常清楚:经水适断,写得非常非常的清楚,“小柴胡汤主之”。而且呢,我这个时候啊,因为我看了胡老的东西,看了很多遍,很多地方都记得挺熟。但是,临床当中稍一大意就会出问题。那么我就在想,因为她前一段时间在我这里吃了一些温药:吴茱萸汤、理中汤、茯苓泽泻汤。这段时间呢,因为她没有其他的明显的症状了,她手有一点冻,再一个她有停饮,然后我就把茯苓泽泻汤和当归四逆汤合到了一块儿让她吃。她吃了几天以后啊,就总感觉这段时间睡眠不好。当时电话说了呢,我的感觉呢,她大概就是有一点点偏热吧。如果是睡眠不好的话,因为她现在没有明显的症状,我说,你可以把药先停一停,看看到底是不是药的事儿。她停了药以后呢,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呢,我就有这么一个印象,一直感觉到她偏热。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出现了这么个情况,我一看这不是明显的小柴胡汤证吗?因为我还经常提醒别人,一旦有里寒的话,慎用小柴胡汤。那么,我现在就印象里感觉她有热嘛,用小柴胡汤,恰好。然后我就顺便给她捎了几付小柴胡汤。也没见着人,然后我就下班的时候,给她捎了几付。她吃了以后,第一天吃了感觉还好。那么第二天早晨就开始头痛,头痛得很厉害。然后呢,到了下午呢,就有点胃里边很不舒服。一开始就说胃痛。头痛是上一次了。胃痛,胃痛得挺厉害。这个头痛反倒不明显了。因为她这个情况呢,我就比较熟悉。她一出现胃痛,然后她手里面有吴茱萸汤,我说你赶紧喝那个治胃痛的那个药。当时我跟她那个药里边,加了一条治头痛,我说你就喝那个我给你加上说治头痛的药。因为她有小柴胡汤

证啊,我说你把那个药啊,跟小柴胡汤合在一块儿喝。她呢,合到一块喝以后,感觉效果不明显。到了下午我就说,那个药不要喝了,单纯地喝吴茱萸汤。她喝了一次,感觉到稍好一点,但还是不适,她觉得还是胃里边不舒服得厉害。那么后来呢我就给她,因为她这个人啊,就是始终是有停饮的问题,我就把吴茱萸汤和理中汤合到一块,给她做了一份然后吃了,吃了以后,第二天,好了。

思考:实际上啊,就是一个误治。这个很长时间了,出现了这么一个很明显的误治。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出在没有见到人,没有摸到脉。就这么的,就主观了。

另外呢,这里边还有一个启示。那么其实她这个,当初要是说小柴胡汤合上吴茱萸汤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胡老在解释这条的时候,是怎么说呢?胡老的意思就是说,遇到这一类的情形,书上说了小柴胡汤主之,但是你也不一定非得用小柴胡汤的原方,你还得要去辨证。就这个医案,走了这么一个小弯路,就落在了胡老说的这个问题上。所以说,在学习胡老的东西的时候啊,你一定要认真地去体会。胡老,很少有空话,尽管说是讲课的内容不是那么华丽,但是呢,非常得实在,也比较含蓄。还得慢慢去体悟才行。

康平讲稿:《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序文(3)

如果说这个地方对,又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临床当中要真这么用,像小柴胡汤、桂枝汤恐怕还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要是像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等有芒硝、大黄的,甚至像用的一些比较烈的药,要开那个量太大了,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用到那么多,真用那么多也受不了,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当时写那个文章,大概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后世用药的量也是对的,因为临床当中确确实实不影响疗效,但它仅有经方原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两个互相没法接轨的药量,各有各的道理。我之所以两年多没往外贴那篇文章,就是因为没有最终的解释。直到后来我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桂枝汤的方后注里有一个“口父咀”,这个口父咀是什么意思?口父咀字面上的含义就是用嘴嚼一下。用嘴嚼要求的意思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为了提高疗效。大家再进一步地去想,今天看到桂枝的饮片、甘草的饮片,有办法嚼吗?有必要嚼吗?今天的桂枝饮片跟绿豆粒大小差不多吧,大的跟黄豆差不多,小一点像绿豆差不多,可为什么汉朝时要求嚼一嚼?大家可以想一想,那时候的药都是一段一段的,像桂枝大概至少有半个铅笔这么长,所以才能放在嘴里嚼一嚼,把它嚼的松软一些,在熬的过程当中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药性。这就启示我们一个问题,是不是跟药的细碎程度有关?再去看另外两个方剂,一个是麻杏石甘汤,一个是防己黄芪汤。这两个方剂要求“锉麻豆大”。古人这个“锉”是什么加工方式,现在没有人用那种方式来加工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古人要做粉的话叫“杵”,“锉”可能是介乎于“杵和”“口父咀“之间,也就是说通过锉这个方式,使药如麻豆大。这个麻豆我查了查,反正就是比较小的豆,我们把它想象的跟芝麻差不多吧,也就是锉得比较细了。大家去看看这两个方剂,用药量明显的减小,少的很多,甚至比今天的习惯用药量还要少。那么,这儿就能吻合起来,就是今天之所以用到经方药量的五分之一,经方疗效依然卓著,就是因为今天的药材饮片都加工得比以前细碎得多,所以说药量降低了很多。这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但也不能单纯的、机械的看,要活看。 另外一个因素,是人的体质。从原文里边能看出来,像有一些瘀血证、里实证,比如大陷胸汤证,大承气汤证的潮热、谵语,人因为里实热造成说胡话,以至于出现精神方面问题,我们今天生活中谁能见到这么厉害的症状和病人?大承气汤在《伤寒论》里边论述的篇幅相当长,条文数量特别多,说明那时这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但是,现在出现这种方证的机会就比较少。我们今天的人总体说,因为医疗条件比以前好了,看病的机会多了,误治的机会

关于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订与实施的探讨

关于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订与实施的探 讨 溫病学原著的学习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水平,养成并提高其中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制订完备的温病学原著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研究生学好温病至关重要。 标签:温病学;研究生 《温病学》作为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在中医院校学生本科阶段已广为开展,其对学生日后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本科阶段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温病的辨治理论体系,在临床实习中亦能有初步运用。通过与其它三门经典课程比较分析,学生了解了温病学的独特辨证手段与治疗方法。而经典课程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其影响深远,挖掘价值之高已在业内学者中形成共识,尤其对于经典原著的学习,更要求学习者精益求精,认真领悟经旨内涵,结合临床,研究分析原文的指导意义。但本科生由于学时数所限及对温病学的认识还较为浅显,开展原著选读的学习条件尚不成熟,而研究生阶段正是其学习温病学原著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中西医知识,并经过临床实习见到大量的病例,具备了一定的诊疗能力,对所学知识能够进一步领悟,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于温病学的学习更需要深入且细致的研究。 温病学原著的学习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水平,养成并提高其中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制订完备的温病学原著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研究生学好温病至关重要。 1 条文的选取与学习要求 清代四大医家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系统地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性的建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证理论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其著作影响深远,为后世医家留下了宝贵财富。温病学原著的学习也正是紧紧围绕这四位医家的著作展开,而每部著作内容涉猎广泛,条文众多,非一时一课之功所及,因此,条文的选取为此门课程开展优劣之前提。 首先,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且能突出每位医家学术思想的条文,并要符合现代疾病的治疗需要,在临床中屡获疗效的原文为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四部温病学经典著作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能及时总结四位医家的独特辨证方法、对疾病的认识规律、代表性的治则治法及潜方用药规律,根据现代人体质及疾病发生发展需要,选择实用性强,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条文为宜。其次,制订条文的学习程度。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温病原著条文为初次学习,难免有主次不清,方向把握不准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制订出对条文学习的浅深程度。可将选取的条文分为三类。对于主要条文,能总体反映该医家学术思想且临床常用的

浅谈吴鞠通的大医之路与其治病用方特点

浅谈吴鞠通的大医之路与其治病用方特点 论文 姓名祝金豹 学号 11211122 班级 2011级针灸推拿涉外班 2013年5月6日

浅谈吴鞠通的大医之路与其治病用方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的大医之路与其治病用方特点,为笔者今后的中医学习提供一定的明确的指引。方法:通过查阅《吴鞠通医案》、《温病条辨》、《医医病书》等书籍以及《百家讲坛》之吴鞠通等与吴鞠通相关的各种资料,从其艰辛的学医历程和其独特的用方特点两各方面并结合临床医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研究发现独特的成长经历给了吴鞠通非凡的治病用方特点,特殊的个人经历和历史时期塑就了一代温家大医吴鞠通。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吴鞠通的经历和思想激励并指引着广大医学生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通过分析总结将极大地有助于笔者今后的方剂学等中医专业的学习和优秀医德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吴鞠通温病医案用药 在方剂学等其他中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倍感身处在当代学院教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材、课堂这些蓝本的拘泥。每当背记药方、功用、特点均全心投入不敢有丝毫懈怠,常常为此茶饭不思、睡不能眠。即便如此苦功,也未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经常思考:“在枯燥背诵记忆过程中能不能结合其它内容使之更有效,更容易,更快乐呢?”平日里在课上听到老师讲授药方之余常谈及其出处、医案、医家生平轶事等,每每听到此处便兴致盎然,精神振奋。碾转思寻之下便查阅方剂教材背后的医家、医案,发现众多医家出神入化的药方背后更与其特殊坎坷艰辛的经历息息相关,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治病用药思想。这些背后的信息不仅仅能提高我们学习的兴趣,切实感受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艰辛,更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将通过温吴鞠通不平凡的一生,浅显的与大家探讨其治病用药的独特思想。 1.潜心伏读十七年 吴鞠通,名瑭,字佩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他从小便学习儒学,十九岁时,父病遇病不治激发了他学习医学的决心。于是自购方书,一边守孝一边研读,毅然放弃了科考。他在《温病条辨·自序》(以下简称自序)中说:“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因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四年后,他的侄儿巧官患温病,初起发喉痹,采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遍延诸医而无人懂得该病治法,最后全身发黄而死。吴鞠通自认初学未能深领医术,没敢盲目医治。在自序里是这样说的:“瑭以初学,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证,亦未得其要领。”父亲和侄子的相继不治而去让他痛恨庸医的同时也让他深深的知道天下病之多医之少,知道自己读了四年医术还不

正确理解经方医学的辨证体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

正确理解经方辨证体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 作者:李冠杰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 临床疗效,是医学理论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方医学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经方的疗效是其他医学无法比拟的。 近两年我每月都应邀到烟台坐诊,期间有一个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患者是一个当地人民医院的西医外科医生,年近四十时又生了一个二胎,刚出月子不久便患上了流行性感冒。而那次感冒是以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加之其刚经过生产,身体较为虚弱,所以症状反应就比较严重。于是她就到医院做了相应的检查,结果就是因感冒所致,但是身疼痛的症状却使她难以忍受。(当时应该是一个新加汤证。)因西医对感冒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点她很清楚。所以她就用打止痛针的办法来控制疼痛,结果八针后便突发肠梗阻,而不得不住院治疗。有意思的是,虽然她是个外科医生,但却不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而是用了灌肠的办法将梗阻通开了。但是却发现不能吃东西,一吃就会在原处再次发生梗阻,便只能以输液的方法维持着。恰在此时我去坐诊,下了高速便把我接到了医院。四诊后我发现她腹中已是空无一物,整个腹部非常柔软。但是,很明显这是人为灌肠后的结果,不能吃东西,说明她仍有胃肠蠕动方面的问题,于是仍决定投以小承气汤。但因考虑其腹中无物,口服后可能会有胃中不适,我便嘱其直肠给药。结果用药两次后她就感觉好了很多,于是便开始吃东西,但食后仍有不适感,后她就改为口服,服后症状随即消失,两天后就出院了。等我下个月再去坐诊时,她就前来就诊,要求为其调理身体。服药后身体便明显好转,以至于她医院中的同事不

断有人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就告诉他们是看了中医后才这样的。后来就陆续有医院的医生或是医生的家属前来就诊,有一段时间来诊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当地医院的医生或是其亲属。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个做化验工作的医生,长期患高血压,当看到这个外科医生服中药后的变化如此之大后也想来诊,但是又担心服中药会有副作用。一直等到这个外科医生服了四五个月的中药之后,才建议给她做一下化验检查,看看有没有肝肾方面的问题。结果是化验后各项指标均正常,于是她才前来就诊。 这个医案,如果仅就经方疗效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在经方临床中应该是一种常态。但是,当与现代医学同时介入时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事实充分证明了经方医学的价值所在。 临床疗效是人类医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纵观人类的医学史,可以说每一个医学工作者都无时无刻不在为这一目标而奋斗着。但是,临床疗效同时又是人类医学的一个瓶颈。凡有临床经历的医生在这方面都会有深刻感受的。 去年,我结识了一个德州洛北眼科医院的院长,他本人是一个西医眼科专家,而且眼科手术的水平相当高。甚至他自己还有眼科治疗方面的国家专利,而且他目前已在德州市范围内开设了三家专业的眼科医院。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很成功的西医专家,却对西医治疗眼科疾病的效果很不满意。近些年来他不断的寻求中医介入眼科治疗的途径,先后找到一些本地的名老中医坐诊,也积累了一些以中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方药。比如以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出血等。但是,他对最后的结果仍感觉不满意,因此他甚至萌生了自学中医的念头。有一次,他去北京办事,便到专业的医学书店去购买中医书籍用来自学中医知识。此时恰有一位几年前曾来我处学习交流过的中医界朋友,现在受聘于北京中医药学院为特聘讲师,当时也带学生去书店购书,当

李冠杰医案之二高血压眩晕案

李冠杰医案之二:高血压眩晕案 ▼2010年2月20日陈某某女 52 岁已婚血压高眩晕脉偏数 处方: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二袋试服 服后:睡眠不好,但食欲转好,感觉轻松,仅不易入睡,上方加石膏十分之一,两袋试服,服后睡眠可,再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十比一的石膏十袋。日两服。 ▼14.1.31 从零晨 3 点左右起感觉头晕,不能卧,卧则加重,尤其不能向左侧卧。头晕严重时则大便次数增多,但并非腹泻。口中略干,无口苦。无明显的胃中不适感,且能食冷食。头晕加重时则伴有两脚冷,甚有时会有汗出。 脉象:脉细弱,关沉弱尺沉近无,略偏迟。 舌象:舌质略红,苔白偏灰,略厚。 处方:吴茱萸汤 原方(自装胶囊),早晨七点左右腹一次四粒。 两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已能平卧。中午再服两粒。晚饭后症状完全消失,嘱再服一次四粒。止后服。 ▼14.2.7 自诉常感觉头脑不清爽,有时耳鸣。 处方:泽泻汤苍术 5 泽泻 12 17 克。日二服,次一大平。 ▼14.2.8 电话告知,服泽泻汤后感觉很好,睡眠明显好转,感觉有点累,身上感觉舒服很多,头晕冒明显减轻。后若其耳鸣不愈,拟: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之。

▼14.2.13 昨天晚上相遇,言服上方后头脑已清爽,精神变好,体力好转,耳鸣有所减轻,只是睡眠偏多且有明显的困倦感。疑药中有安眠药故改为日一服。 嘱:此为中病之征,因前长期睡眠不好所致,注意多休息。

注: 一.此患者为笔者一亲戚,两次就诊皆为去其家中,故四诊资料较简。其中第一次治疗因当时散剂还系小塑料袋包装,故药量记录不够准确,此“一袋”应为五克左右。 二.第一次就诊因没有详细的症状记录但从所用方剂看,此患者当时存在半表半量的热证和里实热证,同时还伴有瘀血证。 三.第二次就诊正值春节的年初一,而且此病屡经西医治疗,严重时输液,但皆不效。此次发作恰逢节日且病情较为严重,故易中医治疗。因其主诉仅头晕一个症状,关无恶心呕吐之类的症状,并且

康平讲稿:第2条《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

发康平讲稿版块 《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2条 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条文直译:患上太阳病以后,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我们就称其为中风。 实际上是太阳病里边,一种表虚证的典型症状反应,因为它有汗出。这里需要明确一点,这里的太阳病,是指太阳病提纲第一条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它得有这一类疾病的基本特征,不一定那三个症状样样都有,但是基本的特征得有。在这个基础上,它又有它自己的特点。以后这一条里边的,这一类“太阳病”的情况还很多。 凡是这种冠以太阳病这样的条文,都是指的它有某些太阳病的基本特征,或者貌似太阳病,一看像是太阳病,但是仔细再一看,它还有太阳病以外的症状,再去界定。这是古人比较特殊的那个表述方式,它可以节省好多文字。 这条讨论的是在太阳病的基础上,再讨论一种有汗出的脉浮而缓的情况;这里提出了“发热”,就是体温已经高了。这个“发热”,后边桂枝汤里边说得很清楚,就是“翕翕发热”,这种发热一般体温不高。 比如大青龙汤也发热,小青龙汤也可能发热,包括小柴胡汤也可能发热,桂枝汤、麻黄汤几乎都有可能出现发热。联系临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发热?它比大青龙汤证、比麻黄汤证一般地说要轻一些,体温没有那么高。人感觉也没那么难受,“翕翕发热”嘛,就好像羽毛罩着它,形象地说好像是夏天穿上了羽绒服,有点热。 这个“汗出”也不是那种大汗淋漓的汗出,它只是微微地出点汗。 今天碰到一个小孩子,他说老鼻塞,嗓子里边有点痒了,又发烫,

咳嗽,甚至咳嗽完以后有点疼。我就给他看了看,我说你喜欢出汗吗?像小孩这类的病,首先想到他一旦咳嗽、嗓子又不舒服,首先想到什么?小柴胡汤合上半夏泻心汤,咱不能有这种主观想法,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去看,你最终要凭证。那么就问了,所有的柴湖证都没有:然后又问,出汗吗?他说早晨起床以后就特容易出汗,已经是十来岁的小孩,给他做腹诊,因为我看他舌体有点胖的,考虑是不是有用茯苓甘草汤的机会。按他心下的时候他这地方一点都不翘,但是按的时候就发现他身体潮乎乎的,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有汗出。不一定是大汗出的那种。这个小孩子我最后就给他用的是什么?桂枝加黄芪汤,然后又加上了茯苓、白术和桔梗。因为是今天看的,以后看他疗效什么样子,再给大家汇报结果。 这个小孩明显有停饮,脉也偏沉,再加上舌的胖大,晚上基本上没有小便,等于说小便不利了。给加了去水的药。 古人描述症状非常严谨,“恶风”和“恶寒”有什么区别?“恶风”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对空气的流动比较敏感。他怕冷吗?恶寒吗?也恶寒。但是,尤其稍微有一点点风他会比较敏感,比没有汗出的人他对温度变化更敏感,他怕冷更厉害。 这个“脉缓”,是在浮脉的基础上,应该是个脉浮缓。因为太阳病提纲里面“脉浮”已经有了。这个地方呢,你看古人写东西能省一个字,就省一个字,又见前面已有了。这不仅仅是个省字的问题,这是古人的一种特有的叙述方式,在别的地方已经说到了,在这个地方就不重复了。实际上这条前边已经有了“太阳病”,他的脉应该是个浮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嘛。这里又特意地跟你说,在浮脉的基础上这个脉现于缓象。这个缓呢,我们把这个脉象比作自行车内胎,气打得还不饱满,按一按,就比较软弱一些。 “名为中风”,这点非常重要。这说明什么呀?大家看看,对中风而言,中风这个词显然不是经方家们创造的,而是大家约定俗成的。

李冠杰医案100例

李冠杰医案 案1: 胃癌胃胀嗳气大便不通案 2013年6月27日夏某某男 68岁胃癌病史食欲睡眠一般大便溏服他药后两天未解,小便频数,夜尿三四次,量少,肢有轻微浮肿,无汗出,不恶寒,头部有时头晕,口干明显,特别是睡醒后喜呕,有时有欲呕感,无口苦,心烦有时有,欲寐四肢无力有时身无力,脉象紧略偏弦,左关沉弱,右关弱,咳喘,舌质淡红略偏暗,有齿痕,手足冷,舌苔薄略厚 他证平时感觉胃胀,胃隐痛,有时腹泻,有时因腹痛而致无法入睡甚至要在床下走动。能食冷食,胃不适严重时有欲呕感。常有肠鸣无往来寒热,有时嗳气,嗳出后感觉舒服腹诊上腹部膨大,且有明显硬块。有气胀,按之不痛。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 半夏6干姜3人参7甘草5黄芩3黄连1大枣5厚朴8生姜15茯苓4苍术4枳实5橘皮12 78克。日二服,次2.5克。开水泡服。 13.6.29其儿媳来电话:服上方后,患者感觉很舒服。 13.7.15来诊,服药后总的感觉很好,曾出现过两天腹泻,但是泻后无身无力感。刻下干嗳食臭,腹胀,大便自腹泻后至今天仅解一次,已成形(此腹泻为中病之反应)。仍有肠鸣,但较前为轻,仍有嗳气,曾出现咽中痛,两天后自行消失。小便夜尿三四次,量不多。舌质淡红,略有齿痕,苔白略厚。有时有恶心感。脉弦紧,关沉弱,右细而偏微弱,左紧细略有力。腹诊:腹部有轻微气胀,但自感觉腹满。有时有烧心感(即胃中灼热感)。 生姜泻心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半夏6干姜3人参8甘草6黄芩3黄连1.5大枣5厚朴8生姜16茯苓5苍术5枳实5橘皮16 92克。日二服,次3克。 13.8.3来诊,服上方后感觉较好,仍有嗳气,胃中有胀满感,近几天有烧心感,吐酸。再未出现腹泻,食欲可,睡眠可,一般九点许即可入睡。大便偏干,三四日一行,有时有肠鸣但已很少,近来左手有明显的麻木感。 生姜泻心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旋覆代赭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半夏6干姜3人参8甘草6黄芩3黄连1.5大枣9厚朴8生姜22茯苓5苍术5枳实5橘皮16旋覆花3代赭石1黄芪3桂枝3芍药3 120克。日二服,次2.5克。 13.9.4来诊,前段时间因家务生了一次气,又出现胃痛,后自行缓解。刻下:仍有胃中轻微的不适感,有时嗳气且有生食味(食臭),左手麻木感已有所减,但仍有,有时腹中有胀满感,食欲一般,大便偏溏,有时有肠鸣。虚功较前有所增多,嗳气已基本明显减少,小便偏于频数,量少,且有尿不尽的感觉。精神和体力尚可,左脉弦长偏大关弱,上过寸下过尺;右脉弦细弱。无口苦,有明显口干。舌质淡红,有轻度齿痕,苔薄白。有时头痛,能食冷食。腹诊:上腹部已明显柔软,心下已无硬块,略有气胀。 生姜泻心汤二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一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二合五苓散二 生姜12甘草9黄芩6半夏9干姜2黄连2大枣15人参7厚朴8黄芪6桂枝10芍药6茯苓6苍术6猪苓6泽泻9 137克。日三服,次2.5克。 13.10.5来诊,食欲不是很好,大便有两天一行,质可。小便夜尿两三次,平时喜饮。有时胃口有短时间的疼痛感,后会自行消失,平时感觉胃中略有不适感,嗳气后便感觉舒服些。已无肠鸣,能食少量冷食,食后有时略有胃中略有不适感。已无嗳生食味(干嗳食臭)的情况。口中无滋味。脉左弦大长有力,右细弱沉略偏弦。左手臂麻木感已明显减轻,但有时肘部有疼痛感。

李冠杰医案一次明显误治病例的思考

一次明显误治病例的思考 有一个病人啊,她经常在我这儿吃药。那么这段时间呢,她正好赶上来例假,来了一见着红的,然后上午见着,下午就没了。没了以后呢,她就出现了有一点头痛,然后呢,就是身上一阵冷一阵热。这不明显是小柴胡汤证么?而且经方书里边写得非常清楚:经水适断,写得非常非常的清楚,“小柴胡汤主之”。而且呢,我这个时候啊,因为我看了胡老的东西,看了很多遍,很多地方都记得挺熟。但是,临床当中稍一大意就会出问题。那么我就在想,因为她前一段时间在我这里吃了一些温药:吴茱萸汤、理中汤、茯苓泽泻汤。这段时间呢,因为她没有其他的明显的症状了,她手有一点冻,再一个她有停饮,然后我就把茯苓泽泻汤和当归四逆汤合到了一块儿让她吃。她吃了几天以后啊,就总感觉这段时间睡眠不好。当时电话说了呢,我的感觉呢,她大概就是有一点点偏热吧。如果是睡眠不好的话,因为她现在没有明显的症状,我说,你可以把药先停一停,看看到底是不是药的事儿。她停了药以后呢,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呢,我就有这么一个印象,一直感觉到她偏热。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出现了这么个情况,我一看这不是明显的小柴胡汤证吗?因为我还经常提醒别人,一旦有里寒的话,慎用小柴胡汤。那么,我现在就印象里感觉她有热嘛,用小柴胡汤,恰好。然后我就顺便给她捎了几付小柴胡汤。也没见着人,然后我就下班的时候,给她捎了几付。她吃了以后,第一天吃了感觉还好。那么第二天早晨就开始头痛,头痛得很厉害。然后呢,到了下午呢,就有点胃里边很不舒服。一开始就说胃痛。头痛是上一次了。胃痛,胃痛得挺厉害。这个头痛反倒不明显了。因为她这个情况呢,我就比较熟悉。她一出现胃痛,然后她手里面有吴茱萸汤,我说你赶紧喝那个治胃痛的那个药。当时我跟她那个药里边,加了一条治头痛,我说你就喝那个我给你加上说治头痛的药。因为她有小柴胡汤

李冠杰医案之一胃癌胃胀嗳气大便不通案

李冠杰医案之一:胃癌胃胀嗳气大便不通案 案1: 胃癌胃胀嗳气大便不通案 ▼2013年6月27日夏某某男 68岁胃癌病史,食欲睡眠一般,大便溏,服他药后两天未解,小便频数,夜尿三四次,量少,肢有轻微浮肿,无汗出,不恶寒,头部有时头晕,口干明显,特别是睡醒后喜呕,有时有欲呕感,无口苦,心烦有时有,欲寐,四肢无力,有时身无力,脉象紧略偏弦,左关沉弱,右关弱,咳喘,舌质淡红略偏暗,有齿痕,手足冷,舌苔薄略厚 他证:平时感觉胃胀,胃隐痛,有时腹泻,有时因腹痛而致无法入睡甚至要在床下走动。能食冷食,胃不适严重时有欲呕感。常有肠鸣无往来寒热,有时嗳气,嗳出后感觉舒服 腹诊:上腹部膨大,且有明显硬块。有气胀,按之不痛。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半夏6 干姜3 人参7 甘草5 黄芩3 黄连1 大枣5 厚朴8 生姜15 茯苓4 苍术4 枳实5 橘皮12 78克。日二服,次2.5克。开水泡服。 ▼13.6.29其儿媳来电话:服上方后,患者感觉很舒服。 ▼13.7.15来诊,服药后总的感觉很好,曾出现过两天腹泻,但是泻后无身无力感。刻下干嗳食臭,腹胀,大便自腹泻后至今天仅解一次,已成形(此腹泻为中病之反应)。仍有肠鸣,但较前为轻,仍有嗳气,曾出现咽中痛,两天后自行消失。小便夜尿三四次,量不多。舌质淡红,略有齿痕,苔白略厚。有时有恶心感。脉弦紧,关沉弱,右细而偏微弱,左紧细略有力。腹诊:腹部有轻微气胀,但自感觉腹满。有时有烧心感(即胃中灼热感)。 处方:生姜泻心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半夏6 干姜3 人参8 甘草6 黄芩3 黄连1.5 大枣5 厚朴8 生姜16 茯苓5 苍术5 枳实5 橘皮16 92克。日二服,次3克。

医案2

蒋男,58岁。患者因车祸导致颅内大量出血,立即行开颅手术,术后一直昏迷不醒,医院检查后认为植物人可能最大,建议放弃治疗。其妻欲放弃,但患者之妹坚决不同意,因而转回本地医院继续治疗,予以醒脑静及吸氧、营养支持,流质鼻饲。数日后痰液堵塞严重,气管切开吸痰。患者术后已20余天,大便一直未下,近七天来下午4、5 点钟开始发烧,最高时体温达到39.5℃,经用吲哚美辛栓能汗出烧退,但每天发作一次。故其妹前来咨询中医有无退烧、通便的办法。如此重症以前没有见过,因欲往一看,就答应先去看看患者的情况再定。患者中等身材,面色如常,口半张,唇干起皮,意识全无,用力掐也无反应,右手原留置针处肿胀,范围较大,皮色改变不明显,心下板硬,少腹软,右侧深按有硬块,皮肤略干,无汗,无浮肿,舌红苔厚腻,中间灰黑不润,脉弦滑有力。问家属,说患者素体健硕,长期体力劳动,现在痰液较多,导尿量根据医生要求记录,大约每天2000-3000ml,发热情况如上述,大便未下,亦无矢气。 辨证思路:根据舌脉和见证,辨为阳明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证,但病情严重,不敢造次,只能告以中药可能有效,但以前没有治过,而且此病预后也不佳,不敢胡乱用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家属坚持“死马当作活马医”,再则看患者体质状况尚可,遂以上方加减与之。柴胡36g,黄芩12g,芍药12g,清半夏15g,枳实9g,大黄9g,全瓜蒌3 0g,黄连6g,生姜15g,大枣20g。一剂。嘱第一次早上服,第二次下午2点之前服。 二诊:据患者家属第二天早上来讲,服药后,发烧较原来低,当时测

体温是38.5℃,没用吲哚美辛栓,晚上烧也退了。到晚上十点多时,下硬屎及黑水便很多,其后又下黑水便三四次,家属闹腾一晚上,不得安生。但半夜全身出汗多,现在头汗还在出,其他情况和原来差不多。考虑患者神志不清,可能阴不敛阳,当时又没时间去看,遂予上方加龙牡各30g、山茱萸20g,一剂。 三诊:患者昨续下便十余次,量减少,无发烧,头汗也没有了。但其中一位家属因大便次数多,料理起来感觉烦,颇有微辞。我一时无语,只得告以热退、便通,先暂停中药观察,停止治疗。(附:右手原留置针处肿胀也全部脓成,切开引流)后听其一亲戚说,其后再无发烧,大便数天一行,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无复苏迹象,遂放弃治疗。 郑女,43岁。2012年10月5日初诊。患者现在邻县工作,此次回来度假,亲戚应酬多,休息不好,口腔溃疡发作,经用西药消炎无效,其表妹(以前有胃病经我治愈的患者)介绍来我处就诊。刻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屡经治疗,时好时发,现口腔左侧及下唇内粘膜、舌尖各有一处溃疡,色淡不红,疼痛厉害,面色萎黄,鼻翼及唇周蝴蝶斑,胃脘痞胀,食多不舒,口干粘,不欲饮水(原来认为饮水多能排毒,一天饮水四五杯),晨起喉中有粘白痰咯出,便秘,三五天一行,尿频,尿不尽感,冬天怕冷,手足逆冷,头晕心烦,一紧张则心悸,记忆力减退,舌淡苔厚白,中偏黄,脉沉滑 辨证思路:辨为里虚寒饮,久郁化热,现证上热下寒,予甘草泻心汤合茯苓饮加薏苡仁。炙甘草6g,清半夏15g,干姜6g,黄连10g,黄芩

康平讲稿:《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序文(1)

《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序文(1) 一、教材及方式 今天我们把学习经方,也就是学习《伤寒论》条文应该必知的一些东西,跟大家做一个简单地介绍。另外呢,今天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内容,就是我给大家准备了《康平本伤寒论》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康平本》的原版,就是繁体竖排版的,那是1968年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是个原汁原味的版本。提供给大家的意思,是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起一个参考。但是在电脑上看啊,这个竖版的繁体的很多人看得都不习惯,我在(2012年)春节期间又整理了一个简体的横排版的,就是《康平本伤寒论》。这个《康平本伤寒论》跟那个竖排版的基本上就是一字不差,什么都相同。另外我也发现那个竖排版的,它把不同的条文内容用了顶格的、降一字格的、降两字格的方式区分开来,但是不太直观。所以我用了不同的字体:顶格的条文都是黑体加粗的,降一字格的条文都是宋体加粗的,降两字格条文是楷书,旁注都是小体楷书,嵌注都是小体的宋体。这样呢,我们排版就把它窜入到横排的正文里了,但用不同的字体很明显地把它区分开来的。所以一目了然,一看就很清楚。另外,在每个条文的后面都加了跟《宋本》相对应的一个条文号,就是说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这是我们给加的,不是《康平本》原有的。为得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大家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而且还不影响《康平本》原来的内容。大家可以拿出一点时间来下载到手里。 咱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说恐怕在国内啊,集体学习《伤寒论》的,把《康平本伤寒论》拿过来,按照《宋本伤寒论》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但是随时参照康平本,等于说借助了一个康平本。那么《康平本》的加入,我们在国内集体学习经方,恐怕我们这是首次,

全国经方论坛

首届全国经方论坛于2011年6月在北京举办,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医院、胡希恕名家研究室等单位承办的一次大型经方学术会议。取得了良好的影响力。后首届全国经方论坛优秀文章结集出版《全国经方论坛》,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尊敬的各位代表: 大家好! 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的枢纽,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热烈欢迎大家从祖国各地来到北京,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经方论坛暨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 中医的灵魂在于经典,经典的实用体现在经方。经方与传统经典名方是千百年来我国历代医家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最能体现中医药学实用价值的精华。用好经方,是提升中医临床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历代经方临床应用经验交流,从而充分发挥其在疾病治疗与预防中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中医药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要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这正是经方发展的良好契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方来源于经典,我们需要不断的学经典、读原文,更要坚持用心的做临床,在临床实践中去体会经方的魅力。 值此盛夏季节,全国中医界人士汇聚北京,召开全国经方论坛及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这是中医界的盛事。此次会议收到论文百余篇,涉及经方临床应用的诸多方面。大会将通过特邀演讲、明医论坛、大会交流、现场互动等形式,营造各中医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切实提高与会者中医思辨能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疗效卓著方能彰显经方魅力。期待诸位同仁在今后道路上,充分发挥经方小处方、高疗效的优势,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我们会在这里见到老朋友,更重要的是,会相识更多新朋友,相信这次学术会议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记忆! 最后预祝各位在会期间学有收获,心情愉快! 全国经方论坛组委会 2010年6月 6月23日(星期三) 8:00-21:00 报到 地点:北京康铭大厦1层大厅 18:00-21:30 明医论坛(每人40分钟,互动50分钟) 地点:北京康铭大厦二层会议厅 上半场主持人:周冬梅陶有强 1.欧阳卫权(广东省中医院):经方辨治皮肤病的思路 2.鲍艳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经方辨治头痛临床体悟 下半场主持人:张广中陈建国 1.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谈经方的发展——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2.冯学功(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体会 6月24日(星期四) 7:30-8:30 报到 8:30-9:00 开幕式 地点:北京康铭大厦1层报告厅 9:00-9:30 全体合影 9:30-12:00 特邀演讲(每人60分钟,互动30分钟) 主持人:金玫王新佩 1. 冯世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经方愈病之理 2.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我常用的调体经方 12:00-13:00 午餐 13:00-17:00 特邀演讲(每人60分钟,互动60分钟) 主持人:蔡念宁程海英欧阳卫权 1.刘方柏(四川省乐山市中医院):论冷僻经方的临床唤醒

中华医典总书目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一部分本草方药大全(128本) 神农本草经 吴普本草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海药本草 本草图经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 饮膳正要 滇南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蒙筌 本草纲目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征要 本草易读 本草新编 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 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 本草求真 神农本草经读 本草述钩元 食鉴本草 本草思辨录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 本草问答 神农本草经赞 本草纲目择要 得配本草 本草害利 本草分经 雷公炮炙论 炮炙全书 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 濒湖炮炙法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要药分剂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药鉴 药征 药征续编 药性四百味歌括 五十二病方 肘后备急方 名医别录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孙真人海上方 外台秘要 医心方 太平圣惠方 博济方 苏沈良方 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 鸡峰普济方 普济本事方 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 千金宝要 卫生易简方 全生指迷方 妇人大全良方 仁斋直指方论 严氏济生方 瑞竹堂经验方 御药院方 世医得效方 理伤断续方 普济方 奇效良方 医方集宜 医方考 仁术便览 鲁府禁方 祖剂 古今名医方论 医方集解 汤头歌诀 急救便方 奇方类编 绛雪园古方选注 种福堂公选良方 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 时方妙用 时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验方新编 医方论 十剂表 经验丹方汇编 太医院秘藏膏丸散方剂 方症会要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医方歌括 增订医方歌诀 退思集类方歌注 华佗神方 集验方 大小诸证方论 济世神验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 神仙济世良方 是斋百一选方 小品方 药性切用 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 经验奇方 古方汇精 医方简义 外治寿世方 文堂集验方 回生集 本草简要方

追忆吴公鞠通先生生平

追忆吴公鞠通先生生平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医药学会 王兆军李荣朝丁正亚郑亚力 王兆凯王修峰邹波 指导严冰卜开初 今年是吴鞠通先生诞辰二百五十周年,为纪 念先生对温热病学的卓著贡献。我区中医药学会经过走访先生故里、纪奠先生墓陵、博览书案史志。既感慨,更感动先生的辉煌业绩。随草是文,敬请同仁斧正。 成医之路 清代著名医学家吴鞠通,名瑭,字配珩,鞠通乃其号,江苏淮阴人,生于公元1758年,卒于1836年。吴鞠通从小苦读诗书,欲走科举之路,得个功名,但在他十九岁时,他父亲生病,一年多之后终于死去,他眼见时医俗医一不能“确识病情之寒热虚实燥润”,二不能“精察药性”,或则胡乱投药,或则束手无策,吴鞠通“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他认为父亲生病不治,自己却因不懂医而束手无策,还有什么颜面立在天地间?于是购买方书,在为父守孝期间刻苦研读。四年后吴鞠通的侄儿巧官,“病温,初起喉痹”虽请医生数人亦大抵不越双解、败毒之外,他虽然读了四年医书,却还不懂得温病的治法,所以并“未敢妄赞一词”。侄儿终于又“发黄而死”,这惨痛的事实更加激发他立志习医,解民倒悬。同时受到仲景“外逐荣辱,内忘身命”之言论启发,从此先生慨然放弃科举之路,专攻

医学。由于他智聪学丰,26岁时经朋友介绍被抽调赴京,协助检校《四库全书》,期间得通览明〃吴又可《温疫论》等经书,觉得他议论宏阔,发前人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吴公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因此吴公悉心研读、参阅大量经书、融会贯通、对《内经》《伤寒》更是心领神会,所以有医家称吴公的医学著作是源于此二书。由于吴鞠通专心学习,理论甚精,反而为医谨慎,不敢草菅人命,虽然攻读十年,颇有心得,但仍不敢轻易为病人治病,(家父对此事评论说:不象有的浮躁之人读书十年天下便无可看之病、但是也不能象有的人看病十年便认为天下无可读之书)直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城流行温疫,死在庸医手中的人,不计其数,在朋友们劝说下,吴鞠通才开始诊治病人,在危重病人中救活了几十人,从而声名大振。此后先生以医为业,孜孜汲汲40多年,屡起沉疴。 学术贡献 吴公一生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细心研究。他读书时必辨别书中精华部分和疏忽之处,认出其中错谬的地方,以明理为首要,不被偏激的学说所迷惑;在临证施治之时,不管用补法还是用攻法,他都力求恰到好处;他著书立说,能博采众家之长,避免诸家之短,消除门户偏见,达到中正的境界。他反对不加思考的读书,对各家学说存在喜好和厌恶的偏向,以致因一家之言而使自己被引向谬误之处;对正统范围内的东西就遵遁有加,超越常规的就鄙视而不接受;喜欢读

《吴鞠通医案》读后感

《吴鞠通医案》读后感 前言:想要更好地学习清代临床大家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其中一个著名医家不得不学,那就是温病大家吴鞠通。 吴氏非常善学,如众所周知的是他所著作的《温病条辨》就是仿照《伤寒论》的模式所写,且里面多数内容均可以在叶氏医案中能找到依据。放到现代,他有侵犯叶氏的著作权的嫌疑,但是在那个年代,于他而言,还要他自己出资印刷,为的是能够将圣贤之学传承下去。然而,要想更好的学习吴氏学术,他晚年的一本医案,不得不学。我读此书,收获颇多。以下我浅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吴氏学术特点如下: 1宗仲景,继叶氏,学百家,是其整个脉络。其医案中,仲景心法比比皆是,如小建中治虚劳咳嗽,旋覆花汤肝胁痰饮,木防己汤化裁治热痹,桂枝汤表虚证,柴胡桂枝汤治疗太少外感,白虎汤治疗消渴,大承气治阳明腑实证,半夏瓜蒌薤白汤胸痹,麻杏石甘汤治喑哑,乌梅丸法治肝胃不和,黄土汤治便后血,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吐血,白头翁治疗热毒痢,五苓散治水饮病······同时又继承叶氏了三仁汤法、甘露消毒丹法、络病法、通补法、甘寒养阴法、苦寒养阴法。其犹善用玉女煎、天台乌药散、芍药汤、芦荟丸、普济消毒饮、千金韦茎汤治疗咳嗽、金沸草汤治咳嗽等百家诸法。

2寒温统一的思想,吴氏不仅善用寒凉药,而且善用辛热药。这点他与叶氏一样绝对善学仲景心法,且在用辛热药上,似乎比叶氏更有胆量。其医案中大小青龙比比皆是,附子、巴豆、干姜亦为常用药。在他另一本医著《医医病书》中提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可见他十分重视人体阳气。 关于疾病新旧用药原则提出:新病宜用急,旧病则用缓。如他言"昔李东垣有方用药至三十余味者,张仲圣鳖甲煎丸,亦有三十几味,后人学问不到,妄生议论。不知治以急,急则用少而分量多。治络治以缓,缓则用多分量少。治新则用急,治旧则用缓。治急可用独,治旧必用众。独则无推诿而一力成功,众则分功而互相调剂,此又用药多寡之权冲也。"这一点能够很好地告诫我们判断一个医生的医术不是通过其所开药方的药味多少而定的,并不总是药味少才是好医师。有时,一个慢性疑难病真的需要众多药方可力敌。一张好的大处方更需要深厚的功力才能开的出。 4治大病投重剂是其一大特点,如痰饮桂枝一两,痘症用大黄四两、犀角一两,痹证用生石膏一斤,(fsir)肺痈用桔梗三两、甘草一两等。可见其胆识非常人所有! 重视《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思想,其案中多处提到五运六气方面的术语,这点继承了历代大家重视五运六气的学术思想。还有非常善用内经言"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思想,尤其善用内经中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当然后世之黄连温胆汤效果亦非常不错。

中医治疗虚劳的中药方剂大全【中医宝典】

中医治疗虚劳的中药方剂大全【中医宝典】 方剂主治:虚劳血淋血虚虚热虚弱虚喘虚咳虚劳虚劳咳嗽虚劳虚劳-中药补虚劳-中药补虚劳-方剂虚劳不足-方剂虚劳寒热-方剂虚劳咳嗽-中药虚劳咳嗽-方剂虚劳羸瘦-方剂虚劳赢瘦-中药 艾叶汤安神丸安息香汤阿魏丸百补保真丸白豆蔻散白豆蔻丸白凤膏白茯苓散白茯苓汤白茯苓丸败龟散百合汤百花煎白龙骨丸白龙丸白前饮白芍药散白术散白术汤白术丸白薇散白薇丸白雪糕白羊肉汤白羊肾羹白药酒白芷散柏子仁散柏子仁丸巴戟散巴戟丸八灵散斑龙脑珠丸斑龙丸半夏散半夏汤半夏饮保和汤保精汤保金汤保命丸保命延寿丹保阴煎保真汤八石散八味圆八仙藕粉八仙饮子八仙滋补丹八珍丹奔豚汤荜茇散荜茇丸鳖甲柴胡汤鳖甲地黄汤鳖甲煎丸鳖甲散鳖甲汤鳖甲丸鳖甲猪肚丸槟榔大黄汤槟榔散萆薢散萆薢丸补肺膏补肺散补肺汤补肝散补肝汤补骨脂散补骨脂丸补劳茯神散补劳饮补脾丸补气汤补气丸补肾羮补肾肾沥汤补肾汤补肾丸补肾虚磁石丸补肾养脾丸补髓膏补天丸补胃丸补虚杜仲丸补养汤补益白薇丸补益柏子仁丸补益苁蓉獭肝丸补益地黄丸补益阿胶丸补益方补益覆盆子丸补益附子丸补益甘草丸补益干地黄汤补益干漆丸补益黄耆浸酒补益

煎补益椒红丸补益石斛丸补益养荣汤补益钟乳天雄丸补中益肾汤参附汤参归散参苓河车丸参苓建中汤参苓散参苓饮子参苓煮散参术膏参术散草豆蔻散草豆蔻丸草还丹草神丹柴陈解托汤柴胡鳖甲汤柴胡鳖甲丸柴胡鳖甲饮柴胡当归汤柴胡煎丸柴胡秦艽汤柴胡散柴胡四物汤柴胡汤柴胡丸柴胡饮柴胡煮散柴芩解托汤菖蒲浸酒常山汤陈橘皮煎丸陈橘皮丸沉香阿魏丸沉香百补丸沉香散车前草饮车前叶散车前子散车前子丸彻视散赤茯苓散赤茯苓汤赤芍药散赤石脂丸抽胎换骨丹川大黄丸川椒丸传尸丸除烦宁燥汤炊饼丸出毛丸磁石酒磁石木香丸磁石散磁石丸葱豉酒苁蓉补虚益气方苁蓉汤苁蓉丸寸金散寸金丸大鳖甲丸大补黄耆汤大补黄庭丸大补益散大丹大腹皮汤大腹饮大琥珀散大黄耆丸大黄散大黄丸大黄蟅虫丸大建中汤大麻仁丸大麻仁饮当归没药丸当归木香汤当归散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汤当归丸当归饮子丹砂丸丹砂饮大酸枣汤大通丸大菟丝饼大效没药丸大竹叶汤调肝散雕胡饮调元百补膏调元百朴膏调中汤地肤子丸地骨皮散地骨皮汤地骨皮丸地黄煎地黄煎丸地黄金粉散地黄散地黄汤地黄丸丁香酒丁香散丁香丸地仙散冬虫夏草酒豆蔻汤独活散夺命丹独圣散杜仲散杜仲丸阿胶散阿胶汤阿胶丸二参丸二陈芎归汤二冬膏二加龙骨汤二加龙牡汤二连四物汤二母安嗽片二十四味大建中汤二十四味建中汤二鲜饮防风散防风丸防己丸防葵散防葵丸肥儿糕佛手散伏火二气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