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性别歧视语言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非性别歧视语言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非性别歧视语言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比、举例、引用等研究方法,从无标志词汇的兴起、对称性语言的出现、英语语法句式的变化以及新兴的非性别歧视语言四个方面,概括介绍了非性别歧视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发展状况,并讨论了其反映出的语言变化现象和包含的社会意义。关键词:非性别歧视语言;发展现状;意义;无标志;对称性

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说:“Language is historical product.”(语言是历史的产物)。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社会价值观和民族思维方式。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语言也积极做出调整,以便及时反映社会变化。在语言学领域,对于性别歧视性语言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它主要表现为语言在形式、意义等方面对妇女的歧视。20世纪60年代西方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经济逐步取得独立的同时,开始在语言的使用中追求与男性享有同等的待遇,因为语言反映社会现实和使用者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在这种背景下,大量非性别歧视语言涌现并兴起,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无标志词汇的兴起

有标志(marked)和无标志(unmarked)是就语言的关联性而言的,是一种把一对成分区别开来的区分特征。无标志的标准是简单、容易、常用和普通;反之,则为有标志。传统的英语词汇中,阳性名词及对应的代词多为无标志,具有泛指性,使用范围广泛;而阴性名词及对应的代词多为有标志,语义上较为具体,使用范围有限。要克服阴性名词的这些缺陷,实现与阳性名词对应的语用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掉这些标志。1.去除阴性词尾

英语中许多阴性名词是以阳性名词为词根,再加上阴性后缀构成的。而这些阴性词尾如一ess,一ete,trix,一enne,一ix,一ine又多半带有贬损、肤浅、轻浮和微不足道的含义。actressactorauthoressauthorusheretteusher

aviatrix —aviatorcomedienne —’ comedianheroine —+ hero

去除阴性词尾既摒弃了对女性潜在的歧视意义,也反映了语言本身的自我进化。英语中复杂词尾系统的缺乏,可能正是精简和高级的标志。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帕森(OttoJespersen)在1922年这样论证:“在语言进化过程中,词尾的丢失是随着更简单、更规则的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1]

2.去除复合词中表示性别的形式标志

由于早期社会分工不同,妇女一般从事家庭劳动和社会中一些底层工作,男性则主要承担一些重要的社会角色。然而在女性力量迅速崛起后,并没有对应的词汇来表示她们所从事的职业,只能以阳性名词为基础,在其前面加上表示性别的形式标志来构成阴性名词;而那些如secretary,nurse的工作似乎只能由女性来承担,若男性从事此类工作则显得异常,因而加上表示阳性的形式标志male。只要我们去掉这些词汇中表示性别的标志词,语义里所包含的性别歧视自然也就消失。lady doctor—+ doctor female vocalist—vocalist woman lawyer—+ lawyer woman president—’ president male secretary—’ secretary male nurse —’ nurse 如果要求明确指明性别,则可以用male和female,但一定要成对出现。例(1):Sampras is one of the best tennis players in the world today and Hingis is one of the best woman players.Sampras is one of the best male tennis players in the world today and Hingis is one of the best female players.

3.避免语义标志

英语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词汇虽无形式标志但却包含着语义标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具有泛指性、可兼指两性的阳性名词man及其对应的代词he,his和him。例(2):Man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of all species.例(3):Everyone should do his best.例(2)中,man显然是指整个人类,自然也包括女性(woman)在内。而woman具有语义标志,只能表示女性,因此这句话如果用woman来替代,句子的意思就会出现偏差。例(3)中的his同样也具有泛指性,指代任何人,而her却因其带有语义标志而不具有泛指功能,这就在语义范畴内形成了性别歧视。英国语言学家Ralph Fasold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做过以下分析:“It is a common knowledge,of course,the lexical items which are semantically male are traditionally used also for general refer— ence.”(众所周知,传统阳性词常用于指代阴阳两性词。)[2] 社会语言学家安·博丁(Bodine)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学普遍采用的33种语法书里有关三身代词泛指用法做了统计调查,结果发现竟有28种语法书本认为he是英语里唯一正确的泛指方法,排斥he orshe以及they表示泛指的习惯用法;在其所调查的16种大学语法课本中,只有3本提到在表示三身代词泛指时,存在其他代替形式,其余13种语法课本均认为he是唯一可以接受的正确用法[3](柏’。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在过去三十年间,英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采用通性名词man和三身代词he 两种语言形式来表示泛指。首先,人们避免直接使用man,he指代阴阳两性,当需要表示泛指时,采用human beings,human race,people,person等说法。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不少人倡导把Tomas Jeferson在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中“We hold these trut 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men are created equal”一句改为“ ?,that all people are created equal”,这样就不会有把女性排除在外的误解与歧视。其次,人们用he or she,s/he,his or her,him or her代替he,his,him.例(4):The reporter must be accurate when her eports interviews.There porter must be accurate when he or she reports interviews.例(5):A model is usually obsessive about his diet.+ A model is usualy obsessive about his or her diet.例(6):If anyone phones,tel him I am in meeting.+ If anyone phones,tel him or her I am in meeting.

二、对称性语言的出现及使用

社会语言学家在对语言的性别歧视研究中发现,就语言的表意功能而言,英语词汇发展存在很大的缺陷。许多英语词语仅有表示男性的用法,这是语言性别歧视的另一表现形式,即词语形式的非对称现象。如chairman,sportsman,businessman,spokesman等,无一不是阳性名词,这种以男性为主的分类模式,一方面就语用功能而言,它存在观念表达上的缺陷,让读者觉得类似的工作只有男性可以担当,可能会造成信息交流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它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为这些原本由男性一统天下的职业或职位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其中。因此,作为反映社会现象的语言也应随之变化。

1.形式上创造与阳性名词对应的阴性名词

chairman —chairwom ansportsman —sportswoman businessman—+ business woman spokesman—spokeswoman

上述几例通过将阳性词尾标志man改为阴性词尾标志woman,从而实现了词汇在形式上的对等。

2.实现称谓上的对称

称呼是言语交际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是一个敏感、开放的词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更新最会引起称呼语及其功能的变化n 。

M issM rsM rM s

[+humao][+human][+human][+human]

[-[-animate][-[.animate][-[.animate][-[-animate]

[-adult][-[.adult][+/一adult][+/一adult]

[-married][-[.married][+/-married][+/-married]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称谓形式Miss和Mrs在语义上无法与Mr形成对称平衡的关系。Mr这一称谓既没有涉及所指对象的年龄特征[+/一adult],又没透露其婚姻状况[+/-married]。遗憾的是,表示女性的称谓Miss,Mrs所包含的语义内容却有意无意地泄露了所指女性的年龄和婚姻状况。而这些属于个人隐私范畴的信息是应当给予充分尊重的。于是语言使用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产生了。而Ms这一崭新的称谓彻底打破了传统称谓长久以来所隐含的歧视,实现了与Mr在语义上完全的一一对应。它既不显示所指对象的婚姻状况[+/-married],又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一adult],可以适用于任何女性。197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一份专门报道女权运动与女性研究的学术刊物《女士》( )也在美国问世。3.实现宗教与日常用语的对称西方传统婚礼上,牧师面对一对即将成为夫妻的新人宣布:“Now Ipronounceyou manand wife.” 男人结婚后身份依旧是man,而女人一旦确立婚姻关系,她的身份就由原先的woman转变为男人的妻子wife。这种不对称的角色转化隐含了不平等的婚姻关系,自然也就无法避免性别歧视。因此,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这样的说法:“Now rpronounceyouhusbandandwife.”仅仅一个词的改变却体现了婚姻关系中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再含有性别歧视。犹太教义中原先的Godoffather现在也逐步改进为Godofgeneration;而Godofourfathers,GodofAbraham,IssaalandAcob前面也加上Godofour mother,GodofSarsrh,Rebekah,Leach以求得语义的对称平等。4.实现政治用语的对称随着女性力量的崛起,女性在政治上的影响日益壮大,因此政治用语中涉及女性的用语也相应做出了调整,以防止性别歧视语言的出现。《纽约时报》曾在报道最高法院女候选人时,描述她的长相、介绍其丈夫的工作,称她为MrsFeinstein,可是介绍她的男对手时,既不描述他的相貌也不介绍其妻子的工作,直接称为Alioto,而不是MrAliotoc引。而今天,媒体在选择政治用语方面则注意采用一种更为对称的方法。在介绍某位政治女性时,尽量避免过多提及其外貌,避免通过其丈夫来引出她的身份如果Mrs Smith是一位市长,当她参加公众活动时,媒体则更倾向于称她为MayorSmith。此外当并列介绍多位政治人物,其中又涉及男女两性时,描述时一定要注意对称的原则。Mrs Smith and President W hite Governor Smith and PresidentW hite PresidentBush and Mrs Thatcher—+PresidentBush and PrimeMinisterThatcher/MrBush and M rs Thatcher.

三、英语语法、句式的变化

1.语法的变化.

(1)they的单数用法用they,them,their代替单数第三人称,无性别区分。

例(1):Everyone knows what he has to do,doesn’t he? Everyone knows what they have to do,don’t they?

例(2):A good student should always finish his homework on time.A good student should always finish their homework on time.语言学家Qrink和Randoff对于they的这种新的语法作用是这样看待的:“从语法角度看,复数代词they与主语在数方面不一致,在上世纪7O年代这种用法被认为非正式用法。到了80年代,有不少人喜欢这种无性别差异的复数形式,因而这一用法已被接受为正式用法,尤其是在美国英语里。” 由于把they作为无标志单数人称代词来使用,这就在语用上产生一个实际问题,即没有单数反身代词形式。DonaldL Revel在逻辑推理的前提下创造themselves作为无标志单数人称反身代词啪铊。现在,这种用法已经广泛出现在加拿大政府文件及其法律条文中。(2)主语改为复数形式

例(3):An honest person never tells lies to his friends.Honest people never tell lies to their friends.上述例(3)中通过把充当主语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an honest person改为第三人称复

数形式honest people,从而避免句中出现第三人称物主代词(阳性)his的出现,由their来替代,有效地防止语言的歧视性。(3)用第一、第二人称代替第三人称例(4):One has to be careful with his money when he is on the bus.We have to be careful with our money when we are on the bus/You have to be careful with your money when you are on the bus.例(4)中第一、第二人称we或you替代第三人称one,同样也避免了阳性代词his的出现。

2.句法的变化

例(5):One should think twice before he makes decisions.OBe should think twice before decisions are made.例(5)中原句为主动态,而更改后转化为被动态,巧妙地避免了主语阳性代词he的出现。四、新兴的非性别歧视语言1.使用中性词尾一person构成新词汇salesperson,chairperson,spokesperson,businessperson等词语,既不包含阳性词尾man,又不涉及阴性词尾woman,而采用中性词尾一person,保留了词汇原有的词义,且不带有任何性别歧视。2.改换说法man—sized sizable,adult—sized;the common man the ordinary man/average man;man—made synthetic,artificial;weatherman weather reporter/weathercaster,etc.例(1):A skilful worker can finish the work on his own.一A skilful worker can finish the work independently.例(2):A first grader should feed and get dressed himself.一A first grader should feed and get dressed without assistance.上述例(1)与例(2)通过改变说法将on his own转化为近似的表达方式in dependertly以及dressed himself改为近似的withontassistamce,基本保留了句子的原义,也有效避开了性别歧视语言的出现。

3.生造词汇中性代词

tey(heorshe),ter(herorhim),tern (herorhis),CO,E,ne,na,per,po等词语出现并在美国一些社区开始使用,其中一些已为一部分作家采用]。但由于任何一种语言体系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很少能接纳新的成员,因此这些生造出来的语言能否为人们接受还有待观察。英语中,从性别歧视性语言的存在到非性别歧视性语言的出现与兴起,体现了英语词义的不断变化及语法的不断更新。正如塞谬尔·约翰在他编撰的词典的前言中说的:“任何一种风俗习惯不再存在时,表示它的词语也将随之而凋零;任何一种主张流行起来时,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实践,而且也以同样的比例革新人们的语言。”[1](耽∞妇女的解放、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公众平等意识的提高正是促使非性别歧视语言得以出现与兴起的根本原因。当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非性别歧视语言还会以更多、更新、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出现,这还有待于语言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M].徐家祯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 Ralph 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Oxford:Black wel Publishers Ltd,1990.

[3]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 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 Qrink,Rand off.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7] 朱跃.英语与社会[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8] 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Mf1.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语言和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第7卷第2期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Vol.7 No.2 2005年3月 JOURNAL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Mar. 2005 收稿日期:2004 - 04 - 14. 作者简介:杨智慧(1976-),男,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 文学.

64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第7卷 在却只是女性的一般泛称。甚至一些原本褒义的女性词汇的词义已经贬化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汉语中的“小姐”一词。 4.词序中的性别歧视。语言中的次序并不是任意的,而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过程的,即主要的先于次要的,典型的先于边缘的,肯定的先于否定的。语言在排列有关性别的词时,总是把具有女性标志的词置于具有男性标志的词之后:男男女女,男欢女爱,夫唱妇随;husband and wife,Adam and Eve,king and queen. 二、性别歧视在文化中的体现 1.性别歧视在称谓中的体现 东西方文化都可以从称谓中发现性别歧视的现象。首先从姓氏上来看,东、西方女性在结婚以后都会经历自身姓氏更换或姓氏依附这样一种变化:英语中“Miss White”、“Miss Green”,其中的“White”、“Green”是夫姓而非妇姓;汉语中的“周王氏”、“赵李氏”,都是一种女性姓氏对男性姓氏的依附。再从取名的角度来看,常见的英美人女性的名字常被冠以像花、草、宝石之类的名称;中国女性的名字大多是梅、兰、花、菊等表示娇小玲珑,但同时也有柔弱顺从,被观赏的含义。而男性的名字大都有独立威严、坚强勇敢和自信的含义。再来看古汉语中的一些称谓如:“考”和“妣”是对已逝父母的称谓,“考”的含义是“成”,即一身德行已完成;“妣”即“媲、配”,指与“考”相配。再如对妻子的称呼:贱内、贱室、贱累、内人、内子、房下、糟糠、拙荆等等[3],都带有一种从属、附庸、难登大雅之堂含义。从宗族中的外亲女性称谓来看:中国传统称谓系统里,有许多家“外”字的称谓专指母家或妻家的亲族,如外公、外婆、外眷等等,稍加分析就可得出女性称谓是男性称谓的派生而这种内外的实质还是男尊女卑。 2.性别歧视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中外文学作品中一些对于女性的刻画由于受到哲学、宗教以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体现出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三从四德”,“红颜祸水”,女性的装束和行为只是为了取悦男性,女性在外表和德行上的评判标准是男性制定的,女性的社会价值也是由男性来估量的。男性可以很轻易地就把责任推卸给女性,所谓的“一怒为红颜”,“女祸”,多只是男性的借口和遁词,把历史沉重的谴责强加在她们身上,这是不公平的,是一种在错误思想指导下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英语中“Women are devils’ nets”,“No devil is bad as she devil”,也是对女性的野蛮诋毁。 3.性别歧视在宗教和传统哲学中的体现 来自宗教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基督教《圣经》中有关上帝造人和上帝把人类逐出伊甸园的描述中。对故事稍加思考我们就会很轻易地得出这种宗教思想对于男女两性所赋予的不同观念:女人是男人身上的“骨中骨”、“肉中肉”;女人来自男人,是男人身体的一部分,是否就是说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这和中国宗法中的“三从四德”如出一辙。夏娃引诱亚当吃下智慧果而被逐出伊甸园,这使女性成为一切罪孽和惩罚的祸首,这又和中国史观中的“女祸”不谋而合。故此,西方人说“Women are devils’ nets”,“No devil is bad as she devil”,而中国人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三、语言中性别差异的评述 语言和文化中所体现出的诸多性别差异和歧视现象应该被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很多的因素,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在的立场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的。西方性别和语言研究的理论大致有两种倾向:夸大语言性别差异;忽略语言性别差异。 缺陷论认为语言反映社会规约,同时也强化社会规约。男女两性使用语言的不同使得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进而又导致两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而这又加强了语言中两者的不平等。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从一个孩子幼小时就开始的,随着妇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提高,语言和性别的差异在逐步缩小,尤其是在学术界。差异论则认为男女两性成长于不同的亚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这就决定了他们在使用语言是必然会有差异。社会亚文化中对男女的期望和要求不同,这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别歧视(sexism)。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其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 esp: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 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Longman English Dictionary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explanation was: "based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particularly male prejudice against women. ?牛津字典?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性别偏见或歧视(尤其对女性).”?Oxford Dictionary?to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by the definition of is: "gender bias or discrimination (especially for women)."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那么,英语语言是怎样歧视女性的呢? 1.以男性语言为规,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Therefore, on the language, "sex discrimination" usually refers to the language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then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how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a woman then 1.1在词汇上的表现a) “当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an”一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如:Man cannot live by bread alone.(人不能单靠面包生活)。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一般人)。一个语言学家曾抱怨说:假如一个女人从船上掉入水中,呼叫的是:“MAN,OVERBROAD。”若她被闯了祸逃走的司机撞死控告词是MANSLAUGHTER。倘若在工作中受伤,她的医疗费称作WORKMAN’S COMPENSATION。但是如果她来到一个写着man only !的地方。她立刻明白整个告戒不是针对动物或植物或无生命之物而写的,而是冲着她来的.”[1][P22-23]b)不知道所指之人的具体性别时,he ,his 和 him 经常用来泛指全人类,(这是英语中的一条规则), 如 Every student has to make up his own mind.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男主女从,以逻辑性为中心,女性便居于从属地位。就词汇而言,如以—er, --or 结尾的名词实则是个中性词,但人们将之看作男性名词,所以如是女性则在前面加woman,如:a woman doctor. Man 一词不但可以指男人,成年男人,而且作为“人类的总称”,而woman 则不然。许多职业名词常以man 作为后缀,尽管干这工作的有许多女性。he 和she 的单数中性人称代词用he 表示,因而我们常见Nobody in the class can be proud of his English.这类说法,尽管教室中有男有女。 1.2 称谓上的表现a) “把女性当做男性的附属品,而这一观点充分体现在英语称谓词当中。Mr. 是对一位男士的尊称, Mrs.则是一位男子的太太的尊称,女性的称谓也就依附于男性了,如: 丈夫是John Smith 具有博士学衔,于是可以称这对夫妇为Dr. and Mrs. John Smith.假如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那只能称为Mr. and Mrs. John Smith. 假如妻子是博士,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妻子的名字叫Marry随夫姓后只能称呼为Marry Smith. Miss是用来称呼未婚女性的称呼。Mr.却既可以称呼未婚男性,也可以称呼已婚的男性。女性从称谓马上就可以识别出婚姻状况,而对于男性却无从知晓,而且女性结婚后改随夫姓,这样自己的姓就完全被遗忘了。b) 许多职业名称如doctor, professor, engineer,等对男女都适应,可是人们习惯于把他们跟男性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女性则成了一个标志项,往往要加上woman, lady, 或female 等词加以限定。如:female judge, lady doctor, woman lawyer. 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旧社会中地位较高的职业为男子所垄断,相反地,teacher, nurse , secretary, model 等人们一般认为是女性,如为男性时前面要加上male 或是man.如male nurse, man teacher. 这些除了历史现实情况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偏见.” 2.女性语言语意贬低的表现 “英语中,与女性有关的词语的贬化大大多于与男性相关的词语。曾有人做过统计,与prostitute意思接近的词大约有500多个,而与whole-monger(嫖客)意思相近的词只有65个。此外这一点还表现在对于与女性相关的词语的含义的贬化上。在英语中,任何词只要与女性有关,其意思就要变质,这个词就会成为贬义词。同一个词用与男性和女性身上可以引起极为不同的联想,甚至是有完全不同的意思。用与男性常常带有褒扬或赞美之意,而用于女性常常带有贬低或轻蔑的意思。例如,professional一词,用在男性身上和女性身上可能会引起的联想却大相径庭。He is a professional.让人联想起体面的职业,如律师,医生等,而She is a professional很多英语国家的人会理解为She is a prostitute。

谈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谈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摘要]英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自本世纪70年代初女权运动兴起后更有很大的改观。本文分析了语言性别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举例说明了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最后针对性别歧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性别歧视性别语言语言发展 Sapir- Whorf 假说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社会的产物,它还能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维和精神的构建。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语言本身并没有性别歧视,可是并不是说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对语言没有影响。社会学家指出:语言的结构、词汇及用法与操该语言的性别角色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人们对于男女在语言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的研究起步却很晚。直到20世纪初,语言和性别问题才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本文将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所产生的根源、性别歧视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语言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1.意识形态的影响。神话与宗教都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女性在神话中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世界各国神话中,男性被称为“物种之范”,而女性是作为附属于男性而存在的。圣经中的上帝造人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女人只是男人脊梁的一根肋骨。亚里斯多德在《动物的起源》中认为:女人是残缺不全的男人。汉文化更是如此。孔子就把女人和小人归为一类。而神话、宗教和汉文化的儒家思想都在历史上曾经一度统治过人的思想意识。 2.社会化偏见的影响。在西方社会,妇女处于从属地位,而男性则是大权在握、身居要职。如:已婚女子要改随丈夫的姓成为Mrs sb,未婚女性可以称为Miss, 而对于男性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一个Mr 就全部概括了各种身份的男性。在Mr Smith married off all her daughters中,marry off 很容易就让人想起auction off (拍卖掉), sell off(廉价出售)。这些都反映了语言对女性的歧视。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歧视性语言,如长舌妇、美女蛇、头发长见识短等。 二、语言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陈贺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从英语语言出发,分析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视男性用语为主体,女性用语为变体或附属;两性词语在词义上不对称;词汇排序上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接着从劳动性别分工、宗教思想、性别角色社会化三个角度对之进行原因解读。这为当前的性别语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性别;劳动分工;宗教;角色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9-0209-03 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它可以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歧视。《朗曼英语词典》定义性别歧视为:“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美国传统词典》关于“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因此,“性别歧视”通常是对女性的歧视,是社会对女性的偏见[1]1。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折射了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观念。通过语言,可以管窥到人们的性别观念。几千年来,英语国家人们一直生活在父权制体系的桎梏之下,对女性怀有深深的歧视。这一性别态度,在英语语言中有着深刻的印证。那么,本文将揭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对之进行原因探讨。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一)以男性为规范 以男性为规范是语言性别歧视的重要表现之一[1]1。表现在具体语言事实上,即语言视男性用语为主体,将女性用语当作变体或附属[2]。这一特征在英语语言中具有鲜明的体现。 (二)词义上的不对称 其次,与男性相比,英语中与女性相关的贬义词数量众多。据Dale Spencer统计,英语中表达“性生活放荡”的词语,至少有220个是与女性相关,而只有20个左右与男性有关。另据研究,英语中表示“在性生活上乱七八糟的女子”的词多达320个,几乎所有关于女性的词都有具有贬义,而一部分关于男性的词则含有“哪个男子不风流的”容忍之意。 再次,男女词义演变上不对称。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男性词语向褒义方向演变,而女性词语则有恶化的趋势。King(国王)、lord(老爷)、master(主人)、father(父亲),在现代英语中,只要把他们的首字母大写,就可以分别用来指“上帝”、“基督”、“主或神”。与男性褒化相对,女性词语往往增加了贬义。Tart一词原指一种小糕饼,后用作亲昵的称呼年轻女子,后来演变为“富于性感的女子”,随后又转化为“对道德不甚介意,作风随便的女子”,而现在又指“在街上拉客的女子”。 (三)语序上的歧视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语言依赖于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形态,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体系。语言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英美国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不无关联。而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与以下三个层面紧密相关: (一)劳动性别分工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男女不平等源自劳动性别分工[3]67。劳动性别分工是人类最主要的社会分工形式,以生理性和社会性别为基础,社教化将男性和女性分别规范在以性别特质界定的工作岗位[3]68。依照性别分配劳动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分工方式,它是人类寻找到的最有效的组织社会生活的方法[4]。在西方农业社会里,劳动性别分工模式主要与性别天然差异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 首先,在某种程度来讲,劳动性别分工是自然秩序的结果[5]。根据达尔文理论,男性与女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极其社会原因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nd its causes 【Abstract】There are discriminations based on gender in English. There are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s and they have its own origin in culture. This thesis is aim to analysis the sexism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s. 【Key words】sexism phenomenon; English; causes We all know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a big wealth created by human. Language is a carrier of culture, and a tool of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ng for human. It just likes a mirror of society, which reflects social culture, customs and folkways, humanism,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In the long history, there wa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social position. It reflects in many different sides included language. As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word is dominated by male, the language users in using language, especially in vocabulary, create many words which belittle, despise and insult female. That is called sexist language. This thesis will try to analysis the sexism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s. At first, we must know what sexism is. According to 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the definition of sexism is that 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especially,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One explanation of sexism in American traditional dictionary is that the bias of a sort of gender members to other gender members. In language habit, sexism usually refers to th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Well then, how does English language discriminate female? English is a more masculine language, so there are many words against female. I will analysis it in vocabulary and syntax as following. ①At the view of vocabulary, it is mainly in word-building and vocabulary meaning. ⑴In the aspect of word-building, there are many words based on “man”. Such as: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people is”mankind”; the meaning of ancestor is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 中文摘要 性别歧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并总结了在英语语言运用过程中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 关键词: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产生原因;消除方法 Abstract Sex discrimination exists in all the social systems and countries, and a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surly reflected in language. This paper lists out different forms of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analys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auses of such phenomenon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eliminating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speaking. Key words: English; sex discrimination; causes; methods of eliminating 引言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对男女一视同仁,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在人们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美国传统字典》的定义是“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虽然它可以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歧视。但是“性别歧视”通常是对女性的歧视,是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和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映。“女性长期以来被看作是the weaker sex/the second sex,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属品。即使在标榜人权,平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是如此。而现代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形势正是对这一不平等现象的反抗和反映。”[1](P80)从而在语言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性别歧视语,英语也不例外。 一、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一)人际称谓 亲昵称谓 在西方,男性上司称呼他们的女性下属时可以用一些表示亲密关系的昵称,如sugar, darling, sweetie, girlie; 反过来,女性下属却不能用这些昵称来称呼她们的上司,而且女性上司也不能如此来称呼她们的男性职员,可是,陌生男子或非亲密关系的男子却可用昵称来称呼女子,这说明在英美社会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引言 语言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美丑好坏,尽现其中。在一向声称人生而平等的 英语国家里,其实也有诸多的不平等。男女不平等即是其中之一,而这种不平等也被反映在语言这面镜子里。然而,妇女的社会地位感比男子敏锐,英国语言学家彼得.特鲁杰说:“在我们的社会中,妇女的地位 不如男子那样牢靠,而且通常比男子低一些。因此,对她们来说,可能更加需要在语言上和别的方面来表 明和保障她们的社会地位。”上世纪70年代初,女权运动在西方兴起,受其影响,英语世界掀起了一场 旨在消除性别歧视的文字改革运动,这方面尤以美国为甚。本文拟谈谈反映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出现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别歧视(sexism)。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其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 esp: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 基 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 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牛津字典?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性别偏见或歧视(尤其对 女性).”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那么,英语语言是怎样歧视女性 的呢? 1.以男性语言为规范,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 1.1在词汇上的表现a) “当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an”一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 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如:Man cannot live by bread alone.(人不能单靠面包生活)。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一般人)。一个语言学家曾抱怨说:假如一个女人从船上掉入水中,呼叫的是:“MAN,OVERBROAD。”若她被闯了祸逃走的司机撞死控告词是MANSLAUGHTER。 倘若在工作中受伤,她的医疗费称作WORKMAN’S COMPENSATION。但是如果她来到一个写着man only !的地方。她立刻明白整个告戒不是针对动物或植物或无生命之物而写的,而是冲着她来 的.”[1][P22-23]b)不知道所指之人的具体性别时,he ,his 和him 经常用来泛指全人类,(这是英语 中的一条规则), 如Every student has to make up his own mind.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男主女从,以逻辑性为中心,女性便居于从属地位。就词汇而言,如以—er, --or 结尾的名词实则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研究(DOC)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研究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而男性和女性的种种差异也必须通过语言传达出来。英语作为一个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讲的语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本文通过称谓、词法、语法、语义四个方面对性别歧视现象做一详细讨论,最后对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阐释,进而从语言释义的角度寻求女权维护的渠道。 关键词:性别歧视;称谓;词法;语法;语义 一.语言中体现的“男尊女卑”观念概述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中国父系氏族时期,就孕育了“男尊女卑”的观念,然而“男尊女卑”并非中国独有,在标榜人权、平等的西方国家也广泛存在。现代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形势正是对这一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反抗和反映。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关于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感受到了这一时代趋势。语言当然也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又是颇具意义的语言障碍。假设能够列举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诸多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中肯建议,将对女权运动的深入开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 1.称谓及构词法中的性别歧视 在英美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根深蒂固。对妇女的歧视,首先表现在社会以男性为出发点,男性的意志常常就是整个社会的意志。例如男女取名方面就有很大差异:女性名字常取之于弱小的动物。如:fawn(幼鹿),jeminni(鸽子),Vanessa(蝴蝶)等;而男性的名字则多取之于与上帝、武器、搏斗有关,或与学问、权威、名誉有关。如Jerome(神圣生活),Michael(似上帝),Edgar(华美的矛),Giles(盾),Abraham(圣母)等;再比如:男英文符号为He,再看女,英文符号为She,从称谓的表现形式来看,明显可以看出,She是在He的基础上添加附属符号“s”而生成的,这足以证明女性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在社会习俗上,对未婚的女子称Miss(小姐),婚后改称Mrs(太太),而对男子不论婚否一概称之为Mr(先生)。Mrs和Mr的构词方式与上述例子完全一致。这些都是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再看一例,男性英文符号为Male,而女性则是“Female”,很明显女性是在男性基础上加上符号“Fe”而衍生的,这又一次验证了英文在构词法上的“男尊女卑”现象。

英语中对女性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特征

英语中对女性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特征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张娜来源:考试周刊发布 时间:2007-11-03 关键字:英语女性性别歧视语言词汇 摘要:本文从熟语和人名两个方面,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探讨了英语中对女性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特征。 关键词:性别歧视熟语人名词汇特征 1 引言 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是一个性别成员对另一个性别成员的歧视,既包括对女性的歧视,也包括对男性的歧视,实际上常指对女性的歧视。性别歧视反映在语言中就形成了语言性别歧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观点是在揭示了语言的不对称现象以后提出来的。语言学家们相信,受宗教法规、等级制度等制约的文化环境中的语言,反映的是男性世界图景的本质内容—男性属于中心地位,而女性的形象却是残缺不全。文化伴随意义,语言国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受民族文化制约(即形式上来表现)的附属义,主要包括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评价色彩,两者相互联系,其总和概括地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褒贬态度

(顾亦谨,1991:23-4)。词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密切,透过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可以看到文化里渗透的性别歧视。本文将从熟语、人名两个方面谈谈英语中对女性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特征。 2 女性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特征 2.1熟语 熟语按其性质可分成谚语、俗语等六类(王德春,1997:144)。本文仅讨论前两类。 2.1.1 谚语 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简洁的化身。语言学家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民族之明镜”,“语言活化石”(杨永林,1987:37)。谚语作为观念文化的产物和语言的组成部分,无疑会折射出性别歧视的思想意识。 汉语里的“三个女人一台戏”说的就是女人多嘴多舌,英语里也有类似的说法:Three women and a goose make a market.在英语谚语里,描写女人多言的谚语似乎跟鹅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Many women, many words; many geese, many turds(鹅的粪多,女人的话多);Where there are women and geese, there wants no noise(有女人有鹅,把耳朵都能吵破)。(徐超墀,1983)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词汇文化 [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导致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 (一)从词汇方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 “语言的词汇就像一面镜子, 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现象, 包括性别歧视, 必然反映在词汇上。”英语作为性别歧视性的语言, 其本身就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标记的因素, 其中在词汇方面的反映尤为如此。 1.构词上的不平等现象 英语中除了极少数的,如bride (新娘) - bridegroom(新郎) 外,都是阳性名词为构词主体,加后缀构成阴 性名词,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例 如: host - hostess , manager manageress,princeprincess,hero - heroine等。这些与阳性名词相对应的特指女性的词,即标记女性词汇,往往有它特定的含义。第一,标记女性词后缀的使用说明该词指女性(如 heroine) 或指某人的妻子(如duchess)。第二,非标记男性词汇可指男性或全人类,而标记女性词汇却只能指女性(如author - authoress) 。第三,标记女性词后缀具有附加涵义。以manageress 一词为例,这个词暗示着较为次要或低下的地位。 2.词义内涵反映性别歧视 英语中的woman, female 是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女性的名词。它们有各自的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 但相同的是, 这些词都被社会赋予了对妇女歧视的负面意义。以下从语义和词源的角度各自作以说明。 Woman 本是“妇女”、“女人”的泛称, 但被社会赋予了很多贬损、歧视的意义, 在很多习语中都得到体现。例如,a woman with a past 指有过一段丑史的女人。Woman 一词来自古英语wifmann!(wife+man),其意义不言自明,表现了妇女相对男性的附属地位。当人们苦恼于lady 和woman 的贬义时, 往往求诸科技、统计学、和生物学上的中性词female。作为权宜之计的female 这个词虽然进入英语较晚, 但同样反映出了妇女的社会角色。该词来自拉丁文的femella,与拉丁文felare( to suck, suckle) 同源,意为“喂奶”。 (二)从男女两性话语的不同社会评价反映出的性别歧视 男女两性在谈话的言语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已成事实, 并且男女两性的话语受到了不同标准的评判。通常男性的话语方式与正面的、褒义的评价相关, 而女性则相反。在话题的选择上, 社会上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女人较多谈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缺乏逻辑的无稽之谈。在话语量方面,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女人比男人话多, 英语中的“gossip,nag,prattle”等都多与女性形象相联系。语言中的一些谚语都反映了这一 点, 如:many women, manywords; many geese, many turds.( 女人多, 话多; 鸭子多, 屎 多。) / Many women, many words.(三个女人一台 戏。) /The North Sea will sooner be found wantingin water than a woman at a loss for a word. ( 除非北海干枯, 否则女人说个没完没了。) 然而根据语言学家的调查, 男性在一般场合中的说话时间大都多于女性。这说明社会对女性话语量的看法是趋于负面的。因此, 总的来说, 男性话语行为的社会评判基本上以褒扬为主;而女性, 虽然在有些方面受到好评, 但其总体的话语风格遭到否定和贬低的方面多于男性。 二、性别歧视语言形成的原因 (一)历史文化背景 从历史上, 英语源于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男性统治的社会。显然, 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常常反映了男性统治的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 王金平1 ,翁义明2 (1. 湖北省自动化工程学校,湖北襄樊441021 ; 2.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性别歧视语是指轻视、侮辱或忽视女性的语言,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文章分析讨论了英语中性别歧 视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新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英语;性别歧视语;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H31 :H08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 一种语言现象。目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轻视、侮辱 或忽视妇女的语言上,因此,我们可以把语言性别歧视界定为, 人们 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表现出来的对妇女的一种藐视、忽 略或偏见。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随着西方社会妇女权利平等运动的发展,妇女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改善,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有所减少,但由于语言变化速度缓慢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这一歧视现象仍 然大量存在于英语语言中,并被使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歧视语发展的新动向进行 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语言歧视的表现形式 (一) 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一般来说,不同的语言在称谓上都或 多或少存在着对女性歧视的现象。汉语里,在过去漫长的封建历史上,绝大多数中国未婚女子都只有姓无名,一般在姓氏后加“氏”字以表示对她们的称呼,如“张氏”、“王氏”等,而结婚后她们又得从夫姓,如“张王氏”、“赵李氏”等,对女性的忽略和歧视可见一斑。 英美文化中的男女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现象也首先反映在称谓语上。 在英语中Mr. 加在姓氏前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使用时不会暴露他 们的婚姻情况,也不会因为他们婚姻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其称呼。而女士则要根据其婚姻状况分别称为Miss 和Mrs. ,同时暴露了她们本不愿表明的婚姻情况,而且,在使用Mrs. 时,女性还得更改自己的姓氏 使用丈夫的姓来表明自己嫁给了某姓的某人, 如Mrs. Smith ,Mrs. Brown 等。究其根源,恐怕是因为妇女的社会地位不像男人可由其所从事的职业决定,而是不得不依附其丈夫的地位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而在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正式称呼语gentleman 和lady 中,如果探 索其语义蕴涵也存在性别上的社会偏见。gentleman 一词有“仁慈、文雅、慷慨、礼貌”等表示种种具有褒 义感情色彩和一种社会典范的人物形象的意义。而lady 一词则不具有这些表示美好、褒义的色彩,只是泛指一般的成年女性。在职业的称谓方面,doctor , professor , layer等这些被认为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或标记的话都是用来称呼男性的,如果 这些职业由女性来承担的话,就必须在这些词前面加以特别的说明, 如female doctor ,madamchairman ,lady professor 等。而那些被认为是地位等级偏低的职业如 governess ,babysitter ,secre2tary ,nurse 等如没有特别说明的话,则被默认为由女性承担,因为她们被认为是担任这些职业的“最 佳人选”。这一语言现象明显是对女性的偏见和轻视。 (二) 男性词的泛指现象 在英语中man 等作为通性名词的习惯用法和he 等泛指代词的语法 规则,都含有忽略、轻视女性的客观存在和否认、贬低女性权利价值及社会角色的倾向。这是传统思想上对女性歧视在语言上的明确无 误的表现。例如: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 /Man creates history. /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上述例句中用man/ men 来泛 指人类,这在英语中是极为普遍的用法。但在一些女权主义者和妇女解放运动支持者眼中,这种泛指现象是一种忽略和轻视女性的历史 沉淀物。因为在《牛津英语字典》中,man 基本上指男性,只间接表 示女性。在英语中,没有表示两性的、一般意义的、单数的不定代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he , him ,his 来泛指男女,把它们从只表男性单数意义升格为两类性别的普遍代词。尽管男女人口的比例各约占 50 % ,但据统计,英语语言中he与she 使用的比例却是4 :1。这一现象是“男性比女性重要和优越”这种主流思想的特定产物,是忽视妇女存在在语言上的反映。例如: If a person breaks the law he will be punished. / Every2 one should fulfill his duty in the society.另外,和man 组成的合成词来泛指男女或整个人类在英语中也大量 存在, 如chairman , mankind , manmade , businessman , Englishman , Frenchman 等等。而就连woman 一词在外形也是依附在man 这个词本身上生成的。类似fa2ther ,brother 这样的词在很多语境里跟man 一样也有泛指意义,如the faith of our fathers (先辈的信仰) ,the brotherhood of man (兄弟般的关系) ,在这种情 况下,father , brother 除了指男人外还指女人。man ,father 诸 如此类的词汇在语言中“一般”意义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在潜意识里不停地唤起整个社会的“男性”意识,是一种历史沉积的语言歧视和偏见现象。 (三) 词汇意义及形式上的不对称现象 社会语言学语言性别歧视研究还发现,就语言分别对男女描述的表 意功能而言,英语词汇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缺陷。首先,在英 语里,有许多词汇仅仅只有表示 男性的用法,而没有体现女性用法的形式;而另有一些英语词汇却只 有表示女性的用法,没有体现男性用法的形式。例如: chairman , Man ofthe year ,virile ,seminal 等词语只用来描述男性;而类似shrew ,virago ,wanton , bitchy 等词语只用来描述女性。通过对比发现,几乎所有只用来单独描述男性的词语都多少含有褒义的色彩,如seminal 是“具有高度原创性”的意思,却没有相应表示女子 褒义的说法。而那些只限于描述女性的词语都多少含有贬义的色彩,如bitchy , wanton 都表示女子“放荡不贞”的含义,却没有相应的表示男子的用语。其次,在分别修饰男女的成对的英语词汇中,与男 性相关的单词往往有积极的涵义,而跟女性相关的词则往往会有贬义。以spinster 和bachelor 为例, 这两个词均为“one who is notmarried”的意思,前者指未婚的女性,后者指未婚的男性。然而 仔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bach2elor 是一个没有任何贬义的中性词, 而且本身还是一个多义词,例如,表示具有“学士”学位的人等;而spinster 一词却明显含有怪诞、孤僻、嫁不出去等贬义色彩。又如,manly 一词用来形容一个男人勇敢、果断、刚毅,具有男子汉气概,具有褒义;而与它对应的词语womanly 则是形容一个人软弱无 能、婆婆妈妈,明显含有贬义色彩。Master 是表示一位能干、有权 利的男人;而对应的单词mistress 则是“情妇”的意思。许多其他 类似的词也一样,表示女性的词有时会带有贬义,king 和queen , patron 和matron ,governor和governess 等。再次,英语中很多女 性用词都是由男性用词加上后缀变化而来的,如actor2actress , hero2heroine , host2hostess , usher2usherette 等。这一点似 乎也在说明女人自古以来就是男人身上的附属品。Baron 曾说过“, 在多数情况下,女性后缀的使用意味着女性是男性名词的一种派用, 具有次要或劣等的地位”。 (四) 性别歧视在英语谚语中的反映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 中经验和体会的产物,是民间文学的宝库,如同一个小型的百科全书,反映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男女没有平等、妇女受偏见的 社会里,有关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歧视妇女的文化现象也通过谚 语反映出来。下面举例说明各类带有明显歧视妇女观点的英语谚语。 1. 反映妇女家庭和社会地位及角色的 A horse ,a wife and a sword may be showed butnot lent . (老婆如同马和剑一样只能展示不能让出。) Married man turns his staff into a stake. (男人娶老婆,手杖变刑柱。) 2. 反映妇女道德品质低下的谚语 No devil is so bad as she devil . (恶魔没有凶狠的女人厉害。) Women have no souls. (女人没有灵魂。) 3. 反映男尊女卑的A man of straw is worth a woman of gold. (十个裙衩女,抵不上一个踮脚儿。) Marry your son when you will , your daughterwhen you can. (娶媳不忙,嫁女宜速。) 4. 反映妇女愚昧无知的Wome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 (女人头发长,见识浅。) Women in state affairs are like monkeys inglass shops. (女人处理国家大事如同猴子闯入总之,英语里有许多谚语从社会生活的不玻璃店 摸不着头脑。)同方面反映着歧视妇女和贬低妇女形象的现象,这不 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的。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除了以上所讨论的之外,还表现在诸多其他方面。例如,当男女相提并论时词序上总是男先女后,如men andwomen , boys and girls , brother and sister , husbandand wife 等。 歧视现象还表现在一些带有轻蔑或辱骂女性的比喻词上,这些词语 往往是表示可口的食物、漂亮的花草及供人玩赏的小动物等,如 dish ,cat ,doll ,apple 等。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有趣现象是,在 西方,人们往往用女性的名字来命名龙卷风,据说是因为女性天性就 像龙卷风一样善变和不可预测,如Hurricane Alice , Hurricane Barbara , Hurricane Florence 等,这明显是对妇女的一种偏见。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更新与变化 语言上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性别歧视都有悖于建立一个男女 平等、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因此,避免甚至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现象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语言学家及其他有关人士的艰巨使命。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再度兴起,大众传媒手段的广布,整个英语界对于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展开了一 场力求改革的社会运动。特别是一些女权主义运动者,更是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呐喊,寻求来自各方的支持,“为什么我们妇女在语言上要 被贴上女性的标签?”她们甚至认为“是性别歧视语言使我们处于 更加不利的地 位”。她们的努力与抗争,正在给英语语言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 中性名词代替阳性词man 妇女解放运动者提出,要用不具有性别标志的一些中性名词,如person , people , human , human being 等来替代泛指的英语名 词man/ men或mankind 等。例如:All people are equal in thee yes of the law. / Human being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of all species.一些敏感的女权主义者认为在许多英语词汇中,尤其是有关职业的 名词,实际上排除了女性的作用与身份, 如policeman , businessman , chairman 等,于是她们提出了用中性词person代替 阳性词man ,因为她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如: chairman2chairperson ; policeman2policeperson ; businessman2businessperson。 (二) 取消英语中阳性代词he , him , his 的泛指现象用以下的方式来取代英语中he , his , him的泛指: 1. 用没有性别标志的第三人称复数they , them ,their 来替代。 All the people have their coats. You must know your custom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