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粘、涤棉织物工艺设计

涤粘、涤棉织物工艺设计
涤粘、涤棉织物工艺设计

涤粘长织物工艺设计

一、设计产品:涤/粘长织物规格:

二、工艺流程

(漂白布)—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染色布)—热定形—水洗—染色—整理—落布(印花布)—热定形—印花—蒸化—水洗—烘干—整理—落

三、工艺说明:

(—)练漂涤粘混纺织物含杂质不多,故一次双氧水漂白工艺即可达到煮练漂白的要求,纤维本身具有一定光泽,一般无需丝光。

(二)染色涤粘织物的染色与涤毛织物的染色大致相同,都可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染色前要经过水洗烘干的过程来消除布边针铗印和内应力。

(三)印花涤粘织物可采用涂料印花同时上染两种纤维,也可用染料印花两种不同染料分别上染两种纤维,涤粘织物的印花与涤毛织物基本类似。(四)整理漂白布通过预缩整理防止收缩折皱,印染布则可采用树脂整理达到目的。

四、工艺流程、条件、处方以及加工设备设计

(—)漂白

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1、前处理过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工艺条件同棉织物

退浆处方:烧碱6~8g/L

渗透剂3~4mL/L

堆置温度75~800C

堆置时间40~45min

漂白处方:H2O2 (100%)4~6g/L

水玻璃6~8g/L

温度室温

2、热定形

(1)热定型机理:1)在热定形过程中,施加一定张力使织物被拉伸到所需要的尺寸,由于分之间作用力阻碍了分子链段按纤维被拉伸的方向蠕动。

2)在拉伸的同时对织物进行加热,分子的链段热运动加剧,变得可以按外力方向进行重排。

3)应力松弛后在新的位置上能与邻近的分子链段建立新的关系(键的结合)。

4)冷却后,这种新的状态被固定下来.

(2)工艺条件:

温度高于Tg 15~20 0C

张力适量施加

时间30~40 s

水(溶胀剂)适量

加工设备:热定形机

3、预缩过程同纯棉织物

(二)染色

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漂白—热定形—水洗—染色—整理—落布1、前处理过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漂白—热定形)同上

2、染色

工艺流程:染前水洗—平幅进布—浸轧助剂液(分散匀染剂与抗皱柔软剂10min)—浸轧分散染料(900C)—降温—活性染料浸轧(700C)—预烘—烘燥—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燥工艺处方及条件:

分散染浴:

染料及助剂用量/% 分散染料/ x

分散匀染剂0.5

抗皱柔软剂0.3

pH(醋酸调节) 5.5~6.5

水适量

温度900C

活性染浴:染料与助剂用量/% 活性染料/ y

元明粉20~30

纯碱10~15

水适量

温度700C

汽蒸温度102~1050C

助剂作用:分散匀染剂促进染料上染、增加匀染性;

抗皱柔软剂防止织物折皱增强柔软性;元明粉促使染料上染纤维;纯碱起到固色作用。

加工设备:溢流染色机

3、树脂整理:

工艺流程:浸轧树脂液—预烘—皂洗—水洗—烘燥

工艺条件及处方:

脲醛树脂16%

柔软剂VS 1.4%

平平加O 0~8%

纯碱(调节pH)适量

红外预烘80~100

皂洗45~50 0C 20min

pH 8~9

助剂作用:平平加O时树脂液渗透到纤维内部,柔软剂增加纤维柔软性加工设备:树脂整理机

(三)印花

1、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热定形—印花—蒸化—水洗—烘干—整理—落布

2、前处理过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热定形)同漂白部分

3、印花工艺流程:

印花—焙烘(180~1900C)—蒸化(103~1050C)—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4、染料印花处方:

分散染料1~100g

活性染料1~100g

防染盐S 10g

小苏打10~20g

尿素30~50g

海藻酸钠糊x g

合成1000g

助剂作用:防染盐S防止蒸化时还原物质破坏颜色结构;尿素促进染料溶解以及提高色泽鲜艳度;小苏打起到固色作用。

5、涂料印处方:

涂料xg

尿素50g

黏合剂MR_96 250~300g

A邦浆y g

六羟树脂50g

磷酸二氢铵5g

加水合成1000g

助剂作用:

增稠剂可作为分散介质与稀释剂、传递剂、载体作用、黏合剂、稀释剂、稳定剂、

保护剂、匀染剂等;

磷酸二氢铵用作洗去未固着的浮色;

黏合剂促进涂料固着纤维。

尿素促进涂料溶解以及提高色泽鲜艳度。

6、印花设备:圆网印花机蒸化机水洗机

(四)、整理:

树脂整理同染色布

1、柔软整理工艺流程:

平幅进布—浸轧整理液—焙烘(150~1600C)—水洗—烘燥

2、工艺处方及条件:柔软剂M—30 10~50g/L

PH 5~6

温度室温

渗透剂1~2g/L

轧液率65~75%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一、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中和→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

二、常选用漂白方式:氧漂,漂白效果好,对纤维的损伤小,环境污染小,去污能力强。

三、练漂:

碱氧一浴法练漂即将氢氧化钠与双氧水同浴处理T∕C混纺织物,使精练和漂白同时完成的一种练漂工艺,该工艺可以大大缩短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过程,减少设备损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织物的牢度。

1、练漂工艺流程及条件:

坯布→浸轧碱氧液(室温,轧余率100%-110%)→汽蒸(100-102℃→热水(85-90℃)3次→温水洗(65-70℃)2次→冷水洗→晾干,待测

2、练漂工艺处方:

100% NaOH 10g/l

100%H2O2 8 g/l

氧漂稳定剂 5 g/l

高效精炼剂5g/l

浴比1:20

四、丝光

工艺流程:进布——丝光——有张力去碱——水洗——烘干——落布

工艺方案:

浓碱200—220 g/l

温度室温

时间5min

张力保持原长

五、染色

1、染色基本原理

T∕C混纺织物,因两种纤维的染色性能和化学性质相差较大,所以应用两种类型的染料分别上染两种纤维,并要求一种纤维所用的染料在另一种纤维上的沾色要轻。此工艺采用两浴法先用一种染料对混纺织物中的一种纤维进行染色,然后再用在另一染浴中用另一种染料染另一种纤维。这种方法染色时这两种染料完全不产生干扰。

即先用分散染料染涤纶,经还原清洗后再用活性染料染棉。

2、工艺流程及条件:

织物—浸轧染液(室温,二浸二轧,轧余率65%)—烘干(90℃)—焙烘(195—200℃,1.5min)—水洗—皂煮(3 g/l洗涤剂,95℃以上,3—5min)—水洗—烘干

3、工艺处方:

分散红10 g/l

活性黄 2 g/l

分散剂 1 g/l

渗透剂 1 g/l

小苏打 5 g/l

尿素 5 g/l

六、涂料印花

1、涂料印花的原理:

织物用涂料,粘合剂,助剂等调成的色浆印花,然后经过焙烘或汽蒸,在织物上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耐磨性的透明树脂薄膜,将涂料机械的固着在纤维上,形成

一定的花纹图案。

2、工艺处方

涂料6%

尿素2%

乳化糊30%

自交联粘合剂20%

3、工艺流程及条件:织物——印花——烘干——焙烘(150—160℃,3min)

七、柔软整理

1、工艺处方:阳离子柔软剂20 g/l

2、工艺流程及条件:织物—浸轧(30—35℃二浸二轧,轧余率70%—75%)预烘(80—90℃,5min)—焙烘(120℃,2min)

八、阻燃整理

1、原理

阻燃整理是利用含磷﹑溴﹑氯等化学元素组成的整理剂沉积或纤维形成共价键而附着在纤维表面,不同程度的阻碍织物遇火源时火焰的迅速蔓延,且当火源移去后不再出现燃烧,既无剩余燃烧和印染现象的特殊整理加工。

阻燃工艺处方:

防皱剂TMM 10g/l

柔软剂TF-443 0.6%

渗透剂JFC 0.3%

浴比1:10

2、工艺流程及条件:

织物—浸轧(室温,二浸二轧,轧余率70%—75%)—预烘(80—90℃,5min)—焙烘(160℃,2—3min)

参考文献:

[1]沈志平.染整技术(第二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李锦华.染整工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152-158.

[3]贺良震.纺织品染整跟单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蔡苏英.染整技术试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5]罗巨涛.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染整.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9-93.

涤棉混纺纱混纺比测试

涤/棉混纺纱混纺比测试 1 概述 对混纺产品进行纤维含量分析是纺织生产、贸易和科研中经常性的工作。现行的国家标准有纺织品二组分、三组分、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这些标准用于纤维混纺及交织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本试验仅以二组分含量分析中的涤棉混纺产品为例来介绍,本法适用于除去非纤维物质后的天然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混纺产品。 2 目的与要求 通过测试,了解纤维含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二组分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测试方法及操作过程,并计算其混纺比。 3 采用标准 3.1 采用标准:GB/T 2910、ISO 1833《纺织品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3.2 相关标准: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GB 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 2911、ISO 5088《纺织品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4 仪器与用具 4.1 YG086型缕纱测长仪 4.2 恒温水浴锅、索氏萃取器、电子天平(感量为0.2mg)。 4.3 真空泵、干燥器、250mL带玻璃塞三角烧瓶、称量瓶、玻璃砂芯坩埚、抽气滤瓶、温度计及烧杯等。 4.4 化学试剂:石油醚、硫酸、氨水、蒸馏水等。 5 原理 混纺产品的组分经定性鉴定后,选择适当试剂溶解,去除一种组分,将不溶解的纤维烘干、称重、从而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 6 取样 取样应包含组成织物的各种纱线和纤维成分,试样数量应足够测试用。 7 试样及制备 7.1 取试样5g左右,放在索氏萃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以去除非纤维物质,然后取出试样,待试样中的石油醚挥发后,把试样浸入冷水中,浸泡1h,每克试样再用100mL、温度为(65±5)℃的水浸泡1h,不断搅拌,最后挤干,抽吸(或离心脱水)后晾干。 7.2 被测试样如果是织物,应拆为纱线。毡类织物剪成细条或小块;纱线剪成10mm长。 7.3 每个试样至少2份,每份不少于1g。 8 环境及修正 温湿度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可在常温下进行。 9 程序与操作 9.1 将预处理过的试样至少1g,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瓶内,连同瓶盖(放在旁边)和玻璃砂芯坩埚放入烘箱内烘干。烘箱温度为(105±3)℃,一般烘燥4~16h,至恒重。烘干后,盖上瓶盖迅速移至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分别称出试样及玻璃砂芯坩埚的干重。 9.2 试剂选配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涤棉混纺织物是涤纶和棉以一定比例混纺而成,既保持了涤纶的特点,又改善了穿着不透气等缺点,是针织面料中又一较典型的产品。 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中和→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 前处理原理与目的 T/C织物的前处理其主要目的的去除棉纱线上的天然杂质,这些天然杂质主要包括棉籽壳、蜡状物质等天然纤维的共生物。纤维在纺纱,纱线织造过程中沾染的油污和为了满足加工要求施加的油剂,色素等。通过练漂,一方面充分发挥纤维的优良品质,更主要的是满足染色,印花等一系列后续加工对织物白度和吸湿,渗透性的要求。同时,前处理还能改善针织物的光泽,手感等服用性能。 传统的碱煮练法,以氢氧化钠为煮练剂,精练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在这些煮练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被部分除去棉针织物煮练后,杂质明显减少,吸水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纤维上还存在天然色素,外观不结合,除深色外还要进行漂白,否则回影响染色均匀性和色泽的鲜艳度,漂白其目的是破坏色素,提高白度,并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棉籽壳,果胶等杂质,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水性。 常选用漂白方式:氧漂,漂白效果好,对纤维的损伤小,环境污染小,去污能力强。 练漂方式: 碱氧一浴法练漂即将氢氧化钠与双氧水同浴处理T∕C混纺织物,使精练和漂白同时完成的一种练漂工艺,该工艺可以大大缩短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过程,减少设备损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织物的牢度。 工艺流程及条件:坯布→浸轧碱氧液(室温,轧余率100%-110%)→汽蒸(100-102℃→热水(85-90℃)3次→温水洗(65-70℃)2次→冷水洗→晾干,待测

染整工艺流程

第1章染整工艺流程 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2.1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2.1.1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1.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

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2。1.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2.1。4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蜡质、棉籽壳、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2.1.5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氯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涤棉精梳纱卡纺部工艺设计

J29tex×29tex (T65/C35) 涤棉精梳纺纱工艺设计 一、纺部产品及规模 1.纺部产品种类和用途 种类:J29tex×J29tex 涤65/棉35混纺纱 用途:供织厂织162.5×J29×J29×425×228涤棉纱卡 二、纺纱工艺流程: 棉:FA006C型往复式抓棉机(抓包机)及TF27型桥式吸铁→A045B型凝棉器及TF30型重物分离器→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208型六仓混棉机→FA109型三辊筒清棉机→FA151型除微尘机→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B型梳棉机→FA327型预并条机→FA356型条并卷机→F1268A型精梳机 涤:FA006C型往复式抓棉机及TF27型桥式吸铁→A045B型凝棉器及TF26型高架→FA208型六仓混棉机→FA111A型清棉机→A045B型凝棉器及TF26型高架→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C型梳棉机→FA327型预并条机 棉、涤:→FA327型头道并条机→FA327型二道并条机→FA326A型三道并条机→FA458A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ESPERO-M型络筒机 三、纺部机器工艺参数及配备计算 注:涤棉干重混比为65%:35%,所以精梳条经纱线密度=1.164×3700=4300tex 精梳条经纱线密度=1.164×4000=4600tex 某工序牵伸倍数=上工序半成品线密度×本工序并合数/本工序半制品线密度经纱:涤:预并牵伸=4500×8/3700=9.7 棉:预并牵伸=4500×8/4000=9.0 条并卷牵伸=4000×24/55000=1.7 精梳条牵伸=55000×8/4300=102.3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1.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一、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 二、实验原理: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就是将常规的退浆、煮练、漂白三步合并为一步完成,常常被称为短流程处理工艺。退煮漂一浴法中的主要助剂为碱性溶剂和氧化剂。 涤棉混纺织物中,棉纤维中含有果胶物质、棉子壳、油脂、蜡质、含氮物质以及色素等杂质,它们在氢氧化钠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乳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最终使杂质被水洗去除;涤纶中含杂质较少,主要是一些纺丝油剂和加工中沾的油污,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碱性溶剂和精炼剂可以使之乳化而除去。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加工后成为半成品,其质量主要用毛细效应、白度和织物断裂强力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轧蒸法退煮漂一浴工艺 1、实验仪器:涤棉混纺织物坯布,氢氧化钠,双氧水,双氧水稳定剂,耐碱渗透剂,高效精练剂,量筒,电子天平,均匀小轧车,蒸箱。 2、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氢氧化钠10g/L 100%双氧水8 g/L 双氧水稳定剂 5 g/L 耐碱渗透剂 5 g/L 高效精炼剂 3 g/L 总液量200ml 浸轧温度室温

汽蒸温度95~100℃ 汽蒸时间60min 3、工艺流程: 浸轧(二浸二轧)→汽蒸(100℃,60min)→热水洗(→双氧水酶洗)→温水洗→冷水洗→晾干 4、实验步骤:按实验处方称取规定量的助剂,量取规定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然后依次加入双氧水稳定剂、氢氧化钠、耐碱渗透剂和高效精练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双氧水,配制成工作液备用。 取一块30×20cm(经×纬)的涤棉混纺织物坯布,在工作液中充分浸湿,室温下二浸二轧,带液率70%~80%,然后放入蒸箱内100℃汽蒸60min,取出后90~95℃水洗一次,50~60℃温水水洗,再冷水洗,最后晾干留做半成品指标测试。 5、退煮漂效果测试:1、毛细效应 2、白度 3、织物断裂强力 四、注意事项:1、织物浸轧前处理液后,马上送入蒸箱,若不能马上汽蒸要用保鲜膜包好。 2、新型的前处理助剂发展很快,国内外都有很多性能优异的产品,实验时要注意选择。 3、此法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法中织物会受怎样的损伤,应如何避免?

涤粘、涤棉织物工艺设计

涤粘长织物工艺设计 一、设计产品:涤/粘长织物规格: 二、工艺流程 (漂白布)—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染色布)—热定形—水洗—染色—整理—落布(印花布)—热定形—印花—蒸化—水洗—烘干—整理—落布三、工艺说明: (—)练漂涤粘混纺织物含杂质不多,故一次双氧水漂白工艺即可达到煮练漂白的要求,纤维本身具有一定光泽,一般无需丝光。 (二)染色涤粘织物的染色与涤毛织物的染色大致相同,都可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染色前要经过水洗烘干的过程来消除布边针铗印和内应力。(三)印花涤粘织物可采用涂料印花同时上染两种纤维,也可用染料印花两种不同染料分别上染两种纤维,涤粘织物的印花与涤毛织物基本类似。 (四)整理漂白布通过预缩整理防止收缩折皱,印染布则可采用树脂整理达到目的。 四、工艺流程、条件、处方以及加工设备设计 (—)漂白 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热定形—漂白—预缩—落布 1、前处理过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工艺条件同棉织物 退浆处方:烧碱6~8g/L 渗透剂3~4mL/L 堆置温度75~800C 堆置时间40~45min 漂白处方:H2O2(100%) 4~6g/L 水玻璃6~8g/L 温度室温 2、热定形 (1)热定型机理:1)在热定形过程中,施加一定张力使织物被拉伸到所需要的尺寸,由于分之间作用力阻碍了分子链段按纤维被拉伸的方向蠕动。 2)在拉伸的同时对织物进行加热,分子的链段热运动加剧,变得可以按外力方向进行重排。 3)应力松弛后在新的位置上能与邻近的分子链段建立新的关系(键的结合)。 4)冷却后,这种新的状态被固定下来. (2)工艺条件: 温度高于Tg 15~200C 张力适量施加

基础篇 纯棉织物染整生产过程

.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纯棉织物染整生产过程 一.纯棉织物常用染料及其染色、印花性能 用于纯棉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氨染料、硫化染料等。印花染料主要有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氨染料、稳定不溶性偶氨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和印花涂料。与棉纤维同类的粘胶纤维也同样可用上述各类染料染色、印花。不过,由于粘胶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结构较松弛,与棉纤维比较,有不耐碱、对酸较敏感等特点,所以同样用这类染料染色时,在工艺等方面应有所区别。下面简单介绍纯棉织物常用染料的染色、印花性能。 1. 直接染料直接染料能溶于水,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可直接上染棉纤维。染色时加入食盐等中性电解质,能增加染料上的杂量。直接染料色谱齐全,染色方法简便,价格也较便宜,曾为棉织物的主要梁料。但这种染料染色牢席不够好,需在后处理中进行固色处理。 2. 活性染料活性染料是指含有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在适当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发生化学结合,大大地提高被染物的水洗、皂洗色牢度等。同时,它还具有染色、印花简便、色泽鲜艳,色谱较齐,价格较便宜等优点。但一般活性染料固色率不高,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造成浮色。所以织物染色时采用先染色,后固色的方法,以提高染料的固色率。用于印花,要根据染料品种的不同,选用一相法或两相法印花。还有一些活性染料的耐氯漂色牢度和耐气候色牢度较差。 3. 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染色。需在烧碱、保险粉的碱性强还原溶液中使其还原为隐色体,由隐色体上染棉纤维,经过氧化,回复成不溶性染料而固着于纤维。还原染料的色谱齐全,色泽鲜艳,而日晒、皂洗色牢度均较优良。但因价格较贵,某些黄、橙品种有光敏脆损作用,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染色或印花时要加强皂煮后处理,去除浮色,提高鲜艳度。 4. 可溶性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是还原染料的衍生物,可溶于水,染在纤维上后,需在酸液中经过氧化处理,使染料水解、氧化,回复成不溶性的还原染料而染着在纤维上。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染色工艺比较简单,染色比较匀透,染色牢度高。但这种染料的价格昂贵,主要用于浅、中色棉织物的染色、印花。 5. 硫化染料硫化染料不溶于水,但能溶解在硫化纳溶液中,还原成隐色体,隐色体被棉纤维吸收后,氧化成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棉纤维上。硫化染料主要用于棉纤维深色产品的染色,水洗和日晒度尚好,染色方法简便,价格便宜,但其磨擦色牢度较差,色泽不够鲜艳。某些染料(如硫化黑),在织物存放过程中,会使纤维脆损,因此染色后需作防脆处理。黄、橙色硫化染料往往对纤维有光敏脆损作用。 6. 不溶性偶氮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是由两上染料中间打底齐(色酚)和显色剂(色基)组成。染色时,织物先以色酚的烧碱溶液打底,然后用色基的重氮化溶液显色,织物上的色酚和色基的重氮化合物偶合瓜而生成不溶性偶氮染料,固着于织物上。由于色基进行重氮化反应时,需要用冰,所以不溶性偶氨染料又称冰染料。该类染料色泽鲜艳,耐皂洗色牢度很好,耐日晒色牢度也较好,但磨擦色牢度较差,湿摩擦我牢度更差。 7. 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是色酚钠盐与暂稳定的重氮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一般情况下,两者不发生偶合反应。印花后经过一定的处理,暂稳定的重氮化合物转化为活泼的重氮化合物,而与色酚偶合生成不深性偶氮染料。这类染料主要用于印制小块花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

T/C混纺织物染色综合实验 一、实验内容 1、T/C混纺织物轧--焙法染色 2、T/C混纺织物二步法染色 二、实验目的:学习T/C混纺织物不同工艺染色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T/C混纺材料的纺织品,在纺织品消耗总量中占很大比例。由于涤、棉两种纤维性能差异大,染色时要求的pH值、温度不同,染色工艺相对复杂,生产单位还往往根据自己的设备情况,制定工艺。近年来,性能优良的染料不断问世,使T/C混纺织物染色工艺不断优化。 涤纶是疏水性纤维,结构紧密,使用分散染料染色。染色须在高温高压(130℃)或热熔培烘(180℃以上)条件下进行。在高温下,纤维大分子链段振动频率增大,出现了许多允许染料了通过和容纳染料的空隙,温度越高染料扩散越快。温度降到玻璃化温度以下时,染料分子便固定在纤维中。 棉纤维可以用直接、活性、还原等多种染料染色,染色工艺可以是轧染法和浸染法,常温染色。选择棉用染料一般根据色相和要求的色牢度、深度而定。 四、实验步骤和工艺条件 (一)、分散活性轧-焙一步法染色 流程 二浸二轧(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190℃、90s)→热水洗(80℃、5min)→皂洗(皂粉2g/L、95℃、10min)→水洗→烘干 处方 分散红S-BWFL(g/L)24 分散金黄E-RGFL(g/L)16 活性橙KGN(g/L)25 尿素(g/L)50 碳酸钠(g/L)15 JFC(g/L) 2 六偏磷酸钠(g/L)

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 (二)、两步法染色工艺 1、分散、活性染色工艺 流程 二浸二轧分散染料(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200℃、60s)→热水洗(80℃、5min)→水洗→烘干→活性套染棉 套染棉工艺 60℃ 15’ 15’20‘ 3 分散浴处方:套染棉处方: 分散红玉S-2GFL(g/L)活性红BES (owf%) 3 分散蓝2BLN(g/L)活性蓝BET(owf%) 2 分散青莲S-BLN(g/L) 2 碳酸钠(g/L)20 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 硫酸钠(g/L)30 六偏磷酸钠(g/L) 2 浴比:1:30 2、分散/还原悬浮体染色工艺 流程: 二浸二轧工作液(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190℃、90s)二浸二轧浸轧还原液→用薄膜包好→汽蒸(100℃、2min)→水洗→透风氧化→水洗(50-60℃、5min)→皂煮→晾干 处方:还原浴处方: 分散大红HBGL(g/L) 3 氢氧化钠(g/L)20 还原黄RK(g/L)85%保险粉(g/L)20 还原桃红R(g/L) 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

(工艺流程)染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 绪言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 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 第四章漂白(Bleaching) 第五章丝光 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 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 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 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 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 第十一章特种整理 过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 (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2)一种化妆术; (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 (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 2.目的 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 (2)提高白度; (3)染着颜色; (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 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1 染整用水及其处理 一、水和水质

1.自然界中的水源 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泊中贮存的雨水,含较多可溶性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地下水:深地下水(深井水,不含有机物,有较多矿物质)浅地下水(深度<15m的浅泉水、井水,有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天然水 自来水: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高。 2.水中的杂质 悬浮物(泥沙)、胶体物(较少、硅、铝等化合物),过滤可除。 可溶性杂质:Ca、Mg、Fe、Mn盐,难处理。 3.水的硬度及表示方法 ①硬水:含较多钙镁盐的水。 软水:含较少钙镁盐的水。 ②硬度:用度数表示钙镁盐含量的方法(即水中含杂的多少)。 暂时硬度:水中含Ca、Mg重碳酸盐的量。 永久硬度:水中含Ca、Mg的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量。 ③表示硬度的方法: a) ppm:1升水中所含Ca、Mg盐类相当于1mgCaCO3称1ppm。 b)德国度:1升水中所含钙镁盐类相当于10mgCaO称1德度。 二、染整用水的要求 1.要求 (1)无色、透明、无臭; (2)pH=6.5~7.4; (3)铁、锰离子含量<0.1ppm; (4)硬度<60ppm。 2.硬水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1)练漂加工中消耗肥皂,织物上的钙、镁皂影响手感、色泽; (2)漂白时影响白度、光泽; (3)染色时与阴离子染料生成沉淀,消耗染料,造成色斑,降低摩擦牢度,改变色光; (4)对锅炉的影响:水垢消耗燃料,造成爆炸,恶化水蒸气,引起锅炉腐蚀。 三、硬水的软化 1.沉淀法:用石灰、纯碱处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即得软水,其中的锰、铁等离子也可除去。 2.软水剂 (1)Na3PO4:3CaSO4+2Na3PO4→Ca3(PO)4↓+3Na2SO4 (2)六偏磷酸钠:Na4[Na2(P03)6]+Ca2+→Na4[Ca(P03)6]+2Na+ (3)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与Ca2+、Fe2+、Cu2+等离子生成螯合物 3.离子交换法: (1)原理:用无机or有机物组成一混合凝胶,形成交换剂核,四周包围两层不同 电荷的双电层,水通过后可发生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剂:含H+、Na+固体与Ca+、、、、、、、、Mg2+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剂:含碱性基因,能与水中阴离子交换 (2)常用交换剂: a. 泡沸石:水化硅酸钠铝 Na2O·Z+Ca(HCO3)→CaO·Z+2NaHCO3

纺织工程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 1.1 概述 我们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我们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我们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我们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我们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 毕业设计是我们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前的最后一堂专业课,会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大学四年写上自己理想的篇章。 为此,我会竭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来,设计出符合专业要求和社会时代发展要求,做出让老师满意的设计出来。希望我的毕业设计可以为我大学四年来的学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能为我的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我国是纺织品的进出口大国,拥有着庞大的市场,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颇深,涤棉混纺拥有了涤棉的优越性能,提高了织物的服务性能并扩大其服装的适用性。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纺织工业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体系完整、结构不断调整优势,大规模吸引先进技术、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积极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细布是采用平纹组织织制,系用细特棉纱、粘纤纱、棉粘纱、涤棉纱等织制。其特点是布身细洁柔软,质地轻薄紧密,布面杂质少。市销的细布主要用作同中平布。细布大多用作漂布、色布、花布的坯布。加工后用作内衣、裤子、夏季外衣、罩衫等面料。目前,细布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此纱线号数还有待研究。

棉涤和涤棉的区别

棉涤和涤棉的区别 关键词:棉涤面料,涤棉面料 涤棉指的就是涤棉混纺织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良。 涤棉的特点: 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涤棉的缺点: 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涤棉的分类: 常买衬衫的顾客都知道,很多衬衫的面料标着涤棉或者是棉涤。“涤棉”和“棉涤”,两个字的顺序一换就成了两种不同的面料。 “涤棉”面料是指涤纶的成分占60%以上,棉的成份在40%一下; “棉涤”正好相反,是指面的成分在60%以上,涤纶的成分在40%以下。

那么,“涤棉”和“棉涤”两种面料,究竟哪个比较好呢?这个就要看顾客的喜好和实际需要了。也就是说,您希望一件衬衫的面料涤纶的特性多一些,就选“涤棉”,希望棉的特性多一些,就选“棉涤”。 涤棉是涤纶和棉的混合物,手感不如全棉舒服。穿着和不如全棉吸汉汗。涤纶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高的第一大品种。涤纶有多个商品名,“涤纶”是我国的商品名。化学名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通常是化学物聚合而成,因此学名常带“聚”。涤纶也称聚酯。结构及性能:结构形态由喷丝孔决定,常规涤纶横截面呈圆形,无中腔。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制出异形纤维。提高光亮度和抱合力。纤维大分子结晶度,取向度高,所以纤维强力高(是粘胶纤维的20倍),耐摩性好。弹性好不易起皱,挺括保形性好,耐光、热性好,洗涤后快干免烫,洗可穿性能良好。 涤纶是化纤织物,不容易排汗。摸上去有刺拉的感觉,很容易起静电,斜着看上去有亮光。 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前,混纺品种已由原先的65%涤纶与35%棉的比例发展成为65:35、55:45、50:50、20:80等各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织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教学设计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1初步掌握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方法和工艺 2 能简单的将其应用与实际 重点:分散1活性染料对染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难点:工艺及条件 讲授,提问

4-3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染料选择 2.分散-活性二浴法 二染色方法浸染 三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1.分散染涤 (一)分散染料染色 2.活性染棉 (二)分散-活性染料染色(三)分散-还原染料染色轧染 1.分散-还原一浴法 1分散-活性一浴法 1.流程 (1)热浴轧蒸法 2.处方 a 流程 3.条件 b 处方分散-还原二浴法 c 条件 (2)热浴固色法 1.分析分散-活性浸染二浴法染涤棉混纺织物工艺 2.分析分散-还原一浴轧染涤棉混纺织物工艺

4-3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复习: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新课第一课时 一,染料选择 涤:分散染料 棉: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直接染料 具体分析见表3-4-1 P143 二染色方法 两种染料染色方法二浴法 一浴二步法 一浴一步法 三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分散染料染色 1.单染涤纶,用于染淡色或()产品 2.分析染料对棉有一定的沾色 (二)分散-活性染料轧染染色 1.分散-活性一浴法 (1)热浴轧蒸法(一浴二步法) a 流程:浸轧分散-活性染料液-红外线顶烘-烘干-热浴-轧碱-汽蒸-水洗-烘干 b 处方:分散染料xg/l (要求有较好的耐碱性) 轧染液:活性染料yg/l

防泳移剂10-30g/l 尿素0-100g/l 渗透剂1-2ml/l (碱液处方:氢氧化钠 4.5-9.0g/L 碳酸钠40g/L 元明粉200g/L)实验中 C条件:培烘温度180-210摄氏度 时间 1.2min 汽蒸温度100-103摄氏度 时间30-60S (2)热浴固色法(一浴一步法) 浸轧染液-烘干-热浴-后处理NaHCO3 5-10g/l 2.分散-活性二浴法 先用分散染涤,后用活性染棉 浸轧分散染料染液-红外线顶烘-热风烘干-热浴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套染活性染料。 分散-活性浸染染色 1.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方法染涤 2.活性染料套染棉 第二课时 (三)分散-还原染料染色 1.分散-还原一浴法

涤棉全棉面料印花方法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两种方法: 单一染料同时上染两种纤维 将染涤纶和染棉两类不同的染料调制在同一印花色浆中,印花后分别固着在两种 纤维上,即用两种染料同浆印花;印涤纶通常是分散染料,印棉可选用活性、还原、可溶性还原,但最成熟的是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困难 涤纶和棉性能完全不同 活性染料碱性色浆印花,会影响分散染料固色 分散染料热熔法固色的高温,会影响棉纤维: 棉在170度的干热空气中即开始泛黄, 织物带碱下(pH>10),会形成枯焦斑;在190度以上,情况更为严重 印花色浆带酸性:pH值过低,热熔时,棉聚合度会显著降低,甚至炭化,许多鲜艳色,特别是蓝色,会明显萎暗 有些分散染料会严重沾污棉,难以去处,在水洗时会沾污白地 活性染料也可能沾污涤纶,但一般较轻 (1)颜料印花 在涤棉印花中占有重要地位, 精致的或块面不大的花型几乎都采用颜料印花工艺; 如选用成膜手感柔软的粘着剂,也可印制块面稍大的花型 在印花前常先浸轧涤纶增白剂(白地)或分散染料(染浅地色),然后印上颜料色浆,印花后,增白剂或分散染料在高温热熔固色的同时使颜料及粘着剂固着 在后整理中需经定形处理,所用颜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升华牢度。 涤纶表面光滑,和粘着剂分子之间结合不如棉,表现为粘着剂膜对涤纶的粘着力较小,耐摩擦或耐搓洗牢度不高

自身交联型的粘着剂在涤棉织物上的耐摩擦和耐搓洗牢度都较好 乳化糊稳定性能好的,耐摩擦牢度也较好 (2)“涤棉混纺专用染料”的直接印花 该染料可热熔入涤纶,又能沉积在棉中,固色率和递深能力也较高, 在棉纤维上有一定的染色牢度,特别是耐氯漂牢度较好,洗涤时也不会造成白地污染。 这类染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易升华,在涤纶上的扩散速率也较低, 因此必须用较高的热熔固色温度(210~215),并加入固色促进剂 对棉纤维的上染借助于助剂的作用,如聚乙二醇(分子量200),在高温下(约180)就能溶解专用染料,低温时染料的溶解度锐减。 印花时,与水使棉纤维溶胀并一起进入没纤维内部, 烘干时水分蒸发,而聚乙二醇则留在棉纤维中 焙烘时,染料进入棉内溶于聚乙二醇中。冷却后,染料即沉积于棉纤维中,聚乙二醇则在水洗时去除。 色光不够鲜艳,色谱品种也少,在棉上的牢度不够高,但印深色时不会沾污白地; 一般只用于印制大块面的深地色 应用方法: (1)先浸轧聚乙二醇,然后印上专用染料 (2)将聚乙二醇调在色浆中,较为经济、常用 聚乙二醇用量约为4~8%太少会影响对棉的固色,太多又会影响对涤纶的固色 印花色浆中加防染盐S %,并用磷酸二氢铵或柠檬酸调节pH值至5~6 工艺流程:印花-烘干-焙烘(210~215,1~)-水洗 (4)可溶性还原染料直接印花 为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对涤纶无亲和力,只有在显色后成为还原染料才可能通过热熔环染涤纶上染到涤纶的染料量和得色量远较上染棉的少 主要用于印浅色 印花工艺可用棉布印花的亚硝酸钠法

涤棉的具体染整工艺流程

涤棉的具体染整工艺流程 涤棉府绸织物的工艺产品设计 一.原料 1.1:140CM40*40 133*72T/C染色府绸 1.2:特点:布面洁净平整,质地细致,粒纹饱满,光泽莹润柔和,手感柔软滑爽。 1. 3:适用范围:衬衣,夏令衣衫和日常衣裤 2. 工艺流程 2.1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产品检验与包装 3. 工艺内容 3.1原布准备 3.1.1门幅140CM 纱支支数40*40经纬密度133*72 3.1.2染色府绸一等品检验率10% 3.2烧毛 3.21目的:去除布面上长短不一的绒毛层 3.2.2方式:气体烧毛机 3.23工艺流程:进布→刷毛→烧毛→灭火→落布 3.24工艺条件:车速(80-150M/min)焰温较高火口四到六个正反面烧毛次数相等 3.25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平视布面绒毛 1级原布未烧毛 2级长毛较少 3级基本无长毛 4级有较整齐短毛 5级长短毛全部烧尽 3.3退浆 3.3.1原理:在热碱中发生膨胀,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胀状态,与纤维粘着变松再经机械作用使PVA等浆料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3.3.2指导思想:T/C织物上的PVA等浆料在热碱中溶解度提高再经水洗使浆料脱落下来达到退浆目的。 3.3.3工艺流程 灭火→平幅浸轧→水洗

氢氧化钠10g/l JFC 1 g/l T 70/90℃ 2.画基线,调节基线与标尺零点读数重合 3.水槽中加0.5%重铬酸钾至水位线 4.启动计时器30MIN 5.取样测定液体上升高度,以最低点为记录值,取两个纪录值的平均值为毛效值。 3.5 漂白 3.5.1目的:提高白度,满足漂白织物和浅色织物的加工要求 3.5.2指导思想:亚-氧漂 亚氯酸钠是较温和的氧化剂对纤维损伤小,对涤纶有娇好的漂白作用并用连续轧蒸法进行连续生产 3.5.3 工艺流程 浸轧漂液→汽蒸→脱氯→水洗 工艺条件 100%亚氯酸钠15/25 g/l 双氧水5 g/l 活化剂X 缓冲剂Y 非离型表面润湿剂1/2 g/l 脱氯剂1/2 g/l 3.5.4 白度的测定 材料和仪器:漂白前后织物WSD-III全自动型白度仪 原理:测定氧化纤维中醛基的含量来判定纤维氯化损伤度 步骤:1.预热10分钟,设格式 2.调光 3.测定试样记录读数 4.取布样上三个不同地方的读数取平均值 3.6丝光 3.6.1目的:提高涤棉中棉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化学反应能力 3.6.2原理:棉纤维在浓碱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溶胀,无定型区增加吸附性能提高,尺寸稳

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 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在染整加工时,两者应兼顾,纤维混纺比例不同时应有相应的工艺。由于目前涤棉混纺织物是在棉织物染整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及设备安装路线也大体相似,因此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分述于下。 1.烧毛 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先烧毛后退浆、煮练。涤/棉织物虽然也将烧毛列在退煮之前,但可能带来不利之点,如聚酯纤维没有来得及烧掉,受高热形成小溶珠散布在织物表面,在用某些分散染料染色时会因此产生色点;涤/棉织物常用PVA 浆料上浆,经烧毛高温作用后退浆时PVA 较难退掉,织物上油污也将会固着,影响织物白度。但由于坯布烧毛的工序顺当,管理方便,烧毛机的清洁要求不高,除了个别漂白涤/棉品种在练漂后烧毛,及个别深色卡其在染后烧毛外,坯布烧毛仍是切实可行的。 烧毛时布身温度要求低于180℃,温度过高,则布幅收缩过大,手感发硬粗糙,强力下降甚至脆损。对稀薄、网眼、提花织物更应引起注意。 烧毛设备仍以气体烧毛机为好,用于涤/棉织物的烧毛机火口上方有冷流水辊筒,烧毛时织物在辊筒上包绕,可吸去布身热量,降低布身温度。火口还可转动,针对不同织物采取不同的火口角度,如切线烧毛、透烧、直烧等。烧毛后落布时布

身温度应在50℃以下,可用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降温或喷雾降温。干落布应加装静电消除器以免落布上齐,或者织物被卷绕到落布架上。 2.退浆 涤棉混纺织物多用PVA 及其混合浆料上桨,退浆时可采用碱退浆。碱退浆工艺用烧碱5~1Og/L,润湿剂适量,80℃轧碱后堆置0.5~1h,热水(80~85℃)冲洗,冷水洗。水洗时水量要充分,防止退下的浆料重新吸附到织物上,影响染色,退浆率要求达到80%。氧化剂退浆可用亚溴酸钠1~2g/L,pH9.5~10.5,室温浸轧后堆15~2Omin,用3~5g/L 烧碱于85~90℃碱洗,再用热水、冷水洗净。也可用烧碱—过氧化氢液退浆。 3.煮练 涤棉混纺织物上浆料以PVA为主时,可以退煮一次进行,若是浆料以淀粉为主时,仍应经酶退浆后再煮练。由于聚酯纤维耐碱性较差,煮练工艺应比棉织物煮练温和。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煮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低浓度碱、高温汽蒸煮练工艺;另一种是碱浓度稊高、热堆置的工艺。煮练设备以平幅汽蒸设备为主,绳状煮练容易造成折皱,一般不用,但也有少数工厂用绳状煮练处理印花用中薄型坯布。目前生产上趋向用双氧水或亚氯酸钠进行快速煮漂一浴法,已取得初步成功。 4.漂白

棉针织物印染工艺设计

棉针织物印染工艺设计 09染一第四组陈高琴 20091716 一、主要产品设计:纯棉针织汗布印染工艺 采用天然棉,经过环保染整工艺及特殊的后整理工艺制作而成,手感柔软,抗起球,采用布面光滑,纹路清晰,穿着舒适,具有天然的吸湿性、透气性,服用效果好,适合做中高档内衣、童装、家居服、睡衣、时装、休闲服、瑜伽服、运动服、T恤、polo衫等 二、工艺流程设计: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包括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它对改善针织物外观,改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等有重要作用。 三、工艺说明 1.练漂 棉针织物练漂的主要工序有:煮练、漂白、碱缩、上蜡等。其中煮练、漂白等加工原理、用剂与棉布相同,不再重述。但棉针织物是由线圈联结而成,纱线之间的空隙较大,易于变形,不能经受较大的张力,故加工时必须采用松式加工设备。下面简单介绍碱缩和上蜡等工序。 1)碱缩:棉针织物碱缩即棉针织物以松弛状态用浓碱处理的过程。棉纤维在浓烧碱液中膨化,织物收缩,织物密度和弹性增大,对组织疏松的汗布等织物加工,碱缩包括三个步骤,即浸轧碱液,堆置收缩和洗涤去碱。 2)上蜡:经练漂的棉针织物,棉纤维的油蜡物质去除后,纤维间的磨擦力增大。在缝纫时,因纤维不易滑移,针头易把纤维扎断而使织物产生针洞,影响穿着牢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外,同时进行柔软处理,即上蜡,将脱水后的织物浸轧石蜡乳液,再经脱液烘干即可。 2.染色、印花 棉针织物的染色、印花与棉布基本相同,不再复述。染色时应采用绳状染色机等松式加工设备。印花采用手工印花或平版布动印花。 阳离子涂料是一种阳离子型水性分散颜料,不需要对棉或混纺织物进行阳离子化预处理,而是直接利用纤维素纤维表面的阴离子性与阳离子涂料以静电力结合,再通过涂料牢度提升剂进行固着,使涂料在纤维上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最后将湿摩擦牢度提升剂与硅油进行同浴浸轧整理,使得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同时手感较好,具有较高的服用性能。 3.整理 棉针织物整理主要有防缩整理和起绒整理。棉针织物在染整加工中,易受到拉伸,积累形变,一经水洗,织物的积累形变就要回缩,引起尺寸改变。防缩整理是织物在湿热松弛状态强迫回缩,使织物尺寸稳定。对棉针织绒布需经起绒整理。起绒整理是将针织坯布浮线中的纤维拉出形也绒毛,使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薄,保暖性增强。棉针织物品品种不同,染整工艺过程也各不相同。

纯棉织物染整生产过程讲解

纯棉织物染整生产过程 一.纯棉织物常用染料及其染色、印花性能 用于纯棉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氨染料、硫化染料等。印花染料主要有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氨染料、稳定不溶性偶氨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和印花涂料。与棉纤维同类的粘胶纤维也同样可用上述各类染料染色、印花。不过,由于粘胶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结构较松弛,与棉纤维比较,有不耐碱、对酸较敏感等特点,所以同样用这类染料染色时,在工艺等方面应有所区别。下面简单介绍纯棉织物常用染料的染色、印花性能。 1. 直接染料直接染料能溶于水,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可直接上染棉纤维。染色时加入食盐等中性电解质,能增加染料上的杂量。直接染料色谱齐全,染色方法简便,价格也较便宜,曾为棉织物的主要梁料。但这种染料染色牢席不够好,需在后处理中进行固色处理。 2. 活性染料活性染料是指含有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在适当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发生化学结合,大大地提高被染物的水洗、皂洗色牢度等。同时,它还具有染色、印花简便、色泽鲜艳,色谱较齐,价格较便宜等优点。但一般活性染料固色率不高,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造成浮色。所以织物染色时采用先染色,后固色的方法,以提高染料的固色率。用于印花,要根据染料品种的不同,选用一相法或两相法印花。还有一些活性染料的耐氯漂色牢度和耐气候色牢度较差。 3. 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染色。需在烧碱、保险粉的碱性强还原溶液中使其还原为隐色体,由隐色体上染棉纤维,经过氧化,回复成不溶性染料而固着于纤维。还原染料的色谱齐全,色泽鲜艳,而日晒、皂洗色牢度均较优良。但因价格较贵,某些黄、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