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Avastin every
3 weeks until
PD
progression
主要研究终点:OS
P=紫杉醇,200mg/m2 C=卡铂,AUC=6 PC方案为,最多不超过6周期
ECOG 4599: PFS & OS
Patients With PFS (%) Patients Surviving (%)
80
P < .001; HR: 0.66
Median PFS: 6.2 vs 4.5 mos
6-mo PFS: 55% vs 33%
60
1-yr PFS: 15% vs 6%
40
20 0 0
6 12 18 24 30 36 Mos
100
Carboplatin/paclitaxel
+
bevacizumab
SAiL研究:TTP
贝伐单抗联合标准治疗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非鳞癌NSCLC的安全性可,临 床可耐受
为晚期和复发非鳞癌NSCLC患者带来一定的临床获益
Lucio Crinò t,al. Lancet Oncol. 2010 Jul 20.
点评
ECOG 4599研究和AVAIL研究的疗效结果存在差异。AVAIL研究提示,低剂量 贝伐单抗也是安全和有效的,甚至疗效要略优于高剂量。而在ECOG 4599研 究中,PFS的获益程度(HR=0.66)要高于AVAIL研究,且紫杉醇+卡铂联合贝伐 单抗产生了明显的生存益处。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治 疗人群的不同和所使用的化疗方案不同,与PC方案相比,GP方案与贝伐单抗联 合应用时可能降低了贝伐单抗的附加效应。 紫杉醇联合卡铂可能是与贝伐单抗联合的更佳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旳治疗策略及进展
非鳞癌
鳞癌
含铂双药
+ 贝伐珠单抗
含铂双药
含铂双药
一线化疗结束后CR/PR/SD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或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贝伐珠单抗合用
贝伐珠单抗不合用
组织学类型
疾病进展
EGFR活性突变
EGFR-TKI(一代、二代)
II期NSCLC旳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打扫术,无法手术患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打扫术完全性切除旳II期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该行整块胸壁切除。切缘阳性推荐再次手术,无法再次手术,推荐术后化放疗。
III期(局部晚期)NSCLC旳治疗策略
局部晚期:1、可切除旳:T3N1 经新辅助化疗后可降期旳N2 同肺叶存在卫星结节旳T4N0-12、不可切除旳:纵膈融合状淋巴结 T4N2-3 胸膜心包转移
NCCN guideline China version
IASLC/UICC/AJCC NSCLC TNM分期(2023)
T:原发肿瘤T0:无原发肿瘤证据T1: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T2: 肿瘤最大径>3cm,≤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不涉及全肺不张。T3: 肿瘤最大径>7cm; 直接侵犯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胸壁、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侵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全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T4:任何大小肿瘤侵及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N:区域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运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

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NCCN(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是一个由美国30多家顶级癌症中心共同组成的组织,旨在制定和推广癌症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也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NCCN为NSCLC的治疗制定了详细的临床实践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
一、疾病的分期与诊断:根据NCCN指南,NSCLC的分期与诊断应该包括病理诊断、疾病分期和生物学特征评估。
病理诊断通常通过活检或外科手术获得,可以确定肿瘤类型、组织学亚型和分化程度等信息。
疾病分期则根据医学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信息来确定,一般采用国际TNM分期系统。
二、初始治疗:对于早期的NSCLC,根据病理分期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手术可行的患者,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中晚期的患者,根据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可能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疗法或靶向治疗等方法。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可以针对肿瘤细胞中的特定致癌基因进行干预。
对于NSCLC中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阿法替尼(Afatinib)等可以作为一线治疗。
此外,ALK融合阳性NSCLC患者可使用克唑替尼(Crizotinib)等ALK抑制剂进行治疗。
四、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症发展的治疗方法。
针对NSCLC的免疫疗法主要包括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抑制机体免疫细胞活性的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根据NCCN指南,免疫疗法可以作为一线和二线治疗选择。
五、辅助治疗与康复: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辅助治疗可以帮助减少复发风险。
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此外,康复和支持治疗也是NSCLC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疼痛缓解、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
六、复发与转移的治疗:对于复发和转移的NSCLC患者,其治疗方法与初治相似,可以采用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手段。
肺癌病理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治疗策略有何不同

肺癌病理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治疗策略有何不同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的不同对治疗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类型的治疗策略有何不同。
一、肺癌的病理类型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种。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大多数,约占85%~90%;小细胞肺癌则占肺癌的10%~15%。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
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40%~50%。
鳞癌约占25%~30%,大细胞癌约占10%~15%。
小细胞肺癌则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肺癌,通常生长迅速,易转移,对化疗和放疗敏感。
二、不同类型的治疗策略1.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局限于肺部的肿瘤,手术切除可以完全切除肿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2)放疗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放疗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3)化疗治疗化疗是一种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通常与放疗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小细胞肺癌通常生长迅速,易转移,对化疗和放疗敏感。
因此,对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1)化疗治疗化疗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化疗可以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从而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2)放疗治疗放疗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放疗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3)手术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手术治疗通常只用于早期的小细胞肺癌。
三、结论肺癌的病理类型对治疗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小细胞肺癌,化疗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通常只用于早期的小细胞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中国的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权威的指南,以便他们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药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
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结合中国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
共识内容涵盖了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发布,能够推动中国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我国的肺癌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也期待与广大医疗同仁共同学习、交流,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一共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环境和患者需求。
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
VEGFR TKI:此类药物通过抑制VEGFR的活性,阻断VEGF与VEGF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常见的VEGFR TKI包括帕唑帕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等。
抗VEGF单克隆抗体:这些药物通过与VEGF结合,阻止其与VEGF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贝伐珠单抗是最常用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之一,已经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50%的亚洲患者和11%~16%的西方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主要包括Exon 19 Del和21 L858R);对这类患者,NCCN国际指南目前推荐一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
近年来,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横空出世,同时众多研究表明联合EGFR-TKI和其他治疗方式(比如化疗和抗血管治疗等)的策略在一线使用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在如此众多的可选方案中,探究哪种一线治疗方案是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何建行教授、梁文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赵毅为主要第一作者,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以网络荟萃分析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2019年10月7日,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The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影响因子为27.604),这是BMJ正刊首次发表来自中国的肺癌治疗相关研究,是我国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文章一览当前EGFR-TKI呈现“三代同堂”的盛况:一代的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埃克替尼(Icotinib);二代的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三代的奥希替尼(Osimertinib)。
EGFR-TKI的问世极大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
而一线EGFR-TKI单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延缓耐药的出现,在现有可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更多临床可用的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亦进入人们视线,比如,NEJ026研究中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Erlotinib+Bevacizumab)以及NEJ009研究中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含铂双药化疗(Gefitinib+PbCT:gefitinib+pemetrexed based chemotherapy),较相应EGFR-TKI 单药治疗,均显示出更好的PFS生存获益。
2022年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策略全文

2022年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策略(全文)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约占新诊断NSCLC病例的三分之一。
III 期NSCLC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进行管理。
根据CheckMate-816研究结果,如果药物可及,化疗+免疫是目前可切除III-N2期NSCLC患者的首选新辅助疗法。
大多数III期患者为〃不可切除〃。
在体能状态良好(PS )的情况下,这些患者的标准方案是同步放化疗(CCRT)序贯1年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
在PAQFIC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CCRT后序贯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明显改善了中位总生存期(OS I 47.5个月vs 29.1个月,HR=0.68 )o回顾性研究显示,仅一半In期NSCLC患者在临床实践中接受放化疗,而在这些患者中,约2/3患者接受CCRT治疗,约1/3患者接受序贯放化疗(SCRT )o此外,由于PS状态、疾病进展、PD-Ll水平<1%等情况,并非所有接受CCRT治疗的患者都适合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
对于不适合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的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
有研究提示,约20%的患者CCRT之后可能不需要额外的治疗,鉴别出这部分患者可避免不必要毒性和医疗成本国。
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在III期PACIFIC试验中,709例患者完成CCRT ( >2个周期含粕化疗和54-66 Gy放疗)治疗后被随机分配(2:1)至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
序贯度伐利尤单抗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5年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 )率分别为42.9% (安慰剂组为33.4% )和33.1% (安慰剂组为19.0% )生存获益与PD-Ll表达水平无为PD-Ll表达<25% VS ≥25% \ 安全性良好,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全因≥3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30%和26%o国际化、回顾性PACIFI C-R研究(n = 1399 )进一步证实了PACIFIC的研究结果,研究纳入接受至少一周期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在某些国家, SCRT治疗后的患者也允许入组。
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

《癌症进展》2019年10月第17卷第20期ONCOLOGY PROGRESS,Oct2019,V ol.17,No.20*综述*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杨路,王燕#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北京100021摘要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类型。
多项Ⅲ期临床研究已经证实,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以给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
然而,接受靶向治疗的人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情况,其后续的治疗策略已成为目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EGFR-TKI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整体效果不理想,只有少数患者可以从中获益,但是具体的疗效预测指标尚不明确。
免疫抑制剂联合EGFR-TKI治疗是针对NSCLC的一种新的思路,但是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需要进一步探索。
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及抗血管药物治疗晚期NSCLC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种联合治疗方案有望成为EGFR-TKI耐药后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
目前,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在免疫治疗时代的总体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因而本研究将对免疫治疗在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关键词::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4734..2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A 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19.17.20.03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进入了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时代。
据报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在白种人中的发生率约为15%[1],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0.3%~ 64.5%[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uleanu T, et al. Lancet 2009; 374: 1432-1440.
PARAMOUNT研究:培美曲塞继续维持治疗
对照安慰剂联合BSC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样本量>500例 晚期NSCLC非鳞癌维持治疗的 前瞻性、随机、双盲、全球多中心的III期研究
Paz-Ares L, et al., Lancet Oncol 2012; 13: 247-55
2:1随机 441例接受培美曲塞组 222例接受安慰剂组
Ciuleanu, et al, 2009, Lancet
无进展概率 生存概率
1.0 0.8 0.6 0.4 0.2 0.0
0
培美曲塞 (n=326): 4.5m 安慰剂 (n=156): 2.6m
HR=0.44
1.0
95%C=0.36-
0.55
换药维持治疗
继续维持治疗
NSCLC维持治疗
Blais et al, 2014, Frontiers in oncology
NSCLC维持治疗
Blais et al, 2014, Frontiers in oncology
JMEN研究:培美曲塞换药维持治疗
对照安慰剂联合BSC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Selecting Secon二d线-L治ine疗T选he择rapy
患者因素
既往治疗史
肿瘤特征
• PS • 年龄 • 患者意愿
• 一线方案
• 一线方案的缓 解时间
• 肿瘤负荷 • 组织学类型 • EGFR? • ALK? • KRAS?
PS好 + 一线化疗疗效好 腺癌 + 有突变的靶点/重排 野生型或KRAS突变
0.8
P<0.0001
0.6
0.4
6
12
18
24
30
时间 (月)
0.2
培美曲塞 (n=325): 15.5m 安慰剂 (n=156): 10.3m
HR=0.70 95%CI=0.56-0.88 P=0.002
0.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时间 (月)
非鳞癌亚组: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组无进展生 存期4.5个月,总生存期达15.5个月
Scagliotti et al, JCO, 2008
在一线治疗晚期NSCLC中,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疗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相似,是第一个证实NSCLC患者的生存与组织学类型不同的前瞻性III期研 究。
培美曲塞+顺铂较吉西他滨+顺铂显著延长非鳞NSCLC患者的OS。 鳞癌患者中,培美曲塞+顺铂疗效劣于吉西他滨+顺铂。
13.7 :4.6月 22.7 : 28.9月
(HR 0.16) (HR 1.04)
13.6 :6.9月
NA
(HR 0.47)
2012年ASCO更新3405、EURTAC、OPTIMAL、LUX-Lung3研究数据(PFS/OS)
Mok et al NEJM 2009, Lee et al WCLC 2009, Mitsudomi et al Lancet Oncology 2010, Maemondo NEJM 2010 Zhou et al ESMO 2010 Yang JC et al ASCO 201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
肺癌的诊治:既往
肺癌的诊断:当前
鳞癌
非鳞NSCLC
腺癌
非腺癌
NSCLC组织学类型
Howlader et al, SEER 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1975-2010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3
2011年肺腺癌的新 分型
自诱导治疗起的最终OS显示培美曲塞一线诱导+维 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晚期非鳞NSCLC的OS至16.9月
1.0
培美曲塞 (n=359):中位16.9个月
0.8
安慰剂 (n=180):中位14.0个月
0.6
HR=0.78 95%CI=0.64-0.96
P=0.0191
0.4
OS
0.2
0.0
0
6
受试患者
培美曲塞 +BSC N=359
Median OS (mos)
7.5 4.6 8.3 7.9 7.6 8.0 5.3
5.5
1-Year Survival
37.0% 12.0% 29.7% 29.7% 32.0% 34.0% 26.0%
24.0%
a. Shepherd FA, et al. J Clin Oncol. 2000;18:20952103. b. Hanna N,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1589-1597. c. Kim ES, et al. Lancet. 2008;372:1809-1818. d. Ciuleanu T, et al. Lancet Oncol. 2012;13:300-308.
OS 21.6 : 21.9月 (HR 1.0) 27.7 : 26.6月 (HR 0.89)
35.5 : 38.8月 (HR 1.18)
19.3 : 19.5月
(HR 0.37) (HR 1.04)
OPTIMAL 厄洛替尼 LUX-LUNG3 阿法替尼
卡铂 吉西他滨
顺铂 培美曲塞
83% : 36% 61% : 22%
不同病理类型的培美曲塞的疗效
对JMDB和JMEI两项随机III期临床 试验的综合评价
Scagliotti et al, JCO, 2008; Hanna et al, JCO, 2004
• 培美曲塞是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优先选 择
样本量>600例 晚期NSCLC维持治疗的 前瞻性、随机、双盲、全球多中心的III期研究
Ciuleanu T et al., Lancet 2009; 374(9699): 1432-40
培美曲塞的换药维持治疗研究 (JMEN)
入组标准: IIIB/IV期NSCLC 吉西他滨/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卡铂/顺铂(不包括培美曲塞)
PARAMOUNT研究的设计
Paz-Ares et al, 2012, Lancet oncol
PFS A:从随机时间计算 C:从诱导化疗时间计 算
Paz-Ares et al, 2012, Lancet oncol
PFS的亚组分析Paz-Ares et al, 2012, Lancet oncol
• 两组的总生存无差异
• PP组患者无论血液学还是非血液学毒性的 发生率均明显低于GP组。其中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脱胡兴发胜等等,中不国肺良癌杂志,2012
患者因素
• PS • 患者意愿
维持治疗选择
既往治疗史
肿瘤特征
• 一线治疗的疗效
• 一线治疗仍留有 的副反应
• 组织学类型
将来的获益:PFS? OS? QoL?
EGFR
ALK
KRAS
9.6%
其他
7.2%
EGFR+ALK+KRAS=61.7% EGFR+ALK=52.1%
Wang J, et al. 2014, JCRCO
EGFR/ALK检测
• 腺癌:所有腺癌或含有腺癌成分 • 鳞癌:不吸烟、小活检标本、混合癌
组织学标本是病理诊断和个体化 治疗的前提
• 多种类型的标本
培美曲塞的一线治疗研究(JMDB)
入组标准:未治疗过的IIIB/IV期NSCLC
培美曲塞+顺铂组(n=862) 顺铂75 mg/m2,
培美曲塞500 mg/m2, d 1
吉西他滨+顺铂组(n=863) 顺铂75 mg/m2,d1,
吉西他滨1250 mg/m2, d1, 8
主要终点:OS 次要终点:PFS,ORR,毒副反应等
化疗
靶向治疗(EGFR TKIs,ALK抑制剂)
化疗
二线治疗研究
Study
TAX 317[a] Hanna et al. 2004[b] INTEREST[c]
TITAN[d]
Treatment Arms
Docetaxel (N = 103) Best supportive care (N = 100) Pemetrexed (N = 283) Docetaxel (N = 288) Gefitinib (N = 723) Docetaxel (N = 710) Erlotinib (N = 203) Chemotherapy (N = 221: 116 docetaxel, 105 pemetrexed)
EGFR突变患者
ALK阳性晚期NSCLC四大临床研究:克唑替尼 疗效可重复,一线治疗数据达到最佳
PROFILE 1001
(N=149)
PROFILE 1005
(N=261)
PROFILE PROFILE
1007
1014
(N=347) (N=343)
ORR (%)
60.8
59.8
66.0
74
中位PFS (月)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美国胸科学会 欧洲呼吸学会
Travis WD. Clin Chest Med 2011; 32(4): 669–692.
NCI-LCMC: 1000例肺腺癌10种驱动突变
Total:64%
Kris MG, et al, 2014, JAMA
我院332例肺腺癌数据
38.3%
44.9%
JMDB研究:培美曲塞/顺铂一线治疗
一线对照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III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