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测试练习

合集下载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是什么意思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是什么意思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是什么意思: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

该术语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任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根据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总是偏爱成功操控他人行为的个体,这种不断进化以适应社会互动的能力是不考虑互动是合作性的还是剥削性的;第二层涵义就是特指非合作的剥削性行为,其涵义源自管理和领导力的“黑暗面”。

Christie和Geis(1970)通过早期的政治研究和权利的历史观点,特别是那些在《君主论》和《李维史论》中得到支持的观点,阐释了马基雅维利主义领导者的主要特征:第一,缺乏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第二,缺乏对传统道德的关注,对他人持功利性而不是道德观点;第三,对他人持工具性而不是理性观点;第四,关注事件的完成而不是长期目标。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及其影响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及其影响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及其影响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政治科学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学说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他的书籍《君主论》是一部政治学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主张政治独立性和现实主义,他强调统治者的权力和利益,同时也强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他认为真正能够在政治领域获得成功的政治家需要具备独特的道德和智慧,明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并采取实用主义的方法来达到这些目标。

马基雅维利的思想被认为是一种反人道主义,但是其实他的思想并不是完全不人道,而是在立论上强调政治领域的权力和现实,从而提出他的政治哲学。

他的著作受到来自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他所描绘的现实主义和政治才能地位远高于道德和伦理价值观的思想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学术。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理论始终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络绎不绝塑造着整个欧洲的政治态势。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并且影响着现代的政治研究和实践。

历史上有很多政治家和哲学家被视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并引用他的思想作为自己政治工作的指导。

许多著名的皇帝、国王和总统们在其政治生涯中也受到马基雅维利的影响。

在当代政治思想中,马基雅维利主义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基础,其思想和理论已成为多个政治学派别的基础。

马基雅维利主义已成为现代政治学的一部分,并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总的来说,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思想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基石,其著作《君主论》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之一。

作为政治学经典著作的代表作之一,《君主论》的思想和理论将继续影响着人类政治生活。

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的内容结构
《君主论》全书共有二十六章。如果进行整合 的的话,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论 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的手段。马基雅维利 认为君主国包括:世袭的、 混合的、 市民的、 教 会的这么四种, 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 的军队和能力获得、 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 获得、 通过邪恶之道获得等等。可以说, 他认为, 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君主国最为牢固,作 者对君主国权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告诫君 主如何对当时的形势和权力分布进行分析, 并协调 这些力量。
对君主论一书的评价
首先, 中世纪后期的马基雅维利以君 主权力消解宗教神学权威的做法是值得肯 定的。而针对马基雅维利选择现实中的权 力运行而不是传统中的伦理规范作为《君 主论》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加以肯定地认为, 《君主论》让“ 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 独立地提出了 研究政治的主张”。
第三部分作者论述了君主如何维持国家。在 涉及褒贬、 慷慨与吝啬、 残酷与仁慈、 被人爱 戴与使人畏惧、 是否守信、 遭人蔑视与憎恨等方 面,君主应该以国家统治为重, 为维护国家利益, 甚 至不惜任何代价。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 民众之所急, 赏罚分明; 就君臣而言,亲贤臣, 远小 人;就对外而言,敌友分明, 立场坚定; 只有这样才 能够赢得尊重, 维持国家运行,甚至繁荣发展。第 四部分马基雅维利则从历史的角度, 以意大利为例 , 分析了其过去、 现在的国家和政治, 并劝告当时 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这时候也体现出了马基 雅维利希望意大利早日实现统一, 结束战乱的现状 , 实现和平的愿望, 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的伟大情 操。
几种评价:
• • • • • • 近世唯一的政治家——哈林顿 罪恶的导师——列奥· 斯特劳斯 凶残的马基雅维里——莎士比亚 巨人、政治学的先驱——马克思 正直的人、深刻的政论家——卢梭 “政治学的奠基人”,“现代政治理论之父 ”,“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第一位 民主思想家”等等。

大学生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探微

大学生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探微
人, 占总数 的 4 . % , 3 8 女生 14人 , 5 . % 。经 5 占 62
着 自身 的心理 健康 与将 来 的职 业 发 展 , 关 系到 更
国家 的未来 与整 个 社 会 的和 谐 进 步 。 因此 , 校 高 必须 加强 对大 学生 人 际交往 的教 育 与指 引 。
济管 理专 业 5 8名 , 2 % , 工 类 专 业 16名 , 占 2 理 3
尼 古 拉 ・马 基 雅 维 利 ( i o c i e i N c l Maha l , co v l 16 — 12 ) 意大 利 佛 罗 伦 萨 的政 治 家 和 历 史 49 57 是 学 家 , 张 为 达 目的可 以不 择 手 段 而 著 称 于 世 。 主 后来 , 马基 雅 维 里 主 义 ( civla i 也 因之 Mahael ns i m)
的建设 者 与接 班人 , 们 人 际 交往 实 践 不 仅 影 响 他
本 研究 以南 京 某 高 校 的 在 校 学 生 为 调 查 对 象 , 该 校 本 科 学 生 中 随 机 抽 取 。共 发 放 问卷 从 3 0份 , 得 到 有 效 问 卷 2 4份 , 中男 生 10 0 共 7 其 2
者 将这 个概 念 引入 到 人 格 特 质 的研 究 中 , 来 指 用
义 程度 如何 , 如何影 响该 群 体 的人 际交往 行 为 , 它
是 高校 教育 者与 管理 者需 要解 决 的 问题 。本文 试 图对 大 学生 的马 基雅 维利 主义 这一 人格 特质 进 行
向一种 人格 特 征 。通 过 几 十年 的 实 证探 索 , 者 学
宽 和 , 体对 人 性 的 态度 与 判 断 以及 对 人 际 交 往 个 持 有 的价值 取 向等 。心理 学领 域 的研究 者对 上 述 人 格特 质开展 了广泛 的探 索 , 成 了统 一 的概念 , 形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四条原则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四条原则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四条原则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 他以其大胆而实用的政治理论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著作《君主论》(The Prince)中,马基雅维利提出了四条原则,这些原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并对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论述这四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在于政治家必须拥有必要的权力以保证政治稳定。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家对于国家的长期利益负有责任,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来维持政权的稳定。

他强调,政治家应该尽一切可能利用权力手段来实现国家的目标,不管是通过和平手段还是军事手段。

他认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政治家应该时刻关注并准备应对任何形式的危机。

第二条原则,是指政治家必须善于运用伪装和欺骗的手段,以维持自己的权力。

马基雅维利认为,在真实世界中,政治家必须经常使用欺骗和伪装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政治目标。

他认为,虽然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行为是可取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政治家可能需要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手段。

他强调,政治家必须在道德和实用之间做出权衡,并始终与时俱进。

第三条原则,是指政治家必须尽可能地获得人民的支持与认可。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家的权力是建立在人民的支持之上的。

他指出,政治家必须为人民创造福利,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定和平稳。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争取和维护人民的支持,包括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来获得人民的支持。

他认为,人民的支持是稳定政权的基础,政治家应该尽全力确保人民的忠诚和满意度。

第四条原则,是指政治家应该有远见和智慧,善于适应变化。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家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

他指出,政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政治家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决策力,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挑战和机会。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历史、政治和人性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西方政治思想史 试卷

西方政治思想史 试卷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卷1、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园中最有才华的学生。

()答案:正确2、亚里士多德的代表著作是《理想国》。

()答案:错误3、从西塞罗开始,政治哲学开始成为所有人的政治哲学。

()答案:正确4、波里比阿是希腊人,代表作是《历史》。

()答案:正确5、在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发展处于第一个阶段,即“教父学”时期。

()答案:正确6、奥古斯丁政治哲学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区分了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

()答案:正确7、《国家论六卷》的主要理论立场是提出了国家主权学说。

()答案:正确8、布丹是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答案:正确9、霍布斯不仅反对法治和分权,而且剥夺了人民的任何政治权利。

()答案:错误10、与霍布斯一样,洛克也认为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

()答案:错误11、简述柏拉图的正义观答案: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为了解决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面性之间的矛盾,人们需要分工合作、相互提供服务。

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分工是国家的基础;柏拉图的理想国贯穿了严格的社会分工,国家应有“统治”“保卫”“生产”三种职能,相应地也应分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

只有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行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12、简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质与目的。

答案: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个有机的整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个人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城邦,离开了城邦个人无法完善自身。

因此,城邦的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优良的生活,即参与城邦的公共生活。

在本质上而言,城邦就是为公民完善自身提供公共平台,也即只有享受民主和自由的人才是完善的人,真正意义的人。

13、简述波里比阿在古罗马时代的贡献。

答案:波里比阿的政治思想代表著作是《历史》。

《历史》是他对罗马进行的广泛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档案材料所作的代表著作。

在该书中,通过对历史的审视和对罗马政治制度的思考,提出了政体循环理论和混合政体理论。

马基雅维利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修昔底德 vs.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修昔底德 vs.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的“进攻性现实主义”Steven Forde, “Varieties of Realism: Thucydides and Machiavelli,”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54, No. 2 (May 1992).Like Thucydides, Machiavelli begins with the causes of war to move to an exoneration of imperialism. Concerning the impulse to conquer, he says simply that “it is a very natural and ordinary thing to desire to acquire, and always, when men do it who can, they will be praised or not blamed….”(The Pri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p. 14.) Machiavelli exonerates imperialism on the grounds of simple ambition, but he regards either ambition or fear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as sufficient to justify it. His general dictum is that “war may not be avoided but is deferred to the advantage of others” (The Prince, pp. 12-13). As the ancient Romans knew, threats are always imminent or forming on the horizon. The prudent state therefore attacks preemptively, at a time of its choosing, rather than waiting for the enemy. Just as good doctors recognize tumors when they are small and excise them early, the Romans forestalled threats before they became too powerful or too near (p. 12). Thus, they subjugated ever-widening circles of territory until no threats remained. The Romans conquered the world out of self-defense.Machiavelli’s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necessity extends the plea of self-defense to what would otherwise be called aggressive war, even to imperialism.…Moreover, the comparison to medicine indicates that Machiavelli considers his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elf-defense mandates imperialism because the physician Machiavelli can certify that threats are inevitable, making preemptive attack rational and justifiable….And the goal of political science in Machiavelli’s view is to take man’s fate out of the hands of chance, or to conquer fortune. The Romans attacked first and left nothing to chance. According to Machiavelli,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not only justifies but demands this response from prudent states. (pp. 377-379)修昔底德vs. 马基雅维利THUCYDIDES’“TEMPERED”REALISM vs. MACHIA VELLI’S “THOROUGHGOING” REALISMSteven Forde helps identify Thucydides’moral stance by comparing his “tempered”views with Machiavelli’s “thoroughgoing” realism:The most thoroughgoing realist maintains that moral restraints have no validity in the arena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moreover, that morality is a fraud or an illusion in all areas ofhuman life. A more tempered realist holds that some moral strictures are applicable amongstates, but that these are far fewer and far weaker than those that apply in the domestic life ofstates. 11 Stephen Forde, “Classical Realism,” in Terry Nardin and David R. Mapel, eds., Tra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Ethics….T his is to say that thoroughgoing realism, while perhaps a benign theory when placed in discerning hands, is also vulnerable to abuse. Realism of the Athenian or Machiavellian kind, when used explicitly as a justification for action, can easily become a justification for excess. Thucydides’ realism, by contrast, is pessimistic about the moral dimension of human nature, especially the efficacy of mora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It also realizes, however, that human beings can and occasionally do rise above the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This is not only often the prudent thing to do, but also the course that carries the most honor….Thucydides shows us that the Athenians’type of thoroughgoing or fundamentalist realism is immoral and inherently dangerous, not just to its victims but to its proponents. The Melians’disaster is followed by the internal political chaos and the eventual military defeat of Athens. “The city’s frank realism ultimately led Athenians to believe that no moral restraints applied to them even as citizens, and private self-interest and factious strife eventually prevaliled over the common good in the domestic life of the city.”2….The Thucydidean leader would recognize situations in which necessity dictated action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considered immoral, but he would be wise enough to choose the more ethical route when possible,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al st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The Thucydidean leader need not be (although, to the extent he can, he may be) so much concerned with moral or noble actions for their own sake, but with his recognition of the ramification of clearly immoral ac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e will avoid foreign adventures for personal aggrandizement both because of the type of politics such actions will foster within his country, and because such adventures are likely to waste resources making those unavailable when they are needed most. He will exercise prudent moderation. This is the type of moderation urged surreptitiously by Diodotus….To the extent that morality and expediency can coincide. As we have seen in the Melian Dialogue, those who are too focused on justice, morality, and piety are not well equipped for survival in the international realm. Those who are too focused on their supposedly compelling passions, however, are also not well equipped for survival. Thi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moral dimension of Thucydides’ minimalist realism, which lies somewhere between Athens and Melos.Laurie M. Johnson Bagby, “Thucydidean Realism: Between Athensand Melos,” in in Benjamin Frankel ed., Roots of Realism(London: Frank Cass & Co. 1996), pp. 189-191.(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64.2 Ibid., p. 73.3 ibid., p. 74.。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用主义与道德规范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用主义与道德规范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用主义与道德规范政治实用主义是一种由意大利政治哲学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创立的思想体系,强调在政治决策中应当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将道德规范置于次要位置。

这一思想在现代政治学领域中仍然具有影响力,许多政治家和理论家都从马基雅维利的观点中汲取了灵感。

然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用主义是否与道德规范相抵触,引发了长期的争议。

马基雅维利主张政治家应当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权力为首要目标。

他认为在政治舞台上,强者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大的实际利益。

因此,政治家应当毫不犹豫地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欺骗、暴力和背信弃义,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因为政治实用主义的核心是权力的获取与维护,而不是道德规范。

然而,马基雅维利的这种实用主义思想引发了众多批评和质疑。

他的对人性的悲观看法,以及对道义规范的漠视,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冷酷血腥的政治哲学。

同时,马基雅维利所提倡的政治家的行为标准,与传统的道德规范存在明显的冲突。

比如,他建议政治家不必要守信用,甚至可以欺骗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道德规范中,守信用是人们相互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用主义无疑对这一要求提出了质疑。

然而,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用主义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观点。

他认为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中,宽容和仁慈往往是无法生存和取得成功的。

政治家必须时刻警惕敌人的阴谋,并通过明智的决策来确保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在一些现实的政治环境中,这种强调实用性和权力维护的思想可能更为适用。

例如,在国际关系领域,各国政府之间常常采取实用主义的决策,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此外,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用主义也有助于我们思考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道义规范固然重要,但在现实的政治运作中,一些决策可能存在灰色地带。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局势,政治家往往需要在权衡各种利益和风险之后做出决策。

如果过分强调道德原则,可能导致政策效果不佳或者无法实施,最终对国家和人民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部分不符合0=完全不符合
1.在社交情境下,只要我觉得有必要,我有能力改变我的行为。5 4 3 2 1 0
2.我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到真情实感。5 4 3 2 1 0
3.在人际交往中,我有能力控制交往方式,这取决于我希望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
5 4 3 2 1 0
4.在交谈中,我对对方面部表情中极微小的变化十分敏感。5 4 3 2 1 0
记分键:
这是我们从一份较长的冒险倾向问卷中抽取的几个问题。你的结果意味着在冒险倾向方面的总体趋势,但它并不是一项精确的测量。将每一选项的百分数累加在一起再除以4,如果选择了任何情况下都不冒险一项,则计为100%。分数越低,说明你的冒险倾向越高。
记分键:
将1,2,6,8,9,10,15,16,17,18题的分数累加起来。对于余下的10道题,以反方向方式计分,即5计为1分,4计为2分,以此类推。总和所有题目的得分即为你的自尊分数。分数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自我监控的测试练习
指导语:对于下列每一个陈述,你认为那个数字最符合你的情况。
5=完全符合4=大部分符合3=有一些符合,但也有例外2=有一些不符合,但也有例外
4.L女士是一名医学研究员,今年30岁;和一所著名大学签订了5年工作合同。在签约的5年里,她很清楚地知道,如果她从事一项十分复杂的长期课题的研究,并且最终能够成功,则能解决之一领域的基础问题,并为自己带来极高的荣誉。但如果未能成功,则会在5年的实验中毫无业绩,还对她以后能否找到好工作有严重影响。另外,她也可以像其他同事那样,选择一系列短期课题完成,这些课题比较容易,但它们显然不会引起本领域的过多关注。
5.与陌生人交谈时,你是否感到很自然?
6.你是否总觉得很难为情?
7.你是否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
8.你是否总受害羞的干扰?
9.你是否觉得自己不如你所认识的其他人?
10.你是否总觉得你这个人无足轻重?
11.你是否总对未来的工作抱有信心?
12.在陌生人之中,你是否常常很肯定自己?
13.你是否有这样的信心:总有一天人们会尊重和仰慕你?
5.在理解别人的情感和动机方面,我的直觉能力非常强。5 4 3 2 1 0
6.当人们觉得一个笑话很庸俗无聊时,即使他们真的笑了,我也能辨别出来。
5 4 3 2 1 0
7.当我发觉自己所扮演的形象并不见效时,我可以立即改变和调整它。5 4 3 2 1 0
8.我敢肯定,通过阅读听众的眼神,我能知道一些不一致的东西。5 4 3 2 1 0
记分键:
将9,12题反向计分,即5计为1分,4计为2分,以此类推。然后总和所有题目的得分。如果你的分数高于53分,则是一个高自我监控者。
冒险倾向测试练习
指导语:阅读下面每一段陈述,指出你给别人提出建议之前要求的最低成功可能性是多少,请设身处地地思考每一段的问题。
1.B先生今年45岁,是一位财务人员,医生最近告诉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这种状况使得B先生不得不改变他的许多生活习惯,如减轻工作量,彻底改变饮食结构,放弃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医生告诉他目前有一种心脏手术可以尝试,如果手术成功的话,可以完全恢复心脏功能;但这种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无法保证,而一旦失败则有致命危险。
假设K女士在社区竞选中成功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你认为至少应该在哪种可能性下才会建议她竞选政府职位?
——如果你认为K女士不管在什么可能性下都不应该竞选政府职位,请在此栏打钩。
——成功的可能性为90%。
——成功的可能性为70%。
——成功的可能性为50%。
——成功的可能性为30%。
——成功的可能性为10%。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记分键:
将1,3,4,5,9,10题的分数累加起来。对于余下的4道题,以反方向方式计分,即5计为1分,4计为2分,以此类推。总和所有题目的得分即为你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分数。分数越高,这种特点越明显。在美国,成年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分数的常模为25。
自尊水平的测试练习
指导语:请坦率回答下列问题,对于每一个陈述,写出最符合你的情况的数字。
1=绝大多数情况如此2=常常如此3=有时如此4=偶尔如此5=几乎从不如此
1.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无力做好每一件事?
2.你在班级中或同龄群体中讲话时,是否常感到害怕和焦虑?
3.在社交场合下,你能否很好地展示自己?
4.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可以把所有事情做好?
5.下面这种观点很正确:所有的人都有邪恶之念,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会显露出来。
6.只有当一种行为符合道义时,人们才应该去做。
7.大多数人本质是善良随和的。
8.没有理由欺骗任何人。
9.大多数人对自己财产的损失比丧父之痛记得更清楚。
10.一般来说,如果不受到强迫,人们不会努力工作。
1 2 3 4 5
1 2 3 4 5
假设L女士的长期课题最终成功得以解决的可能性为以下几种,你认为至少在哪一种可能性下才会建议她从事这种工作?
——如果你认为L女士无论在什么可能性下都不应该选择长期课题,请在此栏打钩。
——成功的可能性为90%。
——成功的可能性为70%。
——成功的可能性为50%。
——成功的可能性为30%。
——成功的可能性为10%。
9.我在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人和环境方面存在困难。5 4 3 2 1 0
10.我发现自己能够调整行为以适应任何环境的要求。5 4 3 2 1 0
11.如果有人欺骗我,我可以从他的面部表情立刻察觉到。5 4 3 2 1 0
12.尽管事情可能对我有利,我还是很难伪装自己。5 4 3 2 1 0
13.只要我知道环境要求的是什么,我会很容易相应调整我的活动。5 4 3 2 1 0
假设B先生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你认为至少应在哪种可能性下才建议他实施手术?
——如果你认为B先生在任何可能性下都不能做手术,请在此栏打钩。
——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为90%。
——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为70%。
——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为50%。
——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为30%。
——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为10%。
2.D先生是X大学足球队的队长,他们正与自己的传统对手Y大学进行本赛季最后阶段的比赛。从目前积分来看,X大学比分落后。两队还有最后一次比赛机会,D先生作为队长必须做出决定:是在这场最后的比赛中踢成平局呢(这是比较容易的),还是要组织一场更复杂更冒险的比赛。失败。
假设X大学获胜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你认为至少应在哪种可能性下才建议D先生选择冒险性的比赛?
——如果你认为D先生在任何可能性下都不应该选择冒险性的比赛,请在此栏打钩。
——成功的可能性为90%。
——成功的可能性为70%。
——成功的可能性为50%。
——成功的可能性为30%。
——成功的可能性为10%。
3.K女士是名成功的商人,并参与了大量有利于社区建设的社会公益活动。她所属的政治团体将她题名为下届参议员的候选人。K女士所属的社团是这一社区的少数团体,当然过去也曾有人赢得了竞选。K女士很希望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但这需要她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她的政治团体缺乏竞选经费。同时,在白热化的竞选中,她还需要承受来自竞争对手的各种攻击。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测试练习
指导语:对每一个陈述,勾出最符合你态度的数字
陈述
不同意同意
较多较少中等较少较多
1.指挥别人最好的办法是告诉他们那些他们想听到的话。
2.当你想请某人为你做事时,最好告诉他真实的原因,而不是那些可能显得很重要的原因。
3.任何完全相信别人的人都会陷入困境之中。
4.如果不时常抄近路前进,就很难超过别人。
14.你是否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15.你是否总对与别人相处的友好关系表示担忧?
16.你是否总觉得不喜欢自己?
17.你是否有时不知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何价值,因而十分失望?
18.你是否总会担心其他人不喜欢你?
19.你在班级中或同龄群体中讲话时,是否常常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
20.当你在班级的讨论中发言时,是否很肯定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