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与美学特点

合集下载

约略点染天真烂如——解读陈淳的花卉写生

约略点染天真烂如——解读陈淳的花卉写生

约略点染天真烂如——解读陈淳的花卉写生明陈淳《花卉图册》之文彭、王穉登题跋明陈淳《花卉图册》之金农题跋陈淳以简率纵意的绘画风格著称于世,无论是吴门写意花鸟画的沿革与发展中,还是整个写意花鸟画史的进程,陈淳都是大写意花鸟画得以确立的关键性人物。

与绘画史上其他写意花鸟画大家相比,陈淳的写意花卉作品中表现客观物象的情致极为突出。

董其昌有云:“白阳陈先生深得写生之趣,当代第一名手不虚也。

”〔1〕本文试图以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花卉图册》为切入点,剖析陈淳花卉写生的艺术特点。

文|阴澍雨编辑|刘慧来源|《中国书画》杂志一、陈淳与吴门花鸟画陈淳活跃于明成化至嘉靖年间,以写意花卉见长,在诗文、书法方面亦有成就。

有关其生卒年的记载以《陈白阳集》后张寰所撰《白阳先生墓志铭》中所述最为可信:“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十月二十一日也,距其生成化二十年(1484)三月十八日,春秋六十有二。

”〔2〕苏州旧称“吴门”,明代时为全国商贸重镇。

陈淳于苏州出生时,苏州已为南方最繁华的经济都市。

苏州自古出书画名家,到明代中后期绘画大家比比皆是。

《吴门画史》〔3〕载有历代画家一千二百余名,《明画录》也记录该地区画家艺工一百五十余人。

元代画家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王蒙、柯九思等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在此扎下了深厚的文人画基础。

由于经济繁荣,文风昌盛,对苏州艺术发展极为有利。

观赏者较高的鉴赏力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对艺术家涵养和艺术水准的提高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吴门画派的兴起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的,而吴门画派花鸟画风的形成也与吴门的文化渊源密不可分。

明陈淳花卉册页十二开之一纸本设色美国波士顿博物院藏吴门花鸟画家往往将诗、书、画熔于一炉,以书入画,诗情画意,作品充满了文人笔情墨趣,成为吴门花鸟画的重要特征。

毫无疑问,陈淳的艺术根植于吴门画派。

吴门文化的陶养,不求进仕的隐逸文化背景,使陈淳在看待世界时,更具有主观性。

不羁的个性,使他的笔法由年少时期的拘谨,后期转为纵逸,并造就其大写意绘画风格。

观物会意水墨漫兴——明代陈淳花鸟画写生观探赜

观物会意水墨漫兴——明代陈淳花鸟画写生观探赜

观物会意水墨漫兴——明代陈淳花鸟画写生观探赜朱小华【摘要】陈淳是明代花鸟画风格由小写意转向大写意的确立者,其写生观的形成和确立受到吴门四家之沈周影响很大,并生发出了自己的独创内容.其写生观注重"观物会意",不以设色形似为能事,同时讲究求"我"于形骸外,将对"写生"这一概念的认识,从状写自然造化上升到描写物象之精神以及抒发自我之精神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期刊名称】《书画世界》【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陈淳;观物会意;漫兴;写生观【作者】朱小华【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艺术教育部【正文语种】中文论及花鸟绘画的写生,从唐代韩幹画马云“厩中万马皆吾师”到宋代易元吉“几与猿狖鹿豕同游”而“传目击之妙”,以及宋徽宗赵佶之“孔雀欲升高,必先举左”都是经典的提法,而曾云巢“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

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的记载,又将花鸟画的写生从“对物写其形”上升到“对物完其神”的境界表现。

到了明代,有关写生的论述也多有生发,陆师道云“写生者贵得其神,不求形似”,莫是龙云“惟写生最难,不特传其形似,贵其神似”,杨晋云“写生家神韵为上,形似次之”,等等,所反映出的是明代画家们对写生的重视,以及将“写生”与“状物”明显区分开来的画史史实。

在中国花鸟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从小写意到大写意风格过渡的历程中,明代陈淳(1482——1544)可谓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花鸟画形成大写意形态并成熟的里程碑式人物。

其花鸟画将中国传统文人画内在精神与笔墨实践相结合,将其称为“明代花卉大写意画法的确立者”也已是公论。

而他于花鸟绘画上的成就,在明代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和肯定。

明代王世贞(1526——1590)《弇州续稿》中说:“胜国(即元朝)以来,写花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

陈淳花鸟画从文到野艺术风格的转变

陈淳花鸟画从文到野艺术风格的转变

陈淳出生于明朝中期的苏州长洲县。

根据明朝《吴郡丹青志》的描述,陈淳,字道复,天下秀才,妙笔横生,画作逼真,尤其是花鸟画。

陈淳与徐渭一起被称作“青藤白阳”,他们把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创造推向一个高峰,为写意画派的知名人物。

陈淳的花鸟画风格受到苏州吴门画派中沈周和文征明的影响,在中年以后形成独有的风格,尤其是随意的作画方法,使花从正面、侧面等不同角度产生变化,在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样使陈淳的画作天趣盎然,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栩栩如生、天人合一的境界。

陈淳以洗练的形象、放逸的笔墨将花鸟画的技法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创新。

自陈淳起,水墨花鸟画的发展到达了一个历史高峰。

一、从文到野的艺术风格深受沈周、文征明的影响1.陈淳的早年作品陈淳早期的作品《水仙》(图1)泥金扇面,现藏于上海美术馆中。

这幅作品作于1514年,陈淳刚好30岁。

画面中的两株水仙花临风飘荡,水仙花的花和叶子都是双钩,作者以淡淡的色彩漂染,笔锋比较含蓄、拘谨。

画作的题款使用的是行楷,与文征明书法的风格相似。

陈淳在35岁所创作的作品《海棠花卉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幅作品中双钩淡染的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征明的影响,色彩的点染则受到沈周没骨法的影响。

沈周擅用没骨设色法画花卉蔬果,虽是设色,笔力却浑厚苍劲,格调高雅。

陈淳的《辛夷花图》是用纯色彩所染成的,画中的物体形态更加鲜活。

陈淳的《海棠花卉图》在用笔和设色上,深受其影响。

2.陈淳中年时期的作品陈淳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所创作的花卉作品受到沈周的影响,继承了沈周的水墨浅色传统,又融入了水墨泼染的绘画技法,这样以浓淡水墨浸染所成的手法,使作品的韵味得到了提升。

陈淳还自创了点叶勾花的技能,单纯用水墨对树叶和花蕊进行点染,用线条勾勒花瓣,体现出笔墨的韵味和意境。

陈淳在嘉靖年间所画《合欢葵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使用了水墨点染、淡彩一级钩花点叶的画法,兼容并蓄文、沈两家的画风。

沈周中年所作的《菊花图》,其中的粗笔受到文征明的影响;《晚翠图》中具有沈周雄健深厚的笔韵;而《合欢葵图》中所作花卉已经简放自如,风格和之后的风格十分接近。

陈淳大写意花鸟画研究

陈淳大写意花鸟画研究

陈淳大写意花鸟画研究□林兵摘要:陈淳是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创者,其以书入画的绘画形式成为后人学习的重点“以书入画”可理解为将书法用笔融入画面物体的塑造,以书法用笔描绘客观事物的形态;也可理解为将书法题诗融入画面,这样画面的整体性、可塑造性会更强。

该文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陈淳的生平层面分析其绘画风格的形成原因,探索以书入画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陈淳以书入画大写意陈淳,苏州人,其在短短一生里,经历了王朝的兴衰。

时代的变迁使其在艺术思想创作上萌生了新的观念,也让他从旧时代的思想中跳脱出来。

陈淳在山水画、花鸟画上均有所成就,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建树颇高,也擅诗文、书法。

陈淳最大的成就在于开拓了自沈周以来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新局面,将书法融入作品。

陈淳也被后人推崇为大写意花鸟画的鼻祖之一。

苏州是陈淳的故乡,也是当时中国集农业、手工业、商业于一体的重要产业基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这一切优越的条件,使当时苏州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并不断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文人墨客不断涌现,为这一时期艺术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营造了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市民阶层的欣赏水平也因此得到提高。

明代初期,朱元璋为巩固新王朝政权,实现全国上下思想统一的局面,将程朱理学定为统治国家的思想。

但是,程朱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一些文人士大夫迫于政治上的压力选择了归隐山林、寄情山水,这为后来陈淳、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创作埋下了伏笔。

明代中叶,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王守仁的心学开始出现,并取代程朱理学不断发展。

心学主张人性的解放,倡导人们挣脱理学对个性的束缚。

文人士大夫受到心学的影响,开始在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感悟与画面内容相结合,最终达到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境界。

陈淳是吴门画派中的一员,在艺术方面造诣颇高。

陈淳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家境富裕,这为其绘画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陈淳十二岁时被文徵明收为入室弟子,而文徵明在当时的社会上名望颇高,诗文书画无所不通,艺术成就令人折服。

论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绘画艺术特色

论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绘画艺术特色

论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绘画艺术特色作者:朱小华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9期摘要:明代花鸟画家陈淳初师文徵明,后志学于沈周,其花鸟画讲求笔墨纵横,携神而生,开大写意之风,推动了中国花鸟画由小写意到大写意的发展过程,在明代花鸟画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开创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陈淳;大写意;淡墨散逸中国文人画意识在宋代经由文人们的参与介入后,文人思想性的绘画可谓占据中国画的半边江山,到了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更是为文人绘画精神注入了新的解构形式。

这种文人思想的影响在花鸟画的题材当中也体现的极为明显,到了明代之时,沈周的花鸟画成为了其时典型的代表,而后又出现了陈淳、徐渭等更具写意风格和特色的花鸟画家,这些都成为了中国花鸟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中早于徐渭的陈淳更是在明代花鸟画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开创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陈淳,字道复、复甫,号白阳山人,据明代王穉登在其著作《吴郡丹青志》中记载:“(陈淳)天才秀发,下笔超异,画山水师米南宫、王叔明、黄子久。

不为效颦学步,为萧散闲逸之趣,宛然在目,尤妙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豪,而疏斜历乱,偏其反而咄咄逼真,倾动群类。

”可见在当时陈淳是师法多家却又能具闲逸之趣,倾动群类的。

陈淳的父亲与文徵明之辈私交甚好,故而陈淳得以在文氏门下学习,成为“吴门画派”的一员,但其并不是一味在文派的绘画中学习,而是直追师祖沈周,进而在日渐学习和钻研的基础上,其造诣更是有出蓝之风范,超过了其师文徵明,成为吴派著名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在花鸟画的创作上,其开拓了文人花鸟绘画的新风格,成为花鸟画发展史上又一次创新之举。

陈淳画风简练,极具文人书画之情怀,现存世代表作有《杂花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墨花钓艇图》等。

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说到文徵明曾对陈淳的艺术做出过评价:“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

”虽然文氏的评价中不免有些对陈淳的不满之意,但陈淳在艺术上的成就确是无法否认的,在突破文氏严谨规整的绘画创作态度后,其在写意风格上的突破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成就的探索,这也成就了陈淳在其花鸟画方面上有价值的艺术特色。

陈淳墨戏漫兴的艺术风格

陈淳墨戏漫兴的艺术风格

陈淳墨戏漫兴的艺术风格中国的花鸟画从唐朝开始在画的类别上获得了独立地位,经过五代时期的逐渐成熟、宋元两代的不断巩固,在明代达到了最高峰。

花鸟画重“写意”,陈淳是其代表人物。

陈淳,字道复,是花鸟画明朝两大家之一的“白阳”。

他创作时使用水墨随意点缀,为画中花卉与鸟类的表现开辟了新的天地,其作品趣味盎然,提升了花鸟画的表现力。

一、陈淳的艺术风格发展历程及特征陈淳在花鸟画创作初期,受到了文徵明的风格影响,通过模仿和借鉴,专注于精致的风格;到了中期,他渐渐不拘于形式,在画笔中加入自身的个性,喜欢通过大大小小的水墨块互相点缀描绘花鸟的形态;在晚期,他将水墨随意点染的技法提高到新的境界,笔法柔中带刚、由繁入简,注重书画中的清爽之劲,对水墨的使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了个人书画生涯的最高峰,将花鸟画的写意风格带到了历史制高点。

陈淳具有强烈的个人创造意识,追求将自己的每个想法都尽量实施到其绘画创作中。

通过这种落实,他的作品更加体现了花鸟画的精髓。

作为写意花鸟画的大师级人物,陈淳成功地将日常生活景致融入绘画创作中,为花鸟画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来容纳新的素材。

他于山水之间,利用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感悟,明确了自身与其他流派之间的风格差异,真正地确立了自己的花鸟画风格基调。

他从新颖的观点切入,利用水墨表现花鸟画的情趣,在绘画技法上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

二、促进陈淳艺术风格创新的因素陈淳不仅是一位在画艺上有着惊人成就的画家,还是一位书法爱好者。

通过对陈淳作品属款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画中,题款的书法基本都是随着画笔风格同期改变的。

在他的中晚期作品中,我们仔细鉴赏会发现他所作的叶、梅灵动如草书,其凌厉的笔锋传情达意。

由于其书法和绘画艺术的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他的作品愈发高深,极具美感。

尤其是陈淳晚期创作的主要形式“花卉长卷”,完美地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花鸟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论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

论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

论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
陈淳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著名花鸟画家,是清代画派“四王”(四大花鸟画家)之一,与石涛、郎世宁、唐伯虎齐名。

陈淳的画风清新自然,笔墨流畅,富有生气和灵气,成就了他在花鸟画上的一席之地。

陈淳的画风独特,笔法别致,尤其是他运用变化丰富的线条描绘鱼、虫、蝶等小物的技巧,给人以生气勃勃的感觉。

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了花、鸟、鱼、虫等各种自然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绝妙的生命力和气息,彰显了亲近自然、关注自然的态度和情感,非常符合人们对自然美好、生命力量的追求和喜爱。

陈淳画鸟时,常常不局限于表现鸟的形态,而是要表现鸟的神态和情感。

他注重鸟的神态和整体形象的协调,使他的画作具有生命力和准确性。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意味,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艺术享受。

陈淳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同样具有清新自然之感。

他对山上古树的描绘和对流水的晕染,运用了独具特色的线条语言和色彩表现方式,极具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在当时的美术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人的美术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在艺术中追求创新,不拘泥于传统规矩,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的作品充满活力和灵气。

他的画作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和精湛的技巧,带给观众美好的心灵享受。

总之,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非常突出,他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力。

他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巨匠。

论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

论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

论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陈淳是中国近代画坛的著名花鸟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写意花鸟之神”。

其画作传承了中国传统画的精髓,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现代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下面就从他的作品表现、技法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陈淳的写意花鸟绘画成就。

一、作品表现陈淳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具有异彩纷呈的气韵和神韵,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擅长以鸟为主题进行创作,画鸟显得自然、轻松、鲜活,尤其是在表现小鸟的时候表现出细腻、灵动的特点。

陈淳的画作色彩鲜明,形态流畅,线条优美,同时又极富于情感,经常为人们营造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的感觉。

作品多取“神鸟”、“仙鸟”、“美鸟”、“俏鸟”等为题材,以其灵气爽逸的笔墨,将画面营造得极具生趣和生命力。

二、技法概述陈淳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更注重表现的情感和内在的意境,而技法则主要体现在筆墨處理和造型上。

他借取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技法,采用“以意驭筆”、“留白”、“造形之于无形”等手法,表现出了画家的独特画风。

同时,陈淳还注重调配色彩,他巧妙的运用了中西色彩的各种配合,创作出了一些极具审美价值的作品。

三、影响评价陈淳的绘画艺术大大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他的绘画成就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美在笔墨之间,艺在情感之中。

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元素,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重要画展和展览上获得大奖,被誉为中国现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

陈淳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珍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在艺术界和文化界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对于今天花鸟绘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淳的艺术成就,鼓舞了后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 以期 对 当代 花 鸟 画 创 作 有 所 得 益 。 关 键 词 : 术 作 品 ; 淳 ; 鸟 画 ; 墨 ; 意 ; 术 创 作 ; 学特 点 美 陈 花 水 写 艺 美 中 图 分 类 号 :2 1 J 0 文献标 识码 : A
S ec igAtW i :Tat gCh n Ch n ̄F eh n u h r fFlwe sa d B r s k thn l l si e u n r e a dBr s wo ko o r n id ZHANG a —z i Yu n h
( 京信 息工 程大 学 传 媒 与艺术 学 院 , 南 江苏 南 京 20 4 ) 104
摘 要 : 淳 作 为 中 国 花 鸟 画 史 上 重 要 的 一 员 ,பைடு நூலகம்清 逸 、 练 的 笔 墨 将 中 国 花 鸟 画 技 法 陈 其 洗
提 高 到 新 的 层 次 , 于 此 , 文 对 其 花 鸟 画 进 行 研 究 分 析 , 剖 析 “随 意 点 虱 ” 格 形 成 原 鉴 本 并 风
中国画。
2 9I 8
全 国中文核 心期刊 艺术百家 2 1 00年 第 8期 总第 17期 1
HU NDRE S H00L N D C S I ART S

放 自如 , 其风格 已与后 来 的面 目基 本 接近 。图 中, 用大 、 他 小 块 面的水墨点来表 现物 体形 态 , 画 面浓淡交 融 、 色 丰富 、 使 墨 层次清 晰。另外 台湾故宫博 物院所藏 的《 石花卉 》 湖 大轴 , 花 卉 的穿插 、 结构 的交待 、 色的雅艳 、 设 行笔 的稳健 已渐趋成 熟 , 但较之 于后 的花卉画法尚没有达到“ 随意 点虱” 而生 意盎然 的
得 以充分的表现 。从 而使作 品天 趣盎 然 , 在似 与不 似之 间达
到 了精妙入神 、 天人合 一的境界 。陈淳 的作品 以洗 练 的形 象 、 放逸的笔墨将水 墨花鸟 技法 提高 到一个 新 的水 平 , 创立 文人 写意花鸟画 的新风格 , 自他之后 , 起 了水 墨写意画 系的波涛 激 汹汹 , 汇成了花鸟画历史上又一高峰期 。 鉴 于此 , 本文将对陈淳 的写意花 鸟画作一些 分析 , 重点分 析其“ 随意点虱” 风格形成 的原 因, 他的绘画风格 的形成 、 从 发
口 元 陈 意 画 艺 风 美 特点 张 芝 淳写 花鸟 的 术 格与 学
HUNDRED CH00L N S S I ARTS
2 8 8
文 章 编 号 :0 3—90 2 1 )8— 2 8一 2 10 14(0 0 0 0 8 O
陈淳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与美学特点
张 元 芝
了勾 花 点 叶 的 技法 , 以水 墨 点 染 树 叶 和 花 蕊 , 线 条 勾 勒 花 纯 用
瓣, 运笔随 意 自如 , 强调 笔 墨本 身 的韵 味 。如 嘉 靖七 年 画 的
展到成熟作一些对 比, 以便 了解和认识 陈淳 的艺 术风貌 , 并为 我们今天 的花鸟 画学 习和创作 带来 裨益。
中年时期 创作 , 运用 钩花 点 叶、 墨点染 、 墨淡 彩和 双钩 等 水 水 各种 画法 , 兼容并蓄文 、 沈两 家的画风 。
1 早年作品 、
现传世 陈淳最早 的作 品是藏于上海美术馆 的《 仙》 水 泥金 扇 面。《 水仙》 图作 于 甲戌 ( 德九年 ,5 4年) 陈淳 刚过 而 正 11 ,
复, 更字复父 。天才 秀发 , 笔超 异 , 下 尤妙 写 生 , 花半 叶 , 一 淡 墨敬豪 , 而疏斜 历乱 , 偏其反 而 咄咄逼真 , 动群类 。 与徐渭 倾 ” 并 称“ 青藤 白阳”, 同为 把水墨 大写意花 鸟画 推 向高 峰并创 立 大写意画派的一代 巨匠 。其风格受 到吴 门画派 中的沈周 和文 征明影响较大 , 中年以后形 成 自己风格 , 的水 墨随意 点虱 的 他 方法 , 使花卉 的正 面 、 面 、 侧 俯仰 、 斜 的参差 变化 , 画 面 中 横 在
《 菊花 图》 轴有粗笔文徵 明的风 姿 ,晚翠 图》 《 轴则颇具 沈 周雄健浑厚的笔墨气韵 , 而在 《 合欢 葵》 图卷 中所作 花卉 已简
作者简介 : 张元芝( 9 1一 ) 女 , , 18 , 汉 江苏徐州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美术学) 士, 硕 南京信 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讲师。研 究方 向
陈淳约生于 18 4 3年 , 于 14 卒 5 4年 , 苏州府 长洲县人 。明 立之年。两株水仙 做 临风飘拂 状 , 叶皆 双钩 , 以淡彩 , 花 染 笔 调秀雅含蓄 中略见 拘谨 , 近文徵 明风格 。题 款所 用 行楷 形 极 式, 亦类 似文徵 明的风格 。
王稗登 《 吴郡 丹青 志》 载道 : 陈太 学名 淳 , 记 “ 字道 复 , 后名 道

《 合欢 葵图 ) ( 卷 故宫博物 院藏 ) 嘉靖 十一年所 画《 、 菊花 图》 轴 ( 支那名 画宝鉴》 、 载《 ) 甲午年 ( 靖十三年 ,54年 ) 画《 嘉 13 所 晚

“ 随意点虱 ” 的风格深受沈周、 文徵 明影响
翠图》 ( 本京都 国立博物馆 藏 , 《 轴 日 载 明清 的绘 画》 等 , 为 ) 俱
三十五岁所作 的现藏 于故宫博 物 院的《 海棠 花卉 图轴》, 作 品中双钩淡染一 路深受 文徵 明 的影响 , 而色 彩点染 的没 骨 法则受沈周作 品的影 响。沈周擅 用没 骨设 色法 画花 卉蔬果 , 虽是设色 , 但其 笔力浑厚且苍劲有力 , 格调高雅 。如 《 辛夷 花》
用纯色彩染成 , 使被描绘 的物体形态 鲜活 。陈淳 的《 棠花卉 海
图轴》 用笔 、 用色 , 深受其影 响。
2 中年时期作 品 、 陈淳 4 0至 5 0岁 间的花 卉作 品更 多地 师法 沈周 , 承 了 继 沈周水 墨浅色 的传统 , 同时又适 当参入 了水墨泼 染的技法 , 这 种 以浓淡水 墨渍染 而成 的手 法 , 使其作 品特有韵 味 , 还 自创 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