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国际共识讲解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一些数据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肝转移,而另有15%~25%的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未经治疗肝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0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有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初始肝转移灶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或达到NED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按照国际共识:同时性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结直肠肝转移MDT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年龄、器官功能、合并症等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治疗目标,给予患者最合理的检查和最恰当的综合治疗方案(1a 类证据,A级推荐)。
(1)患者全身状况较差,不适合进行高强度治疗时,建议单药(或联合靶向药物)、减量的两药方案或最佳支持治疗,以提高生命质量并尽量延长生存时间。
如全身情况好转,可以再进行高强度治疗。
(2)适合高强度治疗的患者,依据肝转移的具体情况和是否伴有其他转移等,制订不同的治疗目标,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①肝转移灶初始即可以R0切除,且手术难度不大、肿瘤生物学行为良好的患者,其治疗目的是获得治愈。
应该围绕手术治疗进行相应的新辅助和(或)辅助治疗,以降低手术后复发的风险。
肝转移灶是否可以R0切除的判断应由肝外科、肿瘤外科、影像科专家联合进行。
肝转移灶可以R0切除,但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时也应积极联合其他肿瘤局部毁损手段,如RFA和(或)立体定向放疗等,以达到NED状态。
②肝转移初始无法切除,但经过一定的治疗有望转为NED状态,且全身情况能够接受包括转移灶切除手术在内的局部治疗手段和高强度治疗的患者。
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临床实践共识

3.患者状况
⑴.心脏、肺、肝、肾和骨骼等器官和系统功 能能够满足所行手术要求
⑵.经济状况能满足医疗所需的费用
1.初期不可切除标准(包括潜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 ⑴.转移灶不能达到R0切除 ⑵.不能处理所有肝内转移瘤 ⑶.存在不能R0切除的肝外转移 ⑷.肝转移病灶切除后3根肝静脉均不能保留 ⑸.不能保留相邻2个肝段 ⑹.不能保证残留肝进出肝的血管及胆管 ⑺.肝切除后残肝容积< 30%-40%
2. 上述初始治疗后肿瘤达到稳定或部分缓解,但 仍不能手术切除的,或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可考虑给予维持治疗,如患者初始治疗未使用 靶向药物,可选择靶向药物维持治疗。对于病 灶相对局限者,可考虑局部处理,包括消融、 介入栓塞等。
1. 围手术期治疗 2. 手术切除 3. 手术基本原则 4. 提高肝转移瘤切除率的外科方法 5. R0损毁:射频或微波消融 6. 随访 7. 术后复发的处理
1. 直接手术,术后行辅助化疗:单个肝转移且< 2cm;3-5cm由MDT讨论决定;对于同时性肝转 移者,肝转移灶和原发灶均行根治性切除。术
1. 有症状原发灶者:⑴.症状较轻者,如粘液血便、便
频等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局部放疗,放疗间期同步 化疗。⑵.症状严重者,如梗阻、穿孔、出血等,及 时明确诊断,行相应的原发灶外科处理(近侧结肠造 口术)
2.无症状原发灶者: ⑴.全身化疗,如无法接受或 无条件接受全身化疗,争取切除原发灶(分流、 造瘘等);如化疗后肿瘤仍不可切除,可考虑 切除原发灶,可能获得更长生存时间。
后辅助化疗6个月(mFOLFOX6 12疗程或CapeOx8 疗程);不推荐使用靶向药物。
2. 新辅助化疗:转移灶>3个;最大直径≥5cm;转 移灶出现于原发灶切除时间<12个月;原发灶 伴淋巴结转移;CEA升高(>200ng/ml)。 mFOLFOX6 或CapeOx方案,一般不超过2-3个月, 避免发生影像学CR;术后辅助化疗,使用新辅 助化疗有效方案。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规范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规范(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
1.国际通用分类:①同时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的或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后6个月内发生的肝转移。
②异时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根治术6个月后发生的肝转移。
2.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与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的肝转移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大差异,因此本规范按“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两方面阐述。
(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
1.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
(1)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应当进行肝脏超声和/或增强CT影像检查,对于怀疑肝转移的患者加行血清AFP和肝脏MRI检查。
PET-CT检查不作为常规推荐,可在病情需要时酌情应用。
(2)肝转移灶的经皮针刺活检仅限于病情需要时应用。
(3)结直肠癌手术中必须常规探查肝脏以进一步排除肝转移的可能,对可疑的肝脏结节可考虑术中活检。
2.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肝转移的诊断。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应当定期随访肝脏超声或/和增强CT扫描,怀疑肝转移的患者应当加行肝脏MRI检查,PET-CT扫描不作常规推荐。
(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推荐所有肝转移患者接受多学科协作治疗。
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目前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唯一方法,推荐符合下述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在适当的时机接受手术治疗。
初始肝转移灶不可切除的患者推荐经多学科讨论后行新辅助化疗,以期转化为可切除肝转移并择机接受手术。
1.肝转移灶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①结直肠癌原发灶能够或已经根治性切除。
②根据肝脏解剖学基础和病灶范围肝转移灶可完全(R0)切除,且要求保留足够的肝脏功能,肝脏残留容积≥50%(同步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切除)或≥30%(分阶段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切除)。
③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没有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病变。
(2)禁忌证:①结直肠癌原发灶不能取得根治性切除;②出现不能切除的肝外转移;③预计术后残余肝脏容积不够;④患者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国际共识解读

手术技术与器械的改进
手术技术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一些新的手术技术如解剖性肝切除术、术中 超声等的应用,使得手术切除更加精确、彻底。
器械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例如,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 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手术切除的目标是彻底切除所有可见的肿瘤,并确 保剩余肝脏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具体选择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决定。
射频消融
02
01
03
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 的结直肠癌肝转移。
射频消融通过将射频电流聚焦于肿瘤组织,产生热效 应,使肿瘤组织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3
国际共识解读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
诊断标准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主要依赖 于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MRI等,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如 CEA、CA19-9等。
评估方法
对肝转移灶的数量、大小、位置 以及肝功能状况进行评估,以确 定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
手术指征与禁忌症
手术指征
对于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肝转移灶可完全切除、无其他远处转移 、肝功能储备良好等。
临床试验与多学科综合治疗
临床试验
目前,许多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 试验正在进行中,这些试验主要关注新 的治疗方法、药物和技术的疗效和安全 性。通过临床试验,我们可以不断探索 和优化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案。
VS
多学科综合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指由外科、肿瘤科、放 疗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多学科 综合治疗已经成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 趋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 量。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 ppt课件

五 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相关基因检测
1.RAS检测:推荐对所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进行KRAS第2、 3、4外显子以及NRAS第2、3、4外显子的检测[31-33]。RAS基因是否 突变不仅有一定的预后意义,更是抗EGFR治疗有效性的重要生物学 标记物[34,35] (1a 类证据,A 级推荐)。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 KRAS基因状态大多无差别[36-38]。 2.BRAF检测:建议在KRAS基因第2外显子野生型的结直肠癌肝转 移患者中进行检测 [39,40] ,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 1b 类证据, A 级推 荐)。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防
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 结直肠癌确诊时无肝转移(及其他远处转移)的新辅助治疗 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化疗、腹腔化疗
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
(一)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
根治性手术是迄今为止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愈方法[43],也是预防肝转 移发生的重要环节。 1.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范围包括肿瘤全部及其两端足够肠段和周围可能 被浸润的组织和器官以及相关系膜、主要供应血管和淋巴引流区,具 体手术方式依照肿瘤部位不同而异,但均应遵循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原则。 2. 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范围应包括肿瘤全部及其两端足够肠段、周围可 能被浸润的组织和器官以及相关的肠系膜和淋巴结。直肠中下段的肿 瘤应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 则。 3. 术中发现存在切除范围外的可疑淋巴结,应进行术中活检或切除。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策略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姑息性手术
对于无法切除的肝转移病 灶,可进行姑息性手术以 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放射治疗
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 状。
立体定向放疗
对肿瘤进行精确的放疗, 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 伤。
放疗联合其他治疗
放疗可与化疗、靶向治疗 等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式
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措施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包括倾听 、安慰、解释、鼓励等,帮助患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参与 护理过程,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 持。
营养支持
营养需求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因疾病和治 疗影响,常常出现营养不良和消 化吸收障碍,需要给予适当的营
临床试验是评估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 重要手段。目前正在进行多项针对结 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试验,旨在探索 新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以及个体化 治疗策略的效果。
诊疗技术革新
影像诊断技术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增强CT、MRI和PET-CT等,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发现和精准 诊断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些技术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分期、转移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微创治疗技术
随着微创手术和消融技术的发展,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式也得到了改进。微创手术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的优点,而消融技术则适用于小病灶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精准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领域的应用前 景广阔。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发现更多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为患者提供 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结直肠癌诊疗新共识2024PPT

转化治疗策略探讨
01
02
结直肠癌转化治疗的必要性
对于初始不可切除或局部进展期直 肠癌,通过转化治疗可能使肿瘤降 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转化治疗的主要策略
转化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靶 向治疗,具体方案需要根据病人的 基因状态和临床分期选择。
03
转化治疗后的手术决策
转化治疗达到疾病控制或退缩后 ,应多学科讨论决定是否适合行 根治性局部治疗及时机。
直肠癌TME原则
TME原则的定义
TME原则指的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包括完整切除直肠系膜。
TME原则的应用
TME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手 术治疗中。
TME原则的优点
TME原则能够有效地降低肿瘤复发 率和提高生存率。
肝转移灶切除考量
肝转移灶切除的适应症
结直肠癌病人如有可切除的肝转移灶 ,应积极考虑手术切除。
老年病人的温和治疗方案
当针对老年病人选择姑息治疗策略时,可采用较为温和的方案(单药氟尿嘧 啶类药物+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
老年病人的围手术期药物治疗
对于初始可根治的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推荐根据复发风险MDT讨论 决定围手术期治疗模式。
感谢观看
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对于KRASG12C突变或BRAFV600E突变 的结直肠癌,可以考虑使用相应的靶 向药物。
老年病人化疗方案选择
对于老年病人,推荐采用较为温和的 方案,如单药氟尿嘧啶类药物+贝伐 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
靶向药物治疗适用情况
TME原则的定义
TME原则指的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包括完整切除直肠系膜以达到根 治目的。
治疗方式选择
术前放疗及化疗
(完整版)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指南解读

2016.05:北京
第四次指南修订:进一步联合CSCO结直肠癌专
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 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肿瘤转移委员会
2018.06.15:上海
10年风雨历程,4次修订,新版发布
2008年5月 2010年4月 2013年4月 2016年5月
10年风雨历程,4次修订,新版发布 2018年6月15日
Xu J, et al.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1. Van Cutsem E, et al. Ann Oncol. 2014.
我中心扩展标准实施效果
• 扩大手术适应证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60 • 扩大手术适应证对生存无显著影响 53
50
43
40
37.6
30
20
19.2
治愈性治疗
生
姑息性治疗
存
不进行治疗
率
其它非手术 治疗
治愈性治疗(手术)
时间
Eric Van Cutsem, et al. EJC 2006;42:2212-2221
可以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 长期生存与III期患者相当
生存率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可切初除 始可切除
10-20%
80-90%
不可切除
不可切除的原因包括: •肝脏疾病解剖学特点 •肝脏疾病程度 •有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灶
14 Yoo PS,et al.Clin Colorectal Cancer.2006;6(3):202-7
扩大转移灶手术适应症
肝转移
可切除 10%~20%
5年生存率30%~40% 10年生存率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指南(NCCN)
• 存在争议
CRLM: NCCN指南有一定的局限性
• 指南确实提供了很重要的指导,规范了部分治疗 策略,改变了病人预后
• 有争议的问题,缺乏高水平循证医学证据 尚不 能作为指南,规范治疗
• 如何处理这些有争议的问题,使病人的治疗更为 个体化,更为合理?
Adam R The Oncologist 2012
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 国际共识解读
NP-AVS-2014.04004ValidUntil2016.04
声明
本幻灯片仅供内部学习,可能涉及未在中国批准的处方信息, 不得应用于产品的推广及商业交流。详细处方信息,请参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
贝伐珠单抗在中国的适应症为:贝伐珠单抗联合以5-氟尿嘧 啶为基础的化疗适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
PET-CT
81.4%
94.1%
(二) On a per leision
CT
82.6%
On a per patient 74.8%
MRI
86.3%
81.1%
P值
P<.0001
P= .05
For leisions < 10mm , MRI is a more sensitive modality than CT
共识起草小组
• 来自U.S., Europe 和 Asia,CRLM很有经验的专家 • 专业:五位肿瘤内科,五位肝脏外科,三位放射科,
一位病理科 • 参照文献:meta-analyses,
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s studies evaluating clinical practice
可切除肝转移的新辅助:40983
+围手术期CT 42.4%
单纯手术 33.2%
+9.2% 3年PFS
Nordlinger B, et al. Lancet. 2008; 371(9617): 1007–1016
不可切除肝转移化疗的目的
• 对于初始不可切除肝转移,非手术治疗预后不佳 • 转化性化疗的目的:争取获得切除,但不是通过
Cetuximab Bevacizumab
* Months
Level of Evidence 1
PR % Med Surv*
20-25 13 ~ 55 20-22 ~ 70 >24?
靶向治疗应用的问题
化疗联合靶向:有效率更高 (Strong) 达到可切除时间更短 (Fast)
术前化疗通常会面临的问题
没有发现的新病灶,其敏感性高于MRI/CT • 多个影像联合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国际共识的内容
• 不同影像手段的诊断价值 • 术前化疗 • 外科手术问题 • 病理反应的意义 • CRLM可能治愈的问题 • MDT
术前化疗
• 可切除肝转移:新辅助化疗, 争议点:是否有意义
• 不可切除肝转移:转化性化疗 争议点:转化性化疗的目的是什么
国际共识的内容
• 不同影像手段的诊断价值 • 术前化疗 • 外科手术问题 • 病理反应的意义 • CRLM可能治愈的问题 • MDT
不同影像手段诊断价值的比较
(一)
On a per leision basis On a per patient basis
CT
74.4%
83.6%
MRI
80.3%
88.2%
罗氏集团员工有义务保证内部材料不被随意扩大应用。如遇 外部专业人员索取未经批准处方信息,请联系:
医学信息官(MIO):
China.; 选择7
CRLM诊治中面临问题的分类
有高水平循证医学证据
• 外科切除 • 细胞毒药物的作用 • 靶向药物的作用 • ……..
尚无高水平循证医学证据
• 可切除肝转移:新辅助 • 同时性肝转移: • 介入的作用 • ……….
• 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肝转移的数目,大小,肝外转 移,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原发瘤周围淋巴结,CEA水平
• 其中没有一个因素是手术的禁忌症
不可切除→可切除的方法
• 一线: 全身化疗 • 二线 :
(1)二线方案 (2)介入 (3)外科手段:PVE,
二期切除, 切除联合联合射频
所有的方法均是为获得切除为目标
化疗达到病灶消失
• 转化的策略: 术前化疗时间:尽可能短(化疗方案有效率高) 采取手术时间:尽可能快(一旦具备手术机会, 及早手术)
化疗的反应性不同:预后不同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RC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5-FU
Capecitabine Irinotecan Oxaliplatin
Floriani et al J Magn Reson Imaing 2010;31:19 Niekel MC et al Radiology 2010;257:674
PET-CT的作用
• 一项前瞻随机的研究比较CT与PET-CT的价值:263 个病人
• CT检查后确定的治疗方案,与PET-CT检查后的治疗 方案相比较,仅7.6%病人治疗方案需做更改
外科切除的价值
The primary aim of treatment is bility with R0 resection From the LiverMetsurvey
手术切除的适应症
• 肝脏所有转移灶能够切除 • 肝外的转移性病灶可以获得切除 • 切除后残余肝体积大于原体积的30%(部分40%)
• PET-CT确实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存在高危 肝外转移的病人,但是对肝内病变意义有限
• 目前证据: 不积极的推荐CRLM病人常规做PET-CT
不同影像手段的诊断价值
• 影像的敏感性:MRI 优于CT • PET-CT不是常规的检查,特别是新辅助化疗后 • 对于手术的病人:IOUS能够有助于发现术前影像
• 术前化疗的周期数:每2个月(4个周期)做评价
• 疗效: PR(可切除):及时手术 PR(不可切除):继续原方案化疗 SD :继续原方案化疗,4个月后如仍然 是SD,应考虑二线方案 PD: 二线方案
国际共识的内容
• 不同影像手段的诊断价值 • 术前化疗 • 外科手术问题 • CRLM可能治愈的问题 • 病理反应的意义 • MDT
同时性肝转移问题
• 先手术,还是先化疗 • 同期切除,还是分期切除 • 先切除原发病变,还是先切除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