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胰腺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张轶西

合集下载

微创、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

微创、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

微创、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王永光【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04(39)1【摘要】“微创医学体系”是一个建立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上并与该模式充分相适应的新体系。

她碰撞着目前的医学模式,有可能对医院的专业分工、科室设置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微创医学”是一个新的概念,已明显有别于现代的单纯“微创”技术。

微创医学及体系的概念由王永光医生等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最早提出。

王永光医生曾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师从内镜外科技术创始人之一、内镜下胆道内引流技术创始人Nib Soehendra教授和内镜下食管支架技术创立者TJG Tytgat教授,专门从事内镜及微创技术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并分别获得德国医学博士、荷兰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裘法祖院士、杜如昱教授等的支持与帮助下,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立了国内最早且具有完整内涵的内镜外科学专业。

现为同济大学内镜外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所长,专门从事微创医学理论研究、微创医学体系的建设与临床实践;进行同济大学北京微创医院的筹建工作。

著名医学家裘法祖院士对他关于“微创医学”的开创性研究和实践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支持,并称其为“中国微创医学第一人”。

我们开辟这一论坛的目的在于对微创医学进行系统讨论,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这一论坛的讨论并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推进和发展我国微创医学,建立起新的医学体系。

【总页数】3页(P57-59)【作者】王永光【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20009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暨同济大学北京微创医院(筹),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在微创外科发展激流中勇进的《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庆贺《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10周年 [J], 傅贤波2.21世纪的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 [J], 曹月敏;王兰辉3.订阅2007年《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掌握国内外微创外科动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年征订通知 [J],4.订阅2009年《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掌握国内外微创外科动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年征订通知 [J],5.订阅2009年《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掌握国内外微创外科动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年征订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吴峻立;苗毅;郭峰;卫积书;陆子鹏;陈建敏;高文涛;李强;蒋奎荣;戴存才【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45)001【摘要】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as ( PNENs ) are classified into functioning &non-functioning tumors.The radical surgery is the only effective way for the cure & long-term survival.For the locoregional resectable tumors, the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first choice of treatment;the surgical procedures include local resection ( enucleation) and standard resection.For the insulinomas and non-functioning tumors less than 2 cm, local resection ( enucleation ) , distal pancreatectomy with spleen-preservation or segmental pancreatectomy are the commonly selected procedures.The radical resections with regional lymph nodes dissection, includ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distal pancreatectomy and middle segmental pancreatectomy, should be applied for tumors more than 2 cm or malignant ones.For the locoregional advanced or unresectable functioning tumors, debulking surgery should be performed and more than 90% of the lesions including primary and metastatic tumors should be removed;for the non-functioning tumors, if complicated with biliary & digestive tract obstruction or hemorrhage, the primary tumors should be resected.The liver is the most frequent site of metastases for PNENs and three types of metastases are defined.For type Ⅰ metastasis, patients arerecommended for surgery if there are no contraindications;For type II metastasis, debulking surgery should be applied and at least 90%of metastatic lesions should be resected, and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tumors removed and no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or for patients with well-differentiated ( G1/G2) tumors, liver transplantation may be indicated.For the unresectable type Ⅲmetastasis, multiple adjuvant therapies shou ld be chosen.%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NEN)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根治性手术是治愈肿瘤和争取患者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手段。

MicroRNA-219a-5p和AFAP1L2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MicroRNA-219a-5p和AFAP1L2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Vol.31No.21Nov.2021第31卷第21期2021年11月MicroRNA-219a-5p 和AFAP1L2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刘博1,戚诚1,赵爽2,常晓静3,赵晓东1,张立超4,刘学臣5,刘斌6(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四科,河北石家庄050052;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河北石家庄050051;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河北石家庄050052;4.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九科,河北石家庄050052;5.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52;6.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处,河北保定071030)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219a-5p (miR-219a-5p )和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相似蛋白2(AFAP1L2)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

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NC-1、BXPC-3、SW1990、Capan-1)及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 )miR-219a-5p、AFAP1L2的表达,采用siRNA及过表达质粒下调或上调AFAP1L2表达,CCK-8法观察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变化。

采用mimics或inhibitor上调或下调miR-219a-5p表达,CCK-8法观察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变化。

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

生物信息学预测两者可能具有靶向调控关系。

q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AFAP1L2mRNA及蛋白表达,荧光素酶实验观察二者碱基配对关系,进一步验证miR-219a-5p对AFAP1L2具有靶向调控作用。

结果与HPDE 细胞比较,胰腺癌细胞株中miR-219a-5p 表达较低(P <0.05)。

AFAP1L2mRNA及蛋白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在HPDE细胞中的表达(P <0.05)。

ERAS模式下微信全程健康管理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ERAS模式下微信全程健康管理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外科护理•ERAS模式下微信全程健康管理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慈利凤 战玉芳 李经坤 邓伟 徐为华 陈长军【摘要】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ERAS)模式下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依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RHDS)、出院指导质量(QDT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施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RHDS、QDTS 评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是能够有效提高ERAS模式下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准备度,促进患者全程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 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加速康复外科;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19.019Effect of WeChat whole health management under ERAS model on discharge readiness and patient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o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CI Lifeng, ZHAN Yufang, LIJingkun, DENG Wei, XU Weihua, CHEN Changjun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WeChat whole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me under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ERAS) model on discharge readines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o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Methods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dical o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in the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of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from May 2019 to February 2020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30 caseseach,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ime.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the WeChat total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m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readiness for discharge(RHDS), the quality of discharge guidance (QDTS) score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 c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Chat totaltealth management programme, the RHDS, QDTS scores and scores of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patients in the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s (P<0.05);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e WeChat total health managementprogramme is able to eff 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charge guidance and discharge readiness of patientsunderwent thoracoscopic o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in ERAS mode, promote patients' full recovery, and improvenursing satisfaction.【Key words】 WeChat Total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me;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Thoracoscopic esophagectomy; Discharge readiness; Discharge guidance quality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ZR2020QH077;ZR2023QH517);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3NSFSC1261)作者单位: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慈利凤,战玉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李经坤,陈长军);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邓伟);日照市人民医院(徐为华)通信作者:陈长军,男,医学博士外科加速康复(ERAS)是一种多学科的护理模式,它整合了多种循证干预措施,目的是改善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节约成本[1-3]。

常规治疗基础上14肽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常规治疗基础上14肽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常规治疗基础上14肽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罗桂林;董静【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1(008)005【摘要】目的评价常规治疗基础上14肽生长抑素(商品名:施他宁)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ity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14肽生长抑素和大承气汤口服治疗26例SAP患者(观察组),并与同期未用大承气汤治疗的25例SAP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第1、3、5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以及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的变化;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死亡率、禁食、腹痛、腹胀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14肽生长抑素和大承气汤口服治疗SAP具有良好的效果.【总页数】3页(P55-57)【作者】罗桂林;董静【作者单位】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成都,610016;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R576;R453【相关文献】1.针刺足三里辅助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J], 胡锋;王双全2.大黄联合14肽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J], 胡小荣3.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疗效观察[J], 杨春燕;陈安宝;徐晓玲;段宇珠;王怡4.生长抑素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J], 吴康为;吴金明;吴建胜;黄智铭;陈向荣;林向飞;韩清锡;陈民新5.大承气汤加味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J], 魏有刚;储成东;郑玉红;韩可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猪胰腺的实验研究及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猪胰腺的实验研究及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猪胰腺的实验研究及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谢飚;贾林;李瑜元;聂玉强;周永健;梁培智;杜洪;张静【期刊名称】《广州医药》【年(卷),期】2004(035)004【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疾病的理论依据及其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HIFU消融8只杂种猪在体胰腺,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治疗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动物实验显示8例猪胰腺标本均发现肉眼及病理学证实的凝固性坏死灶,术后血、尿淀粉酶呈一过性升高,3天内恢复正常.临床研究中6例患者近期1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5/6(83.3%),无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U适用于治疗胰腺疾病,临床应用治疗胰腺癌安全有效.【总页数】3页(P6-8)【作者】谢飚;贾林;李瑜元;聂玉强;周永健;梁培智;杜洪;张静【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相关文献】1.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和放射粒子对正常胰腺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 周正;杜云峰;李涛;任利彬;鲁克宇;孙劲文;宋立伟;贾振庚2.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胰腺癌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J], 汪伟;唐杰;叶慧义;白玲;周洁敏3.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猪胰腺的实验研究 [J], 谢飚;贾林;李瑜元;聂玉强;周永健;梁培智4.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 [J], 王虎明;陈圣5.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胰腺癌后对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J], 毛英;刘黎;张匠;骆雯;夏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癌根治术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胰腺癌根治术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中华普外 科手术 学杂 志n J Op Proc Gen Surg(Electronic Edition).August 2013.Vo1.7,No.3
专 . 家 论 坛 .
胰 腺 癌 根 治术 常见 并 发 症 与 处 理 原则
张太 平 徐 建 威 赵 玉沛
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Yu-pei,Email:zhao8028@ 263.cor n
【Abstract】 Radical resection for pancreatic cancer is a complex procedure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胰 瘘 一 、
1.胰瘘 的诊 断标 准 :胰 瘘是 胰腺 癌 根治 术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被 称 为 胰 腺 手 术 的 “阿 喀 琉 斯 之 踵 ”。 胰 瘘显 著增 加胰 腺术 后腹 腔感 染 、PPH、DGE的发 生 率 ,增 加 术 后 ICU人 住 时 问 及 住 院 时 间 ,需 要 引 起 手术医生的高度重视 。由于早期缺乏统一的诊断标 准 ,各研 究 中心报 道 的胰瘘 发 生率差 异很 大 ,综 合 国 内外报道 ,其 发生 率 为 15.0% 一40.0% 。为 了便 于 国际学术 交 流 ,2005年 国 际胰 瘘 研 究 小 组 规 定 J, 只要 术后 3 d引流 液 淀 粉 酶 超 过 3倍 血 清 值 ,即定 义 为胰瘘 ;根 据对 患者 住 院过 程 的 临床 影 响 ,分 为 3
hemorrhage,PPH)、腹 腔 感 染 、术 后 胃 排 空 延 迟 (delayed gastric empty,DGE)、胆瘘 等 ;非 外科 并 发 症包 括肺部 感 染 、泌 尿 系感染 等 。积极 预 防 、合 理处 理并 发症对 于 改善 患者 短期 预后极 为 重要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蔡潮深【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7(024)011【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血清相关指标、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差异.结果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排便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恢复时间)、血清相关指标(血淀粉酶、钙离子、CRP)、胰腺水肿改善率、ICU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28 d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但可促进其胃肠道蠕动,降低患者机体内炎症水平,减少ICU 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总页数】4页(P41-44)【作者】蔡潮深【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东莞523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6【相关文献】1.血必净注射液、生长抑素单药及联合用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炎症改善及预后的影响 [J], 王天镜;周秀华2.加贝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J], 魏全金;赖彩红3.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J], 陈凯立;张汉洪;林龙;霍娟勇;邢金莉4.吡格列酮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J], 吴静5.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J], 曲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UKL/0 +张轶西1,乔 昕2,刘 斌1,乔士兴1(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长春13004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20)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从腹腔镜手术运用于临床到3D腹腔镜技术的纷至沓来,再到目前发展势头迅猛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疾病的治疗模式已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胰腺疾病包含多种病变,各自的预后大为不同,再选择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在满足病灶根治性的大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患者脏器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使微创技术在胰腺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更加重大。

关键词:胰腺疾病;外科手术,微创性中图分类号:R657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5)05-0681-03ApplicationofminimallyinvasivetechniqueinsurgicaltreatmentofpancreaticdiseasesZHANGYixi,QIAOXin,LIUBin,etal.(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Second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41,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inimallyinvasiveconcept,fromlaparoscopicoperationtothree-dimensionlaparoscopictechniqueandtoroboticsurgicalsystem,treatmentmodalitieshavechangedalot.Pancreaticdiseases,includingmultiplelesions,havedifferentprognoses.Anappropriatesurgicalprocedureshouldbeselectedwhileensuringtheradicaltreatmentofdisease,soastomini mizetheinjurytopatientsandtheimpairmentoforganfunction.Minimallyinvasivetechnique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esurgicaltreat mentofpancreaticdiseases.Keywords:pancreaticdiseases;surgicalprocedures,minimallyinvasive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5.05.011收稿日期:2015-03-31;修回日期:2015-04-10。

作者简介:张轶西(1989-),男,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研究。

通信作者:乔士兴,电子信箱:shixingqiaojdey@sina.com。

在传统外科的基础上,英国外科医生JohnE.Wickham在1984年率先使用了微创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MIS)一词,并提出了MIS的概念[1]。

自1985年德国Muhe首次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2],此手术方式开始得到推广应用。

如今,绝大多数的腹部外科手术借助腹腔镜实施,使得现代外科技能训练内容中很少甚至完全不涉及开腹手术。

近些年来又出现了由机器人操作创伤更小的腹部手术,机器人外科(ro boticsurgery)时代从此开启了微创外科领域的新篇章。

但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解剖位置较深,血管的毗邻关系比较复杂,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微创理念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显得落后。

近年来,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基本外科医生认真学习并掌握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方法,勇于探索,使微创技术在胰腺疾病的诊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 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的应用与发展腹腔镜在胰腺疾病的诊疗方面最早被用作诊断性工具应用于胰腺肿瘤,可方便获取病理组织诊断并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3-4]。

腹腔镜探查具有清晰的视野,可以发现目前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的转移灶,并且能在直视下取得病理进行确切诊断,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开腹手术,减少患者的创伤。

自2009年起,对于一些有胰腺肿瘤播散高风险的患者,如可切除的胰腺癌、糖类抗原(CA)19-9明显升高、原发肿瘤大、局部的淋巴结肿大及全身症状体征明显的患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在放化疗开始前或者术前应常规进行腹腔镜探查进行分期,以筛查出影像学尚不能发现的转移病灶。

且在腹腔镜探查时还可以做一些姑息性的治疗,如果能够联合内镜超声检查,与肿块毗邻的血管关系及微小转移性病灶就可以被显现出来。

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绝大部分的胰腺肿瘤可在腹腔镜下切除。

自1996年Cuschieri等[5]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laparoscopicdistalpancreatectomy,LDP)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逐渐增加,其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也得到认可[6]。

相关Meta分析[7-8]表明,LDP目前已成为胰体尾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治疗的标准术式。

随后,治疗胰头肿瘤的标准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开始进入腹腔镜时代。

2012年Kendrick[9]报道已成功实施225例腹腔镜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loparoscop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其中有28例为联合静脉切除术,成为了该院治疗胰头肿瘤的常规术式。

使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的发展达到这一时期的巅峰。

2 3D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的应用与发展在20世纪末,世界迎来了一次3D技术大爆炸,各种3D186张轶西,等.微创技术在胰腺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产品层出不穷,这时,也有人想到了可以将3D技术运用于腹腔镜,以加强外科医生对于深度的感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3D腹腔镜技术上也从当初的快门式低分辨率3D眼镜图像,发展到偏光式3D显影技术,不仅可以让外科医生对深度进行感知,也可以缓解术者眼睛疲劳。

2013年Birkett等[10]首次报道3D腹腔镜胰腺癌探查术,标志着3D腹腔镜开始运用于胰腺外科。

但因为当时的3D显示系统仍旧采用的是快门式的3D腹腔镜,获取立体图像必须佩戴沉重且价格较高的快门式3D眼镜,给术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随着技术的进步,后期由快门式改为轻便廉价的偏振式3D眼镜,不仅术者眼睛舒适感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在分辨率和解析率上也有明显改善。

虽然快门式3D显示技术在当时3D腹腔镜系统中仍为主流,但由于对术者眼睛带来明显的负担,致使3D系统并未真正替代传统的腹腔镜,且3D腹腔镜的应用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都鲜有报道。

直到2012年Buchs等[11]再次运用偏振式3D腹腔镜顺利完成1台腹腔探查术与1台胰腺炎被膜松解术,术者表示,3D腹腔镜可以为术者提供舒适的3D操作环境,不会导致术者视疲劳。

McLachlan[12]也表示偏振式3D腹腔镜已经被陆续运用到胰腺外科的手术当中,并在多个国家相继运用。

在我国临床应用3D腹腔镜起步相对较晚。

但通过外科医师的不断努力,近年来3D腹腔镜系统也应用到了胰腺外科的诊疗当中。

姚健等[13]在2013年首次报道了运用3D腹腔镜治疗胰腺囊性肿瘤病例,并认为3D腹腔镜技术可以提供三维立体视野,不仅还原术者原有的三维视觉而且能够在各种外科操作上表现更好,但对于一些有二维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微创外科医生来说,最初接触到3D腹腔镜可能会需要短暂的适应期。

同年,范应方等[14]运用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认为3D腹腔镜可以更好的展现术区的组织层次结构,使腔镜下操作变得更加精确,同时手术的安全性也有明显提高,有利于腹腔镜胰腺手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3 机器人技术在胰腺外科的应用与发展随着有关硬件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医疗机器人技术的运用悄然兴起。

继以腹腔镜为代表的第二代微创外科手术之后,做为外科第三代微创手术的代表,达芬奇机器人成为微创外科手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手术机器人集图像导航技术、定位技术、遥控操作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为微创外科提供一个崭新、高效、精确的操作平台,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机器人手术应用于临床。

目前国际上主要运用的外科手术机器人有三种:达芬奇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系统、宙斯机器人手术系统、伊索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

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为达芬奇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系统,在2000年获得FDA批准后,开始成为胰腺外科微创治疗的智能内窥镜手术系统。

该系统手术部分可以完成7个自由度的操作,由外科医生在远程工作站进行遥控,具有整合三维成像、触觉反馈和宽带远距离控制等功能[15]。

此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医生进行手术时采用坐式(远程)遥控,革新了传统的手术方式,使外科理念由“触觉外科”转变为“视觉外科”,实现了人类微创外科技术上一次质的飞跃。

宙斯机器人手术系统于1999年获得欧洲市场的认证,这标志着手术机器人开始真正的进入全球医疗市场领域。

机器人辅助的胰腺外科手术对几乎所有的胰腺疾病都是安全可行的,在一些专科微创诊疗中心,机器人胰腺手术对于疾病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疗效都与开放手术相似[16]。

2001年Giullianoti首次运用达芬奇机器人成功的完成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boticassistedpancreaticoduodenectomy,RAPD),且于2003年首次报道了8例机器人辅助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

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接近于开腹手术,在减少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较开腹手术有异常显著的优势[18-19]。

Fernandes等[16]目前已完成逾100例的RAPD,其肿瘤学的长期效应目前还在观察中,但初步的结果显示,机器人手术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学安全效果。

以往的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的外科治疗适合做一些摘除性的动作,如切除病灶等,但在术中或术后重建方面,机器人做起来就显得比较困难。

但来自Fernandes的数据显示,保留幽门的胰胃套入式吻合,在减少RAPD术后胰漏的发生率方面较有优势。

目前有一部分的研究显示RAPD较开腹及传统腹腔镜、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似乎具有更好的短期效果[18-23]。

回顾性研究表明,与LPD相比,RAPD出血较少,手术时间更短,但在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等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6]。

有学者对比LDP和RAPD,认为RAPD在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更容易施行[27]。

Waters等[28]报道的77例RAPD,比LPD手术时间相对要长(298minvs222min),但在出血量方面明显减少(279mlvs661ml),脾脏保留率达到了65%,相比之下,LPD保脾率仅29%;RAPD组未发生胰漏,LPD组胰漏发生率为11%;肿瘤学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APD组住院时间更短(4dvs8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