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门诊电子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

合集下载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2013年2月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门诊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指出不合理因素,保证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水平。

以下为本月处方点评的具体情况:1、处方来源及组成抽取2013年2月28日全部门诊处方共202张。

其中含儿科相关的处方101张,占全部处方的50.00%;妇产科相关处方89张,占44.06%;外科及门诊部处方12张,占5.94%。

2、处方合格率本次处方点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处方18张,合格率为91.09%。

不合格处方中含妇科相关的处方15张,儿科相关处方1张,门诊部处方2张。

其中,妇科门诊不合格处方中,绝大多数属于“大处方”(即处方金额超限),在以后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次点评的202张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66张,占32.67%,虽然与正常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近段时间来一直在不断地进步,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抗菌药物处方中,口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1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28.79%,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40张,占60.61%,外用抗菌药物处方13张,占19.70%。

抗菌药物剂型的选用比例比较平均,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仍略有偏高,但较之以前已有所改善。

使用注射剂型药物的利弊相信各科医护人员都已熟知,在此不再多讲,望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全面考虑,选择最合理的剂型,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着想。

联合用药处方5例,全部为二联用药。

我院较常见的抗菌药物联用现象为阿奇霉素与头孢类抗菌药联用以及硝呋太尔与其他外用栓剂的联用。

4、开具药品数及处方金额问题本次统计得平均每张处方开具的药品数为2.45种。

其中单张处方开具一种药品的处方有66张,占32.67%;开具两种药品的处方58张,占28.71%;开具三种药品的处方有28张,13.86%;四种药品的处方22张,占10.89%;五种及五种以上品种药品的处方28张,占13.86%。

处方的药品开具数目前处于比较良好的水平,3种药品数以下的处方占了大部分的比例。

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处方点评的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 药现象,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 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处方点评的重要性
提高医疗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 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从而提高 医疗质量。
处方点评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通过 对处方的全面评价,可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 专业水平,推动合理用药的普及和实施。
01
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 评标准和流程,确保处方点评工 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02
完善处方点评的监督机制,对点 评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对不合理用药的医生进行 相应的处罚。
提高医生合理用药意识
加强医生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生对 药品信息、用药指南和临床路径的掌 握程度。
建立医生用药档案,记录医生用药情 况,定期对医生进行考核和评估。
药物滥用
患者长期使用非处方药或 镇痛药等,导致药物依赖 或身体损伤。
药品因素
药品质量问题
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 导致药品疗效不佳或安全性问题 。
药品信息不足
药品说明书的更新不及时或信息 不完整,导致医生在选择和使用 药物时缺乏充分依据。
04 处方点评的改进措施与建 议
加强处方点评制度建设
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contents
目录
• 处方点评概述 • 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与案例 •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 • 处方点评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 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的未来展望
01 处方点评概述
处方点评的定义与目的
处方点评的定义
处方点评是指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 科学性、合理性的评价,旨在提高处 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精神,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控制药品质量和价格,相关工作人员在我院领导的带领下,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开展处方和医嘱的点评,认真做好处方点评总结。

我院药械科根据院领导指示,每月抽查100张门诊处方和30份住院病历,对抽出的处方病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进行相关规定和参数指标的点评,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药典等书籍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分析。

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处方及病历在每周工作会议上进行共同讨论和总结,通报给各科室主任使对其科室的医生进行自查自纠学习。

通过坚持不懈对每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点评、总结、通报批评等措施,我院主要存在的‘未写临床诊断。

’、‘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

’、‘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最近两个月的处方合格率由原来的52%提高到现在的85%。

二、组织我院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

我院响应上级指示精神,前后两次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来我院开展针对合理用药的讲座,全体医生及药械科工作人员通过认真听讲、自主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坚持不懈,继续努力。

今后,我院将继续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的进行处方及病历的点评总结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出现问题的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总之,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我院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取得了很大提高,医疗行为得到了规范,药品使用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牟县中医院2011年10月25日。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及分析
4 总 结
点评 结 束 后 应 及 时 采 取 干预 和改 进 措 施 .并 逐 步 在 处 方 审 核 调 配 过 程 中运 用 , 能体 现 处 方 点 评工 作 的核 心 内涵 。 方 点 评 工 才 处 作 应持 续 开 展 , 能不 断 提 高 处 方 质量 : 为 药 师 也要 不 断 提 高 才 作 自身 专业 素 质 , 能正 确 点 评 处 方 , 进 医 师 提 高处 方 质 量 。 才 促
表 1 2 1 年 我 院 门 诊 处 方 基本 指标 01

12 5・
Mo i nTet 现 代诊 断与 治 疗 dDg ra a
2 1 A r 3 0 2 p ( ) 2
适 宜 处 方 中 多数 存 在 联合 用 药 不 当 、 伍 禁 忌 等 问题 . 头 孢 菌 配 如 素 和 大 环 内酯 类 抗 菌 药 物 的联 合 应 用 。 3 超 常 处 方 多 为无 正 当 () 理 由为病 人 开 具 诸 如 氨 基 酸 、 片 、 维 元 素 片 等 营养 药 品 。 钙 多
2 结 果
有 关 。 年 来人 们 的用 药 档 次 在 不 断提 高 。 近 造成 单 张 处 方 金 额 不 断攀升。 3 不 合 格处 方 分 类 统 计 表 分 析 f) 合 格 处 方 分 类 中 主 要 是 . 2 1 不
2 1处方 基 本 指 标 .
见 表 1 。
医 师 书 写 不规 范 , 师没 有 双 签 名 等 不规 范处 方 居 多 。2用 药 不 药 ()
处 方 点 评是 近年 来 在 我 院 管理 系统 中发 展 起 来 的 用 药 监 管 模式 , 自卫 生 部 2 1 0 0年 3月 3日印 发 《 院 处 方 点 评 管 理 规 范 医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汇总分析和反馈
药师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总结 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医生反馈,提出改进 意见和建议。
02 处方点评的实施
点评标准的制定
制定统一的处方点评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制定适合本机构的处方点评标准,明确点评的 指标、方法和流程。
定期更新标准
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定期更新处方点评标准,以适应医疗技术的进 步和药物品种的变化。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安全性、 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
安全性是指药物治疗要确保患 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 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 作用。
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要针对患 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和个体差异,达到预期的治疗 效果。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01
经济性是指药物治疗要考虑患者 的经济负担,避免过度治疗和浪 费。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目录
• 处方点评概述 • 处方点评的实施 • 合理用药的策略与建议 •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处方点评概述
处方点评的定义
处方点评是指医疗机构药师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估其是否符 合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规定,以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过程。
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医生合理用药,减少不 必要的药品使用和浪费,提高医疗质量和 效率。
促进医药信息交流
提升药师专业水平
处方点评过程中,药师与医生之间的沟通 和交流能够促进医药信息交流,提高医生 对药品使用的理解和掌握。
处方点评是药师专业工作的一部分,通过 处方点评能够提升药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 素质。
处方点评的流程和方法
建立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 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点评分析及安全用药合理化建议

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点评分析及安全用药合理化建议

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点评分析及安全用药合理化建议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并探讨改进对策。

方法采用分层等比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2000例,根据《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对抗生素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分类统计。

结果 2000例抗生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515例,主要包括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适应症不符合。

结论通过对我院门诊515例抗生素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及改进对策探讨,可强化门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理念,为抗生素药物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改进对策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抗菌药物种类逐渐增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也随之增多。

据统计,全世界约50%抗生素存在滥用现象,中国抗生素滥用比例达80%,不但延误患者病情、增加不良反应,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3]。

处方点评是近年来在中国医院管理系统中发展起来的用药监管模式,是医生处方用药过程中对临床处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医疗机构处方工作的整体和细分情况,为医疗机构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达到合理用药,用药监测、管理的目的。

处方点评能够提高医院处方的质量,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促进药师提高专业技能,协助医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4-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患者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笔者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抗生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装订整理的处方中,每月抽取备用点评处方张数不少于350张,再从中随机抽取150张处方进行点评。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多个科室的门诊服务,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作为门诊医生,我们需要开具处方,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在门诊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处方合理、规范。

问题描述然而,在门诊处方点评的过程中,我院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1. 处方用药不规范在点评处方时,我们发现一些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规范。

考虑到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患者的处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

然而,一些处方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药物搭配,或者是选择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

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处方开药数量过多除了药物选择不当外,一些处方还出现了开药数量过多的情况。

一方面,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过量、过长地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例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处方开药数量过多。

3. 处方关键信息缺失不少医生在处方中缺少一些关键信息,例如药品用法用量、药品品牌等。

这样会给药房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因此,在开具处方时,必须确保关键信息齐全且准确。

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医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无法选择合适的药品;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开药量多一些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医学素养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医生的医学素养。

医院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医生的药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提高开药的水平。

2.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其次,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数量。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医生开药的情况,并及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以避免过度用药的情况发生。

2022年我院中草药电子处方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022年我院中草药电子处方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022年我院中草药电子处方存在的问题与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中草药电子处方,探讨如何改善中草药电子处方质量,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中草药电子处方1200张,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合理处方比例,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结果2022年我院中草药电子处方主要存在处方缺项、剂量超量、未标注特殊用法、存在配伍禁忌而未双签名、用药与诊断不符等现象。

结论医院应实行在医生开方环节设置强制选项和处方预览功能,对中草药电子处方进行实时审核,小包装中药饮片规范最小规格,提高中药学人员审方水平,增设合理用药软件等措施,使电子处方更加规范,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草药电子处方;分析点评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医院的普及,电子处方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我院中药房历经"手写处方→专人手工划价"、"手写处方→电脑划价"和"电子处方无需划价"三个阶段,但在处方点评分析中发现中草药电子处方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以我院2022年的处方点评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使中草药电子处方更加规范,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中草药电子处方每月100张,合计1200张,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22〕57号)要求,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22〕28号)的精神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点评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占抽查总数的12.25℅,见表1。

2.1书写规范方面我院工作人员预先在计算机药品目录中设置正确的药名,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2版),以及地方局颁(部颁)炮制规范巳收载的名称,标准中均没有收载的品种,就使用权威书籍(如《中药大辞典》)上记载的名称,保证"一药一正名",并把药品目录编制成册发给医生,供临床医生方便输入。

2.2剂量超量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2版)对每味中药饮片规定了一个用量范围,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安全性较高,但近年来临床用药剂量有越来越大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院门诊电子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电子处方进行点评总结和分析,提高药师审方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医院门诊处方30000 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

结果: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3.14种,抗菌药物使用率23.61%,注射剂使用率14.53%,不合理处方比例6.93%(2079/30000)。

结论:采取多种处方点评干预措施,医师加强培训,药师严格四查十对,进一步提高本院用药水平。

【关键词】电子处方点评用药分析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038-02为进一步提高门诊电子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有关规定[1-2],本院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

为了解处方点评对门诊电子处方质量和审方、发药的影响,抽取本院门诊电子处方30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电子处方(不包括麻醉、精神处方)30000张。

1.2方法每周抽取两天的门诊处方,再从每天中随机抽取250张,合计每月2000张,共30000张,按《规范》的要求,逐项填写处方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对处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相关指标统计分析从抽取的门诊电子处方30000张的相关指标分析得出,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3.14种,抗菌药物使用率23.61%,注射剂使用率14.53%,(电子处方药品通用名为100%,未列举),见表1。

2.2不合理处方分类构成不合理处方2079张,占抽查处方的6.93%(2079/30 000),见表2。

表1相关指标统计分析2.3不合理用药分析2.3.1不规范处方此类处方1326张,占63.78%(1326/2079),具体分析如下:(1)处方前记中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缺项、错误,共发现855 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1.12%(855/2079)。

这类处方数量多,尤其是儿科处方年龄和诊断缺项或错误,会导致药师无法正确审查药品剂量。

例:患儿,刘某,年龄,无,诊断,无。

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457g/ 片(1/2片po bid)+ 阿奇霉素颗粒0.1g/ 包(0.1g po qd)+利巴韦林片20mg/ 片(40mg po tid)。

(2)药品用法无计量单位,此类处方共259张,占12.46%(259/2079),如氯化钾注射液1支(1g/10ml× 支),用法:0.7ivgtt.;小儿解感颗粒1盒(2g×10袋/盒),用法:0.6 po tid等。

(3)普通处方超7日量,此类处方133张,占6.40%(133/2079)。

例:患者,女,31 岁,诊断:感冒。

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0.457g/片×6/盒)×30片,用法:1片po bid。

说明本院大处方依然存在,个别医生为了追求不当的经济利益,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4)皮试药物未注明皮试结果,此类处方79张,占3.80%(79/2079)。

药物过敏轻者皮肤发红、瘙痒、丘疹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药师发药时,必须向患者了解药物敏试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2.3.2用药不适宜处方此类处方456张,占21.93%(456/2079),具体情况如下:(1)诊断与用药不符,共发现126张,占6.06%。

例1:患者,男,23岁,眼科,诊断:早孕,用药:硫酸软骨素滴眼液;例2:患者,男,3岁,诊断:前列腺炎,用药:头孢他啶针、穿琥宁针、地塞米松针输液+布洛芬片。

(2)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此类处方102张,占4.91%(102/2079)。

超剂量用药例1:患者,女,35岁,痛经,用药:经舒颗粒,用法:4袋po tid(说明书:1袋po bid);分析:经舒颗粒因成分为含有桂枝,桂枝流畅气血,助阳解表即发汗同时易产生牙疼、咽痛、小便短赤等[3],因此,不宜超量服用。

例2:患者,男,23岁,皮炎,用药:维生素B2片,用法:15mg po tid(说明书:5-10mg po tid)。

分析:维生素B2 虽可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但极少在机体内贮存,大部分入血后从尿中排出[4],因此超量是浪费。

药品用法错误如患儿,6 个月,消化不良,用药:多酶片,用法:1/3 片(研碎)po tid。

分析:多酶片为胰酶、胃蛋白酶的复方制剂,该类药如研碎服用,易使药粉残留于口腔内,导致严重的口腔溃疡,因此,不可研碎或嚼碎服用[5]。

(3)联合用药不合理,此类处方63张,占3.03%(63/2079)。

如患者,男,27岁,附睾炎,用药:克林霉素注射液(1.2g)+阿奇霉素0.5g,分两组静脉输液。

分析:附睾炎,引起附睾炎的病原体主要为淋球菌、衣原体、大肠杆菌等,首选药品应为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6]。

克林霉素和阿奇霉素均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而发挥抑菌作用,联用后会发生竞争性拮抗。

(4)用药频次不合理,此类处方62张,占2.98%(62/2079)。

例1:患者,女,30岁,宫颈炎,用药:孢克洛缓释胶囊,用法:2粒po tid。

分析:缓释胶囊避免了一般制剂频繁给药,一般为1-2次给药,孢克洛缓释胶囊应为一日两次给药。

例2:患者,女,23岁,扁桃体炎,用药:青霉素800万U,用法:ivgtt. qd。

分析:青霉素半衰期约为30min[7],该药无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作用呈时间依赖型,疗效的关键是浓度大于mic的时间,因此,日剂量应分次给药[8]。

(5)选用药品不适宜,此类处方56张,占2.69%(56/2079)。

例1:患者,女,35岁,诊断为嵌甲,手术后用药:乳糖酸阿奇霉素干粉针5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输液。

分析:伤口感染的主要细菌为金葡菌,应首选一代头孢或二代头孢,当患者青霉素类、头孢类过敏时,可选用克林霉素输液[9]。

例2:患者,女,4岁,诊断:缺项,用药:克拉霉素胶囊+活血止痛胶囊。

分析:活血止痛胶囊说明书规定,孕妇和6岁以下儿童禁用,因含自然铜不利于儿童的生长。

(6)有配伍禁忌或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此类处方47张,占2.26%(47/2 079)。

例1:患者,男,63岁,诊断为脑梗死、支气管炎,用药:脑心通胶囊+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克拉霉素胶囊。

分析:克拉霉素和辛伐他汀合用导致患者出现肌痛、肌无力和手脚运动障碍等症状,原因是克拉霉素显著抑制CYP3A4而减慢辛伐他汀的代谢,导致横纹肌溶解[10],而老年疾病多为综合征,用药时应多方面考虑,尽量减少药害发生。

例2:患者,女,16岁,诊断:急性胃肠炎;用药:氟罗沙星针0.4g、西咪替丁针0.4g分两组输液+盐酸他环素胶囊口服。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18岁以下人群,美他环素主要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医生应严格按照药品适应症用药,药师应仔细审核,对有超剂量或禁忌证处方拒绝调配。

2.3.3超常处方此类处方297张,占14.29%(297/2079)。

具体如下:(1)超说明书用药,此类处方196张,占9.43%(196/2 079)。

例1:活血止痛胶囊用于外伤、腹痛、软组织损伤、牙痛,胃痛等,而活血止痛胶囊主要成分是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11]。

牙痛、胃痛没有用药指征。

例2:活血通脉片用于关节炎、便秘、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末梢神经炎、软组织损、髋骨关节病、腱鞘炎、肌筋膜炎、皮肤病等,活血通脉片的适应证包括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气不足,瘀血作痛等。

上述用法无临床指征及循证医学证据,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2)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此类处方70张,占3.37%(70/2079)。

尤其是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几乎全部选用抗菌药物,如患儿,3岁,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头孢克肟颗粒+ 利巴韦林片+ 蒲地蓝口服液+ 富马酸酮替芬片+布洛芬片。

上呼吸道感染70-80% 以上为病毒引起[12],特别是早期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由于错误的用药观念、不当的经济利益、患儿家长的主动要求等因素,导致儿科抗菌药物用药比例的居高不下。

(3)重复用药,此类处方31张,占1.49%(31/2079)。

如患者,女,21岁,感冒,用药:酚氨咖敏颗粒5g/包(10g po tid)+ 布洛芬片0.1g/ 片(0.2g po tid)。

分析:酚氨咖敏颗粒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为非甾体抗炎药,两药合用,增加不良反应。

另外,尚有多种降压药、降糖药联合应用,亦须重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讨论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到,本院不合理处方占抽查总量的6.93%(2079/30 000),而前记缺项、错误占不合理处方的41.12%(855/2079),这类处方多,与医师不固定坐诊、操作不当或责任心不强有关,这也是导致本院电子处方合格率较低主要原因。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16%,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仍然存在,这是应为某些医生对药物的成分、适应证、不良反应、禁忌证等不了解,仅凭经验用药。

同时,医院管理系统又不具备合理用药监测分析功能,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药房调剂人员审核处方不严,进一步造成了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增加[12]。

而对于不合理处方尚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杜绝,因此,只有通过强化对医师合理用药培训,加大处方点评、公示及奖惩力度,同时药师严格四查十对,才能减少不合理处方,从而提高门诊电子处方质量和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53 号.2007.[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Z].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3]谢海洲.翁维健.常用中药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2.[4]李俊.临床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8.[5]四川美康医药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780.[6]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39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4.[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26.[8]孙淑娟,袭燕.抗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9]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S]. 卫生部第84 号.2012.[10] 刘治军,韩红蕾.药物相互作用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3.[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基本药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1-352.[1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