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手术技巧(丁香园)

合集下载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护理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护理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护理
严蓉美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08(005)016
【摘要】@@ 股骨髁上骨折多见于3~11岁儿童,占肘关节损伤的50%~70%.这种骨折主要发生于高处坠落时,并且发生于非优势手,绝大多数是由于手撑地面间接暴力所致,除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开放性损伤外,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已成为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我科对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Ⅱ型、Ⅲ型
198例患儿应用此项技术,结合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有效的功能锻炼,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严蓉美
【作者单位】21500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J], 周福瑞;何耀武;刘捍东;张冰
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 [J], 林伟
3.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杨自龙
4.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J], 韩立建
5.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 [J], 王华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过骨折端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优、缺点。

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6例,男28例,女8例,10~12岁25例,6~9岁11例,伸展型28例,屈曲型8例,损伤原因:25例为玩滑板摔伤,11例为骑自行车摔伤。

分型为:21例为伸展型骨折,15例为屈曲型骨折。

结果 36例无一例发生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术后石膏固定6周,10-12周拔掉克氏针,行功能锻炼,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

功能评定,伸展型,屈曲型均为优。

随访:患者无一例发生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及肘内外翻以及神经损伤并发症,肘关节外型良好。

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儿童伸展、屈曲型骨折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克氏针肘关节骨折闭合复位 C臂机肱骨髁上骨折常分为伸展型、屈曲型和粉碎型,其中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最为多见,占90%以上,伸展型又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由于尺偏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内侧皮质骨压缩塌陷,前臂的重力影响,造成后期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较高,而桡偏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受此影响,反而不易发生严重的肘外翻。

20世纪80年代以前,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满意,后遗症多,预后差,近10年来,随着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不断深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影像技术的发展,其临床疗效不断提高,目前各地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采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10~12岁25例,6~9岁11例,伸展型28例,屈曲型8例。

损伤原因:玩滑板摔伤25例,骑自行车摔伤11例,术前均拍摄双侧肘关节正侧位片,CT扫描三维重建,术前所有患者增在X线片上测量Baumann角,分型均为伸展型、屈曲型。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碍 ,而以肘 内翻畸形最 为常见 。2 1 0 0年 1 0月至 2 1 年 l 01 0 月收治儿童肱骨髁上 骨折 4 8例 ,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 针的
方 法 治 疗 ,获 得 满 意 疗 效 ,现 总结 报 告 如 下 。
定 观察 2月后摄片 2例骨化物基本 吸收 ,1例骨化加重影响
关节屈伸功能 ,合并 神经损 伤 的患儿在术 后半年 内神 经功 能均恢 复正常 。根据 马龙军 等… 肘关节 评定标 准 :优 :肘
1。 0 。可 :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 2 。 0 ,肘携带 角小 于正 1 一3 。 常的 1。~l。 1 5 。差 :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 3 。 O 以上 ,肘携带
角小于正常的 1。 5 以上 。本 组病人 恢复情 况 ,优 3 7例 ,良 1 0例 ,差 1 ,优 良率为 9 . % 。 例 79
骨折断端移位情 况 ,将患 肢置 于肩关 节外展 外旋 、屈肘 中
立位 ,一助手握 持前臂 ,另 一助 手把持上 臂近 端 ,拔 伸牵 引 以矫正重叠移位及利 用软组 织铰 链作用 纠正部 分旋转 移 位 ,术者在骨折远 端尺侧 以拇 指为支 点 ,四指握 住远 端桡
快 、自我塑形能力强 的特点 ,决定 了有别 于成人 治疗 的要
2 1 术前处理 .
整复 ,石膏托屈肘 9 。 固定 ,并给予院内制剂消肿止痛胶 O位 囊治疗 ,入院后 3— 5天 ,待 肢 体肿胀 开 始 消退 时行 手 术
治疗。
2 2 复位及 内固定 以伸直尺偏 型为例 ,采用臂丛 神经阻 . 滞麻醉或全麻 ,患者仰 卧位 ,复位前结 合 x线 片再次熟 悉
肿胀较轻的骨折是 适用 的 ,可维持 骨折复位 , 对 于不稳 但
定骨折 ,此种治疗方法 在护 理方 面要求高 ,常因患 儿家属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3例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3例
Ef cTr am e t f u r c n ya a t r f f t e t n p a o d lrFr cu eo m eu i r n e oS Hu r s n Ch l e i d w i o e d cina dPe c tn o sPi x t nA p r f 3Ca e t Clsd Re u t n r u a e u nFiai : Re o t s s h o o o8
A s r c 0be t eT b ev l ia f cso lsd rd cin a d p ru e u i x t n i e n b ta t ici :o o sr eci c le e t fco e e u t n ec  ̄n o spn f a o n t eig v n o i i r
b g na e moa f i cn r rs 4css h we cln sl(71 ,7 ae o d eut(05 , a- eu f re vl K r h e e, ae o de ee teut 7 . 1 ss o sl 2 . t r o s wi 6 s x l r s %) c g r s %)2cs e irsl 2 %) ocuinCoe d c o n e ua eu i xt ni et gspao d l at eo sa ut . . n l o :l dr u t na dpr t o s nf ai t a n urcn y f c r f f r e s( 4 C s s e i c n p i o nr i r ar u
髁 斜 形交 叉 穿 入 , 矢状 面上 与 肱 骨 干成 4。 , 在 5角 在 冠状 面上 向后 成角 2 。克 氏针 必 须穿透 对 侧皮 5, 质 以保 证有 牢 固 的固 定 , 尾剪 断后 置于 皮肤 外 。 针

闭合复位经皮外侧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外侧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外侧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江建平;张骥;张媺;朱长俊;冯孝志;童绪军【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髁部穿针固定治疗GartⅠ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型9例,Ⅲ型14例),闭合复位经皮外侧髁部穿克氏针加屈肘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周.3周后去石膏锻炼,4-6周拔去固定的克氏针.结果随访6-24个月,按Flynm 评定标准,优17例(73.9%),良5例(21.7%),一般2例(4.4%),优良率95.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外侧髁部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可靠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1(046)012【总页数】3页(P1069-1071)【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外侧穿针;内固定【作者】江建平;张骥;张媺;朱长俊;冯孝志;童绪军【作者单位】244000,铜陵,安徽省红十字铜陵医院骨科;100035,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244000,铜陵,安徽省红十字铜陵医院骨科;244000,铜陵,安徽省红十字铜陵医院骨科;244000,铜陵,安徽省红十字铜陵医院骨科;244000,铜陵,安徽省红十字铜陵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834.1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

过去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较多,如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经尺骨鹰嘴牵引、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等,但肘内翻发生率较高。

自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我们采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外侧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3-11岁,平均7岁3月。

右侧14例,左侧9例;伸直型22例,屈曲型1例;按Gartland分型[1],Ⅱ型9例、Ⅲ型14例。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选取 2 0 1 3年 4月 至 2 0 1 6年 7月 在 我 院 采 用 手 法 闭 合 复 7 例, 良l 1 例, 可2 例, 差0 例, 优 良率 9 3 . 3 3 。 位 经皮 穿针 治疗 的儿 童肱 骨 髁 上 骨 折 患 儿 3 0例 , 所 有 患 儿 术 优 1 所 有 病 例 无 肘 内翻 畸 形 , 神经 、 血管损伤 , 骨化性肌炎 、 肘 前无 明显神 经血 管 损伤 , 皮 肤 均 完整 。其 中男 1 6例 , 女 1 4 关 节 强 直 或 缺 血 性 肌 挛 缩 等 严重 并 发 症 发 生 。 例, 年龄 i ~1 2岁 , 平均年 龄( 6 . 7 4 ±3 . 5 1 ) 岁, 受 伤 至 治 疗 时 间i ~1 8 h , 平 均时间( 6 . 3 ±3 . 6 ) h 。其 中伸 直 型 骨 折 2 6例 , 屈
儿 童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是 指 肱 骨 内 外 髁 上 方 的 肱 骨 远 端 骨 中医 理疗 以舒筋 通 络 、 活血 化瘀 ( 中药热 奄包 外敷 及磁 热疗 等) 。
. 3 疗 效 评 价 ] 折, 常 发 生 在 8岁 以 下 儿 童 , 且 多发 生于非优 势侧 , 其 占儿 童 1
1 资 料 与 方 法

l 5 。 判定为可 ; 肘 关 节 伸 屈 角 度 丢 失 和携 提 角丢 失 > 1 5 。 判 定
为差 。
2 结 果
I . 1 一 般 资 料
3 0例 患 儿 均 得 到 随 访 , 随访时间 6 ~1 8 个月 , 平 均 随 访 时
间( 9 . 2 5 ±3 . 5 1 ) 个月 所 有 患 儿 均 获 得 骨 性 愈 合 。其 中 术 后皮 穿 针 治 疗 儿 童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马杰德;张治堂;张新栋【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15)012【摘要】目的:讨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3型)的方法及疗效的评估.方法:自2001~2007年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3型)56例.平均年龄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7 h.氯氨酮或臂丛麻醉,俯卧位,患肢外展置于自制支架,肘窝正好位于支架边缘,前臂与床面垂直,变换角度牵引复位,从肱骨内、外上髁远端钻入克氏针至对侧骨皮质或肱骨髓腔.石膏托屈肘60~70度、前臂中立位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0例,6例失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随访13月.优46例,良3例,中1例.轻度尺偏3例,无Volkmann缺血挛缩,骨化性肌炎1例、针道感染2例,无骨折不愈合.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3 型)微创、有效的方法,急诊手术效果更佳.【总页数】3页(P1583-1585)【作者】马杰德;张治堂;张新栋【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甘肃,白银,730900;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甘肃,白银,730900;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甘肃,白银,730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相关文献】1.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研究 [J], 潘仕红2.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与中药联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 [J], 李海清3.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 [J], 陈高旭;颉强;屈继宁4.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J], 王波;甘求恩;颜昌义5.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改良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 [J], 王斯晟;李楠竹;刘琦;王承云;苏联彬;陈永法;刘茂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形臂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C形臂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 上骨 折是 常见 儿童 骨 折 ,多发 于 5 ~ 1 2岁儿 童 占儿 童 肘部骨折 3 0 %一 4 0 %, 其中伸直型占 9 O %【 l j 。 如果早期处理不 当, 极 易引起缺血性挛缩、 肘 内翻, 甚至出现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肱 骨髁 上骨 折治 疗方 法较 多 , 本院 自2 0 0 8 年3 月至 2 0 1 2 年4 月 收 治4 3 例儿 童肱骨 髁上 骨折 应 用 C形 臂 下闭 合复 位经 皮 克氏针 固 定治 疗 , 取 得 了 良好 的临 床效 果 , 报告 如下 。
C形臂透视下 闭合复位经皮克 氏针 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昊 臣 忠
关 键词 : 肱 骨骨折 ; 闭合 手 法 ; 儿童; 肱骨 髁上 骨折
中图分 类号 : R 6 8 3 . 4 1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0 1 3 ) 0 8 — 0 0 9 9 一 O 1
睡眠、 食欲 、 情绪 等亦 有所 改 善 , 皮肤瘙痒缓解率远远高于 H D 组: H P + HD能有 效解 除透 析 患者 的 皮肤 瘙痒 , 明显 提 高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且 操作 简单 易行 , 具有 较 高 的实用 价值 , 值 得 基层 医院推
广。
参考 文献 『 1 ] Z质 刚. 血 液净 化模 式 与 临床 应 用[ M ] . 北京: 北京科 学技 术 出版
3 结 果
疗效评定 : 口 、 优3 1 例, 肘关节屈仲正常 , 提携角 1 0 o 1 5 o ; 良 7例 , 肘关节屈伸受限 5 。 内, 提携角减少或肘 内翻 5 。 内; 一般 4 例, 肘关节屈曲受限 1 O o 以内 , 肘 内翻 6 o 1 0 o ; 差 1 例, 屈曲受限 1 1 。 以上 , 肘内翻 l 1 。 一 1 5 。 , 优 良率为 8 8 . 3 %。 治 疗效果 。 本组 4 3 例 均 顺 利 完 成 手 术 ,手 术 时 间 2 5 ~ 3 5 m i n ,平 均 总之,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 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 3 0 m i n 。 术 后 X线 片示骨 折解 剖 复位 3 8 例, 近 解 剖复位 5 例。 克 氏 折操作简单 , 骨折愈合快 , 并 发症少 ,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 针 穿针 位 置及 固定 均满 意 , 针孔 无 活 动性 出血 。4 3 例 均 获 随访 , 临床推广应用。 随访时间 6 — 1 8 个月。骨折均愈合 , 愈合时间 4 — 7 周, 未发现感染 参 考文 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操作方法:(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
患肘伸直,根据术前分析远骨折端旋转方向,予相反方向进行拔伸牵引,纠正短
缩及旋转移位。(3)术者用双手挤压矫正尺桡偏移位。(4) 术者两拇指顶住鹰嘴
上方两侧的肱骨内外髁后方,其余手指握住骨折近端向后按压,术者复位时,助
手在保持牵引下屈肘,纠正骨折端的前后移位及成角。(5)对于陈旧性骨折者,
采用旋翻回绕、摇摆旋转、顶压折断等手法,造成骨折端活动,再按照上述步骤
进行整复。(6)“C”型臂X线透视证实骨折断端复位成功。(7)经皮穿克氏针固
定,根据骨折端稳定情况、肿胀情况及术者的经验,采用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
或外侧分离穿针,或三枚克氏针固定,通过骨折端达到近骨折段的对侧骨皮质,
将针尾弯曲90度后剪断,皮外约留0.5cm左右,无菌包扎,石膏托肘关节功能
位固定3周,开始进行功能训练,4一6周拔除克氏针。(见附图)
(二)、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治疗的适应症:由于众所周知的肱骨髁上骨折
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很高,故Ⅱ型和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适合经皮穿针治疗。
(三)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的优点包括:(1)、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多种
方式,适合各种情况的穿针。(2)、对病人的损伤小,不切开,不留下明显疤痕,
符合美观理念。(3)、骨折固定牢靠,避免了石膏或夹板固定时由于肿胀消退后,
松动而造成骨折端的移位。(4)、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X线片及进行临床检查,准确判断远骨折端相对近骨
折端的旋转移位情况,如果远骨折端旋后,则应予旋前位牵引,如果远骨折端旋
前,应予旋后位牵引,若骨折端无明显旋转移位,则予中立位牵引。
(2)、整复后进行“C”型臂X光机透视侧位片时,要由穿铅衣保护的术者或助
手维持位置,通过调整“C”型臂X光机的位置进行透视,如果将患侧肘关节置
于“C”型臂X光机上透视时,则应保护好肘关节,同时将肩关节一同进行旋转,
使整个上肢进行旋转,否则将造成骨折端重新旋转移位。
(3)、针对内侧穿针,容易损伤尺神经,导致严重的医源性损伤,许多临床医生
惧怕内侧穿针,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穿针方式,即内外侧交叉穿针、外侧分离
穿针、三枚克氏针固定等方式,对于穿针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内外侧交叉穿针
是最稳定的,适用于各种肱骨髁上骨折,但要求术者要熟练掌握穿针经验。
(4)、对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外侧进针在前,内侧进针在后,在进针时应在
肘关节外侧施加一压应力,使内侧产生张应力,避免内侧的嵌插,以恢复肱骨远
端内外侧柱长度的平衡,避免肘内翻的发生,外侧进针点应在肱骨外上髁的下方,
特别是骨折线偏低的骨折,我院的经验是,从肱骨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连线的
中点进针,避免克氏针在远骨折端所能承受的剪力较弱,固定牢靠性不足。外侧
进针穿过内侧骨皮质时,从肱骨的前内侧出针,针尖不宜外露过多,避免造成内
侧尺神经的损伤.
(5)对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内侧进针时,应将内侧皮肤向下向远侧推,并
用左手拇指按住肱骨内上髁,以固定后部的软组织,克氏针紧贴拇指前方进入肱
骨内上髁,这样可避免克氏针进入尺神经沟或造成周围软组织的绞伤,导致尺神
经的损伤。
(6)外侧进针穿过内侧骨皮质时,从肱骨的前内侧出针,针尖不宜外露过多,
避免造成内侧尺神经的损伤。
(7)外侧分离穿针是内外侧交叉穿针的补充,适用于肘部肿胀明显内上髁不容
易触及者、患者年龄较小者、初学者或对肱骨髁上骨折穿针经验不足或害怕医源
性尺神经损伤者等。取1枚直径1.5一2.0mm的克氏针自肱骨外髁部穿入皮肤,
触及骨质后在冠状面上与肱骨纵轴呈45度,在矢状面上与肱骨纵轴呈向前15
度进针,直至穿透肱骨近折端的对侧骨皮质。(6)再取1枚1.0一2.Omm克氏针
经内上髁部进针,在冠状面保持与肱骨纵轴成30 – 40度,在矢状面向后10
度进针方向,通过骨折端达到近骨折段的对侧骨皮质。
(8)、三枚克氏针穿针是在内外侧交叉穿针的基础上,整合外侧分离穿针技术,
即内侧一枚克氏针,外侧两枚克氏针,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极不稳定或粉碎性骨
折者。
(9)对于桡偏型骨折者,整复后位置不容易维持,特别是在穿针时容易再移位,
所以穿针时必须用拇指顶住肱骨远骨折端外侧,推骨折端向尺侧,才能避免移位。
(10)、穿针后,因为针眼引流的作用,加上骨折端及时复位,所以肿胀容易消
退,出现张力性水泡的机会明显减少,本组病例中仅2例术后出现张力性水泡。
(11)、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者,内侧进针时,应将内侧皮肤向下向远侧推,并
用左手拇指按住肱骨内上髁,以固定后部的软组织,克氏针紧贴拇指前方进入肱
骨内上髁,这样可避免克氏针进入尺神经沟或造成周围软组织的绞伤,导致尺神
经的损伤。
(12)、外侧分离穿针者,在穿针前,应对进针点进行科学的设计,相对应的进
针点在冠状面与矢状面上的角度要把握好,我们的体会是肱骨外上髁部进针的克
氏针先穿,然后再穿肱骨外上髁下方的克氏针,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分离穿针。
(13)、对于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可以进行手法整复经皮穿针治疗,肘关节功
能恢复良好,但需要康复时间相对新鲜骨折者要长,同时,对于陈旧性肱骨髁上
骨折者,需配合中药辨证施治,采用内服外用中药,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