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药化研究

合集下载

18株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18株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
采摘部位 果实、叶、茎
叶、柄、根 叶、茎 叶、茎 叶、根
果实、叶、茎 果实、叶、茎
叶、根 果实、叶、茎
叶 叶、茎

植物样品 日本东北大学药用植物园,分别采 集植物 的 果 实、叶、茎、根 等 部 位,并 做 好 详 细 记 录, 见表 1; Prime STAR TAKARA 公 司; QIAEX II Gel Extraction Kit 德国 Qiangen 公司; 选择性分离培养 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 PDA) 加氯霉素,氯霉素终 浓度为 50 μg / mL。
苯酚 / 氯 仿 / 异 戊 醇 ( 体 积 比 25 ∶ 24 ∶ 1 ) 。 涡 旋, 15000 r / min离心 5 min,上清液转移。加 1 mL 无水 乙 醇 和 40 μL 3 mmol / L NaAc,15000 r / min 离 心 15 min,舍弃上清液。加 200 μL 70% 乙醇,15000 r / min 离心 5 min,舍弃上清液。 1.2.3 目标 DNA 片段的 PCR 扩增 真菌基因组中 编码核糖体的基因 28S rDNA 中 D1 / D2 区域序列长 度适中,适 用 于 真 菌 鉴 定[10]。 以 提 取 的 DNA 为 模 板,利用 rDNA 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CR 扩增未知 真菌 的 28S rDNA D1 / D2 区 域,引 物 为 NL1 ( 5' - GCATATCAATAAGCGGAGGAAAAG-3') 和 NL4 ( 5' - GGTCCGTGTTTCAAGACGG - 3') 。使 用 Prime STAR 体系,反应液总体积为 15 μL,其组成见表 2。

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的开题报告

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的开题报告

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的开题报告标题: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分布摘要:内生真菌是生活在植物体内的微生物,与植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内生真菌可以增强植物抵御病害、逆境压力和提高植物营养素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北方地区拥有众多药用植物,但相关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分布情况却鲜有报道。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信息,为药用植物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生真菌;药用植物;多样性;生态分布;保护研究背景:内生真菌是一类依托于植物体内进行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与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内生真菌的生长不会对植物造成显著的损害,而且还能通过增强植物营养素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抵御病害的能力等方面对植物产生积极的效应。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共生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研究内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健康保护的影响。

研究对象除了特定的经济作物外,还涉及到一些具有物质和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

中国是拥有丰富药用植物资源的国家,其中不乏一些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如黄芪、人参、当归等。

这些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内生菌群形成的共生关系也非常复杂。

目前,对于我国北方常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信息研究甚少。

如果能够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影响机理,更好地发挥药用植物的作用,为这些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选取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4-6种主要药用植物(以黄芪、人参、当归为代表),对这些植物的内生真菌群落进行分离、鉴定和比较分析,并通过一些生态学指标与环境参数比较,研究这些内生真菌的种类、多样性特征和生态信息。

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 采集本研究对象的药用植物标本,分离出植物根系中的内生真菌群落;2. 对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依据ITS序列比对结果构建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了解这些真菌的亲缘关系和种类组成情况;3. 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度指数等生态学指标,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4. 结合样地环境因子(土壤温度、pH值、土壤水分、光照等)等生态因素,探究内生真菌群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规律。

杉木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杉木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杉木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一、概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在内生真菌的世界里,杉木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关于杉木木林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养分的循环和生态平衡的维持,而且在碳储存和污染物去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内生真菌多样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

内生真菌是指那些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与植物根系紧密相连的微生物。

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参与有机物质的循环、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杉木林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树种之一,其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杉木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过程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文旨在探讨杉木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状况,并分析内生真菌多样性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以期为人类的经营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研究意义与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凋落物分解过程对于维持森林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内生真菌作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分解过程的机制,而且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杉木林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通过对杉木林中不同树种、不同年龄阶段的树木凋落物的内生真菌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其多样性与凋落物分解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两种黄连内生真菌和金山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两种黄连内生真菌和金山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两种黄连内生真菌和金山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一、引言黄连和五味子均为我国传统中草药的重要原料,因其药用价值备受关注。

而其内部真菌更是提供了宝贵的生物学与药学的研究基础。

在传统中医药中,通过探究药物和其内部微生物的关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能发现新的药物成分和来源。

本篇论文将主要探讨两种黄连内生真菌和金山五味子中的化学成分研究。

二、黄连内生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等功效。

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连内部存在多种内生真菌,这些真菌与黄连的生长及药用成分密切相关。

通过采集黄连样品并利用生物学方法提取其内生真菌,我们可以对这些真菌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1. 内生真菌的提取与鉴定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如DNA提取和PCR技术等,对黄连样品中的内生真菌进行提取并扩增出真菌的特异性片段,然后进行测序和鉴定。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成功从黄连中提取出两种主要的内生真菌。

2. 化学成分分析对这两种内生真菌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糖、黄酮等化合物。

其中,一种内生真菌的主要成分为黄连素,而另一种则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其他未知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黄连的药理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三、金山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金山五味子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果实常被用于中药制剂中。

与黄连相似,金山五味子内部也存在多种微生物,其中内生真菌是研究的重点。

1. 样品处理与内生真菌的提取对金山五味子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后,利用生物学方法提取其内生真菌。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金山五味子中提取出多种内生真菌。

2. 化学成分分析对这些内生真菌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含有多种黄酮、酚类、萜类等化合物。

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可能对金山五味子的药用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四、结论通过对两种黄连内生真菌和金山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内生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八种盐生植物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逆、促生作用研究》范文

《八种盐生植物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逆、促生作用研究》范文

《八种盐生植物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逆、促生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盐生植物作为特殊的生物群体,能够在高盐、干旱等极端环境中生存,其适应环境的机制一直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盐生植物与其根部内生真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共生关系,这些内生真菌对盐生植物的抗逆性和促生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选取了八种盐生植物,对其根部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抗逆、促生作用的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选取了八种常见的盐生植物,包括碱蓬、碱茅、沙棘等。

在采集植物样品时,我们主要选择了生长在盐碱地、沙漠等极端环境中的健康植株。

2. 方法(1)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对采集的盐生植物样品进行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分离技术,如组织印迹法、稀释涂布法等。

(2)内生真菌的鉴定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如ITS序列分析等)。

(3)抗逆、促生作用研究通过培养实验,研究内生真菌对盐生植物的抗逆性(如耐盐性、抗旱性等)和促生作用(如提高生物量、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等)的影响。

三、结果与分析1. 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经过对八种盐生植物根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我们成功获得了多种内生真菌菌株。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我们将这些菌株归属于不同的属种。

其中,某属内生真菌在多株盐生植物中均有发现,表明其可能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和共生关系。

2. 抗逆性研究通过培养实验,我们发现某些内生真菌能够显著提高盐生植物的耐盐性和抗旱性。

例如,某株内生真菌能够显著降低盐胁迫下植物的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积累,提高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此外,我们还发现某些内生真菌能够促进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气孔调节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3. 促生作用研究研究还发现,某些内生真菌能够显著促进盐生植物的生物量增加和生长环境改善。

例如,某株内生真菌能够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的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的
共生功能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与银杏树之间可能存在共生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例如,一 些内生真菌可以促进植物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而另一些则可以帮助植物抵抗 病原体和害虫的侵袭。
04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 的相互作用
对宿主植物生长的影响
促进生长
一些内生真菌可以产生生 长激素或类似物,促进宿 主植物的生长。
物种多样性指数
通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可以评估银杏叶部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的高低。常用 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包括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这些指数综合 考虑了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两个方面。
生态多样性分析
生态位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可能在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态位。例如,一些内生真菌可能在银杏 幼苗期就开始定殖,而另一些则可能在成树期才出现。此外,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银杏树上,内生真菌的 种类和数量也可能存在差异。
06
结论与展望
研的内生真菌种类 丰富,包括青霉属、曲霉属、毛
霉属等多个属。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 在不同采集地点和季节存在差异 ,表明环境因素对内生真菌的分
布具有一定影响。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具 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
炎等,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和稳定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与宿主 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同时,内生真菌还可以 通过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来 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
为药物研发和农业生 产提供新的资源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具有生物 活性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具有 抗菌、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候选化合 物。同时,一些内生真菌还可以产生 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来促进植物 的生长和发育,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 资源。

3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产生物碱菌株的筛选

3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产生物碱菌株的筛选

Bi od i v e r s i t y o f e nd o phy t i c f ung i a nd s c r e e ni ng o f a l ka l o i d - pr o du c i ng f u ng i f r o m t hr e e ki nd s o f me di c i na l pl a nt s
1 8 个属 。最后 ,采 用Dr a g e n d o r f j 验 从这 8 3 株 真菌 中筛选 出青霉菌属( P e n i c i l l i u m) B1 4 菌株具有产生物碱 的潜力 。讨论 三种药
用植物含 有丰富多样 的内生真菌 分布 。采用D r a g e n d o r f i  ̄ 验 检测发酵液中的生物碱 ,该方法快速简 便,能有效提高筛选速率 , 可应用于产生物碱微生物 的高通量筛选 。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真菌 ;多样性 ;生物碱 中图分类号 :R 9 7 8 文献标志码 :A
( 1华东理 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 国家重点实验 室,上海 2 0 0 2 3 7 ;
2中国科 学院上海 生命科 学研 究院植 物生理 生态研 究所 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 室,上海 2 0 0 0 3 2 )
摘要 : 目的 探 究药用植 物蛇足 石杉 、曼地亚 红豆杉 和南方红 豆杉 内生真菌 的多样性 , 以及 从中筛选 产生物碱 的 内生 真菌 。方 法 用 传统 的表面 灭菌和 组织 剪切法 处理植 物样 品 ,通 过加有抗 细菌抗 生素 的真菌培 养基分 离和 富集植物 内生真 菌 。根据 内生 真菌 的表 型特 征和I T S 序 列 ,对其进 行分类和 多样性分 析,并用Ne i g h b o u r — J o i n i n g 的方 法构建系统进 化树 。利用 D r a g e n d o r f j 验检测各 内生真菌 的发酵液 ,筛选 具有产 生物碱潜力的菌株 。结果 从3 种 植物 中共 分离到7 6 4 株 内生真菌 ,挑选 出具有代 表性表型特征 的菌 株8 3 株 ,对I T S 序列 进行 比对和 多样性 分析表 明,这些菌株 分布 于子囊菌 f ] ( As c o my c o t a ) 的3 个纲 、

多花黄精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多花黄精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SPT-P250C 智能生化培养箱(合肥华德利); SW- CJ- 2FD 双 人 单 面 超 净 工 作 台(苏 州 苏 洁); LDZX-50KBS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 TGL-16G 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植物/真菌基因组 DNA 小量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G-BOX 凝胶成像 系统(Syngene 公司);DYY-8C 电泳仪(北京六一)。
PCR 扩增,序列:ITS15′-TCCGTAGGTGAACCTGC⁃ GG- 3′ ,ITS45′- TCCTCCGCTTATTGATATGC- 3′ , 50μL 体系进行 PCR 扩增,如表 1。
表 1 PCR 扩增 rDNA-ITS 的反应体系
成分 Premix Tap ITS1(20μmol/L) ITS4(20μmol/L) 双蒸水 DNA 模板
加样容积/μL 25 2 2 19 2
测序结果在 GenBank 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 对。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 库 BLAST 中已知序列对其进行相似性分析与鉴定, 得到真菌的分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2.4 分离频率
分离频率[18(] isolation frequency,IF)=分离到的 各属内生真菌的菌株数÷内生真菌分离菌株总数× 100% 。 当 IF>10% 时 ,定 义 为 优 势 属 ,当 5% <IF< 10%时,定义为常见属,当 IF<5%时,定义为稀有属。
摘 要:采用组织块法和平板划线法对从多花黄精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纯化,并观察菌落形态,利用
真菌 70 株,属于 21 属
59 种,主要分布在 Fusarium、Diaporthe、Aspergillus、Penicillium 和 Alternaria 属中,占总菌株数的 61.43%。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药化研究
发表时间:
2015-08-31T10:33:49.663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作者: 苏海林
[导读] 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天然药物研究所 而半夏当中的内生真菌也能够合成盐酸麻黄碱,大大提升其药用价值,利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检测。

苏海林(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2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天然药物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
0106)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30-
01【摘要】植物与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共生或寄生关系,这些真菌在寄主体内生长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寄主感染或发病,部分寄
生真菌还能够与宿主产生相似的新陈代谢产物。我国中医以中药治疗为主,其中大部分为植物性药物,所寄生的真菌能够产生大量有效药
物成分,形成了新的药物资源。本文即是以半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药化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半夏体内真菌的分离和鉴别方法,同时阐
述了这些真菌所合成的盐酸麻黄碱的研究,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半夏;内生真菌;分离;种类;盐酸麻黄碱
人类最早于1898年从黑麦草当中分离了内生真菌,但这类真菌对于植物本身不但不会造成影响,还会促进植物的成长,因此对于
这类真菌的研究一直处于基础阶段。直到1977年人们发现能够导致中毒的内生真菌后,对于这类真菌的研究才真正开始,并且逐渐发
展到了医疗领域,使得人们对于药材内生真菌的作用越来越感兴趣。1半夏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分类1.1半夏内生真菌的分离在对半夏内
生真菌进行分离时,选取的材料应为采摘时间不超过48的半夏药材。实验工具主要包括胶带、剪刀、镊子、滤纸、脱脂棉、三角瓶、培
养皿、玻璃棒、接种环等,使用药剂包括青霉素、链霉素、甲基蓝、蛋白胨、蔗糖、葡萄糖、琼脂、蒸馏水、乙醇等。实验设备包括恒温
培养箱、光学显微镜、电干燥箱、天平、灭菌锅等。
首先为分离的真菌制备培养基,其中含有淀粉、葡萄糖、琼脂、蒸馏水等,将所有材料用水煮沸至30,并在121℃的灭菌锅内进
行杀菌,灭菌时间也为30。在培养基冷却至45℃时,将链霉素和青霉素加入到培养基当中,剂量分别为40和30。选择半夏的根
茎、叶片、花瓣等进行清洗,用纱布擦干,然后再用无菌蒸馏水对样本进行反复清洗,大约3次,利用已消毒的吸水纸将样本表面水分吸
干。将处理好的根茎切成1的小块,叶片和花瓣则切成4的小片。将处理好的样本在培养基上进行涂抹,不用部位按照不同的印迹进行处
理。再选取其他的组织样本,用乙醇浸泡3,之后重复清洗3次,根据培养基上的印迹进行对照。
将已制备完成的培养基放入27℃的恒温培养箱当中,在3至4内即可生长出菌丝,利用接种环将菌丝挑起转移到另外的培养基上,
这样就可以得到半夏内生真菌的样本。再将形态不同的菌丝分别移植到其它培养皿上,通过镜检的方式观察真菌当中是否存在其它杂菌,
保证真菌的纯度。1.2半夏内生真菌的分类将已经制备好的纯化菌丝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采用点种的方式,利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的菌
丝移植在培养皿的中心位置,并将其放置于28℃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在7到14之后进行观察和分类。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
点包括菌落直径的大小,菌落表面的颜色,菌落色素是否渗透培养基当中,菌丝纹路,菌丝密度,菌丝形态,菌丝高度,菌丝边缘形态,
有无渗出物等。观察的方法是将菌株挑取放置在载玻片上,利用镜检方式进行观察。
从分类结果当中可以看出,共有3个属,25种不同的菌株。其中菌落形态呈绒毛状,颜色为白色,在数天后变化为青绿色,菌落边
缘整齐,孢子形态以镰刀形为主的为镰孢属真菌,共包括11种。菌落生长速度较快,菌落呈淡黄色,少部分呈青黄色,菌丝微观观察分
枝较少,分生孢子梗为无色,孢子头呈近球桩,为曲霉属,共12种。菌落的中心颜色较暗,当菌落周围呈白色,形状为毛毡状,分生孢
子梗颜色较暗,没有任何分枝,孢子本身颜色较暗,并且具有明显的横纵隔膜,孢子整体呈链状,为链格属,共2种。2半夏内生真菌合
成的盐酸麻黄碱药化研究半夏当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化合物是其主要的药效成分,其中以麻黄碱为主,它可以替代人体肾上腺素,对神经具
有兴奋作用,并且药效比人体自身合成的肾上腺素还要持久,采用口服方法就能够发挥效用,松弛平滑肌,收缩血管,能够有效缓解慢性
支气管炎并发哮喘和低血压症状。而半夏当中的内生真菌也能够合成盐酸麻黄碱,大大提升其药用价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检测。
根据研究显示,我国贵州、云南、广西等地所产出的半夏内生真菌合成物当中能够检测出麻黄碱,其中云南地区半夏内生真菌所产出
的麻黄碱比率最高,可以达到7.0,而广西和贵州的半夏内生真菌麻黄碱产出率分别为1.6和2.0。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目前
有两种解释,其一为寄生关系的两个物种之间能够形成基因水平传递情况,导致二者之间能够形成相同性质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二主要是
针对于共生关系,认为在生物体内一旦一种次级代谢产物产生,那么共生的其它物种就会将其进行利用,表现出促进作用,使得该有利次
级代谢产物含量增加。3结语:半夏是我国中药当中主治哮喘和低血压的重要药物,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而在半夏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当中也可以检测出麻黄碱物质,这说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大大提升了半夏的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1]孙剑秋,郭良栋,臧威,等.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活性物质多样性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12,26
(07):1505-1506.[2]王利娟,贺新生.植物内生真菌分离培养的研究方法[J].微生物学志,2012,
26(0
4):55-60.[3]杨春平,陈华保,吴文君,等.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潜在应用价值[J].西北农业学报,
2015,14(02):126-132.[4]吴皓,谈献和,蔡宝昌,等.半夏姜制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2012,21(03):157-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