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性质练习题(详细答案)

菱形性质练习题(详细答案)
菱形性质练习题(详细答案)

菱形性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的顶点P的坐标是(3,4),则顶点M、N的坐标分别是()

A.M(5,0),N(8,4) B.M(4,0),N(8,4) C.M(5,0),N(7,4) D.M(4,0),N(7,4)

2.(2010?)菱形的周长为4,一个角为60°,则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A.2 B. C.1 D.

3.(2010?襄阳)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

A.3:1 B.4:1 C.5:1 D.6:1

4.(2010?)如图,菱形ABCD中,AB=15,∠ADC=120°,则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15 B. C.7.5 D.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5.(2011?地区)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3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cm2.

6.(2011?綦江县)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丄AB,垂足为H,则点0到边AB的距离OH=_________.

7.(201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的中点,且DE丄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cm2.

6题图7题图8题图9题图8.(201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13,AC=10,过点D作DE∥AC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则△BDE的周长为_________.

9.(2010?)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一个角∠BAD=8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AB上且BE=BO,则∠BEO=_________度.

10.(2009?)如图,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AB=BC=16cm,则∠1=

_________度.

10题图12题13题图14题图11.(2009?)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为6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12.(2009?)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米,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9米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_________点.13.(2008?)如图,P为菱形ABCD的对角线上一点,PE⊥AB于点E,PF⊥AD于点F,PF=3cm,则P点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_cm.

14.(2006?)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_________.15.(200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之比为3:4,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cm2.16.(2005?)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cm,一条对角线长是24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cm2.

17.(2004?)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

17题图18题图19题图

18.(2003?)如图:菱形ABCD中,AB=2,∠B=12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19.如图:点E、F分别是菱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且∠EAF=∠D=60°,∠FAD=45°,则∠CFE=_________度.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0.(2011?)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已知A(0,4),B(﹣3,0).

(1)求点D的坐标;

(2)求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1.(2011?)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C=60°,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DE=BE.

22.(20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O点作OE⊥AB,垂足为E.(1)求∠ABD的度数;

(2)求线段BE的长.

23.(2010?宁洱县)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BE⊥AD、BF⊥C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BE=BF;

(2)当菱形ABCD的对角线AC=8,BD=6时,求BE的长.

24.(2009?)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E连接BE.

(1)证明:∠APD=∠CBE;

(2)若∠DAB=60°,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为什么?

25.(200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E是BD延长线上一点,F是DB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请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的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须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接_________;

(2)猜想: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说明:写出证明过程的重要依据)

26.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4cm,BC=8cm、点P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 运动,点P、Q的速度都是1cm/s.

(1)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QCP可能是菱形吗?如果可能,那么经过多少秒后,四边形AQCP是菱形?

(2)分别求出菱形AQCP的周长、面积.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的顶点P的坐标是(3,4),则顶点M、N的坐标分别是()

A.M(5,0),N(8,4) B.M(4,0),N(8,4) C.M(5,0),N(7,4) D.M(4,0),N(7,4)考点: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此题可过P作PE⊥O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长度,则M、N两点坐标便不难求出.

解答:解:过P作PE⊥OM,

∵顶点P的坐标是(3,4),

∴OE=3,PE=4,

∴OP==5,

∴点M的坐标为(5,0),

∵5+3=8,

∴点N的坐标为(8,4).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根据菱形的性质和点P的坐标,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2.(2010?)菱形的周长为4,一个角为60°,则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A.2 B. C.1 D.

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菱形的边长,由菱形的两边和较短的对角线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较短的对角线长.

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周长为4,

∴AB=BC=CD=DA=1,

又∵∠B=60°,

∴△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AB=BC=1.

故选C.

点评:本题既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又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菱形性质应用中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

3.(2010?襄阳)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

A.3:1 B.4:1 C.5:1 D.6:1

考点:菱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三角函数可求得其一个角从而得到另一个角即可得到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

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已知可得到菱形的边长为2cm,从而可得到高所对的角为30°,相邻的角为150°,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5: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1)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

(2)菱形的两个邻角互补.

4.(2010?)如图,菱形ABCD中,AB=15,∠ADC=120°,则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15 B. C.7.5 D.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先求出∠A等于60°,连接BD得到△AB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D等于菱形边长.

解答:解:连接BD,∵∠ADC=120°,

∴∠A=180°﹣120°=60°,

∵AB=AD,

∴△ABD是等边三角形,

∴BD=AB=1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一个角是60°的菱形,有一条对角线等于菱形的边长.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5.(2011?地区)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3cm,则它的面积是3cm2.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由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3cm,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3cm,

∴它的面积是:×2×3=3(cm2).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注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6.(2011?綦江县)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丄AB,垂足为H,则点0到边AB的距离OH=.

考点:菱形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勾股定理。

分析: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四边相等,根据面积相等,可求出OH的长.

解答:解:∵AC=8,BD=6,

∴BO=3,AO=4,

∴AB=5.

AO?BO=AB?OH,

OH=.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基本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四边相等,根据面积相等,可求出AB边上的高OH.

7.(201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的中点,且DE丄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2cm2.

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因为DE丄AB,E是AB的中点,所以AE=1cm,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D的长,菱形的面积=底边×高,从而可求出解.

解答:解:∵E是AB的中点,

∴AE=1cm,

∵DE丄AB,

∴DE==cm.

∴菱形的面积为:2×=2cm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四边都相等,菱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等.

8.(201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13,AC=10,过点D作DE∥AC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则△BDE的周长为60.

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及互相平分就可以在Rt△AO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就可以求出△BDE的周长.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13,AC⊥BD,OB=OD,OA=OC=5,

∴OB==12,BD=2OB=24,

∵AD∥CE,AC∥DE,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CE=AD=BC=13,DE=AC=10,

∴△BDE的周长是:BD+BC+CE+DE=24+10+26=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主要利考查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及勾股定理来解决,关键是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C⊥BD,从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度,难度一般.

9.(2010?)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一个角∠BAD=8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AB上且BE=BO,则∠BEO=65度.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因为AB=AD,∠BAD=80°,可求∠ABD=50°;又BE=BO,所以∠BEO=∠BOE,根据三角形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ABCD是菱形,∴AB=AD.∴∠ABD=∠ADB.

∵∠BAD=80°,∴∠ABD=×(180°﹣80°)=50°.

又∵BE=BO,

∴∠BEO=∠BOE=×(180°﹣50°)=65°.

故答案为:65.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角和定理.属基础题.

10.(2009?)如图,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AB=BC=16cm,则∠1=120度.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应用题。

分析:由题意可得AB与菱形的两邻边组成等边三角形,从而不难求得∠1的度数.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B与菱形的两邻边组成等边三角形,则∠1=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1.(2009?)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为6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2或6.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

分析:题中没有指明该对角线是较长的对角线还是较短的对角线,所以就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当较长对角线长为2时,则另一对角线长为2;

②当较短对角线长为2时,则另一对角线长为6;

故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2或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做题时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2.(2009?)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米,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9米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B点.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规律型。

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得其每走一个循环是8米,从而可求得其行走2009米走了几个循环,即可得到其停在哪点.解答:解:根据“由A点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可得出,每经过8米完成一个循环,

∵2009÷8=251余1,

∴行走2009米停下,即是在第252个循环中行走了一米,即停到了B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循环的规律,要注意所求的值经过了几个循环,然后便可得出结论.

13.(2008?)如图,P为菱形ABCD的对角线上一点,PE⊥AB于点E,PF⊥AD于点F,PF=3cm,则P点到AB 的距离是3cm.

考点:菱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已知得AC为∠DAB的角平分线,且PE,PF分别到角两边的距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E=PF.解答:解:∵ABCD是菱形

∴AC为∠DAB的角平分线

∵PE⊥AB于点E,PF⊥AD于点F,PF=3cm.

∴PE=PF=3cm.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

14.(2006?)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16.

考点: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AC=AB,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B=60°,AB=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4

∴正方形ACEF的周长=4×4=16.

16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

15.(200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之比为3:4,则菱形的面积为96cm2.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已知可分别求得两条对角线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得到其面积.

解答:解:设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x,4x,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102,

解之得,x=4,

则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12cm、16cm,

∴菱形的面积=12×16÷2=96cm2.

故答案为96.

点评:主要考查菱形的面积公式:两条对角线的积的一半,综合利用了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

16.(2005?)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cm,一条对角线长是24cm,则它的面积是120cm2.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已知菱形的周长以及一条对角线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另一对角线的长度,然后易求得菱形的面积.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D=13cm,OA=12cm,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D=5cm,则BD=10cm,则它的面积是24×10×=120cm2.

故答案为:1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菱形的面积公式,综合利用了勾股定理.

17.(2004?)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5.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因为△ABC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面积则不难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答:解: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

∵△ABC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

菱形ABCD的面积=AC?BD=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2=2.5.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菱形面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8.(2003?)如图:菱形ABCD中,AB=2,∠B=12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

考点:菱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动点型。

分析:过点E作PE⊥AB,交AC于P,则PA=PB,根据已知得到PA=2EP,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PE,PA的值,从而可得到PE+PB的最小值.

解答:解:当点P在AB的中垂线上时,PE+PB有最小值.

过点E作PE⊥AB,交AC于P,则PA=PB.

∵∠B=120°

∴∠CAB=30°

∴PA=2EP

∵AB=2,E是AB的中点

∴AE=1

在Rt△APE中,PA2﹣PE2=1

∴PE=,PA=

∴PE+PB=PE+PA=.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垂线,菱形的邻角互补.勾股定理和最值.本题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是对点P的运动状态不清楚,无法判断什么时候会使PE+PB成为最小值.

19.如图:点E、F分别是菱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且∠EAF=∠D=60°,∠FAD=45°,则∠CFE=45度.

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计算题。

分析:首先证明△ABE≌△ACF,然后推出AE=AF,证明△AEF是等边三角形,最后可求出∠AFD,∠CFE的度数.

解答:解:连接AC,

∵菱形ABCD,∴AB=AC,∠B=∠D=60°,

∴△ABC为等边三角形,∠BCD=120°

∴AB=AC,∠ACF=∠BCD=60°,

∴∠B=∠ACF,

∵△ABC为等边三角形,

∴∠BAC=60°,即∠BAE+∠EAC=60°,

又∠EAF=60°,即∠CAF+∠EAC=60°,

∴∠BAE=∠CAF,

在△ABE与△ACF中

∴△ABE≌△ACF(ASA),

∴AE=AF,

又∠EAF=∠D=60°,则△AEF是等边三角形,

∴∠AFE=60°,

又∠AFD=180°﹣45°﹣60°=75°,

则∠CFE=180°﹣75°﹣60°=45°.

故答案为4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的角和定理.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0.(2011?)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已知A(0,4),B(﹣3,0).

(1)求点D的坐标;

(2)求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考点:菱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数形结合。

分析:(1)菱形的四边相等,对边平行,根据此可求出D点的坐标.

(2)求出C点的坐标,设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C点的坐标可求出确定函数式.

解答:解:(1)∵A(0,4),B(﹣3,0),

∴OB=3,OA=4,

∴AB=5.

在菱形ABCD中,AD=AB=5,

∴OD=1,

∴D(0,﹣1).

(2)∵BC∥AD,BC=AB=5,

∴C(﹣3,﹣5).

设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把(﹣3,﹣5)代入解析式得:k=15,

∴y=.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对边平行,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1.(2011?)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C=60°,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DE=BE.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易得BD⊥AC,∠DBC=30°,又由DE∥AC,即可证得DE⊥BD,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DE=BE.

解答:证明:

法一:如右图,连接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

∴BD⊥AC,∠DBC=30°,

∵DE∥AC,

∴DE⊥BD,

即∠BDE=90°,

∴DE=BE.

法二:∵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

∴AD∥BC,AC=AD,

∵AC∥DE,

∴四边形ACED是菱形,

∴DE=CE=AC=AD,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BC=CD,

∴BC=EC=DE,即C为BE中点,

∴DE=BC=BE.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2.(20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O点作OE⊥AB,垂足为E.(1)求∠ABD的度数;

(2)求线段BE的长.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1)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又∠A=60°,得到△ABD是等边三角形,∠ABD是60°;

(2)先求出OB的长和∠BOE的度数,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

解答:解:(1)在菱形ABCD中,AB=AD,∠A=60°,

∴△ABD为等边三角形,

∴∠ABD=60°;(4分)

(2)由(1)可知BD=AB=4,

又∵O为BD的中点,

∴OB=2(6分),

又∵OE⊥AB,及∠ABD=60°,

∴∠BOE=30°,

∴BE=1.(8分)

点评:本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需要熟练掌握.

23.(2010?宁洱县)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BE⊥AD、BF⊥C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BE=BF;

(2)当菱形ABCD的对角线AC=8,BD=6时,求BE的长.

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菱形的邻边相等,对角相等,证明△ABE与△CBF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2)先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求出菱形的边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和底边乘以高两种求法即可求出.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B,∠A=∠C,

∵BE⊥AD、BF⊥CD,

∴∠AEB=∠CFB=90°,

在△ABE和△CBF中,

∴△ABE≌△CBF(AAS),

∴BE=BF.

(2)解:如图,

∵对角线AC=8,BD=6,

∴对角线的一半分别为4、3,

∴菱形的边长为=5,

菱形的面积=5BE=×8×6,

解得B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同时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两种求法.

24.(2009?)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E连接BE.

(1)证明:∠APD=∠CBE;

(2)若∠DAB=60°,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为什么?

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动点型。

分析:(1)可先证△BCE≌△DCE得到∠EBC=∠EDC,再根据AB∥DC即可得到结论.

(2)当P点运动到AB边的中点时,S△ADP=S菱形ABCD,证明S△ADP=×AB?DP=S菱形ABCD即可.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BC=CD,AC平分∠BCD(2分)

∵CE=CE

∴△BCE≌△DCE(4分)

∴∠EBC=∠EDC

又∵AB∥DC

∴∠APD=∠CDP(5分)

∴∠EBC=∠APD(6分)

(2)解:当P点运动到AB边的中点时,S△ADP=S菱形ABCD.(8分)

理由:连接DB

∵∠DAB=60°,AD=AB

∴△ABD等边三角形(9分)

∵P是AB边的中点

∴DP⊥AB(10分)

∴S△ADP=AP?DP,S菱形ABCD=AB?DP(11分)

∵AP=AB

∴S△ADP=×AB?DP=S菱形ABCD

即△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12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判断当P点运动到AB边的中点时,S△ADP=S菱形ABCD是难点.

25.(200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E是BD延长线上一点,F是DB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请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的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须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接AF;

(2)猜想:AF=AE;

(3)证明:(说明:写出证明过程的重要依据)

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观察图形应该是连接AF,可通过证△AFB和△ADE全等来实现AF=AE.

解答:解:(1)如图,连接AF;

(2)AF=AE;

(3)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ABD=∠ADB,

∴∠ABF=∠ADE,

在△ABF和△ADE中

∴△ABF≌△ADE,

∴AF=AE.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线段相等,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26.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4cm,BC=8cm、点P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 运动,点P、Q的速度都是1cm/s.

(1)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QCP可能是菱形吗?如果可能,那么经过多少秒后,四边形AQCP是菱形?

(2)分别求出菱形AQCP的周长、面积.

考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1)设经过x秒后,四边形AQCP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四边相等列方程即可求得所需的时间.

(2)根据第一问可求得菱形的边长,从而不难求得其周长及面积.

解答:解:(1)经过x秒后,四边形AQCP是菱形

由题意得16+x2=(8﹣x)2,解得x=3

即经过3秒后四边形是菱形.

(2)由第一问得菱形的边长为5

∴菱形AQCP的周长=5×4=20(cm)

菱形AQCP的面积=5×4=20(cm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运用.

菁优网所有

仅限于学习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作品编号:51897654258769315745896 学校:密参录bwt市背合属镇丹面高小学* 教师:性设景* 班级:鹦鹉参班* 《第1章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选择题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 2.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4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是AD的中点,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等于() A.3cm B.4cm C.2.5cm D.2cm 3.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且面积为120cm2,对角线AC=24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52cm B.40cm C.39cm D.26cm 4.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AD B.AC⊥BD C.AC=BD D.∠BAC=∠DAC 5.如图,菱形ABCD中,∠B=60°,AB=2cm,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EF、AF,则△AEF的周长为() A.2cm B.3cm C.4cm D.3cm 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AB=2,∠ABC=60°,则BD的长为()A.2 B.3 C. D.2 7.如图,在菱形ABCD中,AC=8,BD=6,则△ABD的周长等于() A.18 B.16 C.15 D.14

8.某校的校园内有一个由两个相同的正六边形(边长为2.5m)围成的花坛,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校方先要将这个花坛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一个菱形区域如图所示,并在新扩充的部分种上草坪,则扩建后菱形区域的周长为() A.20m B.25m C.30m D.35m 9.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CE,连接AD,下列条件能够判定四边形ACED为菱形的是() A.AB=BC B.AC=BC C.∠B=60° D.∠ACB=60° 10.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 A. B. C.5 D.4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1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1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CND的周长是10,则AC 的长为. 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其成为菱形(只填一个即可). 14.如图,将两张长为9,宽为3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面积有最小值9,那么菱形面积的最大值是. 15.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 . 16.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D,CD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BD=2,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菱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乐恩特教育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校区:百花

1、探究菱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练一练: 1、菱形的周长为12 cm,相邻两角之比为5∶1,那么菱形对边间的距离是() A.6 cm B.1.5 cm C.3 cm D.0.75 cm 2.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EAF 等于()A.75° B.60° C.45° D.30° 3、菱形的边长是2 cm,一条对角线的长是23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A.4 cm B.3cm C.2 cm D.23cm 精讲精练 例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16 cm,BD=12 cm,求菱形ABCD的高DH. 变式:菱形ABCD的周长为20 cm,两条对角线的比为3∶4,求菱形的面积.

例2:(09贵阳)如图,在菱形ABCD 中,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DP 交对角线AC 于E ,连接EB 。(1)求证:APD EBC ∠=∠;(2)若60DAB ∠=?,试问:P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 V 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 面积的 1 4 ?为什么? 例3: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4a ,E 在BC 上,BE=2a ,120BAD ∠=?,P 点在BD 上,求PE+PC 的最小值。 三、用中学习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相等 2.菱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O 点,若∠OBC = 2 1 ∠BAC ,则菱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典型例题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且a AB AB DE =⊥,,求: (1)ABC ∠的度数;(2)对角线AC 的长;(3)菱形ABCD 的面积. 例2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CE ⊥于AD CF E ⊥,于 F . 求证:.AF AE = 例 3 已知:如图,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一点,?=∠=∠60EAF D ,?=∠18BAE ,求CEF ∠的度数. 例4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BEDF 都是长方形,且DF AD =. 求证:GH 垂直平分CF .

例 5 如图,ABCD中,AB =,E、F在直线CD上,且 AD2 =. DE= CF CD 求证:AF BE⊥. 例6 如图,在Rt△ABC中, ∠ACB,E为AB的中点,四边形BCDE = 90 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AC与DE互相垂直平分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 (1)由E 为AB 的中点,AB DE ⊥,可知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从而DB AD =,且AB AD =,则ABD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菱形中各角都可以求出.(2)而OC AO BD AC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C .(3)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知.2 1BD AC S ?= 解 (1)连结B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AD = E 是AB 的中点,且AB DE ⊥,∴.DB AD = ∴ABD ?是等边三角形,∴DBC ?也是等边三角形. ∴.120260?=??=∠ABC (2)∵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与BD 互相垂直平分, ∴.2 12121a AB BD OB === ∴a a a OB AB OA 2 3)21(2222=-=-=,∴.32a AO AC == (3)菱形ABCD 的面积.2 3321212a a a BD AC S =??=?= 说明:本题中的菱形有一个内角是60°的特殊的菱形,这个菱形有许多特点,通过解题应该逐步认识这些特点. 例2 分析 要证明AF AE =,可以先证明DF BE =,而根据菱形的有关性质不难证明DCF BCE ???,从而可以证得本题的结论.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菱形,∴D B CD BC ∠=∠=,,且?=∠=∠90DFC BEC ,∴DCF BCE ???,∴DF BE =, AD AB = ,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邵爱平 沈阳市博才中学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沈阳市博才中学邵爱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菱形的概念,了解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3.应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菱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环境: 一对一数字化教室,包括学生人手一个终端及教师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小组同学合作选题和全体同学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相关习题 .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利用终端全体答题)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 ______ 对称图形 边: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角: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m,△ABC的周长为25cm,则对角线AC的长为______cm.(利用终端全体抢答)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AC=10,BD=8,则AD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全体答题统测) A.AD>1 B.19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终端作答,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本节课做铺垫.(利用一对一数字化评测系统进行测试.) 二、激情引趣 1.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菱形?学生寻找身边的实例,并将在课前下载到终点的照片资源与同学们分享,同学分享后教师也利用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菱形

图案,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初步感知菱形的魅力,通过身边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菱形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增添了色彩. 2.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动画演示,使之变成一个菱形,得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小结:由定义可知,菱形是强化了“边”的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菱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菱形性质的探究之旅.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进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学生在观察与实践后得出菱形的定义. 三、合作探究 1.教师介绍菱形性质的研究方向与平行四边形相同为: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做一做:将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通过折叠并引导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方法来探究菱形的性质. 小组交流进行探究,得菱形的特殊性:(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2)四条边都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验证猜想:以上菱形的特殊性是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得到的,还需要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加以验证. 概括出两条性质之后,引导学生把两条性质作为命题加以演绎证明.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BC. 求证:AB=BC=CD=AD. 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相交于O 点 求证:(1)AC ⊥BD. (2)AC 平分∠DAB 和∠DCB ,BD 平分∠ADC 和∠ABC. (学生在讲解性质推理过程中利用一对一设备直接将讲解过程录制成微课, 课下A B C D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 教学 内容 菱形 教学目标1、掌握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判定菱形; 3、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难点1、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熟练掌握; 2、利用菱形的性质综合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知识讲解 一、菱形的定义 如图,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会有怎样的变化? 定义:叫做菱形。 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性质: 1.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四条边都相等; 3.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以上菱形的性质你能给出证明吗? 练习: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 2、菱形ABCD中∠ABC=60度,则∠BAC=_______。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_______。 4、菱形的面积为24cm2,一条对角线的长为6cm,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cm,边长为_____cm, 高为_____cm。 三、菱形的判定 根据定义我们知道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还有别的判定方法吗? 猜想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例1: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猜想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猜想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四边形ABCD,AC平分∠DAB和∠DCB,BD平分∠ABC和∠ADC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总结:菱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对角线)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四条边) 4、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和角的关系) 练习:1、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A、等腰梯形B、正方形C、矩形D、菱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2

第 课时 课题: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活动1:忆一忆 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60°,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若EF=2,则菱形ABCD 的边长是_________; 2.如图2,四边形ABCD 是菱形吗?为什么? 通过练习2,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 边形是菱形 活动2:做一做 2.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转动 的十字,连接四个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 形吗?它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解析:这个四边形_____(是或不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通过探究,容易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上述结论: 2.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B 、AD ,然后分别以B 、D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 得到两弧的交点C ,连接BC 、CD ,就得到了一个四边形,猜一猜,这是 什么四边形? 作图: 通过探究,容易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上述结论: 备 注 E F D B C A A B C D O 5 4 3 3 4 图1 图2 备 注 A B C D O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菱形的性质 及判定 知识点 A 要求 B 要求 C要求 菱形 会识别菱形 掌握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会用菱形的性质和 判定解决简单问题 会用菱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点评:其实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 重、难点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的基础。 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板块一、菱形的性质 【例1】 ☆ ⑴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 【例2】 ⑴如图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 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16cm AB BC ==,则 1∠= 度. 图2 1 C B A ⑵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A ∠=?,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若2EF =,则菱形ABCD 的边长是______. 【例3】 如图,E 是菱形ABCD 的边AD 的中点,EF AC ⊥于H ,交CB 的延长线于F ,交AB 于P , 证明:AB 与EF 互相平分. P H F E D C B A 【例4】 ☆ 如图1所示,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D 边中点,菱形ABCD 的 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 . E F D B C A 例题精讲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培优辅导班试题)

全国中考真题解析考点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选择题 1.(2011江苏淮安,5,3分)在菱形ABCD 中,AB=5cm ,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 A. 5cm B. 15cm C. 20cm D. 25cm 2.(2011云南保山,5,3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60°,BD=4,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_. 3. (2011?西宁)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菱形,如图,能得到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依据是( ) A 、一组临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2011?青海)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度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 A 、20 B 、14 C 、28 D 、24 5.(2011山东济南,7,3分)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是16,∠A=60°,则对角线BD 的长度为( ) A .2 B . C .4 D .6. (2010广东佛山,6,3分)依次连接菱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7.(2011?包头,9,3分)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A 、163 B 、16 C 、83 D 、8 8. (2011湖南衡阳,8,3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 的顶点P 的坐标是(3,4),则顶点M 、N 的坐标分别是( ) A 、M (5,0),N (8,4) B 、M (4,0),N (8,4) C 、M (5,0),N (7,4) D 、M (4,0),N (7,4) 第3题 第2题 第5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菱形得性质 及判定 中考要求 知识点睛 1、菱形得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得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得性质 菱形就是特殊得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得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得性质: ①边得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角得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对称性:菱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也就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得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得一半。 点评:其实只要四边形得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得一半、 3。菱形得判定 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得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得四边形就是菱形。 重、难点 重点就是菱形得性质与判定定理。菱形就是在平行四边形得前提下定义得,首先她就是平行四边形,但它就是特殊得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得性质与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得判定方法。菱形得这些性质与判定定理即就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得延续,又就是以后要学习得正方形得基础、 难点就是菱形性质得灵活应用。由于菱形就是特殊得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得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得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得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例题精讲 板块一、菱形得性质 【例1】☆⑴菱形得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全等三角形得对数为 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得中心旋转,使它与原来得菱形重合,那么旋转得角度至少就是 【例2】⑴如图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得边长均为若墙上钉子间得距离,则 度.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辅导班试题)

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选择题 1.(2011江苏淮安,5,3分)在菱形ABCD 中,AB=5cm ,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 A. 5cm B. 15cm C. 20cm D. 25cm 2.(2011云南保山,5,3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60°,BD=4,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_. 3. (2011?西宁)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菱形,如图,能得到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依据是( ) A 、一组临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 菱形 4.(2011?青海)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度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 A 、20 B 、14 C 、28 D 、24 5.(2011山东济南,7,3分)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是16,∠A=60°,则对角线BD 的长度为( ) A .2 B . C .4 D .6. (2010广东佛山,6,3分)依次连接菱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7.(2011?包头,9,3分)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A 、163 B 、16 C 、83 D 、8 8. (2011湖南衡阳,8,3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 的顶点P 的坐标是(3,4),则顶点M 、N 的坐标分别是( ) A 、M (5,0),N (8,4) B 、M (4,0),N (8,4) C 、M (5,0),N (7,4) D 、M (4,0),N (7,4) 第3题 第2题 第5题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练习题

菱形检测题二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16cm,12cm,那么这个菱形的高是_______. 2.已知菱形两邻角的比是1:2,周长是40cm,则较短对角线长是________. 3.菱形的面积为50cm2,一个内角为30°,则其边长为______. 4.菱形一边与两条对角线所构成两角之比为2:7,则它的各角为______.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 形ABCD是菱形,那么所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 可). 6、已知在菱形ABCD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C. 菱形的对边相等 D.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7、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D.对角线相等 8、能够找到一点使该点到各边距离相等的图形为(). 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不存在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B.菱形的对角线平分各内角 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D.菱形的对角线交点到各边等距离 10、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2cm、16cm,则菱形的周长是(). A.24cm B.32cm C.40 cm D.60cm 11.菱形ABCD,若∠A:∠B=2:1,∠CAD的平分线AE和边CD之间的关系是().A.相等B.互相垂直且不平分 C.互相平分且不垂直D.垂直且平分 12.在菱形ABCD中,AE⊥BC于E,菱形ABCD面积等于24cm2,AE=6cm,则AB长为().A.12cm B.8cm C.4cm D.2cm 13.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作EF∥BC,交AC?于点F,如果EF=4,那么CD的长为(). A.2 B.4 C.6 D.8 14.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DAB=60°,则对角线BD的长是( ) 1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边长是( ) A.10 B.8 C.6 D.5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是继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和“第六章平 行四边形” 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菱形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直观的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教科书基于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①掌握菱形的定义;②探索并掌握菱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探索并证明菱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等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性质计算线段的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知、已掌握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和已有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基础,探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又要尝试利用它们解题。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菱形的的定义,理解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在证明性质和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菱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2、通过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 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运用,生活数学与理论数学的相互转化。 课前布置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直尺、菱形纸片; 教师准备课件,搜集好菱形的相关图片,三角板等。 、情景导入 1.复习回顾:什么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有哪些性质? 2.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图中的这些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3.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相比较,这种平行四边形特殊在哪里?你能给菱形下定义吗?通过平行四边形演变为菱形的动态演示过程,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二、合作探究 1. 既然菱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湖南益阳中考)下列性质中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2019山东聊城中考)如图,△ABC中,DE∥BC,EF∥AB,要判定四边形DBFE是菱形,还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AB=AC B.AD=BD C.BE⊥AC D.BE平分∠ABC 3.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边上一点,且∠A=∠EDF=60°,有下列结论:①AE=BF;②△DEF是等边三角形;③△BEF是等腰三角形;④∠ADE=∠BE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3 B.4 C.1 D.2 4.(2019青海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8,BD=6,则菱形ABCD的高DH=. 5.(2019江苏淮安中考)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CD、AD的中点,连接AE、CF,求证:△ADE≌△CDF.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3个全等的菱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拼合在一起,恰好得到一个边长相等的六边形,则菱形较长的对角线与较短的对角线长度的比值是()

A.√15 B.√10 C.2√3 D.√3 2.如图,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E、F分别是OA、OC的中点.下列结论:①S△ADE=S△EOD;②四边形BFDE是菱形;③菱形ABCD的面积为EF·BD;④∠ADE=∠EDO;⑤△DEF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3.(2019山东滨州中考节选)如图,在?ABCD中,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F,再分别以点B、F为圆心,大于1 B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 2 E,连接EF,则所得四边形ABEF是菱形.根据以上尺规作图的过程,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B≠CD,BD=AC. (1)求证:AD=BC; (2)若E,F,G,H分别是AB,CD,AC,BD的中点.求证:线段EF与线段GH互相垂直平分.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山西太原期中,4,★☆☆)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平行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 2.(2019河南郑州经纬中学第一次月考,4,★★☆)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F 分别是AB,BC边的中点,连接EF,若EF=√3,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4 B.4√6 C.4√7 D.28 3.(2019江苏泰州泰兴黄桥东期中,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按如下步骤作图:第一步,分别以点A、D为圆心,以大于AD的一半长为半径在AD两侧作弧,交于两点M、N;第二步,连接MN,分别交AB、AC于点E、F;第三步,连接DE、DF,则可以得到四边形AEDF的形状() A.仅仅是平行四边形 B.是矩形 C.是菱形 D.无法判断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名师教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是继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学生在学习菱形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直观的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其次,经历了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和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和推理训练,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 再次,本章第4节将学习“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是菱形的特殊情形,本节课学习将为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分析 教科书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的学习任务:①掌握菱形的定义;②探索并掌握菱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探索并证明菱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等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性质计算线段的长度,会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动手操作,推论论证等活动过程探究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类比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理解菱形的概念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 经历利用折纸等活动探索菱形的轴对称性和菱形的其他性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证明性质和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菱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

难点:菱形性质的综合运用 四、教法建议(探究法) 教师可采用“探索——发现——猜想——论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探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特殊的四边形了,小红想,如果平行四边形再特殊一些,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什么样子呢?请按照小红的要求,画出一个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观察生活,举出生活中类似的图形的例子? 任务2:学习课本第2页想一想上面内容,初步了解菱形的定义. 任务3:既然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肯定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了,你能就你目前的认识,写出菱形的性质么? 任务4:既然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菱形肯定还有它特殊的性质,请用菱形纸片探究猜测以下问题: (1)菱形的对称性; (2)菱形的边之间的关系; (3)菱形的对角线的关系; (4)菱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求法. 2、预习自测 一、填空题 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成菱形,需要添加条件为_____________. B 答案:AB=BC或BC=CD或CD=DA或AB=AD.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邵爱平 沈阳市博才中学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沈阳市博才中学邵爱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菱形的概念,了解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3.应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菱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环境: 一对一数字化教室,包括学生人手一个终端及教师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小组同学合作选题和全体同学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相关习题 .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利用终端全体答题)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 ______ 对称图形 边: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角: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m,△ABC的周长为25cm,则对角线AC的长为______cm.(利用终端全体抢答)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AC=10,BD=8,则AD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全体答题统测) A.AD>1 B.19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终端作答,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本节课做铺垫.(利用一对一数字化评测系统进行测试.) 二、激情引趣

1.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菱形?学生寻找身边的实例,并将在课前下载到终点的照片资源与同学们分享,同学分享后教师也利用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菱形图案,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初步感知菱形的魅力,通过身边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菱形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增添了色彩. 2.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动画演示,使之变成一个菱形,得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小结:由定义可知,菱形是强化了“边”的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菱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菱形性质的探究之旅.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进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学生在观察与实践后得出菱形的定义. 三、合作探究 1.教师介绍菱形性质的研究方向与平行四边形相同为: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做一做:将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通过折叠并引导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方法来探究菱形的性质. 小组交流进行探究,得菱形的特殊性:(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2)四条边都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验证猜想:以上菱形的特殊性是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得到的,还需要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加以验证. 概括出两条性质之后,引导学生把两条性质作为命题加以演绎证明.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BC. 求证:AB=BC=CD=AD. 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相交于O 点 求证:(1)AC ⊥BD. B C D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提高练习(含答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AB=BC时,它是菱形 B.当AC⊥BD时,它是菱形 C.当∠ABC=90°时,它是矩形 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 2.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 ) A.14 B.15 C.16 D.17 3.如图,将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 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同旁内角互补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D,CD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BD=2,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 C.6 6.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边长是( ) A.10 B.8 C.6 D.5 7.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的菱形,剪口与第二次折痕所成角的度数应为( )

A.15°或30° B.30°或45° C.45°或60° D.30°或60° 8.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按如下步骤作图:第一步,分别以点A、D为圆心,以大于AD的一半长为半径在AD两侧作弧,交于两点M、N;第二步,连接MN分别交AB、AC于点E、F;第三步,连接DE、DF,则可以得到四边形AEDF的形状( ) A.仅仅只是平行四边形 B.是矩形 C.是菱形 D.无法判断 9.已知?ABCD,给出下列条件: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添加其中之一能使?ABCD成为菱形的条件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对角线AC=6.若过点A作AE⊥BC,垂足为E,则AE的长为( ) A.4 B.2.4 C.4.8 D.5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3,0),B(0,2),C(3,0),D(0,-2),则四边形ABCD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12.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二、填空题: 13.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8 cm,AD=10 cm,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等于________cm2. 14.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BD=8,则这个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

1.2《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二) 【学习目标】 1.学会判定菱形的方法; 2.会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预习】 预习教材4-5页 一教材助读 1.菱形的定义是: 2.菱形的性质定理有: (1).菱形的四条边。 (2).菱形的对角线。 (3).菱形的对角线一组对角。 预习自测: 1.教材P6页做一做 2.菱形定义: 即:□ABCD+____________=菱形ABCD 【探究】

一. 菱形的判定定理1 1、 你能说出菱形的性质定理1的内容吗? 2、这一定理的逆命题是什么? 3、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证明之。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二、菱形的判定定理2 1、写出菱形性质定理2的逆命题,猜想它的真假并证明。 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总结:菱形的判定定理: 1.定义判定: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四条边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四条边) 3.对角线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等价命题: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对角线)

【当堂训练】 1.如图,在 A 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 AB=5,OA=2,OB=1.求证: A BCD 是菱形 2.教材7页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教材7页习题1.2第1题. 教材7页习题1.2第2题. A C D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专题辅导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专题 知识要点 菱形的性质: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垂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即:证明菱形需证四条边相等,或先证明平行四边形,再证一个菱形特殊的性质即可. 一.选择题 1. 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 A .15 B . 2 3 15 C .7.5 D .315 则顶点M 、N 的坐标分别是( ) 5 题 6题 A .M (5,0),N (8,4) B .M (4,0),N (8,4) C .M (5,0),N (7,4) D .M (4,0),N (7,4) 6. 如图,在菱形ABCD 中,∠A=60°,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DE 、 BF 相交于点G ,连接BD ,CG .有下列结论: ①∠BGD=120°;②BG+DG=CG ;③△BDF ≌△CGB ;④S △ABD = AB 2 其中正确的结 则BC 的长为( ) . 则下列结论:①.∠ABC =600;②.AC =2;③.BD =4;④.S ABCD =23;⑤菱形ABCD 的周长是8,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二、填空题 1. 如图,P 为菱形ABCD 的对角线上一点,PE ⊥AB 于点E ,PF ⊥AD 于点F , PF=3cm ,则P 点到AB 的距离是 _________ cm . 1题 2题 3题 2. 已知:菱形ABCD 中,∠B=60°,AB=4,则以AC 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 的周长为 ______ . 3. 如图:点E 、F 分别是菱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且∠EAF=∠D=60°, A B D O 8题 八年级数学辅导资料十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