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以最小变化法测定肤觉两点阈限

云南名族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1)班余慧 201004403111

摘要:以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1)班 10届的2名学生肤觉的感觉阈限测定,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观察记录被试对对刺激做出的“一点”或“两点”的反应,说明手心的感觉的阈限范围在7—11mm,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在肤觉感觉阈限上有差别。研究结果通过SPSS17.0处理,得到的数据证明了本实验中存在疲劳效应。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

1 引言

最小变化法(The method of minimal change)是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采取ABBA法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6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渐增和渐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名在校大学生,1名女生,1名男生。均为20岁,应用心理学专业。

2.2 方法

2.2.1 分组女生为被试一,男生为被试二。

2.2.2 材料两点阈测量规,直尺,眼罩,记录纸。

2.2.3 方法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6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面板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

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正式实验,主试按事先拟好地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反应为“一点”则在记录表上记“-”,“两点”则记“+”。要求每一系列都得到被试“一点”和“两点”这样两种报告,即做渐增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做渐减系列时被试第一次报告“一点”之后,此系列方可停止,然后进行下一系列。

主试在刺激前1.5秒发出“预备”口令,两点阈量规接触皮肤时间保持2秒钟,每两次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秒钟。

被试仅做两种报告,“两点”和“一点”,“一点”包含分不清是“两点”还是“一点”的情况,被试判断标准应前后一致,测试中实验结果不要告诉被试。

每两序列测完后,休息2分钟。

更换被试重复上述实验。

3 结果

3.1 两被试的感觉阈限值比较

由表1和图1可知被试一的阈限平均值是8.34毫米,数据总体呈正态分布;由表1和图2可知被试二的阈限平均值是7.84毫米,数据总体呈正态分布。3.2 两被试渐增和渐减系列的数值比较

从表2和表3可知,对渐增和渐减系列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由表可知被试一的渐增系列M↑=8.120mm,M↓=8.560mm,(P=0.362>0.05)说明被试一不存在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由表2可得被试二的渐增系列M↑=6.240mm,M↓=9.440mm,(P=0.000<0.05)说明被试二存在期望误差。

3.3 两被试前十个系列和后十个系列的数值比较

从表4中可以看出,被试一的前十个系列M=8.50mm,后十个系列M=8.90mm;被试二的前十个系列M=6.80mm,后十个系列M=6.9mm。从表5中可看出,被试一的前十个系列和后十个系列的平均数比较(t=0.343,P=0.739>0.05),被试二的前十个系列和后十个系列的平均数比较(t=0.068,P=0.948>0.05)。前十个系列的平均数都小于后十个系列的平均数,说明本实验当中存在疲劳效应。

4 讨论与分析

(1)这是我们组第一次进实验室做实验,多少有点不规范。从主试跟被试的两种角度,我们都可以找出不同的原因来解释实验结果。

(2)主试的角度:在实验过程中,明显的可以看出主试对实验器材的不熟练,操作有不对的地方,实验要求是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而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很难做到标准。

(3)被试:在一个实验室里有很多组同时在做实验,难免会干扰到对方,使被试不能专心的参与实验。虽然被试做实验的过程中能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但或或少会疲劳,从而使试验任务的操作绩效受到影响。并且,在实验中,没有固定的主试跟被试,每个组成员都有机会做主试或被试,所以差不多会知道实验的方法,会猜测实验是呈上升或下降趋势,这使得准确性也受到一些影响。

(4)习惯误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被试习惯于前面几次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期望误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被试给予相反判断的倾向,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

(5)在实验的实施过程方面,虽实验实施过程中留下时间让被试休息,但被试仍会有一点疲劳;同时我们从上图也可看出被试在实验后面产生练习效应,即反应的灵敏度提高。

5 参考文献

1.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等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44-248。

2.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214-215。

3.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3-26。

6.附录(被试测验原始数据)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A点比C点低0.199 m。 ⑵B点比D点高0.388 m。 ⑶C点比E点高0.154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158.936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A A= 158.737 m,H B= 159.070 m,H C= 158.936m,H D= 158.682 m,H E= 158.782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160.458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2)望远镜; 3)水准管;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8)准星; 9)脚螺旋;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表2-2-1 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测量电压实验报告

测量电压实验报告 篇一:基于Labview的电压测量仿真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一基于Labview的电压测量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压测量原理; 2、通过该仿真实验熟悉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的简单编程方法; 3、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交流电压测量的各种基本概念。 二、实验仪器 微机一台、LABVIEW8.5软件三、实验原理 实验仿真程序如下(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占空比30%、50%、60%):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自己编写LABVIEW仿真信号源实验程序,要求可以产生方波(占空比 可调)、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等多种波形,而且要求各种波形的参数可调、可控。 (2)编写程序对各种波形的有效值、全波平均值、峰

值等进行测量,在全波平均值测量时要注意程序编写过程。同时记录各种关键的实验程序和实验波形并说明。 实验所得波形如下:(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占空比30%、50%、60%): 正弦波: 三角波: 锯齿波: 方波(占空比30%): 方波(占空比50%): 方波(占空比60%): (3)对各种波形的电压进行测量,并列表记录。如下表: 五、实验小结 由各波形不同参数列表可知,电压量值可以用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表征。被测电压是非正弦波的,必须根据电压表读数和电压表所采用的检波方法进行必要地波形换算,才能得到有关参数。 篇二:万用表测交流电压实验报告1

万用表测交流电压实验报告 篇三:STM32 ADC电压测试实验报告 STM32 ADC电压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TM32的基本工作原理 2. 通过实践来加深对ARM芯片级程序开发的理解 3.利用STM32的ADC1通道0来采样外部电压值值,并在TFTLCD模块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原理 STM32拥有1~3个ADC,这些ADC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使用双重模式(提高采样率)。STM32的ADC是12位逐次逼近型的模拟数字转换器。它有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方式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执行规则通道的单次转换,需要用到的ADC寄存器。第一个要介绍的是ADC控制寄存器(ADC_CR1和ADC_CR2)。ADC_CR1的各位描述如下: ADC_CR1的SCAN位,该位用于设置扫描模式,由软件

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 目的: 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器材: 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 步骤: 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 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 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板面上,主试用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觉到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 (练习结果不记录)。 3.正式试验,主试按事先拟好地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反应为“一 点”则在记录表上记“—”,“两点”则记“+”。要求每一系列都得到被试“一点”和“两点”这样的报告,即做渐增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做渐减系列时被试第一次报告“一点”之后,此系列方可停止,然后进行下一系列。 4.主试在刺激前约1.5秒发出“预备”口令,两点阈测量计接触皮肤时间保持 2秒,每两次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秒钟。 5.被试仅做两种报告,“两点”和“一点”,“一点”包含分不清是“两点”还是 “一点”的情况,被试判断标准应前后一致,测试中实验结果不要告诉被试。 6.每两系列测完后,休息2分钟(可以做另一被试)。 结果: 计算个人手心触压觉两点阈的绝对阈限,并求出本组两点阈的平均值。

序号个人平均值绝对阈限 1 2 2 2 3.8 3 3.83 3 2 2 4 2. 5 2.5 5 4 4 6 3 3 7 2.67 2.67 本组两点阈的平均值 2.92 讨论: 有人说我们测得的两点感觉阈限是差别阈限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叫作差别阈限又称为最小可觉差。用最小变化法可用公式表示:DL=(Lu—Ll)/2,即最大阈值减去最小阈值的一半。而绝对感觉阈限是指能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所需要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在实验中两点阈值主要说明的是一点到两点感觉变化,是测试被试在感觉到一点与感觉到两点距离变化量。因而说在试验中,采用最小变化法求的出的两点感觉阈值主要是说明被试感到点刺激存在所需要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所以,我们测得的两点感觉阈限是绝对感觉阈限,不是差别阈限。 参考文献: 1.郭秀艳著杨治良审订,《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实验数据 以最小变化发测 两点阈的记录

角度测量的原理及其方法

角度测量的原理及其方法 角度测量原理 一、水平角测量原理 地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如图 3-1所示,A、B、O为地面上的任意点,通OA和OB直线各作一垂 直面,并把OA和OB分别投影到水平投影面上,其投影线Oa和Ob 的夹角∠aOb,就是∠AOB的水平角β。 如果在角顶O上安置一个带有水平刻度盘的测角仪器,其度盘 中心O′在通过测站O点的铅垂线上,设OA和OB两条方向线在水 平刻度盘上的投影读数为a1和b1,则水平角β为: β= b1 - a1(3-1) 二、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或称垂直 角。如图3-2所示,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仰角,符号为正;视线在 水平线之下称为俯角,符号为负。

图3-1 水平角测量原理图图3-2 竖直角测 量原理图 如果在测站点O上安置一个带有竖直刻度盘的测角仪器,其竖盘中心通过水平视线,设照准目标点A时视线的读数为n,水平视线的读数为m,则竖直角α为: α= n - m (3-2) 光学经纬仪 一、DJ6级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它主要由照准部(包括望远镜、竖直度盘、水准器、读数设备)、水平度盘、基座三部分组成。现将各组成部分分别介绍如下:1.望远镜 望远镜的构造和水准仪望远镜构造基本相同,是用来照准远方目标。它和横轴固连在一起放在支架上,并要求望远镜视准轴垂直于横轴,当横轴水平时,望远镜绕横轴旋转的视准面是一个铅垂面。为了控制望远镜的俯仰程度,在照准部外壳上还设置有一套望远镜制动和

微动螺旋。在照准部外壳上还设置有一套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以控制水平方向的转动。当拧紧望远镜或照准部的制动螺旋后,转动微动螺旋,望远镜或照准部才能作微小的转动。 2.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是用光学玻璃制成圆盘,在盘上按顺时针方向从0°到360°刻有等角度的分划线。相邻两刻划线的格值有1°或30′两种。度盘固定在轴套上,轴套套在轴座上。水平度盘和照准部两者之间的转动关系,由离合器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控制。 3.读数设备 我国制造的DJ6型光学经纬仪采用分微尺读数设备,它把度盘和分微尺的影像,通过一系列透镜的放大和棱镜的折射,反映到读数显微镜内进行读数。在读数显微镜内就能看到水平度盘和分微尺影像,如图3-4所示。度盘上两分划线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度盘分划值。 在读数显微镜内所见到的长刻划线和大号数字是度盘分划线及其注记,短刻划线和小号数字是分微尺的分划线及其注记。分微尺的长度等于度盘1°的分划长度,分微尺分成6大格,每大格又分成10,每小格格值为1′,可估读到0.1′。分微尺的0°分划线是其指标线,它所指度盘上的位置与度盘分划线所截的分微尺长度就是分微尺读数值。为了直接读出小数值,使分微尺注数增大方向与度盘注数方向相反。读数时,以在分微尺上的度盘分划线为准读取度数,而后读取该度盘分划线与分微尺指标线之间的分微尺读数的分数,并估读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长度和圆柱体体积的测量实验二:密度的测量 二、实验目的实 验一目的: 1、掌握游标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2、了解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 3 、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实验二目的: 1、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2、用流体静力称量法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3、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位器,物理天平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5、学会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正 确表达测量结果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一原理:

1、游标卡尺的使用原理 游标副尺上有n个分格,它和主尺上的(n-1)格分格的总长度相等,一般主尺上每一分格的长度为1mm,设游标上每一个分格的长度为x,则有nx=n-1,主尺上每一分格与游标上每一分格的差值为1-x= (mm)是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即游 标卡尺的分度值。若游标上有20个分格,则该游标卡尺的 分度值为=0.05mm,这种游标卡尺称为20分游标卡尺;若游标上有50个分格,其分度值为=0.02mm,称这种游标卡尺为50分游标卡尺。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 3、当待测物体是一直径为d、高度为h的圆柱体时, V =兀* * h 物体的体积为:一4 d2只要用游标卡尺测出高度 h,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d,代 入上式即可

绝对感受阈限的测量

如何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传统心理物理学(classical psychophysics)所处理的问题大体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1)极限法;(2)平均差误法;(3)恒定刺激法。第二类是阈上感觉的测量,即心理量表的制作问题。本节讨论第一类问题,第二类问题在下节中论述。 一、极限法 极限法(limit method)又称最小变化法(minimal-change method)、序列探索法(method of serial exploration)、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等,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极限法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极限法既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也可用于测定差别阈限。 (一)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 1.自变量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自变量是刺激系列。刺激系列要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交替呈现。递增时,刺激要从阈限以下的某个强度开始;递减时,刺激系列的起点要大于阈限的某个强度,一般应选10到20个强度水平。为了使测定的阈限准确,并使每一刺激系列的阈限能相对稳定,一般递增和递减刺激系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共100 次左右)、刺激应由实验者操纵。为了避免被试者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不应固定不变,而应随机变化。 2.反应变量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的反应变量时,要求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当刺激呈现之后,被试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有”,当被试没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无”,其依据是被试的内省,而不是刺激是否呈现。被试报告后,主试以“有”“无”或“+”“-”记录被试的反应,每个系列都需要被试作“有”到“无”、或“无”到“有”这两种报告,亦即,递增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有”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递减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无”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系列。若被试者在这二类判断中有“说不准”的情况,则可以猜,但不可放弃。 3.阈限的确定在一个刺激系列中,被试者报告“有”和“无”这两个报告相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表4-1是以极限法测定音高绝对阈限的实例。表的下部显示:把各刺激系列的每一个阈限计算出来,然后分别求出递增系列或递减系列的平均数,之后再求出此两系列的平均数,最后求出的平均11.7(赫兹)就是阈限值。 4.误差及其控制用极限法求绝对阈限经常会产生一些误差。在这些误差中,有些是由直接对感觉产生干扰的因素引起的;还有些是非感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如习惯和期望、练习和疲劳、时间和空间等等。这些因素在测定阈限的过程中经常起作用,以致使测定结果产生一定倾向的误差。这类误差叫做常误(constant error)。检查常误和消除常误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引起常误的原因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这四种误差恰好组成两对: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相对,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相对。我们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本

测量学实验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 on and less ons lear ned, find out the exist ing p 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名: 位: 间:

编号:FS-DY-20114 测量学实验报告 i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I i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 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 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 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 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 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实验内容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 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 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 (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 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16 教育心理蒋苏蓉31号 摘要:通过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手背触压觉两点阈,以盐城师范学院教育心理 的两名同学为被试,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观察记录被试对对刺激做出的“一点”或“两点”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被试的感觉阈限有差别。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 1 前言 最小变化法(The method of minimal change)是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采取ABBA法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2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渐增和渐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 方法 2.1 被试 两名在校女大学生,均为20岁。教育学(心理教育)专业。 2.2材料 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规、记录纸 2.3步骤 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试验台被试座位,将左手伸入操作台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板面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规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正式实验,主试按事先拟好地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反应为“一点”则在记录表上记“-”,“两点”则记“+”。要求每一系列都得到被试“一点”和“两点”这样两种报告,即做渐增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做渐

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院校学号: 学习中心: _______________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 .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C30 (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C32.5 (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 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 X 150mm X 150 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土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C±2C,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 为40mm, 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 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最小测量法测明度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科目:实验心理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心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 年级 2009级班级辅修班实验时间2011-10-26 实验名称: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 摘要:本实验为心理物理学实验,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使用明度为192的标准刺激,用最小变化法测量一被试的明度差别阈限,并考察被试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效应、疲劳效应以及空间位置效应。结果表明,该被试的明度绝对差别阈限为4.375,并存在着习惯误差和空间位置效应,而不存在期望误差和练习效应、疲劳效应。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差别阈限,明度,心理物理学 1 前言:心理物理学的先驱是G.T.Fechner(1801-1887)。作为一位哲学家,他始终关心心理与物理的关系问题,千方百计的企图在物理刺激与感觉之间发现某种定量的关系。他通过对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长期研究,发展出了测量感觉的基本方法。1860年,他发表了《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为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给心理物理学下的定义是:一门研究心身之间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它的范围包括感觉、知觉、感情、行为、注意等等。一百多年来,心理物理学方法不断发展,但它的中心问题仍然是物理量(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与心理量(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1] Fechner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提出, 心理物理学包括外部的心理物理学和内部的心理物理学。他认为: 人的感觉过程涉及外部物理世界的物理刺激,内部物理世界的脑活动过程,以及内部心理世界的感觉体验。外部物理世界

对人的感官有各种外部物理刺激, 它们引起人的内部物理世界的活动, 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并且产生内部心理世界的感觉体验。他认为,外部的心理物理学研究外部物理刺激强度和感觉体验强度之间的关系, 而内部的心理物理学则研究内部物理世界即脑活动过程强度和感觉体验强度之间的关系。外部物理刺激的强度可用物理量I来表示。外部物理刺激引起的脑活动过程(脑区激活)的强度可用生理量A表示。感觉体验的强度,即外部物理刺激通过脑活动过程产生的感觉体验的强度可用心理量S表示。因此, 外部的心理物理学着重讨论外部物理刺激的物理量I和由外部物理刺激产生的感觉体验的心理量S之间的关系; 内部的心理物理学着重讨论脑活动过程的生理量A和由内部物理过程产生的感觉体验的心理量之S间的关系。[2] 在心理物理学中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和恒定刺激法。其中,最小变化法是最早被用来研究感觉阈限的方法。人们曾使用过最小变化法来测量音高的感觉阈限,视觉长度的差别阈限等。最小变化法是把有感觉和无感觉的转折点作为阈限,因此,它曾被认为很好的表达了感觉阈限的概念:在阈限以下人们一无所知。但是,阈下知觉的存在表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而且由于在用最小变化法实验时,被试可能会产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使实验结果不可靠,因而,最小变化法已被淘汰,现在人们使用阶梯法来进行感觉测量。[3] 作为教学实验,本试验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心理物理学的理解,同时掌握最小变化法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本实验使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明度差别阈限,一共进行8个系列,预期被试可能会产生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同时也可能出现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以及空间位置效应。 2 方法: 2.1 被试: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女生一名,21岁,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右利手,以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江西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 学号 **** 姓名 ****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实验报告一 日期班组第六组学号 *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 A点比C点低 m。 ⑵ B点比D点高 m。 ⑶ C点比E点高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 A A= m,H B= m,H C= ,H D= m,H E=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 2)望远镜; 3)水准管; 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 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 8)准星; 9)脚螺旋; 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 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 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班组第六组学号 *号姓名 ***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 12级心理系师范班 10120330131 李敏 摘要本实验采用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极限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它能形象地表明阈限这一概念。也就是说,在记录纸上可以直接看出这一类与那一类(感觉得到和感觉不到)反应的界限。实验中采用交替地使用递增和递减系列,这样既能抵消习惯误差,又能抵消期待误差。本实验通过分析4名同学的实验数据,发现绝对听觉阈限与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有关,听觉感受性最高的频率在1000Hz到4000Hz之间,当声音频率低于1000Hz或高于4000Hz时,听觉阈限有所升高,但范围不大,可能由于实验条件不好,有些同学在高频8000hz时绝对阈限降低,使得绝对听觉阈限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呈现“”字的相关。 关键字极限法听觉阈限刺激频率 1 引言 感觉是由物质刺激作用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因此可以用物理量来说明感觉量。如以“刚刚感觉到”的物理刺激量来代表感觉的绝对阈限(简称RL),用“刚刚感觉到”有差别的两个物理量之差来代表感觉的差别阈限(简称DL)。“刚刚感觉到”是指这种感觉正处在“感觉到”与“感觉不到”的过渡地带,这样大小的感觉量可以用有50%的次数能感觉到、有50%的次数感觉不到的物理刺激量来表示。基于上述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 本实验采用极限法测量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极限法是一种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又称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因为极限法刺激的两个系列被试预先知道,他也知道每次都有一定强度的刺激出现,因此极限法便易产生两种误差:一种是在渐增序列中提前报告“有”和在渐减序列中提前报告“无”的期望误差;另一种是在渐减序列中坚持报告“有”和在渐增序列中坚持报告“无”的习惯误差。渐增序列和渐减序列相互交替出现,在确定阈限时,求各次结果均值的方法就是为了平衡这一系统误差(一般称作“常误”)。因为极限法的刺激系列反复出现,被试很快就会了解刺激范围,为了克服定势的影响,两个系列的起始点不要相同,要经常无规则的变化才行。为了检查被试是否有期望或习惯误差,↑和↓的操作顺序还要作适当的安排。因为在多次测量的过程中,往往会受练习或疲劳的影响而产生不一致的情况。要检查↑和↓所测结果是否有差别,就要使两者受练习或疲劳的影响程度相等,也就是使两者在测定顺序上机会均等(假设练习或疲劳的作用随测定次数增多而等速变化)。 在听觉阈限的研究历史上, Cohen, 1969 年的研究,找出了乐器、人和多种动物发声的频率范围,并发现了女性声音频率值高于男性,而且频率范围也要稍大些,动物和人的情况相差较大,最突出的是蝙蝠和海豚,它们发出的被感知的声音频率可达120,000HZ以上。通常,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到20,000HZ, 40 岁以上成年人听力上限还会下降到12,000HZ左右,甚至更低,而敏感范围为1000 到3000HZ。研究表明, 1000HZ单耳听力阈限声压级数约为7分贝, 8, 000HZ单耳听力阈限声压级数约为13分贝, 125HZ单耳听力阈限声压级数约为45分贝 本实验通过极限法测得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以对上述研究加以考究,结果发现与该结果有出入,但本实验相对来讲实验环境以及操作有诸多地方有待改进,所以对该研究还无法提出质疑,有待进一步的实验。 2 方法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 量实训报告 Social practice practice repor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training report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 告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进入大学的第一次测量实训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来了,因为大家都想抓紧实训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可是,现实是如此的残酷! 开始老师让我们先从理论下手,介绍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构成以及它的使用方法,我们都很认真的记载着老师所讲的重点,在学习中,我知道了测量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千里眼”,我为能成为测量人而感到自豪!老师还说了,让我们好好保护仪器!我们知道了:人在仪器在,人亡仪器也不能亡!可是让人疑惑的是老师总让我们做好“军训”的打算,有那么辛苦吗? 很快我就见到了传说中的水准仪,它长得真的很不咋的,可是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它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仪器!千万不能小

看它!但是还好的就是它的螺栓比较少,所以我还能接受!可是调节经纬仪的过程就比较复杂了,螺旋比较多,测量时仪器不停的转动,脑袋就晕了,对准后就不知螺旋在哪了,只能瞎摸。但有句话叫“熟能生巧”,这句话一点不假,在实训中,这个成语就得到验证,尽管开始是有点生疏,但经过一圈测量,想不熟也挺难的,而且速度也不断的提高。 下面就来谈谈具体的!我是第一批在校内测量经纬仪的!它的螺栓比水准仪多多了!弄得我头晕眼花的!没办法!我必须要坚持下去!第一个下午,我们全组组员就遇到大麻烦了!因为经纬仪的调整要三个地方全部调好,可是我们老是没办法让它们全都统一,老是这儿调好了,那儿的气泡又跑了!我们组是第八组,组员有6个,而别的组是5个人,所以我们要比别的组要更抓紧时间,可是当第九组已经测六个点时,我们组还压根没挪窝,可是越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在别的组来了一个同学,我们连忙请教他! 1.先要让三脚架的中心大约和地面的点进行对齐。 2.调节气泡让它处于圆水准器的中间部分。

以最小变化法测定肤觉两点阈限

以最小变化法测定肤觉两点阈限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结果表明手心的绝对阈限虽然确定但是还是会受其他周围许多因素的影 响。 关键词: 绝对感觉阈限、触压觉两点阈、最小变化法、 引言: 最小变化法是费希纳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 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 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渐”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

的平衡模式进行。 实验目的: 1、测定手背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2、学习计算绝对阈限。 实验仪器与材料: JGB—B 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 实验操作程序: 被试:名应用心理系学生,男,20岁 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ABBA)。测定的两点距离从3-12毫米, 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递增系列的 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察觉不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即选择;递 减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可以察觉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 即选择。各系列从起点开始,按递增或递减方向,一次呈现给被试。 2、被试坐在心理试验台被试位置,将被试手伸入套袖是测试口,手 背向上平房在测试板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垂 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 同时落在被试的手背上,并且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 等。若被试能明确感觉倒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 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3、正式实验。主试按事先拟好的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 反应为“一点”则在记录纸上记“-”,“两点”则记作“+”。要求 每一系列都得到被试“一点”或“两点”这两种报告,做渐增系列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训心得 一周的测量实训结束了,风风雨雨中我们小组圆满的完成了本次实训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为期一周的测量实训,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很好的巩固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实训是我们教学中一个与理论相结合的桥梁,使得我们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增强我们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到工作岗位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的实训目的主要是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5.熟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得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实验1 基本测量 学院: 专业:课程编号: 组号:16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科技楼906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组号型号量程△仪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五、数据记录 1、用游标卡尺R测量圆筒的外径D、内径d、和高H 表1 单位:________ 卡尺零点:_________卡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 k D d H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 表2 单位:________千分尺零点:____________千分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 k 1D 2D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六、数据处理: 1、计算圆筒的外径D ,并计算D ?(5分) 2、计算圆筒的内径d ,并计算d ?(5分)

3、计算圆筒的高H ,并计算H ?(5分) 4、计算粗铜丝直径1D 及1D ?(6分) 5、计算细铜丝直径2D 及2D ?(6分) 6、间接量2 12 1D D D D B += ,计算B 的平均值、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5分) 提示: ()() 2112 22112212 [][]B D D D D B D D D D D D ???=+++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1:圆筒的外径: D = ± ( ) P = D D ?= 实验结果2:圆筒的内径: d = ± ( ) P = d d ?= 实验结果3:圆筒的高: H = ± ( ) P = H H ?= 实验结果4:粗铜丝的直径:1D = ± ( ) P = 1 1 D D ?= 实验结果5:粗铜丝的直径:2D = ± ( ) P = 2 2 D D ?= 实验结果6: B = ± ( ) P = B B ?= 讨论:

建设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容及要求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A点比C点低0. m。 ⑵B点比D点高0.388 m。 ⑶C点比E点高0.154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158.936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A A= 158.737 m,H B= .070 m,H C= 158.936m,H D= 158.682 m,H E= 158.782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160.458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2)望远镜; 3)水准管;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8)准星; 9)脚螺旋;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表2-2-1 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实验题目: 基本测量 1、实验目的 (1)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2)掌握千分尺(螺旋测微器)和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3)测量规则固体密度。 (4)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 (5)学会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掌握有效数字记录、运算和不确定度估算。 2、实验仪器(在实验时注意记录各实验仪器的型号规格 游标卡尺(量程:125mm ,分度值:0.02mm ,零点读数:0.00m m)、螺旋测微计(量程:25mm ,分度值:0.01mm ,零点读数:-0.005)、物理天平(量程:500g ,感量:0.05g )、温度计(量程:100℃,分度值:1℃ )。 3、实验原理 1、固体体积的测量 圆套内空部分体积V 空=πd 2内H /4 圆筒材料的体积V =圆筒壁的体积= H )d D (4 22 ?-π 其相对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 22 2122212 212 22221222)(?? ? ??+???? ??-+???? ??-=h U D D U D D D U D V U h D D V 不确定度为:V U V U V V ?= ①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如图1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1mm ,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0.9mm ,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 (n 为小于9的整数) 条刻度相距为n ×0.1=0.n mm ,当副尺向右移动0.n mm 时,则副尺上第n 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0.1mm 的n 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1mm 的道理。 钢珠(球)的体积3 3634D r V ππ== ②螺旋测微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A 为固定在弓形支架的套筒,C 是螺距为0.5mm 的螺杆,B 为活动套筒,它和测微螺杆连在一起。活动套筒旋转一周,螺杆移动0.5mm 。活动套筒左端边缘沿圆周刻有50个分度, 当它转过1分度,螺杆移动的距离δ=0.5/50=0.01mm ,这样,螺杆移动0.01mm 时,就能准确读出。 ③移测显微镜 移测显微镜的螺旋测微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螺旋测微计相似,所以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01mm 。由于移测显微镜能将被测物体放大,因而物体上相距很近的两点间的距离也能测出。 2、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1)流体静力称衡法 ①固体密度的测定,设用物理天平称衡一外形不规则的固体,称得其质量为m ,然后将此固体完全浸入水中称衡,称得其质量为m 1,水的密度为ρ0,则有: ρ固=m ρ0/(m -m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