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的奇风异俗中领略“魏晋风流”
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27篇)

世说新语读后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27篇)世说新语读后感篇1这篇《世说新语》的精选文章,仍是《课外阅读》中的一篇文章。
它介绍了“五则”古人言行举止的精彩之处,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
(五则打上双引号的原因是:题目是五则,故事只有四则……)第一则故事是“才思敏捷的杨修”,讲的是杨修与曹操一起看到了石碑上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而杨修马上想到了这一题的答案“绝妙好辞”,曹操则走了三十里地才想出来。
第二则故事是“为友舍命的荀巨伯”,讲荀巨伯探望重病好友,恰好胡贼攻城,荀巨伯却不愿弃友求生,还用自己的义气与勇气让贼兵撤退。
第三则故事是“巧对妙答的钟士季”,讲钟士季去探访嵇康,但嵇康一直在打铁,旁若无人。
钟士季见了要走,嵇康便拉住他问“听了什么而来,看了什么而去”,钟士季答“听了所听到的来,看了所看到的去”。
最后一则故事是“咏絮才女谢道韫”,在谢安问“白雪纷纷像什么”后,侄子回答“在空中撒盐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而侄女谢道韫的回答则非常妙,她答道“不如说它像柳絮凭大风而飞起”,不妙吗?这几则故事中,有人是用奇言妙语展示智慧,有人用自己的义气展示他们的勇敢,但不管怎么说,智慧需要学习,勇气需要锻炼,所以说,只要现在开始学习、锻炼,也许我们也会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在一定的时候,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及智慧!世说新语读后感篇2《世说新语·文学篇》中所谓“文学”是指文章学术,辞学修养,也包括人生态、处事原则。
这一时期文学雅士们以清谈为主要内容,以辩论为主要方式,对佛、道、玄学进行了融合理解。
这当中所体现的包容和学术研究精神,值得我们用心研究,用心学习。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从《世说新语》谈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从《世说新语》谈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及其时代意义关键词:魏晋风度;精神内涵;时代意义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奇异、最另类的时代,是人的意识觉醒,追求精神自由、人格尊严及生命价值的时代。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漢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魏晋名士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一种异于流俗的、超群洒脱的方式生活着并重新思考、诠释生命的意义,构筑了文学史上一道绚烂夺目的风景。
一、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魏晋时代是美的自觉的时代,《世说新语》中晋人发现了人物的美,包括人物的自然美,行为美,更重要的人格美。
如果说道家求真,儒家求善,那么魏晋时期的士人们则求美,他们赋予美特殊的内涵。
宗白华先生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魏晋时期品评人物即是从人物外貌到人物的精神气质,以一种艺术审美的眼光对人物精神风韵进行关注。
对于自然美,魏晋士人特别追慕姿容行止的洒脱俊逸,大都非常重视修饰,出门前非但要傅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
《世说新语》专门有《容止》篇来表现时人的仪容之美。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当时以白皙、瘦弱、清俊为美,魏晋士人这种瘦削俊逸的形貌也恰增添了一些仙风道骨的清逸之气。
对于人格美,受魏晋玄学“得意忘象”和佛学“略形取神”审美标准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人物品评活动重视人的内在神韵。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魏晋人常喜爱用自然之物来比喻人物,这是人格美的一种整体表现,这种描述方式使自然美与人格美相互映衬。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思想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思想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思想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鲁迅称魏晋时代是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冯友兰称魏晋为'风流自赏'的时代。
因为乱世,因而思想奔放,无拘无束,不管是'建安七子'还是'竹林七贤',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生命智慧和生活美学。
值得我们在觉得人生无望时,去寻找一点明媚的光亮。
一、《世说新语》中的诗意美学1.'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对身体美的诗意追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胆追求,那就是:裸身。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阮籍则时常'露头散发,裸祖其踞。
'这是一种近乎奇特的审美意识。
人类从远古走来,好不容易告别了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时代,手工业的不断进步让人类有权利有义务去追求后天创造的美丽,《世说新语》却将裸露的身体形象直白的跃然纸上,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但是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最有诗意的韵律。
裸露的身体,拥有最真实最自然最美好的线条,拥有最让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以地为鞋,以空气为衣,以天为帽,身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交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这才是真正的'以天为盖地为庐',是中国古人追寻的最自然最原始的生命状态。
正如刘伶所言:'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对生命的最初认识,起源于羊水中裸露的自己,所以有什么能比赤裸裸的身体更能体现出生命的诗意呢?这个意义上的美,就像尼采说的:'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
' 如果没有对于身体美的自觉认识,那么对世间万物的美学感悟,无论是草木芬芳还是鸟语花香,都略显缥缈空荡。
《世说新语》心得体会

《世说新语》心得体会《世说新语》心得体会《世说新语》心得体会1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多少风起云涌,多少豪杰闪耀,每一段历史都宏大而壮阔。
《世说新语》这本书,保存着南北朝时代一群风流雅士的点滴琐事,还原了一段乱世里的个性言谈风貌,生动真实,让人倍感亲切。
我印象最深的《世说新语》故事是“王蓝田吃鸡蛋”这一则。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
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短短六七十个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罕见的天真和傻气,而且幽默风趣地暗示我们:性情急作文躁的人,一旦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极不耐烦,可是发脾气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事情引向更糟糕的一面。
急躁,其实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遇到问题时应先平静下来,调整好心态去对待,事情才有可能得到合理解决。
仍拿王蓝田来说,他暴躁地的和一个鸡蛋过不去,而面对谢无奕的谩骂却能“一言不发”,这又体现出他心胸宽广。
东汉末到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但《世说新语》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士人的纯真和痴情,这一点点纯真,历经千年一直感动着无数读者,包括现在的我。
《世说新语》心得体会2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

各个需求点的距离 ; n为平均 每单 位的仓储 费用 ; b为没单 位 距离的运输费用 ; 为市场上总的需 求量 ; c 由市场预测 大致 确 定; d为仓库的最低库存 点 , 是一个 常数 ; n为铁 路运输 的交 货周期 , 即两次货到仓库 的时 间间隔。
由于 存 在 时 间 、 间 的 差 异 , 山 等 地 区在 成 都 地 区 的 空 乐
的缩 影 。
晋清谈 的主要 内容 以《 易经》 老子》 庄子》 谓三玄位本家 《 《 所
以衍 畅 。
魏晋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 企图调和儒 、 , 通“自 道 会 然 ” 名教” 与“ 的一种 特定 的哲学 思潮 。由于老庄 哲学 极力 推崇 的道是无为 , 鼓吹 只有忘掉是非 、 忘掉 自己, 能达到道 方 的境界 , 以求得 到精神上 的逍遥 自适和解脱。
《 世说新 语》 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遗 闻轶事和玄虚清谈 , 也 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 充分 展示了魏晋 门阀知识
分子所 特有 的崇 尚 自然 、 风流 自赏 、 不睦 荣利 、 潇洒飘逸 的风 度, 这就是魏晋风流。
魏晋士人们不 论 时 间、 点 , 要 聚在 一起 , 共谈 玄 地 只 便
“ 卿不见决鼻牛 , 当穿卿颊 ! 人 ”
( 文学》 3 ) 《 ) 1
情, 他可以断然抛弃功名 的羁绊 而去享受生命 的自由。 又如 , 张湛好 于宅前种 松柏 ; 山松出游 每好令左 右作 袁
理, 互相辩驳直 到尽兴 才止 。谢玄 还在 服丧期 间, 支道 林跑 到他家谈 了一天 , 阳快下 山时才告辞 出来 。玄谈 可以把人 太
收稿 日期 :0 0—1 2 21 0— 6 作者简介 : 张清萍 (9 9 )女 , 16一 , 讲师 , 研究方 向: 两汉 、 魏晋 文学 。
论《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之美

论《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之美摘要:魏晋之美,美于风度。
《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
它以短小的故事,精炼的文学语言和分类体的形式记录了魏晋时期士族阶层人物的遣文轶事,勾勒出当时社会真实的生活画面。
魏晋之美,在于是魏晋名士的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人格追求、审美理想。
其中魏晋风度具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审美发现、和超越世俗的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等文化意蕴, 对中国美学、思想史和中国人文精神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之美;魏晋风度;文化意蕴一、《世说新语》领魏晋之美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 每当遇到重大转折时期, 必然带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乃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理想等一系列新的变化。
如果有一部书把当时社会风气的新变化记录下来, 如果这部书所记录的凝聚着时代特征的美学风范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那么这部书将得以流传后世, 这一代美学风范将成为民族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
而魏晋风度无疑把没体现得淋漓尽致。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 就是这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
唐贞观年间编撰的《晋书.安平献王孚传论》中“安平风度宏邈, 器宇高雅”, 及《新唐书.张九龄传》中“帝每用人, 必曰: ‘风度能若九龄乎?’”都出现了“风度”一词。
广东始兴县张九龄的故乡至今仍名为“风度村”。
把“魏晋”与“风度”联系起来、并产生广泛深刻影响, 大致源于鲁迅先生1927 年7 月在广州所作《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
宗白华、冯友兰、汤用彤、王瑶等前辈学人, 都对此作过深刻精到的论述, 新时期以来研究魏晋风度的论著也不时出现, 这些都给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但“魏晋风度”本身是一个相当普泛的模糊的美学概念, 正如什么是“美”一样具有永恒魅力和无限探究的可能性。
《世说新语》:一部道尽魏晋风流的志人之书,

《世说新语》:一部道尽魏晋风流的志人之书,鲁迅称《世说新语》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冯友兰也把《世说新语》当作'中国人的风流宝鉴',而大翻译家傅雷对此书更是爱不释手,他在写给傅聪的信里说:'你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可一读。
许寿裳叫鲁迅给他儿子推荐十本中国的好书,鲁迅先生推荐的十本书之一就有《世说新语》。
被《人民日报》盛赞的'有趣灵魂',千万网民眼中的'别人家的语文老师',将古典文学再次带回生活的'隐秘'国学大师。
戴建业已经精研《世说新语》3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也已在今年7月问世,出版后广受欢迎。
正因为有《世说新语》,才让我们知道历史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灵魂。
《世说新语》有很多版本,有大家熟知的'网红教授'戴建业的《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
它公认的作者在历史上一直都写为刘义庆,它原本有八卷,现存的只有3卷,有点可惜了。
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
刘义庆谓谁刘义庆原名刘季伯,江苏徐州人士,出生于公元403年,早逝于公元444去世。
他的叔叔是代晋立宋的刘裕,刘裕小名刘寄奴,苏轼诗中'人道寄奴曾住'写的就是刘裕的故事。
刘义庆的父亲刘道怜是长沙王,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很小就过继给了这位叔叔,并且后继承了他的爵位。
刘义庆15岁入仕任职京兆尹,此后平步青云。
他任职期间掌管各种皇家秘史,经书典籍,这给刘义庆带来极大的好处,这为他后来编撰书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文帝刘义隆上台之前,作为皇宗室成员,刘义庆的境遇一直比较顺利。
'义庆幼为高祖所知,常曰:'此吾家丰城也。
'年十三,袭封南郡公,除给事,不拜。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解析

李欣《赠张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殷浩 支道林 王濛 刘惔 孙绰诔:“当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 “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 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 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
桓温:
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 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 语。”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何图叔夜潦倒,不切于事情;嗣宗猖狂,自贻于耻辱? 杜甫《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汝阳王李琎“与贺知章、褚庭诲为诗酒之交”。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砚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 天宝五载,罢知政事。遽命亲故欢会,赋诗曰:“避贤 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 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 沛国刘伶、陈 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越名教,任自然
《晋书∙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送秀才入军诗》: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晋书∙阮籍传》: 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 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 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世说新语》的 奇风异俗中领略 “魏晋风流”
语文组
卫玠
何晏
王衍
潘安
阮籍
刘伶
阮咸
毕卓
中国历史上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
①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争相辉映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觉醒,个性解放
乱 世
魏晋时期(220—420)是中国 历史上最动荡、最混乱、最黑暗 的时期之一,然而却是精神史上 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 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 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古诗十九首》)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 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任诞》52)
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任诞》52)
名士不必奇才,但使常得 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 变可称名士。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3)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 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 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 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3)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 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 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魏晋文人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 文人都格外地珍视个体生命,自觉积极地思 考生命的价值以及寻求保全并完善生命的最 佳途径。这种来自内心的自觉、急切以至于 达到狂放的程度,使他们思想极其活跃、文 化多元化发展、生活空间十分广阔。
《世说新语》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 逸事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 一部名士风流集。
(《千金翼方》)
“五石散”并发症与后遗症
1.视力严重下降,双眼红肿疼痛。 2.皮肤敏感、干燥、易生皮屑。 3.为人痴狂,暴躁易怒。
“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 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 药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 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糊 糊涂涂才好,有时简直近于发疯。 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 概也是服药的缘故”。
——鲁迅
好酒成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
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 康……
(曹操《短歌行》)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 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 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 随酣饮为常”。
(《晋书·阮籍传》)
“刘伶尝纵酒放达,或脱衣裸 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 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魏晋是一个充满忧患的痛苦动 乱的时代,政权更替频繁、政治迫 害残酷,上至帝王、大臣,下至文 人士大夫、一般民众,无不处在死 亡恐怖的笼罩之中。人们普遍感觉 到人生无常,生命短促。
文人们在这种无比黑暗的生存夹缝中, 在前所未有的迷惘中,或慷慨多气,或悲歌 慷慨,或放达自恣。他们纵酒沉湎、孤芳自 赏、放浪形骸,皆在于展示人的觉醒。
魏晋时代,对男性美的发现 和欣赏仿佛一下子被唤醒了,男 士爱美,成了这个时代的重大精 神事件。相比之下,对于女性美 的欣赏和记载反倒处于下风。魏 晋真正开启了“男色时代”。
潘安 左思
美男 丑男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 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
(《容止》9)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 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左思) 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 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任诞》6)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 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 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 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 “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 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 斛,五 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 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容止7》)
“安仁(潘岳)至美,每行,老 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张载) 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 毒品“五石散”
“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 钟乳石、石硫磺”
何晏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 病,亦觉神明开朗。”
(世说新语《言语》)
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 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 寒,唯酒欲清,热饮之,不尔, 即百病生焉。服寒食散,但冷 将息,即是解药热。
《世说新语》里的奇风异俗
1.追求适意人生——清谈 2.寻求宁远生活——隐逸 3.大开新兴审美——男色时代 4.享受玄虚人生——饮酒服药 5.行为不拘礼节——裸袒、驴叫
男色时代之
美男如玉
看杀卫玠
卫玠(286年— 312年6月20日), 字叔宝,河东安邑 (今山西夏县北) 人,晋朝玄学家、 官员,中国古代四 大美男之一。
羊车入市 自惭形秽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世说新语·容止(14)》
“与玠同游,迥若明珠之在 侧,朗然照人。”
——《晋书·卫玠传》
“居然有赢形,虽复终日调畅,若不堪罗绮。”
——《世说新语·容止(16)》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闻其名,观者如堵 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 时人谓;“看杀卫玠” 。
(《任诞》53)
何为“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 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 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 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 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 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於流俗、甚至不 同於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魏晋士人 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 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它 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 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 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以“竹林七贤” 和“兰亭名士” 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
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形成中国历史 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
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
一、时代特征 (一)社会特征:乱世
文人心态
普遍感受到生命 脆弱,命运多舛,祸福 无常 文学主题
生死主题,游仙 主题,隐逸主题
二、文学思潮
❖ 儒学式微 ❖ 玄学兴起
❖ 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的一 种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 玄学的产生 ❖ 魏晋玄学对文学艺术的影
响
嵇康
北朝佛雕像
❖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 佛、玄、儒的交流及大量的佛
寺的创设
❖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 道教约产生于汉末,相传张道 陵为道教创始者,此期广泛传 播
❖ 道教的文学影响:游仙诗及文 学作品中生命意识与主题
魏晋时期诗歌的时代特征
“雅好慷概、志深笔长” 理想的高扬;人生的哀叹;强烈的个性; 悲剧的色彩
——《世说新语·容止(19)》
何晏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 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 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 色转皎然。”
——《世说新语·容止(2)》
“宴性自喜,动静粉帛不 去手,行步顾影。”
傅粉何郎
王衍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 玄,恒捉百玉麈尾,与手都无 分别。”
——《世说新语·容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