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笔记讲解

新闻编辑笔记讲解
新闻编辑笔记讲解

新闻编辑笔记

第一章:

一、1.新闻编辑:是指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媒介成品生成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设计、制作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同时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

2.编辑的分类:

(1)报纸编辑:是指报纸编辑人员为出版报纸所从事的专业性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确定编辑方针、拟定报道计划、组稿、送稿、选稿、改稿、配稿、制题、设计版面包括联络作者等

(2)杂志编辑:是指比报纸周期稍长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连续出版物的组稿、选稿、改稿、编版等专业性工作

(3)广播编辑:是指广播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广播本身媒介特点进行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文字工作和技术工作。

(4)电视编辑:是指电视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电视媒介特点所进行的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的图像选配加工、文字编审和音效处理工作。

(5)网络编辑:是指随着网络新闻传播出现而崛起的新型编辑门类,除具有传统的新闻编辑所具有的审核、编选、加工、制作标题、设计、排列之外,还包括相关内容的链接设计、图文组合、滚动版预设等。

二、1.中文报刊编辑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意义的新闻编辑实践最早应追溯到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这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刊号的序言是中文报刊第一篇阐明办报思想和编辑方针的序言。由此,宗教性、可读性、通俗性和篇幅短小成为早期报刊的基本特征。对其后的宗教报刊和中文报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版报刊,开宗明义、明确办报宗旨与编辑方针,成为近代以来中文报刊的鲜明传统。继传教士之后,外国人在华创办外文报刊与商业报刊都十分重视编辑方针的确定

近代国人办报意识的形成是受到了传教士报刊客观启发和社会改良的主观动机双重因素的影响。1872年创办于香港的《华字日报》几乎定下了此后国人办报的基调,即爱国主义。近代国人办报的最初动机,并非在于新闻性而在于知识性、时政性和爱国主义。此后的王涛和梁启超都是前后一脉相承的

中文报纸的现代版式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858年创办的中文日报《中外新报》,四开单面印数,竖排版。早期为周刊,后为双日刊,并首创双面印数。《上海新报》率先实行分版分栏的固定编排,随后实行新闻报道加大字标题,对中文现代报刊的定型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形成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这时具有较为系统的报纸编辑思想并能付诸实践的是《时务报》时期的王康年。其编辑业务改革主要是:报纸双面印刷、版面分栏编辑、文章句读加点、增列导读目录、倡导简短文风、外地要闻需用电文稿梁启超也总结了自己的办报思想: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梁启超的办报经验是19世纪国人办报业务的总结,也是中文报刊迈向二十世纪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中文报刊的业务探索在不同方面展开

政论方面:197 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有首创之功1896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更形成了时务文体1898年梁启超创办的《清议报》又创时事短评

版面方面:1900 《中国日报》率先将版面分为六栏1904 《时报》进一步强化分栏字号、符号的功能

栏目方面:《中国日报》创办时就设立了专栏《鼓吹录》,后来成为品牌栏目。

标题方面:《时报》1912开始,采用复合型标题,功能上也有概括性、解释性、标示性、夸

张性、比喻性等尝试

图片方面:《申报》是使用照片和漫画的第一份报纸

广告方面:《中外新报》创办伊始即有广告。

20世纪初由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形成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这一时期在办报思想和编辑业务上有独创性的是香港《有所谓报》主编郑贯公。其具体做法是面向市井民众,办小报:文体民间化栏目多样化

此时在编辑业务上还有所突破的有:

英敛之的《大公报》:开办具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栏目

狄楚青的《时报》:一改政论报传统,走大众化报纸之路,创办时事短评体例,大胆采用多字号排版,主次分明醒目等都具有报纸编辑的开拓性意义。

五四运动开始中,在《新青年》杂志的影响下:

(1)新老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

(2)采用西式标点符号、

(3)报纸版面编排上出现了多种分栏形式

(4)头版头条由大总统令改为国内外重大新闻

(5)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

(6)一些大报进行了副刊革新,从不足一版办成多版

中文报刊完成了近代到现代的转变

五四运动后,在现代报纸编辑业务上有创新贡献的是成舍我:

(1)采用小报大办、精选精编的半包方针

(2)采用重视言论、竞争消息、广用图片的编辑方针

综合早期中文报刊的编辑业务的发展情况,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和革新,都积极借用了欧洲或日本报刊的形式

(2)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动因都在于满足读者需要,是报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报刊编排方式模仿苏联的编排方式。

1956年汉字改革方案公布后,报刊改版为横排

版面严格遵守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变化与和谐统一的形式,稿件标题图片不再忽大忽小,布局不畸轻畸重,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1992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报纸版面形式由小圆柔细转变为大方刚粗,强化视觉冲击力。版面以板块为主,粗黑线条为辅,行文很少拐弯,照片巨幅醒目。

三、1中国新闻编辑的理论研究:

对新闻编辑,尤其是对中文报刊编辑的理论,归结与阐述仍然始自西方传教士。《万国公报》主编林乐知在《教会报大旨》中,就强调了确定编辑方针对报纸的重要性。

在此影响下,国人办报者也陆续发表报学专论,如梁启超和郑贯公。

1903年,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日本松本君平的《新闻学》

1913年,上海广学会翻译出版美国休曼的《实用新闻学》。

国外新闻学理论的引入,意味着国人对新闻学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观念到理论转变的开始

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徐宝璜主讲新闻学,其讲稿《新闻学》随后的出版,意味着中国新闻学的学科诞生。

1919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改组后,徐宝璜增开报纸编辑课,这意味着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的诞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影响的新闻著述中还有邹韬奋、储玉坤、恽逸群等对新闻编辑的专题论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诸多新闻学理论著作中,大都有新闻编辑的专章或专节。

解放后的17年和文革十年,几乎没有新闻编辑方面的专门著述。只有1950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苏联格列波涅夫的《报纸编辑部的群众工作》一书流行

1982年,由郑兴东等集体编著的《报纸编辑学》出版,是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学放卖弄的教材。加上1984年叶春华编著的《报纸编辑》,成为了新时期编辑学方面的奠基之作。

新闻编辑作为一种技术,既具有其传统规范性,又具有接受新兴理论的敏感性,但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实际上总是落后于新闻编辑技术实践。直到1995年,新闻编辑理论研究才打破沉寂,蔡雯的《现代新闻编辑学》和吴飞的《新闻编辑学》先后出版。

进入新世纪的新闻编辑业务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跟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的报纸改扩版研究

(2)关于提高报纸版面的艺术性的论文

(3)制约版面编排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已有的新闻编辑研究也存在不少不足的地方:

(1)观念落后于实务发展,表现在受传统新闻体制影响,编辑的新闻报道的主导性强调不移

(2)理论落后于技术,新闻编辑的电子化事实上已经带来了新闻编辑业务上的一场革命,但编辑理论总结远远落后了,甚至显得保守

(3)理论分析中所用材料时间上滞后,报类、版面上缺乏代表性

(4)大多想建立新闻编辑学,但尚未建立学理规范

四、1.当前西方报纸版面编辑趋势:

(1)强化信息数量与质量的改版

(2)版面风格趋于简洁:追求清晰成为一种世界报纸编辑的价值取向

(3)纯净版面的追求:平面设计应寻求合理有效的传达功能。

(4)专刊多元活泼美观

(5)小开张大报的趋势

(6)扩大能刊登广告的版面空间

(7)版面设计的服务意识:提倡为读者服务和为市场服务的意识理念

(8)报网互动-放大新闻附加值

(9)语言的娱乐化与图片的色情化

2.当前我国报纸版面编辑趋势:

(1)大信息量:不仅表现在报纸整体上的不断扩版增厚,还表现在单元版面信息元得成倍增加,尤其是要闻版强化了大信息量

(2)版面简洁:多采用板块结构,很少用底纹和花边,合并栏数,多用横题,分版表目

(3)图像化:图片新闻、图标新闻已成为当代报纸版面必备的元素

(4)强化新闻版(5)专刊、副刊的强化:(6)版面元素的个性化强化:与他们不同,成为报纸编辑的一致追求(7)横向编排成为主流(8)强化导读和新闻提示(9)人文化:以情动人营造情绪。

第二章:一、对新闻编辑的认识:

1.从报纸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从传统的报纸编辑工作角度来看,编辑、采写、通联并列为报纸编辑的三大门类,其中编辑具有总串联、总合成、总把关作用。

(1)总串联:把报纸出版的不同工种、不同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联合起来,使报纸的出版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2)总合成:将报纸出版的多人劳动汇总起来,实现和完成组织宣传任务。

(3)总把关:防止各种差错见报,以保证宣传和传播的质量。

2.从报业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

(1)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承担编辑方针的确定和对报纸的设计。

(2)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负责各项生产环节的人员协调。(3)报纸编辑部门是单位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和组装中心,报纸产品的最后组装集成在编辑手中最后完成。

(4)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与报纸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提供给销售部门的最后产品是由编辑提供的,销售部门的销售状况也主要反馈给编辑。

3.从传播学角度对新闻编辑的认识:

(1)新闻编辑首先扮演着把关人角色:我国编辑的把关原则主要有宣传原则、法律原则、真实性原则、版面原则、文法原则。

(2)在现代大众传播中,编辑实际上又扮演着隐匿意见领袖的最初角色。

(3)编辑同时又是接受意见反馈的主要通道:

A.编辑常常是接触读者反馈意见的第一人

B.给读者意见作出解释和回答的

C.接受读者的反馈意见,调整和改善工作的具体实施。

D积极进行受众调查,收集反馈信息

二、新闻编辑的体制:

1.编辑部:编辑部是新闻单位内负责新闻采写、编辑、通联和资料等新闻业务工作部门的总称,是新闻单位的核心部门,其内一般又有若干个专业部门组成。

2.总编辑:编辑部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编辑,最高领导机构是编委会。总编辑是主管编辑、采访和通联等新闻业务的总负责人和主要决策人。总编辑的职责有:A 制定编辑方针B 审定报道方案C 指挥实施编辑方针和报道方案D 审定重要稿件和版面E 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3.编委会:编委会是新闻单位编辑部工作的领导机构。凡是编辑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均由编委会讨论决定。编委会成员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若干名编委。总编辑为编委会负责人。在实行总编辑负责制的单位,编委会不仅领导编辑部,还领导经理部和其他行政部门的工作。编委会成员由新闻单位的主办机关任命。在我国通行的是总编辑负责制。即在总编辑主持下的编委会对新闻单位全部工作全面负责的领导体制。

4.主编:报社内各个版的编辑工作的负责人。负责主持本版分工范围内的选稿、改稿、标题、组版等各项编辑工作

5.编辑:根据工作时段不同,分为日班编辑和夜班编辑。根据职能性质,又分为稿件编辑、版面编辑、美术编辑、副刊编辑、专版编辑等。

6.西方新闻决策机制:在决策机制上,西方国家大多是董事会制,董事会下设主持人,主持人下设主观媒介编辑业务的总编辑。

7.英美编辑体制特点:

(1)编辑部下设专业部编辑和城市新闻编辑,编辑部实际上是新闻业务的主导者

(2)设立城市编辑,突出新闻综合性特点

(3)记者受城市编辑的领导和指挥,有利于编辑意图的贯彻。

8.日本的编辑体制特点:

(1)设立各专业新闻部

(2)在各分部中以编辑为核心,记者接受编辑的领导。

9.台湾编辑体制特点:

(1)业务实际上由编辑部、编辑组和编辑是三个层次完成

(2)划分省市新闻版和地方新闻版,体现编辑内容的综合性

(3)编辑部下辖采访组、编辑组、通讯组,统一调配记者。

10人民日报编辑体制特点:

(1)版面是编辑部工作机制的核心与主体

(2)版面编辑自觉实现编委会意图

(3)版面编辑负有版面处理权,有稿件处理权,但无记者支配权,因此报道策划常需要借助编委会或总编室协调调度,或者由版面编辑亲自采访撰稿

(4)版面编辑常要承担本版需要配发的评论文章

11.国内外编辑体制差异:

(1)编辑部是按报道内容还是版面分工来设置。

(2)编辑与记者的关系:平行关系、从属关系。从属关系有利于编辑思想的贯彻,在束缚记者手脚、限制记者视野;平行关系形式易于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利于采访与写作,弊在编辑核心作用软化,难于形成版面特色。

12.报纸编辑流程:

A文稿输入B版面设计C 组版D 印刷

13.编辑方针:广义的编辑方针包括办报方针、编辑方针和报道方针,是报纸编辑部工作的指南。办报方针由报纸的发行人制定。编辑方针由编辑部制定。报道方针依据编辑方针制定,有阶段性和专题性的区别。

14.宣传方针:宣传方针可以由编辑部拟定成为编辑方针的内涵,即宣传稿件的编辑原则。还可以由专业部提出,作为对某一具体报道的宣传要求,属于报道方针的层次。

15.办报方针:办报方针就是报纸公开表明的板报宗旨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体现不同时代报纸的不同性质。办报方针是由报纸发行人制定的,反映他们的目的立场利益和主张以至策略与方法。报纸的办报方针具有一贯性和一致,相对稳定,不易变动。

办报方针的内涵:

(1)确定的办报宗旨或目的

(2)规定的报纸的性质、立场、任务和作用

(3)坚持的指导思想

(4)决定的报纸规模和设想的读者对象

(5)内定的报纸隶属关系

16.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和现实情况对报纸内容、形式所做的总体设计,内容包括读者定位、报道的范围和重点、报纸的水准以及报纸的风格。

(1)报纸方针确定的前提:报纸内容、传播效果、广告、传播者、读者兴趣、报纸长期略读者构成

(2)现代报刊的功能定位: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新闻解释、读者引导、论坛提供,重视读者来信、娱乐释放

四、编辑修养:

1.编辑修养:(1)理论修养:主要是指哲学理论修养、新兴理论修养。

(1)政策修养:政策指导

(2)职业道德修养

(3)专业修养

(4)知识修养

2.编辑能力:(1)信息采集能力:其一是编辑自我的新闻敏感型其二是社交能力

(2)信息鉴别能力:信息鉴别能力来自编辑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敏感、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等素质。(3)组织能力:(4)创新能力(5)写作能力(6)操作能力

3.编辑意识:(1)新闻意识:A.时效意识B线索意识C 指导意识

(2)信息意识:新闻编辑既要有信息资料采集与积累的意识,又要熟悉现代信息采集的渠道与方式,还要有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在职人员的信息意识,另一方面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选聘一批既懂编辑专业,又擅长信息获得和信息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编辑队伍中来。(3)政治意识:A.首先要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观察分析社会现实,正确报道和解释新闻事实,立场坚定,旗帜鲜明。B.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信息,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心声,真正起到群众监督党和政府工作的舆论工具作用,使媒介真正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和桥梁。C.媒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组织上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重要情况应请示。D 要有弘扬主旋律的意识E 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创新意识:A编辑制度创新B 编辑观念创新C 编辑技术创新(5)把关意识:A.要把好政治关B.要把好法律关C.要把好版面关D 要把好策略关E 要把好质量关

第三章稿件编辑

1、稿件来源:报纸编辑部的稿件来源有三:本报记者和编辑撰写的稿件、通讯社每天播发的通稿、通讯员和社会上其他人士的来稿。因为来稿渠道不同,运行路线也不同。编辑写的稿件可用的交版面编辑组采用;记者稿件直接发给总编室和各版;社会来稿由群工部初步筛选分类后,转送专业部供选择采用。

2、稿件选择的意义:

(1)稿件的选择有利于贯彻办报方针

(2)稿件的选择有利于形成报纸的特色

(3)稿件的选择有利于保证报纸所用稿件的质量

3、稿件选择的目的:

(1)判断稿件是否适用

(2)判断稿件的意义的大小

(3)发现稿件的潜在价值

(4)检查稿件有何缺陷

(5)确定稿件如何利用

4、稿件选择的标准:

(1)新闻标准: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2)政治标准: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府的重要决策

(3)宣传标准:正确性、权威性、针对性、新闻性、适宜性

(4)法规标准:禁止刊登:有关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内容、有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力的内容

(5)道德标准:保护新闻源、避免受害者或无辜者受到困扰和伤害、不应过分渲染报道灾情、疫情以及各种暴力事件,以免引起读者的惊慌与恐惧、不应刊载有

助于报社或个人获取私利的内容

(6)版面标准:轻重选择、缓急选择、协调选择、平衡选择:主题内容不可过分集中;对地区最好有所兼顾

7、稿件选择原则:

(1)定质原则:保证重要的新闻优先入选、保证新鲜的新闻优先入选

(2)定量原则:报纸版面容量在相当长时间内要保持固定

(3)定时原则:日报的版面以一天

8、稿件选择的方法:

(1)判断稿件内容的真实性

(2)判断稿件内容与读者的相关性

(3)判断稿件内容与政策法律道德的要求的一致性

(4)判断稿件内容与本报特点的一致性

9、稿件类型:刊用稿、备用稿、内参稿、线索稿、转交稿

10、稿件选择所应注意的问题:

(1)稿件处理要及时,不要拖延时间,尤其是时效性强的新闻稿件要及时作出决定。

(2)选择稿件要细致,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稿件,同时注意防止重复用稿。

(3)要要重视作者的附稿信,注意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11、稿件修改:稿件修改是对刊用稿的文字表述与篇章结构上所进行的校正、压缩、增补、改写等处理工作。其中较正式稿件修改中最重要最常见的工作。

12、校正:所谓校正是指对原告不作大的改动,质对事实以及事实的表达等方面作个别订正,以求达到稿件表述的真实准确。

13、稿件修改程序:(1)审读全文,分析稿件(2)设计方案,着手修改(3)检查复读,精益求精

14、使用校对符号的具体要求:

(1)符合规范,即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2)勾画分明。稿中的错误要用引线行间画出,拉到页边空白处修正,不要在文中修改(3)清晰易辨,改样所用笔的颜色,应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引线与引线之间不要重叠交叉,如难以避免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

15.稿件编辑:编辑常用编稿方法有六种:修饰、压缩、摘编、增补、综合和改写。

(1)修饰:是指主题、体裁、表现方法符合要求,编辑主要对文字进行加工、润色,使其既有文采,又简洁、形象。稿件修饰的前提是,保持原稿的新闻五要素完备,

只是文字表达不太妥当,或者由于对信息内容理解不清楚而表意不充分,或者对

书面语文字符号意义的理解有偏差。

(2)压缩:主要是指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符合要求,缺点是原告篇幅太长。变编稿是对内容重复的材料作删除、缩短,突出精华。压缩的方法是删字、删句、删

段、删节。压缩方法有;

A.尽量保留信息量,把多余的信息符号加以删除,去字去词去句,而不损伤原意。

B 保留主要信息内容,把次要的部分删掉。

C 删去评论

(3)摘编:摘编是为了突出主题和节约篇幅。摘编是对原稿进行剖析之后,发现原告不能全文刊登,但原稿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几部分内容有报道价值,于是把有关内

容摘编出来发表。

(4)增补:原稿的构成因素齐全,知识对新闻事物发展变化的环境和背景没有交代清楚,增加这部分材料可以增加新闻的价值。采用这一方法时,可以通知作者补充

材料,也可以由编辑根据可靠的资料增补。主要有

A 背景材料:用以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独特的环境,或用以对比、衬托、

深化新闻主题

B 知识材料:用以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及某些专用名词、专业知识作分析和解释,

对重要事实加以补充说明或注释

(5)综合:是把主题内容相同或相似,但报道角度不同的两篇或几篇稿件,重新改变成一篇新闻,以帮助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发展。这种方法多用于动态新闻,少

用于事件性新闻。综合方法中常见的新闻综述有两种情况:A对同一主题、同一

事物、同一问题作全面的综合B在一段时间内,把同一主题的连续报道、综合成

新闻编辑学笔记

新闻编辑学笔记

新闻编辑学笔记 第一章导言 一编辑的四重含义:1 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2 编辑工作;3 编辑劳动;4 编辑技术职称 二编辑人员的修养:1 理论修养(邓小平理论、政策理论)2 知识修养 3 道德修养 4 业务修养 第二章报道的组织和调控 一编辑方针(报纸的定位) 1 概念:编辑方针是指报纸编辑部门根据报纸的性质、立场、读者对象和办报目的而制定的指导报纸编辑工作的总体方针,是编辑报纸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编辑理想的具体化、原则化。 2 内容:a 办报宗旨;b 报道内容;c 报纸水准;d 报纸的风格、特色(其中a为政治定位,b、c为业务定位) 3 确定依据:a 报纸的归属和立场;b 办报的目的;c 报纸的读者对象(其中a、b为媒体因素,c为受众因素) 4 编辑方针要有稳定性,稳定的编辑方针使报纸特色的重要保证。 二报道的组织: 1 概念:它是编辑根据编辑方针,对每个时期的报道内容、报道重点、报道角度和报道形式所作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它是编辑方针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2 必要性:a 报道组织是将编辑方针具体化、实践化;b 只有加强组织报道,才能正确反映现实生活。 3 步骤: a 报道开始前对报道计划的制定(报道策划):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法所作的统筹安排。它分为阶段性的报道计划和专题性的报道计划。 b 报道开始后对整个报道的调度和指挥。 三新闻报道的设计思路: 1 报道计划的制定原则:a 重点突出;b 全面 2 报道设计的思路:a 辩证设计;b 创新设计(报道内容新;报道形式新;版面编排新);c 贴近读者心理 四报道的组织实施: 1 报道进程:指报道的组织过程。 报道进程分为:a 部署与开篇(直入式、铺垫式);b 展开与控制;c 结束(封闭式、开放式)与总结。 2 报道时机:指报道进行的时间。 报道时机分为:a 配合式;b 即时式;c 预见式 3 报道方式:指报道者反映报道对象的方法。 A 集中报道:指短期内集中较多篇幅反映某一事物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报道空间和时间内,发稿数量多,同类内容的稿件呈密集状态,使整个报道突出、醒目,可以表示重大的主题和强烈的感情。 B 连续报道:指报道者随着报道事件或问题的发展,连续及时作出报道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及时、完整,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突发事件。 C 系列报道:指从事物的各个侧面及中展开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全面、深刻,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反映一些具有深度,带有启示性和研讨性的问题,有时也用于反映重大的典型。系列报道在迅速及时方面不如连续报道。 D 组合报道:指用一组稿件反映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同一类型的情况,或针对同一主题进行报道。组合报道多用于揭示某种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五新闻报道的调控: 1 概念:报道调控是指在报道进行过程中对报道效果的把握,也即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规划、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2 主要内容: A 调整报道思路:指改变原来的报道思想、报道重心、报道态度等。 B 调整报道内容:指在不改变报道思路的前提下补充或压缩报道内容,改变原来的选题和发稿计划。 C 调整报道规模: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 D 调整报道形式: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面,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 E 调整报道力量: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 第三章新闻稿件的组织 一组稿的概念:组稿又称约稿,是指编辑约请社(台)内记者或着社(台)外相关人员撰写特定内容的稿件,为具体展开报道计划收集原材料的过程。 #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定稿发排、校样付印。 二组稿的意义: 1 组稿是提高报道质量,顺利完成报道计划的重要保证。

新闻编辑笔记整理

第一章: 1、新闻专业学生日常要读的报纸:人民日报;所在省市党委机关报;有影响的晚报、都市类报纸;青年类的报纸;有利于培养自己业务专长的专业报纸。 2、报纸编辑工作定义:报社编辑部门出版一张报纸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3、编辑工作的特性: (1)、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A、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整体形象的设计师 B、新闻编辑是每一个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C、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2)、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 A、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 B、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3)、公共论坛主持人与新闻话题引导者: 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甚至观点交锋。新闻编辑需要更多地承担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引导、解释与评析的任务,而不只是简单地决定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 (4)、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与总把关 4、报纸编辑工作由多道工序组成,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1)、广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将报纸由创刊伊始至报纸出版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 (2)、狭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出版某一期报纸作为周期 (3)、具体流程: 确定报纸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分析、筛选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配置稿件 设计版面 校对、签发 5、编辑工作与记者工作的异同 共同点:共同的宗旨和目标 不同点: 工作对象不同 工作性质不同 工作任务不同 工作方式不同 采编工作的矛盾 编辑策划没线索,记者写稿没把握 解决对策: 编辑要成为编辑方针的坚定执行者; 树立编辑的个人权威; 做好记者的业务导师;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已进人品牌化经营,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才能吸引观众,而电视新闻编辑也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这种现代运作方式使新闻质量管理处于可控状态,也使节目形成整体风格和鲜明特色。从客观来说,这对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完成好“主导”作用,就必须从自身提高、培养基本能力开始,其中很多技巧值得学习和摸索。 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2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

新闻编辑学蔡雯版笔记修订版

新闻编辑学蔡雯版笔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章 1.什么是报纸编辑学 报纸编辑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报纸编辑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2.编辑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其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报道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 言论、制作标题、安排版面等几个方面。 3.报纸编辑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最主要的就是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稿件的选择、 修改和编挑来组织实施。 4.编辑工作的特性是什么 (决策、把关、加工、发言) 其特性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1编辑工作是把握报纸方向的统筹决策;2是报低组织报道的最 后一关;3是把新闻素材变成新闻成品的"再创作";4是报纸发言的重要环节。5.什么是办报方针和编辑方针 办报方针是规定报纸的性质、立场、指导思想和宗旨。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以及实际 状况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 6.编辑方针的制定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报纸的读者对象;2确定报纸的内容;3确定报纸的水准;4确定报纸的风格 7."把关"的两种意义:把关不仅是一种阻塞,阻塞坏的、错误的东西;而且也是一种开导 ,开导好的、正确的东西。 8.怎样理解"再创作"的能动和被动两方面 编辑的"再创作"包含着被动和能动的两个方面:能动方面---1要提高整个报道的思想性和指 导性;2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素材中的新闻价值。被动方面---1决不能主观臆造或任意篡 改事实;2不能随意改变作者的本意;3不能随意改变原稿的风格。 9.编辑的"再创作"有哪些能动作用 1通过"再创作"充分发挥作者原稿的潜能;2通过编辑工作的"再创作"可以沟通作者与读者的 思想;3通过编辑的"再创作"使报道组织起来。 10.如何通过"再创作"发挥原稿的潜能 1去粗取精,把稿件中的最精华的内容突现出来;2以最恰当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去代替原 来不恰当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3选择最佳时机发表,使稿件发表后能产生最大的反响;4 编辑还可以通过特有的编辑手段,如标题的点睛、稿件的配置、版面的安排,使稿件的潜能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作者:————————————————————————————————日期: 2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作者:赵文腾 时间:2011年11月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摘要】本文从如何把握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新闻编辑组织指导,编辑对DV拍摄素材的运用,编辑中模糊化处理,后期控制指挥五个方面的技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个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既包含了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媒体的司令部和“灵魂”。作为新闻编辑要从政治、思想、事实、价值等角度作出准确评估,筛选出好的稿件,汇编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可听可视性强的精神食粮,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无限的生机,在当前新闻活动中,新闻编辑工作技巧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排是一门艺术,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和具备敏锐的新闻感觉,同时还须掌握一些必备的技巧,要通过合理巧妙搭配,排列实现整体优化,在编辑上必须注意研究听觉规律,在明确、有趣上下功夫。同报纸稿件的标题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稿的标题要求拟得更实在更新鲜。如果标题不能完全鲜明的表现稿件的主要观点,最好在主标题下加副题,进一步点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广播稿的标题要做得生动、形象,让

人有回味的余地,同时又是醒目而鲜明的,如果能在听众换台的空档凭借一个标题就能把他们吸引过来的话,那么这样的标题就是成功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认为,好的导语应该具有这样的魔力,导语一唱歌,读者就跟着哼哼。广播新闻的导语跟报纸新闻的导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它像报纸新闻的导语一样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具体形象。广播新闻的导语尽可能只突出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把其它事实移到主体中交代,力求把导语写成一句话。导语中涉及到的新闻事实越少,导语就越简练。 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是由广播新闻的特点决定的。广播新闻要吸引听众有听下去的欲望,结构上就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采访对象有两人,报纸新闻可以对双方的讲话内容穿插介绍,形成一种对话的结构。而广播则只能以人来划分内容,不在一个人的讲话中穿插另一个人讲的同样内容,常常是将一个人的话介绍完了再介绍另一个人的,这种将讲话头绪简单化的结构要求是广播新闻的特点。 二、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应该对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

新闻编辑学课程总结

《新闻编辑学》课程总结 一、学年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二、任课教师: 三、授课专业、班级: 文学与传播学院201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2级播音接本 四、课程描述(课程性质、学时、考核方式): (一)课程性质: 《新闻编辑学》是新闻编辑学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探讨新闻编辑工作产生发展的过程,研究新闻编辑工作规章和方法、技巧的应用科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报纸编辑工作的特性、稿件编辑、版面安排、报道组织、图片编辑等知识,培养进行报纸编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时:36学时 (三)考核方式:考试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1.在备课方面做到认真充分,仔细研读教材,搜集该学科的网络与图书资料,把握好最新的学术前沿,上课时灌输给学生。由于本门课时效性较强,在备课时注意关注当下的热点新闻,从多种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分析,针对热门新闻事件,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课上与同学们展开讨论。 2.课上注意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将课件、板书、影像资料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3.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课下通过对新闻栏目的研究分析来巩固课程的理论学习,并且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将课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真正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编辑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效果 1.通过这一个学期的课程,同学们对新闻编辑学这门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新闻编辑能力,对日后从事编辑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新闻编辑学蔡雯版笔记

1.什么是报纸编辑学? 报纸编辑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报纸编辑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2.编辑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其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报道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排版面等几个方面。 3.报纸编辑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最主要的就是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稿件的选择、修改和编挑来组织实施。 4.编辑工作的特性是什么? (决策、把关、加工、发言) 其特性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1编辑工作是把握报纸方向的统筹决策;2是报低组织报道的最 后一关;3是把新闻素材变成新闻成品的"再创作";4是报纸发言的重要环节。 5.什么是办报方针和编辑方针? 办报方针是规定报纸的性质、立场、指导思想和宗旨。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以及实际状况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 6.编辑方针的制定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报纸的读者对象;2确定报纸的内容;3确定报纸的水准;4确定报纸的风格7."把关"的两种意义:把关不仅是一种阻塞,阻塞坏的、错误的东西;而且也是一种开导,开导好的、正确的东西。 8.怎样理解"再创作"的能动和被动两方面? 编辑的"再创作"包含着被动和能动的两个方面:能动方面---1要提高整个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2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素材中的新闻价值。被动方面---1决不能主观臆造或任意篡改事实;2不能随意改变作者的本意;3不能随意改变原稿的风格。 9.编辑的"再创作"有哪些能动作用? 1通过"再创作"充分发挥作者原稿的潜能;2通过编辑工作的"再创作"可以沟通作者与读者的 思想;3通过编辑的"再创作"使报道组织起来。 10.如何通过"再创作"发挥原稿的潜能? 1去粗取精,把稿件中的最精华的内容突现出来;2以最恰当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去代替原 来不恰当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3选择最佳时机发表,使稿件发表后能产生最大的反响;4 编辑还可以通过特有的编辑手段,如标题的点睛、稿件的配置、版面的安排,使稿件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11.什么是报纸的直接发言和间接发言? 直接发言:就是评论、按语、编后,以报纸的名义发言。间接发言:1每篇稿件对事物的褒 贬;2新闻标题的态度;3版面的编挑;4以作者的名义发言的,如读者来信、问答、工作讨 论、批评和建议等形式。 12.报纸编辑人员要有什么样的素质? 1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2熟练的业务能力;3严谨的作风;4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论 名词解释: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编委会、编前会 1、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报纸编辑部的运行体制,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 报社专门设版面主编负责版面编辑工作,编辑人员不采访,专业部的记者只做采访工作,不承担编版任务。 2、编前会 是指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和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是报社最重要的会。 3、编委会 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正副总编辑和一些重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第二章媒介定位与报纸设计 名词解释:媒介定位报纸设计编辑方针目标读者 1、媒介定位:新闻媒介定位 媒介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是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而产生的概念。 市场定位就是通过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特色或个性,从而塑造出独特的产品市场形象来实现的。

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2、报纸设计:报纸设计是在媒介定位的基础上对具体媒介产品的一种设计。 3、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对媒介的宗旨和传播的立场、原则 这些根本性问题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介工作的基本纲领。 4、目标读者:报纸编辑期望中的可以成为报纸受众的人群。 确定目标读者是制定编辑方针的核心问题。 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重要性) 编辑方针中目标读者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复杂性)第三章新闻报道策划 名词解释:新闻报道策划、报道方式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采编人员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 造性活动。 是新闻编辑对新闻报道运作各个环节的预先谋划,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2、报道方式:报道方式是指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 道整体的操作模式。 报道方式可分为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组合式、受众参与式、

电视新闻拍摄方法与技巧

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一、电视新闻的画面构成从拍摄的角度看,电视新闻可分为两大类:录像报道、现场报道。 录像报道之采用画面和解说相结合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记者不出镜头。其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是画面和解说词,而画面又是由一组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景别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构成的。镜头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性镜头,一部分是中心镜头。 介绍性镜头是引导观众进入新闻主题的镜头,主要是交待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规模等新闻要素。 中心镜头,是反映新闻主要内容的镜头。拍摄时要注意: 1、抓重点。既要抓住关键的新闻场面和主要的新闻人物。 2、抓全面。拍摄时不要遗漏相关的镜头,避免后期补拍。 3、抓细节。镜头要特别反映新闻主体的表情与感情变化的细节。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出镜,在新闻现场采访和播报新闻。 现场报道和录像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加进了记者的形象。现场报道的开头是记者的独白,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相当于新闻报道中的导语。 在现场报道中,一般都有记者的镜头前采访,在拍摄镜头前采访时,首先需要一个交待性镜头,这个镜头要包括记者和采访对象。 如果是新闻专访,交待性镜头多半是从记者和采访对象两人的侧面拍摄,采用全景或远景。在现场报道中,因为记者以在开头的独白中露过面,他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交待性镜头一般拍成越肩镜头。拍摄越肩镜头时,要摄像机处于记者的背后,拍下采访对象正面镜头和记者头部与肩部的一部分。 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较长时,就要用采访对象单独的中近景或特写镜头。 为了后期编辑的需要,还要拍摄一些记者的镜头,一种是“倾听镜头”,这种镜头在编辑时用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表明记者的态度。在拍摄时,把摄像机放在采访对象后面让记者面对摄像机镜头。 另一种镜头叫“反向提问镜头”,是记者提问的镜头,也是采用从采访对象后面拍摄的方法。间隔镜头,用来在后期编辑中作为过渡镜头使用。一般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远景,以看不清口型为原则。 二、画面的方向性 在电视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拍摄方向的统一性,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镜头间的方向关系,使观众对各个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有完整、统一的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熟练掌握“轴线”规律。 “轴线”一般指被摄对象和被摄主体的“动作轴线”,它是由被摄主体的运动所产生的一条无形的线,或称之为主体运动轨迹。在拍摄一组相连的镜头时,摄像机的方向应限于轴线的同一侧。拍摄角度无论在水平方向上怎样变化,都不允许发生“跳轴”现象。 三、现场拍摄 勤于积累、心中有数、及时抓拍。 拍摄介绍性镜头。介绍性镜头一般要交待新闻六要素中的四个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拍摄中心镜头。中心镜头要着重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在拍摄中心镜头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抓细节和富有人情味的场面。 一条成功的电视新闻,中心镜头应占绝对比例,大约70%以上。 四、同期声的录取

新闻学专业版面设计考核大纲

新闻学专业版面设计考核大纲 (课程编码:050301008) 一、课程说明 编辑与合成总学时为36,开课学期为4,周学时为2,总学分为2。 (一)?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二).考核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和考核,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新闻编辑的学习兴趣;掌握新闻编辑的理论和技能,独立使用北大方正飞腾排版软件进行新闻版面设计编辑操作,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新闻编辑技巧、能力。 (三).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 1.参考教材 《新闻编辑学教程》吴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北大方正飞腾4.0标准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版 2.参考书目 《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笫1版 (四).考试重点与难点 中国当代流行的版式设计类型、文字块、图片、标题制作是重点;版式设讣的原则、调色、输出是难点。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版面设计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考核以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为LI的。考核方法:平时作业成绩加完成规定题U的版面设计操作等实际操作成绩。用口分制计分。作业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二、课程考核内容 第一讲版面设计?概论 一报纸版面的功能 二报纸版面常识 识记:报纸版面基本术语 理解:报纸版面的功能 第二讲版面语言和设讣 一版面编辑语言 二版面设计的基本形式 识记:版面设汁的基本形式 理解:版面编辑语言 第三讲版面设计制作流程和美化 一制作版面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版面的美化 识记:1、版面设计的要素有哪些 2、版面的类型有哪些 理解:版面的美化 综合运用:画版样 第四讲版面形式沿革与存在问题 一中外版面形式的沿革 二版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许正林新闻编辑笔记

许正林《新闻编辑》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编辑、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 近代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出现以后,新闻与出版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设计等工作的专业性工作逐渐形 成,进而出现了“编辑”这一指代专业性工作、专业性人员的概念。 新闻编辑,是指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媒介成品生成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制作等工作的总称,同时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现代新闻机构中的编辑,按媒介分,有报纸编辑、杂志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网络编辑等;按工作内容分,有文字编辑、图片编辑、言论编辑、版面编辑、副刊编辑等。 报纸编辑是指报纸编辑人员为出版报纸所出示的专业性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确定编辑方针、拟定报道计划、组稿、送稿、选稿、改稿、配稿、制题、设计版面和联络作者等。 杂志编辑是指比报纸周期稍长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连续出版物的组稿、选稿、改稿、编版等专业性工作。 广播编辑是指广播节目生成中根据电视媒介特点进行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文字工作和技术工作。 电视编辑是指电视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电视媒介特点所进行的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的图像选配加工、文字编审和音效处理等工作。 网络编辑是随着网络新闻传播出现而崛起的新兴编辑门类,它除具有传统的新闻编辑所具有的审核、编选、加工、制作标题、设计、排列之外,还包括相关内容的连接设计、图文组合、滚动版预设等。 第二节中文报刊编辑的发展概况 综合早期中文报刊的编辑业务的发展情况,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与创新,都积极 借用了欧洲或日本报刊的形式;其二,每一次大的形式变革动因都在于满足读者需求,它是报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结 果。也正是基于先驱者们的不断尝试,使中文报刊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节新闻编辑的理论研究 对新闻编辑,尤其是对中文报刊编辑的理论归结与阐述仍然始自于西方传教士。 新闻编辑作为一种技术,既具有其传统规范性,又具有接受新兴理论的敏感性,但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实际上总 是落后于新闻编辑技术实践。 纵观历史,已有的新闻编辑研究存在着不少不足的地方: 其一,观念落后于实务; 其二,理论落后于技术; 其三,理论分析中所用材料时间上滞后; 其四,大多想建立“新闻编辑学”,但尚未建立起“学理”规范。 第四节当前报纸版面编辑的新特征

浅析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措施

浅析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措施 摘要: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编辑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灵魂,广播电视新 闻编辑的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特别是在 新媒体时代,想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更应该改进、完善广播电视 新闻编辑的工作质量标准,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做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特色优势,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的吸引力。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引言:尽管每一天发生数不胜数的新闻,但人们发现各个媒体呈现的新闻重 合度较高,这说明新闻编辑功能与流程的差异性不大,区别在新闻编辑技巧里, 如何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要素并不断提升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1 加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意义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来说,其技巧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促使新闻信息更具 感染力的一门艺术。更何况在网络新闻媒体日益发展的当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想 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新闻编辑技巧,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还原 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的质量,将新闻内在的价值体现得更加充分,进而推动 广播电视新闻在网络媒体冲击下的持续发展。 2 新媒体时代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工作要求 第一,确保新闻节目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这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 首要要求。这要求新闻编辑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闻节 目的编辑制作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线索和题材进行严格的筛选编辑,切实反映和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二,确保编辑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应该全面地熟悉了解新闻素材的 各项基本组成元素,并根据不同的具体新闻案例对新闻素材的选材进行挖掘优化,同时不断提高新闻编辑的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进而编辑 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第三,确保编辑工作紧贴受众需求,对于广播电视 新闻来说,做好编辑工作最为关键的是新闻工作应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就要 求新闻编辑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紧跟社会民生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和新闻线索,制作出更加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节目。 3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主要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式过于单一,经常 通过新闻标题或者是总结等简单的编辑技巧来吸引受众,但是在新闻节目的实际 内容上出现了固化思维,难以有效调动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也难以使广播电视 新闻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广播电视新闻也容易受到其他媒体的冲击。另一方面,主要是新闻工作者在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过程中创新精神与进取精神不足, 大多数的新闻节目在编辑制作过程中普遍缺少丰富的叙事手段和艺术描述,有的 新闻节目甚至存在着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因而造成了新闻节目难以有效抓住受众 的收听收视兴趣的局面。 4 加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措施 4.1 原始素材处理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材通常源自记者的拍摄,编辑人员面对的素材较多,需 要进行加工、筛选。特别是民生新闻素材较多,很真实,一手新闻资料无法让受 众了解事件的真相,需要编辑人员从受众心理出发,立足于真实性、独特性科学 处理原始素材。如时间长了“狗咬人”就不一定是新闻,但“人咬狗”能在一定程度

新闻编辑学课程建设总结

新闻编辑学课程建设总结 中文系《新闻编辑学》优秀课课题建设组 新闻编辑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与把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因此,该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新闻学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新闻学专业必修课程,新闻编辑学要紧讲授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规律、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宏观新闻编辑业务与微观编辑业务两个层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力争反映中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趋势,并以案例教学和模拟新闻编辑部的情境教学方式,辅以相关实验环节,使学生全面把握新闻编辑工作的各项差不多业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章,分别是:新闻编辑工作概论、新闻稿件的组织、选择、与修改、稿件的配置、新闻标题制作、报纸版面设计等内容。 新闻编辑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内容,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与把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因此,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新闻教研室的相关老师关于该课程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力争为学生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向学生传授适合时代进展的新闻编辑学知识,力争使课程反映中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趋势,并以案例教学和模拟新闻编辑部的情境教学方式,辅以相关实验环节,使学生全面把握新闻编辑工作的各项差不多业务。 自2005年12月《新闻编辑学》作为校级优秀课程建设立项以来,课程建设小组的成员的教学和研究等各项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大了对该课程的建设的力度,在课程的建设中,我们要紧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所选教材进行了调整。在对02、03级新闻学专业的教学中,我们选用了由蒋晓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新闻编辑学》,该教材体系科学、内容充实,且跟踪新闻编辑实践的前沿问题,具有时代特色,比较适合在教学中使用,也较适合于学生自学。然而,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也发觉该教材关于专科时期的教学更加适用,而在本科教学时期,其深度与权威性则明显的

新闻编辑学笔记.doc

新闻编辑学 【1 新闻编辑工作概论】 美国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认为:“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 21世纪的报纸编辑环境 (1)社会变革加剧使报纸编辑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2)媒介种类与数量的递增使报纸编辑面对压力强大的市场竞争环境 (3)现代科技发展使报纸编辑处在崭新的技术环境 新闻编辑工作:新闻编辑在新闻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新闻互动与公共交流的组织与引导。 媒介形态变化:网络媒介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综合媒体,集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更具有自身优势(1)信息容量之大无与伦比(2)它提供的人机交流界面,使信息传播由单向式变为双向互动,传受双方都掌握了信息交流的主动权,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3)互联网络的全球化,使网络传播能够跨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信息传播范围无限地扩大了。传统媒介走进互联网经历了三个阶段(1)翻版阶段(2)变化阶段: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取舍(3)综合发展阶段:综合多种媒介形式、是综合的信息服务者。 新闻编辑工作的两种趋势(1)对各类传统新闻媒介编辑业务的融会和整合,形成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模式(2)新闻编辑业务与新闻信息采集的一体化趋势。“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原则: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

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存形式的发展。 “形态变化”原则: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他们都是在旧媒介的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 “增值”原则: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 新媒介的编辑特点总是在汲取传统媒介的编辑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而且这种特点后来还会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介的编辑改革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进程中新闻编辑部的变化 1、从“互动”到“一体”的中国媒体战略:我国正经历从“互动”到“一体”的递进式发展过程(1) “报网互动”:报纸与网站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媒体进行合作(2) “报纸合一”:报纸与网站的整体融合。 2、新闻编辑部重构(1)组建跨媒体的临时性报道组织(2)组建虚拟的跨越体报道组织(3)对媒体组织结构进行局部性重构(4)对媒介组织整体变革,建立一体 化编辑部:A.以“组合终端载体”为新闻发布平台的整体报道策划必将取代单一载体的新闻报道策划 B.以互动和共同创造内容为特征的报道创新将成为新闻业务改革的主要趋势。 3、融合的决定因素:经济利益的驱使。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

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特性 1.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 编辑工作的主导性体现在报道的定位、策划和报社的编前会制度上。 2.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 新闻传播是集合传播,新闻报道刊播之前,通常都要经过整合,以版面、节目或网页这种“组合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受众。在此过程中,编辑工作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3.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

编辑的把关是全程性、综合性和终身性的把关。 二、互联网络与新闻编辑 1.编辑地位与职责的变化 编辑工作依然是网络新闻报道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业务,网络新闻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编辑工作的竞争。 2.编辑思维与观念的变化 (1)互联网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熟悉平面思维和线性思维,还要懂得超文本思维。 (2)互联网交互功能的凸显,需要编辑人员树立互动传播的新观念。 (3)独家新闻是媒体的掌上明珠,网络新闻编辑应改变对独家新闻的传统理解,不是单纯地追求它的时效性,而应更多地解读和开发其对网民的接近性和重要性。 3.编辑手段与方式的变化 (1)编辑方式的变化最主要表现为动态化。网络传播不仅流量特大,而且滚动性极强。 (2)编辑方式的不同还表现在网站首页和主页的设置。便于用户选择和搜寻,是所有网页或同类网页中最重要的页面。 (3)借助巨大的空间优势,网络新闻的分类更加细化,同一新闻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归入不同的栏目,栏目和子栏目明显增多。 三、媒介融合与新闻编辑 1.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实践

(1)媒介融合的概念 ①媒介融合的概念来源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来源于美国,有的学者认为媒介融合由《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提出。他指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而较多的学者认为,媒介融合首先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②媒介融合的两层含义 综合学者们给出的定义,媒介融合可作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a.从广义上看,媒介融合是指所有媒介及其功能、所有权、组织、资本、传播手段等有关要素的结合。 b.从狭义上看,媒介融合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和联盟。 (2)媒介融合的实践 ①媒介融合的实践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这种实践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②在国外,一些媒体实施了全面的融合,即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内容生产、办公场所、薪酬待遇等方面都实现了一体化。 ③在国内,不同媒介之间临时性、局部性的融合已不鲜见,主要表现为部门、栏目或专题的合作与联动。最突出的是每逢重要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许多报网、台网联合运作,共享报道资源。

《当代新闻编辑》笔记

《当代新闻编辑》笔记 第一章新闻编辑的当代性 第一节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一、编辑环境的复杂化 编辑环境: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编辑工作既作用于编辑环境,又受到编辑环境的制约。 二、编辑取向优质化 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成为我国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在操作层面上,编辑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注重深加工和精加工。 三、编辑工具电子化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改变了新闻出版业的面貌,当代新闻编辑工具也进入了电脑操作的新阶段。电子出版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编辑和工人的工作条件,极大的提高了报纸的排印质量和出版速度。编辑人员应改变过去非电脑操作时代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不断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更好的发挥新技术的优势。 《经济日报》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 电脑辅助新闻学: 1.电脑辅助报道。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寻找报道思想和灵感。 2.电脑辅助参考。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事实的交叉验证。 3.电脑辅助研究。利用在线资料开展与新闻报道有关的调查研究。 4.电脑辅助聚会。利用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定期与世界各地的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职业的人们进行访谈和讨论。--据认为是新闻工作者运用互联网最激动、最有潜力的一个方面。 第二节当代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 一、高度的责任意识 1.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新闻不是物质消费品,是精神消费品,它会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社会的进步。 2.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性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编辑人员要以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赖看待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3.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人民日报“讲成就而不引起怀疑,讲缺点而不引起泄气,讲发展而不引起攀比,讲调控而不引起忧虑,讲先进而不引起反感,讲问题而不引起恐惧。” 二、广阔的知识视野 “知多易识新,知多易辨错。”编辑人员只有开阔的视野,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新闻报道,赢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编辑人员要不断扩大关于新闻报道对象的知识,动态地注意了解周围媒体和受众的情况,并掌握一定地外语和计算机知识。三、执着的探索精神 复杂多变的编辑环境,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只有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新的对策,新闻报道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探索应当全方位展开,整体推进,密切关注生活中的变化,及时捕捉新闻的新的增长点,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探索贵在坚持,难在坚持。 第二章报道的定位 报道的定位:新闻媒体编辑部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作的总体规范。它从根本

新闻类电子版图书清单

新闻类电子教材清单2014.5.8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二版)》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三版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著,新华出版社 《当代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理论基础》刘九洲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新闻理论研究》雷跃捷哈艳秋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最新报告》童兵复旦大学出版社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人民日报出版社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第2版)童兵复旦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闻学导论(修订版)》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四版)》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李永健展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寿刘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新媒体概论》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新闻传播概论新编》 《新闻传播学通用系列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李良荣总主编丁柏铨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李良荣总主编丁柏铨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传播学原理》童兵,展江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雷跃捷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应试精要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邵志择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第2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新闻学概论》,刘建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与传播理论丛书新闻与舆论》胡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新闻编辑学》第4版笔记和名师蔡雯习题详解

《新闻编辑学》第4版笔记和名师蔡雯习题详解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论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新闻编辑工作与媒介形态变化★★ 1编辑内部分工的三个阶段及报纸编辑 (1)编辑内部分工的三个阶段 ①通讯社出现,报社内部有了专门从事编辑和记者工作的分工。 ②出现撰写言论的主笔和与读者、作者及通讯员联系的通联部。

③根据报道领域分为经济编辑、文教编辑、图片编辑等。 (2)报纸编辑 新闻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最早出现在报纸编辑领域,报纸是新闻信息的第一代载体。报纸的新闻编辑最早主要从事文字新闻稿件的编辑加工,报纸的图片新闻传播晚于文字传播。 报纸编辑面临的新环境包括以下几点: ①社会变革加剧使报纸编辑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②媒介种类与数量的递增使报纸编辑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③现代科技发展使报纸编辑处在崭新的技术环境。 2媒介变迁与新闻编辑的发展(见表1-1) 表1-1媒介变迁与新闻编辑的发展 考点二:新闻编辑部与编辑工作内容★★

1新闻编辑部(见表1-2) 表1-2新闻编辑部 2新闻编辑工作流程 (1)含义 新闻编辑工作流程是指由确定编辑方针,设计新闻载体的结构、形态和风格到设计并组织新闻报道,再到编辑加工新闻作品,最后对单一的新闻作品进行组合配置,将单个节目串联成完整的栏目,并发布或播出的流程。 (2)全媒体与平面媒介编辑工作流程的比较 ①线索和策划环节。通过网络获取线索和相关资料,通过舆情分析和网上热点发现报道选题变得更加重要。 ②采集和编审环节。新闻编辑根据记者采集新闻的方式和稿件形态的多样化,也要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后期编辑制作。 ③发布和跟踪环节。新闻编辑同时使用多种媒体形态和信息终端,需要在新闻产品的定位与设计上更加精准,尽可能根据用户各方面的数据,设计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推送。 考点拓展: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特性(见表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