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附翻译
课外阅读医古文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故有昧揥..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阅读答案与翻译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工文章,善五言诗。
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
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
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
”度无以对。
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
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
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1】,非及天下。
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
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
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
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禹锡,字梦得,⾃⾔⽂⾔⽂阅读题答案及原⽂翻译刘禹锡,字梦得,⾃⾔⽂⾔⽂阅读题答案及原⽂翻译刘禹锡,字梦得,⾃⾔系出中⼭,世为儒。
贞元九年擢进⼠第,登博学宏辞科。
⼯⽂章,善五⾔诗。
淮南杜佑表管书记,⼊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得幸太⼦,禹锡以名重⼀时,与之交,叔⽂每称有宰相器。
太⼦即位,朝廷⼤议秘策多出叔⽂。
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必从。
擢屯⽥员外郎,判度⽀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风僻陋,举⽬殊俗,⽆可与⾔者。
禹锡在朗州⼗年,唯以⽂章吟咏陶冶性情。
蛮俗好巫,每淫词⿎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年,⾃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
⽽禹锡作《游⽞都观咏看花君⼦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有余不能往,当与其⼦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宪宗⽈:“为⼈⼦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若.禹锡望他⼈,尤不可赦。
”度⽆以对。
帝改容⽈:“朕所⾔,责⼈⼦事,然不欲伤其亲。
”乃易连州,⼜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者谓天下少⼠,⽽不知养材之道,⾮天不⽣材也,郁堙不扬也。
是不耕⽽叹廪庾之⽆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百区,⽣徒三千余,外夷遣⼦弟⼊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徒衰少,⾮学官不振,病⽆资以给也。
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于太学辟雍【1】,⾮及天下。
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庙,甚⾮孔⼦意。
今夔四县岁费⼗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于学⽆补也。
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
可以营学室,具器⽤,丰馔⾷,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其⾔。
禹锡晚年与少傅⽩居易友善,诗笔⽂章,时⽆在其右者。
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序之⽈:“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华佗传(节录)》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
太祖①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膈,随手而差③。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④,考验首服⑤。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⑥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注释:①太祖:曹操的庙号。
②头风:脑神经痛。
③差:音chài,同“瘥”,病愈。
④传付许狱:解押送给许昌的监狱。
⑤考验首服:考问认罪。
⑥考竟:判决。
这里指处死。
7.与“索火烧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B.悍吏之来吾乡C.怅恨久之D.蔽林间窥之8.曹操杀死华佗最根本的原因是(2分)A.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B.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C.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D.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佗久远家思归远:②数乞期不反数:③出一卷书与狱吏与:④此可以活人活:10.翻译下列句子。
(3分)(1)天下当无此鼠辈耶?(1分)译:(2)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2分)译:参考答案:7.D8.D9.①远:远离②数:屡次,多次③与:给④活:使活,救活10.(1)(1分)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用反问句式即可。
柳宗元《天说》刘禹锡《天论(上)》对比阅读答案(附翻译)

柳宗元《天说》刘禹锡《天论(上)》对⽐阅读答案(附翻译)柳宗元《天说》刘禹锡《天论(上)》对⽐阅读答案(附翻译)柳宗元《天说》刘禹锡《天论》对⽐阅读答案阅读下⾯的⽂⾔⽂,完成10-12题。
韩愈谓柳⼦⽈:“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天之说。
今夫⼈有疾痛、倦辱、饥寒者,因仰⽽呼天⽈:‘残民者昌,佑民者殃!’⼜仰⽽呼天⽈:‘何为使⾄此极戾也?’若是者,举不能知天。
夫果蓏①、饮⾷既坏,⾍⽣之;⼈之⾎⽓败逆壅底②,为痈疡、疣赘、瘘痔,⾍⽣之;⽊朽⽽蝎中,草腐⽽萤飞,是岂不以坏⽽后出耶?物坏,⾍由⽣之;元⽓阴阳之坏,⼈由⽣之。
⾍之⽣⽽物益坏,⾷啮之,攻⽳之,⾍之祸物也滋甚。
其有能去之者,有功于物者也;蕃⽽息之者,物之仇也。
⼈之坏元⽓阴阳也亦滋甚:垦原⽥,伐⼭林,凿泉以井饮,窾墓以送死,⽽⼜⽳为偃③溲,筑为墙桓、城郭、台榭、观游,疏为川渎、沟洫、陂池,燧⽊以燔,⾰⾦以熔,陶甄琢磨,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倖倖冲冲,攻残败挠⽽未尝息。
其为祸元⽓阴阳也,不甚于⾍之所为乎?吾意有能残斯⼈、使⽇薄岁削,祸元⽓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蕃⽽息之者,天地之仇也。
今夫⼈举不能知天,故为是呼且怨也。
吾意天闻其呼且怨,则有功者受赏必⼤矣,其祸焉受罚亦⼤矣。
予以吾⾔为何如?”柳⼦⽈:“⼦诚有激⽽为是耶?则信辩且美矣。
吾能终其说。
彼上⽽⽞者,世谓之天;下⽽黄者,世谓之地;浑然⽽中处者,世谓之元⽓;寒⽽暑者,世谓之阴阳。
是虽⼤,⽆异果蓏、痈痔、草⽊也。
假⽽有能去其攻⽳者,是物也,其能有报乎?蕃⽽息之者,其能有怒乎?天地,⼤果蓏也;元⽓,⼤痈痔也;阴阳,⼤草⽊也。
其乌能赏功⽽罚祸乎?功者⾃功,祸者⾃祸,欲望其赏罚者⼤谬;呼⽽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谬矣。
⼦⽽信⼦之仁义以游其内,⽣⽽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蓏、痈痔、草⽊耶?”——柳宗元《天说》世之⾔天者⼆道焉。
拘于昭昭者则⽈:“天与⼈实相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徕,穷厄⽽呼必可闻,隐痛⽽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工文章,善五言诗。
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
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
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
”度无以对。
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
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
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1】,非及天下。
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
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
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
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刘禹锡传阅读答案_刘禹锡传翻译赏析

刘禹锡传阅读答案_刘禹锡传翻译赏析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父刘云,父刘溆,历任州县官吏或幕僚,以儒学被世人称道。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应进士考及第,不久又考中博学宏辞科。
刘禹锡精通古文,善做五言诗,今体诗和文章亦富于才华、辞藻瑰丽。
做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僚时,任掌书记,杜佑对他格外器重。
后随杜佑入朝,任监察御史,同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友善。
贞元末,王叔文任太子侍读,许多年轻人欲求上进,都去依附他。
王叔文特别赏识刘禹锡,把他作为宰相人选来对待。
顺宗即位后,长期患病不能主持政务,朝廷文诰,都由王叔文掌管。
王叔文将刘禹锡及柳宗元召入宫中,同他们商议,对二人的意见没有不听从的。
刘禹锡调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他们颇依仗权势,中伤正直人士。
柳宗元一向不喜欢武元衡,当时武元衡任御史中丞,于是被降职做右庶子。
侍御史窦群上奏弹劾刘禹锡心怀叵测扰乱朝政,不宜留在朝内,结果窦群当天便被罢官。
韩皋仗着自己出身显贵,不依附王叔文一党,便被调出任湖南观察使。
他们既然凭自己的喜怒欺凌旁人,京师人士不敢指名斥责,路上遇着则以白眼相看,当时号称二王(王叔文、王亻丕)、刘、柳。
王叔文失败后,刘禹锡亦获罪贬为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贬为郎州司马。
郎州在西南夷人之地,风气很落后,习俗处处与中原不同,没有一个能交谈的人。
刘禹锡在郎州十年,惟有靠作文吟诗来陶冶性情。
蛮夷之风俗崇尚巫术,每每滥修祠庙,击鼓舞蹈,必定唱言辞俚俗的歌曲。
刘禹锡间或也参与其中,便依照屈原等人作品,写了新辞教巫祝歌唱。
所以郎州地方夷人唱歌,多是刘禹锡所做歌词。
当初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触犯众怒,宪宗也很生气,所以对他们一再贬谪。
诏书上有“逢恩不宽恕”的命令。
然而执政官惋惜他们的才华,欲待事情淡化后,逐步提升他们。
等到程异再次掌管转运事务,朝廷下诏派韩皋以及刘禹锡等人任边远州郡刺史。
恰好武元衡官居中书省,让谏官十余人列举理由,说刘禹锡等人不可再用,于是作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附翻译
《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华佗论刘禹锡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①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
”曹公曰:“忧
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
至仓舒②病且死,见医
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
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
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
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
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
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③皆曰:“忧天下
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
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
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
夫以佗之不宜杀,昭昭然不可言也。
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
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
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呜呼!前事
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
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
孙权则曰:“曹孟德杀孔文举矣,孤于虞翻④何如?”而孔融
⑤亦以应泰山杀孝廉自譬。
仲谋近霸者,文举有高名,
犹以可惩为故事,矧⑥他人哉?
【注】①荀文若:敢于向曹操直谏的谋臣荀彧。
②仓舒:曹操爱子曹冲的字。
③壬人:指奸佞小人。
④虞翻:吴国的官员,历事孙策、孙权,屡犯颜谏诤,惹得孙权
要杀他。
⑤孔融:字文举。
其任北海太守时曾重用一人,后又要杀他,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以应泰山(应劭)自比。
⑥矧:shěn,况且。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议能以宥宥:辅助、帮助。
B.然犹不能返其恚返:使……平息。
C.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原:探究、推究。
D.独病夫史书之义病:担心,忧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曹公所怒//犹以可惩为故事
B.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昭昭然不可言也
C.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执死生之柄者
D.而惩暴者之轻杀//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以操之明略见几
凭着曹操的深明韬略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
B.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
后来一些记忆不牢靠的人,更是以讹传讹
C.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
D.又乌用书佗之事为
又何须记录华佗的事呢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借所叙述的曹操杀华佗一事,指出了“执柄者”轻杀材能的错误,也为下文阐发观点提供铺垫。
B.文章第二段强调史书记载华佗被杀是为了警示后人善待人才,可是后世的奸佞小人却常以此误导糊涂的当权者。
C.文章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在对比中突出了曹操轻杀材能的残暴,表达了自己对“执柄者”的极大愤慨。
D.文章中“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一句表明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期待统治者能以古为镜,有所儆戒。
阅读答案:
6.A(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宥:宽恕、赦免)
7.C(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C项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
A项中前“为”为介词,“被”;后“为”为动词,“当作”。
B项中前“然”
为转折连词,“却”;后“然”为表状态的助词,“地”。
D项中前“而”为连词,表顺承;后“而”为
连词,表转折)
8.B(本题综合考查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B项句子的意思应该为“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
易杀人的借口”)
9.C(本题综合考查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并非
以对比突出曹操的残暴,而是共同来揭示当权者轻杀材
能的普遍)
【附一】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为曹操
所恼恨。
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
到人命,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
”曹操说:
“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
使华佗死在狱中。
直到他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
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杀死华佗的
叹息。
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地杀掉人材。
荀彧有这样高的智谋、
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然而还是不
能使他的怒气平息。
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
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因,这是
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
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杀戮。
因此从华佗恃能到曹
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
后来的糊涂人,
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
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
的请求。
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
下没有人材呢!”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
材的不可多得。
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叹息。
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竟不知道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
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
这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吗?
拿华佗不该杀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
我
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
论而发挥罢了。
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柄的人,因一怒就杀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
我又何须写华
佗的事呢?唉!不忘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
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残暴者又拿这件事作借口来随心
所欲地杀人。
孙权就说过:“曹操杀死孔融了,我对于
虞翻比他强多了,怎么能比呢?”而孔融也用应劭杀孝廉来与自己做比较。
孙权是近于称霸的一流人物,孔融有高尚的美名,还都以应该惩杀为先例,更何况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