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特性

合集下载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02
小麦栽培技术基础
Chapter
土壤选择与改良
土壤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 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改良
通过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合 理轮作等方式改良土壤结构和肥 力。
播种前准备
01
02
03
种子处理
选用高质量的小麦种子, 进行晒种、选种、药剂拌 种等处理,提高种子发芽 率和抗病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 小麦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小麦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Chapter
倒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倒伏原因
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病虫害严重、风雨天气等。
预防措施
选用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做好田间管理等。
冻害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冻害原因
极端低温天气、品种不抗冻、播种过 早或过晚、田间管理等。
应对措施
04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撒播等适 宜的播种方式,确保 小麦出苗均匀、整齐 。
03
小麦田间管理
Chapter
水分管理
播种前水分管理
确保底墒充足,为小麦出 苗和前期生长提供良好水 分环境。
生长期水分管理
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 墒情,合理安排灌溉,避 免干旱灌、喷灌等,提高水分利 用效率。
肥料运筹与施肥技术
施肥原则
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的原则,注重氮、磷、钾等营养
元素的平衡供应。
施肥时期与方法
结合小麦生长需求,合理安排基肥 、追肥和叶面喷肥等施肥措施。

“豫麦10号”小麦的特性和栽培要点

“豫麦10号”小麦的特性和栽培要点



为 我 省 生 产上提 供 了 一 个 大穗 型 高产

部 n 点 平 均 亩产 阳7 5 一 6 增 产2
,
354 6%
5 公斤 ,
比对 照 种 南
,
稳产 新 品 种 突出 繁殖
, ,
自推 广 种植 以 来
, ,
表 现极 为

该 年 还参 加 了 洛 阳
也连 连夺
69
. . .
深 受广 大 群 众 欢 迎


市 三 级 区试 验
,
和省
市 两 级 生 产 示 范 试验
, ,
在 所有试 验
.
每 亩 成 穗 数 较 少 但 穗 粒数 千粒 重 高 主要 靠 穗 重 取 得 高 产 被
, ,
中均 居 参 试 品 种 之 首 位
1 亩产 4
6

区 试 共 7 点平 均 %
,
.
据 试验
4 00
只 要 每 亩 成穗 2 0 万 8 一3
0 4%
, ,
产4

7

% 和
后 穗 子 外 观粗
1


,


两 年 均 居 参试 品种 之 首位
8 克,
亩穗数 3 0
, ,
万 即几 性 破千斤 高 产稳 产
,
综上 所述

,
该 品 种从
,
1 9 8 5 一 19 8 9 年 四
,
产量 因 素协 调
率偏 弱偏 低 多
,

虽 然 分 桑成 穗

分 别参 加 了国家
,

第二章 小麦

第二章 小麦
硬度指数: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磨粉加工品质:小麦加工成面粉过程中,加工器具、
流程和经济效益对小麦的构成和物化特性珠要求,主要包 括:出粉率、容重、籽粒硬度、灰分、色泽等
食品加工品质:不同面食品在加工工艺上和成品质量
上对小麦籽粒和面粉质量的要求,包括:面筋含量、沉淀 值、降落值、面团品质等
n叶抽出=n-3叶分蘖= n-3节根伸出
第三节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的培育
主要内容 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高产群体结构与质量指标 小麦高产群体的调控
一、小麦的产量形成
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 =穗数×单穗重
穗数的形成:
穗数=蔸数×单蔸分蘖数×分蘖成穗率
蔸数:按合理基本苗公式计算
第二章 小麦
学习内容

小麦概述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与器官建成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 小麦子粒品质及调控 小麦栽培技术
第一节 小麦概述
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我国小麦的分区
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1、小麦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全球35%-40%人口以小麦为主食
断裂时间 指从加水搅拌开始直至从峰最高处降低30BU所
需的时间。 公差指数 指曲线最高点中心和出峰后5分钟曲线中心之差 ,以BU表示。该值越小,面团的耐揉性越好。
软化度 指曲线最高点的中心和达到最高点后12分钟曲线 中心之差,以BU表示。
评价值 是一项综合评价粉样品质的单一数值,面团形成
用氯化钠缓冲溶液洗涤并分离出面团中的淀 粉、糖、纤维素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剩余胶 状物即为湿面筋。再通过离心进行水分分离, 称重测定。

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在江苏省及国家长江中下游麦区区域试验中,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的首位,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

介绍了宁麦13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宁麦13;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小麦是江苏省粮食作物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220万hm2以上,占全国麦田总面积的6.8%,总产约1 000万t,约占全国的7.5%。

宁麦1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具有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品质达弱筋指标、高产、稳产等特点[1]。

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和良种补贴品种[2]。

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宁麦13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幼苗半直立,株高约为85 cm,株型较紧凑,分蘖及成穗数高,一般有效穗数为450万~525万穗/hm2,每穗粒数为35~40粒,穗纺锤型。

籽粒为红粒、粉质,长芒、白壳。

千粒重约为40 g,容重为790~800 g/L。

经南京财经大学粮油食品检测中心分析结果表明,宁麦13主要品质指标已达到商业部饼干专用小麦的品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标准(GB/T17893-1999)[3]。

宁麦13感叶锈病、纹枯病轻,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耐湿、耐肥、抗倒性较好,其中抗倒性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和宁麦9号。

2 产量表现2.1 区域试验结果宁麦13参加江苏省淮南片弱筋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5 685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和宁麦9号分别增产12.63%和3.13%,居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350.55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14%。

优质强筋小麦的标准

优质强筋小麦的标准

优质强筋小麦的标准
"优质强筋小麦"通常是指具有较高蛋白质含量和强筋特性的小麦品种。

这种小麦适合用于制作面粉,尤其是用于制作面包和其他烘焙产品。

以下是一些用于评估优质强筋小麦的标准:
1. 蛋白质含量:优质强筋小麦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因为蛋白质是面筋形成的关键成分。

一般而言,小麦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被认为是相对较高的。

2. 面筋质量:面筋是由小麦蛋白质在加水搅拌时形成的弹性结构,对于制作发酵面团和提供面点弹性非常重要。

因此,评估小麦的面筋质量是一个关键指标。

3. 湿面团强度:通过测量小麦面粉制成的湿面团的强度,可以评估其适用于面点制作的能力。

湿面团强度通常与小麦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相关。

4. 色泽和外观:优质小麦通常具有良好的色泽和外观。

颜色饱满、颗粒饱满、无异味是一些可能的评估标准。

5. 气味和口感:小麦面粉的气味和口感也是评估其品质的重要方面。

高质量的小麦通常具有清新的气味和良好的口感。

这些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小麦产业标准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的市场或国家,可能会有相应的小麦质量标准和认证机构。

查阅相关的小麦产业标准或质量认证体系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1。

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品种性状识别

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品种性状识别

五、倒后补救
1. 不要人工扶理和扎把,顺其自然,使其慢慢恢复生长。 2.倒伏后,可喷洒磷酸二氢钾(150-200g/667m2)溶液 3.加强病害防治。倒伏的麦田易使条锈病、白粉病、赤 霉病大流行,要加强这些病的防治工作。
工倒 扶伏 理后 或不 扎要 把人
小麦品种粒部性状及识别
小麦不同品种之间粒部性状有较大差异,是识别 品种特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小麦粒部性状主要包括以 下几方面。
一、粒型 二、粒长
三、粒色 四、粒质 五、籽粒饱满度
小麦品种粒部性状及识别
一、粒型
1、长圆形:子粒细长,上、中、下宽度相差不大 2、卵圆形:下部宽、顶部狭窄 3、椭圆形:中部宽,上部和下部窄 4、圆形:籽粒短而圆,上、下的宽度比中部稍窄
一、倒伏危害
倒伏的危害程度与倒伏发生的早晚及程度有关,倒伏发 生越早,损失越大。孕穗期倒伏,减产50%左右;开花至蜡 熟期倒伏减产20-40%;蜡熟期后倒伏,减产5%-10%,重要 是造成收获困难,脱粒、掉穗而影响产量。
1. 倒伏后机械收割困难,且易落粒、断穗影响产量。 2.灌浆前早期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灌浆后晚期倒伏 主要影响粒重,最终影响产量和子粒饱满度,从而影响种 用价值。 3.倒伏后,易导致穗发芽,影响发芽率降低种用价值。
(二)播种前种子处理
用40%矮壮素667平方米用75ml或30g原粉对水后均匀拌 种,晾干后播种。也要用多效唑100-300mg/kg喷洒在麦种上, 晾干后播种。
(三)精量播种
建 立 合 理 群 体 结 构 。 如 河 南 种 植 大 穗 型 品 种 , 播 量 56kg/667m2。多穗型品种,如豫麦18,播量6-7kg/667m2,并 大力推广宽窄行种植,坚持精量匀播。

小麦种植培训课程

小麦种植培训课程

小麦种植培训课程课程大纲:
一、小麦种植概述
1. 小麦的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
2. 小麦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式
3. 小麦种植的全球分布与主要产区
二、小麦生物学特性
1. 小麦的生命周期
2.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关键生长时期
3. 小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三、土壤准备与改良
1. 土壤检测与分析
2. 土壤肥力提升方法
3. 土壤病虫害防治
四、小麦品种选择
1. 主要小麦品种介绍
2. 品种选择的依据与方法
3. 抗病虫害品种推荐
五、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的选择
2. 播种密度与播种深度
3. 播种机械的使用与维护
六、田间管理
1. 灌溉与排水管理
2. 施肥策略与技术
3.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七、小麦生长调控
1.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2. 逆境管理与应对措施
3. 收获前的管理要点
八、收获与储藏
1. 收获时机的确定
2. 收获机械的选择与使用
3. 小麦的干燥与储藏技术
九、小麦加工与市场销售
1. 小麦加工技术简介
2. 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
3. 品牌建设与推广
十、案例研究与实践操作
1. 成功小麦种植案例分析
2. 实地考察与实践操作
3. 问题解答与经验分享
结语:
- 课程总结
- 后续学习资源推荐
- 学员反馈与课程改进
请注意,这是一个虚构的课程大纲,旨在展示一个小麦种植培训课程
可能包含的内容。

实际的课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内容应根据当地农业条件、市场需求和最新农业技术进行调整。

小麦品质的鉴别与评级标准

小麦品质的鉴别与评级标准

小麦品质的鉴别与评级标准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系统,包括小麦的品种、种植环境、收获时的气候条件、存储条件等。

以下是具体的鉴别与评级标准:1. 品种特性:小麦的品种直接影响其品质。

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淀粉类型等特性,这些特性对小麦的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2. 外观品质:小麦的颗粒大小、均匀度、饱满程度等都是评价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

颗粒饱满、均匀的小麦通常质量较好,加工出的面粉品质也较高。

3. 杂质含量:小麦中杂质的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评级标准。

杂质含量过高会影响面粉的纯净度,甚至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安全性。

4. 水分含量:小麦的水分含量对其存储和加工过程都有影响。

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小麦发热、霉变,影响品质;而水分含量过低的小麦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过度加工,影响面粉的品质。

因此,小麦的水分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完成以上基础品质的鉴别后,就可以根据以下评级标准对小麦进行等级划分:1. 等级划分依据:根据小麦的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通常会从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淀粉类型、灰分含量、加工精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级。

2. 一级小麦: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含量丰富,灰分含量低,淀粉类型优良(中强或强),加工精度高,颗粒饱满且均匀。

这种小麦通常用于制作高级面包、馒头、糕点等高档面制品。

3. 二级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面筋含量较丰富,加工精度较高,但颗粒大小、均匀度等食用品质稍差。

这种小麦可用于制作普通面包、面条、馒头等面制品。

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小麦的评级标准也可能会有所调整或变化。

总的来说,小麦品质的鉴别与评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种植或食品加工领域的工作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麦籽粒外观评价
1,形状:圆形、卵圆形出籽率高,单位体积表面积小,长圆形、椭圆形,腹沟深,籽粒表面积大。
2,整齐度:穗中上部籽粒小,小穗中间籽粒小。
3,饱满度,胚乳饱满充实、光滑,腹沟浅,(看背部,若褶皱,不饱满)
4,色泽:蓝粒小麦由糊粉层决定,红粒、白、黄、琥珀、紫由色素层决定。
红粒:硬质小麦,休眠期长,播与长江中下游。白粒:软质麦,出粉率高,面粉白,休眠期短。
1,一粒小麦
优点:1.早熟性,2,多花多粒性3,有特殊抗逆性。4,高亲和性
缺点:1,丰产性差2,个头高易倒伏,3,口松籽粒易落,不易机械收割,4,蛋白质含量高5,大部分抗逆性差
七,小麦的优势
1,面粉具有特殊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营养丰富
2,耐贮藏。
三系法配制杂种品质包括繁殖和制种两个过程,分别在不同的隔离区进行,如图:繁殖田由不育系和保持系组成,主要目的是扩大不育系种子供繁殖和制种用。制种田由不育系和恢复性组成,主要目的是获得商品杂种种子供大田生产应用。
2,普通小麦(AABBDD)×黑麦(RR)-----F1(ABDR)—加倍—异源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
3,硬质小麦(AABB)×黑麦(RR)-----F1(ABR)----异源六倍体小黑麦(AABBRR)
小麦进源种:山羊草,黑麦,偃麦草,簇毛麦。
四,小麦生产存在问题
1,优质小麦品种较少,既要高产,又要完全替代国外进口的优质小麦几乎没有
杂种优势群划分:A:系谱分析
B:数量遗传关系
意义:知指导玉米育种效率,提高产量,提高育种的预见性。
美国改良方式(组配):群内改良,群间杂交。
二,引种原理
1,引种气候相似性原理:男房东有才在北方只能春播,北方春油菜在南方做冬油菜。
2,引种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三,小麦进化关系
1,一粒小麦(AA)×拟斯卑尔脱山羊草(BB)------F1(AB)野生二粒小麦(AABB)×粗山羊草(DD)-------F1(ABD)—加倍----普通小麦(AABBDD)
2,生产规模小,产品品质不稳定。
3,收贮,生产,加工环节脱节,生产不适销。
五,小麦-------------
1,分布于三大洲,集中于亚、欧、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2单产最高:比利,印度,俄罗斯,法国,德国,巴基斯坦,美国,加拿大。
六,我国固有的小麦品种特性
5,胚乳质地和角质率:A:硬质:胚乳内部结构紧密,出粉率低,色泽发暗,易筛离,吸水率高
B:软质:胚乳内部结构疏松,出粉率高,色泽发白,不易筛离,吸水率高,耗能少
6,容重:是小麦分级的重要指标,容重高的籽粒出粉率高。
杂种优势群:遗传基础丰富,共祖关系密切,主要特征趋向相近,一般配合力高的种
质类群。
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不同类群相互配合,产生强优势的杂种配合对利用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