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氨酸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茶氨酸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茶氨酸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提取

茶多酚的提取、精制工艺及产品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及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的方法; 3、掌握茶多酚提取与精制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 1、仪器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酸度计真空干燥箱抽滤瓶真空蒸发浓缩装置水环式真空泵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干燥箱 分液漏斗微量吸管器 2、试剂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 维生素C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 没食子酸丙酯 Ⅰ、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30 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类富含于茶叶中、主要由 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及没食子酸酯类等组成的多羟基化合物,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 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具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防衰老机理。茶多酚安全、无毒,是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目前茶多酚已在医药、饮料、食品、保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由于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因此本实验首先用热水在一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处理除去部分杂质;再利用某些金属离子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并高效地与咖啡碱等杂质分离;经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用对茶多酚具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对其进行萃取分离;最后将茶多酚萃取液通过真空浓缩、真空干燥得到茶多酚精品。 【实验步骤】 1、浸提:称取一定重量过20目的茶叶末,加入其重量20倍的70℃~95℃的热水,搅拌下恒温浸提60min,过滤得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茶多酚的浸提率。 2、盐析: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6%,静置盐析1.5h后过滤。

吃柚子的好处和坏处

吃柚子的好处和坏处 导读:柚子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吃柚子既能达到补充营养元素的目的,还可以美容养颜,预防心血管疾病。那么,吃柚子又会有什么坏处呢? 孕妇能吃柚子吗吃柚子的好处和坏处孕妇吃柚子好吗柚子 酸甜的柚子能为人体带来多种营养元素,柚子还有养颜美容、防止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但是,吃柚子除了有这些好处外,又有什么坏处呢?下面小编带你全面了解吃柚子的好处和坏处。 吃柚子的好处柚子果肉性寒,味道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解酒除烦的功效。一般人都可以食用,患胃病、消化不良者,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气喘者,心脑肾病患者尤其适合吃柚子。 1、吃柚子还可以养颜美容、防止老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癌症罹患率。 2、柚子含有丰富的天然水果纤为与维他命C,是女性朋友瘦身、养颜、保持肌肤柔嫩之抗老化圣品。 3、吃柚子有利于平日养生润肺,增强免疫力。 4、饭后吃柚子有助于消化、通便,维持身体代谢循环之效。 5、柚子中含丰富的维生素P,具有清除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多吃可预防狭心症、心脏病的发生。 吃柚子的坏处高血压患者不宜吃柚子,特别是葡萄柚。因为它能与高血压病人日常服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该药物的血药浓度,使血压明显大幅下降,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柚子性寒,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正在服药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不要吃柚子或喝柚子汁。 柚子食谱柚子肉炖鸡 原料:柚子1只(隔年越冬者佳),雄鸡1只(约500克左右)。 做法: 1、先将鸡宰杀,按常法洗净 2、再将柚子去皮取肉,放入鸡肚内,加清水适量,隔水蒸熟,饮汤吃鸡。 功效:这道菜具有温中益气补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虚咳嗽及发作性哮喘等病症。 柚汁蜜膏 原料:柚子5—8只,蜂蜜5O0毫升,冰糖100克,姜汁10毫升。 做法: 将柚子去皮核绞取其汁,用文火煎浓稠后,加人蜂蜜、冰糖和姜汁,同熬成膏状,冷却后装瓶备用 功效:这道柚汁蜜膏具有温中理气,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妊娠恶心呕吐,胃院疼痛不适诸病症。 柚子茶 原料:熟柚子1只,绿茶100克。 做法: 将柚子顶部平切下一盖,取出果肉,装进绿茶,然后盖顶包扎,置阴凉处1年以上,可取茶叶开水冲服。 功效:此茶具有行气消食止痛的作用,能防治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诸症。 柚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这是其他水果所难以比拟的。每100克柚子含有0.7克蛋白质、0.6克脂肪、57kcarl热量。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生物学功能。 一、前言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的对人体最有益成分,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俗名茶单宁、茶鞣质。其主要组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化合物的复合体。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占其总量的80%左右。茶叶中的儿茶素类主要为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1]。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酶活性、杀菌抗病毒、脂类代谢、抗癌作用、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茶多酚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二、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 1、消除自由基 人在生命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自由基,自由基极强的氧化能力会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LPO(过氧化脂质),累积的LPO会削弱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诱发肝炎、癌症、衰老、心血管等疾病。而TP因多酚羟基极易被氧化为醌类而产生H+,故有强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是TP 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其抑癌抗癌药理作用的基础[2]。TP自身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抑制原来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从而保护细胞成分不受损伤,与其他抗氧化剂相比,TP清除氧自由基具有高效性.与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比,1 mg TP清除O2?的效能相当于9 μg Cu,ZnSOD;与强抗氧化剂VitC,VitE相比,其清除O2?,?OH效能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3]。

茶氨酸

茶氨酸,从树叶到工厂 优质的绿茶会有一种“鲜爽”的风味。1950 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从绿茶中分离出了产生这种风味的主要物质——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命名为茶氨酸。茶中的茶氨酸都是左旋的,按照命名法记为“L-茶氨酸(L-Theanine)”。 此后的研究发现,茶氨酸不仅为茶带来鲜爽风味,它本身还具有许多生理功能。比如它能突破血脑屏障直接影响大脑活动,从而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可能在生理上对于人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1964年,日本批准了L-茶氨酸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而美国FDA也在1985年给予了L-茶氨酸GRAS的分类。GRAS意为“一般公认安全”,虽然与“健康价值”无关,但意味着可以自由地用于各种食品中。在中国进展比较慢,直到 2014年7月18日,卫计委终于批准了它作为新食品原料。 那么,茶中有多少茶氨酸?又怎样才能得到可以作为“食品原料”的茶氨酸呢? 1、茶树如何合成茶氨酸? 在成熟的茶树中,茶氨酸是在根部合成的。借助ATP提供的能量,谷氨酸和乙胺在茶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茶氨酸。然后,茶氨酸被运输到新芽中积累起来。如果光照充足、温度较高,茶氨酸被分解成谷氨酸和乙胺,而乙胺被用于合成儿茶素。这个过程,跟茶树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如果光照不足、或者温度较低,那么茶氨酸的分解就会受到抑制,茶的芽和叶中就会积累比较多茶氨酸,而相应的儿茶素含量就比较低。 如果茶树的叶绿素不足,光合作用弱,茶氨酸的分解也会较弱,茶的芽叶中也会积累比较多的茶氨酸。 2、什么样的茶富含茶氨酸? 作为饮料,“好茶”的根本标准还得是“好喝”,而茶氨酸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茶的风味正性相关——也就是说,茶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的茶,往往会更好喝。 茶的芽叶中含有多少茶氨酸,茶树品种至关重要。以茶氨酸含量高而著称的茶树品种中,白叶1号无疑是名气最大的。1970年代,林业工作者在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了一棵树龄超过百年的老茶树。这棵茶树的叶片在早春是白色的,气温

茶多酚及提取工艺

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 简称:GTP 别名:茶鞣质、茶单宁 英文名:tea Polyphenol,简称TP 定义:是茶叶中儿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状: 1 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2 性状: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 稳定性:在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安全性评价:无毒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 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 【药理作用】 1.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 2.抗衰老作用。 3.抗辐射作用。 4.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5.抗菌、杀菌作用。 6.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主要用途】 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其主要用途如下: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郑婧、李昌洋、张海洋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茶多酚的原料、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Zheng Jing,Li Chang yang,Zhang Hai ya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o tea polyphenols are from tea polyphenol raw materia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ea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ea polypheno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茶多酚(Tea-Poiyphenols,简称TP),又名茶单宁,儿茶酸,属多酚类物质,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类衍生物的混合物,占茶叶干重的13%-30%, 鲜叶的2%-5% 以儿茶素为主体成分,占总酚含量的60%-80%; 主要由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 表没食子儿茶素

茶氨酸-慧聪网中国领先的BB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网

【名称】 【CAS 号】 【相对分子量】 【性状】 【制备或来源】 【其他】 L-茶氨酸[L-Theanine];N-(γ-谷氨酰基)乙胺 3081-61-6 174.20 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甜酸味。不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水。 天然品存在于绿茶中。 阈值0.15%,分解温度214~215℃。 【分子式图】 【质量标准】 【包装】 国际标准JP2000,USP30 根据客户要求 茶氨酸不同生产方式的比较 1、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茶氨酸具有成本低,可大量生产,由于生物酶法合成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所以在产品质量方面更接近天然的L-茶氨酸,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酶拆分D ,L-茶氨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化学合成茶氨酸的技术难题。 本公司依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生工学院的人才和学科优势,集合学校高新科技成果,使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在国内率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酶工程技术、分离工程技术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L-茶氨酸。 2、茶叶提取法:由于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不高,从茶叶提取茶氨酸无实际生产价值。所以植物提取法实际上是从提取茶多酚后的残留液中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茶氨酸。缺点是产品纯度低,产量小,价格高。 3、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的特点。但缺点是原料不易得、有污染、有毒性和难于提纯等缺点。而且化学合成直接得到的茶氨酸都是D ,L-型消旋体,需要进行拆分才能得到L-型产品,易混杂D 型茶氨酸和其它有毒物质,其

产品不适合在食品中应用。 茶氨酸的保健功能 1、安神放松作用 研究表明:茶氨酸对咖啡因有拮抗作用.临床试验发现,服用茶氨酸后被试验者脑中出现α波,说明茶氨酸能使人放松、镇静。同时还发现茶氨酸的镇静作用对焦虑不安、烦躁的人更有效。 2、促进大脑功能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茶氨酸对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有正面的影响。Yokogoshi等发现老鼠服用茶氨酸3-4个月后,学习能力提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要领,对危险环境的记忆力比对照群强。茶氨酸能影响人体大脑的功能,因为茶氨酸能够影响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内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活性,所以服用茶氨酸后,人的记忆能力可得到提高。 3、降血压作用 茶氨酸可通过调节脑中神经递质的浓度来发挥降血压作用。同时实验也证明:茶氨酸对大脑血清素的合成和分解也能产生影响,能够降低血清素的合成及增加其分解,或抑制其释放,服用茶氨酸后,大脑中的血清素含量明显降低。 4、抗肿瘤作用 茶氨酸是谷氨酰胺的衍生物,二者结构相似,而肿瘤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比正常细胞活跃许多,因此,作为谷氨酰胺的竞争物,茶氨酸能通过干扰谷氨酰胺的代谢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5、抗疲劳作用 研究发现茶氨酸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肝糖原的消耗,降低运动时血清尿素氮水平;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 6、茶氨酸的安全性 早在198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就认可了茶氨酸,并确认合成的茶氨酸是一般公认为安全的物质(GBAS),在使用过程中不作限制用量的规定。 茶氨酸的应用

中国园林植物养生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8099713.html, 中国园林植物养生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谭笑高祥斌 来源:《中国城市林业》2017年第01期 摘要:当前对园林植物功能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对其养生保健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养生保健园林植物入手,详细论述了其在降温增湿、吸收有害物质、滞尘、固碳释氧、杀菌、驱虫、增加空气负离子和减少紫外线伤害等方面的间接保健功能;也对其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食用等方面的直接保健功能进行了总结;提出今后对园林植物养生保健功能研究方向的探索,以期为养生保健型园林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养生保健,功能 养生,泛指各类旨在预防疾病、调补身体、修身养颜、延年益寿等的日常身体规划行为和生活方式。保健,即保护健康。殷利华等认为养生保健植物,是指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的植物。国外对保健型园林的研究实践较长,理论较完善,服务对象针对不同人群,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多由医疗专家和园林设计者共同设计而成:而我国刚刚起步,多停留于概念阶段,服务对象没有针对特定人群,且仅由园林设计师参照相关保健学理论独自完成设计。本文将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述园林植物的保健功能,并且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1.园林植物间接保健功能 1.1降温增湿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空气温度,提高湿度。此外,植物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温室效应。吴菲等对北京54种常用园林植物降温增湿效应的研究结果显示:乔木中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

茶多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多分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消除体内超氧阴离子的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分解。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是Ve 的6——7倍,Vc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已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定了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现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发热点。关键词:茶叶、茶多酚、提取、功能 正文:1.茶多酚的研究 茶多酚可分为黄烷醇类、4-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多酚中各组成分中,以黄烷醇类为主,而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茶多酚是酚类衍生物, 呈弱酸性(pH≈6),能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还有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清除人体自由基、降低血糖血脂等一系列重要药理功能(1)。近年来, 茶多酚在食品加工、医药保健、日用化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有效地提取茶多酚,实现茶多酚的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多酚外观为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的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味苦涩,在pH4-8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一个半小时内,可达250。C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2.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2.1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方法, 该法利用茶多酚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溶剂而不溶于氯仿的性质, 将其从茶叶中分离出来。溶剂萃取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水提取法〔2〕,简称水法 以水为溶剂, 采用水浴加热提取多次, 合并提取液后用氯仿萃取, 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乙酸乙酯相并减压蒸馏浓缩近干, 将其干燥后用去离子水重结晶即得产品。工艺流程为:水提-减压浓缩-溶剂萃取精制-浓缩转相-喷雾干燥。特点是设备投资小,但是排污量巨大,单位产值能耗大。 2.12 提膜浓缩萃取法,简称膜法 它是在水法基础上升级工艺,降低了环保成本。工艺流程为:水提-膜过滤-膜浓缩-溶剂萃取精制--喷雾干燥。特点是设备投资和膜运行成本大,能耗和排污较水法大幅降低。 2.13 有机溶剂萃取法〔3〕 工艺流程:茶叶--有机溶剂浸提--减压蒸馏浓缩--水+氯仿萃取--水层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含有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浓缩、干燥---茶多酚粗品。该法的优点是茶多酚提取率相应提高,色素、咖啡因分别脱除,便于对茶叶进行综合利用。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 生产成本高;所用有机溶剂多,且溶剂回收、溶液浓缩能耗大,茶多酚氧化变质,产品纯度通常只能达到50%~70%〔4〕。 2.2 相转移提取法,简称酯法 工艺流程为:酯水相转移提取-浓缩-精制转相-BVD真空带式干燥机干燥。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污;收率高;整条工艺线路完全符合绿色环保低能耗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政策。 2.3 树脂吸附法 树脂法是利用树脂具有吸附-解吸作用的特性来分离提纯茶叶中的茶多酚。根据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吸附柱分离法、离子交换柱分离法和凝胶柱分离法三种。工艺流程为:水提-树脂吸附-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浓缩转相-喷雾干燥。特点是设备投资较大,需要乙醇精馏装置,溶剂消耗成本较高,排污量大〔5〕 2.4 超临界萃取法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实验二十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茶叶和咖啡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了解固、液相分离方法; 2.掌握吸滤、萃取、分液、升华等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 caffeinum )化学式为C8H10N402 - H20(1,3,7-三甲基-2,6-氧嘌呤),是具有绢丝光泽的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其结构式为 100℃时晶体失去结晶水后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至178℃时升华很快。无结晶水物的熔点为235℃,能溶于水(2%)、乙醇(2%)、苯(1%)、氯仿(12.5%)等。 由于其在氯仿中溶解度较大,可通过萃取茶叶的水浸渍液提取咖啡因。根据其易升华的性质,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咖啡因。 茶多酚是由30种以上的酚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儿茶素(又名儿茶酚)含量最高,在茶多酚总量中占60%—80%。其结构式为 茶多酚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较大,并且能与重金属作用产生沉淀,故可用沉淀、萃取等方法来提取茶多酚。也可用此方法从细、粗咖啡中提纯咖啡因作为对照实验。 三、实验用品

仪器和材料烧杯(50、100、200mL)、50rnL量筒、1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吸滤瓶、酒精灯、点滴板,真空泵(或水流吸气泵)、托盘天平、剪刀、铁架台、滤 纸。 药品饱和石灰水、5%氢氧化钠溶液、氨水、2mol.L-1硫酸、盐酸、氯仿、乙酸乙酯,茶叶(当年新茶,隔年陈茶)、咖啡(粗,细)、氢氧化钙固体、氯酸钾固体,酸性碘一碘化钾试剂。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 1.方法I-热水浸渍法 (1)称取5.0g茶叶,剪碎,浸渍于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 (2)加热煮沸约半小时; (3)过滤; (4)用30mL氯仿分三次(15、8、7mL)萃取滤液,合并氯仿相,先用5%氢氧化钠溶液,再用适量水洗涤; (5)挥发掉有机溶剂[4],得粗咖啡因; (6)用30mL乙酸乙酯分三次(15、8、7mL)萃取氯仿萃取过的水相; (7)用适量水洗涤萃取液; (8)挥发有机溶剂,即得茶多酚。 2.方法Ⅱ——碱液浸渍法 (1)称取茶叶5.Og,用剪刀剪碎; (2)将茶叶放人盛有200mL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 (3)再向烧杯中投入2,Og氢氧化钙固体; (4)煮沸30min后过滤; (5)将过滤所得清液用30mL氯仿分三次萃取(15、8、7mL); (6)合并有机相,先用5%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用适量水洗涤; (7)将洗涤后的氯仿相挥发溶剂[41可得粗咖啡因; (8)将过滤所得固相用硫酸溶液(2mol.L-1)100mL转溶,搅拌10min以上; (9)过滤,固相弃去;

茶叶中茶氨酸

茶叶中茶氨酸、咖啡碱与色素分离技术简述 茶叶是除水以外世界的第一饮料,茶叶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茶多酚、茶氨酸及咖啡因等。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压、降血脂、抗辐射、防癌抗癌等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茶氨酸具有抗肿瘤、降压安神、促进神经生长等医疗功效,咖啡因具有兴奋大脑皮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强心利尿等作用,茶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等,茶色素具有抗氧化、双向调节血压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抑制实验性肿瘤等药理作用,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因此,安全有效的从茶叶中分离纯化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茶叶中茶氨酸、咖啡碱与色素的分离技术简述其中。 一、茶氨酸分离技 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非蛋白氨基酸,约占茶叶干重的1%~2%,是近年来国内外天然药物、天然保健品、功能性饮料、饲料添加剂等领域极具潜力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国内外茶氨酸的制备技术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以及从茶叶提制茶多酚、儿茶素后的废液中分离三种方法。茶氨酸分离技术主要有试剂沉淀法、大孔吸附树脂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结晶法等。本节主要介绍从茶叶提制茶多酚、儿茶素后的废液中分离茶氨酸的技术方法。 (一)试剂沉淀法 1、碳酸铜沉淀法 茶氨酸与碱式碳酸铜生成淡紫色柱状铜盐,利用此性质可将茶氨酸分离,工艺过程通常为提制茶多酚后的废液→过滤→碱式碳酸铜沉淀→稀硫酸溶解→去硫酸根→过滤→浓缩→茶氨酸产品。袁华[7]用2%碱式碳酸铜沉淀茶氨酸,生成的茶氨酸铜盐用1mol/L硫酸解析后,分别用H2S、Ba(OH)2除去Cu2+、SO42-,经过结晶得到茶氨酸,其提取率为34%,纯度为99.28%。 2、醇沉法 乙醇沉淀法是利用茶氨酸与其它杂质在水和乙醇等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将其分离的方法,操作简便,因而是茶氨酸粗提物制备的常用方法。在提制茶多酚、儿茶素后的废渣干粉中或经初步纯化后的茶氨酸粗粉中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静置后析出白色物质,通过离心或抽滤,得到的白色物质在75℃条件下恒温烘干,即可获得茶氨酸粗品。朱松[8]将经过吸附分离纯化过的茶氨酸浓缩液按无水乙醇:浓缩液= 9:1的比例混合,两次沉淀后合并沉淀物,干燥后测得的茶氨酸纯度为95.1%,茶氨酸回收率为54.3%。 3、澄清剂法 在提制茶多酚、儿茶素后的废渣中含有较多的糖类、蛋白质、多酚及色素等杂质,添加ZTC-II型澄清剂、壳聚糖絮凝剂等,可有效沉淀这些杂质,使茶氨酸得以分离。张星海利用ZTC-II型天然澄清剂,初步实现对茶叶中蛋白质和等杂物去除,去除率分别达到80%、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案(精选.)

设计性实验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实验方案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葡工162班 姓名:王勇峰 学号:220162712 指导老师:阿不都热依木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用无害溶剂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2.分离、纯化茶多酚粗品,掌握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多酚的原理及方法。 3.定量分析茶多酚产品含量。 二.实验原理 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分离。在粗茶叶萃取溶液中,除含有茶多酚以外,还含有咖啡碱、酯质、色素、植物多糖、有机酸、以及悬浮物,且茶多酚含量仅为25%~40% ,所以大多数工艺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的方法进一步除杂、纯化、精制。 茶水用氯仿萃取可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咖啡碱存在于有机层,而茶多酚则存在于水层中,根据萃取及过滤原理,将有机层和水层分别进行浓缩、萃取,即可得到相应粗产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天平;分析天平;铁架台;抽滤装置;超级恒温水浴槽;长颈漏斗一个;滤纸若干张;分液漏斗一个;100毫升的烧杯(三个);玻璃棒一个;药品: 1.乙醇水溶液(50%); 2.干茶叶原料; 3.氯仿(分析纯); 4.Na2SO4溶液馏水

四.实验步骤 1、温度设定:打开超级恒温水浴电源开关,使温度达到90℃ 2、称量:称取30克干茶叶,放在100毫升小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40毫升50%乙醇水溶液,倒入小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干茶叶完全浸润在乙醇溶液中。 4、加热:将干茶叶和乙醇水溶液的混合液置于超级恒温水浴槽中,加热20分钟。 5、过滤:将加热完毕的混合液取出,冷却到室温; 用长颈漏斗对混合液进行过滤,滤除茶叶残渣。再对残渣进行乙醇萃取. 6、分离萃取: 1)对分液漏斗进行试漏,调整好铁架台高度; 2)用量筒量取20毫升氯仿①,置于100毫升小烧杯中;将茶叶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将氯仿倒入其中,再倒入少量Na2So4溶液②,轻轻摇匀,使之混合充分,静置,分层,上层应为茶多酚水溶液,呈茶色,下层为氯仿乙醇混合液,为无色。 3)将下层溶液小心放至小烧杯中,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至100毫升小烧杯中; 7、抽滤浓缩: (1)安装好减压抽滤装置; (2)将布氏漏斗里的滤纸用少量茶多酚水溶液润湿,开启抽气阀,一边缓慢倒入液体,一边抽滤。

推荐几款茶有去油消脂功效

推荐几款茶有去油消脂功效 *导读: 蜂蜜柚子茶 柚子含维生素C比较高,不仅能降脂,还具有一定的智能美白效果。蜂蜜柚子茶能将这两种功效很好地结合起来,清热…… *蜂蜜柚子茶 柚子含维生素C比较高,不仅能降脂,还具有一定的智能美白效果。蜂蜜柚子茶能将这两种功效很好地结合起来,清热降火,消脂减肥,嫩白皮肤。 原料:柚子、蜂蜜、冰糖、水。 做法:1、把柚子涂抹上一层盐,刷洗干净,削下柚子皮;2、剥出柚子肉撕成小块;削下的黄皮切成大约2厘米长、粗细1毫米左右的细丝,越细吃起来口感越好;把切好的柚子皮,放到盐水里腌1小时;3、把腌好的柚子皮放进净水中,用中火煮10分钟左右,变软去掉苦涩味;4、把处理好的柚子皮和果肉放进干净无油的锅中,加一小碗净水和冰糖,用中小火熬约1个钟头,熬至黏稠,柚皮金黄透亮就可以了,留意熬的时候要经常搅拌,以避免粘锅。5、等放凉后,加进蜂蜜,搅拌均匀后就做成蜂蜜柚子茶了,装进密封罐放在冰箱冷藏室存放,喝的时候用温水冲一下即可。

*山楂红花瘦身茶 山楂能健脾胃、帮助消化,可刮掉肠胃中的油水。 原料:干山楂片、干金银花、干杭白菊、蜂蜜、纯净水、乌梅。 做法:1、取适量干山楂片、干金银花、干杭白菊用净水冲洗干净;2、所有材料放进锅里,加进适量的水,大火煮开转中小火焖煮30-40分钟,滤渣放凉,加进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玫瑰花红茶 玫瑰花有排油美白的功效,红茶能消除浮肿,二者合一更显奇效。 原料:干玫瑰花、红茶、水。 做法:1、将干玫瑰花洗净,备用;2、用无油锅煮净水,水煮开后加进红茶改小火煮10分钟;3、放进玫瑰花煮5分钟。 *薏仁杏仁茶 薏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日常食用品,性味甘淡微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 原料:薏仁、杏仁、水、蜂蜜。 做法:1、将无油锅中放进水,放进薏仁煮至水的颜色变黄,将薏仁捞出。2、杏仁剥皮加进薏仁水中煮20-30分钟,即可关火。3、可依个人口味加进适量的蜂蜜。 *柠檬玄米茶 玄米茶,舒适而淡雅,温馨又醇和。柠檬是有药用价值的水

茶多酚综述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茶多酚作为天然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对食品有保鲜防腐、抑菌除臭等作用,对人体有抗衰老、抗癌等功能。该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茶多酚在食品中的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茶多酚;研究进展;展望 前言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1],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防辐射、防腐保鲜、抑菌除臭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茶多酚在油脂、食品、医疗、保健、日用化工和农业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保健食品的研发已有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茶多酚不仅是一种天然的无毒的抗氧化剂,而且也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应用于食品中,不但可以延长食品货架期,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保健作用。 一、茶多酚的性质 (一)茶多酚的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的树梢及其他器官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简称茶多酚或多酚类,俗名茶单宁、茶鞣质[2]。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二)茶多酚的毒理性质 慢性毒性试验表明[3],饲料中茶多酚含量为0.1%时,对果蝇寿命无不良影响。果蝇终生饲养和小白鼠喂养实验表明,在适量范围内添加茶多酚到饲料和饮料中,对果蝇的生长、发育和寿命,以及对小白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胸腺、脾脏细胞数、肝脏量及体重有促进作用。说明茶多酚在适当范围内应用到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中,对人体是无害的。 二、茶多酚的抗氧化机理

茶氨酸合成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茶氨酸合成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前,人们在茶叶中已经发现26种氨基酸,其中,蛋白质氨基酸20种,非蛋白质氨基酸6种。而茶氨酸是茶叶中的特征氨基酸,它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游离形式存在,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0%~70%。到目前为止,除了在茶梅、山茶、油茶、蕈等四种天然植物中检测出极其微量存在外,其他植物中尚未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在近年对茶叶的保健成分研究中,被称为―天然镇静剂‖的茶氨酸已成为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销的天然保健产品―新宠‖之一,成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茶氨酸的基本性质 自然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而合成类茶氨酸大部分为D型和L型的混合物。由于构型不同,D-茶氨酸在机体内代谢生物活性很低,而L-型生物活性很高。 L-茶氨酸(L-theanine)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并命名的,它属酰胺类化合物,化学命名:N-乙基-γ-L-谷氨酰胺(N-ethyl-γ-L-glutamine),结构式为CH3-CH2-NH-CO(CH2)2-CH(NH2)-COOH,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217~218 ℃,比旋光度[α]20D= 0.7°,极易溶于水,水解度呈微酸性有焦糖香及类似味精的鲜爽味,研究证明它的含量与绿茶的品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787~0.876。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而不同,一般来说,茶氨酸含量约为鲜叶的1~2%左右,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 二、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合成途径 茶氨酸是L–谷氨酸与乙胺在茶氨酸合成酶作用下直接合成的。其中,茶氨酸生物合成的先质:L–谷氨酸在茶树体内的合成途径有两种,也就导致了茶氨酸在茶树体内合成途径的多样化。 其中一条为GDH途径,即α-酮戊二酸与氨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谷氨酸。其二为GS/GOGAT途径,即L-谷氨酸与氨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再与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两分子L-谷氨酸。 三、茶氨酸的制备合成 (一)茶叶中提取纯化茶氨酸 茶树幼嫩组织或成品茶叶都含有较丰富的茶氨酸。茶叶中茶氨酸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是:先将干茶样研碎,在索氏提取器内,用乙酸乙酯在热水浴上抽去色素及多酚类等物质,直至茶叶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除去茶渣中乙酸乙酯后,用去离子水提取,经过滤、浓缩和干燥,得到茶氨酸粗制品。林智[9]将粗制品用离子交换树脂柱层进行纯化。即将茶氨酸粗制品溶液过H+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柱,除杂后,用1.5 mol/L 的NH3·H2O洗脱,洗脱液在

多酚提取方法

1.1溶剂提取法 多酚就是多羟基化合物,它的结构特点决定多酚易溶或可溶于水、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等,所以,溶剂提取法主要有水溶剂提取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水溶剂提取植物多酚类物质早90年代就有报道,该法由于工艺简便、成本低、纯度高而被广泛使用,但此法提取率低。有机溶剂提取就是利用多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回流提取,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此法可提高提取率、缩短反应时间。姚永志[2]等人在比较水溶剂及乙醇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的研究中报道,当以水作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时,最佳工艺:水浴温度40℃、液料比75、提取时间lh、提取率为6.41%,而乙醇作溶剂时最佳工艺:乙醇浓度55%、水浴温度60℃、提取时间0.5 h、料液比1:37.5,提取率达到7.858%。但有机溶剂成本高、回收困难,有毒易燃,不利于安全生产。 1.2微波辅助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就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提取率的一种技术。在微波提取过程中,微波辐射能 够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吸收微波能,产生大量热量,使细胞内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汽化,从而使产生的压力在细胞膜与细胞壁上形成微小孔洞,使胞外溶剂可以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物质,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产率,降低反应时间,减少溶剂的使用量。由于目前微波的设备比较普遍,因此,微波提取植物多酚的方法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与使用。宋薇薇等[3]人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石榴皮多酚类化合物,确定了石榴皮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4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1)l:35,微波功率为242 W,提取时间60 s,提取三次,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时,多酚粗提物得率26.52%,这个结果较贾冬英[43以2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L)1:20,温度50℃,提取时间1 h,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所得石榴多酚得率22.86%高,与醇提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能强化浸取过程,体系受热均匀,提取物中多酚含量高,提取时间较短等优点。 1.3超声波辅助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就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可避免高温对提出成分的影响。超声波提取的操作具有简便快捷、提取温度低、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物结构不易被破坏的特点.该法的缺点就是获得产品纯度不高。陶令霞c5]等人对苹果渣中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时间50 min,提取功率200 W,料液比1:15,提取温度35℃,提取2次,苹果多酚得率为4.29g/kg。同时,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在荷叶多酚大麦多酚、以及诃子多酚中也有相应的报道。 1.4生物酶解提取 生物酶解提取技术就是根据酶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水解或降解细胞壁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交溶于溶剂中,达到提取目的。酶法提取最大的优势就是反应条件温与。由于酶法提取就是在非有机溶剂下进行,所得产物纯度、稳定性、活性都较高,无污染,解决了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回收困难、用量大等缺点。此外,酶法提取在缩短提取时闻、降低能耗、降低提取成本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6]。刘军海等人[7]以低档绿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在较低温度下提取茶多酚。以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pH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酶用量为0.2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80 min、pH为4.6,在此工艺下茶多酚提取率为13.6%,其中儿茶素占茶叶干重的含量比沸水提取法高出 2.31%。1.5离子沉淀法离子沉淀法就是利用多酚能与金属离子络合生成沉淀,使其在浸提液中与其它物质分离而出,从而得到纯度较高多酚。目前常用金属离子有A13+、Zn2+、Fe2+、M92+、Ba2+、Ca2+等,其中A13+、Zn2+较为理想。离子沉淀法优点就是不使

喝茶的好处:

喝茶的好处: ?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 ?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 ?保养肌肤,分解中性脂肪,达到减肥美容效果 ?饮酒前喝茶,预防宿醉 ?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保护视力,维持视网膜正常,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血质浓度,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 ?减缓衰老,延年益寿 ?固齿强固,预防蛀牙 ?抑制细胞突变,具抗癌作用 麦克风茶系列产品特点及作用: 红茶:运动量大的人,体力消耗多的人、想延年益寿的人。 绿茶:运动量级运动量少的人、瘾君子、嗜酒者、减肥、降血脂防动脉硬化、工作压力大者、抗癌 茉莉花茶:用脑过度者、皮为数虚寒者、较少劳动者 普洱茶:减肥美容 铁观音:清热降火、提神醒酒敌烟、减肥健美、抗衰老抗癌 进口茶系列特点: 玄米茶:具有清香、茶香汤浓、不伤肠胃,是身心轻松、消除压力 川宁草本薄荷:醒脑提神、缓解压力、薄荷具有一中特属的芳香可以消除口臭、是口气清新,消除牙龈肿痛 川宁草本甘菊:清热散火、清肝明目、可降血压、提神增强记忆力 伦亨尔风趣柠檬:是一种果味茶,有柠檬的清香有增进食欲的功效 伦亨尔约会木莓:被世人誉为“黄金水果”营养价值高 伦亨尔喜悦蓝莓:蓝莓中的单宁酸可以抗菌抗病毒、可以保持皮肤的光滑及弹性 伦亨尔情趣香橙:独特的橙子的清香,喝一杯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伦亨尔桃子乐园:性味平和,营养价值高,有丰肌美肤作用 海乐迪芙草莓甜心:有丰富的VC,具有美白功效 海乐迪芙玫瑰养颜:玫瑰茶香迷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E、K,促进血液循环,美容养颜 海乐迪芙芒果:美白补充维生素C 夏威夷一千零一夜:里面含有新鲜的柠檬,可以补充维生素C以及一千零一夜特有的茶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海乐迪芙百香果:具有排毒养颜,减肥塑身,延缓衰老,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麦克风果肉系列产品功效及成分: 蜂蜜柚子茶功效及作用: 蜂蜜:美容养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维他命c:柚子可以美容养颜,消除疲劳预防感冒 柚子酸:促进消化,消除疲劳 橙皮苷:调节血压、预防血管老化和高血压 Limond:驱热功效 果胶:促进新陈代谢,美容养颜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许军强 学号:20114061204 任课教师:臧延青 所在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4年10月

茶多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以儿茶素为主要成分的多分类化合物的总称。它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的抗氧剂,正是它的一些药理和保健特性,使得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本论文通过对前人一些资料的整理,从多方面介绍了茶多酚,并对茶多酚的提取和研究进展做了探讨。 关键词:茶多酚功能提取方法应用 1.茶多酚简介 1.1.定义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1],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1.2.理化性质 1.2.1.稳定性 在 pH 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2]。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1.2.2.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3];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1.2.3.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4],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 —EGC(15%-20%)、L—ECG(10%-15%)和L—EC(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