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生物高考考前指导

合集下载

高三生必读:2017高考生物备考冲刺

高三生必读:2017高考生物备考冲刺

高三生必读:2017高考生物备考冲刺高三生必读:2017高考生物备考冲刺理科综合试卷里,生物部分分值最少,为72分。

因此,在该科上不应花费太多时间,应在35分钟以内完成。

正常情况下,5道选择题应在10分钟内完成,实验题和遗传题各花12分钟左右。

答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全部的限定性条件,如提高人的呼吸,则应同时考虑人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状况,要思考周全。

做选择时,考生可将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

如考生能肯定地选出正确答案,就采取直选法答题。

如干扰项较多时,不妨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范围。

一旦考生初步排除后仍难以选择最终答案,还应注意,多数情况下,说法绝对的选项有可能是错误选项。

实验题的答题上,通常会考学生书写实验步骤。

此时学生的书写一定要分段描述,同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

一般的实验步骤书写分为三块内容。

首先应该描述取材、分组、编号。

在描述取材时,考生一定要取材一致。

如要使用小白鼠做实验材料,描述就应该为取性别、年龄、长势一致的小白鼠X只。

在描述分组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将实验材料平均分组。

如将所取的X只小鼠平均分成X个小组,每组小鼠数量一致。

此外,对所分的小组考生也须进行编号,这样方便后面描述时简单易懂。

第二块内容为实验处理,此时考生书写一定要设计对照式处理。

第三块为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结果。

考生在描写现象时一定要仔细,多用书本语言,尽量避免口语,对专业名词的书写要准确。

实验题的答题上,如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步骤,前两部分实际是送分部分,只要考生明白了实验目的,并选取了正确的实验材料,按这样的模式书写也能得到一部分过程分。

遗传题解答过程中,考生首先要推断遗传方式或者变异的类型。

如果是考遗传的方式,考生首先要判断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如果是核遗传,则要判断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

如果是常染色体,则须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性染色体则应判断是X还是Y,如果是X,也要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

如果题目是考变异方式,考生则首先应判断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

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2部分应考高分策略一强化热点题型冲刺高分策略

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2部分应考高分策略一强化热点题型冲刺高分策略

策略一强化热点题型冲刺高分策略一、识图作答类图像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境、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能够考查学生识图、识表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因此,生物图表、图像题考查形式通常有模式图、结构图(细胞、细胞器、内环境)、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生理过程图、物质循环图等,可以形象、具体地表达生物学知识与原理。

由于这类试题偏重于能力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属于中等难题或较难题。

[典例精析]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二、坐标曲线类坐标曲线类试题是生物高考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常以坐标图的形式呈现。

有些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事实,想用语言描述清楚很不容易,倘若用曲线再配以一定的文字描述就会一目了然,便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交流和表达。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但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均为数与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未来动态。

[典例精析]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将减少。

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三、表格分析类表格题是生物试卷中常有的题型,这类题型最突出的特征是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中的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任何表格都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列是表格所反映的项目,行是表格的主体内容。

多数表格附有标题,标题是表格内容的扼要说明,是主题。

常见的表格有以下两种类型:①数据表格,以数据作为主体记录的表格,有些数据是对实验结果的记录,有些数据是对个别数据的陪衬。

②材料(过程)表格,以材料(处理过程)作为主体记录的表格。

2017年高考生物复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总结

2017年高考生物复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总结

2017年高考生物复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总结1.要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

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设法突破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

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

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

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

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经常归纳总结。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有效的方法总结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有效的方法总结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有效的方法总结一、现阶段复习方法问题1:老师,我刚进行完第六次模考,想请问一下平时如何备考有效。

爱智康李挺老师:首先,现在离高考越来越近了,也是到了回归基础的时候,要做到回归课本、记忆基础知识点和巩固基础知识。

同时针对不同的试题进行分别应对,例如选择题,先将选择题进行分类,基础的选择题看看主要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记忆记忆不准确还是根本不理解这部分知识,同时进行针对性练习;信息题和图表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充分获取题干信息,不做衍生。

对于遗传大题题:第一先确定符合基因分离里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例如通过性状数量、等位基因数量和位置、通过比例、通过子代性状分离等确定;第二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独立分析,确定显隐关系、确定决定基因位置(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XY同源区段等)、计算推导,第三对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组合,获取最终结果。

针对实验题,第一掌握书本知识是基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应用,因而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完成不同类型实验设计的基础。

第二理解教材有关实验的本质与特点是前提:首先应认真分析教材涉及的实验,理解实验原理与目的,弄清材料用具的选定方法与原则,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深入分析实验条件、过程、现象;其次对一些经典实验用心揣摩,能描述其原理、目的、方法步骤、现象与结果预测及结论推导等。

第三学会对已知实验进行变换与转化设计是有效手段:如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将蔗糖溶液加以改变会分别出现什么结果?将蔗糖改为葡萄糖、KNO3或其他试剂会分别出现什么结果?可否用其他组织细胞替代洋葱表皮?又如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可否用其他有机溶剂来溶解色素?等等。

问题2:感觉生物知识点很多该怎么记呢爱智康李挺老师:首先背知识点是学好生物的基础,但是记忆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方法,但是归结起来还是要多写、多做笔记,尤其是总结性笔记,这样即可以对比知识间的差异性,又可以达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赢在高考2017高考生物二轮课件:策略四 考前心理辅导考场应答技巧

赢在高考2017高考生物二轮课件:策略四 考前心理辅导考场应答技巧

-3一 二 三
2.物质准备 考试前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高考时必备的文化用品,如果用品 不齐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时解决。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要将 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品,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容易见到的 桌子上。考试出发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必备品是否带齐了。高考也 应像打仗一样,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 3.体力准备 高质量的睡眠永远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临考当天,应有充足的 睡眠,并吃清淡的早餐,上午或者下午考试结束后,不要剧烈运动,有 可能的话洗个澡放松,保持适当休息。
-5一 二 三
二、考场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完整解答一套试卷一般采用三轮答题法,即第一轮是从刚拿到试 卷到正式考试5分钟,主要目的是通览全卷和做容易题,同时把情绪 稳定下来,将思维推向高潮。第二轮是全面解答时间,即用将近80% 时间,基本完成全卷。第三轮是复查收尾时间,大约10分钟。 每一位考生都希望自己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要取得好成绩, 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应用能力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然而, 有些同学平常对知识掌握的不错,一到考试就失常,考出来的分数 与实际水平极不相称,因此,临场的发挥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 因素。这里介绍一些临场发挥的技巧,希望对学生有所裨益。
-11一 二 三
8.检查就是把题目重新做一遍吗? 检查试卷时,要变换思路,采取另外的方法论证答案,同时要自信, 不要无端怀疑自己,将原来正确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错 误的内容。
-12有自信心 自信心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没有了自信心,就如大脑没有了中枢 神经,无法调节神经系统,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兴奋。因此,考生入场时 要充满自信,切忌被自卑所包裹,要多想想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和特 性,崇尚自己的优势,否则,没有自信、唉声叹气入场,岂不是不战而败? 没有了自信心,就无法建立正常的思维,没有正常思维的高考,好比没 有了方向盘的汽车——到处碰壁,岂不是一败涂地? 2.临场要有平常心 进入考场后,可做几次深呼吸,然后观看场外的花草树木,调整心态, 不急不躁,甚至忘记是高考大战。要有平常心,做到在自信心的基础 上正确评价自己的实力,沉着冷静,使自己的思维速度适中,增强注意 力,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否则,心跳加快,思想不集中,怎么能理智答题?

2017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1期)

2017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1期)

目录/ contents5月16日今日心情:细胞的分子组成命题多以信息题或综合分析题的形式呈现,主要侧重于考查细胞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蛋白质的变性原因分析等、DNA 和RNA 的比较和核酸的结构、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及生理作用等。

考查时主要侧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试题难度不大。

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脂质的合成场所、种类及生理功能(1)场所:脂质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内质网。

(2)种类及生理功能31.(2015新课标全国I)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DNA与ATP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正确;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B正确;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正确;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质粒DNA上,细菌无线粒体,D错误。

【误区警示】(1)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2)细菌的基因除存在于拟核外,还存在于质粒上,而真核细胞的基因除存在于细胞核外,还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细胞)中。

2.(2014新课标全国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复制、转录、DNA的结构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等知识。

【试题解析】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正确;植物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 正确;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且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的,C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正确。

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讲义:第2部分策略一 强化热点题型冲刺高分策略含答案

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讲义:第2部分策略一 强化热点题型冲刺高分策略含答案

策略一强化热点题型冲刺高分策略一、识图作答类题型,解读图像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境、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能够考查学生识图、识表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因此,生物图表、图像题考查形式通常有模式图、结构图(细胞、细胞器、内环境)、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生理过程图、物质循环图等,可以形象、具体地表达生物学知识与原理。

由于这类试题偏重于能力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属于中等难题或较难题。

[典例精析]试卷案例答题模板应用示例(2016·高考全国卷甲)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1.“一看"识图看名称,明确图示类型。

1。

图为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示意图。

2.“二明”析图一明确图中各部分提供的有效信息。

二明确图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图示信息显示:物质C在乙酰胆碱的合成中能循环利用;除乙酰胆碱外,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3。

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4。

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若分解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乙酰胆碱的酶失活,则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3.“一联”说图联系题目设问,利用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C(2分)能(1分)(2)胞吐突触间隙(每空2分,共4分)(3)兴奋(2分)请做:特色专项训练训练一(一)识图作答类二、坐标曲线类错误!坐标曲线类试题是生物高考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常以坐标图的形式呈现。

2017高考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指导

2017高考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指导

2017届高考生物复习计划学科生物备课组长:张国成备课组成员:焦志伟、赵建新、杨辉、李红丽为达到高考的预期目标,合理的安排复习时段,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高考是以笔头测试为主导,检测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

按照考纲,能力的考查分成以下几种: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基础知识解决系列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解释、验证能力以及初步的创造能力。

鉴于此,我们在第一轮复习应确立以下指导思想:(1)处理好高中生物教材对知识点的说明,即处理好现行的课标教材,教师参考其他非人教版教材;揭示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扩展应用3个层次知识的内涵及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结构,学以致用。

(2)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注重笔头表达;即把导、学、讲、练融为一体,发展学生能力。

(3)把技能培养和表达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优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

(4)把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初步创造能力融为一体。

(5)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析生活现象、环境状况、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6)注重心理引导,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7)认真学习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先进复习方式、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策略高三第一轮复习复习时间是9月至明年3月初,复习时间长,且复习工作量大,又是第二轮复习与第三轮复习的基础及先行者,所以一轮复习尤为重要。

高三生物的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

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