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组织政治知觉研究_以国有企业员工为例

合集下载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组织德性对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组织德性对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organi- zational virtuousness on challenge-oriente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COCB)and the rol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and growth need strength (GNS)in this process.The results of cross-level model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1)organizational virtuousness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COCB;(2)POS fu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virtuousness and COCB;(3) GNS not on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 and COCB,but also moderates the indirect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virtuousness on COCB via POS.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组织德性对挑战型 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王 雁 飞1 郭 湘 莹1 朱 瑜2
(1.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2.暨 南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
摘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探 讨 了 中 国 情 境 下 组 织 德 性 对 员 工 挑 战 型 组 织 公 民 行 为 的影响,以及组织支持感和成长需求强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德性可以有 效预测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支持感在组织德性与 挑 战 型 组 织 公 民 行 为 的 关 系 中 起 着 中 介作用;成长需求强度不仅调节了组织支持感对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还可以调节组织 德性通过组织支持感影响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间接关系。

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

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

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珠三角地区企业的
实证研究及其启示
杨玉浩;龙君伟;库夭梅
【期刊名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年(卷),期】2009(0)5
【摘要】已有研究发现,员工组织政治知觉是影响其知识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外很少有学者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深入分析。

把知识分享行为分成协同精神、躬行表现和分享质量3个维度,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数据分析发现: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其知识分享行为存在消极影响,并且员工自身优势顾虑在其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总页数】6页(P175-180)
【关键词】组织政治知觉;自身优势顾虑;知识分享行为
【作者】杨玉浩;龙君伟;库夭梅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广州510642;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3
【相关文献】
1.基于中国企业背景的员工——组织关系、组织支持认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康力
2.组织氛围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 [J], 曹科岩
3.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安全与劳务派遣员工沉默行为: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 [J], 张红丽;冷雪玉
4.组织学习与绩效的关系:创新是中介变量吗?-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 谢洪明;韩子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办公室政治、情绪劳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研究

办公室政治、情绪劳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研究

办公室政治、情绪劳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研究王永贵;赵宏文;马双【摘要】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员工如何获取组织资源(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应对外界不利的组织政治环境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情绪劳动在感知政治知觉和离职意向(以及工作压力)之间扮演着中介作用,同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负向调节感知政治知觉和情绪劳动(以及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感知政治知觉和离职意向并没有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期刊名称】《科学决策》【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5页(P34-48)【关键词】情绪劳动;感知政治知觉;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工作压力【作者】王永贵;赵宏文;马双【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4中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企业内部各种不完善的制度使得组织政治环境所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

组织政治(也称“办公室政治”)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达到自己或者组织利益的行为[1],它在组织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3]。

组织政治相关的实证研究较为强调感知政治知觉的负向影响。

感知政治知觉是对组织政治的一种主观感知,具体是指组织成员感知到自己或者他人有意去寻求一种自利行为,这种自利行为可能不利于他人利益[4][5]。

感知政治知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感知政治知觉的前因后果[6]、感知评价如不公平认知[7]、感知认知如工作不一致性[8]和情绪反应如失望[1]。

但是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具体来说:首先,已有感知政治知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感知评价、感知认知和心理反应等被动的接受过程,却忽略了探讨员工对外界环境的情绪调节(Emotional regulation)过程。

在组织政治环境中,员工经常需要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即情绪劳动)以适应组织环境,然而相关研究却极为有限。

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人力资源范文.doc

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人力资源范文.doc

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人力资源-:原利红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相通之处,认真考察二者的关系,使二者更好地为企业建设服务,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释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在即,难免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一些利益受损者会对改革产生不满、失落、嫉妒等心理。

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化解矛盾,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已经成为现阶段人力资管理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政工部门的职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分属两个部门,沟通不够,配合不足。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滞后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在薪酬改革、机构调整、人事任命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总是走在这些系列工作之后,而不是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三是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上:重业务、轻队伍;重使用、轻培养;重要求、轻管理。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参差不齐。

少数思想政治工缺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忽视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不断深化,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性质在不断扩大和强化。

在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除了传统的政治宣传与导向功能外,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管理等领域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而人力资源管理总是通过“硬邦邦”的政策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职工的行为,比如:考试录用、竞争上岗、考核奖惩、职务升降、教育培训、工资福利、劳动纪律等,每一个规定都容不得“讲情面”、“给面子”,这样就会产生各种思想与认识上的问题,处理得当,矛盾和思想问题就少一些;处理不当,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各种思想认识就会层出不穷。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辨析——基于国有企业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考察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辨析——基于国有企业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考察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辨析——基于国有企业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考察崔勋;瞿皎姣【期刊名称】《南开管理评论》【年(卷),期】2014(017)002【摘要】鉴于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组织政治知觉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负向关系的结论与中国国有企业的实际表现并不相符,本研究基于389名国企员工样本,以印象管理动机为中介,通过SEM探讨了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得出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研究结论:一般性政治行为知觉对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负向影响;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知觉对尽职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政治性薪酬和晋升政策知觉对助人行为、建言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印象管理动机对尽职行为有完全中介作用,对其他维度OCB有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性薪酬和晋升政策知觉可直接正向影响OCB.研究结论表明,受到官僚政治文化和人情社会运作机制的影响,国企员工对组织政治有不同于西方员工的知觉和反应,不同维度的POP对不同维度的OCB有不同影响.【总页数】14页(P129-141,160)【作者】崔勋;瞿皎姣【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组织政治知觉对高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工作不安全感的效应分析[J], 李雪松2.基于印象管理动机的组织公民行为效应分析 [J], 邱环3.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双重影响机制研究 [J], 曹霞;崔勋;瞿皎姣4.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组织政治知觉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J], 瞿皎姣;曹霞;崔勋5.职场排斥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组织自尊的缓冲效应 [J], 李元勋;李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组织政治知觉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组织政治知觉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How the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Influence the Job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mployee: A Perspective of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作者: 瞿皎姣[1];曹霞[1];崔勋[1]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管理学报
页码: 852-86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组织政治知觉;角色内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工作自主性;资源保存理论;国有企业
摘要:通过对1224份国有企业员工的问卷分析,探讨了组织政治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组织
公民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一般
性政治行为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参与组织活动以及参与公益活动2类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负向影
响;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4维度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政治性薪酬和
晋升政策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尽职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助人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
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自主性显著正向调节了组织政治知觉与角色内绩效和除尽职行为
外的其他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显示,不同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角色内、角色外
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揭示出组织政治的两面性:既可促进员工绩效的提升,又可导致员工行
为错位,这成为国有企业运行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辨析 基于国有企业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考察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辨析  基于国有企业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考察

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即员工对组织政治的感 知越强烈,他们的工作绩效可能越低。
五、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发现,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 企业应重视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和文化、提高管理者的领 导力、增强员工的培训和发展等措施,降低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提高他们的 工作投入和绩效。此外,企业应重视员工的组织认同感的培养,通过增强员工 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
总结:本研究为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 深入的见解,为企业改进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 进一步探讨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干预来提高 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水平。
谢谢观看
动机考察
针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印象管理动机,我们进行了两项调查。首先,我们通过问 卷调查了500名国有企业员工,以了解他们对于印象管理动机的认知和看法。 我们发现,大部分员工都认为在国有企业中,印象管理是重要的,因为这有助 于维护和谐的同事关系和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我们还发现员工对印象管理动 机的认知与他们的年龄、职位和工作经验等因素有关。
3、印象管理动机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忠诚度也有积极的影响。当员工认为自 己在组织中拥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时,他们更可能对组织产生情感上的依赖和 认同,从而为组织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内容
引言
在当今的企业环境中,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 组织政治知觉是指员工对组织内部政治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而组织公民行为则 是指员工在组织内积极、自发地帮助他人和为组织整体利益着想的行为。近期 的研究表明,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 通过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来实现。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结合,使人和物都发挥出最佳效应。

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本文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要素中的应用意义及作用加以简要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利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人力资源管理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致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员工做思想工作,转变其思想观念,引导其工作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和调配,激励和约束,实现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指导、控制和协调。

由此可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员工为对象,以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为目标。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除了严格执行政策和制度以外,还要有创新的现代管理,通过对员工思想情绪、工作态度、责任意识的管理,将其积极性和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思想政治工作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为载体,通过关心员工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对组织政治 知觉与其 它变量 的关系 研究 较早, F err is 等的组织政治知觉理 论模型为该领域以 后的实证研 究提供 了 理论架构 [ 7] 。在其架构中, F erris等提出了一组组 织政治知 觉 及其前因与后果 变量 的关 系, 组 织政 治知觉 的前 因被 区分 为 组织、个人及工作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组 织政治知 觉则被 假 设会对工作投 入、工 作焦 虑、工作满 足及 组织 退缩 产生 影响。 在以后的研究中, 学 者们 通过理 论与 实证研 究不 断地 对此 模 型进行修正与完善, 进一步丰富 了组织 政治知 觉研究 [ 8]。 由 于我国特有的国情, 再加上组织政治 知觉概念 的不可捉 摸, 使 得它在我国的发 展非 常缓 慢, 特 别是 关于国 有企 业员 工组 织 政治知觉的理论与实 证研究目前还很少见到。
表 1 组织政治知觉的探索性治行为知觉
如果你找 对了人, 就能够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01612
管理者和下属交 流是为了提高自身形象 01718
在 我们单位, 人人自扫门前雪
01 7 54
在我们单位, 通常是 / 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0 01841
管理层运用 单位内的各种政策 为他们 自身发展服务
Abstrac t: Based on Conserva tion o f R esource ( COR ) Theory, w e explore P erceptions o f O rgan izationa l Po litics ( PO PS) in the S tate-
owned Enterpr ises contex t. U s ing a samp le o f 461 sta ff in Sta te- ow ned En terpr ises, we exam ined the situa tion o f POP S. W e find the level
o f POPS in State-owned Ente rprises is low er than the m edium leve,l but ex ists d ifference in gender, deg ree and pos ition. K ey word s: COR Theory; PO PS; state-owned enterpr ises
四、实证调研 (一 ) 量表的检测
本研究采 用马 超等 开发 的组 织政 治知 觉 量表 [ 13] , 在 马 超等的量表 中, 把组 织政治 知觉 分为 三个 维度: 自利 行为、 同事关系以及薪酬与 晋升, 在 我们的研究 中通过探 索性因 子
分析, 析出 2个维 度, 原量 表中的自利行 为与同 事关系 合并 为一个维度, 我们称之为一般政治行 为知觉, 另 一个维 度则 为薪酬与晋升政治 知觉。 量表 共包 含 16 个条 目。删 除因 子 载荷小于 015的条目, 共有 14个 条目。通 过对量 表 14 个条 目的相关系数矩阵的初步分析, 各条目的 M SA (取样合 适性 测度 ) 均大于 01 75, KM O 为 0189, 总体 Bartle tt球形检验 V 2 值为 2948175 ( df= 120, p< 01 01), 且在 01 01水平上各 条目 间均显著相关, 因此满足因子分析的 条件, 两因 子模型 解释 总方差的 551 59% 。具体结果见表 1。
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组织政治知觉研究
) ) ) 以国有企业员工为例
秦晓蕾1, 杨东涛2
( 11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21 南京大学 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 ]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 当个体所处的环境 使其知 觉到可 能失去某 些资源 就会产 生不安 全感, 组 织政治行
为便由此产生, 组织政治知觉是员工对组织政治行为的 主观知觉。文章 基于资源 保存理论, 对 组织政 治知觉的
深刻内涵进行了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 以我国转型期国有企 业 416名员工为 样本, 进行 了组织 政治知 觉现状研
究, 研究发现, 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政治知觉程度不高, 但因为性别、学历、职位的不同而显示其差异性。
二、资源保存理论基础上的组织政治知觉的产生
资源保存理论成为组织政治知觉 产生的理 论基础。 资源 保存理论 ( conserva tion of resource theory, COR theo ry ) 认 为 个体有努力获得和维持自身资源的 本能, 当个体 所处的 环境 使其知觉到可能失去某些资源、或已 经失去了 某些资 源、或 获得新的资源比较渺茫时, 使得工作 要求无法 充分满 足, 或 是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 就会产生 压力和不安 全感 [ 3] 。因 此, 企业中员工不安全感是企业员工对 自身目前 资源的 占有 状况以及未来失去与获得相关资源 可能性的 综合认知。 基于 资源保存理论, 组织政治知觉可能威胁 或导致员 工资源 的损 耗, 如员工感觉身份、职位、自尊等珍贵 资源的 损失会 让员 工感觉到压力, 这主要表现为一种情 感资源的 消耗, 为 了减 轻压力, 员工努力控制环境, 不得不通过 各种渠 道获取 某些 资源来弥补其它资源的损失 [ 4] 。如果员工因 为组织政治 知觉 过高而导致情感资源消耗过多, 就会阻 碍员工获 得其它 必须 的资源去克服组织压力以维持良好 的绩效 [5] 。由此, 组 织政
杨东涛 ( 1957) ), 女, 江苏盐城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营运管理。
国家自 然科
) 124 )
治知觉作为一种个体 对资源流失威胁的 主观感觉可 能会导 致
个人拥有资源的枯竭 , 并使员 工产生不 安全感, 进 而演变 成 为一种组织压力, 对员工的行 为产生影响 [ 6]。
) ) ) Tak ing th e State-own ed Enterprises S taffs for the Examp le in S tate- ow ned En terpr ises Q in X iao- lei1, YANG D ong-tao2
( 11S chool of Public Adm inistrution, N anj ing N ormal University, N anjing 210046, Ch ina; 21Business School, N anjing Un ivers ity, N anj ing 210093, China)
[关键词 ] 资源保存理论; 组织政治知觉; 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 ] F 27219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5097( 2010) 11) 0124) 04
Perception s of O rgan izational Politics R esearch Based on Conservation of R esource Theory
一、引 言
组织政治作为一 种共享主义的管理, 核 心是引 导其他 人 对事件的评估和解释 , 以便产 生自己所 希望的有 利结果。 在 我国经济转型期国有 资本战略性重组 的背景下, 国 有企业 改 革使得利益重新整合 。为了在 利益较量 中获得稀 缺资源, 国 有 企业 各个 层级 的员 工运 用正 当或 灰色 的手 段进 行 自利 行 为, 组织政治行为变得无法 规避。学者们 普遍认 为, 组织 政 治行为可能导致组织 机能障碍, 是一种 利已行为, 潜在目 的 是不能公开的, 只能暗箱操作 [ 1]。根 据资源保存 理论当个 体 所处的环境使其知觉 到可能失去某些 资源, 无法得 到预期 的 回报时或工作需求无 法满足时, 就会产 生不安全 感, 组织 政 治行为便应运而生 [ 2]。组织政治知觉 是员工对组 织政治行 为 的主观知觉, 这种知觉不仅影 响了组织的 晋升及加 薪等决 策 行为, 还影响着企业内部的同 事关系与 员工的行 为方式, 并 进而影响 着国 有 企业 的人 才 激励、企 业 文化 等 组织 管 理 问 题, 由此, 有必要深入了解国有企业员 工的组织政治知觉。
灰色的存在于组织显 性制度或隐性文 化中的行为, 它通常 会 对组织的正常 运 作 ( 如 决策 的 产生、 升迁 与 报 偿 ) 产 生 干 扰, 且会对个人或组织的生产 力及工作 表现造成 危害, 因 为 一旦政治涉入 决策 过程, 那 么原本 应以 客观 为基 础的 决策, 也可能 因政 治 力 而妥 协, 导 致 一些 非 功 能性 的 后果 [ 10- 12] 。 在国有企业中, 这种组织内部 不受组织 准则约束, 为了自 己 或相关团体利益而影 响组织分配的政治 行为使员工 产生了 组
[ 收稿日期 ] 2009) 09) 06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 ( 08JA 630037); 国 家自然 科学基金 重点项 目基金 ( 70732002);
学基金主任项目基金 ( 70740005) [ 作者简介 ] 秦晓蕾 ( 1974) ), 女, 江苏盐城人, 讲师, 博士,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 11 月 ( 第 24 卷第 11 期 )
p 人力资源
E ast Ch ina E con om ic M anagem en t
N ov1, 2010 ( V o .l 24, N o. 11 )
=DO I> 1013969 / j1 issn11007- 5097120101111029
01 7 31
人们觉得管理者 仅仅从表面上帮助他人 01817 通常只是少数人能从单位政策变化中受益 01700
在我们单位通 常是得宠的人而不是 有才能 的人出人头地
01 8 34
在我们单位某些小团体可以为所欲为 因子 2: 薪酬与晋升政治知觉
三、国有企业情境下的组织政治知觉研究
在我国经济转型 期, 国有 企业受到市场 因素和 政府行 政 因素双重影响, 国有企业组织 是介于市场 组织和等 级组织 之 间的连续状态中的组 织形式, 是一种独 特的组织 现象。在 计 划经济时期, 我国的国有企业 员工身份 有着独特 的名称: 全 民所有制企业职 工, 俗称 / 固定工 0。随 着我国 经济 体制 向 市场经济转型, 国有企业员工 的身份也 在发生着 改变, 由 计 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 的主人翁, 到市场经 济时期实 行竞争 上 岗、全员聘用、身份置换, 经济转 型打破了 国有企 业员工 的 铁饭碗, 以至于很多的国有企 业员工不 得不流向 市场, 重 新 择业, 这种情境让国有企业员 工产生了 不安全感。 基于资 源 保存理论, 员工产生不安全 感基于以 下 4 种情境: 第一, 员 工认为有价值的资源 面临失去的威 胁; 第二, 员工 认为某 些 有价值的资源已经失 去; 第三 , 员工获得有 价值资 源的因 素 不充分; 第四, 背景提供的保护 或培育有价 值资源 的途径 不 清晰。改革使国有企业岗 位设置、录 用、晋升、加 薪等成 为 稀缺资源, 员工 为了 寻求工 作安 全感, 不 让 特定 资源 流失, 于是在有限的资源供 给内争取或保护其 利益或资源 分配而 产 生竞争, 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过 程中普遍 存在的现 象, 政治 行 为作为争取稀缺资源 的灰色手段应运而生 [ 9]。管 理学家们 研 究发现这种政治行为 通常表现为一种 难以捉摸的、 甚至有 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