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检测卡说明书(完整版)

猪细小病毒检测卡说明书(完整版)
猪细小病毒检测卡说明书(完整版)

猪细小抗原金标快速检测卡使用说明书

【原理】

猪细小抗原检测卡(胶体金法),系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样本(眼、鼻分泌物)中猪细小病毒的方法。整个试验只需10分钟,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果直观、容易判定。

【样品收集及准备】

1、用生理盐水沾湿的棉签收集待检测猪眼部及结膜分泌物,鼻液,唾液;

2、采集样品时注意多部位同时收集新鲜及有效样品,充分在我公司配套稀释液中搅拌稀释;;

3、静置5分钟,用一次性滴管取上清液;

4、样品一般须当即进行检测,否则应冷藏保存,超过24小时的,应该冷冻保存。

【操作步骤】

1、试纸条恢复室温;

2、取出试纸,开封后平放在桌面,从滴管中缓慢而准确地逐滴加入2-3滴混合液。

3、加样品液后,红色的液体从靠样品孔的观察窗边缘涌出,朝另一方向流动。

4、3-5分钟判断结果,30分钟后结果判读无效。

【结果判定】

1. 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判为阳性。

3. 阴性:在观察孔内,只有对照线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线,T线不显色,判为阴性。

4. 失效:在观察孔内,对照线区(C)和检测线区(T)都不出现紫红色线;或仅检测线区(T)出现紫红色线。

【注意事项】

铝箔打开后,检测卡应尽快使用;受潮后检测卡将失效。常温保存,保质期18个月。

【特点】

敏感:阳性检出率达到98%;

特异:不与其它常见猪病如蓝耳病、伪狂犬、猪瘟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97%;

方便:肉眼判断、无需仪器、操作简单;

快速:3-5分钟即可以出结果,有利于疫情的快速鉴别和免疫水平监测;

用途:适合于各级防检部门、猪场、兽医站广泛使用。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PPV)是由猪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繁殖机能障碍性疾病。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及健康仔猪,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的其它症状。目前本病在世界各地猪群中普遍存在,在大多数养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我国80年代中后期频繁从国外引种,使 该病在我国迅速传播。目前已在我国各地猪群广泛分布存在,特别是集约化猪场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据抗体检测统计:猪场阳性率为100%,种猪群阳性率为27.7%~82.2%,严重危害养猪生产发展。由于许多规模化猪场有本病的存在,应该重视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该病毒的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为20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为18~24纳米,基因为单股DNA。病毒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豚鼠、恒河猴、小白鼠、猫、鸡和人O型血的红细胞,其中以豚鼠红细胞的血凝性最好;在培养细胞的细胞核中可产生核内包涵体。据报道,PPV毒株有强弱之分,强毒株(例如NADL-8毒株)感染母猪后可导致病毒血症,并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引起胎儿死亡;弱毒株(例如NADL-2毒株)感染怀孕母猪后不能经胎盘感染胎儿,而被用作弱毒疫苗株。

本病毒对热、酸、碱及消毒药的抵抗力均较强,对外界抵抗力极强,在56℃恒温48h,病毒的传染性和凝集红细胞能力均无明显的改变。70℃经2h处理后仍不失感染力,在80℃经5min加热才可使病毒失去血凝活性和感染性。在空圈内可持续存在20周。本病毒能凝集豚鼠、大鼠、小鼠、鸡、鹅、猫、猴和人O型红细胞,其中以豚鼠的红细胞最好。0.5%漂白粉、2%氢氧化钠5min可杀死病毒。 2 流行病学 该病最早于1967年在英国报道,目前呈世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猪是唯一已知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可感染。据报道,在一些家禽和试验动物(例如牛、绵羊、猫、豚鼠、小白鼠和大白鼠等)血清中也存在有本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来自病猪场的鼠类,其抗体的阳性率也比阴性猪场的鼠类为高。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急性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较多的病毒;感染母猪所产的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病毒;子宫内感染的仔猪至少可带毒9周;有些具有免疫耐受性的仔猪可终生带毒;被感染的公猪,其精细胞、精索、附睾和副性腺均含有病毒,在其配种时很易传染给易感母猪,常引起本病的扩大传播。

犬细小病毒治疗方法

犬细小病毒治疗方法 犬细小无特效治疗方法,医生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处方。但治疗原则基本相同,常采用特异疗法、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和中草药治疗。 CPV-1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给新生犬保温、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水分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CPV-2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常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1)特异疗法 早期使用高免血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血浆,在减轻疾病严重程度、缩短治疗疗程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市场上出售的这些产品生产厂家多、品种多,无正式批号的也不少,质量参差不一,价格差异很大。购买时要看厂家、抗体滴度、数量、主要成分含量,用法用量。按说明书上介绍的用量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特别是价格低廉的血清,其效果更差。应购买使用知名厂家,价格较合理的生物制品使用,切勿贪图便宜。 血清及单抗2ml/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单抗1~2ml/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干扰素,成犬每日肌注1~2支(100万国际单位),幼犬每日0.5~1支,连续3~5天。 免疫血浆,10~2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3~5天。血浆和单抗,或血浆和干扰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2)对症治疗 止吐:止吐药有助于减少体液流失,减轻患畜痛苦,以及维持肠道营养。首选爱茂尔肌注,必要时用阿托品,胃肠道有出血者忌用胃复安。还可以用昂丹司琼或多拉司琼止吐。 止泻:鞣酸蛋白,施密达都有止泻作用,但因其呕吐,不适宜口服给药,用施密达深部灌肠效果较好。 止血:肾上腺色腙、安甲苯酸、安甲环酸、VK3 ,V~K1均可用于止血,肌注效果不理想,采用联合用药肌注或静滴止血敏、氨甲苯酸有较好的疗效。如果止血无效,可静滴立止血、卡络磺钠。另外全血、血浆、代血浆也有止血作用。 心功能不全者,可静滴生脉注射液1~10ml;V~B12 0.25~0.5mg,肌苷50~100mg,混合肌注。 低蛋白血症:一些幼犬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输入全血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不需要补充红细胞时,最好输入血浆。低蛋白造成水肿而且输入血浆后并未有所改善,应该考虑使用胶体羟乙基淀粉。理想的血浆蛋白浓度应该维持在2g/dl或则更高。 贫血:有些幼犬严重贫血,这是由于细小病毒肠炎引起的胃肠道失血造成的,或者这个跟细小病毒没有关系的寄生虫引起的。幼犬严重贫血必须输血,全血对动物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更有好处。 败血症和内毒素血症:在治疗早期可用糖皮质激素和氟尼辛葡甲胺可能有好处,在脱水被矫正之后不要使用,

猪螨虫病的诊治(一)

猪螨虫病的诊治(一) 摘要介绍猪螨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情况,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螨虫病;发生;诊治 螨病俗称疥廯、癞,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饲养管理用具间接接触等而引起感染1]。此外,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猪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和传播,秋冬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该病蔓延最快。现将猪螨虫的诊治总结如下。 1发病因素 会宁县一养猪户杨某于2009年10月从市场购入仔猪30头,计划用来育肥。因购入的仔猪中部分患有皮肤病,故经饲养一段时间后80%的仔猪感染皮肤病。其原因是仔猪购入后没有进行隔离治疗,加上仔猪放入多年未使用的栏舍,栏舍未彻底消毒,栏舍内存在霉菌是加剧皮肤病严重感染的另一原因。采用敌百虫喷雾治疗及废机油涂擦患部,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笔者采用见虫净内服、除癞灵外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5%以上。 2临床症状 皮肤病通常由头部开始,常发生在眼圈、颊部和耳朵等部位,严重时不但可蔓延至腹部和四肢,甚至可蔓延至全身。病猪精神沉郁,厌食,皮肤发红,痒感剧烈,时常背部及身体靠近围墙栏柱搔痒2]。皮毛矗立,呈灰白色,逐步变成红褐色斑块,有浆液性或黏性液渗出,有时患部因摩擦而出血,继而体毛脱落,皮肤粗糙肥厚。病程延长,皮肤呈黑色,有腥臭味,体温一般正常,个别猪体温升高至40℃。 3实验室检查 用手术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为止。将病料装入试管内,加入10%苛性钠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体物大部分被溶解后,静置20min。在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可查到疥螨的幼虫和虫卵。先剪去患病猪被毛,再用外科刀刮取患部与健康部位交界处的皮肤刮取物,将刮取的病料置于玻璃器皿中,器皿再置于黑布上,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移动的灰白色小虫体,即确诊为猪疥螨虫感染。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疥螨虫感染。采取患部痂皮,镜检有无虫体可确诊为该病。 4治疗 一是用见虫净(阿维菌素)0.3mg/kg体重,7d后再用1次。二是用西药除嫩灵(中德合资)每10mL 加水3~5kg,喷雾或药浴,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用3~7次可治愈。对严重病例及发热的猪,要给予配合抗生素治疗(青霉素、地塞米松)。同时,用5%的烧碱彻底消毒圈舍,1次/d。这些措施均能有效防治猪螨虫病。 5预防 搞好猪舍卫生工作,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引进猪时,应隔离观察,防止引进患螨病病猪。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蔓延。在治疗病猪的同时,应用消毒药,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将治疗后的病猪安置到已消毒过的猪舍内饲养。 6小结 (1)猪疥螨虫肉眼不易看见,虫体钻入猪皮肤表皮挖凿隧道,并在其内发育繁殖。猪疥螨虫病主要是由于患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虫及其虫卵感染的圈舍、用具等间接接触传播而引起感染,也可能会由饲养人员的工作服及手传播病原。螨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及秋末冬初,此时,阳光照射不足,猪被毛长而密,特别是在圈舍潮湿、猪体卫生状况不良、皮肤表面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最适合螨虫的发育及繁殖。该猪场于10月发病,主要是由于猪厂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猪舍环境卫生状况不良及病初未及时治疗等原因造成的。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我们相信科学指导生产,我们相信数据客观真实,我们相信改变才能突破提高。 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由于圆环病毒能破坏猪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因而本病常与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及猪副嗜血杆菌、气喘病、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圆环病毒病是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圆环病毒对免疫器官有严重的侵害性,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的高度抑制。通俗的讲,圆环病毒可以是疫苗免疫失效,机体免疫力减弱或消失。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一、PIDS(猪免疫缺陷综合症) 1:猪机体抵抗力降低,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 2:对减弱疫苗或低致病性微生物可以引起发病。 3:疫苗接种不产生免疫应答。 4:重复发病对治疗无应答性。 二、PMWS(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 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断奶后2~3周的仔猪(40~70日龄)。实行早期隔离断奶的猪场,仔猪也有该病的发生,病毒可随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传播或者可能经胎盘垂直传染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高达20%~30%。如果该病与猪细小病毒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时,仔猪的死亡率会更高。 三、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十二、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

十二、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 猪细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操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 1.抗原:猪细小病毒浓缩抗原 2.PPV阳性及阴性血清 3.被检血清:自被检猪的前腔静脉血或自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 4.红细胞:按抗凝剂与血液1:4的比例心脏采集豚鼠血液,用PBS洗三次,沉积红细胞配成0.5%悬液备。 5.稀释液:用灭菌的PH7.2磷酸盐缓冲液(PBS)。 6.25%白陶土:取白陶土25克,置离心瓶中,加入适量1mol/L盐酸溶液,充分搅匀,2 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弃上清,再加1mol/L盐酸溶液,搅匀,离心,反复洗三次,沉淀白陶土,用0.15mol/L生理盐水100毫升配成25%悬液,然后用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7.2左右,高压灭菌,置4℃备用,保存期不超过半年。 7.器材:96孔U型滴定板或V型滴定板,25微升稀释棒,25微升滴管,微量振荡器,普通离心机。 (一)试验操作 HA:用滴管在滴定板上从第一孔至试验所需稀释倍数孔,每孔滴加稀释液25微升于第一孔再滴加抗原25微升,用稀释棒从第一孔开始依次稀释。置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5秒,最后每孔滴加0.5%豚鼠红细胞25微升,振荡30分钟,置室1小时判定并记录结果。 HI:用滴管在滴定板上从第一孔至所需稀释倍数孔各加稀释液25微升,于第一孔滴加被检测血清25微升,然后每孔加4单位抗原25微升,振荡15秒,置4℃13小时或室温4小时,每孔加0.5%的豚鼠红细胞悬液25微升,振荡30秒,置室温1小时判定结果。以完全抑制的最高稀释倍数做为HI价。同时设已知阳性血清、已知阴性血清、不加抗原的被检血清及抗原、红细胞对照。抗原对照亦即第二滴定,复核使用单位。 (二)判定标准及注意事项 1.判定时先检查对照是否正确,唯有对照各孔准确方可证明操作和使用材料无误。 2.红细胞凝集现象的判定 (1)红细胞均匀的平均铺于孔底者可判为“++++”。 (2)基本上与(1)相同,但边缘有下滑皱缩者为“+++”。 (3)红细胞于孔底形成环状或成团,四周有小凝集块者为“++”。 (4)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团块,但边缘不整齐或有少量小块者为“+”。 (5)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小团块,边缘整齐光滑,稀释液清亮者为“—”。“++”以上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做为HA价。 3.凝集抑制:本试验红细胞集中于孔底呈团块状,边缘光滑整齐为阳性,以“—”表示,说明抗原凝集红细胞的特性已被抑制,反之红细胞呈“++”以上凝集现象者判为阴性。 1.凝集抑制价:以被检血清最大稀释倍数能抑制红细胞凝集者为该血清抑制

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

66 2012·07中国工作犬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检查、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 检测的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病的鉴定及其流行学调查、诊断和监测。其中病毒分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 检测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的病原诊断。 2试剂和材料 2.1 FK81细胞(猫肾细胞)。2.2 0.9%生理盐水。2.3 1%猪红细胞液。2.4 犬细小病毒阳性血清。2.5 96孔“v”形微量反应板。2.6 Taq 酶及10倍Taq 酶反应缓冲液:Taq 酶浓度为5U/μL,-20℃保存。 2.7 1.5mL Eppendorf 管。2.8 0.2mL PCR 薄壁管。2.9 dNTP:含dCTP、dGTP、dATP 、dTTP 各10mmol/L,-20℃保存。 2.10 引物:浓度为20μmol/L,其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CPVF ):5’GAA TCT GCT ACT CAG CCA CCA AC3’; 下游引物(CPVR ):5’GTG CAC TAT AAC CAA CCT CAG C3’。 2.11 10%十二烷基硫酸钠:配制参见附录A。 2.12 蛋白酶K 贮备液。2.13 5×TBE 电泳缓冲液。 3器材和设备 3.1 PCR 仪。 3.2 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可控温至4℃、离心速度可达12000g 以上。 3.3 水平电泳仪。3.4 凝胶成像系统。 4临床检查 4.1 临床特征 4.1.1 潜伏期1周到2周,病初无任何症状,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40℃以上,粉红色黏稠血样物。 4.1.2 病犬先出现呕吐,呕吐出白色泡沫或黄色液体,继而腹泻,粪便稀薄而恶臭,剧烈的腹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红色,混有大量黏液或假膜。后期排番茄汁样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4.1.3 患犬迅速消瘦,倦卧不起,目光呆滞,眼窝下陷,腹围紧缩,机体脱水,皮肤干燥、弹性降低。 4.2 病理变化 4.2.1 心脏肿大呈灰黄色,切面外翻,质地松软,心肌有出血性斑纹。 4.2.2 肝脏肿大,包膜紧张,多呈黄褐色,质地松软有局灶性坏死,断面有豆蔻状花纹。 4.2.3 胃空虚,黏膜轻度潮红,附有大量黏液;小肠壁增厚,肠管变粗,肠腔狭窄,形成厚层黏膜皱褶,易于剥落,肠腔内充满紫红色粥样内容物并混有血凝块。 4.3 判定 若临床症状符合4.1.1或4.1.2且出现4.2.1或4.2.3的病理变化,则可判定疑似犬细小病毒病,其他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为参考指标;疑似病例可采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或PCR 检测进行确诊。 5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5.1 血凝试验(HA )的操作方法 5.1.1 样品采集活犬的泪液、鼻液、粪便,病死犬的肝、脾、肺等组织器官。将待检组织或粪便样品加等体积生理盐水研磨匀浆,3000g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待检;口腔拭子、粪拭子用少量生理盐水浸润后,取上清液待检。 5.1.2 在96孔“v”形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μL 理盐水。 5.1.3 于左侧第1孔加50μL 待检样品混合均后,吸50μL 至第2孔,混合均匀后,吸50μL 至第3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μL,稀释后病毒稀释度为 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 nformation· Reference I 资料 参考

猪疥螨的根治措施

猪疥螨病的根治措施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是由螨侵袭皮肤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寄生虫病。临床以皮肤炎症、剧痒、全身衰竭及高度接触性传播为特征。主要是由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猪舍、垫草、饲槽和饲养管理用具等间接接触而引起传染。我国北方多采用塑料布覆盖猪舍的保温方式养猪,这种方式最适合螨的发育繁殖。幼猪有挤压成堆躺卧的习惯,更是促使本病迅速传播的因素。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秋冬及初春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本病蔓延最快。 病原体 螨的种类。螨的种类繁多,各种螨在形态上极相似,多数学者认为疥螨只有一种,寄生于各种动物的疥螨都是它的变种。其中以疥螨和痒螨危害最大,猪多发疥螨病。 螨的特征。螨的体型小,呈鱼形,灰白色或黄白色,头、胸、腹融合在一起。前端有口器,腹面有四对肢,肢端有吸盘或刚毛。雄虫小于雌虫。 螨的发育。螨发育的四个阶段都在寄主体上度过,包括卵、幼螨、若螨、成螨。其中疥螨寄生于皮肤的深层,以皮肤的细胞和组织液为营养;痒螨寄生于皮肤表面,以组织液及淋巴液为营养。 螨的繁殖力与抵抗力。疥螨雌虫一生产卵约40个-50个,痒螨产卵约100个。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2周-3 周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在不利条件下可转入休眠状态,休眠长达5个月-6个月,并且对各种理化因素抵抗力增强。离开动物体后,疥螨可生存2周-3周,痒螨可生存1个月-2个月,并保持侵袭力。 螨对宿主的特异性。各种动物均可患螨病,只有被特异性的螨类感染后才能引起疾病,并在全群中传播。 临床症状

病初主要发生在猪皮肤稀薄、体毛短小的眼周、颊部和耳根等部位,以后逐渐蔓延到背部、体侧和股内侧。幼猪皮肤通常呈现红斑,丘疹而伴发剧痒(急性过敏症),病猪到处摩擦,致使患部出血、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失去弹性、形成皱褶或龟裂,有的幼猪尾色甚至脱落。脱毛处不利于螨的生长发育,逐渐向四周健康部位扩散,直至蔓延全身。种猪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常见皮肤微发红、少毛、痂皮不明显、皮屑较多,但临床上常明显见到猪舍墙壁上因猪搔痒而变光滑的擦痕。由于皮肤发炎,病猪烦躁不安,影响休息、采食和消化,导致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成为僵猪。发病严重的猪逐渐消瘦、贫血甚至衰竭死亡,尤其以子猪的表现最明显。 实验室检查 对症状不明显的可疑病例,可进行实验室诊断。检查方法:在采集病料的部位剪毛、用火焰灭菌的外科刀刮取患部与健部交界处皮屑,将收集到的病料浸入到10%苛性钠溶液的试管中,经过1小时-2小时痂皮软化溶解后,弃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渣,滴于载玻片上,用低倍镜检查。可看到猪疥螨呈暗灰色或黄白色,圆形或龟形,背腹扁平,头、胸、腹、膈融合一体,头部有口器,腹部有足四对。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对本病不难做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临床上应注意与湿疹、过敏性皮炎及虱等病相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定期消毒杀虫,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把好进场关进猪时应进行严格的临床检查,防止引进有螨病的病猪,进场后应隔离观察2周-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做好隔离治疗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蔓延。在治疗病猪的同时,应用杀螨药物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并对同群的猪进行防治,将治疗后的猪安臵到经过消毒杀虫处理过的卫生

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侵害5-16周龄的仔猪,引起仔猪渐进性消瘦、呼吸急促或困难、腹泻、贫血、皮肤苍白和全身淋巴结肿大,导致断奶后与生长期的猪生长迟缓及高死淘率,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l)断奶后仔猪的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6-16周断奶仔猪表现为发育不良消瘦、皮肤苍白、肌肉衰弱无力、呼吸系统多发性炎症、呼吸困难、腹泻、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蓝色的皮下出血点,特别是最后一对乳头呈淡蓝色。有些猪出现神经症状,如角弓反张、四肢划动,最后因衰竭死亡。 (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主要表现体温微高至正常,主要从后肢和臀部开始出现中央为黑紫色,边缘呈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于皮肤表面,呈斑块状黑色痂皮,并逐步向前躯蔓延,如无继发感染,一般死亡率在15%以下。 (3)仔猪先天震颤症(ct):主要表现出生仔猪全身骨骼肌肉痉挛性收缩,头部、肋部四肢震颤,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吮吸不住乳头,因仔猪吃奶不足表现昏睡、低血糖症,最后衰竭而死。要与缺硒、猪伪狂犬病,单纯的由于母猪无乳综合征引起的初生仔猪低血糖症,以及猪瘟感染相区别。 猪圆环病毒的剖检

(1)pmws:猪尸体消瘦,有不同程度贫血和黄疸,全身淋巴结肿大4-5倍,切面呈苍白色,可见间质性肺炎、肺门淋巴出血肿大、支气管黏脓性炎症引起的肺部表面散在隆起的胶状硬块。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支气管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切面结构致密、灰白色或见出血。 (2)pdns:除确皮肤表现外,双侧肾肿大到原来3-4倍,颜色苍白,表面有出血点,切面多汁并伴有灰白色坏死灶。脾肿大、肝脏呈橘黄色外观,心脏肥大。肺脏呈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肺炎病变,病变部变硬,呈灰红色或灰白色。 (3)繁殖障碍:检验可见死胎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胸腹腔积水,心脏扩大成苍白色。肾脏肿大,色变淡,表面或切面皮质部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点(白斑肾)。 猪圆环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1)本病确诊须进行病毒的分离,证明病原的存在,也可以用血清学方法诊断。 (2)实验室诊断通常取发病猪肺、脾、淋巴结和肾等病理组织样品,制成组织悬液接种于pk-15细胞,分离纯化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3)常用的病原学诊断程序。采集剖检所见典型的病料,可直接采用pcr方法或原位杂交技术(ish)进行快速诊断。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将被用来确定组织或器官中的病毒或核酸。采集剖检所见典型的病料,

母猪细小病毒怎么治

母猪一旦患上细小病毒病,几乎百分之百会导致母猪产下死胎,其它的症状可能会包括有仔猪畸形和干胎,母猪难配种等。 许多母猪场母猪表现正常,但是配种配不上可能就是因为猪细小病毒的预防没有做好。产生干胎的原因是因为,母猪如果患有细小病毒病,在怀孕的早期,胎儿就会死亡,但是无法立即排出,所以母猪自身免疫排斥,钙化的结果。 另外,细小病毒的传染也是十分的厉害,主要原因是因为细小病毒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高温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但是猪细小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细小病毒处于56℃48小时或处于70℃2小时,细小病毒仍然具有感染性,只有在80℃高温下,才能

抑制住病毒的活性。同时猪细小病毒对酸碱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在pH3.0~9.0之间稳定,能抵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这些消毒剂几乎对猪细小病毒完全没有效果。2%戊二醛需要20分钟才能一直活性,甲醛蒸气和紫外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杀死该病毒。短时间胰酶处理对病毒悬液感染性不仅没有影响,反而能提高其感染效价。在pH9.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或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能保存一年以上毒力不会下降。 细小病毒的传染源和发病都比较隐蔽,如果没有专业的经验,难以发现。各个年龄段的猪和不同性别的猪,不同品种的猪,甚至野猪都可以携带细小病毒,进行传染。但是最终表现出症状的,却是在配种的母猪和怀孕的母猪身上。比如母猪难配种,母猪易流产。病变主要在胎儿,可见感染胎儿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木乃伊化)及坏死等病变。 猪群暴发此病时常与木乃伊、窝仔数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临床表现有关。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doc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一、诊断 现场诊断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做出初步判断。实验室确诊需要进行如下检查。 (一)病毒分离与签定 用患病犬粪便液或濒死期扑杀犬的肠内容物,加适量氯仿混匀,置4摄氏度过夜处理,离心后上清液接种MDCK、F81等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病毒。也可采取濒死期病犬的肾、肺或睾丸作细胞培养,5—7天后转原代或继代细胞,也易获得病毒,可用荧光抗体染色、微量血凝抑制试验等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 (二)血清学诊断 微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灾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可用于该病的特异快速诊断。国内外常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血凝试验用于测定粪便和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效价。用0.5%—1%猪红细胞指示系统。试验证明HA1:80可作为阳性感染的指示标准。血凝抑制试验主要用作流行病学调查,也可用于检测粪便中的抗体。 在诊断中要注意与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和出血性胃肠炎等疾病进行区别诊断。 二、治疗 1.心肌炎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发生死亡,即使治疗,其效果往往不佳,常以死亡告终。

2.肠炎型治疗原则是特异性血清治疗,配合对症、抗菌、解毒、抗休克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3.特异性血清治疗:使用抗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效果可靠。 4.对症治疗:注射阿托品止呕吐:腹泻可口服硝酸铋、鞣酸蛋白;出血性腹泻可注射维生素K、安络血等止血剂;出现脱水可补液,注意先盐后糖,采用静脉注射,如有困难可采用腹腔注射;结膜发绀则加入碳酸氢纳防止酸中毒。 5.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也可配合使用抗病毒药物。 6.在护理上要注意病初应禁食1—2天;恢复期应控制饮食,给予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在治疗上,一般采用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结合特异性疗法,在诊治犬细小病毒病时,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初步诊断关与及时对症治疗关,这样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平时的饲养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坚持进行疫苗注射。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诊断;治疗 1977年,Eugester在美国首次从患出血性肠炎病犬的粪便中发现了犬细小病毒。以后许多国家和我国(1980年)均报道了本病的发生。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尤其2-4月龄幼犬多发。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多发。天气变化、饲养条件不好以及并发感染等,可使病情加重,加大死亡率。 犬细小病毒病已经成为危害宠物犬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其发病率为20%-100%,死亡率为10%-100%,但在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死亡率可大大降低。因此,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在兽医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犬细小病毒对犬有高度的接触性的传染性,无论是什么年龄的犬都可以感染。但以刚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比较多,病情会较严重。幼犬有的可呈现心肌炎症状然后突然死亡。依据临床发病犬的种类来看,纯种犬和外来犬比土种犬的发病率要高。 11.发病情况 1.1病例:红贵宾犬;雄性; 4月龄左右;体重: 2.3千克 畜主述:12月10日从本市宠物市场买回,据说已于12月8日已注射荷兰英特威公司的犬二联疫苗。头两天精神状态一直很好。12月12日周六,早上喂牛奶、狗粮。下午两点开始出现呕吐,自己给其喂服一支庆大霉素。到下午近五点,已呕吐3次,且粪便稀软。即送来英牛宠物就医。就诊时间:2008年12月12日傍晚。 2.临床症状

猪细小病毒的鉴定

文献综述http://442325516@https://www.360docs.net/doc/b44297898.html, shmilydgjad@https://www.360docs.net/doc/b44297898.html, 猪细小病毒的鉴定 杜桂娇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首先发现猪细小病毒(PPV)是Mayr和Mahnel(1966)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发现的,认为是细胞内潜伏感染的病毒,并相继从一些正常的猪肾细胞中发现直径为22nm一23nm的病毒粒子,经核酸鉴定为DNA【2】。PPV感染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5.8】,其特征为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流产及病弱仔猪。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诊断方法;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PPV主要集中在淋巴组织,在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大量复制,损害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母细胞化能力,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Hallauer等(1960~1971)从43株人传代细胞系中分离出38株细小病毒,其中大部分与PPV有共同抗原关系[l]。 Cartwright和Huek(1967)【2】从猪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出PPV,首次证明了它的致病作用,通过血清学鉴定证实,所有上述分离毒株,包括从一些传代细胞系中分离的类似病毒均与PPV同属一型。本病于1967年在英国报道,其后欧美、亚洲及大洋洲很多国家均有本病的报道。我国也报道有本病的发生,上海、北京和江苏等地也相继分离到猪细小病毒。 1、细小病毒概述 1.1病原学细小病毒(PPV)是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的一个成员。PPV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为20nm,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存在方式为完全病毒粒子和空壳病毒粒子,在氛化艳中的浮密度为1.30g/ml~1.39g/ml【3】,沉淀系数为105S。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且与其他病毒不早现交叉反应,能使培养细胞产生病理变化(cytopathic effect CPE)【4.5】。 PPV对热具有强大的抵抗力。Cartwright等(1967)报道【2】:PPV在56℃ 30min

犬细小病毒症状及治疗方法

犬细小病毒症状及治疗方法 犬细小病毒是危害犬类最烈性的传染性病毒,潜伏期短、死亡率高。患病期间狗狗会呕吐并腹泻出血,精神不振,看起来十分难受。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犬细小病毒症状及治疗方法。 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多发。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等可促使本病发生。病犬的呕吐物和粪便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健康犬通过与病犬或带毒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感染。 2.症状 该病潜伏期7天左右,多发生在刚换环境后(如新买的幼犬)。洗澡、过食是诱因。该病多数呈现胃肠炎综合征,少数呈现心肌炎综合征。 胃肠炎型病犬初期精神沉郁,厌食,偶见发热,轻度腹泻或轻呕吐,随后发展成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起初粪便呈灰色,黄色或乳白色糊状大便,其后排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血便。病犬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被毛凌乱,皮肤无弹性,耳鼻、四肢发凉,精神高度沉郁,休克,死亡。从病初症状轻微到严重一般不超过2天,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1周。 心肌炎型多见于4~6周龄的幼犬,常无先兆性症状,或仅表现轻微腹泻,继而突然衰弱,呻吟,黏膜发绀,呼吸极度困难,脉搏快而弱,心脏听诊出现杂音,常在数小时内死亡。 3.诊断根据流行症状和血清学反应,可作出诊断。该病发病迅

速,传染性强,往往呈局部暴发性。临场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等肠炎综合征,死亡率高。血清学反应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国内外都有其检测试剂盒,该技术成熟,检出率高。 4.治疗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配合高免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治疗成犬治愈率高,幼犬预后谨慎。 止吐:胃复安或爱茂尔0.05毫升/公斤肌注;止血:安络血0.2~0.5毫升肌注,或止血敏0.5毫升肌注;补液和调整酸碱平衡:根据脱水情况,30~70毫升/公斤补等渗糖盐水,若有酸中毒可能,则用5%碳酸氢钠10亳升静注。治疗过程中最好禁食禁水,以免刺激胃肠道。 5.预防犬细小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自然条件下存活时间较长发病时,应迅速隔离病犬,对病犬污染的犬舍饲具、用具、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选用可靠疫苗,按照说明书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及时、可靠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犬细小病毒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目录 1 病原 (2) 2 流行病学 (2) 3 发病机理 (2) 4 症状 (3) 4.1 肠炎型 (3) 4.2 心肌炎型 (3) 5 诊断 (3) 5.1实验室诊断 (3) 5.2 试纸论断 (3) 6 治疗 (4) 6.1免疫血清 (4) 6.2补液 (4) 6.3 抗菌消炎 (4) 6.4 对症治疗 (4) 7 预防 (5) 7.1定期接种 (5) 7.2加强兽医卫生防疫 (5) 7.3及时隔离治疗 (5) 7.4消毒 (5) 8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犬细小病毒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摘要:犬细小病毒是197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气温与个体抵抗力大小与接种犬细小病毒预防疫苗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传染病诊断 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发。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1 病原 犬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细小病毒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存活6个月,37℃存活2周,56℃存活24h,80℃存活15min,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 2 流行病学 病犬是主要传染源,呕吐物,唾液,粪便中均有大量病毒。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健康犬与病犬或带毒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但发病,极难彻底清除。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犬细小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于60℃环境可存活1h,在偏酸偏碱的环境中病毒仍有感染性。在粪便和固体污染物上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低温环境,其感染性可长期保持。 3 发病机理 健康犬经消化道感染病毒后,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

2021年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欧阳光明(2021.03.07) 我们相信科学指导生产,我们相信数据客观真实,我们相信改变才能突破提高。 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由于圆环病毒能破坏猪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因而本病常与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及猪副嗜血杆菌、气喘病、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圆环病毒病是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圆环病毒对免疫器官有严重的侵害性,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的高度抑制。通俗的讲,圆环病毒可以是疫苗免疫失效,机体免疫力减弱或消失。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一、PIDS(猪免疫缺陷综合症) 1:猪机体抵抗力降低,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

2:对减弱疫苗或低致病性微生物可以引起发病。 3:疫苗接种不产生免疫应答。 4:重复发病对治疗无应答性。 二、PMWS(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 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 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断奶后2~3周的仔猪(40~70日龄)。实行早期隔离断奶的猪场,仔猪也有该病的发生,病毒可随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传播或者可能经胎盘垂直传染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高达20%~30%。如果该病与猪细小病毒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时,仔猪的死亡率会更高。 三、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指育肥猪的顽固性肺炎,难以根治,极易反复,最后因肺衰竭继发其他感染而死。一般情况下是以圆环病毒为主,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继发感染的呼吸道严重疾病。死亡率可达20%以上。

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doc

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概述: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呕吐、出血性肠炎、心肌炎以及白细胞减少等。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传染性也较强。一、犬细小病毒的治疗 1、免疫血清 早期使用可提高疗效。如果家中有多只宠物犬,一旦有犬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犬注射高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高免血清的用量为0.5~1毫升/千克体重,康复犬血清0.5~2毫升/千克体重,连用3~5天。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免疫效果。 2、补液 病犬常因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应根据犬的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确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补液量,一般静脉补液量为60毫升/千克体重。可以分为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和腹膜腔补液。 3、抗菌消炎 可应用各类广谱抗生素,但不要长时间使用,以防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反而延缓肠道消化功能的恢复。 4、止吐 呕吐严重者可肌注爱茂尔、灭吐灵(胃复安)0.3—2毫升。 5、抗休克 休克症状明显者可肌注地塞米松5—15毫克。 6、加强护理

注意对病犬保暖,腹泻期间应停喂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性饲料,给予易消化的饲料,以碱轻胃肠负担,提高治愈率。 二、预防措施 1、本病的预防是接种疫苗,一般是与犬瘟热等传染性疾病一起采用六联疫苗或七联疫苗共免的方式; 2、本病的病程快,年龄越小的犬病死率越高,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3、心肌炎型病犬病程急剧,迅速恶化,常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 4、肠炎型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一般采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治疗,并针对病情用葡萄糖盐水补液,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地塞米松或卡那霉素抗继发感染,同时肌注维生素K。 三、给宠物主人的建议 1、应做好免疫接种。国内生产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都与其他疫苗联合使用。使用犬五联弱毒疫苗时,对30—90日龄的犬应注射3次,90日龄以上的犬注射2次即可,每次间隔为2—4周。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 2、犬患有本病后,应及时隔离,对犬舍和饲具,用2%-4%烧碱、1%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5%-6%次氯酸钠反复消毒。 3、对死亡动物的尸体应深埋或无害化处理。

国内猪细小病毒疫苗及免疫程序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国内猪细小病毒疫苗及免疫程序 尹子静 (山西省吕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吕梁033000)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 )为DNA 病毒,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及血清学阴性经产母猪发生流产、不孕、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尤其以产木乃伊胎为主,而母猪本身并不表现除流产之外的临床症状,其他猪感染后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反应阴性的母猪主要在妊娠的前半期经口鼻感染病毒,结果免疫机能不全的胎儿经胎盘受到感染,从而导致疾病。猪细小病毒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在已报道的猪群中呈地方流行性,该病毒还可以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等许多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同时还可以与附红细胞体原虫、沙门氏菌和大肠杆 菌等某些细菌、 寄生虫发生混合感染,混合感染导致疾病更加难以控制,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 疫苗免疫是控制猪细小病毒病的主要手段。 1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分类 猪细小病毒的防治主要以免疫预防为主。由于PPV 血清型单一及其高免疫原性,使得疫苗接种成为控制PPV 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用于防治猪细小病毒的疫苗主要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使用最为广泛,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猪细小病毒的新型疫苗正在研究与开发之中。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基因疫苗等。 1.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又称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好,诱导产生抗体时间长,不需要低 温保存等优点。但是灭活疫苗产生抗体慢, 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抗体水平相对活疫苗较低,需重 摘要:猪细小病毒(PPV )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控制该疾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 疫苗免疫。本文概述了猪细小病毒的基本概况,并对国内市场上生产的PPV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程序 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1.08.008专论与综述 7.2注意霉变饲料对猪体免疫造成的侵害诱因,应 长期在饲料中添加除霉剂。 7.3预防免疫,用灭活菌苗按说明免疫母猪,对本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7.4每月在饲料中添加上述敏感药物,按预防量连 用5~7d 。 我们相信如果养殖户对该病有了充分的了解,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喂方式进行科学养殖,副猪嗜血杆菌病对猪场所造成的损失将会大大降低,养殖户们将会得到更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容国允,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8(9):24-25. [2]谭干郊.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对策[J].广西畜牧兽 医,2009(4):227-229.[3]吴位珩,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10(3):10-12.[4]林美芳.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J].福建畜 牧兽医,2006(5):31-32. [5]郑太荣,等.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 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2):113-115. [6]李文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2):10-12. [7]王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 诊断和防治防治[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6):88-89.[8]陈建明,等.浅析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 2008(7):44-45. [9]孔德江,等.一起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 会[J].中国动物检疫,2009(6):59-60. !!!!!!!!!!!!!!!!!!!!!!!!!!!!!!!!!!!!!!!!!!!!!18

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 近几年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本病以皮肤苍白、腹泻、呼吸困难、渐进性消瘦为特征。经过几年对本病的诊断,笔者积累了一些临床症状的观察和剖检变化的经验,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圆环病毒侵害猪体后,根据猪的大小可分为四种类型: 1.传染性先天性振颤(CT):母猪怀孕期间无任何异常表现,仔猪出生或几小时后出现震颤,共济失调,吮乳时,口频频点击乳头附近,但需一定时间才能吸住乳头,有的仔猪由于口部颤抖厉害,根本就吸不住乳头,一部分仔猪因此饿死或被母猪压死。此时需要人工辅助哺乳。同一窝仔猪中有个别发病的,也有全部发病的,但轻重程度各有差异,同一窝仔猪中如有个别发病的仔猪,其康复时间快,颤抖也较轻。大部分或全部发病仔猪,颤抖较重,恢复相对较慢。卧下或睡眠时颤抖较轻或停止,观察颤抖停止的仔猪与正常猪基本一样。耐过的仔猪,大部分满月后可自行康复,康复仔猪无后遗症。极个别猪颤抖延续到成年。 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常见于断奶后至16周龄的仔猪,可见断奶前膘肥体壮的仔猪,断奶后逐渐消瘦,断奶前后形成强大反差。(养殖户常说的:别说长了,还缩小哪),皮肤苍白,个别猪黄疸,毛长,毛稠、毛乱无光泽。可见猪年龄不大,但是都带老相。呼吸加快、咳嗽。行走无力,精神沉郁。个别严重病例耳水肿增厚,其上布满红紫斑和紫色的疙瘩,眼周围充血、瘀血红肿。部分病猪腹泻黑色粪便。提起两后肢摆动,感觉绵软、衰竭、挣扎无力。使猪仰卧可见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阉割后的仔猪提起后肢或仰卧时,凸起的一对腹股沟淋巴结,很多人认为是仔猪的两个睾丸。腹泻,尿黄或排尿到最后时,可见灰白色絮状物。 3.皮炎肾衰综合症(PDNS):本病是架子猪易得一种以皮肤炎症、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为特征的疾病。皮肤初期潮红,中后期皮肤苍白,表面有圆形或不规则形凸起的疙瘩,疙瘩先后呈红色、紫红色或顶部黑色结痂。有的猪几乎一夜之间遍及全身,有的猪周身皮肤紫红色或灰紫色。但猪并未表现强烈的痒感。本病的紫疙瘩是布满整个皮肤,基本没有毛稀处多,密处少之分。病愈的猪疙瘩消失后,留下明显的痕迹。有的猪可见眼睑稍肿,眼睫毛上附着较硬的污垢,但并未见眼角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急性病例可见体温升高、厌食、腿软等症状。 4.繁殖障碍型:哺乳母猪在仔猪断奶后,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虽然发情,却屡配不孕;怀孕母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皮肤暗红粗糙,阴门上可见黄豆大小的紫泡,流产、早产,产出木乃伊胎或弱仔。 剖检变化:传染性先天性振颤(CT):剖检病死仔猪,各器官无肉眼可见的变化。病理组织学可见脊髓髓磷脂沉着迟缓。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肌肉色淡,萎缩,肺肿胀呈间质肺炎,质硬肺泡出血,心叶、尖叶萎缩;脾肿大肉变。淋巴结的变化较复杂,一般呈灰白色肿大,切面外翻,也有呈深浅不一的暗红色,但是,都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肿大4-5倍。 皮炎肾衰综合症(PDNS): 整个脾肿大、梗死、质地坚硬,用针从脾的中间穿过提起,可见脾两头稍下垂似扁担状。肾苍白水肿,体积和重量均超过正常猪的4倍,切面肾盂和肾髓质弥散性出血。肾包膜有紫红色淤血斑点。肾上腺切面可见坏死灶。肺肉变,下缘有大的淤血斑,表面有点状出血。大肠有几个较深的溃疡灶,肌肉色淡。淋巴结灰白色肿大。 繁殖障碍型:流产、早产和产出的木乃伊胎或弱仔,暂时还没有能明显区别与其它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肉眼可见的病变。综合防治:用抗生素治疗猪圆环病毒病无太大的效果,仅能减少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子猪断奶后3~4周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尽可能减少对断奶子猪的刺激。避免过早断奶和断奶后更换饲料,断奶后要继续饲喂断奶前的饲料至少10天;在断奶子猪饲料中按每吨饲料中添加1.2公斤利高霉素,15%金霉素2.5公斤或强力霉素150克,阿莫西林150克,连续饲喂15天;避免断奶后并窝并群;避免在断奶前、后1周内多次注射疫苗;降低饲养密度,为子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子猪用药:哺乳子猪在3、7、21日龄注射三针得米先,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半个月,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5公斤利高霉素或强力霉素150克,断奶前后各饲喂1周或断奶后半个月。 母猪用药:在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按每吨饲料中添加1.2公斤利高霉素,2.5公斤15%金霉素,150克阿莫西林进行饲喂。 做好猪瘟、蓝耳病、猪细小病毒、伪狂和喘气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