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观察、类比、猜想过程,得出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会

简单运用这三个定理.

2.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

2.难点:得出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填空:

全等三角形的四个判定定理:

(1)如果两个三角形三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如果两个三角形两对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

(3)如果两个三角形两对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

(4)如果两个三角形两对应相等,并且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 (本课时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建议把本题提前留作作业)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那么什么叫相似三角形?(稍停)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师:对两个三角形来说,形状相同是什么意思?(稍停)就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所以相似三角形还有一个更明确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师出示下图)

师:譬如△ABC 和△A ′B ′C ′,如果∠A=∠A ′,∠B=∠B ′,∠C=∠C ′(边讲边板书:如果∠A=∠A ′,∠B=∠B ′,∠C=∠C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ⅱⅱⅱ(边讲边板书:AB BC CA A B B C C A

==ⅱⅱⅱ),我们就说△ABC 与△A ′B ′C ′相似(边讲边板书:就说△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 ∽△A ′B ′C ′(边讲边板书:记作△ABC ∽△A ′B ′C ′). 师:(指准板书)相似三角形的这个定义,可以用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但利用定义判定,既要证明三组对应角相等,又要证明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所以比较麻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稍停)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学习三角形全等时,我们知道,除了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定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还有四个简便的判定方法.哪四个简便的判定方法?(稍停)就是SSS 、SAS 、ASA 、AAS.同样,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没有简便的判定方法?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

(生思考,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师: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考虑这个问题.

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SS 是怎么说的?(稍停)如果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类似的,也有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请大家把这个结论一起来读一遍.(生读)

师:(指板书)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指图)结合这个图,这个结论的意思是说,如果AB BC CA A B B C C A

==ⅱⅱⅱ,那么△ABC ∽△A ′B ′C ′(边讲边作如下板书). AB BC CA A B B C C A

==ⅱⅱⅱ ?

△ABC ∽△A ′B ′C ′

师:这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个判定定理,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判定定理. 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AS 是怎么说的?(稍停)如果两个三角形A /

B /B

C A /C

两边对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类似的,也有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请大家把这个结论一起来读一遍.(生读)

师:(指板书)如要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指图)结合这个图,这个结论的意思是说,如果AB AC A B A C

=ⅱⅱ,夹角∠A=∠A ′,那么△ABC ∽△A ′B ′C ′(边讲边作如下板书). AB AC A B A C

=ⅱⅱ,∠A=∠A ′ ?

△ABC ∽△A ′B ′C ′

师:这是相似三角形的又一个判定定理,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判定定理.

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 、AAS 都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条件,对相似三角形来说,具备两个角对应相等的条件,有这样一个判定定理.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指板书)如要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指图)结合这个图,这个结论的意思是说,如果∠A=∠A ′,∠B=∠B ′,那么△ABC ~△A ′B ′C ′(边讲边作如下板书). ∠A=∠A ′,∠B=∠B ′

?

△ABC ∽△A ′B ′C ′

师:(指板书)这就是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之所以称它们为定理,是因为它们都是可以证明的.证明的过程比较复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课本,课堂上我们就不证明了,只要求大家能够理解这三个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它们.下面我们就来运用判定定理. (师出示例题)

例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 与△A ′B ′C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A=120°,AB=7,AC=14,

∠A ′=120°,A ′B ′=3,A ′C ′=6;

(2)AB=4,BC=6,AC=8,

A ′

B ′=12,B ′

C ′=18,A ′C ′=21;

(3)∠A=70°,∠B=60°,

∠A′=70°,∠C′=50°.

(先让生尝试,然后师边讲解边板书,(1)(2)题解题过程如课本第44页所示,(3)题解题过程如下)

(3)∠C=180°-∠A-∠B=180°-70°-60°=50°.

∵∠A=∠A′=70°,

∠C=∠C′=50°,

∴△ABC∽△A′B′C′.

(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2.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A′B′C′是否相似.

(1)∠B=100°,∠C=30°,

∠A′=50°,∠B′=100°;

(2)∠A=40°,AB=8,AC=15,

∠A=40°,A′B′=16,A′C′=20;

(3)AB=4,BC=2,CA=3,

A′B′=6,B′C′=3,C′A′=4.5.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指板书)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三个定理,并记住它们.

(作业:P54习题2)

平行四边形判定1教案

§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学会简单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及化归的教学思想. 三、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块,假如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聪明的技师拿着细绳很快将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画了出来,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引发思考,提出议题 活动一(学生一起回忆、说、猜想) 让同学们一起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说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 猜想这些逆命题可否成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引导他们从中选出两个逆命题,即: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引入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活动二(学生实验、独立思考后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探究:学生以四人为小组进行活动,用课前发放准备好的木条做成一个四边形. 请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木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的形状改变,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它一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5)如果把两根木条作为对角线,转动两根木条,它一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6)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证明实验结果.(交流合作、组长分工) 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写出并讲解其证明过程. 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一: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二: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三:练一练(学生口答) (1)如图,若AD=8cm, AB=4cm ,那么BC= ______cm, CD= ______cm 时,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AD=BC=16, AB=CD=15,CF=DE=9,图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线段? A D C B A D C B F A D C B O

相似三角形全讲义(教师版)

相似三角形全讲义(教师版)

————————————————————————————————作者:————————————————————————————————日期: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放缩与相似形 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称为图形的放缩运动。 2.把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说成是相似的图形,或者就说是相似性。 注意:⑴相似图形强调图形形状相同,与它们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 ⑵相似图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 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⑷若两个图形形状与大小都相同,这时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例——全等形. 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形,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长度成比例。 注意:当两个相似的多边形是全等形时,他们的对应边的长度的比值是1. 知识点二: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 1、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 的比是a :b =m :n (或 n m b a =) 2、比的前项,比的后项: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说明: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对这两条线段要用同一单位长度。 3、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d c b a = 4、比例外项:在比例d c b a = (或a :b =c :d )中a 、d 叫做比例外项。 5、比例内项:在比例d c b a = (或a :b =c :d )中b 、c 叫做比例内项。 6、第四比例项:在比例d c b a = (或a :b =c :d )中,d 叫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7、比例中项:如果比例中两个比例内项相等,即比例为 a b b a =(或a:b =b:c 时,我们把b 叫做a 和d 的比例中项。 8.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 d c b a =(或a :b= c : d )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课题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和 能 力 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 程 和 方 法 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教学重点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五个一”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如图,△ABC 中,点D 在AB 上,如果AC 2=AD ?AB , 那么△ACD 与△ABC 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3)如(2)题图,△ABC 中,点D 在AB 上,如果∠ACD= ∠B , 那么△ACD 与△ABC 相似吗?——引出课题. (4)教材P46的探究4 . 二、例题讲解 例1(教材P46例2). 分析:要证PA ?PB=PC ?PD ,需要证PB PC PD PA ,则需要证明这四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由于所给的条件是圆中的两条相交弦,故需要先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圆的性质“同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得到两组角对应相等,再由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可得两三角形相似. 证明:略 例2 (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 点,DF ⊥AE 于F ,若AB=4,AD=5,AE=6,求DF 的长. 分析:要求的是线段DF 的长,观察图形,我们发现AB 、 AD 、AE 和DF 这四条线段分别在△ABE 和△AFD 中,因此只

相似三角形教案

4.5 相似三角形 (一)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难点: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所揭示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应用; 2.例2后想一想中“渗透三角形相似与平行的内在联系”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将借助生活实际和图形变换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直观、形象,体现数学的趣味性。 学生则通过观察类比、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 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训练学生判断能力及对数学定义的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领会教学活动中的类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经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类比得到新知识的能力,掌握相似三角形 的定义及表示法,会运用相似比解决相似三角形的边长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经历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 一般的关系。

(2). 深化对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应用能力,建模意识,空间观念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 情景引入 归纳定义 活动内容:回顾与思考(教师展示课件并设问,学生观察类比、自主探索归纳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记法, 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图形,并指出哪些图形相似?相似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2.请问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相似多边形? 3.那么由“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你能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吗? 4.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similar trangles ) . 如△ABC 与△DEF 相似,记作△ABC ∽△ DEF 第二环节:运用定义 解决问题 活动内容:想一想 议一议 例1 例2 A B C D E F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案 重点:以边为条件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证明和应用 难点:练习中学生对判定定理的选择和应用 过程: 引入:平行四边形有许多很好用的性质,而普通四边形则没有;所以,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的课程,就是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板书课题)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当然,告诉学生为普通四边形),问:这个普通的四边形,添加什么条件可以使得它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讨论两分钟然后回答,教师书写 整理书写到黑板上,一方面要把错的判断用反例进行否定, 一般来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猜想,有些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不属于定理的说法也可以写上,只是在本课不予讨论。 大致完成后,教师把学生的说法归类,然后告诉学生,今天只讨论和边有关的判定。 学生提出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是否正确,通过证明来判断 :四边形中,,,求证: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结,三角形与三角形的全等是比较好证明的, 但是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连接的目的是什么, 要想证明是平行四边形,目前只能用“定义”来证明,而为了 实现“平行”的证明,用什么方式? 问题如下:为什么连接? 为什么要证明全等?为什么用角相等? 过程 因为,, 所以三角形全等于三角形,所以 ,所以 ,同理, ,所以是平行四边形。 总结,于是,我们现在有几种方法可说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练习:平行四边形中,、为对角线上两点,且,连接 、、、,则是什么四边形? 猜想 证明 证明:因为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 ,又因为,所以三角形全等于三角形,所以 ,同理,,所以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让学生完成板书)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提纲 (何老师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一)相关概念:1.两条线段的比: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 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 其中 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记作:c d a b =(或a :b=c :d ) ① 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 ② 线段a 叫首项,d 叫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③ 比例中项:若 c a b c a b c b b a ,,2是则即?==的比例中项. (二)比例式的性质 1.比例的基本性质:b c a d d c b a =?= 2. 合比:若 ,则或a b c d a b b c d d a b a c d c =±=±±=± 3. 等比:若 ……(若……)a b c d e f m n k b d f n =====++++≠0 4、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2 1 5-AB ≈0.618AB ,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当AD∥BE∥CF 时,都可得到 = . = , = , 语言描述如下: = , = , = . (4)上述结论也适合下列情况的图形: n m b a =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经典练习题相似三角形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 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1)求证:△CDF∽△BGF; (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 的长. 3.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

求证:△ABC∽△FDE. 4.如图,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BF⊥AE于F,试说明:△ABF∽△EAD. 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 (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

6.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交AD于点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 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填空:∠ABC=_________ °,BC= _________ ;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8.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 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 (1)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 (2)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DC,AD=BC,对角线BD、AC把梯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教案1

6.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1课时利用四边形边的关系判定平行四边形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重点) 2.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1、2解决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就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具有如下的一些性质: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那么,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呢?当然,我们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原始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加以判定.那么是否存在其他的判定方法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B、AC、BC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ABD,等边△ACE、等边△BCF.试探究四边形DAEF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根据题中的等式关系可推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从而可判断四边形DAEF为平行

四边形. 解:∵△ABD和△FBC都是等边三角形,∴∠DBF+∠FBA=∠ABC+∠ABF=60°,∴∠DBF=∠ABC.又∵BD=BA,BF=BC,∴△ABC≌△DBF,∴AC=DF=AE,同理可证△ABC≌△EFC,∴AB=EF=AD,∴四边形DAEF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总结:利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证明边相等,可通过三角形全等解决. 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探究点二: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

AC上的两点,AF=CE,DF=BE,DF∥B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解析:首先根据条件证明△AFD≌△CEB,可得到AD=CB,∠DAF=∠BCE,可证出AD∥CB,根据一条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出结论.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如下:∵DF∥BE,∴∠AFD=∠CEB.又∵AF =CE,DF=BE,∴△AFD≌△CEB(SAS),∴AD=CB,∠DAF=∠BCE,∴AD∥C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证出△AFD≌△CEB. 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三、板书设计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2)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想、议、练为主体,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加以引导点拨.判定方法是学生自己探讨发现的,因此,应用也就成了学生自发的需要,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在证明命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将判定方法进行对比和筛选,或对一题进行多解,便于思维发散,不把思路局限在某一判定方法上.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专题

【一】知识梳理 【1】比例 ①定义:四个量a,b,c,d中,其中两个量的比等于另两个量的比,那么这四个量成比例 ②形式:a:b=c:d, ③ 性质:基本性质: d c b a = ac=bd 4,比例中项: b c c a =ab c= 2 【2】黄金分割 定义:如图点C是AB上一点,若BC AB AC? = 2,则点C是AB的黄金分割点,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AC AC BC AB AB BC AB AB AC 618 .0 2 1 5 382 .0 2 5 3 618 .0 2 1 5 ≈ - = ≈ - = ≈ - = 注意:如图△ABC,∠A=36°,AB=AC,这是一个黄金三角 形, 【3】平行线推比例 AB AB BC618 .0 2 1 5 ≈ - = d c b a = 注:比例式有顺序性的,比例线段没有负的,比例数有正有负 1、可以把比例式与等积式互化。 2、可以验证四个量是否成比例 上比全=上比全,下比全=下比全,上比下=上比下,左比右=左比右 全比上=全比上,全比下=全比下下比上=下比上

【4】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①AA 相似:∵∠A=∠D, ∠B=∠E ∴△ABC ∽△DEF ②‘S A S ’ E B EF BC DE AB ∠=∠=,Θ ∴△ABC ∽△DEF ③‘S S S ’EF BC DF AC DE AB = Θ ∴△ABC ∽△DEF ④平行相似: ∵DE ∥BC ∴△ADE ∽△ABC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 ‘A 型图’ ‘ X 型图’ ‘K 型图’ ‘母子图’ ‘一般母子图’ AC 2 =AD ?AB 母子图中的射影定理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教案

相似三角形 一、知识概述 (一)相似三角形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温馨提示: ①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与另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且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时,这两个(或几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即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②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相等; 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得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其应用广泛.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温馨提示: 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ABC的相似比,当且仅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 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 3、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且这条直线与原三角形的两条边(或其延长线)分别相交,那么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 ①定理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 ∵DE∥BC,∴△ABC∽△ADE; ②这个定理是用相似三角形定义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它不但本身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证明下节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故把它称为“预备定理”; ③有了预备定理后,在解题时不但要想到上一节“见平行,想比例”,还要想到“见平行,想相似”.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 ①有平行线时,用上节学习的预备定理; ②已有一对对应角相等(包括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时,可考虑利用判定定理(1)或判定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教案

A B C D 课时导学方案 主备审阅使用 教学内容第(20)单元(章)第(1)课1时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时间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步骤、内容反馈、补充、评价 导学示标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关系.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法设计: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自练阅读教材P88-90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方法一(定义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的平边形。几何语言表达定义法: (∵AB∥C 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一个四边形只要其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 则可判定这个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活动:用做好的纸条拼成一个四边形,其中强调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方法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 求证: 组对边分别平行,当然是借助第三条直线证明角等。连结BD。易证 证明: 小结:用几何语言表达用定义法和刚才证明为正确的方法证明

形 (符号语言) (∵AB=CD,AD=BC,∴四边形A BCD是平行四边形) 练习:课本P103练习题第1题。[来源:学科网] 合作释疑 例1 已知:如图3,E、F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BCD两边AD、BC的中点,连结BE、DF。 求证:2 1∠ = ∠ 分析:由我们学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对角相等,得若证明四边 形EBFD为平行四边形,便可得到2 1∠ = ∠,哪么如何证明该四边形为平行边形呢?可通过证明ΔABE≌ΔCDF得BE=DF;由AD=BC,E、F分别为AD和BC的中点得ED=FB。 让学生写出解题过程: 巩固应用 1.在四边形ABCD中,AD=BC,要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还需要满足() A. AB∥CD B. AD∥BC C. ∠A+∠D=180o D. ∠A+∠C=180o 2. 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的点,且AE=CG,BF=DH。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板演)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D=∠CDB,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有几种加方法?选一种写出判定过程。 结形这个判定定理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B C D E F 1 2 A B C D F H E G B A C D

相似三角形一对一辅导讲义

教学目标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解题 重点、难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考点及考试要求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解题 教 学 内 容 第一课时 相似三角形知识梳理 ⒈若AB=1m ,CD=25cm ,则AB ∶CD= ;若线段AB=m, CD=n ,则AB ∶CD= . ⒉若MN ∶PQ=4∶7,则PQ ∶MN= , MN= PQ ,PQ= MN 。 3.已知4x -5y=0,则(x +y )∶(x -y )的值为 . 4.若x ∶y ∶z=2∶7∶5,且x -2y +3z=6,则x= ,y= ,z= ; 5.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AC ∶AB= . 1预备定理 一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定理,是以下判定方法证明的基础。这个引理的证明方法需要平行线与线段成比例的证明) 二 课前检测 知识梳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四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五(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六 两三角形三边对应垂直,则两三角形相似。 七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两三角形相似。 八 由角度比转化为线段比:h1/h2=Sabc 九(易失误) 比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如:AB/EF=2 而比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如:AB/EF=2:1 2一定相似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柴沟堡二中 张彦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形的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渗透化归意识。 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中的合理 性、数学证明的严谨性,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 重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结合运用。 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初中学习,学生推理意识与能力有所加强。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平 行四边形的性质,对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复习: 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从三个方面:边、角、对角线,两个角度:文字语言、符 号语言回答)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二、新课 活动一: 1、教师明确平行四边形的第一种判定方法——根据定义。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学生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述这一定理。 符号语言: ∵AB ∥CD ,AD ∥BC (已知)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二: 1、探究1:如图,将两长两短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拼成一个四边形,使等长的线段 成为对边,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在图形变化过程中,它一直是一个什么四边形? (如图) A B C D A B C D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重点、难点分析: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判定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是难点。 一、重要定理 (比例的有关性质): 二、有关知识点: 1.相似三角形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6.直角三角形相似: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 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如果△ABC ∽△A 1B 1C 1,△A 1B 1C 1∽△A 2B 2C 2,那么△ABC ∽A 2B 2C 2 反比性质:c d a b = 更比性质:d b c a a c b d ==或 合比性质:d d c b b a ±=± ?=?=bc a d d c b a (比例基本定理)

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模型 A字型 X字型反A字型反8字型母子型旋转型双垂直三垂直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变化模型 C B E D A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课时)

27.2 相似三角形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的过程,获得探究数学结论的体验,进一步 发展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与交流的能力. 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会运用定理及其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案) 一、问题引入 师提问: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顾后,回答: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如果△ABC 与△A ′B ′C ′相似,相似比为 k.相似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ABC 与过△A ′B ′C ′相似记作“△ABC ∽△A ′ B ′ C ′”. 教材图27.2-1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除了可以验证它们所有的角和边分别相等外,还可以使用简便 的判定方法(SSS ,SAS ,ASA ,AAS).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是不是也存在简便的 判定方法呢? 学生交流、讨论. 二、互动新授 【探究】 见教材P29探究 学生动手实践后,交流,讨论. 教师讲评:可以发现,当l 3∥l 4∥l 5时,有AB BC =DE EF ,BC AB =EF DE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等. 一般地,我们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 对应线段成比例. 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应用到三角形中,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教材图 27.2-3)

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教案

神木县大柳塔初级中学教师共用教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数学主备:刘美参与:刘曰东高晓勇时间2014-6-3 教学内容 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学习目标1.会证明平行四边形的2种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 学习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加 老师讲授 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和教辅书资源 导学设计(主备设计、集体研讨)二次备课(个性化设计)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问题1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 目的: 教师提出问题1、2,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口答得出定义正 反两方面的作用,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几条性质。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参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学生能否准确、全面地回答出平行四边形的全部性质; (3)学生能否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猜测出平行四边形的 判断方法。 第二环节:定理探索。 活动1: 工具:两对长度分别相等的笔. 动手:能否在平面内用这四根笔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思考1.1: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已知:如图6-8(1),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图6-8(2)连接BD. 在△ABD和△CDB中 ∵AB=CD AD=CB BD=DB ∴△ABD≌△CDB ∴∠1=∠2 ∠3=∠4 ∴AB∥CD AD∥C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思考1.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得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目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完成探究活动1,共同得到: (1)只有将两两相等的木条分别作为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才能得到平行四边形. (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口述其推理论证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估计到学生可能会在推理论证时遇到困难,所以应加以适当引导。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拼四边形时,能否将相等两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对边; (2)转动四边形,改变它的形状的过程中,能否观察得到在此过程中它始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3)学生能否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得出正确的证明思路。 活动2 工具:两根长度相等的笔, 两条平行线(可利用横格线). 动手:请利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笔能摆出以笔顶端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吗? 利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笔和两条平行线,能摆出以笔顶端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2.1: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如图6-9(1),在四边形ABCD中,AB∥CD, 且AB=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图6-9(2),连接AC. ∵AB∥CD ∴∠BAC=∠ACD 又∵AB=CD AC=CA ∴△BAC≌△DCA ∴BC=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思考2.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目的: 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超全)

第一节:相似形与相似三角形 基本概念: 1.相似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我们称它们互为相似形。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1.几个重要概念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a ∥b ∥c, A D a B E b C F c 可得 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 等.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 D E B C 由DE ∥BC 可得:AC AE 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 ==或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 (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 (4)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5)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b a =d c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有关性质 ①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ad=b c 。如果ad=bc (a ,b ,c , d 都不等于0),那么 d c b a =。 ②合比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相似三角形教案(一)

相似三角形教案(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一)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 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可用大量的实例引入,但要注意教材中“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只是对相似图形概念的一个描述,不是定义;还要强调:①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其大小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当形状与大小都一样时,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所以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②相似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的情况,如飞机和飞机模型也是相似形;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 (2)对于成比例线段: ①我们是在学生小学学过数的比,及比例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成比例线段的;②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③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④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 c b a =或a:b=c:d ;⑤若四条线段满足d c b a =,则有ad=bc (为利于今后的学习,可适当补充:反之,若四条线段满足ad=bc ,则有d c b a =,或其它七种表达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的三道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例1是一道判断图 形相似的选择题,通过讲解要使学生明确:(1)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3)在识别相似图形时,不要以位置为准,要“形状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相似三角形

一对一教案

三、主要练习: 【知识点】: 相似多边形定义: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可以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在记两个多边形相似时,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例题】: 1.以下五个命题:①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矩形都相似;③所有的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⑤所有的正五边形都相似.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 2、若五边形ABCDE∽五边形MNOPQ ,且AB=12,MN=6,AE=7,则MQ= . 3、矩形ABCD 与矩形EFGH 中,AB=4,BC=2,EF=2,FG=1,则矩形ABCD 与矩形EFGH 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 4、如图,在□ABCD 中,AB//EF ,若AB = 1,AD = 2,AE= 2 1 AB ,则□ABFE 与□BCDA 相似吗?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 1.下面图形是相似形的为 ( ) A .所有矩形 B .所有正方形 C .所有菱形 D .所有平行四边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对应边成比例的多边形都相似 B . 四个角对应相等的梯形都相似 C .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菱形相似 D . 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3.□ABCD 与□ EFGH 中,AB = 4,BC = 2,EF = 2,FG=1,则□ABCD 与□ EFGH 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 4.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与等腰梯形A′B′C′D′相似,∠A′=65°,A′B′=6 cm, AB=8 cm , AD=5 cm ,试求梯形ABCD 的各角的度数与A′D′, B′C′的长. F E D C B A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一课时 教案 席忠刚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相似比的定义,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SS)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引例﹑判定方法1 难点:探究判定引例﹑判定方法1的过程

↓ 若 11 AB A B = 11 BC B C = 11 CA k C A = 则??ABC∽?A1B1C1 突出几何定理的图形语言﹑符号 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几何定理的建 模。 运用提高: 1.P47练习题1(2)。 2.P47练习题2(2)。 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进行相关证明与计算,让学生在 练习中熟悉定理。 课堂小结: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及时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 的知识。 布置作业: 1.必做题: P55习题27·2题2(1),3(1)。 2.选做题: P55习题27·2题4,5。 3.备选题: 如图,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AE 交CD于F,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分层次布置作业,让不同的学生 在本节课中都有收获。 备选题答案:C 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是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引例﹑判定方法1,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 “探究”的过程,先让学生利用刻度尺、量角器等作图工具作静态探究,然后教师再应用“几 何画板”等计算机软件作动态探究,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实验几何的数学学习体验。此外, 本课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知识重构的维度上重视应用“比较”?“类比”?“猜想”的教 学法,促使学生尽可能进行“有意义”的而非“机械、孤立”的认知建构,并在这一建构过 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