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二)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二)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二)

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流动与输送过程中,流体的状态与规律都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关。因此,首先要了解流体的常见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黏度、挥发性、燃烧爆炸极限、闪点、最小引燃能量、燃烧热等。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是用夹比较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对化工生产的操作、控制、计算等,特别是对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ke/m3。 式中m——流体的质量,kg; y——流体的体积,m3。 任何流体的密度都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但压力的变化对液体密度的影响很小(压力极高时除外),故称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流体。工程上,常忽略压力对液体的影响,认为液体的密度只是温度的函数。例如,纯水在277K时的密度为1000kg/m3,在293K时的密度为998.2kg /m3,在373时的密度为958.4kg/ms。因此,在检索和使用密度时,需要知道液体的温度。对大多数液体而言,温度升高,其密度下降。

液体纯净物的密度通常可以从《物理化学手册》或《化学工程手册》等查取。液体?昆合物的密度通常由实验测定,例如比重瓶法、韦氏天平法及波美度比重计法等。其中,前两者用于精确测量,多用于实验室中,后者用于快速测量,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在工程计算中,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不大时,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也可由下式计算,即: 式中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kg/ms; ρ1、ρ2、ρi、ρn——构成混合物的各纯组分的密度,ks/m3; w1、w2、wi、wn——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气体具有明显的可压缩性及热膨胀性,当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时,其密度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常见气体的密度也可从《物理化学手册》或《化学工程手册》中查取。在工程计算中,如查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均可把气体(或气体混合物)视作理想气体,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其密度。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式中ρ—气体在温度丁、压力ρ的条件下的密度,kg/m3; V——气体的体积,ITl3; 户——气体的压力,kPa; T一—气体的温度,K; m--气体的质量,kg;

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

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 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性能研究(发动机的研究团队,绿色生态机械研究室,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所,171, Jang-Dong, Yuseong-gu, Taejon 305-343,韩国) 摘要 这项研究中,电火花点火的发动机工作在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混合条件下被以实验的方式研究。在个别项目,性能,排放特性(包括碳氢化合物,CO,和NOx排放),以及汽油机在DME和LPG燃料掺混燃烧工作在1800~3600rpm时的燃烧稳定性。 结果表明通过混合20%的DME燃料对于较宽范围负荷的发动机达到稳定的工况是可能的。而且,我们证明,达到10%的DME,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纯LPG 是可相比的。废气排放检测表明,在较低发动机转速下,使用混合燃料时,CH 和NOx排放有所增加。然而,随着混合燃料的使用,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是减少的,而且制动燃油消耗率会严重恶化,因为DME的能量含量与LPG相比非常低。此外,由于DME较高的十六烷值,爆震会随DME而显著增加。 考虑到发动机功率输出和废气排放的结果,通过混合上升到10%的DME混合燃料可用来和LPG相替换,并且DME掺混LPG燃料预期有扩大DME市场的潜力。 关键词 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电火花点火代用燃料 1.引言 最近,许多研究实施在可替换燃料上,由于对较低的燃油消耗率和废气排放要求的增加。DME混合燃料产品的潜力被证实,而且作为一种燃料是有前途的。作为一种能源,DME在21世纪吸引了非常大的注意,出于它是多元化能源,而且有很好的物理、化学及存储性能。在亚洲,家庭和运输的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作为一种可替代燃料,使用DME是非常有前途的。 DME的毒性很低,和LPG等同,它是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的。基于它

液化石油气中掺杂二甲醚的危害

液化石油气中掺杂二甲醚的危害 二甲醚,又称甲醚,在燃烧时不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便宜地大量生产,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之一,在工业、农业、医疗等广泛应用中从来就没有问题,但在通往民用燃料的道路上,却是一波三折,其起因竟然是

源于钢瓶阀门上的一块橡胶垫片。 2007年,山东省质监局、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公安厅联合出台文件,批准临沂久泰能源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气。同年8月,建设部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事实上,这两个政策仅仅说明二甲醚可作民用燃料,没有说明怎么用。在南方气价较高

的广东、重庆、福建、海南等地,二甲醚借机流入液化石油气市场,被掺混于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最高掺混比例高达80%。由于二甲醚是带氧燃料,会使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中的橡胶垫片氧化。根据2008年年初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的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掺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钢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

形尺寸会逐渐收缩,其密封性能降低。 2008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特函[2008]17号)。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对气瓶钢印标记和盛装气体性质的一致性进行

确认,对经过改装的气瓶,一律不得使用;对存在向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和焊接气瓶中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等气瓶改装行为的充装单位要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规定查处。 在诸多标准中,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的标准迟迟未出台。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开的资料显示,全国现已有800多万

吨二甲醚年生产能力,实际产量200多万吨。二甲醚在掺烧领域的应用,已占到国内二甲醚需求总量的90%左右,也就是说国内生产的二甲醚有九成是通过灰色途径流入民用市场。 近年来,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引发阀门漏气,已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年

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

《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 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2012年2月1日

1、二甲醚产业发展现状: 二甲醚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农药等工业领域,也用作气雾推进剂和制冷剂。随着近年二甲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的开发,使二甲醚生产成本降低实现大规模生产,二甲醚以其优越的燃烧和排放性能成为未来全球理想的新型替代清洁能源,在车用燃料和民用燃料领域有着极强的竞争实力。 中国煤资源丰富,以煤炭为原料合成甲醇,进一步脱水生成二甲醚,是解决石油、天然气资源紧缺的良好途径之一。由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二甲醚的生产、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二甲醚生产的规模化的扩大、技术的发展、产品用途的拓展和质量要求的差异,制定二甲醚相关标准,适应市场和生产的需要,推动二甲醚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二甲醚是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24.9℃,熔点-141.5℃,闪点(开杯法)-41.4℃,液体密度0.661g/cm3,相对密度1.617,爆炸极限(空气中)3.45%~26.7%。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此外,二甲醚还可应用于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或者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烷基卤化物等。 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年,总产能达到408.5万吨/年。2009—2010年,二甲醚项目共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到2011 年二甲醚产能达到966万吨,生产企业达到90家,其中年产能20万吨及以上企业17家。2011年经济发展逐渐恢复,国内二甲醚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至38%左右,全年产量在344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幅44%左右。 二甲醚在中国民用燃气领域和替代燃料领域都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中国LPG消费量为2300万吨,柴油消费量为1.25亿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LPG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2年,国内LPG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吨和1.4亿吨。如果按照LPG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2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80万吨。 2、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城镇燃气是一种洁净能源,其中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的实施,我国城市天然气有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天然气燃料的优越性所在,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由原有的人工煤气转换为天然气,天然气的比例逐年增加。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并不太多,而且储存设施有限,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还不太高。前几年冬季用气高峰时出现过“天然气荒”,由此应该得到警觉。从目前我国城镇燃气供应最广泛的液化石油气来讲,其液化储存方便,设施简单,既可瓶装供应,又可管道供应,受到各地的欢迎,因此许多中小城镇乃至农村都有广阔的市场。但随着国际上原油价格的上涨,液

LPG与二甲醚

没有什么新型的液化气,现在市场上主要是以液化石油气和液化二甲醚气两种,前者是在石油里提炼的后者则是从甲醇提炼的,前 者热值比后者要高些,但是价钱比较贵。后者则是未来国家倡导的可再生能源。两者之间都有优缺点,但从长远考虑后者比较占优势。 1.45501 1.079304 0.68728 同等条件下,添加二甲醚的气瓶使用时间将缩短5至7天。”据介绍,二甲醚含量越高,使用时间就越短。使用充填二甲醚的燃气 后,使用中会发出类似打喷嚏的声音,导致液化气炉和液化气热水器流通不畅,而且会损害炉具和热水器 据《中国气体》报道,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2008年3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特函)[2008]17号),强调指出“气瓶充装单位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气瓶必须专用和不得改装使用的规定,设立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保证只充装与气瓶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 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并没有禁止往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而是不允许往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里掺入二甲醚,而是不允许往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里掺入二甲醚,对二甲醚以及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的使用,应当做到专气、专瓶、专用。 1、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二甲醚易造成阀门漏气 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得掺入二甲醚,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掺入二甲醚后造成液化石油气瓶阀的橡胶密封圈漏而带来隐患。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我国使用已有40多年历史,40多年从来示发生过阀门大量漏气的现象。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的介质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成

二甲醚掺入液化气的危害

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二甲醚的危害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2008年3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特函)[2008]17号),强调指出“气瓶充装单位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气瓶必须专用和不得改装使用的规定,设立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保证只充装与气瓶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并没有禁止往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而是不允许往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里掺入二甲醚,对二甲醚以及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的使用,应当做到专气、专瓶、专用。 1、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二甲醚易造成阀门漏气 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得掺入二甲醚,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掺入二甲醚后造成液化石油气瓶阀的橡胶密封圈漏而带来隐患。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我国使用已有40多年历史,40多年从来示发生过阀门大量漏气的现象。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的介质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烷”类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不会与钢瓶及铜质阀门发生化学反应;阀门的密封圈材料常用的是顺丁橡胶,具有化学稳定性,也不会与“烷”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40多年来液化石油气与液化石油气瓶阀相安无事。 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起于2006年,到了2007年液化石油阀门漏气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呈上升之势,这引起主管部门的高

度重视。 某些气瓶充装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将一定比例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中,认为不会造成瓶阀漏气。但实际上,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在对混装后发生泄漏的瓶阀进行部析后发现,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阀门的泄漏。 2007年底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分别试验了3家阀门厂提供的瓶阀橡胶密封圈,测试的瓶阀橡胶密封圈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 7512-2006《液化石油气瓶阀》的规定,通过模拟实验检验瓶阀橡胶密封圈孤耐液体腐蚀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均发生变化。 瓶阀橡胶密封圈承浸泡之前其外径尺寸是13.60mm,用正戊烷(国家现行标准GB 7512-2006《液化石油气瓶阀》中规定的试验介质)浸泡70小时并放置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为13.54mm;用20%二甲醚和80%丙烷(液化石油气的一种成分)的混合液浸泡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是12.90mm;用50%二甲醚和50%丙烷混合液浸泡70小时并放置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是12.78mm;用二甲醚浸泡70小时并放置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为12.70mm。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掺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在逐渐收缩,其密封性能降低,容易产生漏气现象。而用掺有20%二甲醚和80%丙烷的混合液浸泡后的瓶阀橡胶密封圈,其质量损失率已经超过标准要求的10%,且随着掺混二甲醚的含量增加,其质量损失率也在继续增大。

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简析

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简析X 韩艳芬,刘 林 (内蒙古石油化学工业检验测试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本文对液化石油气及二甲醚的成分及用途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原因及危害,提出如何鉴别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原因;危害;鉴别;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 E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1—0050—01 据报道,全国每年都有大量二甲醚通过掺入到液化石油气中而流向市场,部分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涉嫌销售掺杂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损害消费者权益,受到处罚。本文就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现象进行简析。 1 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的概念及用途 1.1 液化石油气成分及其用途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通过一定程序,对石油尾气加以回收利用,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液化气的名称由此而来。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化工生产方面,液化石油气经过分离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用来生产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生产医药、炸药、染料等产品。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由于其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操作使用方便等,已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此外,液化石油气还用于切割金属、农产品的烘烤和工业窑炉的焙烧等。 1.2 二甲醚成分及其用途 二甲醚DME(Dimethyl Ether),简称甲醚,分子式:CH3OCH3。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无腐蚀、无毒,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溶剂,燃烧时火焰亮度高。 二甲醚特有的理化性能奠定了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基础产业地位,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日常生活等领域。二甲醚主要用于替代汽车燃油、石油液化气、城市煤气,还可作为气雾推进剂、制冷剂、发泡剂等,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是目前国际、国内优先发展的产业。 2 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原因 二甲醚市场相对稳定且便宜,而液化石油气价格普遍昂贵,目前液化气市场价国产的为6多元,进口的为63多元,而二甲醚的市场价格只有4300多元/t,两者价差高达2000元/t。所以,一些经销商就在二者差价上做文章。在商业利益驱使下,自然而然的就有贪图小利的商家铤而走险,在销售的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有的掺入量将高达50%左右。 3 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危害 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向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严重违反《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且可能导致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漏气和焊接气瓶严重腐蚀,给气瓶安全使用带来很大危险。 液化气中掺入二甲醚到底有多大危害?据业内人士透露,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型燃料,它本身没有错,并非不能用,但需要使用特殊的钢瓶和灶具。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的混合气体会产生有毒废弃物,过度吸入会使人头昏、恶心、胸闷。 二甲醚由两个甲基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结构不是很稳定,虽然二甲醚与钢瓶及铜质阀门不发生化学反应,但二甲醚含有氧,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与液化石油气钢瓶用的阀门密封圈材料(常用的是顺丁橡胶)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顺丁橡胶的“腐蚀”而导致阀门漏气。二甲醚是一种溶剂,顺丁橡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两者具有相似性,根据有机化合物“相似者相溶”的原理,顺丁橡胶能溶解于二甲醚。其“溶解”过程大致如下:液化二甲醚作为溶剂浸入顺丁橡胶体内,橡胶开始“肿胀”,继而橡胶被“溶解”并加速老化,最终橡胶“弹性失效”而失去密封性能,从而导致阀门漏气。液化石油气钢瓶阀漏气的几率随掺入二甲醚的比例增大而增加。 通过对全区液化石油气充装站进行抽样检验,发现液化石油气中加入二甲醚的现象比比皆是。近些年来,由于液化石油气钢瓶阀漏气而导致事故发生的例子举不胜举。 4 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鉴别  看火焰颜色 纯液化气火焰是亮蓝色的,若在液化石油气中添加了二甲醚后,由于燃烧率低,火焰呈黄红色,蓝 50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第1期  X收稿日期5000 /t00/t 4.1 :2011-11-1

岩石物理分析

第一篇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在储层预测的应用 Seismic Rock physics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in Reservor Discrimination 摘要 储层预测研究主要在于弄清储层构造特征、岩性特征及储层参数,进而减少勘探开发风险。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流体类型等,而地震资料提供的是地震波旅行时和振幅信息,再通过反演可得到弹性参数。地震岩石物理学则为储层参数和弹性参数之间搭建桥梁。横波速度是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叠前地震储层弹性参数反演及流体检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地震横波速度估计技术是根据地震岩石物理建立的目标岩石模量计算模式,利用计算出的模量重建纵波曲线,与实测曲线建立迭代格式修正岩石模量,实现横波速度等关键参数估计。在方法实现上利用了Xu-White模型为初始模型。流体因子是识别储层流体的重要参数,常规流体因子多是基于单相介质理论提出的,而从双相介质岩石物理理论出发可以更好的研究孔隙流体对介质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为敏感流体因子的构建提供更好的指导。本文采用了Gassmann流体因子,并分析了其敏感性。 关键词:等效介质模量,孔隙度,横波速度估算,Xu-White模型,Gassmann流体因子。

Seismic Rock physics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in Reservor Discrimination Abstract The study of reservoir prediction is mainly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structure,lithologic features and reservoir parameters,aim to reduce the risk of exploration. Reservoir parameters include porosity,permeability,fluid type,etc,But seismic data only reflects on seismic traveltime,amplitude information,and elastic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obtained throuth seismic inversion.Seismic rock physics builds bridges for reservoir parameters elastic.S-wave velocity, an important geophysical parameter,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stack seismic reservoir elastic parameter inversion and fluid detection witch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The seismic shear wave velocity estimation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rock mass calcula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seismic rock physics, reconstructs the longitudinal wave curve with the calculated modulus, establishes the iterative pattern with the measured curve to correct the rock modulus, and obtain the key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The Xu-White model was used as the initial model in the method implementation. Fluid factor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identify reservoir fluid. Conventional fluid factors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ingle-phase medium. From the theory of biphasic medium rock physics, it can be bett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re fluid on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fluid The construction of fluid factors provides better guidance. In this paper, the Gassmann fluid factor is used and its sensitivity is analyzed. Key word:Equivalent medium modulus, porosity,Shear wave velocity estimation, Xu-White model, Gassmann fluid factor

流体的物理性质

编号:SY-AQ-0804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流体的物理性质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uids

流体的物理性质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流体流动与输送过程中,流体的状态与规律都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关。因此,首先要了解流体的常见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黏度、挥发性、燃烧爆炸极限、闪点、最小引燃能量、燃烧热等。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是用夹比较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对化工生产的操作、控制、计算等,特别是对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ke/m3。 式中m——流体的质量,kg; y——流体的体积,m3。 任何流体的密度都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但压力的变化对液体密

度的影响很小(压力极高时除外),故称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流体。工程上,常忽略压力对液体的影响,认为液体的密度只是温度的函数。例如,纯水在277K时的密度为1000kg/m3,在293K时的密度为998.2kg/m3,在373时的密度为958.4kg/ms。因此,在检索和使用密度时,需要知道液体的温度。对大多数液体而言,温度升高,其密度下降。 液体纯净物的密度通常可以从《物理化学手册》或《化学工程手册》等查取。液体?昆合物的密度通常由实验测定,例如比重瓶法、韦氏天平法及波美度比重计法等。其中,前两者用于精确测量,多用于实验室中,后者用于快速测量,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在工程计算中,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不大时,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也可由下式计算,即: 式中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kg/ms; ρ1、ρ2、ρi、ρn——构成混合物的各纯组分的密度,ks/m3; w1、w2、wi、wn——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气体具有明显的可压缩性及热膨胀性,当温度、压力发生变化

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的合作性竞争

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的合作性竞争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149 更新时间:2011-3-30 21:56:28 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by dimethyl ether(DME),present states of replacing,problems faced by DM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DME and LPG are analyzed. It is put forward that both sides should have a cooperative competition,learn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ne′s weaknesses,standardize the market,sha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the market. Key words:dimethyl ether(DME);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alternative energy;competition 1 概述 竞争与合作通常被看成两种不相容的市场行为,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逐渐摒弃单纯竞争的企业经营运作理念,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从“你死我活”的旧局面转向为“双赢”的新局面。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蕴涵着竞争。学者们把这种建立于双赢基础上的经营模式称为合作性竞争,它已成为新时代市场竞争的新形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石油及其能源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二甲醚(DME)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由于DME具有替代液化石油气(LPG)成为城镇分散式燃气供应气源的巨大潜力,DME的发展对于传统的LPG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双方市场博弈的局面逐步形成[1~3]。 2 DME替代LPG的可行性分析 2.1 DME基本性质 二甲醚(Dimethyl ether,简称DME)是一种最简单的脂肪醚,又称木醚、甲醚,分子式是CH3OCH3,是一种无色、无毒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是环境友好的化合物,其物理性质与LPG相似。DME稳定性好,无腐蚀性,无致癌性;DME燃烧性能好,燃烧过程中无残渣、无黑烟,CO、NO x排放量低;DME十六烷值大于55,高于柴油,可作为柴油替代品。 DME用途广泛,可以与LPG、人工煤气或天然气掺混燃烧,纯度(质量分数)≥95%的DME可以直接作为LPG的替代燃料,也可以说它是能够替代LPG的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在同等温度下,DME饱和蒸气压低于LPG,因而其储存、运输比LPG更安全;DME在空气中爆炸下限比LPG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DME 也比LPG安全;虽然DME的热值比LPG低,但由于DME自身含氧,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空气量低于LPG,

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该如何处理

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该如何处理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相对密度(20℃)0.666,熔点-141.5℃,沸点-24.9℃,室温下蒸汽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产的新原料,可以明显降低甲醛生产成本,在大型甲醛装置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汽车冷启动问题。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甲醚不可作为民用燃料使用,也就是石油气的替代品,因为二甲醚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橡胶密封圈有溶胀作用,对橡胶还有一定腐蚀作用。长期充装掺杂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可能导致钢瓶阀门漏气,同时其不耐燃烧,且很容易发生爆炸,产生安全隐患。国家名为规定二甲醚不可作为液化石油气使用。部分充装单位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中销售以牟取非法利润。目前每吨液化石油气价格6000元左右,二甲醚为4000元左右。这一价差是违法分子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主要原因。 经查,此种违法行为一般发生在液化石油气批发销售环节。从事批发业务的大型充装站从生产企业购进或从国外进口液化石油气,按照客户的要求,将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按比例充装到客户的槽罐车中,再由槽罐车运送到各地的中小型充装站,由这些中小型充装站充入气瓶销售。还有些槽罐车分别从不同单位采购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充入同一辆车中,再运到中小型充装站充入气瓶销售。 由此可见,二甲醚违法行为一般发生在液化石油气批发销售环节,质监部门负责生产领域气体质量,流通领域气体质量不负责。同时,质监部门流通领域处罚均针对充装行为,不涉及气体质量。 笔者认为,质监部门对二甲醚可以抽检,但送检要求检验事项只能是针对液化石油气是否含有二甲醚,如果含有,可以依无证充装或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充装进行行政处罚,检验报告不涉及液化石油气质量是否合格。在流通领域抽检液化石油气是否含有二甲醚,如果含有,可能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可以行政处罚后依职责分工移送工商部门进行处理。 .............................................................................. 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四部门《关于印发〈联合开展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依法查处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违法行为,并明确:对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的检测,依据《城镇燃气用二甲醚》(CJ/T259)附录A进行;对液化石油气质量及其中烃类组分的检测,依据《液化石油气》(GB11174)进行。《通知》还要求加大《液化石油气》(GB11174—1997)国家标准和《关于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检出限量问题的函》的宣贯力度,指导、督促有关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

【精品】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二甲醚危害大

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二甲醚危害大 据《中国气体》报道,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2008年3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特函)[2008]17号),强调指出“气瓶充装单位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气瓶必须专用和不得改装使用的规定,设立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保证只充装与气瓶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 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并没有禁止往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而是不允许往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里掺入二甲醚,而是不允许往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里掺入二甲醚,对二甲醚以及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的使用,应当做到专气、专瓶、专用. 1、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二甲醚易造成阀门漏气 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得掺入二甲醚,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掺入二甲醚后造成液化石油气瓶阀的橡胶密封圈漏而带来隐患.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我国使用已有40多年历史,40多年从来示发生过阀门大量漏气的现象。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的介质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烷"类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不会与钢瓶及铜质阀门发生化学反应;阀门的密封圈材料常用的是顺丁橡胶,具有化学稳定性,也不会与“烷"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40多年来液化石油气与液化石油气瓶阀相安无事。

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起于2006年,到了2007年液化石油阀门漏气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呈上升之势,这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某些气瓶充装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将一定比例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中,认为不会造成瓶阀漏气.但实际上,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在对混装后发生泄漏的瓶阀进行部析后发现,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阀门的泄漏。 2007年底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分别试验了3家阀门厂提供的瓶阀橡胶密封圈,测试的瓶阀橡胶密封圈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7512—2006《液化石油气瓶阀》的规定,通过模拟实验检验瓶阀橡胶密封圈孤耐液体腐蚀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均发生变化。 瓶阀橡胶密封圈承浸泡之前其外径尺寸是13。60mm,用正戊烷(国家现行标准GB7512—2006《液化石油气瓶阀》中规定的试验介质)浸泡70小时并放置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为13。54mm;用20%二甲醚和80%丙烷(液化石油气的一种成分)的混合液浸泡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是12.90mm;用50%二甲醚和50%丙烷混合液浸泡70小时并放置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是12.78mm;用二甲醚浸泡70小时并放置70小时后,其外径尺寸为12。70mm。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掺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在逐渐收缩,其密封性能降低,容易产生漏气现象.而用掺有20%二甲醚和80%丙烷的混合液浸泡后的瓶阀橡胶密封圈,其质量损失率已经超过标准要求的10%,且随着掺混二甲醚的含量增加,其质量损失率也在继续增大.

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的合作性竞争

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的合作性竞争 2011-2-16颜江蔡德强梁卫东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摘要:分析了二甲醚(DME)替代液化石油气(LPG)的可行性,DME替代LPG的现状、MDE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DME与LPG进行合作的可行性。提出双方应开展合作性竞争,取长补短,规范市场,分担社会责任,实现市场双赢。 关键词: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替代能源;竞争 Cooperative Competition between DME and LPG YAN Jiang,CAI De-qiang,LIANG Wei-dong Abstract: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by dimethyl ether(DME),present states of replacing,problems faced by DM 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DME and LPG are analyzed. It is put forward that both sides should have a cooperative competition,learn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n e′s weaknesses,standardize the market,sha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 d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the market. Key words:dimethyl ether(DME);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alternati ve energy;competition 1 概述 竞争与合作通常被看成两种不相容的市场行为,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逐渐摒弃单纯竞争的企业经营运作理念,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从“你死我活”的旧局面转向为“双赢”的新局面。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蕴涵着竞争。学者们把这种建立于双赢基础上的经营模式称为合作性竞争,它已成为新时代市场竞争的新形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石油及其能源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二甲醚(DME)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由于DME具有替代液化石油气(LPG)成为城镇分散式燃气供应气源的巨大潜力,DME的发展对于传统的LPG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双方市场博弈的局面逐步形成[1~3]。 2 DME替代LPG的可行性分析 2.1 DME基本性质 二甲醚(Dimethyl ether,简称DME)是一种最简单的脂肪醚,又称木醚、甲醚,分子式是CH3OCH3,是一种无色、无毒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是环境友好的化合物,其物理性质与LPG相似。DME稳定性好,无腐蚀性,无致癌性;DME燃烧性能好,燃烧过程中无残渣、无黑烟,CO、NO x排放量低;DME十六烷值大于55,高于柴油,可作为柴油替代品。

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

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 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2012 年 2 月 1 日

1、二甲醚产业发展现状: 二甲醚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农药等工业领域,也用作气雾推进剂和制冷剂。随着近年二甲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的开发,使二甲醚生产成本降低实现大规模生产,二甲醚以其优越的燃烧和排放性能成为未来全球理想的新型替代清洁能源,在车用燃料和民用燃料领域有着极强的竞争实力。 中国煤资源丰富,以煤炭为原料合成甲醇,进一步脱水生成二甲醚,是解决石油、天然气资源紧缺的良好途径之一。由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二甲醚的生产、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二甲醚生产的规模化的扩大、技术的发展、产品用途的拓展和质量要求 的差异,制定二甲醚相关标准,适应市场和生产的需要,推动二甲醚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二甲醚是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24.9 C,熔点-141.5 C,闪点(开杯法)-41.4 C,液体密度 3 0.661g/cm,相对密度1.617,爆炸极限(空气中) 3.45%?26.7%。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此外,二 甲醚还可应用于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或者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烷基卤 化物等。 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年,总产能达到408.5万吨/年。2009—2010年,二甲醚项目共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到2011年二甲醚产能达到966万吨,生产企业达到90家,其中年产能20万吨及以上企业17家。2011年经济发展逐渐恢复,国内二甲醚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至38%左右,全年产量在344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幅44%左右。 二甲醚在中国民用燃气领域和替代燃料领域都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中国LPG消费量为2300万吨,柴油消费量为1.25亿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LPG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 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2年,国内LPG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吨和1.4亿吨。如果按照LPG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2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80万吨。 2、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城镇燃气是一种洁净能源,其中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的 实施,我国城市天然气有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天然气燃料的优越性所在,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由原有的人工煤气转换为天然气,天然气的比例逐年增加。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并不太多,而且储存设施有限,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还不太高。前几年冬季用气高峰时出现过“天然气荒”,由此应该得到警觉。从目前我国城镇燃气供应最广泛的液化石油气来讲,其液化储存方便,设施简单,既可瓶装供应,又可管道供应,受到各地的欢迎,因此许多中小城镇乃至农村都有广阔的市场。但随着国际上原油价格的上涨,液

液化石油气钢瓶中不得掺入二甲醚

液化石油气钢瓶中不得掺入二甲醚摘要:本文针对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使用。其储存充装的专用钢瓶与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应有区别,两者不能掺混使用。 关键词:二甲醚;能源;储存;使用 1二甲醚产能大增,标准相对滞后 二甲醚是一种新能源,能够从煤、煤层气、天然气和生物质等多种资源制取,自身含有氧。燃烧充分,不析碳,组分单一,无残液,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在交通运输、发电、民用及化工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二甲醚在常温低压下易液化,可储存于密封的承压容器中。 近年来世界二甲醚市场发展推动二甲醚产量快速增长,在中国二甲醚生产与建设投资更呈井喷之势。二甲醚在民用、车用领域不断取得进展。2006年底,我国二甲醚年产能为44.5万t。而2007年达到220万t,猛增了394%。2008年预测产能将达到436万t,2010年将达到1484万t。第3届国际二甲醚会议暨第五届亚洲二甲醚会议于

2008年9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会议旨在探讨全球视野下二 甲醚作为21世纪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速和推 进二甲醚产业化和市场化。目前我省的贵州天福化工有限公司己有 生产二甲醚的装置和大型的储存容器,但由于受到充装容器缺失等 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二甲醚产业的发展。为突破“瓶颈”,在液化 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则成为二甲醚产业寻求产能出路的一条“捷径”。同时。由于液化二甲醚的价格较液化石油气低,一些液化石 油气的充装单位以油气钢瓶中掺入液化二甲醚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人们在谈到目前二甲醚遇到的困境时常说是“标准的缺失”,其实 不尽然,应该说是标准相对滞后。2007年8月21日,建设部颁布 CJ/T259—2007《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行业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标准适用于城镇居民、商业和工业企业用的燃气用二甲醚,标准的发布对于二甲醚的应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二甲醚作为城 镇用燃气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但从该标准界定的介质则是100%二 甲醚。目前,尚未有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