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2020)

2020年春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2020)
2020年春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2020)

2020年春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2020)

冬去春来,随着气温不断回升,病原微生物又开始繁殖活跃。食物品种、食品储存条件相应发生变化。不良饮食习惯、食物储存不当或误食不安全食品均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为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九华山风景区食安办、九华山风景区市场监管局特发布2020年春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一、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选择安全的就餐场所。外出就餐应选择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就餐后如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拨打12331、12315进行举报投诉。

2、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春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食物要煮熟煮透,隔夜饭菜必须冷藏保存,食用前确保未腐败变质,并加热彻底后方可食用。注意慎食生菜凉菜。

3、预防山野菜等植物性中毒。随着天气变暖,蕨菜、香椿等山野菜逐渐上市,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专家提醒,在享用原生态、绿色的天然美食时,要把握好食用量,不轻易食用自己不了解、没有食用过的山野菜和野蘑菇,也不到河道田头乱采摘野菜食用。要小心预防山野菜等植物性中毒。

4、预防发芽马铃薯中毒。春季是土豆的萌芽时期,因芽内含有毒物质龙葵素,摄入后易引起中毒。应注意把土豆储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发芽和青皮土豆制作菜肴。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完全削去0.2厘米以上厚度的皮肉并煮熟煮透,烧煮时加入少许醋,能够破坏毒素。

5、预防毒蘑菇中毒。购买蘑菇等食品时,应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采购,不在散商游贩处随意购买,并保存好购物凭证。同时,要提高野蘑菇的鉴别能力,不随意采摘野蘑菇,尤其是不采购、不制作和不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

6、预防农药残留引起中毒。春季气温升高,蔬菜虫害大,菜农使用农药的频率高,采购蔬菜时要闻一闻蔬菜是否有农药味,避免采购农残大量超标的蔬菜。对能去皮的蔬菜应先去皮后再食用,蔬菜清洗前要先用果蔬洗涤剂浸泡10-15分钟,或用自来水浸泡30-6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降低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量。

7、预防亚硝酸盐中毒。冬天腌制的酸菜咸菜中,随着气温的升高,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食用已变黏的酸菜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8、预防四季豆中毒。四季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要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所以加工四季豆要烧熟煮透。

9、预防河豚鱼中毒。河豚鱼有很强的毒性,公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河

豚鱼。误食河豚鱼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10、严防毒性药材和变质食物进入餐饮服务环节。各餐饮单位严禁使用草乌、附片等毒性药材加工、制售食物。要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原料,严防变质食品引发食物中毒。

二、严防集体性食物中毒

餐饮服务单位应强化预防措施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餐饮服务提供者,要重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索票索证制度,不使用腐败变质来历不明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禁止加工制售河豚鱼及其制品;农家乐禁止加工制售野生蘑菇;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场所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未经许可严禁制售凉菜;餐饮具和直接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须洗净消毒;剩余熟食应冷藏贮存,常温下保存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再食用前应烧熟煮透。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事故,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三、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要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食品采购、食品贮存、出厂检验、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各项制度。

特此公告

九华山风景区食安办

九华山风景区市场监管局

2020年4月2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 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9979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制度 Food safety early warning and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为了有效预防和有序处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定本制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 (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认真做好预警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及时有效地做好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切实加强对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人员力量等落实到位。 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方案,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 (四)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的部署,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工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预警和应急方案,并落实各自的职责和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五)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县(区)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规定和事故级别设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在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指导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有效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

食品安全追溯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追溯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智慧的食品安全追溯解决方案,采用了成熟先进的QR二维码等数据采集技术,并通过充分研究世界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追溯实施技术、经验和不足,结合我国现有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是适合我国现有的食品生产、加工、制造体系的食品安全追溯方案,具备出众的优越性和良好的可实施性。 应用背景 从疯牛病、口蹄疫到注水肉、毒韭菜、问题奶粉、苏丹红1号等,食品安全的问题正时刻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第一时间里查清事故发生环节,为广大群众人民及时提供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快速将有问题的批次食品召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是食品监管部门当前的首要责任。 面临的问题 物流管理:产品生产、物流、经销、检疫检测等各环节相对独立,每一环节往往只能有效查看其上下游接口环节的操作信息,难以做到信息流整体的监察管理; 产品生产、物流信息,检疫检测信息等均有太多人工参与、各操作环节均容易产生错误/虚假信息,且各个不相关环节间很难做到信息核实,影响产品整体管理及信息查询; 信息传递:无法将监察管理信息传递到普通市民手中,真正在产品安全卫生上做到安心、放心、舒心。 方案效益 ?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提升移动服务于民的公益形象; ?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和管理水平; ?提高消费者信心; ?重大食品污染的快速反映; ?问题食品的及时处理;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在国际的地位增加出口。 食品安全追溯解决方案介绍 食品安全溯源解决方案用于记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质检、运输等信息,并使质检管理人员或消费者可通过扫描或上网输入码号的办法进行产品溯源查询实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保障。 系统特点 食品安全关系到整个食品供应链全程安全问题,要想真正解决安全问题,需要从源头开始对食品生产全程各环节进行监控,要具备安全性、准确性、实时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全局监控:从食品源头开始到餐桌整个链条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全自动识别:采用二维码技术后,各环节信息自动识别,通过固定或手持式读写器可自动获得各环节生产信息 ?可追溯性:系统对食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并将数据集中备份至质检中心,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基础追溯数据。 ?便捷性:各环节采用二维码自动识别技术,将各环节数据自动上传至质检中心,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安全性:采用新一代二维码无源电子标签,识别响应时间快,平均故障发生率低,可以确保标签识别环节的安全性、及时性及稳定性。

2、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d

涞水县人民政府 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建设的意见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提升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逐步形成综合协调、应急处置、监管责任和社会监督体系,根据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县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范围内食品安全工作。县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具体负责定期联系会议制度、临时会议召集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工作会商制度等相关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全县食品质量安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落实食品行业全过程监管责任 (一)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监管。 1、负责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对食品相关产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预警;规范食品安全检验,指导食品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并做好标准备案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活动,统一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2、严格执行食品餐饮许可制度,依法查处无证从事餐饮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强化对餐饮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建立餐饮环节的诚信体系。监督餐饮单位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的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规范餐饮单位原料索证管理。加强对餐饮业的日常监管,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农村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小餐饮生产经营行为。建立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防控和预警机制。开展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演练活动,依法对造成食物中毒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二)农牧、林业部门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监管。 1、产地环境监管。严格监测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普查和定点监测制度。 2、农业投入品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打击再生产、经营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莱科多巴胺”、“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违法行为。加强对禁限用农药的管理,严禁出售和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残毒农药。进一步开展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果品等专项整治。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大力推行农资连锁经营、农资直供等多种模式,加快推进农资信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资监管长效机制。 3、动植物疫病监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大对水陆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提高区域动植物疫病控制能力。

风险预警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 大家下午好,有幸跟大家共同学习进步,今天我所讲的内容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风险预警的一些看法。 风险预警我自己的理解就是风险和预警,说白了就是面对可能出现的食品潜在风险,我们预先准备的应对方案或措施,其实我们日常的工作就是风险预警,比如日常监督、实事工程都是风险预警,明厨亮灶,使厨房透明化,目的是督促餐饮从业人员更好的保证食品加工环节规范化。而抽检,则是为顾客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根据我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 1.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有850条河流、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130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度严重。会在农、水产品中富集,畜、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110害。2000年,对蔬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重金属超标的占23.5%。(2)种植与养殖造成的源头污染、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化肥,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全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2倍。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 1.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 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1.3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1.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同时,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宣传方面同样使人寒心。1、宣传力度不够。当前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一方面消费者要求安全,另一方面又对安全食品的公认度很低。据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4市l863名消费者的调查,50%的人表示,在选择日常食品时不会特别关注安全食品,70%以上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安全食品的辨别知识。在目前全社会缺乏诚信、拜金主义泛滥的大环境下,超范围、超期使用、假冒安全食品标识的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不对称。这里面有执法不严的问题,但与宣传不够也有关系。加强宣传,就是为整个安全食品树立形象。2、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市场上的各类食品名目繁多,难以辨别,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管理权限不统一,不便管理,有的甚至出现了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排斥的现象。消费者对安全食品和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分辨到底何类食品为优,何类为差,有时业内人员也很难解释清楚。从安全食品认证的机构来看,有机食品认证归口环保部门,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归口农业部门。3、对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缺乏系统的研究。我国对

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制度

河北国玉食品有限公司 长 效 机 制 制

目录 1. 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 2. 按标准组织生产制度 3.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4.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5. 新原料使用上报评估制度 6. 生产条件控制制度 7. 出厂检验及记录制度 8. 包装标识与标签管理制度 9. 企业标准备案制度 10. 使用进口原料管理规定制度 11. 禁止性行为管理制度 12. 食品生产许可证运行管理制度 13. 食品广告管理制度 14. 召回与处置上报制度 15.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及报告制度 16. 承担社会责任制度 17.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8. 添加剂使用及管理制度 19. 委托检验报告 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 一.目的为了使公司对采购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三.职责技术部制定所需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或要求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生产部根据技术部提出的工艺要求做小批量生产试验;副总经理负责对合格供方名单的审批;总经理负责采购计划的审核与批准。四.工作程序1.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方调查表》,内容包括:供方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供方的档案,包括: a. 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 b. 产品质量状况; c. 价格与交货期; d. 历史业绩等。根据这些做出《合格供方名单》。 2.对合格供方的控制 a. 质检员对供方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 b. 供方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4.13.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 行,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购员对供 方提出警告,严重时发出暂撤消供方关系的通知。 3.采购资料 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采购依据等报总经理批准。在《合格供方名单》上选择供方,并与之取得联系,拟制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拟制必须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采购合同》由采购部门保管。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范本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范本食品安全追溯 管理制度 为加强食品质量的可追溯管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需 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下面是X整理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范本篇一 一、供应部做好送羊户调查管理工作,对养殖户进行登 记编号,并根据养殖户的饲养规模、饲养条件、出栏情况制 定收购计划。 二、供应部负责安排专人做好送羊户的登记编号管理工 作,检疫员按编号顺序进行宰前检验,并填写宰前检验记录。 三、生产部屠宰车间根据养送羊户编号对准宰的活羊进 行编号,便于屠宰时实施同步检验,屠宰完毕,质检员根据 活羊编号填写宰后检验记录。 四、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加工的产品编写批次号,质检部 按批次号顺序进行检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 五、成品库负责对销售的产品按生产批次号填写成品出 货记录,销售部负责填写销售记录,注明:客户名称、地址、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往的国家或地区、联系方式 等。 六、质检部根据宰前检验记录、宰后检验记录、成品出

货记录、销售记录填写产品销售追踪记录表,便于进行产品 质量追溯。 七、本制度由质检部负责实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范本篇二 第一条、为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 提升食品安全,根据等法律规定,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 会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南充市境内依据、等法律法规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 系,保证食品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记录,使之可追溯。 第四条、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指企业在食 品原辅材料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生产过程关键控制 点(如:投料记录、温湿度记录、消毒杀菌记录等)、出厂检验、销售等关键环节,设立若干个质量安全监控点,以文件 记录,结合条码、二维码和电子标签等新技术手段,以产品 批号为切入点,实现对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记录、可 监控、可查询和可追溯。 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 责任主体,企业应根据规模大小确定其管理部门或管理人 员,负责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和组织实施,自查食 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运行情况,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上海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操作手册

上海市餐饮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用户操作手册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2015-09-18

1.概述 本系统提供食品企业进行日常数据登记,通过该软件,企业可以对本单位的采购品、进货台帐、产出品、发货台帐等数据进行电子化管理,并能实时监控企业的相关关键参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满足监管部门对于食材追溯的监管要求。 2.对象 使用本软件的对象有相关食品企业人员、监管部门人员、服务人员等相关使用本软件的用户。 3.网站部份 3.1.系统登录 使用iE、火狐、谷歌等浏览器,输入网址:,系统进入登录页面,如下图: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 3.2.数据导入 点击左侧数据导入菜单,进入导入页面,如下图: 页面中提供了进货台帐与发货台帐的导入功能,如果日常业务中没有发货业务,则不需要进行发货台帐导入。 3.2.1.下载模板 点击进货台帐模板或发货台帐模板,系统会跳出本地目录,选择合适的地方保存该模板。 3.2.2.添加数据 打开下载的模板,可以看到模板中列出来需要导入的数据项,在表格中除了类别、保质期数值、保质期单位、批号可以不填,其它数据都必须填写。 导入的数据尽量直接在下载的模板中添加,否则有可能因为格式问题无法导入。 3.2.3.数据上传 在页面中点击“浏览”,在系统跳出的选择框中,选择要上传的文件,然后点击上传按钮,系统开始上传数据文件,上传成功后会提示操作成功。 如果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有错误,系统会提示出错的行,在修改数据并保存后可以重新上传。

4.超级终端部份 4.1.软件登录 4.1.1.开机 用户在拿到终端后,如下图所示,按住“电 源开关”三秒,设备即会开机,开机后进入软件的 首页。 用户如需连接扫描仪或高拍仪,或者使用U 盘,设备中任一个usb插口都可使用。 设备可以通过wifi或以太网连接到网络,在 首次领用设备后,服务人员会协助连接网络,使用 过程中硬件问题可以联系工程师解决。 开机后,软件默认进入到程序的主界面,用户在该界面中可以进行无权限信息的查看,界面如下图所示:用户可以点击相关的图标按钮进入相应的模块,查看信息。其中监管信息和预警信息无法进入查看详情信息。 4.1.2.登录 在首页中,点击登录,软件进入该企业的用户列表,如下图所示,选择相应的用户,并输入密码点击登录,进入软件。登录过程中,如果密码不正确可以联系本单位管理员进行密码修改。 4.2.软件功能 4.2.1.首页 用户登录后,软件进入首页面,在首页中用户可以进行帐户相关管理、消息查看、切换帐号、以及设置快捷软件入口,及重要信息的查看。 点击帐户管理可 以进入密码修改页面 修改用户的登陆密 码; 点击消息气泡, 软件进入软件消息列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南充市境内,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记录始知可追溯。 第四条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指到企业在食品原辅 材料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如:投料记录,温湿记录,消毒杀菌记录等),出厂检验、销售等关键环节,设立若干个质量安全监控点,以文件记录,结合条码、二维码和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产品批号为切入点,实现对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的全过程记录,可监控,可查询和可追溯。 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企业应根据规模大小确定其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负责食品质量安全 追溯制度的建立和组织实施,自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运行情况,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采购进货检验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等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出厂检验记录管理,不合格品记录管理,商品流向管理,原料和产品储存,运输管理以及不合格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第八条企业应当以产品批号为切入点,竹批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记录档案并统一归档管理,没有保质期限的,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产品有效期长于两年的,保存至有效期满六个月以上。 第九条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信息,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以条码二维码和电子标签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实现食品质量电子信息化追溯。 第十条本制度由南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食品追溯管理系统

徽软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 一、食品追溯系统介绍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严重农产品残药、进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 目前我国,谷物、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食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以及排除我国食品的出口面对进口国食品跟踪与追溯法律法规的限制,因此在我国建立食品跟踪与追溯的工作将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当前我国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追溯系统的实例仍寥寥无几,国内食品行业追溯目前还主要仅仅是在零售结算环节,远未在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应用,全程可跟踪供应链尚未形成。 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将利用RFID先进的技术并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提供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合理决策,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RFID技术贯穿于食品安全始终,包括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过程严格控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形成各类食品企业生产销售的闭环生产,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并可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 通过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解决了因为油污、潮湿等原因造成的对条码的损坏而不能准确读出数据的问题,不仅可以追溯养殖与加工业的疫病与污染问题,还可以追溯养殖过程中滥用药、加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改变以往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只侧重于生产后的控制,而忽视生产中预防控制现象,完善食品加工技术规程、卫生规范以及生产中认证的标准,带动行业的整体进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行业的水平。 二、食品追溯系统结构 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可以保障食品安全及可全程追溯,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将大米、面粉、油、肉、奶制品等食品都颁发一个“电子身份证”—全部加贴RFID电子标签,并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从食品种植养殖及生产加工环节开始加贴,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包括运输、包装、分装、销售等流转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如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等都能通过电子标签在数据库中查到。 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包括: 三个层次结构:网络资源系统、公用服务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 二级节点:由食品供应链及安全生产监管数据中心和食品产业链中各关键监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总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总

————————————————————————————————作者:————————————————————————————————日期: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不断拓宽食品安全监管思路、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措施、探索监管机制,我市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一、食品安全工作的情况 (一)加强领导组织、提高认识,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综合能力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靠一个或几个部门都难以做到食品安全监管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必须建立和完善上至政府、下至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经营单位的纵向监管网络和全区统一领导的各部门、各街道、乡、镇参加的全区辖区内的横向监管网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食品安全工作从上到下,每个地方、每个环节,每时每刻都有人管的局面。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体系。 (二)加大宣传、强化意识,营造食品安全监管良好氛围一是紧紧围绕“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相关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各类食品行业教育,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二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为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的号召,大力宣传和普及食品安全、饮食文化、营养科学和食品监管

知识,使其真正进入百姓家庭。三是主动上门宣传,将假劣食品的简单识别、使用方法及维权途径编印成小册,免费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四是密切与新闻媒体等部门联系,邀请新闻媒体、专业记者参与执法行动现场报道,通过报道查处、关闭非法屠宰点等食品安全案件案例,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三)强化督查、落实责任,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全面实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二是建立健全了对区食安委成员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明确和细化了目标任务,切实将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三相关单位抓紧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立台帐、严格执法,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惩处力度一是加强经营户管理。食品经营者的经济户口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在监管执法中不断更新,打牢了工作基矗。二是加强监管检查力度。以“六查六看”为手段,强化重点场所、重点单位日常巡查。三是加大质量监测力度。充分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对食品市场进行监管,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消费警示、提示引导、通报情况等措施,进行了整改。四是加大无照经营查处力度。引导“五小”门店合法经营、守法经营,对无法达到经营条件的经营户坚决取缔,今年上半年共取缔无照经营户244户。我市局在上半年的各项

食品安全预警制度

食品安全预警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我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使我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处于可控制状态,及时缓解、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质量风险隐患,全面履行食品流通领域、生产加工、餐饮消费以及种植、养殖、包装、仓储、运输、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特别规定》以及《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市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各监管部门统一组织处置的在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隐患。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依据本制度,发布预警警报:(一)在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食品质量监督抽查或定期监督检验中,某一类(种)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指标合格率低于该类食品的五年平均合格率。 (二)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执法案件以及年审、巡查、回访等监管工作中,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社会维权组织、大众媒体反馈的食品安全质量信息中发现可能存在区域性危害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三)出现多点散发的同一原因或相似原因的食源性疾患。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四条以人为本,减少危害。要坚持事前防范的总体原则,建立检测网和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各有关监管部门切实履行食品流通、生产加工、餐饮消费以及种植和养殖、包装、仓储、运输、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第五条统一领导,市区县分级负责,责任明确。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质量风险预警警报的发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第六条快速反应,长效监管。卫生、工商、质监、农牧业、粮食、商务、海关、环保、教育、盐务、公安、财政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及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分析评估,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要定期对所管辖行业和区域的食品质量状况、定期监督检查情况、案件查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问题隐患,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化解,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并拿出处理意见,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重大食品安全质量隐患,要及时发布预警警报。 第三章预警分析 第七条各监管部门在工作中要及时收集执法检查、巡查、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投诉举报的、相关部门通报的和媒体报道的、有关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已经采取措施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一经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向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同时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工作,应在2个小时内完成整理、登记、上报工作。第八条建立安全应急处理专家库。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隐患信

水产品虾蟹类食品安全预警研究

水产品虾蟹类食品安全预警研究 刘秋狄1陈政强2胡春华3周文斌4肖化云5 ( 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2.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3.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29; 4.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5.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为了水产品蟹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防止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危害到人们健康,对蟹类病害、蟹类脱壳期死亡展开积极地研究以及镉、铅、汞等重金属对淡水蟹类的毒害及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蟹类食品食用安全性分析评价,探索出一道适合于养殖蟹类食品的安全预警保障模式,并对蟹类的健康养殖、食用安全性及蟹类早熟引起死亡等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水产品蟹类预警安全措施研究 F o o d secu r it y ear ly wa r n in g o f aq uat ic crab s Ab st ract: F o r t he s ust a inab le d e ve lo p me n t o f aq uat ic p ro d ucts b reed in g c rab s,to p re ve nt har mfu l s ub s ta nces in fo o d har mfu l to h u ma n hea lt h,d isease o f crab s,crab s d ied d ur in g s he llin g sta rted act ive resea rc h, a nd c ad miu m,lead,merc ur y a nd o t h er hea v y me ta ls o n fres h wate r cr ab s to x ic it y a nd mec ha n is m o f resear c h,t he crab s eat t he fo o d sa fe t y a na ly s is a nd e va lu at io n,to e xp lo re a s u itab le b reed in g crab s fo o d sec ur it y ear ly war n in g sec ur it y s ys te m,a nd t he hea lt h o f crab far min g,fo o d sec ur it y a nd ca use p re ma t ure d eat h o f crab q uest io ns to mak e ce rta in id ea s. K eywo rd: Aq uat ic C rab s p rec a ut io n S a fe t y mea s ures ana ly se s 虾蟹类是重要的水生经济动物,它们以其独特的营养品质和风味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随着蟹类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做好蟹类的健康养殖工作,减少养殖过程中各种病害侵扰,提高养成率,保持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已刻不容缓地提到蟹类养殖的日程上来,引起养殖蟹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因素,病原微生物以及养殖技术,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环境恶化和病害猖獗等原因,虾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开展虾蟹类的遗传改良势在必行。研究表明,水产动物的多倍体育种和单性化养殖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政府资助建立实施“水产品蟹类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及污染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科学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南昌大学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共同参与。对蟹类的细菌性病害、病毒及重金属等方面进行研究,现就蟹类病害的研究进展作阐述,以期对蟹类诊治与防控提供参考,进行蟹类食品食用安全性分析评价,探索出一道适合于养殖蟹类食品的安全预警保障模式。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方案)

郫县牌豆瓣食品安全(原料)可追溯体系辣椒(蚕豆)生产基地示范园区 可 行 性 报 告

二0一一年三月 第一章区域优势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8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0万人,流动人口30万人。 郫县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属成都市上风上水,距成都市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市政设施完善,区位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 郫县是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试验带,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区域。 郫县豆瓣,是地方特色食品的支柱产业,历史文化悠久,是郫县的一张城市名片,更有“川菜之魂”之美誉。特别是拥有300多年历史文化的鹃城牌豆瓣,具有很高的声誉,享誉国内外。 为确保产品安全,实现原料、产品可追溯、产业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想尽一切办法,突破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这一切,以现代生产工艺,在中国川菜产业基地(园区)规划、设计、建设了产能10万吨的现代企业标准化豆瓣食品生产基地。为此,建立一套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郫县鹃城牌豆瓣食品安全(原料)可追溯体系-----辣椒(蚕豆)生产基地示范园区”,确保所需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确保产品安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并且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增加农民的收入,切实体现民生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具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国有控股的全资股份有限公司,新一届班子按照县委、县政府推动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制定了当前的目标、谋划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战略发展思路,在履行做强企业的责任上,推动豆瓣食品产业链发展的使命上,具备了一支整合资源和促进产业发展的优势团队。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产业背景 据资料表明,2010年郫县豆瓣行业年总产能约60万吨,销售收入约25亿元。行业全年辣椒总需求量约为40万吨,蚕豆约为12万吨,面粉约为2.4万吨。其中,辣椒主要以四川二荆条和外省的美国红,易都红,金塔等品种为主。近年来,由于县内众多厂家以生产红油豆瓣为主的中低端产品而强调红色,外省的辣椒红色素偏高,所以目前外省的辣椒品种收购比重大约85%左右;而省内辣椒由于上市时间短〈每年在7月中下旬—8月下旬〉,品种退化,产量偏低,价格相对偏高,只有少数生产传统高端产品或作为基料补充的企业收购,比重约15%。省内的辣椒产地主要集中在简阳,乐至,遂宁,西充,盐亭,梓潼,剑阁,双流,西昌等地。外省辣椒主要集中在甘肃,内蒙,新疆,山东,江苏,贵州,海南,陕西等地,收购时间基本集中在8月底至10月底或1月至3月,加工方式主要以委托当地代加工为主,就地存储逐步发回川内,由于收购及加工条件简陋,无法确保

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构筑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构筑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秦川镇食品药品监督所是根据国务院有关食品监管机构体制改 革于2013年10月成立的,隶属于兰州新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全所现有干部3人。该所从成立即日起就严格落实国家、省及新区局的有关文件精神,狠抓宣传教育,担负起属地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大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力度,通过严把四个关口(市场主体准入关、食品药品进货关、食品药品销售关和食品药品售后责任关,建立了四个机制(完善监督所监管机制、经营者自律机制、消费投诉举报机制、食品药品安全机制,并在逐步建立以“345”安全监管机制(即三员、四档、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一、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经营氛围。 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求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餐饮、化妆品等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求执法人员坚持不懈地深入这些经营单位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辖区经营单位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为目标;增强经营单位经营合格产品的意识;同时加强对重点食品经营单位人员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辖区所有经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二、建立了“345”安全监管机制,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食品药品监管的工作中,我们探索的正在逐步建立以“345”安全监管机制(即三员、四档、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一明确职责定“三员”,三方联动促监管。“三员”就是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过程中设立检查员、联络员和监督员:检察员由监督所的执法人员担任,负责日常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并将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及监督员的监督情况向联络员传达,同时接受监督员对自己工作的监督;食品药品经营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食品安全监管联络员,负责建立和改进本单位食品药品经营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经常与检察员联络,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经营过程中的不足;我们还准备聘请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为食品药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设

- 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课程论文题目:市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设 姓名:科科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年级:09级 学号:090956057 指导教师:钦 职称:副教授 2012年5月31 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0前言 (5) 1食品安全预警模型 (5) 2 系统方案 (6) 2.1系统总体设计 (6) 2.2系统结构设计 (6) 2.2.1 系统结构说明 (6) 2.2.2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6) 2.3用例描述 (7) 3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 (8) 3. 1业务流程设计 (8) 3. 2功能模块设计 (8) 4运行机制 (8) 4.1预测与预警 (9) 4.1.1预测预警系统 (9) 4.1.2 预警级别 (9) 4.1.3 预警发布 (9) 4.2应急处置 (9) 4.2.1信息报告 (9)

4.2.2先期处置 (9) 4.2.3应急响应 (10) 4.2.4指挥与协调 (10) 4.2.5扩大应急 (10) 4.2.6应急结束 (10) 4.3善后工作 (10) 4.3.1善后处置 (10) 4.3.2调查与评估 (10) 4.4信息发布 (10) 5监督管理 (11) 5.1预案演练 (11) 5.2宣传和培训 (11) 5.3责任与奖惩 (11) 6结束语 (11) 市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设 摘要:食品安全预警就是将食品安全风险在萌芽状态时就掌握其动态并进行准确的预警系统提示,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主动预防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通过阐述我市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现状,完善我是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的建设,以保证我市食品安全工作。 关键字:;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现状

三、食品安全溯源技术(国外)

三、食品安全溯源技术 3.1 欧盟 欧盟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溯源体系是以畜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主,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牛肉可追溯系统是指牛肉从农场的动物养殖到运输、屠宰、分割、贮藏、加工和包装直至进行市场销售的生产链中,坚持生产和监管的透明度,并保持产品完整详尽的个体信息,防止与其它来源的产品混合,并保留相关的数据资料和检测报告及相关证书,供下游生产者及消费者查询和检查,即下游生产商及消费者,可根据该系统所提供的条形码,进行肉食品相关信息的检查和考证,确保该肉食品的安全和优质;确保产品在意外情况下能立即回收。欧盟的可追溯系统是通过一个法律框架向消费者提供足够清晰的产品标识信息,同时在生产环节对牛建立有效的验证和注册体系,采用统一的中央数据库对信息进行管理。这一体系包括:(1)标识单个牛的耳标;(2)数据库的处理;(3)牛的证照;(4)农场保留个体牛注册的信息。在法国脚],所有的牛都必须戴有两个身份识别环,每头牛一出生,便有护照。这种身份标志文件是由每个省专门负责牛的身份识别机构编制。每头牛都有唯一标在耳环上的号码,这个号码也登记在牛的护照上。牛不管到哪里,转卖几次,是被卖到屠宰场还是另一家饲养户,都要有护照跟随。与每头牛相应的这个独一无二的号码包括表示国家的字母(RF)和十位数字: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编码,紧接着四位是饲养户的识别码,最后四位是牛在农场的出生顺序号。犊牛出生六日之内,饲养户必须将给牛犊戴的耳环号码、出生日期、性别、牛的父母及品种信息上报给省负责牲畜识别的机构。护照与牛终生相随,牛的护照也包括有卫生状况信息,由省兽医服务局颁发的一张绿色不干胶识别标签要贴在每份识别文件上。为方便信息登记,护照上有条型码,可供自动读取护照上有关的主要信息。从法国各省采集的所有信息统一集中在一个由农业部管理的全国牲畜识别数据库(BDNI)中。如果牲畜离开饲养场,护照上,牛所经过的不同饲养地点或停留过的地点都有记载,因为牛每到一处,都要加贴标签记载。这些信息也要登入全国的数据库,农业部可随时知道法国国土上任何一头牛所处的位置。屠宰场对宰杀牛按身份特征归为一个批次,即同一天宰杀同一种类的牛(小公牛、改良母牛和犊牛等),当牛来到屠宰场时,必须有护照。屠宰场给每一头牛分配一个屠宰号码,该屠宰号码与牛的身份号码相对应。屠宰号码用墨水印在宰杀的牛上,同时也打印在分割成一块块的肉上。屠宰场可随时根据这一屠宰号码找到某一身份号码的牛。送往肉店的宰杀牛仍然通过登记在送货单和发票上的屠宰号码,可识别其来源。送往加工厂的分割肉,在每道工序中也都通过屠宰号和批次号识别。饲养阶段的牛大都采用电子耳标进行标识,而牛肉统一采用AEN-UCC标识系统。2000年末国际物品编码协会(AEN International)建立欧洲肉类出口集团(MEEO),实施新的“牛肉标签法”,应用AEN-UCC 系统到牛肉的生产供应链中。 3.2 日本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编号:AQ-BH-00347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Summary of food safety work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说明:工作总结中,须对工作的失误等有个正确的认识,勇于承认错误,可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写好工作总结,须从以往的工作实际出发,可养成调查研究之风。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强化监管和监督能力,以“三大建设”和“六项专项整治”为重点,将食品卫生做为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来抓,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均稳步有效进行。 一、健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业务股所长任组员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导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全面统筹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督察组,实行分片包干、协调负责、网格化监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层层签订食品监管责任书,将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了我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顺利实施。 制定食品安全工作监管计划及方案,安排部署2013年食品安全

重点工作。根据2013年市食安办、市局、县食安委的安排,结合《2013年**市食品安全工作重点》的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流通领域监管职责以及上级信用分类监管的标准,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针对不同的等级进行巡查,坚持按“六查六看”要求进行日常市场巡查。 二、狠抓食品安全基层体系建设 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依法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行 为。共发放流通许可证218户,换发流通许可证681户,变更食品流通许可证17户,注销食品流通许可证95户,截至目前在册食品流通证2224户。我局主要规范了过去对流通证发放的软件使用以及经营范围规范填写等方面,使批发零售区别开,并严格要求批发经营户的各项条件达到标准。做到换证一户规范一户。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 在全县强力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系统,通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深化监管方式,实现从传统的市场巡查到分层分类的网络监管,逐步建设全县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