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比喻辞格的对比与翻译

合集下载

汉维习语文化对比分析

汉维习语文化对比分析

汉维习语文化对比分析作者:卡德尔司马义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7期【摘要】习语是语言中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词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中的精华。

汉维习语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汉维习语的形成深受汉维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一个民族的文化也通过这个民族的习语折射出来。

【关键词】汉维习语;语言文化习语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承载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

在汉维习语中,有些习语的汉维之间喻义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汉维两个民族独特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长期以来惯用的固定词组和短句,形象鲜明,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和文化信息。

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比汉维中的习语。

一、习语的定义习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宗教活动和文化娱乐等活动中积累的具有浓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词语,运用起来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汉维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受不同文化影响,数量多,来源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分别记录了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透露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

汉维两种习语的形成深受不同文化影响,反过来习语犹如一面镜子,清楚地折射出汉维文化的不同特点。

二、汉维习语文化对比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正是有了语言这个载体,人类文化才能形成并传承至今,因此没有语言就无所谓文化,同时文化又影响并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维汉习语多数都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文化信息和文化心态。

(一)生活习俗不同生活习俗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包括婚姻,家庭社交等社会生活传统的总和,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处世准则。

民族文化传统或民族特色主要在风俗习惯中具体体现,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仅表现在具体的生活方式,在习语中也能够具体体现。

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人的饮食习惯与汉族人有所不同,如:馕,抓饭,手抓肉,拉面,糊糊,酸奶是维吾尔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以此设喻的习语很多。

英汉比喻类修辞对比及赏析

英汉比喻类修辞对比及赏析
析。例 : M y h e a r t i s l i k e a s i n g i n g b i r d . 英语 中 一 些 谚 语 包 含 着 美 妙 的 明 喻 ,闪 烁 着 语 言 艺 术 的光 彩 ,这 些 谚 语 多 数 以 l i k e 和a s 作 为 比喻 词 。 如: C h o o s e a n a u t h o r a s y o u c h o o s e a f r i e n d . 择 书 如 择 友 。又 如 : C r e d i t l o s t i s l i k e a V e n i c e — g l a s s b r o k e . 信 誉 丧失 , 犹 如 破镜 难 圆 。 在 翻译 时 , 可 利 用 其共 同特 点 , 用译 文 中 相 应 的喻 词 翻 译 原 文 本 体 之 间 的 喻词 。例 句 中 的a s 和l i k e 结 构 的 明喻 可 以直 译 , 有 的甚 至和 汉 语 里 的 习 惯 比喻方 法 一 样 。 2 . 暗喻 ( Me t a p h o r ) 暗喻是一 种 隐藏 的比喻 . 不 使用 比喻词 , 根 据 两 个 事 物 之 间 的 某 些 共 同 点 .把 一 个 事 物 的 名 称 用 在 另 一 个 事 物 上 , 靠读 者 自己意 会 。这 种 比喻 是含 蓄 的 。英 语 中对 暗 喻 的定 义 :

p a ing r i t wi t h s o me t h i n g e l s e, us i n g t h e wo r d s a s o r l i ke, as i f , a s
比 喻是 世 界 各 民 族 语 言 中 运 用 最 广 泛 的 修 辞 手 法 , 是 被 研 究 最 详 细 的 一 个 领 域 。 亚 里 士 多 德 在 论 述 比 喻 的 作 用 时 说 : “ 我们在 说明隐喻取代 不说 明的事物时 , 一 定 不 要 用 疏 远 的事物 . 而 要 用 相 近类 似 的 事 物 作 隐 喻 。 只 要 这 个 隐 喻 一 说 出 口, 人们 就会 清楚地 想到那 个不 明说 的相 近 的事物 。” 中 国 的 惠 施 针 对 比喻 的 作 用 说 , “ 以其 所 知 谕 其 所 不 知 而 使 人 知之 ” . 为 比 喻 做 了 高 度 概 括 的 说 明 。不 难 看 出 前 人 所 说 的 比喻 的作用 , 是就理 解 比喻的相 似点来 说 的。 本 文 对 中 英 文 的 明喻 、 暗喻 和借 喻 的构 成 、 特 点及 语 义表 达作 比较 , 以 期 帮 助 学 生 更 好 地 掌 握 中 英 文 比 喻 修 辞 , 从 而 提 高 其 修 辞 赏

英汉修辞对比PPT课件

英汉修辞对比PPT课件

Saturday. At any RATE, your company would much
enjoy, and I hope you will not ASSESS this as too
forward. Check you late.
精选
--What weather does mice most dislike?
精选
·Miranda set a good table for us.(=She provided good food for us.)
米兰达做了一顿每餐给我们吃。 (Metonymy)
·He paid the workers $5 per head. (head=person) 他付给每个工人5美元。
--When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习语双关
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ata. 丰田汽车品质卓越,广为人爱。
精选
2.4 委婉& Euphemism
委婉语是使用较为委婉的词语来表达容易刺伤听者感情并 引起不快的真实语言,其目的或示尊重,或使对话融洽的 进行下去。英语中的委婉语并非总能在汉语中找到其对应 的委婉用法。
“狭义修辞学”指的是建立在语言学本位基础上的 以辞格为中心,以技巧为核心的修辞学研究类型, 是一种语言学本位观的修辞学研究类型。 “广义修辞学”从修辞学体系建构的意义上冲击了 “技巧论”的修辞研究,把修辞学研究从话语层面 延伸到文化哲学层面。
精选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倾向
• 意义:
中国修辞学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型具有非常 重大的学术价值。首先是观念变革所带来的学术意 义,其次是理论深化促进修辞学进一步科学化,最 后是给中国修辞学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国修辞学具 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是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由于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导致的修辞手法表达上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汉变异修辞比较及翻译:
1.比喻
英文中,比喻多使用“like”、“as”等介词,而中文中则使用“像”、“如同”等词语。

比如:
•英文:She was as quick as a fox.(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中文: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1.拟人
英文中,拟人化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由,比如将物品、动物等赋予人类的特征。

中文中则相对较少使用,但也有类似表达。

比如:•英文:The flowers danced in the
breeze.(花儿在微风中起舞。


•中文:微风中,花儿舞动着身姿。

1.反语
英文中,反语的使用较为普遍,强调语气的变化来达到反语的效果。

中文中也有反语的使用,但是表现形式不同。

比如:•英文: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ho gives up
easily.(我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中文:我可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1.借代
英文中,常常使用借代,将事物代替人物进行描述。

中文中也有类似表达,但使用较少。

比如:
•英文:The sun smiled down on us.(阳光对我们微笑着。


•中文:太阳微笑着照耀着我们。

总之,英汉之间存在很多的变异修辞,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结构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修辞表达。

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方式来进行恰当的转化和表达。

第十章 翻译与辞格

第十章 翻译与辞格

10.5 讳饰
• 2) 听说他是刚从那里面出来的。 • 2.译入语没有字面上与原文对应的委婉语, 采取功能上与之对等的委婉语,意译。 • 1) The doctor was fiercely condemned by some for what he referred to as helping people in dying.
10.1 比喻 10.1.1明喻(simile)
• 3.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有的as…as…结构用意 译法: • as clear as day • as clear as a bell • as clear as a whistle • as bold as brass • as black as one’s hat • as bald as a coot
10.6 呼告
• 4) 只要有无边的大地 • 只要有无涯沧海 • 骏马啊,任你奔腾 • 白鸥啊,任你翻飞 • 5)残雪啊,你是丑恶势力决不甘心退隐 的明证;也是它摆脱不掉败亡命运的象 征。
10.7 反语
• 1,为保留讽刺效果,直译 • 1) You gave her good advice, and broke her heart. That was the beginning of your reformation. • 2) You and the girls may go, or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 which perhaps will be still better, for as 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

汉维“以身喻物”成语对比研究--以“眼”为例

汉维“以身喻物”成语对比研究--以“眼”为例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500 July2020(B)总第500期2020年7月(中)摘要“以身喻物”的成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概念的表达方式是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

人类的语言由于历史背景、生产方式、种族文化等种种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认知现象。

本文以汉维两种语言为研究对象,从“以身喻物”成语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眼”为例,从隐喻的角度进行探究,归纳其相同及不同之处。

关键词汉语;维吾尔语;以身喻物;隐喻;眼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Body Metaphor"of Idioms in Chinese and Uyhur Language:Taking"Eye"as an Exam原ple//Liu XintongAbstract The idioms of"body metaphor"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life.This way of expressing abstract concepts with con-crete things i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worth studying.Human language has different cognitive phenomena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historical background,mode of production,race culture and so on.This paper,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wo language dimen-sions of Chinese and Uyhur language,analyz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body metaphor"idioms,and takes the"eye"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Key words Chinese;Uyhur language;body metaphor;metaphor; eye1引言汉语成语具有固定的格式,典故性很强,看似简洁明了,其实意义深刻。

汉英比喻修辞对比

汉英比喻修辞对比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
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卩】女口 :She
is a walking encyclopedia.
的憧憬与向往联系到一起G而 英文中的“blue”更多表达悲观消 极的情绪g例如:“e blue about the gills"意思是“垂头丧 气";“a bolt from the blue"
They will never be able to
save money to buy a+ new+ house —they both spend + money+
like water.
暗喻形式更加简炼,表达也
相对含蓄,是直接甲
描述


和喻 都

无需借助比喻词。 :勤奋是狂
风暴雨后开出的海棠o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对于 metaphor 定 义 是:“a figure of
2•喻体不同,喻义相同或者相

我从
的人们最为熟
知的一个动
便是厲

术从出现一直延续至今,在

延续了2000 ,在我


, 在语言
的 文化# 联想

有的
人的
#
例如#我 喻
体#

,而在
语中的表达却是“drink like a

汉英修辞格及其翻译

汉英修辞格及其翻译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明喻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者都在句中出现;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却是“是”“成了”“变成”“成为”等;借喻是不出现本体,直接把喻体说成本体,中间不用比喻词。

比喻的基本类型有明喻、暗喻和借喻,此外还有很多变化形式。

明喻的格式为“本体+“像”类喻词+喻体”。

“像”类喻词包括“像、如、仿佛、好比”等等。

例如:①凌宇说,我妈不断地给我找对象,她说她要找一个和我匹配的人,就好像电脑要配一个好猫一样。

(丁伯慧《先锋时代》)暗喻的格式为“本体+“是”类喻词+喻体”。

“是”类喻词包括“是、变成、成为、等于”等等。

例如:②历史是一条长长的河,不断又有细流的渗去和汇入。

(韩少功《传统文化的危机》)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下例中“红宝石”是喻体,本体“红菱”和比喻词“像”都未出现:③都唱。

歌撵人。

人撵手。

手如飞。

歌声里,桶梢里堆满了红宝石。

(王明义《采菱女》)比喻的变化形式主要有引喻、博喻、较喻、反喻等。

引喻不用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多为平行句式,喻体在前在后都可以;博喻是运用多个喻体对一个本体进行描写;较喻是在比喻的基础上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比较,说明本体超过或不及喻体;反喻则是以与本体没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喻体,否定本体像某种事物,从反面衬托说明本体。

例如:④漫长的旅途检验好马,艰苦的历程考验英雄。

(谚语)⑤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谚语)⑥这歌声太美了,像小提琴的华彩,像钢琴的变奏,像溪水在山涧流淌,像夜莺在山间鸣唱。

(董恒波《魔音》)⑦在这样的气候中,艰苦劳动不要说,最困难的是水,比金子还要宝贵的水一点一滴都得从海南岛上运来。

(秦牧《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⑧我们四川还有人用牛粪作燃料,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⑨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例④例⑤是引喻,例⑥是博喻,例⑦例⑧是较喻,例⑨是反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维比喻辞格的对比与翻译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类为了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自然离不开各种的
修辞手段,人类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美化和装饰语言,使语言的表达更为形象、具体、生动,更容易被他人理解和接受。

在各种的修辞手段,中,比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一个恰当的比喻,能起到举一反三、促人思索,耐人寻味,启迪心智的作用。

比喻与本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它以语言为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但人类具有客观共同的物质存在基础,因此,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共同的认知基础。

因此不同的民族语言,比喻的艺术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也是本论文的探讨的基础。

根据聂焱先生的分析,比喻的基础有四个方面,即客观基础、心理基础、文化基础和语言基础,①这也就决定了不同民族语言比喻的差异性。

比喻的组成是多方面的,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比喻的“联想”与“语义”部分,即“本体”和“喻体”,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比喻历来是各修辞学家及翻译者热衷探讨的对象。

但纵观对比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汉语和英语比喻修辞格研究上。

对维汉比喻修辞格的研究却不多。

在维汉比喻辞格的互译过程中,通常采取的是何种翻译方法和原则,译者的
立足点是什么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本文主要以维译本《红楼梦》为主要参照对象,对汉维两种语言在使用比喻修辞格的异同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两种语言比喻相似的基础上,运用奈达的对等原则探讨汉维比喻的互译原则。

对比的目的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如果以两种文化相互交流和人们之间的交
际为目的,以目标语读者能得到与源语读者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感受和体会为前提,那么汉维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采取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分析和总结出汉维比喻翻译的一些常规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为汉维比喻翻译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