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规范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规范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规范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规范

(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新课改,规范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工作,确保网络课程品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有关精神,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一、概念界定

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是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普通高中选修课的拓展、辅助和延伸;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普通高中选修课程中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符合网络学习特点课程教学内容(网络课程内容)、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网络学习及管理平台)以及基于以上二者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

二、基本要求

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必须注重教学设计,包括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根据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促进建构知识的学习策略,使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增强文化素养的目的。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充分利用网络的时空优势和技术手段,充分体现网络课程载体的多样性、媒体间的互补性以及授受主体间的交互性的特点。

三、功能定位

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在功能定位上包括两个方面:供学生直接选用和供教师选用辅助开课。

从供学生直接选用的功能来看,网络课程应提供体系完整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功能完善的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网络直接学习,并可通过平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测试和评价学习效果。

从供教师选用辅助开课的功能来看,网络课程应提供规范的课程纲要、实施方案和完整的教学材料,为各地示范并提供必要的开课资源,供教师参照开设相应选修课程。

四、内容建设要求

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以网页的形式将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分模块、分层级呈现,其内容基本结构模块及要求如下:

1、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特色与亮点等。

在课程简介中,还应提供课程的师资信息,包括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等人员的姓名、职称、研究方向、教学情况、科研情况、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并提供数字格式的教师生活照一张(jpg格式,尺寸不小于800×600象素)。

2、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一般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原则、课程实施建议等四部分组成。

(1)课程目标。主要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达成的目标,可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2)课程内容。主要呈现为实现课程目标需要学习的内容,一般应将学习内容按内在逻辑分为几个主题来描述,也可按课程架构分册或分章描述。

(3)教材编写原则。主要描述构建教科书框架的原则,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教材编写材料的原则,以及内容呈现和教学加工的原则等。

(4)课程实施建议。主要描述课程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课程开设计划,教学评价的原则和要求,学分认定的办法,以及课时安排建议和所需配置教学器材建议等。

如有可能,可将课程实施建议具体化形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并将课程纲要一并收纳,以便于教师教学。

3、电子教材

电子教材指可直接用于课程教学的数字化校本教材。在网络课程中电子教材的内容可以根据课时安排分章节呈现,供学生自主学习。电子教材的要求详见附件《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

4、教学视频

供学生在线学习的体系完整的课堂实录、专题讲座或教育专题片。教学视频以课时为单位,每课时一般应为30-40分钟。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拍摄、制作要求参照附件《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5、教学材料

包括课程预览、教学课件、拓展资料等。

(1)课程预览。为让课程的选用者便捷、迅速地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网络课程应制作3分钟左右的课程预览视频,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内容、课程学习方法、课程特色与亮点等。

(2)教学课件。以课时为单位,提供教师用于课堂讲授的完整多媒体课件PPT。一门课程提供的多位教师的教学课件必须做到风格、格式、字体、字号统一。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3)拓展资料。根据选修课网络课程的特点,每门课程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课程参考书籍目录。提供与本课程有关的、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和知识拓展的相关网络素材。具体包括相关论文链接、相关网站链接、相关新闻链接、相关背景知识链接、相关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讨论的链接等。有条件的以章节为单位分别提供参考资料。

(4)特色资源。对某些选修课网络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和学习需要设计一些特殊功能,如:虚拟实验室、作品欣赏等等。

6、学习评价

包括练习、测试的内容,以及如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办法。

(1)课后练习:根据教学要求,每个课程中的每课时都应有配

套的2个及以上课后练习。练习可分为客观作业题、主观思考题以及实践操作题等形式,课程建设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相应的课后练习形式。执教教师在编制课后练习时一并提供参考答案、解题方向、操作步骤等练习指导内容。

(2)课程综合考核:课程综合性考核是网络课程学业评定的重要基础之一,考核应包括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多种题型,根据课程建设实际、对学生考评的需要、教师远程批阅的可实现性,也可考虑部分主观题的设置。

(3)学习评价的办法:针对教师设置,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提供相应参考办法和建议。

五、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活动

高中选修课网络教学平台由省教育技术中心统一开发,全省各项目学校的网络课程通过平台统一发布,并基于平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网络教学平台包括课程信息发布系统、作业提交和管理系统、辅导答疑系统、学习讨论系统和在线测试系统等。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特点。

1. 课程信息发布系统

通过浙江省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公告栏发布课程信息及相关通知。

2. 作业发布与管理系统

(1)提供基于WEB的发布作业功能,学生可选择作业完成的时间,随时记录学习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

(2)提供基于WEB的学生完成、提交作业功能;

(3)提供基于WEB的教师批改、点评作业功能。

3. 辅导、答疑系统

每门网络课程配备提供答疑网页界面,并能够对问题与解答进行网页发布。

4. 课程学习讨论系统

提供基于Web的讨论组内容浏览、提交、管理等功能。即通过设计网上教学活动,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的协商交流机会,学习者之间可

进行问题的探讨与协商,教师也可以将网络作为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的工具,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发生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各种形式的同步、异步交互,是整个网络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5. 学习评价系统

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要按知识模块设置有效的在线学习作业和练习,设计合理的平台自动评价方式,同时提供及时的学习评价反馈,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深入学习。

在线测验功能可以使教师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评估学生的进步以及从学生那里收集信息,记录和管理所有学生的成绩。

系统具有课程统计功能,教师可以生成有关课程使用情况和活动情况的报告,查看特定学生的使用情况,以确定该学生是否正在使用课程。这些报告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

本规范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1.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2.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

附件1

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一、拍摄要求

(一)场地要求

录制应选择拍摄地周围无明显噪音源,隔音效果较好的场所,可以是课堂、阅览室、实验室、演播室等场地。录制现场光线充足、均匀,环境整洁,声音无明显回响。

(二)设备要求

摄像机应为专业摄像设备,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设备。保证画面清晰,聚焦准确,人物动态表现力强。

录音设备应为专业录音设备(有线或无线话筒)。确保现场声音清晰、稳定、无失真。

(三)人员要求

1、拍摄人员

前期了解拍摄场地及设备情况,与授课者及时沟通,了解授课内容的基本情况,以便做好及时应对。

开拍前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与授课者沟通细节,对授课者讲解拍摄要求等。

拍摄时熟练操作设备,在拍摄中遇到问题,及时提出,做好更正。

拍摄完成后根据课程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增加补拍镜头。

2、授课人员

前期与拍摄人员及时沟通,提供拍摄课程内容,PPT等相关资料;熟悉讲课内容。了解拍摄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开拍前,带齐拍摄所需的所有物品,进一步熟悉内容,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

拍摄中,配合拍摄人员完成课程讲解。

(四)其他要求

拍摄时应着正装,服装应避免细条纹或网格。

课程中涉及的PPT制作要求风格统一,美观、大方。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

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编辑要求

(一)编辑设备

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确保节目素材的安全性。

(二)课程时长

每门课程应制作完成18课时(微型课程10课时),每讲时长一般为30-40分钟。

(三)片头与片尾

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课程名称、课时、课题、主讲人姓名及学校。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等信息。

(四)其他要求

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学校应做好原始素材与成片母带的信息统计与保存工作。

三、技术要求

(一)视频

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无色闪或画面跳动。

色还原正常,无明显偏色,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二)音频

声音清晰无明显失真,音量适中,前后一致,无明显起伏。

声音与画面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三)成片要求

节目制作完成后,提供两个版本的视频文件。

1、存档版要求:使用MPEG格式(mpeg1、mpeg2);总比特率≥1024kbps、帧频为25fps、标清的大小≥720×576、高清的大小≥1280×760。

2、网络版要求:使用FLV格式;总比特率≥512kbps、帧频≥25fps、标清的大小≥648×480、高清的大小≥1028×576。

附件2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为统一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方便教材在全省范围内的共享与交流,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出版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制订《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电子教材编排格式》(以下简称《格式》)。

《格式》对全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格式》仅对选修课校本教材的主要编写格式进行说明,具体请参照相关标准、规范。若本《格式》相关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表述不一致,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格式》目录

1.结构要素

1.1 封面

1.2 作者声明

1.3 编写人员

1.4 前言

1.5 目录

1.6 教材正文内容

1.7 后记

2 .基本格式

2.1 插图

2.2 表格

2.3 专业名词

2.4外国科学家姓名

2.5计量单位

2.6 公式

2.7 例题

2.8 外文字母

3 .编制要求

3.1 书稿要求

3.2 页面设置

3.2 制作软件

4 .范例

4.1 封面

4.2 作者声明

4.3 编写说明

4.4 前言

4.5书稿正文体例

1结构要素

教材结构要素包括且依次为封面、作者声明、编写人员、前言(可选)、目录、教材正文内容、后记(可选)。

1.1 封面

1.1.1 教材封面包括教材名称、编著者,并注明“浙江省教育厅推荐”、“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教材”、“浙江教育资源网发布”等信息。具体排布、字体字号见范例。

1.1.2 教材封面设计宜简洁大方,可使用背景图片,图片质量要求见

2.4.3。

1.2 作者声明

1.2.1 作者声明包括作者对教材的著作权、教材的发布、教材的使用范围、教材的研究与完善的声明,是对教材著作权的保护性声明。

1.2.2提供基本格式范本(见范例),编写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

1.3 编写人员

1.3.1 编写人员包括本册教材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及审稿人员。副主编为可选项。

1.3.2编写人员在排序上宜能体现对本教材编写的贡献度。

1.4 前言

1.4.1 前言内容一般包括本学科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教材编写的背景和意图,教材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可在前言中简要介绍编写分工、适用范围,亦可征求意见。

1.4.2 前言为可选要素,允许教材不出现前言。

1.5 目录

1.5.1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应准确地涵盖所述内容,标题应与正文完全一致。

1.5.2 目录应附页码,页码与标题一致。页码右对齐。

1.6 教材正文内容

1.6.1 教材正文内容要符合本学科、本专业学生教学实际,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可读性。语言文字通顺,框架结构合理,概念清楚,逻辑严密。

1.6.2 教材正文统一采用传统的篇、章、节式表示,节后标题用一、(一)、1、(1)表示。标题层次全书必须统一。分工编写时即确定好结构层次的表示方法,最后由主编负责统一,合理确定标题等级。正文具体格式要求见范例。

1.6.3 教材每课时应适当安排相应的思考(习)题。对思考(习)题的编辑加工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所选应用案例要有实践意义,避免主观“做”题;第二,思考(习)题的分配应与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应;第三,全书的题量应与教学时数和课程性质协调一致。

1.7 后记

1.7.1 后记部分一般为作者致谢的内容,也可以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邀请相关专家、老师共同参与教材后续的研究和完善工作。

1.7.2 后记为可选要素,允许教材不出现后记。

2 基本格式

2.1 插图

2.1.1 书稿中所用插图应放在相应正文处,采用“紧密型”或“四周型”版式,图片与四周环绕文字间距一般以0.3—0.5厘米为宜。

2.1.2 插图的序号全书按章排序,比如第三章第七张插图写作“图3-7”,图序号与图名居中于图的下方。图注居中于图名下。各部分代号与解释文字间用黑点。如引用其他书中插图,图的出处(即书名、作者、年份)用括号放入图名后。

2.1.3 插图质量要求:表示准确、精细、线条均匀、粗细适当、浓淡一致、大小适中。图片分辨率一般应达到300dpi以上,图片文件应为JPG格式。

2.2 表格

2.2.1表格应尽量使用三线表,附在相应内容之后居中位置,与上下文字间距一般以0.5—0.8厘米为宜。

2.2.2表格的序号全书按章排序(如表1-3,1代表第一章,3代表第三副图),并在相应正文处标注相应的序号。表序号与表名居中于表格上方。

2.2.3如果对表中文字须加以说明时还须加表下注。如是引用其他书中的表,表的出处(即书名、作者、年份)用括号居中注于表名下。

2.3 专业名词

2.3.1 同一名词全书应使用同一个名称,避免前后不一,如络合物(配合物)、

解离(离解)。

2.3.2 名词第一次出现时加外文名称,以后出现时用中文名或英文名必须统一。

2.3.3 机关、团体、公司等单位的名称要用全称。

2.4外国科学家姓名

2.4.1 首次出现,中译名后加英文名,以后出现用中文、英文要统一。

2.4.2 中译名的写法全书要统一,如范特霍夫(范特荷夫)、阿仑尼乌斯(阿累尼乌斯)。

2.5计量单位

2.5.1书稿正文、图、表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用单位的符号表示,如mol,㎏,㎡等。

2.5.2 禁止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如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柱(mmHg)、埃(?)、卡(cal)、ppm、亩、尺、寸、英寸、英尺、斤、两、磅等。具体参见《法定计量单位资料选编》。

2.5.3 组合单位的表示,相除组合单位表示时,用点乘(kJ·mol-1)还是斜线(kJ/mol)形式全书统一;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当分母有2个以上单位时,分母应加圆括号,如传热系数的单位符号W/(㎡·K),

不能写成W/㎡/K,也不能写成W/㎡·K。

2.5.4表、图中物理量与其单位之间用斜线,全书一致。

2.6 公式

2.6.1 公式一般另行居中排,简单公式可直接排在行文中。

2.6.2 公式过长需转行时,自等号处转,等号排于下行之首,上下行等号对齐。

2.6.3 公式的序码用圆括号括起,排在公式右侧行末,序码后空两格。

2.6.4 公式中符号和注释文字的标注方式:另行空两字排“式中”,其后加冒号排式中的符号和注释文字,符号与注释文字间用“为”字。单位符号用圆括号括起注于标注文字之后。注释后除最后使用句号外,其他各项均使用分号。

2.7 例题

2.7.1 例题提供的常数要与附录一致。

2.7.2 例题计算要准确无误,计算过程简单明了。

2.8 外文字母

2.8.1 教材中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要正确清楚,全书统一。

2.8.2 斜体字母

2.8.2.1 物理量符号如p、V、n、R、T、t、E、G、H、S、c等排斜体,只有pH例外,排正体。

2.8.2.2 数学变量符号x 、y;特殊场合视为常数的参数a、b、c;变动附

标中的i与n;笛卡儿坐标x、y、z,球坐标r、θ、;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的字母排斜体。

2.8.2.3 化学中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排斜体,其后常加半字线“-”,如:d-(右旋),dl-(外消旋),o-(邻位),p-(对位),m-(间位),Z-(顺式),as-(不对称),trans-(反式)。

2.8.3 正体字母

2.8.

3.1所有计量单位如Pa、kg,mol,㎡;词头如M(兆)、μ(微)排正体。

2.8.

3.2有定义的函数如sin,lg,ln;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如自然对数e,圆周率π;运算符号如∑(加和),d(微分号),(偏微分号),Δ(有限增量符号),(变分符号)排正体。

2.8.

3.3 化学元素如O(氧),S(硫);粒子如p(质子),n(中子),e (电子);射线符号如X射线,射线排正体。

2.8.

3.4 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如图1a ,图1b ,图1c。

2.8.

3.5 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如max(最大,maximum),r(相对的,relative)。

2.8.4 上、下角标

2.8.4.1 上、下角标中表示物理量的代号用斜体,如Cp中的p(p为压力),Kc(c为浓度)。

2.8.4.2 表示说明性文字的缩写字母用正体,如Ka中的a(a表示酸,acid),Kw中的w(w表示水,water),Ea中的a(a表示active)。

2.8.4.3 摩尔定压热容Cp,m,p为压力的量符号,用斜体,m为molar(摩尔的)的缩写,用正体。

2.8.5 大写体

2.8.5.1 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如Pa(帕[斯卡]),Hz(赫[兹])。

2.8.5.2 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字母,如Cl。

2.8.5.3 科技名词术语的外文缩写字,如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

2.8.5.4 国家、组织、学校、机关、报刊、会议文件等名称的每一词的首字母,如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2.8.6 小写体

2.8.6.1 一般计量单位符号,如m,kg,mol。

2.8.6.2 附在中译名后的普通名词原文,如热力学第三定律(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3 编制要求

3.1 书稿要求

3.1.1 教材书稿的结构要素完备(可选项除外)。

3.1.2书稿体例统一,版面整洁,文字、插图、表格清楚,无难以辨认之处。

3.1.3指经审稿人审阅,修改后的最后定稿,文、图等内容无遗漏或遗留问题。

3.1.4 所有编写人员在教材编写中也要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引用部分需进行明确标注。

3.1.5书稿的字数应与大纲规定的教学课时数对应,

3.2 页面设置

3.2.1 教材页面纸型设置为A4纸(21×29.7厘米)。

3.2.2 页边距设置为上下左右各留2厘米。

3.2.3 页码设置为页底外边角,五号Arial字体。

3.2.4 大标题三号黑体,小标题四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

3.2.5 行距设置为1.5倍行距。

3.2.6 正文每页行数一般不超过36行。

3.2 制作软件

3.1.1 教材书稿必须为电子稿,交稿电子文档格式为.doc。

3.1.2 电子稿制作软件统一使用Office Word2003版本。

4 范例

4.1 封面

4.2 作者声明

4.3 编写说明

4.4 前言

4.5书稿正文体例

【范例:封面】

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教材

时装设计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编著

浙江省教育厅推荐浙江教育资源网发布

作者声明

1、本教材著作权归教材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

任何形式对本教材进行出版、发行。

2、本教材由作者授权在浙江教育资源网独家发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进

行转载、发布。

3、本教材供浙江省普通高中选用,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可以通过浙江教育资

源网实名下载本教材的电子版及相关教育资源,允许并仅供在本校范围内用于选修课教学。

4、本教材存在的疏漏、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欢迎相关专家老师与作者

联系,共同参与本教材的研究和完善工作。

编写说明

主编:

副主编:

编委:

审稿:

【范例:前言】

前言

本教材是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服装学院著名教授、骨干教

师编写的服装设计初识类选修类教材。(教材编写介绍及所属类型)课程从时装设计整体流程,初步掌握时装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和一般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时装设计,帮助提升时装美学修养。课程围绕时装设计的概念和能力,由《时装概念及基础知识》、《时装造型设计》、《时装色彩设计》等18个章节组成。课程教学视频安排了教材编写的九位专业教师担任主讲。(课程编写意图及教学总目标)

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涵盖:时装概念及基础知识,时装造型设计,时装色彩设计,时装素材设计,时装配饰设计以及时装配饰的主要设计方法,时装品牌的组成等。通过案例,分析时装品牌的重要性;通过时装设计师,来介绍时装设计起源、含义及未来时装设计师的发展趋势;通过时装搭配,来介绍搭配在时装品牌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例举一些常用的搭配技巧;通过流行时装,来介绍时装流行的概念及流行形成原因,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材文图并茂,内容充实,对于服装设计初学者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课程教材特色介绍)本书适用普通高中学生使用,同时,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初涉人员和广

大服装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课程教材适用范围)

【范例:书稿正文体例】

书稿正文体例

中国移动G皮站飞站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最终定稿编

中国移动4G一体化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随着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负荷的不断增长,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物业协调、配套建设、深度和精确覆盖、扩容改造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以皮站和飞站为代表的小基站技术,采用低成本、小型化、低功率、低功耗的即插即用型接入设备,通过基于IP的有线宽带回传链路和小基站网关接入运营商核心网,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有益补充。经过前期总部计划建设部、研究院和试点省公司的大力推进和规模试点,4G小基站已基本具备全网规模部署推广的条件。为指导各省公司开展4G 小基站建设工作,特制定4G小基站建设原则。 一、4G小基站总体定位 4G小基站是指单载波(20MHz带宽)功率在500mW以下,集成了BBU、RRU、天线的一体化基站,按照单载波功率大小又可细分为皮基站(100mW-500mW)和飞基站(100mW 以下)两类。4G小基站是一种低成本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可作为蜂窝网络的有效覆盖补充和容量扩充手段,主要用于网络覆盖或容量不足,建设难度相对较大且具备自有回传资源的场景。一方面可用于家庭、小型企业、营业厅、超市等室内补盲补热场景,解决室内深度覆盖不足、降低用户投诉,提升业务分流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无线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二、总体建设思路 4G小基站建设要按照“室内补盲补热、SOHO接入平台、协同大网规划、按需适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开展建设。 室内补盲补热就是要通过4G小基站建设,以低成本、快速灵活的覆盖手段补充宏网覆盖盲点和弱覆盖区域。 SOHO接入平台就是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协同大网规划就是要在4G小基站建设的过程中,和现有宏网在覆盖区域、容量规划、频率规划、互操作策略、全网指标统计等方面协同考虑、统筹规划。 按需适度建设就是要根据业务发展实际需求组织实时建设,结合家庭/企业自有宽带资源和市场推广策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4G小基站系统架构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课系统》手册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课系统 用 户 手 册 杭州容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2.5

目录 一.系统介绍 (4) 1.1 选课介绍 (4) 1.2 主要功能 (4) 1.3 主要特点 (5) 二.系统登录 (5) 2.1 登录系统 (5) 2.2 修改用户密码及个人信息 (7) 三.系统设置 (7) 3.1 用户管理 (8) 3.1.1 教师用户管理 (8) 3.1.2 学生用户管理 (9) 3.2 学校相关信息管理 (10) 3.2.1 教室管理 (10) 3.2.2 学分价格管理 (10) 3.3 外校(机构)信息管理 (10) 3.3.1 外校(机构)管理 (11) 3.3.2 外校教师管理 (11) 3.4 课程管理 (12) 3.4.1 课程管理 (12) 3.4.2 必修课程表管理 (13) 四.选课设置 (14)

4.1 新建选课任务 (15) 4.1.1 Step1:选课基本信息 (15) 4.1.2 Step2:选择课程 (16) 4.1.3 Step3:课程配置 (17) 4.2 教学班配置 (18) 4.3 课程表配置 (19) 五.选课审核 (20) 六.选课查询 (22) 6.1 教师开课查询 (22) 6.2 学生选课查询 (23) 6.3 节次查询 (25) 6.4 学分费用查询 (26) 七.统计报表 (26) 7.1 按教师统计选课信息 (27) 7.2 按课程统计选课信息 (27) 7.3 按班级统计选课信息 (27)

一.系统介绍 1.1 选课介绍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课系统是一款专业的面向普通高中的自主拓展课程网上选课报名管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学校可以实现一站式选修课网上选课管理,流程包括:系统设置-》选课任务设置-》学生选课-》选课结果审核-》生成选课报名表(包括:学生本人的选课列表、课程表和给上课教师的报名名单)-》选课查询和统计报表。整个选课流程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1.2 主要功能 系统设置:系统管理员配置系统相关信息,包括用户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校相关信息管理:教室管理、学分价格管理;外校(机构)信息管理:外校(机构)管理、外校教师管理;课程管理:课程设置、必修课程表管理。其中教师信息可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直接导入,学生信息及学期、年级班级等信息直接来源于《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 选课任务设置:教务处配置选课任务相关信息,可以设置本校和跨校选课任务,包括选课任务名称,适用年级,学生选课时间范围,选修课程,教学班,上课时间表等信息。 学生选课:学生在规定的选课时间内自由选课报名,在规定时间内,可以退

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

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 二○○六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 (3) 第一节一般规定 (3) 第二节防雷接地规定 (3) 第三节基础施工规定 (4) 第四节线缆引入规定 (4) 第三章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围墙施工规范 (5) 第一节机房结构 (5) 第二节室内部分 (5) 第三节室外部分 (6) 第四节围墙部分 (6) 第四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施工规范 (7) 第一节线缆布放规范 (7) 第二节设备安装规范 (7) 第五章移动通信基站施工管理规定 (8) 附录A:标准化机房图片 (9) 附录B:验收及竣工资料参考表格 (17) 附录C:参考规范 (18)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规范安徽移动基站机房建设标准,提高基站机房建设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范围:安徽移动自建基站机房。 第3条本规范由省公司网络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室内外接地体的引出位置、数量和引出高度,材料一般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室内接地端子两处,室外接地端子在两排馈线孔下方各一处交流电进线孔下方一处,且室内、外接地端子在接地体引接处为相对方向,距离大于5米,引出机房墙的高度不低于地坪 1.7米。如基站机房为塔边房,室内接地体引接处应为远离铁塔的一侧。 第5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交流电及光缆引入埋设进机房,在机房室外交流进线孔或光缆进线孔下方地坪预留手孔,并预埋钢管(直径100)连通至机房围墙基础之外。交流引入终端杆至机房应预埋交流引入用钢管,在围墙外转弯处可设置一处手孔,有条件时预埋钢管时应同步预穿交流电缆。 第二节防雷接地规定 第6条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第7条机房地网的组成: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含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引下线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 第8条铁塔地网的组成:铁塔地网应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铁塔地基四角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并将铁塔地网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m远的范围,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还要利用每个塔基地桩内的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 第9条机房接地引入线与雷电流引下线在联合地网引接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m。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应每隔3-5米相互连通一次且至少有三处相互连通,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5欧。 第10条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扩大地网的面积,即在地网外围增设1圈或2圈环形接地装置,或补加垂直接地体。环形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也可在铁塔四角设置辐射式接地体,延伸接地体的长度宜限制在30m以内。环形接地装置的外形也可根据地形埋设。对于特殊地层上述措施仍达不到要求时可考虑使用降阻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征求意见稿) 表1:选考政、史、地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2:选考理、化、生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3:选考理、地、技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说明 优点: 1.如果按每课时40分钟,每周39节计算,如此设计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如果按每课时45分钟,每周35节计算,则在高一历史、

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选择1门到高二年级开始开课,也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 2.高一学生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大大缓解了各学科开快车赶进度现象,引导学校按客观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普遍推后,避免高三年级只开语、数、外现象。 3.如此设计能保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门学科都能考2次。 问题: 1. 高一年级并开科目过多。 为满足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2次的需要,高一年级并开科目会达到10门,突破了原来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超过8门的规定,并会挤压或削弱四类选修课程开设。 2.高二下、高三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过于集中。 高二下学业考试科目7门,高三上达到8门。 3.英语学科学习压力大大增加。 由于全国社会化考试词汇量达到3500,高于我省2015、16年高考2800单词要求,增加了选修模块数量,不得不从高二开始增加英语课时。 4.自主选修空间减少。 根据我省深化课改方案中毕业标准规定,选修学分需要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至少6学分,社会实践类不超过8学分。现在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数统一高考和英语社会化考试,再加上3门选考,限定选修模块数达到14个,28个学分。如果加上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14学分,真正自主选修学分可能仅仅6学分。

6、中国移动网络设备维护手册-TD基站-华为(2011-V1)

中国移动网络设备维护手册-TD基站-华为 (2011-V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络部

目录 第1章例行维护概述 (4) 1.1 例行维护的目的 (4) 1.2 例行维护的方法 (4) 1.3 例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4) 1.3.1 维护人员要求 (4) 1.3.2 设备操作要求 (4) 1.3.3 操作权限管理 (5) 1.3.4 维护常用工具仪表 (5) 1.3.5 数据维护要求 (5) 1.3.6 用户资料 (5) 1.3.7 故障上报 (6) 第2章例行维护项目操作说明 (7) 2.1 机柜电源检查 (7) 2.2 风扇检查 (8) 2.3 单板运行情况检查 (8) 2.4 射频线缆连接情况检查 (9) 2.5 接地线缆连接情况检查 (9) 2.6 设备清洁 (9) 第3章华为DNB6200上电下电要求 (11) 3.1 DBBP530上电和下电 (11) 3.1.1 DBBP530 上电 (11) 3.1.2 DBBP530 下电 (12) 3.2 RRU上电和下电 (12) 3.2.1 RRU 上电 (12)

3.2.2 RRU 下电 (13) 第4章常用板卡更换要求 (14) 第5章故障案例 (16) 第6章附录:华为DNB6200设备硬件结构 (25) 6.1 DBBP530功能 (25) 6.2 DBBP530 单板介绍 (26) 6.3 RRU硬件和功能介绍 (27) 6.3.1 RRU261 (27) 6.3.2 RRU291 (28) 6.3.3 RRU268 (30) 6.3.4 RRU3158 (30) 6.3.5 RRU3151 (32) 6.3.6 RRU3152 (34)

2014级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2014级普高学生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测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浙江省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从而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越州中学2014级普高学生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不含越州中学国际部2014级中美班学生。 一、指导思想 选课走班教学,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课程标准及高考测试说明为依据,针对我校学生发展内涵的需求,以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宗旨,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加强选课的管理,保障选课走班的扎实推进,以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二、选课走班的基本原则 1.稳中求进原则。 选课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三年直至更长时间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所以选课指导要立足长远,对学生要进行全面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第一步学科培优走班,第二步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选课走班,第三步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技术选课走班,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修订,摸石子过河,稳中求进。 2.自主性原则。 选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及发展方向。学生要亲自选课并确认,老师、家长可以提供参考,但不得代选。传媒、美术是我校的学科特色,高一新生入学,依据学生意愿组成传媒班和美术班。高一升高二时学生可按意愿意再次提出是否继续读传媒班和美术班,或新加入传媒班和美术班。 3.遵循校情的原则。

中国移动基站铁塔标准化技术参数

中国移动基站铁塔标准化技术参数 (1)平台参数: 设计按三层平台受力考虑,第一平台距塔顶2m,各层平台间距5m,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平台数量。拉线塔仅设置支架,不设置平台。20m铁塔设置2层平台。三管塔、单管塔平台直径为3.0m,角钢塔为3.8m。平台栏杆高1.1m,平台采用小角钢密铺镂空处理。 (2)天线设置。: 由于TD天线所受风荷载要显著大于GSM天线,因此结构计算按第一平台为TD天线、第二和第三平台为GSM天线、每平台分别安移动通信塔的设计与施工,应密切配合通信工艺,满足其要求。在确定塔桅高度、平台数量、天线的规格、数量、方向,馈线的走向等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扩容的可能性和便利。 (3)馈线。: G网、D网及WCDMA网每副天线2根7/8英寸馈线,每米重量为0.5kg。TD-SCDMA网(按结构计算最不利情况)每副天线9根1/2英寸馈线,每米重量为0.23kg,同时每副天线带1根GPS馈线,为1/2英寸馈线,每米重量为0.23kg。单管塔按内走线、内爬梯(20m铁塔为外爬梯)、内法兰考虑。 (4)避雷针。 根据防雷接地的要求,各种塔高的铁塔其顶部均应设置高度为5米的避雷针,材质采用圆钢管。 (5)爬梯。 爬梯自重按每米30kg考虑。爬梯挡风宽度按0.60m考虑,应考虑挡风系数的影响。钢塔上应设置面向机房的馈线走线架,并从机房至塔顶天线处,馈线架的横撑间距为800-1500mm。 2.2移动通信塔的建筑材料要求: 2.2.1钢材的合格保证书:

移动通信塔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2.2.2各种塔型材料规格 特别说明:所有塔柱材料的壁厚负公差为0.0mm。 2.2.3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塔桅结构的焊接一般采用手工电弧焊,选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1995或《低合金钢焊条》GB5118-1995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构件钢材的强度相适应,可按下列原则选用: 1)对于Q235钢,宜选用E43××型焊条; 2)对于Q345钢,宜选用E50××型焊条; 3)对于Q390钢,宜选用E55××型焊条; 4)对于不同强度钢材的连接焊缝,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2)普通螺栓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A级和B级》(GB5782)、《六角头螺栓-C级》(GB5780)的规定。 (3)钢管采用法兰连接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高强度螺栓可采用45号钢、40Cr、40B、或20MnTiB钢制作并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28~GB/T1231)的规定。 (4)地脚锚栓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规定的Q235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规定的Q345钢制作,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规定的35号、45号优质碳素钢制作,但不得焊接。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课系统平台【官网入口】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课系统点击进入 义乌新增省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 省教育厅公布第六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目录。义乌市有课程入选其中,分别为义乌二中的《动物的生存密码》、《老冯论“查法”》,国贸学校的《商城之旅实训教程》,义乌三中的《极限飞盘》,义乌中学的《伏锐说书》。至此,该市已有门课程先后入选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目录。 据了解,为推进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省教育厅通过征集和专家评议,选出选修课程作为第六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供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参考使用。该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已于月日在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发布。学生可以直接在选修课网络平台上“注册”取得用户名及密码。教师可实名下载网络课程的电子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系统将自动登记实名下载信息。 教育厅将对课程实行动态管理,关注和持续推进课程应用,根据应用水平对网络课程实施奖励,对使用率低、师生评价不高的课程予以降级或淘汰,确保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的品质。 浙江高中选修课与大学互认学分是“噱头”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在网站上公布了《第四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目录的通知》,这是通过征集和评议后选出来选修课程,供省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参考使用。 不少高中校长说,通过一年半时间的选修课程建设,从数量上而言,目前学校的选修课程已经足够,接下来就是如何提升质量的问题了。 目前,不少高中乐衷于与高校合作开课,但是在合作中又是慎之又慎。哪怕面对较好的效果时,也不太愿意立马去大范围地推广,主要的纠结点在于—高中阶段修到了大学的学分,但是这个学分的适用学校仅限于合作学校。万一学生高考时考不上合作高校,那学分互认不是变成了“噱头”? 案例 名高中学生 提前拿到浙大学分 上学期,浙大与湖州中学合作开设了一门《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课程,通过网络视频同步教学。也就是说,浙大的老师在给学校大一、大二学生上课的同时,湖州中学名选择这门课程的高中生同时视频同时上课。 在期末考核时,高中学生如果想要拿到浙大的学分,必须同时与浙大的学生参加考核。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论语〉选读》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论语》选读 一、课程标准关于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的教学目标 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2.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3.学习连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4.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关于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把《(论语>选读》的l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主要考虑到三点原因:一是教学时间只有36课时,二是学生的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尚浅.三是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经验有待积累。为了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规定10课为教读课文,5课为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建议不作为各类考试涉及的依据。5课自读课文分别为“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三、对于选修课教学和课型的建议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的。该部分是对“教学要求”的具体体化,同时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作了提示。 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应该说,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各种能够操作并且行之有效的课型。根据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遵循选修课程的教育目标,借鉴各地选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论语)选读》的课型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教师串讲课型: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进行思想文化的评析和探究。 2.主题讲座课型:规定一个文化主题(话题),以课文选段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阐发课文内容,探讨该话题的文化意义。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征求意见稿) 表1:选考政、史、地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2:选考理、化、生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3:选考理、地、技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说明 优点: 1.如果按每课时40分钟,每周39节计算,如此设计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如果按每课时45分钟,每周35节计算,则在高一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选择1门到高二年级开始开课,也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 2.高一学生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大大缓解了各学科开快车赶进度现象,引导学校按客观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普遍推后,避免高三年级只开语、数、外现象。 3.如此设计能保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门学科都能考2次。 问题: 1. 高一年级并开科目过多。 为满足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2次的需要,高一年级并开科目会达到10门,突破了原来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超过8门的规定,并会挤压或削弱四类选修课程开设。 2.高二下、高三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过于集中。 高二下学业考试科目7门,高三上达到8门。 3.英语学科学习压力大大增加。 由于全国社会化考试词汇量达到3500,高于我省2015、16年高考2800单词要求,增加了选修模块数量,不得不从高二开始增加英语课时。 4.自主选修空间减少。 根据我省深化课改方案中毕业标准规定,选修学分需要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至少6学分,社会实践类不超过8学分。现在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数统一高考和英语社会化考试,再加上3门选考,限定选修模块数达到14个,28个学分。如果加上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14学分,真正自主选修学分可能仅仅6学分。

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

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对我公司通信网络造成较大影响。为了增强通信网络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应对重特大灾害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重特大灾害发生时通信网络基本畅通,公司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抗灾超级基站。为指导各公司开展抗灾超级基站建设工作,现将抗灾超级基站建设的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抗灾超级基站总体定位 原则上灾害多发地区每个县(市、区)设置1个超级基站,尽量利用改造现有基站方式建设。重点通过提高基站无线设备,基站传输、电源建设标准,增强超级基站抗灾害损毁能力。灾害时通过调整基站载频配置、增加覆盖半径、自动卫星通信切换等多种技术,力争确保超级基站在各类灾害出现时不损毁,保障信息畅通。 (一)抗灾超级基站建设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级基站,重点应对地震、冰雪、台风、洪水等4类自然灾害。 灾害涉及地区每个县(市、区)设置1个超级基站,力争确保其他基站全部损毁时超级基站在各类灾害发生时不损毁。 超级基站尽量结合现有基站选址,按照改造方式建设。重点通过站址选择,提高基站传输、电源建设标准等,增强基站抗灾害损毁能力,从优化设备配置、传输手段、电源配置、机房土建、加固工艺等多

方面提高超级基站的通信可靠性。 (二)抗灾超级基站防御灾害等级 抗震型超级基站:选取抗震设防标准8度以上的县(市、区),按抗震设防烈度9度以上安排建设; 抗洪型超级基站:按照抗当地百年一遇洪灾设置; 抗冰雪型超级基站:按照抗当地百年一遇冰雪设置; 抗台风型超级基站:按照抗12级风设置(包括大风); 对于多种灾难多发地区,建设综合型超级基站。综合型超级基站应针对单一灾难发生或多种灾难同时发生的灾难场景设置。综合型超级基站应在抗单一灾难的基础上,按高标准,针对各类灾难实施技术保障,保证信息畅通。 二、抗灾超级基站建设标准 抗灾超级基站建设标准包括现网基站技术改造、光传输系统改造、卫星电路网建设、电源设备改造、通信设备抗震加固改造、土建改造、应急基站选址等要求。 抗震和抗洪超级基站安装卫星通信备份传输系统,具备光传输与卫星自动切换功能。通信传输在光传输中断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卫星电路。 传输主要采用光传输环网保护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光缆敷设方式,抗台风和抗冰雪型超级基站光缆原则上采用直埋(含管道)敷设方式。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必修模块) 高一地理(下) 必修《地理Ⅱ》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一、课标内容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本章建议用7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表: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2课时。 2.教学方法 (略)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课标内容 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二、教学要求 4 .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课时分配 本章建议用5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第四节2课时。 2.教学方法 (略) 必修《地理Ⅲ》 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课标内容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5.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6.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1.1 认识大洲

基站配套设备详细介绍

目录 第一章通则 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二节维护界面划分 第三章设备管理 第一节基站配套设备的分类 第二节设备的管理原则 第三节设备的更新周期 第四节质量标准 第五节维护作业计划 第四章基站安全管理要求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二节基站安全防水防火要求 第五章故障管理 第六章应急抢修 第一节等级维护及保障制度 第二节运行质量、故障分析及报告制度附录一:电源维护测量用的主要仪表工具 一、变配电室应配置的仪器仪表工具 二、电力电池室应配置的仪器仪表工具 附录二:空调维护测量用的主要仪表工具

第一章通则 第1条为保证通信网络畅通,加强铁塔、基站配套动力环境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适应市场和维护的需要,完善维护管理机制,特制订本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网络部无线网维护中心(以下简称无线网维)运行的铁塔、基站通信电源、机房空调、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系统。基站配套设备是保证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性设施,基站配套维护专业是通信网络维护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独立专业。 第3条本规程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网络部无线网维护中心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网络运维管理、生产单位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各县分公司可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本县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4条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 1. 保证安全、优质供电,提供良好的机房环境,为通信网络提供基础保障。 2. 检测、分析动力系统及设备运行状况,主动维护,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3. 建立完善可行的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实施。 4. 在保证动力系统设备运行维护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使用运行维护成本。 5. 优化系统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效能。 6. 建立健全基站和动力配套设备各类参数登记、统计工作,做好系统资源管理相关工作。 7. 积极采用新技术,逐步实现集中监控、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 第5条基站配套设备运维人员的基本要求: 1.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基站配套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维护资格(持证上岗),铁塔维护人员必须持有登高证。 2. 熟练掌握系统设备技术知识及设备运行状况。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

物理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省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对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目的,从浙江高中教学的实际出发,以逐步深化、逐年推进为基本策略。坚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目标

2、实施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原则 (1)、融合原则。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实现的,教师在实施时不要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要力求三维目标的融合。 (2)、渐进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都是有层次的,教师在实施时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3)、差异原则。虽然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具有实现三维目标的价值,但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的要求并不是均等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三、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结构框图如下所示:

考虑到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省决定在实验第一阶段只设置文、理二个系列.全体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的学习后,获得4个必修学分,接着文科与理科学生分别选修一个模块(选修1-1和选修3-1),完成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对于文科学生还可自主决定是否选修1-2模块,对于理科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还必须继续选修3系列中的三个模块(选修3-2、选修3-4和选修3-5),可自主决定是否选修3-3模块和物理实验专题及物理专题研修。由于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严谨和连续性,我们认为应该对学生学习选修课的 四、教学建议 1、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制作实验器材,对能够演示的实验,要防止用电脑模拟演示的方法来替代。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技能,运用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归纳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使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与规律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理解,要为概念和规律的建构提供基础,把握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与外延,重视概念和规律在新情景中的应用。

浙江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的精神,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第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我省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化学学科组在分析浙江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和总结其他省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研究制定的,是确定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以及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以专题为单位,分“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课标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按专题直接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摘录,便于教师检索。“教学要求”以单元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提出学生学习中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尺度。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中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学生在模块学习后可以达到的较高要求;“说明”是对教学深广度的界定。“教学要求”表述中的行为动词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行为动词相同,“教学建议”则按专题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出指导性建议,供教师参考。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式的,对关键问题作了简要说明,也有一些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自主选修课

让高中课程更有生命力——浙江省深化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摘要: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总体思路,我省制定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重点是加强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适当减少必修,切实增加选修,实行选课走班和弹性学制,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等制度,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与重要意义 我省2006年秋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经过几年努力,新课程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课程改革已成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的课程意识大大增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但在调研发现,高中课程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新课程理念尚未成为自觉行动,学生个性发展仍未得到应有关注,育人模式转型效果不佳,过度应试的局面尚未明显改变,学生负担仍未减轻,新课程推进与改革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0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提出“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为此,我省就着手研究深化课程改革工作,提出了“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深化课改总体思路,积极申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点。2010年10月,在教育部评审推荐的基础上,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点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一)通过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底。新课程实验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确实遇到了不少问题和难题。普通高中教育越来越应试化,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升学竞争

中国移动基站施工方案

1)基础工程(机房、绿色机房基础等) A、土方工程 ①土方开挖: 基础工程流水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其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标高确定→土方开挖及放坡→清槽、验槽。 土方开挖时严格按土方放坡方案进行开挖,机械挖至基底标高上200mm处,由人工开挖、清槽。 基坑开挖后通知有关单位及时验槽,验槽合格后及时进入下道施工程序,防止基坑遭水浸和暴晒破坏基土原状结构。 ②土方回填 工艺流程:基底清理→人工分层摊铺、整平→打夯机分层打夯压实→密实度分层检测。 填土前应将基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检验回填土质量,土内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回填土要过筛,含水率过高采用翻松晾晒,含水率过低可采用洒水湿润。 回填土采用机械夯实,机械运土,人工铺平,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打夯不少于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纵横交叉。 基础回填土应同时进行,环绕铺填。 回填土时应注意成品保护及周围管线的保护。 土方回填时应专人指挥机械运土,倒土时不得有人在基坑周围走动,并做好警示标志。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抄平找平,凡高于标准高程处及进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处应补填夯实。 ③人工清理基底后,及时请相关单位共同验收,尽快浇筑混凝土垫层,防止基底被雨水或外来水泡坏。 A、钢筋砼施工方法 ①模板的制作、安装 制模时,要考虑模板拼装结合的需要。板边要找平刨直,接缝严密,不漏浆。钉子的长度一般为木板的2-2.5 倍。每块板在横档处至少要钉2 处钉子。第二块板的钉子要朝向第一块板方向斜钉,使拼缝严密。配制完后,对不同部位的模板进行编号,写明用途,分别堆放。 模板安装时,先在基础面上弹出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然后调整标高。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和毕业标准

附件4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 和毕业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规范性、真实性和公正性,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学分认定办法和毕业标准。 一、学分结构 普通高中学分分为必修学分、选择性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必修学分为88学分,选择性必修学分至少42学分,选修学分至少14学分。学生原则上完成18学时(以1学时45分钟计)课程内容的学习可获得1学分。 二、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确认。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不予认定”两种。学生学习了规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或获得主管部门认可的证书,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学分认定由学生所在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分认定委员会主要由校长、书记、分管纪检的学校领导、教研组长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代表等成员组成。 (三)学分认定的形式。 1.学业。学生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时间不少

于规定时间的2/3、学习过程表现良好、参加课程考试(考查)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证书。学生参加经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确认的社会机构包括行业企业培训,或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考试或比赛,获得某项资格或等级证书,均可提出学分申请。学生须提交发证单位的资质证、本人的学习记录和证书等相关材料,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学分。 3.过程记录。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活动,有活动记录、总结或报告,有反馈评价,经同学互评,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学分。 普通高中学校按相关标准和程序,承认学生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等跨校选课所获得的学分。 (四)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1.学生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2.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3.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4.“同意认定”学分的结论,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公示。“不予认定”学分的结论,要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并说明原因。 (五)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结论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书面

中国移动基站验收规范

f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基站验收规范 version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基站机房 (3) 机房高度面积 (3) 机房荷载 (3) 机房改造要求 (3) 机房照明 (4) 机房环境 (5) 机房防火 (5) 机房防水 (6) 机房密封 (6) 机房温湿度 (6) 机房空调 (7) 第三章无线设备 (8)

室内无线设备安装 (8) 走线通道 (8) 无线机架的安装 (9) 机架间的电缆 (10) 机柜内部电缆 (12) 机架内设备单元的安装 (13) 标签 (13) 配线架(DF 架) 的安装 (13) PCM线安装 (14) 室内接地 (15) 3.2.1. ......................................... 联合接地 15 3.2.2. ................................... 室内接地汇集线 15

3.2.3. ............................... 入机房的接地引入线 16 3.2. 4. ..................................... 设备的母地线 17 3.2.5. ..................................... 馈线的母地线 17 3.2.6. ......................................... 设备接地 17 3.2.7. ..................................... 室内馈线接地 18 室外天馈系统 (19) 3.3.1. ......................................... 天线设备 19 3.3.2. ......................................... 室外馈线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