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风险评估

缸房营隧道风险评估

1、编制依据

(1)《河北省承德至张家口高速公路承德段丰宁互通至承张界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承德至张家口高速公路承德段丰宁互通至承张界三阶段施工图设计》、承德至张家口高速公路承德段丰宁互通至承张界TJ-6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河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2)《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关于开展承德至张家口高速公路承德段丰宁互通至承张界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6)《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7)《张承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8)《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

(9)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

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 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1.1.1评估对象

评估的对象是张承高速公路承德段TJ6合同段内的缸房营隧道工程。缸房营隧道为山岭重丘区、上、下行独立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其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1.1.2 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张承高速TJ6合同段缸房营隧道内的各分部工程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本合同段内的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的原则。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1.1.3评估目的

对张承高速TJ6合同段内缸房营隧道的各分部工程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本合同段内隧道施工中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1.1.4 评估办法

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三阶段施工图设计中的风险评价结果为主线,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及指标体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

1.1.5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2 、工程概况

2.1 隧道工程概况

承德至张家口高速公路承德段丰宁互通至承张界高速公路

TJ6合同段缸房营隧道位于丰宁县四叉口乡缸房营村,缸房营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隧道右幅K168+158~k170+500,长2342m,左幅L3K168+098~L3K170+4562358 m,隧道平面曲线右线为:R2400(698.405 m)+缓和曲线(320 m)+直线(992.102)+缓和曲线(220 m)+R1500(111.493 m),左线为:R2400(734.762)+缓和曲线(320 m)+直线(942.36 m)+缓和曲线(230 m)+R1700(130.878 m).隧道右线纵坡为(1.84/2317)+(2.5/25),左线纵坡为(1.84/2358).最大埋深182 m

2.2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设计速度:100km/h

隧道设计标准: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隧道;上、下行独立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

隧道建筑限界:a.净宽:10.75 m0.75 m(左检修道)+0.5 0m(左侧向宽)+2×3.75 m(行车道)+3.5 m(紧急停车带)+1.00 m(右检修道),b.净高:5 m.

车行横通道建筑限界:a.净宽:4.5 m;b.净高:5 m.

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a.净宽:2 m;b.净高:2.5m。2.3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2.3.1工程地质条件

(1)自然地理概况

缸房营隧道,地处燕西北山地区,区内地形起伏,该区域西北靠内蒙古高原,属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常年平均气候7.6-9.0℃.年平均降水量501.0-609.1毫米,年蒸发量1838.7毫米;年均日照2800~2900小时;无霜期150天左右,区域最大冻土深度1,26米。

(2)地质构造

项目区分布的主要大断裂为丰宁-隆化深断裂,断裂总体走向近EW向,全长210㎞,隆化至丰宁呈单一断层出现,断面南倾,倾角为70°-80°,构造带宽30~50m,影响底层包括太古界、长城系、侏罗-白垩系及晚侏罗纪侵入体。

该断裂于拟建主线K77+700处呈北东-西南向与线路斜交穿过。对本隧道影响很小,综合评价隧址区整体上新构造运动较弱,属于相对稳定区。

(3)地层岩性

隧道区地层为侏罗系(J)凝灰岩。

(4)不良地质特征与评价

隧址区总体地形起伏,未见滑坡,但隧道进出口开挖时已发生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5)水文地质评价

该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体含水量少,属于贫水区。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Ca,矿化度0.2972g/L,对

砼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物有微腐蚀性。

(6)地震地质综合评价

该区域是一个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区。

2.3.2岩土工程地质评价

(1)隧址场地稳定性评价

隧址区未见断层,也没有发生过强震,未发现区域性构造或大的断层,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大地震,表明场区具有较好的区域稳定性。

(2)围岩分级

①岩土层物理力学统计

注:(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为经验值或计算指标

(3)围岩的坚硬程度

微风化凝灰岩为坚硬岩,中风化为较坚硬岩,强风化为较软岩。

(2)、围岩级别划分

按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和物探成果划分围岩表,得出强风

化凝灰岩为V级,强风化~中风化为IV级,中风化~微风化为III 级,微风化为II级。

3、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我TJ6合同段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

3.1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级

(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

注:1.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

(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风险分级标准

(3)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成四级,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