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通过释放压缩储存的特定气体来抑制火灾的灭火

装置。它常用于需要快速启动、高效灭火的环境中,如电气设备室、服务

器房、贵重设备房等。本文将详细介绍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原理、构成要

素和实施步骤。

一、设计原理

1.灭火机理:气体灭火系统主要通过降低火灾点的氧浓度来抑制火焰

的继续燃烧。气体灭火系统通常采用抑制火灾发展的主动灭火原则,即在

火灾初期用足够的浓度的灭火剂将火焰扑灭。

2. 灭火剂选择:常用的气体灭火剂有七氟丙烷(HFC227ea)、CO2和

IG541、选择灭火剂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火灾场所特点、设备的灵敏度、环境影响、气体成本和气体遗留时间等。

二、构成要素

1.气体储存装置:气体储存装置通常由储气瓶、阀门和管道组成。储

气瓶应符合国家或国际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灭火控制系统:灭火控制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联动控制面板和操

作装置。火灾探测器可根据不同的灭火系统选择火焰、烟雾或热量作为探

测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面板。

3.管道网络:管道网络用于将气体灭火剂输送到被保护区域。管道应

按照国家或国际标准设计和安装,并注意减少管道压力损失。

4.喷嘴和喷头:喷嘴和喷头用于将灭火剂均匀喷洒到被保护区域。其

数量、位置和布置应根据被保护区域的大小、形状和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三、实施步骤

1.火灾风险评估:首先需要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被保护区域的火

灾风险等级和需要灭火的场景。

2.设计方案确定: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适用的气体灭火系统

设计方案,并综合考虑火灾探测器、灭火剂选择、气体储存和管道布置等

因素,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3.布置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布置图,明确灭火控制系统、气体

储存装置、管道网络和喷嘴/喷头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4.设备选型和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选择优质可靠的设备

供应商,并进行设备采购。

5.安装和调试:按照设计方案和布置图,进行设备安装和管道铺设,

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功能正常。

6.技术文件编制:编制详细的系统操作手册、维护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对系统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

7.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包括定期检测灭火剂压力、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完好性,以及定期对火灾探

测器、联动控制面板和操作装置进行功能测试。

总结: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灭火装置,在防火安全中起到重要

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步骤,可以确保气体灭火系统能够准确、

可靠地检测火灾,并在最短时间内启动灭火装置,有效地控制火势和避免

火灾扩散。同时,对气体灭火系统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也至关重要,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备选型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1.1《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23-1999)1.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DB50263-97)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2) 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1.5招标方担提供的相关图纸 2、设计原理: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对防护区进行保护(即向防护区喷放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气体,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在常温下可加压液体,在常温常压下能全部挥发,它的灭火机理是在高温下通过灭火剂的热分解产生含氟的自由基,与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支链反应的H+、OH-、O2-活性自由基发生气相作用,从而抑制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来实施灭火。 3、产品简介: 3.1七氟丙烷系统的特点: 七氟丙烷是当今天发用以替代哈龙的洁净气体灭火剂,是目前开发出来的替代物中的较优者,在国内有较成熟的运用经验。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3.1.1灭火效能高: 使用8%的灭火设计浓度能可靠地将防护区的火灾扑灭。 3.1.2环保性能好: 七氟丙烷臭氧消耗潜能值ODP=0不会破球大气臭氧层,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3.1.3贮存压力低: 由于七氟丙烷是一种可低压液化贮存的气体,其临界温度较高(+101.70C)、沸点低(-16.40C)、临界压低(29.12bar)饱和蒸汽压低(200C时为3.91bar)。故可在常温下长期贮存,贮存压力采用的是4.2Mpa级,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其压力递增较小,故对管网耐压要求较低。 3.2本公司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产品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 3.2.1阀门通径大、结构合理 现许多厂家生产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其储存容器采用常规的无缝气瓶,其阀门口径明显过小,灭火剂喷放时间长,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七公司的阀门结构与美国著名的消防企业KIDD公司和ANSAL公司阀门结构相同,其密封性能好,启动可靠,动作灵敏,阀门通径大,喷放时间短,完全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喷放时间要求。 3.2.2贮存容器规格的可供选择性大 现大多数单位的贮存容器规格较单一,品种少,选择性小,根本不能满足不同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而七公司瓶组规格齐全,备有60L、70L、90L、100L、120L、150L、180L七种规格瓶组均设有2.5Mpa和4.2Mpa级的钢瓶,共14类,完全能满足各种不同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1.1 概述 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区采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配电柜、新风和排风系统联动。 1.2 建设目标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扑灭,保障机房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不能对机房设备产生破坏作用,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保障工作人员在消防系统启动时的安全,既气体毒性要最小; 1.3 解决方案分析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部位的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如证券、基金公司机房、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等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其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性、低毒性在计算机机房灭火系统中广泛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应用方式上可分为管网式和无管网式,下面我们就这二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 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

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电气火灾; b)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 d)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4.1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500m2;容积不大于20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管网式灭火系统图如下: 管网式灭火系统原理图 (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声报警器 4.光报警器 5.喷嘴 6.火灾探测器 7.电气控制线路 8.灭火剂输送管道 9.信号反馈装置10.启动管路11.集流管12.灭火剂管路单向阀13.安全泄压阀14.压力软管15.灭火剂容器阀16.机械应急启动把手17.瓶组架18.灭火剂容器19.启动装置20.报警控制器 21.灭火控制器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2)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4.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5.DBJ/CT526-2009《海盾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6.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手册; 7.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 二.设计说明: 1.设计内容:对南方博时基金大厦项目进行外贮压HFC-227自动灭火系统工程设计。 2.设计保护对象共15个防护区,用一套有管网外贮压组合全淹没分配系统和两套有管网内储压全淹没分配系统、两套柜式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即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但是最多不超过八个防护区。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 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3.本设计管网系统充装压力为 4.2MPa(表压),无管网系统充装压力为2.5MPa(表压); 4.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为20℃。 5.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25h.围护机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 a. 6.系统灭火剂单位容积的充装量不应大于1231kg/m%%173. 7.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8.储瓶间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应有单独的通道,其通道应直接通向室外或者疏散走到道的出口.储瓶间应设应 急照明,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可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 9.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避免阳光照射。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 1.5倍。 10.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 11.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12.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13.喷头的工作压力≥0.7MPa(绝对压力)。 14.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置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 通室外。 15.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声 、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通过释放压缩储存的特定气体来抑制火灾的灭火 装置。它常用于需要快速启动、高效灭火的环境中,如电气设备室、服务 器房、贵重设备房等。本文将详细介绍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原理、构成要 素和实施步骤。 一、设计原理 1.灭火机理:气体灭火系统主要通过降低火灾点的氧浓度来抑制火焰 的继续燃烧。气体灭火系统通常采用抑制火灾发展的主动灭火原则,即在 火灾初期用足够的浓度的灭火剂将火焰扑灭。 2. 灭火剂选择:常用的气体灭火剂有七氟丙烷(HFC227ea)、CO2和 IG541、选择灭火剂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火灾场所特点、设备的灵敏度、环境影响、气体成本和气体遗留时间等。 二、构成要素 1.气体储存装置:气体储存装置通常由储气瓶、阀门和管道组成。储 气瓶应符合国家或国际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灭火控制系统:灭火控制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联动控制面板和操 作装置。火灾探测器可根据不同的灭火系统选择火焰、烟雾或热量作为探 测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面板。 3.管道网络:管道网络用于将气体灭火剂输送到被保护区域。管道应 按照国家或国际标准设计和安装,并注意减少管道压力损失。 4.喷嘴和喷头:喷嘴和喷头用于将灭火剂均匀喷洒到被保护区域。其 数量、位置和布置应根据被保护区域的大小、形状和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三、实施步骤 1.火灾风险评估:首先需要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被保护区域的火 灾风险等级和需要灭火的场景。 2.设计方案确定: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适用的气体灭火系统 设计方案,并综合考虑火灾探测器、灭火剂选择、气体储存和管道布置等 因素,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3.布置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布置图,明确灭火控制系统、气体 储存装置、管道网络和喷嘴/喷头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4.设备选型和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选择优质可靠的设备 供应商,并进行设备采购。 5.安装和调试:按照设计方案和布置图,进行设备安装和管道铺设, 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功能正常。 6.技术文件编制:编制详细的系统操作手册、维护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对系统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 7.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包括定期检测灭火剂压力、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完好性,以及定期对火灾探 测器、联动控制面板和操作装置进行功能测试。 总结: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灭火装置,在防火安全中起到重要 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步骤,可以确保气体灭火系统能够准确、 可靠地检测火灾,并在最短时间内启动灭火装置,有效地控制火势和避免

气体灭火系统最全、最详细的解读

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系统是传统的4大固定式灭火系统之一(水、气体、泡沫、干粉),应用广泛,具有灭 火效率高、灭火速度快、保护对象无污损等优点。气体系统一般根据灭火介质命名,目前常 用的气体系统有CO2系统、七氟丙烷~、IG-541或混合气体~、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第1节: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4 一、CO2灭火系统。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常温常压CO2为气相,当储存于高压气瓶中<临界温度31.4℃气、液2相共存。灭火时,一是CO2释放压力骤降,CO2由液态变成气态,稀释空气中含氧量,这是窒息作用;二是CO2释放时由于焓降关系,CO2温度急剧下降,CO2形成细微的固体干冰粒子,干冰吸取热量而升华,这是冷却作用 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液态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吸热,热解产物抑制燃烧过程。七氟丙 烷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的气体,其密度约是空气的6倍,可在一定压力下呈液态储存。该药剂为洁净药剂,释放后无残余物,不会污染环境和保护对象。灭火时,一是七氟丙烷迅 速由液态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二是七氟丙烷的热解产物对燃烧过程也具有相当程度的 抑制作用 三、IG-541或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属于物理灭火剂,混合气体释放后 把氧气浓度降低到不能支持燃烧来扑灭火灾(窒息)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氩气、CO2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N250%、Ar40%、CO210%),该类气体在大气层中 自然存在且来源丰富,对大气层臭氧没有损耗,其消耗臭氧能力值ODP=0,也不会产生温 室效应。混合气体无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 反应,从环保角度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灭火剂 该混合气体释放后,能将防护区含氧降至15%,同时又把CO2升至4%(通常防护区的空气 中含有21%的氧气和<1%的CO2,当防护区中氧气降至<15%大部分可燃物将停止燃烧) CO2比例的提高,将加快人的呼吸速率,提高人体吸收氧气的能力,从而补偿环境气体中的 氧气浓度,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灭火系统中灭火设计浓度≤43%时,该系统对人体安全无害

消防工程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与设计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与设计要求一、灭火机理与适用范E 二、其他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 1.一般规定 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3)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

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6)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7)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条文说明:灭火剂的泄漏以及储存容器的检修,还有喷放灭火后的善后和恢复工作,都将会中断对防护区的保护。由于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一般都为重要场所,由它保护而意外造成中断的时间不允许太长,故规定72小时内不能够恢复工作状态的,就应设备用储存容器和灭火剂备用量。 本条规定备用量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确定,是按扑救第二次火灾需要来考虑的;8)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CTC。 9)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设计。 10)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

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11)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12)喷头得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13)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14)一个防护分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十台。 15)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2.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1)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1倍。 2)固体外表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 3)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o4)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一、工程项目本工程为全淹没低温S 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工程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2006); 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5、建筑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平面图; 6、本设计参照杭州华神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应用设计说明; 7、国家现行其他规范标准。 三、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设备安装:感烟、敢温探测器吸顶安装;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距门楣上方20CM 处安装;紧急启停按钮距地1.5M 安装;报警主机、灭火主机暂定安装在机房外走道,距地1.5M 处安装;各类模块随控制设备安装。 2、总线敷设:各线路穿电管吊顶内明敷。报警信号二总线采用 ZR-RVS-2*1.5 ;DC24V 电源二总线采用ZR-BV-2*1.5 ;灭火控制线采用 ZR-BVN*1.5 。管线敷设一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规范、电气设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四、灭火系统 1、灭火方式:全淹没低温S 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 2、灭火系统具备:自动、电气手动两种控制方式。自动和电气手动控制方式的转换 在灭火主机上实现。

3、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在有人值班的情况下应采用电气手动控制,当有人发现火灾时,无论采用哪种控制方式,均可使用手动启动按钮,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4、自动控制方式:将灭火控制柜的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时,整个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这是,当任意一只火灾探测器接受火灾信号时,即发出火警异常声、光信号。当感温、感烟两种火灾探测器同时接受火灾信号时即发出火警异常声、光信号。经过30 秒左右的延时,发出联动指令信号,关闭联动设备,然后发出灭火指令,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5、电气手动控制方式:将灭火控制柜的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 位置时,整个灭火系统处于电气手动控制状态;这是,当火灾探测器接受火灾信号时,即发出火警异常声、光信号。而不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当值班人员检查火情,确需启动灭火系统扑救时,可按下相应区域的手动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6、防护区门外侧,设置手动控制盒。手动控制盒中,设置紧急启动和紧急停止两个按钮。当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或电气手动控制状态,报警系统未发出火灾报警,而人为的已发现火情,确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发出警声、光信号,关闭联锁 设备,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当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在延时时间内,发现不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扑救,可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即可阻止灭火控制柜灭火指令的发出,不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 7、每个保护区均应与外界完全隔断,保护区的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及技术要求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及 技术要求 一、设计依据 1、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GB50263-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4、GA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5、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6、****应急设备有限公司产品样本。 二、设计内容 对**********机房工程按照消防规范要求进行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进行设计。 三、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 1、保护区域内具有独立的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及气体灭火功能; 2、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 3、在自动方式下,系统在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复合动作的情况下,自动释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在开始释放气体前,关闭非消防电源、空调系统,系统具有0-30s延时功能并同时在保护区内外可发出声光报警,以通知人员疏散撤离。 4、在手动启动方式下,人员可到保护区外,利用紧急启停按钮启动七氟丙烷气体灭会系统,气体释放前同样具有延时声光报警功能,气体释放后气指示灯发出警示提醒人员防护区内气体灭火剂

喷放人员勿入。 四、设计条件 1、防护区未独立封闭区间,环境温度200C,相对湿度≤95%,不结露;防护区内吊顶上、地板下为同一个防护区,与其他区域为完 全隔离的防火分隔; 2、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允许承受压强大于1200Pa,耐火极限大于0.5h; 3、防护区的门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琪耐火极限大于0.5h,承受压强大于1200Pa;门上安装弹性自动闭门器; 4、防护区的窗为开开启的防火窗,其耐火极限大于0.5h,承受压强大于1200Pa; 5、防护区内的照明为市电正常照明和UPS应急照明; 6、防护区出口处安装“安全出口”标识,其标识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五、设计参数 本设计为无管网单元独立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十层保密屏蔽机房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区,十四层屏蔽机房、内网机房。外网机房、电源室各为一个对立的防火区。系统工作压力为2.5MPa。即在规定的≤8s内向其中一个防火区内均匀地喷放足量地七氟丙烷药剂,使其充满这个防火区并达到设计灭火浓度,此时能将防护区内任一部位发生地火灾扑灭。具体相关参数见下表:

123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书

123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书 1、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由报警主机、驱动瓶、贮气瓶、管网、选择阀、集流管、喷嘴、称重装置等组成。 2、报警主机的功能。 ⑴、报警主机带有各保护区域的烟、温感报警功能。 ⑵、带有警铃和声光报警器警报功能。 ⑶、有防护区门边手动紧急延时启动功能。 ⑷、有手动紧急启动、停止功能。 ⑸、有手、自动转换、联动驱动瓶、选择阀、风机、风阀等功能。 ⑹、提供开关量或24V信号与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联网功能。 ⑺、配有拨码开关可对烟、温感线路和电动阀线路进行监测和屏蔽功能(云涛气体主机)。 3、报警主机的工作原理: 一般每个保护区都会两路报警回路,一路烟感一路温感,报警主机手动状态时,烟、温感报警只会联动警铃动作,不会联动其它设备动作,当报警主机为自动状态时,一路报警设备报警联动警铃动作,二路报警设备报警时联动声光报警器动作,同时主机开绐延时,一般为30S(可以调节时间0S、15S、30S、60S),延时完后输出24V电压给驱动瓶电磁阀或电爆阀动作,阀被打开后,驱动瓶气体经铜管驱动气瓶阀门打开(有二个区时才会配选择阀同时打开选择阀),气瓶气体经高压软管、集流管、选择阀和管网到达保护区进

行灭火,当管网有高压气体时,压力开关动作,放气指示灯点亮,提醒不能入内,另外经延时后输出的24V电压联动保护区内风机停止,各对外的风口关闭。如果选择阀未能打开,气体会经集流管上面的泄压阀进行泄压。 4、称重系统: 对各贮气瓶的重量进行监控,当贮气瓶气体泄漏时称重系统会发出报警声音。 5、联网功能: 气体主机报火警、故障、气体释放时会输出一个开关量或24V 电源经继电器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输入模块进行转换向火灾自动报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 6、注意事项: ⑴、检查测试时一定要断开驱动瓶的电源线路。 ⑵、检查时先要将主机打在手动状态。 ⑶、在气瓶间或防护区工作时,防火区的门要保持常开状态。 ⑷、检修时要注意保持与各贮气瓶、驱动瓶手动紧急启动接钮的距离。 ⑸、检查测试完成后恢复以上断开线路。

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附件: 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一、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依据设计规范及该机房的平面布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采用机房部分自成系统,报警设备选用国产设备并通过输入/输出模块向大厦消防报警主系统输送一警(感烟探测器报警)、二警(感温探测器报警)、放气及故障等报警信号,系统配置如下:1)在气体灭火防护区内分地板上、地板下(即上、下),分别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BTS机房只按顶板下一层布防); 2)在气体灭火保护区内、外设置声光报警器,保护区门外设置放气指示灯及紧急启停按钮; 3)气体钢瓶驱动盘设置在灭火药剂钢瓶间内; 4)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设置在本层值班室内。 3.气体灭火系统: 1)保护区的概况: 依据设计规范及用户要求并结合防护区的建筑特点,本设计采用全淹没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按照组合分配形式进行设备配

置,各防护区具体情况如下: 2)对防护区的设计要求: (1)防护区内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0°C; (2)防护区的机械通风在灭火系统启动前应自动关闭或停止的技术措施; (3)防护区应封闭良好; (4)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6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防护区的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自由门; (5)防护区的门窗及维护构件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6)防护区内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的通道和出口,并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3)系统操作及控制方式: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1)保护区和消防控制室均无人时采用自动控制,由两种火灾探测器同时探出火灾信号,通过灭火控制器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2)当有人值班或防护区内有人工作时,应采用手动操作,人员发现火灾后,按动防护区外的启动按钮,通过灭火控制器自动启动系统进行灭火。这两种启动方式在喷射药剂前均有一段延时,并发出警报。在延时阶段中,由控制器切断非消防电源、停止防护区内通风

七氟丙烷气体(FM200)灭火系统技术方案说明

七氟丙烷气体(FM200)灭火系统技术方案说明 计算机房七氟丙烷气体(FM200)灭火系统技术方案说明 (一)、设计依据 计算机房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规范标准和资料: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 116-88。 #美国防火学会NFPA2001标准(即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标准)。 #上海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规程》DG/TH08-307-2002。 #国家公安部公消[1998]001号,《七氟丙烷(HFC-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及使用暂行规定》。 #七氟丙烷供货商提供的产品规格,参数资料。 #业主提供的保护区域建筑平面布置图。 (二)、主要设备 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药剂储存和喷放设备、报警和控制设备。 药剂储存和喷放设备主要包括有七氟丙烷(FM200)气体钢瓶、钢瓶固定支架、瓶头阀电磁启动器、瓶头阀手动启动器、高压软管、气动软管、喷嘴等。 报警和控制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气体控制盘、烟感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停按钮、警铃、蜂鸣器及闪灯、气体释放指示灯、压力开关等。 (三)、保护区概况及设计 本系统用来保护四楼的计算机房。根据经济合理、优化设计的原则,在保证系统性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对保护区作了如下的划分,共用一套系统: 计算机房,面积S=250 m2,净高h=4.0m,体积V=1000m3 ,所需七氟丙烷(FM200)气体120L钢瓶N=6个,七氟丙烷药剂用量为618Kg,设计浓度8%。

本方案钢瓶间设置在二楼。系统采用氮气增压输送,增压压力为4.2MPa,在7秒钟内喷射一定浓度的FM200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并且要求浸渍时间不少于3分钟,将保护区的火扑灭。 (四)、系统设计性能 1.基本设计参数 (1)保护区有关参数:见附表 (2)保护区为独立封闭空间 (3)保护区设置通风设备 (4)保护区设计环境温度为20℃ (5)海拔高度修正系数为1 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最小设计灭火浓度为8%(20℃时),在7秒钟内喷射一定浓度的FM200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并且要求浸渍时间不少于3分钟。 2.对保护区的要求: (1)保护区应为独立区域 (2)保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小于1200Pa。 (3)喷放FM200前,应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4)保护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FM200灭火剂前应关闭,?并设置防火阀门,关闭通风口。(5)保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保护区内打开。 3.对钢瓶室的要求 根据国内规范的要求,存放气体钢瓶组的房间(钢瓶室)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房间,设在各个保护区域外,并且有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的出口,设有可关闭的门。钢瓶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温为-10℃~55℃,钢瓶间宜设有通风装置,保持干燥通风。FM200贮瓶应避免阳光直射,不允许在瓶站存放可燃、易燃和腐蚀性物质,不允许受到震动和冲击。钢瓶间的面积约需8m2。 4.系统控制方式

FM-200设计及技术说明

FM-200灭火系统 特点及设计说明 FROM THE LEADERS IN CLEAN AGENT FIRE EXTINGUISHING TECHNOLOGY 2013年4月13日

多年来,人们认为HALON 1301是适合各种不同应用的最佳火灾抑制剂,它能够快速扑灭各种程度的火灾,尤其能有效地保护宝贵财产,不会产生损坏精密仪器、设备的残余物。另外HALON1301系统可用于有人或无人值守的被保护空间。 随着人们对HALON 1301的进一步认识,发现HALON 1301有可能破坏臭氧层,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从1993年底开始,几乎在在全世界人们都在寻求一种替代产品,从而发现了FM-200灭火剂。它具有如下特点: 安全限界限 对于保护人的生命,高度机密和宝贵的设施,保护其它无法补偿的财产,乃至最重要的,您企业的生存。防火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件绝对必要的事情。您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有效的防火装置。FM-200为您提供只有时间才能买得到的重要的安全限界限。 FM-200十秒之内灭火 火由小到大是以指数速率发展的。高温和烟在最初几分钟对于精密电子设备破坏性最大。致命的燃烧产物在火燃烧的最初阶段产生得最多。 FM-200能够在十秒钟之内,火势还不能发展起来时完全扑灭A,B和C级火。在那关键性的几秒钟之内扑灭火能够挽救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设备,并避免停产损失。其它灭火剂需要六十秒或更长时间才能发生反应。 这种耽搁可以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失,维修与停产。FM-200的快速反应和极好的燃烧抑制能力能够避免灾难性的后果。 性能好的缘由 FM-200的灭火过程是活性化的。其主要反应是在分子阶段物理化地冷却火焰。FM-200(HFC-227ea)和冷冻用化合物同属一类。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的热转换剂。FM-200实质性地把火中的热能消除,以至燃烧反应不能维持下去。另外,FM-200还具有一种化学灭火反应。它在火中释放痕量游离基,以最终阻止燃烧的连锁反应。 不不仅仅防止火的损害 FM-200不仅能够防止火本身造成的严重损害,而且消除了灭火剂本身对精密设备与仪器的损坏。FM-200是一种无污染气态剂,不含有颗粒或油污残余物。其它灭火装置,例如水,泡沫或干化学制品,灭火剂本身与火一样具有破坏性。 由于FM-200不会大量降低氧气量,对于一般重要财产所在的有人空间,其使用十分安全。FM-200排放气体之后,可通过简单的通风消除气体,使您很快恢复正常工作。

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及说明

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及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 2. 国际标准ISO/CD14520-15《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 3.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08-307-200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规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5.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产品说明》。 二、设计条件 1. 本工程保护数据运行区一个独立的防护区域,采用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 2. 本设计安全淹没灭火方式设计。设计喷放时间小于10秒。 3. 本工程保护区域按最低环境温度为10C设计,按最高环境温度为30r校核。 4. 本工程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采用独立的火灾自动探测与报警及联动气体控制系统。联动气体灭火控制装置控制的范围设置气体灭火的一个防护区域。 三、本柜式灭火装置具备的基本功能 1. 防护区域内具有独立的火灾自动探测、自动报警及气体自动火灾功能。 2. 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肯有自动、手动两种电启动方式。 3. 在自动方式下,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具备在两只不同类型火灾探测器复合动作的情况下,自动释放七氟丙烷灭火剂灭火在开始释放气体前,具有秒可调的延时功能,同时在保护区内外可发出声光报警,以通知人员疏散撤离。 4. 在手动电启动方式下,人员可在保护区外,利用启动按钮启动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 气体释放前同样具有延时声光报警(这种手动启动方式在自动状态下同时有效)。 5. 无论是采用自动或手动按钮方式启动了柜式七氟丙烷气体装置时,在开始释放前的延时阶 段,均可以在区域外利用手动止按钮终止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的进一步动作。 6. 无论在手动或自动状态下,任一探测器的动作都会引起有效的报警。 7. 第一只七氟丙烷储瓶都装有压力表,具有检漏功能。 四、柜式灭火装置对气体保护区的要求

IG541自动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一、简介 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由于这些气体都

是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且来源丰富,因此它对大气层臭氧没有损耗(臭氧耗损潜能值ODP=0),也不会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产生影响,更不会产生具有长久影响大气寿命的化学物质。混合气体无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及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产生反应。以环保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灭火剂。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由火灾自动探测器、自动报警控制器、自动控制装置、固定灭火装置及管网、喷嘴等组成。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三种启动方式。根据使用要求,可以组成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采用全淹没方式,实现对单个防护区、多防护区的消防防护。主要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配电房、油浸变压器、自备发电机房、图书馆、档案室、博物馆及票据、文物资料库等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可用于扑救电气火灾、液体火灾或可溶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及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但不可用于扑救D类活泼金属火灾。 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的组成如下: IG-541混合气体成份及质量要求表1 IG-541混合气体物理性质表2 IG-541混合气体灭火机理属于物理灭火方式。混合气体释放后把氧气浓度降低到它不能支持燃烧来扑灭火灾。通常防护区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和小于1%的二氧化碳。当防护区中氧气降至15%以下时,大部分可燃物将停止燃烧。混合气体能把防护区氧气降至12.5%,同时又把二氧化碳升至4%。二氧化碳比例的提高,加快人的呼吸速率和吸收氧气的能力,从而来补尝环境气氛中氧气的较低浓度。灭火系统中灭火设计浓度不大于43%时,该系统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地设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生产和储存装置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4.1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0.4.2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1.0.4.3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1.0.4.4 电气火灾。 1.0.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5.1 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1.0.5.2 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1.0.5.3 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0.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全淹没灭火系统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2.1.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local application extinguishing system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2.1.3 防护区protected area 能满足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2.1.4 组合分配系统com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s 用一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2.1.5 灭火浓度flame exting uishing concentration 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2.1.6 抑制时间inhibition time 维持设计规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固体深位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设 计 方 案 书 北京利达华信电子有限公司2009 年10 月12 日

目录 一、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2、设计条件 3、设计方案 4、防护区的设置和系统要求 5、安装要求 6、验收 7、系统和管网的设计与计算 8、检查和保养 9、注意事项 10、灭火系统功能及动作原理程序方框图 二、设计计算书

三、系统及管网平面图 一、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GA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2)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标准 (4)建筑平面图 (5)利达海鑫公司产品设计说明书 2、设计条件 (1)采用组合分配式灭火系统保护防护区 (2)防护区为独立封闭空间 (3)防护区内均设通风设备 (4)灭火剂储瓶间应设置在防护区附近 3、设计方案 (1)防护区情况 本工程共分4个气体灭火区。 第一气灭区为雷情信息处理机房,面积为116平方米,高为4.2米;第二气灭区为情报信息处理机房,面积为149平方米,高为4.2米;第三气灭区为一体化机房,面积为250平方米,高为4.2米;第四气灭区为军训布网机房,面积为114平方米,高为4.2米;第五气灭区为作战信息处理机房,面积为126平方米,高为4.2米。

(2)灭火方式 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灭火剂药剂,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能将任意位置的火灾迅速扑灭。 (3)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有自动,电气手动、机械应急手动操作三种,即在有人工作或值班时采用电气手动控制,在无人执守的情况下,才采用自动控制方式。 4、防护区的设置和系统要求 (1)瓶组间的防护区内温度应为0~50℃;防护区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0℃。(2)防护区灭火时应保持封闭条件,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放火阀等开口,在喷放灭火剂前应做到自动关闭。防护区的泄压口适宜设在外墙上,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三分之二以上。当门外设有弹性闭门器或弹簧门的防护区,其开口面积不小于泄压口计算面积,可不需另设泄压口。 (3)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4)防护区应有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出口,保证人员在30S内撤出防护区。防护区和瓶组间内宜配置消防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火灾照明灯或疏散标志灯。 (5)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 (6)防护区应有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出口,保证人员在30S内撤出防护区。(7)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释放灭火机前或同时,应保证必要的联动操作,即在灭火系统发出指令时,由控制系统发出联动指令,切断电源。 (8)灭火系统瓶站,设置在防护区附近专用独立的房间内,耐火等级不低于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计说明及规范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计说明及规范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计说明及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的规定及保护区用房的使用特点,对该工程机房设置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工程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系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气体灭火设备等部分组成。 一.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设置 本工程机房内需保护的相关设备为通讯电子设备,不可用水实施灭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的规定,结合建筑结构特点,该工程采用柜式无管网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以单元独立形式进行防护。 七氟丙烷为洁净灭火剂,因其无色、无味、不导电、性能稳定、无环境污染,能够用于扑救多种类型火灾,因而是卤代烷的首选替代物。作为一种优良的灭火手段,在工业发达国家应用相当广泛,加之其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普遍地应用于许多具有火灾危险的

第四章配、经试验合格的成品,不得随意用未经 试验的零部件代用。 3.严禁无关人员乱摸乱动灭火装置部件及 操作按钮。 4.保养、检查、维修必须作好详细记录,如 需要时可来函或来电我公司协助解决具体 问题。 5.防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 疏散出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6.根据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气体灭火系统的运行使用应 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 7.不宜使设备受阳光直接照射,室内温度不 宜超过30℃(必要时应作降温处理); 本工程施工前期、中期及竣工验收必须遵照 GB50263-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 范》相关要求执行,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并严格按图施工,竣工后经相关部门检测验 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IG541溷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使用说明书

1 前言 ●感谢贵单位选用了本公司生产的IG-541混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到交付使用已经历了下列程序: 1、参照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设计规 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2、根据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标准审查委员会审查的Q/HSB06-2000 《IG-541混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和ISO/CD14520-15(1997年第 3版)《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国际标准的指标和 要求组织生产和检验。 3、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控制系统组成完整的自动灭火系统。 4、具备气体灭火系统施工资质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灭火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测试合格。 6、系统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以上每一程序均有书面资料,使用单位应妥善保存,管理人员应熟 悉这些资料,并认真阅读说明书。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好的用户,有一个好的维护和保养。贵单 位在维护保养中有困难,本公司将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2灭火系统简介 ●灭火特点 1)保护环境。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 大气层中的氮气(N 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 2 )三种气体 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故它的释放只是将这些天然的气体放回大气层,对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且此灭火剂在灭火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污染环境、无毒、无腐蚀、电绝缘性能好。 2)保护生命安全。IG-541混合气体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喷放时 不会形成浓雾而影响视野,利于逃生,且防护区内的工作人员仍能正常地呼吸,便于火灾发生后能及时扑救,减少损失。 3)保护财产安全。IG-541混合气体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喷放时 温度变化很小,不会对保护设备构成伤害。 ●灭火机理 通过降低防护区内的氧气浓度(由空气正常含氧量的21%降至%),使其不能维持燃烧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适用范围 A类——固体表面火灾;B类——易燃液体火灾,包括一定量的庚烷火灾;C类——电气设备火灾,如计算机房、控制室、变压器、油浸开关、电路断路器、泵和电动机等。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房、广播通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