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英语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的差异

对于语言学习,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很重要,尤其是归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英语和汉语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因此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上都有差异。常有人说,“写作不要用中文思维,要用英文思维”,说了等于白说,因为压根不知道啥是英文思维...之前有上过不少翻译课,我觉得了解这些内容对我的翻译和写作都帮助很大。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英汉的几种差异,希望有帮助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想象一棵树,这棵树首先有树干,然后再有生长出来的树枝,每根树枝又会长新的枝杈,就这样一直生长,最后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英语这种语言就如一棵树,首先要保证“形合”,有严格的句法,主谓结构完整,且常有连接词关系词等链接。再长的长难句都一定是有主干中心句的。而汉语重意合,不像英语那么严格强调外在逻辑词。

所以了解这个差异,在翻译、写作还是阅读中,我们就能’对症下药“了。看到复杂的英语句子,首先找准主干!简言之,就是谁做了什么事。中心意思你都知道了,其余的那些什么副词、形容词这些修饰成分,还能难倒你吗?

1、静态与动态。

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汉的差异并不是绝对,只是相对来说。比如“参观,摆放”visit,常见的书面表达有“to paya

visit to”等,这里就是动态词转化成静态词了。

2、抽象与具体

从上一段可以看到,英语动词的名词化也就使表达抽象化了。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例句;汉语:他讲话时,态度坚定,但面带愁容。英语:He spoke with firmness,but his face was very sad.firmness这里就是抽象名词,看到这类型的汉语或者英语时,回顾一下中英的差异,在翻译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好处理一些。如果是英译中,就可以对英文进行具体化,体现汉语表达的特征。

3、被动与主动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中的被动,我觉得是相对于汉语来讲的。因为汉语中不会特别注意主动与被动的区分。比如四级翻译练习.中的例句:“礼物常用红色或其他喜庆的颜色来包装”。汉语这样表达符合语言习惯,但是英语并非如此。礼物肯定是被包装的,所以译成“The gifts are usually packaged in red or other festive colors”。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知识讲解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 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 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 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

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而语调群分为调头、调体和调尾组成。英语中语调的特点如下:一般地说,低调冠,高调头,调身用平调且依次渐变滑动降低。语调核心接受句子语调,有调的变化,或升调或降调。由此,汉、英两种语言的语音对比,主要是音高变化的对比。 二、语汇是语言中语词的总汇。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语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汇,指的地语言中的语和词(简称语词)的总汇;狭义的语汇,指的是语言中的语的总汇。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汇,其含义是广义的,即指的是语言中语和词的总汇,与传统的包括语和

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一、英语重形合(句子间通过连接词,比如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介词等,进行有形连接),汉语重意合(不注重句子外在的有形连接,而是靠内在结构和语义来连接) 随手找一些例子我们来阐述一下。 爱情也罢,灾难也罢,无论影片会拍成何样,能触及到那样一场夹杂在家国情仇动荡年代的“旧事”,已经是对悲情历史的一次打捞与情绪,甚至是反省,就像那艘被命名为“太平”的轮船,永远承载着中国人对太平的巨大渴望。 这段话的句与句之间,除了“无论”以外,没有其他有形的外在连接,可以说相当松散,但其内在的语义仍然是清清楚楚的。这就是典型的中文句式。 那我们来看看典型的英文句式是怎么写的:

The feeling of affinity, the participation in a common culture and traditions, the awareness of a common destiny, which are of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sentiment and patriotism, are transformed by nationalism into a political mysticism in which th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state become super human entities, apart from and superior to their individual members, entitled to absolute loyalty and, like the idols of old, deserving of the sacrifice of men and goods. 上面句子中出现了大量的连接词,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很难想象一句英文句子能够成立。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区别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

英语汉语词义差异对比

英语汉语词义差异对比 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这里我们粗略探讨一下英语国家的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我们只围绕语言交际这一方面进行考察。至于其他,如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性等等与语言交际无关的差异,则不赘述。即使在语言交际范围内,我们也只能探讨一些最常见的差别。 一、英语汉语词义差异对比 比如,“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意是大不相同的。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有许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此外,还有其他区别。在美国intellectual 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用于贬义,如同我国文化大革命中叫“臭老九”一样。 这个例子说明,切不可以为双语词典上的注释都是词义完全对应的同义词,不要以为在不同的语言中总能找到对应词来表示同一事物。 一般而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的比较

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的比较 英语中的音标类似于汉语拼音。英语中共有48个音素,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种,其中元音音素有20个,辅音音素有28个。元音音素类似于汉语拼音的韵母,辅音音素则类似于汉语拼音的声母。 元音音素20个为:/i:/ / i / / e//?/ /a://Λ//?://?//u://u//?://?//ei//ai//?u//au//?i//i?//ε?//u?/ 辅音音素28个是:/p/ /b/ /t/ /d/ /k/ /g/ /f/ /v/ /θ/ / e/ /s/ /z/ /?/ /?/ /t?/ /d?//tr//dr//ts//dz//h//m//n//?//l/ /j/ /w/ /r/ 英语音标与汉语拼音 一、辅音音标与声母 其中浊辅音有:/b/ /d/ /g/ /v/ /e/ /z/ /?/ / r/ /dz/ /d?/ /dr/ 清辅音有:清辅音/p/ / t/ / k/ /f/ /θ/ /s//?/ / h/ /ts/ /t?/ /tr/ 并且大多数辅音音素都可以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一一对应,发音也相似或基本相似.例如:英语音素[b]——汉语拼音"b"; 英语音素[p]——汉语拼音"p";[t]-t d-[d] [k]-k g-[g] [f]-f v- [v] h- [h]; r- [r] [s]-s [ts]- c [?]-sh [t?]-ch [d]-d [g]-g [dz] w- [w]–z- [z]z [r]-r [d?] –zh [h]-h [m]-m [n]-n [l] –l .虽然英语音素与汉语拼音不管是音位还是发音时的口型都完全不同,但我们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进行对比不仅有助于同学们掌握,又有助于同学们记忆.辅音字母的发音所对应的音素与字母的形状完全一样.这样也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掌握.而字母组合[t?]同ch(如chi吃), [?]的发音同汉语拼音sh (如shi 师 she舌)。同学们在读单词的过程中,只要碰到字母组合ch,sh 就可以联想到汉语拼音ch,sh ,很容易就知道其发音.还有几个特殊的辅音音素,我们也可以想办法让学生们用熟悉的汉语拼音把它们对应起来.例如:英语音素 [j]虽然与汉语拼音j 形状相似,但发音却大相径庭.[j]的发音与汉语拼音ie相似. 二、元音音素与韵母 学会了辅音音素的发音还不能进行正常的拼读,我们还需要掌握元音音素的发音.英语中的元音音素就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韵母对照进行学习.英语中的元音音素共有20个,分别为:单元音12个,双元音8个.其中单元音又分为短元音和长元音.短元音有:[ i ] [[] [C] [u] [Q] [e] [A]; 长元音有:[i:] [[:] [C:] [U:] [B:];双元音有:[ei] [aI] [CI] [au] [[u] [i[] [Z[] [u[].[B:]和[Q] 的发音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B 可以对照学习,[B:] 音长,口型大;[Q]音短,口型小.同样[[:]和[[]与拼音e 对照学习;[i:]和[ i ]与拼音i;[C:]和[C]与Bo; [U:]和[u]与u;[e],[A]和[aI]与Bi 等等.双元音是由两个

汉语与英语的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英汉语法上的体现 我的日记2008-01-05 21:42:00 阅读1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是从不同的传统文化中孕育而来的,脱离了中西两种传统文化,便不可能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取向等。因中西文化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英汉两种语言语法特点迥异,也折射出英汉两种语言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的特征。正如平洪(1999)《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一文中所说:语言和文化是两个关系密切的结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使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文化又影响和渗入语言结构的各个部分。语言反映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文化与语言的这种密切关系都可以在语言结构的音系、语法和词汇系统中明确地找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汉语是汉民族在长期共同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汉语无论从文字还是从语法上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长期以来是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提倡“以类和之,天人和一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宋代程朱理学认为“物我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宋·程颐、朱熹)这种思想体现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迷惘、崇拜。因而汉语常常有脱离物质基础和现实的情况,不求语法上的逻辑严谨,甚至出现一些完全不符合客观事物逻辑的语法,滋生一种主观猜测、富于想象的文化心态。中国人信奉儒家思想,讲究中庸之道,发表看法时总是用一些模棱两可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汉语成为一种“含而不露”、“过犹不及”的语言。由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人的思维具有重综合轻分析,重归纳轻演绎的特征。正如贾玉新教授所言:“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以及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美国人 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 例如::救火、抓效率、抢速度、吃食堂、看医生、晒太阳、恢复疲劳、等,这些动宾结构与客观事物的逻辑完全不符,然而它们又约定俗成地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语言。再如“他乘火车北上”,“他乘汽车南下”、“他上你家去了”,这些句子中的“上”、“下”并没有实际上、下之意,但它又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西方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英语语法的影 与汉语不同,英语(及欧洲其他语言)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实验,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表现在语言上即强调形式的外露及形式上的完整。这种形式上的要求是如此强烈,因而在把汉语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译成英语时总让人非常狼狈,因为不得不把原来含蓄深藏的东西一一明白无 余地说出来。 西方传统文化自古就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即天人相分的思想。这种天人相分的思想促使人们不屈不挠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地位,他们相信这不是天命,而是由于自己的懒惰和缺乏斗争精神所致,顺从命运的人受到人们的唾弃。”(贾玉新,1997)可见,这种天人相分的传统文化滋生了西方人一种冒险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西方人的思维常常是尊重客观规律和符合客观事物的逻辑,使西方人形成一种重分析、求思辨的思维习惯和求实与理性的文化心态。因而英语语法常以客观物质现象为基础,具有明确化、条理化、精确化和逻辑性的特点。正如贾玉新教授所言:“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切二分,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维方式和重逻辑的思维模 式,以及力求…精确?的言语观”。 四、英汉语法特点的差异 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英汉语法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英语语法较汉语语法规范、严谨。英 汉语法特点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逻辑严谨性不同 英语的语法结构很注重严谨性,常常与逻辑学的术语相通,即它们不仅意义相同,而且形式也完全一样。例如:as soon as, no sooner … than, hardly … when (一……就);so long as (只要……就);only if (只有……才);unless (除非……才);no matter … (无论……都) 等等。英语语法严格地利用这样的逻辑术语作结构词,使英语表达的意思明确、清楚,避免歧义的产生。而在汉语语法中使用这些结构词并非如此,表达时常常省略,容易产生歧义。例如:“天气好,我们去旅游”。这句话省略了结构词,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如果天气好,那么我们去旅游(表假设);二是,除非天气好,我们才去旅游(表条件);三是,因为天气好,所以我们去旅游(表因果)。再如:“你准时到达,咱们就出发”。这句话省略了结构词,也会产

英语、汉语表达差异的比较

英语、汉语表达差异的比较 郭平 (苏州市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11) 摘要: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两种根本不同的语言体系,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各自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要教授并使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就要摒弃汉语化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英语原文。 关键词:英汉表达差异比较 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是属于根本不同的两种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汉藏语系,两者的差异很大。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就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英汉表达上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对英语原文的理解,提升英语的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此对常见的英汉表达差异进行比较,为的是提醒英语学习者要正确地掌握英汉表达的差异,并求教于英汉语言界同仁。 壹、形容词(指颜色方面)表达的比较 英汉中有不少用颜色来表达的词组,但各自形成了独特的用色习语。如:To be black in face 脸色铁青;To have grey hair 头发白了;To beat sb.black and blue 把某人打得青一块,紫一块;A blue film 黄色电影;Black tea 红茶。 贰、动词短语表达的比较 英汉都用动词表达动作,但在习惯用法上仍有许多不同,在表达动作时,英语往往侧重于动作的完整性、形象性和准确性,而汉语则侧重于动作的简洁性及紧急性。 例1.He was very happy and jumped up and down .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例2.I asked him to study hard, but he turned a deaf ear to me . 我叫他努力学习,他不听我的劝告。例3.He smiled from ear to ear. 他咧开嘴笑。 例4.The kettle is boiling. 壶里的水开了。在例1中,我们发现此句的英语表达比汉语表达更完整,而汉语表达又比英语表达简炼,它只强调动作本身。英语表达要比汉语表达更使人易于理解。例2的英语表达比汉语表达更形象。把“聋的耳朵”转向说话者,这就意味着“听不进别人的话”,进而指“不听别人的劝告”。此句的汉语表达一般化,缺乏形象性,很难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难看出,例3的英语表达比汉语表达要准确、生动。例4中用“is boiling”来表达此动作正在进行,是一个持继性的动作,而汉语用“开了”来表示相同的动作,有动作已完成的意思,众所周知,正开着的水不可能一下子停止沸腾,所以,这例子的英语表达更接近于生活。

英文与中文的比较

英文与中文的比较 英语和汉语有许多的异同。 总的来说英文要比中文容易学习的多。英文和中文尽管是分别属于东、西两个半球的语言,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相同之处的。例如,中文中有语素这么个说法,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有的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有的语素不能单独成词,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刚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让我们拿一个不能单独成词的字来造句。例如: 诚:诚实诚恳诚信真诚 英文中也有一个可以和语素相对应的东西,就是英文的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但大多数时候英语的前缀和后缀是没有实义的,只有和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意义。例如: Un- unimportant (不重要的) unbelievable (难以置信的) 但是在中文中语素组成后基本上不会改变所组成的词的词性,动词的词性的语素,组成词后还做动词用,名词词性的还做名词用,而英文中的词缀尤其是后缀往往会改变词语的词性。例如: -ion 多是名词后缀-able 多是形容词后缀-ly 多是副词后缀 中文在表达上要比英文简介的多,这也是中文最不好学的一点原因,中文是相当模糊的一种语言,它不太需要精准的表达。再比如,在中文中,只要知道此种所包含的语素的基本意义,就可以有这个语素衍生出许许多多的词。例如: 油这个词,我们就可以组成,石油、汽油、食用油、机油等等,只要油这个字我们明白了它的基本含义,我们很容易就联想的那种油状东西的概念。即使可能石油我们并没有见过,但也很容易根据油这个字联想出它大概的样子。 但是英文就没有这么简洁而又模糊了,它力求精准的美,它的词汇复杂又繁多。比如pork这个词,她只是代表猪肉的意思它和猪pig 与肉meat 毫无关联。同样是肉,又包括牛肉beef 羊肉mutton 猪肉pork,这些词在英文中也是没有关联的,也就是说在英文中,这些众多的没有关联的词组成了英语的词汇。所以英文必须要记住庞大的词汇才能更精准的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概念,而汉语则只需要模模糊糊的表达即可。 说中文不精确只是指它在表达上抽象而又模糊,但是它在概念上是精准的。而英文的词汇很精准,但往往也限制了这些精确的词汇去表达深远的含义。这也就不得不说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古诗了,中国的古诗多是由语素和短词构成,很少有长句成诗的。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明明写的只有月、柳、人、黄昏几个简简单单语素,却能表达出一个抽象的相恋之人偷偷相约的美好情景。这也是中文的古诗不能用英文直接翻译出来的原因,如果硬要翻译只能有字面勉强译成“Moon rises on the willow; People meet at dusk.”这样一来恋人的意思就表达不出来了,也没有了恋爱时的那种微醺暧昧的气氛了。

英语与汉语的十大区别

英语与汉语的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浅谈英语和汉语的相似比较

浅谈英语和汉语的相似比较 马红文 (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谈到英语和汉语间的比较研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两种语言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从语系上讲,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语系的不同语言,英语为屈折语言,而汉语为分析型语言。英语更注重逻辑性,而汉语则更偏重意象的表达。再者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所以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我们都属于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自然生活条件基本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因此我们各自的语言中就会存在着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同和相近之处。本文拟从语义、句型两方面,就英汉两种语言的相近方面进行一些比较。 英汉语义的相同和相近之处,主要体现在词义的偶合以及词义的并行上.以下分别举例说明。在英语和汉语中,把人体上肢前端的部分!分别称为hand!和手!,把人和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肢体!叫做脚!和foot。这里,手!和脚!与hand!和foot所表示的东西一样,彼此的含义也就偶合。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的词不仅本义相同,而且在各自语言中的引申意义也很吻合。试举头!与head!语义的比较加以说明。例如:狗头-do g?head,他头上带着一顶帽子-He has a hat on his head;政府首脑-head of government,公司头头-head of the company;一个莴苣头-a head of lettuce,洋白菜头-a head of cabbage;针头-t he head of a pin,钉子头-the head of a nail,锤头-the head of a hammer,斧子头-the head of an axe;从头到脚-from head to foot,出人头地-over t he heads o f others,等等。 英语和汉语这种语义上的偶合现象,还可以通过心!与heart!两词的对比加以说明。这两个词在汉语和英语里不仅有个完全相同的科学定义,即人和高级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而且还有着许多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语言表达法。例如: 倾心#to g ive one?s heart to 放心#to set one?s heart at ease 灰心#to lose hear t 关心#to take to heart 伤心#to break one?s heart 心对心#hear t to heart 衷心的#hear t-felt 善心的#kind-hearted 黑心的#black-hearted 硬心肠的#hard-hear ted 从心底里#from the bottom of o ne?s heart 全心全意#hear t and soul 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之间除了语义的偶合现象,更多存在的是语义的并行现象。就是说,对同一客观事物或思想,两种语言可能使用虽表面上不同,但实际很接近的方式进行表达。在汉语中,我们通常用犹如雨后春笋!这个短语来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而在英语中则有just like mushrooms!(犹如蘑菇一样众多)这样的说法。两者形式虽不一样,但在表示众多!这一层意思上,它们是并行的,相同的,因而可用来互译。汉语里,我们说他瘦得像猴子!,而英语说He is as t hin as a shadow!(他瘦得像影子)。汉语说他穷得像叫花子!,而英语说He is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他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英语说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汉语则说挥金如土!。英语说fi shing in the air!(空中钓鱼),汉语则说水底捞月!。英语说to put a fifth w heel to the coach!(给车安第五个轮子),汉语则说画蛇添足!。英语说to lead a dog?s life!(过着狗的生活),汉语则说过着牛马生活!,如此等等。 英语和汉语除了在语义方面有相近的地方,在句子成分和句型方面也有相近之处。(下转第113页) ? 103 ? 马红文/浅谈英语和汉语的相似比较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 从差异中学习,应该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了,在一个网站上看到此篇文章《从词汇现象看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感觉不错转之,原作者俟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就像文化的基石(cornerstone),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无不反映着文化的内涵。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选择这种语言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事物的,是如何观察世界的;要了解他们是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和行为的;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the language of soul),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本文将从英语和汉语在词汇意义上表现出的诸多不同的角度来 考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一般而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非对称现象

某些事物或概念往往在一种文化中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这就造成了不同文化在词汇方面的不对称性。例如,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其意义旨在激励人们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我们或许把"三伏"可以用英语里的"dog days"来对应,那么在英语里就很难找到与"dog days"一样有形象意义的词来与"三九"对应了。 英语文化内涵颇为浓厚,cowboy和hippie(或hippy)在汉语中没有意义对应的词,因为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cowboy 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如"牧童"、"羊倌"和"牧马人",但这些都是田园牧歌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我们从港粤借来" 牛仔"一词与之呼应,并且这已成为主流和经典的译法,但是英语"cowboy"中所传承的美国西进运动中那批拓荒者的英雄气概与传奇 风采始终没有传达出来,倒徒增了几分只对于凡夫俗子的调侃之意;比如"打工仔"就是一个明证。另外,在汉语中,人们把hippie音译成"希比士"或"希比派",其实也没反映出60年代那些中国人觉得行为古怪的美国青年的风貌。有的也译成"嬉皮士",不过容易造成误解,因为那批青年并不都是"嬉皮笑脸"的人,其中有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很严肃,对社会怀有某种不满情绪,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往往蓄长发,身穿奇装异服,甚至行为颓废,染上吸毒恶习,等等。

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1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 Culture,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culture is one of those words that people use all the time but have trouble defining. It's used in widely different contexts in the social science,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in the humanitie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oints is that culture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Culture and language are closely related.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which not only embodies and reflects culture, but also is influenced and shaped by culture. Therefore, the use of language is restricted by the rules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are also inseparable. People learn to communicate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difficult than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with the same culture. 2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在实践中,由于受不同的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等的影响,英语和汉语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并不能简单地直接转化。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 【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

英语与汉语的发音比较

英语有20个元音和20个辅音,所以英语的声音种类不会超过20×20=400个。换言之,不在这四百个声音之内的任何声音都被视为不正确的发音,不为英语所承认。而汉语的发音种类则是英语的3倍。 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也就越快。道理很简单,假设有一个人仅会发a和b两个声音,根据电脑理论,他用这两个符号依然可以表达整个世界。再假设,世界上仅有400种事物需要表达,那么一个英国人就可以用每一个发音来表达其中的一件;而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就不得不用九个发音来表达其中的一件,因为只有二的九次方才会大于400。举个例子,英国人用“I”代表“我”,而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或许要用abbababba才能代表“我”这个概念。一般人每发一个声音大约需用四分之一秒的时间。比较两者就会看出,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不仅表达得慢,而且还费力气。在表达“我”这个概念的时候,英国人使用了四分之一秒的时间,而仅会发两个声音的人则须使用二又四分之一秒。如果两个人总以这样的比例生活,他们一生中所享有的信息量将是9:1。在实际生活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日语与汉语的对照。日语使用了100种不同的声音,而汉语则使用了1200种声音,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一念就必须用两个或者三个声音来表达。我们姑且假设日语中所有的字都用两个声音来表达,那就意味着日本人一生所拥有的信息量仅仅是中国人的一半。这或许能够解释日本历史上为何从来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现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一种“心里说”的过程,如果一个人的口头表达速度快,那么他的思维速度也必定快。语言学家赵元任曾经比较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结果汉语用了30秒,而英语用了45秒。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同时用英语和汉语来背诵,到了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可能才想到了七七四十九。这就证明使用发音种类多的语言比使用发音种类少的语言思维速度快。思维速度快是否意味着聪明呢?结论是肯定的并被学界所广泛认可。古希腊人为什么比当时的其他人更聪明呢?原因亦在于此。大家知道,希腊文化来自古菲尼基人。古菲尼基人首先发明了拼音字母。就声音的分解而言,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就思维速度来说,这却是一大倒退。为了筛选容易区分的声音元素,菲尼基人仅仅使用了22个辅音。如此一来,它的表达速度肯定比其他语言都要慢。而希腊人则采用了元音,元音与辅音结合后,声音的种类顿时增加了若干倍。其实,菲尼基人也有元音,否则他们是发不出声来的。所谓22个辅音是说他们仅承认这22个辅音为信息栽体。换言之,ma、me、mu、mai、muo在他们的耳朵里与单独的一个m没有任何的区别,就如同me的四种声调对于英国人来讲没有任何区别一样。由于声音种类的骤增,希腊人的思维随之突飞猛进。曾经有人问,汉语的声音种类多于英语,但为什么没有英国先进呢。专家的回答是,当声音种类突然增加时,就会有新的思想出现;当声音种突然类减少时,思想就会趋于保守。元朝以后,中国人的发音中突然失掉了一个“入”声,而中国的衰弱也恰巧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然这仅仅是从语言学角度观察社会问题的一孔之见。 目前的英语单词已经数以百万计。考虑到英语中有一些可以推导和联想的成份,比如前、后缀和复合词等,它所需要记忆的基本单词也仍有一百万之多。而所有这些单词在汉语中都可以用四千个汉字来表达,根本原因还在于英语的发音种类不够多。 比如pork这个英语单词,是猪肉的意思。它和猪(pig)与肉(meat)没有任何关系,而仅仅代表它们的一个联合体。如果把猪肉(pork)、羊肉(mutton)、牛肉(beef)、猪油(lard)、羊油(suet)和牛油(talon)等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英语中所有的联体词都是一些与分解词毫无关联的新符号,而它们却构成了英语词汇的主体,英语中数以百万计的单词就是这样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如果将pork(猪肉)改成猪(pig)和肉(meat)连在一起的形式,那么就要发四次音,而pork(猪肉)却仅需发两次音。联体的词汇能够节省发音却要增加记忆,而分体的词汇无需增加记忆却增加了发音的次数。试想,一位屠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什么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什么 一、语句表达的差异 1.指称——人称与物称 在中国人的主体思维习惯的影响下,汉语语句表达主观性较强,多采用第一人称,且习惯上用人做主语。英国人倾向于进行客体思维,语句表达注重客观性,因此以物做主语的情况比较多。例如: (1)Recognition and sadness flooded her face. (2)Hisweariness and the increasing heat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 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习惯影响,将同样的意思表达为:(3)She recognized me and her face was filled with sadness.(他认出我了,于是一脸悲伤。) (4)He was tired and it…s getting increasingly hot,so he decided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他疲惫不堪,天气也越来越热。他于是下了决心,一碰到舒适的阴凉处就坐下休息。) 在英语母语者看来,这样的表达客观性意味较弱,句式缺少变化和起伏,在对人物心理的描绘上不及(1)和(2)生动形象。 2.语法结构——话题型与主谓型 汉语受整体综合思维模式的影响,注重先表达信息中心(话题),然后进行对话体的阐述、说明、铺叙等。赵元任先生认为,50%以上的汉语句子结构是话题说明框架,属于典型的话题型语言。 而西方人习惯于进行逻辑思维,因此英语语言结构严谨,逻辑性极强,一般遵循主语+谓语(主谓型)的基本框架,辅之以其他修饰、限制、补充成分,构成层层搭架的语句结构。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时,容易受到整体思维模式的影响,以话题+述题结构去构建英语句子。 例如:(1)Our policies 0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ve won great success. (2)To make good impressions on the interviewer Should make good preparations for the job interview. 这两个句子是以主语作为话题为中心构建的,其他成分用来进一步阐述话题的内容。如果按照英语的写作思维模式来进行分析。会发现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主谓关系,真正的主语被省略掉了,造成句子结构错误,概念表述含混不清。 二、语篇铺排的差异 1.段落发展方式——螺旋式与直线式 “汉语的篇章发展往往采用迂回的方式,不直截了当地阐述主题,而是以一种螺旋式的反复暗示逐步引出主题。”西方人习惯于抽象思维,因此英语语篇“在写作手法上就注重开宗明义,有的放矢,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般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明确设定论述的主题;阐述和证明论点时毫不旁顾,或解释原因,或举例论证;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戛然而止,或重申主题,或提出建议,语言简明扼要,决不拖泥带水。有些中国学生在写作时,总是不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