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整车检验标准完整版

纯电动车整车检验标准完整版
纯电动车整车检验标准完整版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电动车辆产品能符合顾客要求,生产过程及出货时能准确、更快地掌握产品的检验标准,特制定电动车辆检验标准。

2.引用标准:

GB 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4094.2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4599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GB 4660 汽车前雾灯配光性能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5920 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

GB/T 6323.4-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GB/T 6323.5-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轻便性试验

GB/T 6323.6-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稳态回转试验

GB 7063 汽车护轮板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 9656 汽车安全玻璃

GB 11551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 11554 汽车及挂车后雾灯配光性能

GB 11555 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56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64 汽车回复反射器

GB/T 12480-1990 轿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 14166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GB 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 15082 汽车用车速表

GB 15083 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5084 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 15086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5235 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

GB 15742 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7509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GB/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第1页共 9 页

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B 18408 汽车及挂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配光性能

GB/T 18411-200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

GB 1865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9151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

GB 20071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GB 21670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CNCA-02C-023:2008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产品

3.外观检验:

3.1整车外表及内饰表面要求

3.1.1车辆应周正,车身、底盘无明显扭曲、倾斜,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的高度差

≤30mm。

3.1.2全车油漆外表不允许有锈蚀、起皱、气泡、虚漆、裂纹、脱落、涂膜不干等缺陷

存在。其色差:素色漆ΔΕ≤1.5;金属漆ΔΕ≤2.0。

3.1.3全车油漆外表无划痕、碰伤、碰撞痕迹等表面缺陷;不得有油污、杂物及滴落的

粘结剂等。

3.1.4整车室内应清洁,内饰、座椅等无污损现象;无产品要求以外的杂物、标识、标

记等。

3.1.5车门密封条、左/右侧流水槽密封条装嵌平整,无褶皱、拱起、脱唇等缺陷,所

有密封条圆角处应平顺,不脱空;对接部位的切口应整齐,对接部位间隙≤1mm。

3.1.6顶盖装饰条扣装平整,无拱起,不脱空。

3.1.7行李箱盖密封条应扣装平整、无皱折,拱起缺陷。

3.1.8车身防擦条装贴牢靠,间隙均匀,相互平齐,不歪斜。

3.1.9内饰件装配应牢固,相邻面安装平顺,间隙均匀,装配间隙≤10mm。

3.1.10仪表板各装配零件之间的高度差0mm~2mm,MP3机四周间隙0mm~2mm,与面板

高度差0mm~1mm。

3.1.11底盘外露件不得有锈蚀现象。

3.1.12各种商标及注意事项标贴必须粘贴在指定位置,且文字清晰、无误。

3.1.13车辆的铭牌要求内容正确,打印字迹清晰,间隔均匀,排列整齐;铭牌铆接平整、

可靠。

3.1.14前盖与行李箱盖(后背门)包边应光滑、平齐、贴合紧密、无松动、无皱折。

3.1.15前围盖板与前风挡玻璃及前机盖的弧度吻合,左右、上下位置一致。

3.1.16汽车各总成、零件、部件均应装配正确、到位,紧固可靠,无错装、漏装、损坏、

调整不当等缺陷。

3.1.17各管路(制动软管、制动硬管、进气管等)装配后须走向顺畅、卡固可靠、无死

弯现象;不得与其它件发生干涉,接合部位也不得有任何的渗漏现象。

3.1.18车辆各种配置应符合车型配置表或特种车辆技术通知的要求。

3.2各外露覆盖件装配要求

3.2.1车身外覆盖件之间以及车身、车灯、保险杠、通风盖板等零件之间的接口部位间

隙应均匀一致,表面衔接应平顺,装配间隙≤5mm。

3.2.2前保险杠装配到位,固定可靠,安装正且平直。

3.2.3后保险杠装配到位,固定可靠,与侧围下部间隙2±1mm,且均匀一致,与侧围

下部面差≤1.5mm;后保险杠与后组合灯弧度一致,间隙为1mm~3mm,面差

≤1.5mm;后保险杠与行李箱盖下方间隙为5mm~7mm。

3.2.4行李箱盖(后背门)与后组合灯间隙为6±1mm,且左右对称,行李箱盖与后组

合灯应平齐,面差≤2mm;行李箱盖与侧围间隙6±1mm,面差≤2mm,且左、右

间隙对称。

3.2.5后组合灯与侧围形状应吻合,且平齐,其间隙为2±1mm,面差≤1.5mm。

3.2.6前机盖与左、右翼子板间隙6±1mm,面差≤1.5mm。

3.2.7前车门与翼子板间隙5±1mm,与翼子板面差≤1mm,与侧围外板间隙5±1mm,与

侧围外板面差≤1.5mm。

3.2.8后车门、前车门的间隙5±1mm,与前车门面差≤1.5mm,与侧围外板间隙5±1mm,

与侧围外板面差≤1.5mm。

3.3关键件装配要求

3.3.1电机与后桥连接紧固可靠;总成与车身装配后端正、无歪斜,不得与其它件干涉。

3.3.2前托架分装正确、到位,总成与车身装配后端正、无歪斜。

3.3.3后桥分装正确,总成装配后端正、无歪斜,不得与其它件干涉。

3.3.4左右后视镜固定可靠,与车门贴合,镜面调整自如,不得有自行改变角度现象。

3.3.5空调管路密封圈须均匀涂上冷冻机油,管路连接可靠,无干涉现象,系统工作时

不得有异响。电机运转一段时间,在热状态下进行系统密封性检查时,压缩机、

蒸发器、冷凝器、管路等各连接处不得有泄漏现象。

3.3.6全车各线束在装配拉动时用力轻巧,不得强行拖拽,以免损伤线束;装配后不得

有干涉现象;各插接件须插接到位。

3.3.7前减震器及螺旋弹簧须采用同批次产品,左右螺旋弹簧色标一致;装配应正确,

固定可靠。

3.3.8方向机总成装配到位、固定可靠,助力管路走向顺畅。

3.3.9前后组合灯装配到位、固定可靠,线束插接到位。

3.3.10前雾灯、侧转向灯、高位制动灯装配到位、固定可靠,线束插接到位。

(175前轮2.6后轮2.8bar)

3.3.11车辆车轮动不平衡量不大于30g,轮胎气压为220kPa。

3.3.12同一辆车的轮胎,其生产厂家、规格、花纹应该一致(备胎除外),且外观不得

有剥落、伤痕、裂纹等缺陷。

3.3.13车辆玻璃应有安全认证标志,前风挡采用夹层玻璃,其它部位可采用钢化玻璃。

3.3.14雨刮器装配到位,工作正常,回位准确无异响,刮水器关闭时,刮片应能自动返

回至初始位置;喷嘴喷水位置在玻璃高度2/3处,且不偏斜;老爷车系列车辆

雨刮器无需自动回位。

3.3.15喇叭装配到位、固定可靠,线束插接到位。性能可靠,声音悦耳。

3.3.16方向盘装配到位,安装角度端正,固定可靠,并运转动灵活,操纵方便,无阻滞

现象;方向盘的自由行程为1~32mm(在方向盘外缘边处测量);

3.4重要部位紧固力矩要求

3.4.1螺纹紧固件(螺栓、螺母、油管接头)装配时须先用手拧上至少3牙,再用工具

进行紧固,以免损伤螺纹。

3.4.2成组螺栓、螺母紧固时须交叉逐次进行均匀紧固。

3.4.3电机与后桥分装螺栓紧固力矩50Nm~60Nm。

3.4.4后桥总成前铰接锁紧螺母紧固力矩85Nm~95Nm;后铰接锁紧螺母紧固力矩

85Nm~95Nm。

3.4.5后桥减震器支架螺栓紧固力矩85Nm~95Nm;制动底板螺栓紧固力矩30Nm~35Nm;

减震器螺栓紧固力矩120Nm~140Nm。

3.4.6安全带总成导槽螺栓紧固力矩20Nm~25Nm;卷绕器螺栓紧固力矩35Nm~40Nm。

3.4.7轮胎装配紧固力矩90Nm~110Nm。

3.4.8转向节与球头销连接螺栓紧固力矩85Nm~95Nm。

3.4.9方向机横拉杆连接螺母紧固力矩35Nm~40Nm;方向机输出管接头紧固力矩

35Nm~40Nm;转向盘紧固力矩35Nm~40Nm。

3.4.10驱动轴螺母紧固力矩240Nm~260Nm。

3.4.11稳定杆与球头连接螺母紧固力矩35Nm~40Nm。

3.4.12减震器与转向节连接螺栓紧固力矩85Nm~95Nm;减震器支座与连接杆连接螺母

紧固力矩40Nm~45Nm。

3.5整车密封性要求

3.5.1减振器不允许有明显渗漏油现象。

3.5.2在喷淋头压力69~147kpa、淋雨时间≥3min状况下进行密封性检查,前围、车

门及车门窗、前后风挡玻璃、前后车灯及后行李箱等部位不得有渗漏,地板不

得进水。

3.5.3汽车连续行驶距离不小于5km,停车5min后观察,不应有明显渗漏现象。

3.6车门、前盖、行李箱盖及锁等功能要求

3.6.1前盖锁能保证机盖锁止牢靠;扳动机罩锁拉线手柄,能松开锁扣,使机罩少量弹

起,且灵活。

3.6.2分别用稍许力关闭门时,锁扣能牢固扣住锁钩,锁合可靠。任何情况下不允许有

自行开启现象。

3.6.3门锁止按钮推、拉灵活,无卡滞沉重手感,能有效起到锁止作用。

3.6.4车门内、外手柄开启灵活,无卡滞沉重手感。

3.6.5行李箱盖(或后背门)压下无阻滞、无异响,开启时不过激弹跳,开合平稳,无

卡滞。

3.6.6行李箱盖(或后背门)锁止可靠,开启灵活;

3.6.7门玻璃升降平稳,无脱槽,不允许有异响和卡滞缺陷;玻璃关闭严密,无渗漏;

玻璃下降后,关门不得有震响。

3.7油液加注要求

3.7.1制动液为DOT4(浙大方圆化工),液面应该在加注口下边缘处。

3.7.2变速器油为GL-4SAE80W-90,液面应该在加注口下边缘处。

3.7.3齿轮油GL-4(五菱长安),液面应该在加注口下边缘处。

3.8安全行车要求

3.8.1加速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5mm~10mm,踏到底与前围板的距离不小于25mm。加速

器踏板的安装高度(距前围板)145±5mm;加速器彻底分离时,踏板力≤102N。

踏板与车内地面角度≤75度。

3.8.2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5mm~10mm,踏板踏到底,与前围板的距离不小于25mm。

制动踏板的安装高度(距前围板)145±5mm。制动踏板的有效行程60mm~120mm,

最大踏板力小于350N。

3.8.3各踏板在全行程内动作平滑、无卡滞异响,放松后应回位彻底。

3.8.4电机应有良好的起动性能。起动时间每次不大于3秒;连续不得超过三次,否则

应检查故障并加以排除。

3.8.5电机运转平稳,过渡圆滑;无高温、异响、突跳等现象。

3.8.6转向助力装置在行驶时,不允许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当转向助力装置失效时,

方向盘仍应具有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能力。

3.8.7行驶中方向盘不得有摆振、路感不灵或其它异常现象。

3.8.8车辆应具有正常的操纵稳定性,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时不应

跑偏。

3.8.95km行驶试验时,加速应平稳,不得有突然加速或失速现象;各系统不得有异响;

制动有效且不跑偏,不甩尾。

3.8.10换档时操纵应轻便、灵活,档位手感明显,互锁和自锁装置有效,无乱档和自动

跳档现象,变速杆手柄上的换档力不大于30N。

3.8.11驻车制动操纵手柄拉起8齿~10齿时,车辆应驻车有效。手把操作力小于300N;

操作杆往复拉动的次数不允许超过三次。

3.8.12前座椅的手柄拉起时,座椅能平顺、无卡滞的滑移;锁止可靠,行驶时不得产生

自行滑移。靠背调节机构应在调节范围内任意可靠地锁止;头枕上下调节自如。

后座椅靠背锁杆应开启灵活、锁止可靠。

3.8.13安全带工作正常,当安全带套上安全锁扣后,正常情况下可按乘员需要自由伸缩,

高度可自由调节;当车辆紧急制动或出现倾斜时,安全带能限制乘员的移动。

3.8.14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整车在坡度为20%,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

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5min。

3.8.15行车制动性能和应急制动性能试验,应在平坦、硬实、清洁、干燥的水泥或沥青

路面上进行,且与轮胎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当制动初速度为25km/h,满载、

空载的制动距离均≤5m.

3.8.16车速表指示值为30km/h时,实际车速值为25km~30km/h。

3.8.17(10m屏幕距离)前照灯单灯远光发光强度≥18000cd,明暗截止线转角高度近

光应为0.7H~0.9H/10m,近光灯中点高度0.7H~0.9H,远光灯中点高度0.9H~

1.0H(H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近光灯水平位置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50mm,向

右偏不允许超过300mm,远光灯左灯的左偏不允许超过150mm,向右偏不允许超

过300mm,右灯左右偏均不得超过300mm。

3.8.18汽车左前轮转角:左38°±2,右31°±2°;右前轮转角:左31°±2°,右

38°±2°。

3.8.19车辆最大爬坡度≤30%。

3.8.20加速行驶车外噪声≤59dB(A),室内噪声≤82dB。

3.8.21台架试验制动力要求:制动力总和与整车质量(空载)的百分比≥60%,前轴制

动力与前轴荷的百分比≥60%(空载、满载相同)。

3.9电气设备要求

3.9.1仪表指示正常;各种灯的开、关有效、工作正常;各种按钮工作正常。

3.9.2打开左、右转向灯,左、右转向灯的指示灯应闪烁;打开近、远光灯,近、远光

灯的指示灯应常亮。

3.9.3各灯具安装牢固、完好、有效,不允许因车辆振动而松脱、损坏、失去作用或改

变光照方向;所有灯光的开关应安装牢固、开关自如,不允许因车辆振动而自

行开关。除转向信号灯、危险警告信号外,其它外部灯具不允许闪烁。

3.9.4蓄电池应能保证电机正常起动。

3.9.5照明及信号灯装置的任何一个线路出现故障,不得影响其它线路的正常工作。

3.9.6所有电器导线均应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套,在导

线穿越孔洞时应装有绝缘套管,不得与任何运动件发生干涉。

3.9.7充电接线必须是2.5m2 以上纯铜线,充电插头规格必须在16A以上。

4.性能要求:

5.实验车辆准备

5.1蓄电池充电

按照车辆制造厂规定的充电规程,使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状态,或按下列规程为蓄电池充电。

5.2里程表设定

试验车辆上的里程表应设置为0,则认为记录里程表的读数

5.3预热

实验车辆应以公司估计的30分钟最高车速的80%速度行驶5000m,使电机及传动系统预热。

6.试验顺序

按下列顺序安排试验,使所有的性能试验可以在2天内完成:

第1天:

2车辆准备

230分钟最高车速试验

2蓄电池完全放电

第2天:(每项试验连续进行)

2车辆准备

2最高车速试验

2蓄电池40%放电

2加速性能试验

24%和12%的爬坡车速试验

2坡道起步能力试验

试验应按照上述试验顺序进行,每项试验开始时,蓄电池的荷电状态是前一项试验后的状态。

如果每项试验都单独进行,最高车速、30分钟最高车速试验开始时,蓄电池应处于完全充电的100%-90%。而加速性能、爬坡车速、坡道起步能力试验开始时,蓄电池应处于完全充电的60%~50%。

7试验方法

7.130分钟最高车速试验

30分钟最高车速的试验可以在环形跑道上进行,也可以在按照GB18352.1设定的底盘测功机上进行。

7.1.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试验质量,增加的载荷应合理分布。

使试验车辆以该车30分钟最高车速估计值±5%的车速行驶30min。试验中车速如有变

化,可以通过踩加速踏板来补偿,从而使车速符合30分钟最高车速估计值±5%的要

求。

7.1.2如果试验中车速达不到30分钟最高车速估计值的95%,试验应重做,车速可以是上述

30分钟最高车速估计值或者是制造厂重新估计的30分钟最高车速。

7.2蓄电池完全放电

完成V30试验之后,试验车辆停放30min,然后以V30的70%恢复行驶,直到车速下降到当加速踏板踩到底时,车速为(V30±10)km/h的50%,或到仪表板上的信号装置提示驾驶员停车,记录行驶里程。计算总的行驶里程S tot,包括预热阶段的行驶里程、V30试验时的行驶里程、完全放电时的行驶里程。

7.3最高车速试验

7.3.1标准试验程序

7.3.1.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试验质量,增加的载荷应合理分布。

7.3.1.2车辆准备。

7.3.1.3在直线跑道或环形跑道上将试验车辆加速,使车辆在驶入测量区之前能够达到

最高稳定车速,并且保持这个车速持续行驶1km(测量区的长度)。记录车辆持

续行驶1km的时间t1。

7.3.1.4随机做一次反方向的试验,并记录通过的时间t2

7.3.1.5按下式计算试验结果:

V=3600/t

式中:

V——实际最高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t——持续行驶1km两次试验所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t1+t2)/2,单位为秒(s)。

7.4蓄电池的40%放电

将试验车辆以(V30±5)km/h的70%的恒定速度在试验跑道或测功机上行驶使蓄电池放电,直到行驶里程达到Stot的40%为止。

7.5加速性能试验

7.5.1纯电动车加速性能试验

7.5.1.1 (0~50)km/h加速性能试验

7.5.1.1.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试验质量,增加的载荷应合理分布。

7.5.1.1.2将试验车辆停放在试验道路的起始位置,并起动车辆。

7.5.1.1.3将加速踏板快速踩到底,使车辆加速到(50±1)km/h。

7.5.1.1.4记录从踩下加速踏板到车速达到(50±1)km/h的时间。

7.5.1.1.5以相反方向行驶再做一次相同的试验。

7.5.1.1.6 (0~50)km/h加速性能是两次测得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单位:s)。

7.5.2纯电动车加速性能试验

7.5.2.1 (0~30)km/h加速性能试验

7.5.2.1.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试验质量,增加的载荷应均匀分布。

7.5.2.1.2将试验车辆停放在试验道路的起始位置,并起动车辆。

7.5.2.1.3将加速踏板快速踩到底,使车辆加速到(30±1)km/h。

7.5.2.1.4记录从踩下加速踏板到车速达到(30±1)km/h的时间。

7.5.2.1.5以相反方向行驶再做一次相同的试验。

7.5.2.1.6 (0~30)km/h加速性能是两次测得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单位:s)。

7.6爬坡车速试验(M1,M2、N1类以外的纯电动汽车可不做此项)

7.6.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最大设计总质量,增加的载荷应合理分布。

7.6.2将试验车辆置于测功机上,并对测功机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适合试验车辆最大设计总

质量值。

7.6.3调整测功机使其增加一个相当于4%坡度的附加载荷。

7.6.4将加速踏板踩到底使试验车辆加速。

7.6.5确定试验车辆能够达到并能持续行驶1km的最高稳定车速,同时,记录持续行驶1km

的时间t。

7.6.6调整测功机使其增加一个相当于12%坡度的附加载荷。

7.6.7重复7.6.4至7.6.5的试验。

7.6.8试验完成后,停车检查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发生,并详细记录。

7.7坡道起步能力试验

7.1.1原则

坡道起步能力应在有一定坡度角α1的道路上进行。该坡度角α1应近似于制造厂技

术条件规定的最大爬坡度对应的角α0。实际坡度和厂定坡度之差,应通过增减质量

△M来调整。

7.1.2试验规程

7.1.2.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最大设计总质量。

7.1.2.2 选定的坡道应有10m 以上的测量区,测量区前应提供起步区域。将试验车辆放

置在起步区域。选定的坡度角尽可能地近似于α0。如果该坡道坡度与厂定最大

爬坡度对应的坡度有差别,可根据下列公式通过增减装载质量的方法进行试验:

)

(sin sin sin 110R +-?M =?M ααα)( 式中:

M ——试验时的车辆最大设计总质量(按GB/T3730.2定义),单位为千克(kg);

R ——滚动阻尼系数,一般为0.01;

α1——实际试验坡道所对应的坡度角;

α0——制造厂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爬坡度对应的坡度角。

△M 应该均布于乘客室和货箱中。

7.1.2.3 以每分钟至少行驶10m 的速度,通过测量区。

8.检验规则

8.1 装配前,操作人员应对零部件进行自检,表面不得有任何的损伤、油漆划伤、胶污现象。

8.2 装配调整后,操作人员应自检合格后交专职检验人员复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应重点控制,

并作好

检查结果的记录。

8.3 每辆车必须按照规定项目检验合格并有合格印证。

8.4

电动车检验流程规范

成品车检验流程规范 一、操作顺序: 检验员由前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验。 二、检验项目: 1、电器检查: 先打开电源锁,检查仪表内容显示、调速、断电(简易款:助力检查)。 2、外观要求检查: 头罩、面板、前围、车贴贴花,烤漆质量,合缝质量,表面无污渍,严重色差。 3、前后轮和方向检查: 前后轮转配到位,运转灵活;方向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角度在42~48度之间,运动件与不动件之间不得干涉。 4、骑行测试: 检查骑行时的舒适度,减震软硬测试,负载运行情况,制动效果。 5.、确认检查: 核对车架号、电机号、车型、颜色、规格、规格、合格证与整车的一致性。 抽查检查: 三:关键部件力矩: 电机力矩要求40~45N.m,前轮、减震、平叉力矩要求均为30~35N.m。绝缘值:≥2MΩ 欠压值:48V为43±0.5V;普通42~43V,64V为56±0.5V,60V为52.5±0.5V,36V为31.5V 过流值:36V、48V和60V10—15Ah过流值为15A;48V18~25Ah过流值为25A;64V20Ah 过流值为25A。 四:附件检查: 说明书检查、后视镜、保险杠、菜框支架;100辆试装5辆; 电池盒试装,盒内连接线及所配附件试装检查。100辆试装5辆; 五、检查操作次序: 打开电源锁方向锁(灵活度,功能)前叉(灵活程度)仪表(各种指示) 头罩(合缝、烤漆)面板(合缝,烤漆质量)大灯(远近光,外观)前围(烤漆、合缝)(左)转向灯(合缝,灯光)前轮(型号、商标、灵活程度)挡风(合缝、外观)左侧板(合缝、烤漆质量)(简易款检查曲柄,链条,助力)左车体(烤漆质量,贴花、合缝)后尾灯(灯光,外观、合缝)后泥板(状态)左平叉护板(状态、烤漆质量、贴花)电机(运转、声音)闸(状态,锁功能)右平叉护板(状态、烤漆质量、贴花)右车体(烤漆质量,贴花、合缝)前围(右)(烤漆、合缝)鞍座(状态,防盗)座桶(合缝)(简易款检查电池盒,防盗性能,贴花,抽拉灵活度)电池盒(尺寸,附件), 骑行试验(单双刹车效果、负载电机运行、转向,前叉减震效果)试充电对号码(车架号、电机号车型、颜色、规格)成车盖章(合格证、流转单与车相符)尾箱(颜色,附件数量及规格)

电动车控制器检测分析步骤

控制器常见故障与解决办法 用万用表测量MOS管、三极管参数的方法: (1)M OS管参数的测量 万用表档位切换到二极管/蜂鸣档,将黑表笔放在中间管脚上,红表笔分别测量两外两只管脚对应的参数,然后将上下桥的MOS管参数分别进行比较。 (2)三极管参数的测量 1 3 2 PCB贴片板上的三极管有三种,即8550,8050,5551.将万用表档位切换到二极管档,测试8550(Y2,Y6或HD)时,将黑表笔接触2脚,红表笔依次测试1,3脚的参数;测试8050(Y1,Y5或HC)时,将红表笔放在2脚,黑表笔依次测试1,3脚的参数;5551(G1)的测试方法同8050的测试方法。 贴片电阻的读法及测试方法: 贴片电阻一般分为2种: (1)3位数,普通型,前2位为有效数值,第三位为0的个数,如:“103”为10000欧姆,即10K,“152”为1500欧姆。 (2)4位数,精密型,前3位都为有效数值,第四位为0的个数,如“1502”为15000欧姆,“1511”为1510欧姆。 测试方法:将万用表档位切换到对应量程的欧姆档,将测试表笔连接到待测电阻上。 注意: (1)如果被测电阻值超出所选择量程的最大值,将显示过量程“1”,应选择更高的量程,对于大于1MΩ或更高的电阻,要几秒钟后读数才能稳定,这是正常的。将测试出的阻值与贴片电阻上标的值对比,即可判断电阻是否值变。 (2)当没有连接好时,例如开路情况,仪表显示为“1”。 直插电解电容标识的含义以及极性的判断 (1)电解电容标识的含义:以63V/1000uF为例,63V是电容的耐压值,1000uF是电容的容量。 (2)正负极的判断:在灰色的部分一般有两条矩形框,那么挨着这个灰色部分最近的引

电机检验标准

电机检验标准 1.0 目的规范电机检验作业,确保电机各项性能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杜绝不合格产品进仓、出厂。1.1 总装好的电动机要进行试验,主要验证电动机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设计和制造上是否存在影响运行的各种缺陷;另外,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从中找出改进设计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的电机检验作业。 3.0 定义/参考3.1 《过程和产品的 测量和控制程序》3.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0 作业流程生产车间(产品送检) 品管课(检验) 检测结果评审检验结果填报《检验报告单》 PQC 加强监督控制判定合格入库返工处理品管课(异常反馈单) 不合格5.0 检验项目生产部门按生产工单号进行生产,生产完工的产品置于…待检?区,并通知品管课检验员进行检测。5.1 检验实施品管课检验员接到通知后按照生产工单号,即前往…待检? 区,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规格、数量、批号等。了解任务期限,准备好记录表格和检测工具,随后进行检验。5.2 检验方式检验员对所有组装的电机全检。5.3 检验程序、方法与要求5.3.1 检验员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工单单号进行检验工 作。5.3.2 。产品检验程序和方法、要求见《电机检测基准》5.4 检验的工具、性能要点及故障处理5.4.1 检测的工具万用表、电桥、耐压仪、游标、电机检测台等。5.4.2 对外观符合要求的电机:其引出线端子、接线应紧固,不可有松脱现象。5.4.3 三相电机应测量三相直流电阻,三相电阻应平衡;单相电机应测量主、副绕组的直流电阻。5.4.4 所有电机都应做耐压试验,考验绕组对机壳或相间的绝缘强度。5.4.5 所有电机都应做空载、堵转试验。其三相电流应平衡,其空载、堵转损耗应符合标准。5.4.6 检测时出现以下情况停止做下一步试验,应排除故障: 接线端子、接线螺帽未紧,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超过平均值?5,耐压试验时击穿、闪络,三相空载、堵转电流过大、过小、不平衡值超过 10,、损耗过大,电

电动车控制器故障快速判断实例

电动车控制器故障快速判断实例 [提要] 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加深理解,掌握快速判断控制器故障的技巧,如果仅仅采用更换控制器来检验控制器好坏,不仅麻烦同时也很难保证彻底排除故障隐患。 例1 电机不转 维修部接到一故障车,客户反映骑行中突然电机不转了,检查步骤如下:打开电门锁观察仪表显示正常,用力转一下轮子感觉很顺利,这说明控制器功率管无损坏,此时可基本断定控制器没有损坏。拔掉转把插件(一定要拔掉),用一把镊子短接控制器转把细红线与信号细绿线,电机运转正常,更换转把后故障排除。 例2 电机不转 维修部接到一故障车,客户反映骑行中突然电机不转了,打开电门锁用力向前转一下轮子感觉很顺利,向后转有阻力,说明刹车电路故障。此时拔掉刹车断电插件继续试验,发现运转正常,经查发现有一个刹把回位不良,处理后故障排除。 例3 电机不转 用例1-2的方法实验完后仍不转,查电机霍尔线发现明显接触不良,整理插件后故障排除。 例4 电机不转 用例1-3的方法试验完后仍不转,此时测电门锁线对地线之间的电压,发现没有电压,经查主线束电门锁连线端子断线,造成电路不通,处理后故障排除。 例5 电机有时不转 客户反映骑行中突然电机不转了,但过一会又能转了,这多是因为电源线接触不良,造成供电不正常,一般不是控制器故障,去掉电源插件让电源线与控制器直接相连,故障排除。 例6 电机不转 生产线上装车时运转正常,复检时却发现不转了,此时先用人力将电机启动起来再加转把发现可以运转但噪声很大,这是缺相运行的典型特征,经查果然有一颗相线没有插好,整理后故障排除。 例7 下雨后电机不转 经查发现控制器已被水浸,很明显这是防飞车保护在起作用,清除转把插件污泥和水分后故障排除。 例8 转一下就停 此情况为电机霍尔出现故障的典型特征,修理或更换电机后故障排除。 例9 运行噪声大 这是相序不匹配或控制器故障,换控制器重试后故障排除,证明控制器有问题。 例10 运行时有极大噪声 更换控制器后发现运行噪声极大,很明显这是相序不匹配,经查发现电机相线接错,纠正后故障排除。 例11 助力不起作用 换助力传感器和控制器都很麻烦,此时可以拔掉控制器助力插件,用一把镊子反复短接助力信号线细蓝线与细黑线数次,发现可以运转,更换传感器后故障排除。 例12 电机有时自行运转 销售人员反映有一电动车有时会自行运转,经查助力传感器的细红线和控制器细红线被通过一个开关断开了,此时如有外界干扰会引起控制器误动作,将开关改在传感器的细蓝线和控制器的细蓝线之间,故障排除。

电机检测标准

电机的检测标准 一、外观要求: 1.定位孔位置正确,外壳和轴的结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2.引出线长120±5mm,引线规格为18AWG1015塑胶线,有UL认证,引线颜色为红蓝白三色,红线为主线,蓝线为副线,白线为公共端,引线出线方向正确,线头剥线15mm。 3.电机引线长短、颜色符合要求,标志完好,裸线不应有氧化。 4.整机装配完整,螺丝紧固,外壳电镀有良好的光泽,无锈蚀,铁心表面无明显锈蚀; 5.振动:小于2.5mm/S。 6.轴向窜动:小于0.25mm。 7.电机标志清晰,包装完整。铭牌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1)、制造商名或标记; 2)、产品型号; 3)、额定电压和频率; 4)、产品批号和日期。 二、主要电气参数: 1.在自制测试架上,接好电机引线,将开关打到对应挡,用数字转速表测其空载转速,120V/60Hz电机转速为1720±3%转每分钟,230V/50Hz电机转速为1470±3%转每分钟。 2.额定电压: 120V(120V型) 230V(230V型) 额定频率: 60Hz(120V型) 50Hz(230V型) 空载功率: 40W (120V型) 45W (230V型) 空载电流: 0.55A(120V型) 0.35A(230V型) 额定电流: 0.75A(120V型) 0.45A(230V型) 额定输入功率:90W (120V型) 100W (230V型) 3.耐压试验:在1800V AC/0.5mA/1S下无击穿拉弧现象。 4.噪音:在安静的检测室内,用分贝检测仪在距离电机500mm处测其空载噪音,应小于47dB (与背景噪音差要大于10 dB)。 5.泄漏电流:小于0.5mA。 6.绝缘强度:大于2MΩ/500VDC。 7.低压启动电压值:48V(120V型),132V(230V)。 8.旋转方向:轴伸方向单向逆时针转动。 9.热保护器:SF152℃可恢复温控器,动作温度157±5%℃。 10. 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试

大家看看可以自己制作电动车综合检测仪

大家看看可以自己制作电动车综合检测仪。一、可以检测控制器的好与坏、并且对质量问题粗劣检测,二、是检测电机相位和电机霍尔好与坏,三是检测转把的好坏及正反把。制作元件是电阻3.7K6个,3.3K6个,发光二极管20个,光电藕合器6个,双触点按键开关10个,10K电位器1个。 把控制器的正负极电源接好再把控制器的三相输出接在ABC三点,黄绿蓝

然后将按键开关接在控制器的霍尔信号的输入接口,黄绿蓝黑ABCG再把电位器以转把信号接好,终点接信号输入将电位器调到高电位,在按动按键开关,这时发光管按上管和下管AB或BC发光,一次连续按动六个开关,指示灯按顺序变化,120°的应按AB,AC,BC,BA,CA,CB变化表明开关管是好的,控制器工作正常。转把测试把红黑蓝线接好。红线接正极,兰线接信号二极管的正负极,黑线接负极,这时旋转转把,指示灯亮说明转把是好的,测电机霍尔将线路接好,按线的颜色黄绿蓝代表ABC红黑是电源,用手盘动车轮三个指示灯应按顺序闪亮说明霍尔是好的,否则是坏的。

准星电动车综合检测仪功能简介:手持式电动车智能检测仪,是用来快速检测电动车无刷控制器、电机、转把的好坏(包括电机绕组和霍尔的好坏)相位角60o还是120o、无刷电机相位顺序的一种手持式仪器。是电动车厂家,控制器厂家,电机厂家,电动车商家,电动车测试人员,电动车维修人员必备工具。使用方法:一、无刷电机控制器检测及故障识别的操作说明无刷控制器检测及故障识别A连接控制器1将本仪器中“控制转把线”与控制器转把线连接2“控制器霍尔线”与控制器霍尔线对接3“电机控制器公用相线)与控制器三根相线连接4“控制器电源“控制器供电电源连接(正负极不能接错)5充电器插孔插到“充电器插座(请选用与被测控制器电压相符的电动车充电器)B检测控制器1确认控制器与本检测仪连接正确后接通充电器电源,此时观看面板中“控制5V”灯是否点亮,如果不亮则不用向下进行,可断定控制器没有控制5V输出,为有故障控制器,如果“控制5V”灯有规律的闪烁,则可以断定控制器5V输出正常,可进一步的操作。2调节仪器面板调节旋钮(控制器转把),顺时针慢慢旋转,此时观测检测仪面板左侧HA、黄、HB、绿、HC、蓝,这六个灯(HA黄为一组,HB绿为一组,HC蓝为一组)是否交替闪亮,如果灯都不亮,说明控制器已经损坏,如果一组灯不亮则说明控制器上与灯对应的相线没有输出“仪器引出线与 面板所标颜色相对应),需要检修控制器对应部分(一般为MOS管损坏;如果三组灯交替闪烁,则看其亮度是否随面板调节旋钮转动而有所变化(由不亮到亮,亮暗区分)若有变化则正常,若无变化为控制器控制部分失控。二检测无刷电机的故障及自动识别相位角、相位的操作说明注意:平时不用时请关闭本测试的开关,使用时打开开关(测量电机绕组时无需打开开关,只有在测量电机霍尔和电机相位时才需要打开开关)。 更多关于电动车维修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电动车整车电气原理图 电动机车故障维修手册 电动车检测仪制作 电动车综合检测仪制作 电动车故障维修资料 电动车三合一喇叭接线图

电机检验标准

1.0 目的规范电机检验作业,确保电机各项性能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杜绝不合格产品进仓、出厂。 1.1 总装好的电动机要进行试验,主要验证电动机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 技术条件的要求;设计和制造上是否存在影响运行的各种缺陷;另外,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从中找出改进设计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途 径。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的电机检验作业。 3.0 定义/参考 3.1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控制程序》 3.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0 作业流程 生产车间(产品送检)品管课(检验)

检测结果评审 检验结果填报《检验报告单》 PQC加强监督控制判定 合格入库 返工处理品管课(异常反馈单)不合格 5.0 检验项目生产部门按生产工单号进行生产,生产完工的产品置于 ‘待检’区,并通知品管课检验员进行检测。 5.1 检验实施品管课检验员接到通知后按照生产工单号,即前往‘待检’区, 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规格、数量、批号等。了解任务期限,准备好记录表格和检测工具,随后进行检验。 5.2 检验方式检验员对所有组装的电机全检。 5.3 检验程序、方法与要求 5.3.1 检验员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工单单号进行检验工作。 5.3.2 产品检验程序和方法、要求见《电机检测基准》。 5.4 检验的工具、性能要点及故障处理 5.4.1 检测的工具万用表、电桥、耐压仪、游标、电机检测台等。 5.4.2 对外观符合要求的电机:其引出线端子、接线应紧固,不可有松脱现 象。

5.4.3 三相电机应测量三相直流电阻,三相电阻应平衡;单相电机应测量主、 副绕组的直流电阻。 5.4.4 所有电机都应做耐压试验,考验绕组对机壳或相间的绝缘强度。 5.4.5 所有电机都应做空载、堵转试验。其三相电流应平衡,其空载、堵转损耗应符 合标准。 5.4.6 检测时出现以下情况停止做下一步试验,应排除故障:接线端子、 接线螺帽未紧,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超过平均值±5%,耐压试验时击 穿、闪络,三相空载、堵转电流过大、过小、不平衡值超过10%、损 耗过大,电机异常发热,异味,振动大,异响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5.5 检验判定检验结果依据电机检测基准进行判定。 5.6 不合格品依据《不合格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5.7 检验记录: 5.7.1 检测结果记录于《电机检验报告单》,经检验员签字盖章,由品管课 录入ERP系统进行产品核销并保留存档。 5.7.2 检测判定不合格时,检验员应及时对不合格电机做出标识,并及时通 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返修措施。如发现批量异常时,检验员应 签发《质量异常反馈单》给生产部门及品管主管,并责令停止生产。 品管课主管应会同生产部门追查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记录于《质量 异常反馈单》。 5.7.3 返工后的产品须重新提交品管检验员复检,只有经最终检验判定合格 的产品方可入库。 5.7.4 周品质分析品管课应于每周一统计上一周全部检测的品质状况, 并就最终检测中发现的品质异常进行分析,形成书面报告。 6.0 应用表单 6.1 《电机检验报告单》 6.2 《质量异常反馈单》

电动车控制器怎么判断好坏电动车控制器接线图介绍

电动车控制器怎么判断好坏电动车控制器接线图介绍 时间:2017/1/3 16:48:00 人气:4737 编辑:腾牛小编 分享到: 标签:电动车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骑电动车出行。电动车的使用寿命与电动车的控制器有关,那么电动车控制器怎么判断好坏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电动车控制器接线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动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很多人喜欢使用,电动车的使用寿命与电动车的控制器有关。那么电动车控制器怎么判断好坏电动车控制器多少钱一只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电动车控制器接线图,希望对大家有用!

仔细观察做工 一个控制器的做工体现一个公司实力,同等条件下,作坊控制器肯定不如大公司的产品;手工焊接的产品肯定不如波峰焊下来的产品;外观精致的控制器好过不注重外观的产品;导线用得粗的控制器好过导线偷工减料的控制器;散热器重的控制器好过散热器轻的控制器等等,在用料和工艺上有所追求的公司相对可信度高,对比就能看得出来。 对比温升 用新送来的控制器和原来使用的控制器进行同等条件下堵转发热试验,两个控制器都拆掉散热器,用一辆车,撑起脚,先转动转把达到最高速,立即刹车,不要刹死,免得控制器进入堵转保护,在极低速度下维持5秒钟,松开刹车,迅速达到最高速,再刹车,反复同样的操作,比如30次,检测散热器最高温度点。 拿两个控制器的数据对比,温度越低越好。试验条件应该保证相同的限流,相同的电池容量,同一辆车,同样从冷车开始测试,保持相同的刹车力度和时间。试验结束时应检查固定MOS的螺丝松紧程度,松得越多表明使用的绝缘塑料粒子耐温性越差,在长期使用中,这将导致MOS提前因发热而损坏。再装上散热器,重复上述试验,对比散热器温度,这可以考察控制器的散热设计。 观察反压控制能力 选取一辆车,功率可以大一点,拔掉电池,选用充电器为电动车供电,接上E-ABS使能端子,确保刹把开关接触良好。慢慢转动转把,太快了充电器无法输出很大的电流,会引起欠压,让电机达到最高速,快速刹车,反复多次,不应出现MOS损坏现象。在刹车时,充电器输出端的电压会快速上升,考验控制器的瞬间限压能力,此试验如果用电池测试基本没有效果。

电动自行车检验要求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检验要求 C.1 维修点检 C.1.1 结构件检查 车架及其他铁件上不应有肉眼能见的裂纹,车架各部位不得有破损、明显变形或松动。 C.1.2 电器系统检查 ① 刹车性能:以最高车速骑行进行制动,制动距离小于7m; ② 制动断电:在制动时能自动断开电源,使电机不供电; ③ 电机:在负载骑行时,电机能正常运转,无异响; ④ 开关及调速把:开关拨动灵活、相关功能操作正常、调速把转动灵活; ⑤ 灯具:前后灯和转向灯工作正常; ⑥ 仪表:电压显示、行驶速度显示及各指示符号工作正常; ⑦ 喇叭:发音正常; ⑧ 充电:核对型号与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充电器型号一致性;充电状态时,充电器红灯亮,充满时绿灯亮充电器停止工作; ⑨ 主线束:外表未有破损处,各线缆连接完好; ⑩ 短路保护:充电电路和电池输出电路是否有短路保护,其规格符合说明书要求或其 他明示规定; ○11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MΩ。 C.1.3 操纵系统检查 ① 车轮: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骑行时无窜动; ② 前叉:转向灵活,无卡滞现象,骑行时无窜动; ③ 车把:安装牢固、无晃动,把立管插入深度在安全线范围内; ④ 鞍座:鞍座安装牢固、无松动,鞍管插入深度在安全线范围内; ⑤ 脚踏骑行:脚踏骑行功能完好,无异响和松动,中轴转动灵活,电驱动时,脚蹬不 跟转。 C.1.4 防盗装置检查 ① 电门锁:能有效锁止转向机构(若有); ② 防盗器:能锁定电机,使电机不能转动; C.1.5 消费者反馈 根据消费者反馈的故障内容进行检测。 C.2故障维修项目 表 C.1故障维修项目 序 号 故障项 维修前检查 更换部件后检查 1 电机 ①外观有无裂痕; ②电机是否能正常运转且无 抖动,转速是否平稳,运 转时是否有异响; ③电机是否发热异常; ④电机连接线是否有老化破 皮。 ①更换的电机规格型号是否与车辆合格证一致; ②电机紧固是否牢靠; ③电机引出线是否匹配有套管; ④电机相线随车架固定点固定,不得挤压; ⑤转把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是否有效; ⑥查看电机运转平稳现象,声音均匀无杂音,电机转速 与仪表显示是否匹配; ⑦检查与电机匹配的制动是否有效。

电机检验标准

电机检验标准 1、外观要求: 1.1、整机装配完整,螺丝紧固,并有可靠的防腐措施,无污损、碰撞、裂痕等缺陷。 1.2、外壳电镀有良好的光泽,无锈蚀,铁心表面无明显锈蚀; 1.3、电机涂层应均匀,不应有刷痕、收缩、起泡、桔皮、起皱、流卦、针孔、浮色和渗色等缺陷。 1.4、电机铭牌标明项目齐全、正确;电机上有安全警告标志牌,安全标志牌正确可靠;电机上应有明显的红色旋转方向标志;上述标志粘贴牢固、字迹清楚不易磨灭。 铭牌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1.4.1、制造商名或标记; 1.4.2、产品型号; 1.4.3、额定电压和频率; 1.4.4、产品批号和日期。 1.5、定位孔位置正确,外壳和轴的结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1.6、引线规格为18AWG1015塑胶线,引线颜色为红蓝白三色,红线为主线,蓝线为副线,白线为公共端,引线出线方向正确,线头剥线15mm。电机引线长短、颜色符合要求,标志完好,裸线不应有氧化。 1.7、接地标志检查:电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接地线 2、电机运行状态检查: 2.1、电机应转动平稳、自如、无卡阻停滞等现象。 2.2、电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应控制在某一数值范围内,该数值范围应能保证制造的电机性能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 2.3、振动:通电30S感觉不麻手,振动值小于10.0mm/S。 2、电气参数:

2.1、主要电气参数在自制测试架上,接好电机引线,将开关打到对应挡,用数字转速表测其空载转速, 额定电压: 110V(110V型) 220V(220V型) 380V(380V型) 额定频率: 60Hz(110V型) 50Hz(220V型) 50Hz(380V型) 空载功率: 750W (110V型)(220V型)(380V型) 额定转速: 1380rpm±15%rpm 2.2、噪音:在安静的检测室内,用分贝检测仪在距离电机500mm处测其空载噪音,应小于70dB 2.3、绝缘强度:大于50MΩ/500VDC。 2.4、常温常压下,实际工作状态可连续运行3000小时以上。 2.5、空载温升: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电机装机后空载运行四十分钟后,电机绕组温升小于70K。 2.6、负载温升: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电机装机后负载运行三十分钟后,电机绕组温升小于75K。 3、检验规则 进厂检验按AQL抽样方案,质量水平0.65,检查水平Ⅱ,进行抽样检查。 电机的噪音与扭矩要求全检。

控制器检验标准(新)

光伏控制器 检验方法 浙江德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控制器技术要求(GB/T 19064-2003) 1. 1 环境条件 1.1.1 正常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一5一+400C; 相对湿度:镇93%,无凝露; 海拔高度:簇1 000 m; >1 000 m时应按 GB/T 3859. 2-1993规定降容 1. 1.2 贮存运输条件 温度:一2。一+700C; 振动:频率 10^55 Ha,振幅 0. 70 mm,扫频循环 5次。 1.2 外观结构要求 1.2. 1 机壳表面镀层牢固,漆面匀称,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 1.2.2 机壳面板平整,所有标牌、标记、文字符合要求,功能显示清晰、正确。 1.2. 3 各种开关便于操作,灵活可靠. 1.3 控制器调节点的设置 1.3. 1 根据蓄电池的特性及地区环境情况在出厂前预调好。 1.3.2 不同荷电状态的蓄电池可以有不同的充电模式 1.4 充满断开(HVD)和恢复功能 控制器具有输人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的功能。对于接通/断开式控制器.设计标准值为 12V的蓄电池,其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的电压参考值如下:

1.4. 1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5.。一15.2 V,恢复:13.7V, 1.4.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4.8-15. 0 V,恢复:13. 5 V 1.4. 3 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4.1-14.5V,恢复:13. 2 V 1.5 脉宽调制型控制器 脉宽调制型控制器与开关型控制器的主要差别在充电回路没有特定的恢复点。对于标准值为12 V的蓄电池,其充满电压的参考值如下: 1.5. 1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5.。一15. 2 V 1.5.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 VD: 14.8--15.0 Vo 1.5. 3 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4.1--14.5 Vo 1.6 温度补偿 对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大的情况,控制器应当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其温度系数应是IRT节电池一3-7 mV/0C。1.7 欠压断开(LVD)和恢复功能,当蓄电池电压降到过放点((1.80士。.05) V/只)控制器应能自动切断负载;当蓄电池电压回升到充电恢复点((2.2-2.25) V/只)时,控制器应能自动或手动恢复对负载的供电。 1. 8 空载损耗(静态电流) 控制器最大自身耗电不得超过其额定充电电流的1 1.9 控制器充、放电回路压降充电或放电通过控制器的电压降不

电动车控制器生产流程图

控制器生产流程图 该工序中作业员一方面要区分各种元器件,以免混淆,另一方面要注意有极性元器件得极性,避免插错。现在大量得元器件都采用贴片机生产,只有少数需要直插,大大减少了插件作业人员得工作量。其次,在插线工位上需要作业员仔细参照插线图,观察线序,避免将

线插错。 一、自动流水线得工作流程 插件、插线得工作流程如下: 1、参照特制产品投产数量跟踪单,及材料单核对产品型号、数量、材料就是否正确; 2、插件; 3、插线; 4、喷助焊剂; 5、焊接; 6、切脚; 7、填写跟踪单,并做好记录。 二、插件、插线方法 1、按照工艺要求对各个工位进行得分工,相应作业员按照要求顺序将相应元器件插 在PCB板上相应得位置,插件时要求双手同时作业。 2、插线作业按照先插大线,而后插小线得原则,参照插线图,按照图示位置将相应颜色得线束插在PCB板上相应位置。 3、双手作业。 三、自动流水线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元器件散落在地上,一经发现,应及时拾起,辨认后放入 相应得料盒内; 2、工作台上顶部禁止放置与工作无关得物品; 3、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带,防静电腕带必须接地。 第二节补焊 补焊就是衔接前后道工序得关键工位,补焊主要就是检验与修补焊接、切脚工序得质量缺陷,补焊得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得下线率以及检验得难易程度。 补焊所使用得工具主要就是电烙铁、偏口钳、铜刷、镊子以及焊锡丝等,下面主要介绍其中几种: 1、电烙铁 电烙铁就是补焊工序中得一个重要工具,常用得电烙铁分类按照其功率来分有60W,45W,40W,35W,30W等,我们常用得一般为40W得电烙铁。电烙铁得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电机检验标准

电机检验标准 1、外观要求: 1、1、整机装配完整,螺丝紧固,并有可靠得防腐措施,无污损、碰撞、裂痕等缺陷。 1、2、外壳电镀有良好得光泽,无锈蚀,铁心表面无明显锈蚀; 1、3、电机涂层应均匀,不应有刷痕、收缩、起泡、桔皮、起皱、流卦、针孔、浮色与渗色等缺陷。 1、4、电机铭牌标明项目齐全、正确;电机上有安全警告标志牌,安全标志牌正确可靠;电机上应有明显得红色旋转方向标志;上述标志粘贴牢固、字迹清楚不易磨灭。 铭牌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1、4、1、制造商名或标记; 1、4、 2、产品型号; 1、4、3、额定电压与频率; 1、4、4、产品批号与日期。 1、5、定位孔位置正确,外壳与轴得结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1、6、引线规格为18AWG1015塑胶线,引线颜色为红蓝白三色,红线为主线,蓝线为副线,白线为公共端,引线出线方向正确,线头剥线15mm。电机引线长短、颜色符合要求,标志完好,裸线不应有氧化。 1、7、接地标志检查:电机应有可靠得接地装置与接地线 2、电机运行状态检查: 2、1、电机应转动平稳、自如、无卡阻停滞等现象。 2、2、电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得空载电流与空载损耗应控制在某一数值范围内,该数值范围应能保证制造得电机性能符合相应得产品标准。 2、3、振动:通电30S感觉不麻手,振动值小于10、0mm/S。 2、电气参数:

2、1、主要电气参数在自制测试架上,接好电机引线,将开关打到对应挡,用数字转速表测其空载转速, 额定电压: 110V(110V型) 220V(220V型) 380V(380V型) 额定频率: 60Hz(110V型) 50Hz(220V型) 50Hz(380V型) 空载功率: 750W (110V型)(220V型)(380V型) 额定转速: 1380rpm±15%rpm 2、2、噪音:在安静得检测室内,用分贝检测仪在距离电机500mm处测其空载噪音,应小于70dB 2、3、绝缘强度:大于50MΩ/500VDC。 2、4、常温常压下,实际工作状态可连续运行3000小时以上。 2、5、空载温升:在额定电压与频率下,电机装机后空载运行四十分钟后,电机绕组温升小于70K。 2、6、负载温升:在额定电压与频率下,电机装机后负载运行三十分钟后,电机绕组温升小于75K。 3、检验规则 进厂检验按AQL抽样方案,质量水平0、65,检查水平Ⅱ,进行抽样检查。 电机得噪音与扭矩要求全检。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技术要求

附录C:技术标准审批单 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审批单 Q/KJC-B-0001-.2014-01 2015年12月2日 注:此表由起草单位会签完毕后,反馈到整车开发部存档。

Q/KJC 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代号Q/KJC-C-0004-2015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技术要求 2015-12-5发布2016-1-1实施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4) 1、范围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术语 (6) 4、引脚定义 (6) 5、故障代码表 (7) 6、技术要求 (12) 7、试验方法 (15) 8、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20)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纯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执笔人:杨辉、曹政 本标准最终解释权归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 本标准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瑞驰EC35KX纯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瑞驰EC35KX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T 18655-2010/CISPR 25:2008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制和测量方法 ISO 16750.1-2003 道路车辆—电气和电子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总则 ISO 16750.2-2003 道路车辆—电气和电子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 ISO 10605:2008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ISO 7637-2:2004 道路车辆有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ISO 11452-2:2004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电骚扰的零部件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波暗室 ISO 11452-4:2004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电骚扰的零部件试验方法第4部分:大电流注入 GB/T 4724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纸层压板 GB/T 4725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GB/T 13556 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脂薄膜

电机检测标准

电机检测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机的检测标准 一、外观要求: 1.定位孔位置正确,外壳和轴的结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2.引出线长120±5mm,引线规格为18AWG1015塑胶线,有UL认证,引线颜色为红蓝白三色,红线为主线,蓝线为副线,白线为公共端,引线出线方向正确,线头剥线15mm。 3.电机引线长短、颜色符合要求,标志完好,裸线不应有氧化。 4.整机装配完整,螺丝紧固,外壳电镀有良好的光泽,无锈蚀,铁心表面无明显锈蚀; 5.振动:小于2.5mm/S。 6.轴向窜动:小于0.25mm。 7.电机标志清晰,包装完整。铭牌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1)、制造商名或标记; 2)、产品型号; 3)、额定电压和频率; 4)、产品批号和日期。 二、主要电气参数: 1.在自制测试架上,接好电机引线,将开关打到对应挡,用数字转速表测其空载转速,120V/60Hz电机转速为1720±3%转每分钟,230V/50Hz电机转速为1470±3%转每分钟。 2.额定电压:

120V(120V型) 230V(230V型) 额定频率: 60Hz(120V型) 50Hz(230V型) 空载功率: 40W (120V型) 45W (230V型) 空载电流: 0.55A(120V型) 0.35A(230V型) 额定电流: 0.75A(120V型) 0.45A(230V型) 额定输入功率:90W (120V型) 100W (230V型) 3.耐压试验:在1800VAC/1S下无击穿拉弧现象。 4.噪音:在安静的检测室内,用分贝检测仪在距离电机500mm处测其空载噪音,应小于47dB(与背景噪音差要大于10 dB)。 5.泄漏电流:小于。 6.绝缘强度:大于2MΩ/500VDC。

电动车控制器损坏检测小知识

电动车控制器损坏检测小知识 最近很多网友在高标的商城里面询问电动车控制器为何会损坏,下面我们就集中在这里进行回复。如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到我们的商城里询问售后人员。 一、控制器损坏的原因分析 控制器损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控制器内部供电电源损坏。 2)功率器件损坏。 3)控制器工作时断时续。 4)连接线磨损及接插件不良或脱落引起控制信号丢失。 针对以上损坏原因的分析如下: 1)控制器内部供电电源的损坏,可能是由控制器内部电路短路或外部引线短路引起的。 2)功率器件的损坏,可能是由电动机损坏、功率器件本身的质量差或选用等级不够、器件安装或振动松动、电动机过载、功率器件驱动电路损坏或参数设计不合理引起的。 3)控制器工作起来时断时续,可能是由器件本身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参数漂移、控制器总体设计消耗大导致某些器件局部温度过高而使器件本身进入保护状态或器件接触不良引起的。 4)连接线磨损及接插件不良或脱落,可能是由线材选择不合理、对线材的保护不完备、接插件的选型不好及线束与接插件的压接不牢引起的。 二、控制器好坏简要判断 1.用万用表欧姆档进行测量(断电测量) 1)用万用表置于欧姆档20k,用红表接控制器负极,黑表笔依次接测量控制器主线黄、绿、兰,应有10k?左右的读数(数字万用表),三次读数应基本一致。 2)用万用表黑表笔接控制器正极,红表笔依次测量控制器主线黄、绿、兰,应有15k?左右的读数,三次读数应基本一致。

3)如步骤1)、2)的测量正常,则表示无刷控制器内的MOS管基本正常,把控制器与整车连接,接通电源,拔掉制动线,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转把5V电压是否正常。若以上测量正常,则表示控制器基本正常,否则可判定控制器损坏。 2.用万用表二极管档进行的测量(断电测量) 1)将万用表置于二极管档测量,用红表笔接控制器负极,黑表笔依次测量控制器主线黄、绿、兰,读数在500左右(数字万用表),三次读数应基本一致。 2)用万用表黑表笔接控制器正极,红表笔依次接控制器主线黄、绿、兰,读数在500左右,三次读数应基本一致。 3)如步骤1)、2)的测量正常,则表示无刷控制器基本正常,把控制器与正常连接,接通电源,拔掉制动线,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转把5V电压是否正常。若以上测试正常,表示控制器基本正常,否则可判定控制器损坏。 三、控制器其他部件检测 1.断电检测(用二极管档) 1)检测控制器电源输入正负极是否短路。 2)霍尔信号线检测:用黑表笔接黑线,红表笔接红、黄、绿、兰四根线,应无短路故障。 2.通电测试(用直流电压档) 1)检测控制器电源输入端是否有蓄电池工作电压。 2) 检测霍尔信号线是否有5V电压。 3) 检测转把电源是否有5V以上电压。 4) 转动转把,检测信号线的电压是否在0.8V~4.2V之间变化

(完整版)电动汽车常见故障检测方法

纯电动汽车常见故障检测方 法 ㈠、方向自动偏向一边的 故障

㈡转向盘震 抖㈡、 检查转转向向盘 震的自抖由行程 转向盘自由行 程 过大 转动摇臂转动 不正常 转动摇臂转 动正常 常 转向器间隙过 大 检查纵横拉 杆 调整、修球头销松旷 检查转向器 理 前束正常前束失调 检查车轮摆动 情 调整 更换

㈢、转向沉 重检查轮胎气压 胎压正常胎压过低 补气连轴节损坏 检查转向柱连轴 节 连轴节正 常 更换 转向盘沉重 松开转向摇臂与纵拉杆的连 接 检查转向盘的转动情 况 转向盘轻便 检查转向 器 转向器啮合转向器转向器润小球销小球销转 间隙过小正常滑油不足卡滞动灵活 检查纵拉杆 调整检查转补充润滑油更换检查横拉杆 向柱 转向柱卡滞转套向润柱滑橡不胶良衬检查前悬架减 震器主销轴 更换 更换涂润滑脂 减震器主销轴减震器主 转动灵活销轴卡滞 检查前轮定位参数更换 前束不对前轮外倾角不对主销内、后倾角不对 调整调整或修理

㈣、制动力不 足 制动力不足 踏板疲软 踏板高度过 低 踏板高度正 常 检查制动器温 度 踏板逐渐有 检查制动管路检查制动管路间隙过间隙正常 检查制动器间 管路有空制动液不足 紧固接 调整检查制调整间检查制头排气补液动总泵隙动排气补 正常 总泵油孔正总泵漏严重磨损 温度过温度正常 接头漏油

㈤、低速摆 头检查前悬架安装连接情 况 某侧悬架连接的标 系 松动 按规定力矩拧紧安装连接正常悬架安装螺母 松 检查转向盘 的自由行程 动 按规定螺母拧 紧 自由行程过 检查转向 器 啮合副配合间隙过 调整转向 器间隙 自由行程正 检查纵 横拉杆 球销松旷球销正常 更换检查前轮定位参 车轮外 倾 主销后倾 定位参 角 变小 修理 前束值 过大 调整 检查车轮轴承修理 动旷坏按规定力矩拧紧更换更换

通用电机检验标准

一、目的 规范电机检验作业,确保电机各项性能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杜绝不合格产品进仓、出厂。 主要验证电动机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设计和制造上是否存在影响运行的各种缺陷;另外,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从中找出改进设计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的电机检验作业。 三、作业流程 生产车间(产品送检)→品管课(检验) ↓ 检测结果评审 ↓ ↑检验结果填报《检验报告单》 ↓ PQC加强监督控制判定 ↓ 合格→入库 ↑↓ 返工处理←品管课(异常反馈单)←不合格

四、检验项目生产部门按生产工单号进行生产,生产完工的产品置于‘待检’区,并通知品管课检验员进行检测。 1、检验实施品管课检验员接到通知后按照生产工单号,即前往‘待检’区,核对产 品的品名、型号规格、数量、批号等。了解任务期限,准备好记录表格和检测工具,随后进行检验。 2、检验程序、方法与要求 检验员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工单单号进行检验工作。 产品检验程序和方法、要求见《电机检测基准》。 3、检验的工具 检测的工具万用表、电桥、耐压仪、游标、电机检测台等。 4、检验记录: 1)、检测结果记录于《电机检验报告单》,经检验员签字盖章,由品管课录入ERP 系统进行产品核销并保留存档。 2)、检测判定不合格时,检验员应及时对不合格电机做出标识,并及时通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返修措施。如发现批量异常时,检验员应签发《质量异常 反馈单》给生产部门及品管主管,并责令停止生产。品管课主管应会同生产部 门追查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记录于《质量异常反馈单》。 3)、返工后的产品须重新提交品管检验员复检,只有经最终检验判定合格的产品

电动车控制器测试中的型式试验详解

电动车控制器测试中的型式试验详解 1. 概述 应在控制器所为之设计的电动车上或车辆制造厂认可的测功机上做动态电气测试。对于交通用的道路车辆,推荐使用相关的ISO标准或其它一致同意的车市循环工况。 2. 型式试验 在控制器商品化之前,型式试验应由电动车控制器生产者进行,从而证明本报告中所述的控制器的特性能满足预定的应用要求。进一步的型式试验应在生产运行中进行,以保证仍能满足特性要求。生产中设计或材料的改变应由一系列与用户需求一致的进一步的定型试验来进行评估。 (注:必须认识到特定的定型试验是有破坏性的)。 1)机械试验 进行机械试验以保证在考虑到几何尺寸,结构,使用,振动阻尼,进水和噪声的产生等情况下,仍能满足特性要求。 2)电气试验 进行电气试验以保证,当控制器安装在电动车上后,考虑到运行的温度范围,湿度,控制功能,连锁装置及极度电气条件下的性能等情况下,仍能满足特性的要求。 3)绝缘强度试验 绝缘强度试验应按照相关的要求,在完全重新制造的新控制器上进行。 4)内部温度 应在认可的试验循环工况上利用控制器进行试验,并测量内部器件的最大温度,任何单个器件的温度都不能超过器件生产者所允许的最大值,对于十分严重的条件应在试验中使用标准的控制器冷却装置。在试验中,如果安装了温度保护装置应进行试验。 5)电压限制 控制器应进行测试以满足在如运行电压限制所述的电压范围内运

行,并且,如果指定的电池端压超过范围,应进行检查确定没有损害。6)电磁干扰 应对电动汽车控制器进行检查以保证控制器运行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并且也要试验保证外部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论是由于自身的运行还是由于其他加于牵引电池的运行的负载,都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