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捺的写法》教案

书法:《捺的写法》教案
书法:《捺的写法》教案

捺的写法

一、教学目的

初步学会捺的写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法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捺的写法。

难点:掌握捺角捺尖的写法。

三、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视频等。

四、课时:1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一个书法家刻苦练书法的小故事。

(三)引入新课

表扬撇写得好的同学。出示课题:捺的写法

(四)教学新课

1.出示捺的挂图,学生看图,观察捺的特点:①它像一把笤帚;

②上细,下粗,出尖;③在斜线上;④像大海中的波浪,有“一波三折”的说法。

2.师范写捺画,边写边说明捺的写法。

捺的写法:逆锋向左上起笔,转锋向右下中锋行笔,笔毫渐行渐按,渐渐铺毫,笔画越写越粗,沉着有力。至捺下半部微带卷起之意。要劲挺,与左撇相配。直至捺角处稍按,笔毫要尽量铺开(捺笔最要

的地方)。再提笔向右平推渐行渐提,力送捺尖空收。

3.学生书空捺的写法。注意一波三折。

(五)练习书写捺画

学生看清老师的示范,书空后,再在米字格纸上书写捺画。

师巡视,纠正学生书写时出现的错误。

(六)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学生课后多练习。

(七)作业布置

回家练习写捺画。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

第1课长点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长点”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长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长点”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长点”的运笔过程,指导含“长点”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长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 长点由圆点变化而来,用笔方法与圆点相近,起笔为顺锋,再逐渐下按,行笔过程比圆点长,收笔与圆点相同。长点多用在字的右部,替代捺用。 三、书写“长点”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不”、“令”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第2课左行点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左行点”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左行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左行点”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左行点”的运笔过程,指导含“左行点”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左行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 1、顺锋起笔。 2、由轻到重行笔。 3、顿笔,稍停,然后圆转回锋。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有些人误以为书法字体的发展以篆、隶、楷、行、草为顺序,其实不然。 一、书法艺术的产生 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尤其是从甲骨文的结字看,已体现出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因此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钟鼎文”,整齐且笔画粗壮,起笔、收笔及运转比甲骨文圆润,曲直变化丰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长,每字的大小匀称,各部分讲究呼应与配合。《毛公鼎》、《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在不同的艺术追求下,朝着各自的审美趋向发展,形成了书法艺术绚烂多彩的局面。如果说甲骨文、金文的主流始终是沿着刀刻、凿铸道路发展;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开始在书法上广泛应用。毛笔表现力丰富,特别是内蕴的笔法技巧,构成了以后中国书法的重要要素──书者的情性、审美趣味、用笔技巧等。从尚存的这一时期的“石鼓”拓片中看,结字比金文有更大的规律性,笔画遒

劲凝重,结构茂密浑厚。“石鼓文”开始向小篆转化。它不仅是以后秦统一文字的基础,而且对后代的书法风格影响极大。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关于隶书的产生,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说:“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邈因罪入狱,在狱中整理隶书三千字,得到秦始皇赞赏,赦免其罪并封为御史。此为传闻,虽不足为信,但是,秦代隶书出现已成定论,只是秦代隶书还多有篆意。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同时,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做右旁时则写成“刂”,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种字体,上承篆书和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所以隶书在书法艺术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人教版__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教材内容】 1.将本册生字按照汉字的结构进行细致分类,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多种结构的汉字。 2.本册课本内的词语、句子和名言警句。 【教学目的】 1. 在分类学习的同时,将结构相同的生字进行统一的编排,配合新内容的同时安排好练习课,以进行细致系统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2. 在每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词语及句子的练习,做到生字、词语、句子相结合,内容充实,使学生对汉字的规范化书写掌握更扎实,更稳固。 3.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书写水平有较快提升,以适应将来中学的更高要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书写,并且具有一定的速度。 2.熟练掌握不同的间架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律,书写时做到姿势正确,书面干净,行 款整齐、 美观。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左右结构(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字及5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左右结构左边小右边大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 1.出示田字格生字5个。 2.指名说出生字“撑”“锅”“饿”“檐”“碗” 3.观察说一说他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二、指导写字 1.说一说在写这种左右结构生字时的特点(左边小右边大) 撑锅饿檐碗 2.指导写字 3. 左边偏旁写的时候偏左,给右边多留一些地方。 4.示范书写 5.自己写,教师个别指导 三、写写评评 1.将写得好的进行展览,指出好的地方。

2. 练习扩展词语书写 撑住铁锅饿坏屋檐烧碗 3.个别指导,班内评价 四、课本句子练习 五、小结 汉字就像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各部分之间紧紧相连,你们可要看清它们,和它们做好朋友哟。 教学反思: 五年级孩子大多数能认真书写,写工整,但是靠体的很少。教师除了让孩子掌握结构规律外,还要让孩子在家临摹字帖,练习笔画,只有这样,才能写好正楷字。 第二课时左右结构(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字及5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左右结构左右大小相当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 1.出示田字格生字5个。 2.指名说出生字“鲸”“肺”“粘”“鳃”“帐” 3.观察说一说他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二、指导写字 1.说一说在写这种左右结构生字时的特点(左边右边基本大小相当) 鲸肺粘鳃帐 2.指导写字 3.左边偏旁写的时候稍稍偏左,给右边留一些地方。 注意: 4.示范书写

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xx集中心小学 xx第一课字形特点(一) 教学目的: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用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身之正会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一)”。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身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身”字)〈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5〉xx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血之 字形较方:正画 字形较圆:会xx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2〉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 教后记: 第二课字形特点(二) 教学目的: 1、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天口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较大字形: 〈1〉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2〉老师写:发 〈3〉生试写:天年 2、较小字形: 〈1〉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2〉师边将边示范:白 〈3〉学生试写:口日 3、偏斜字形: 〈1〉xx字主笔不可过于xx。 〈2〉xx写:夕勿 〈3〉学生试写。

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课题 1.文房四宝 教学目标知道文房四宝分别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用途。 教学重点知道文房四宝分别是什么? 教学难点知道文房四宝的用途。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准备:准备笔、墨、纸、砚。 二.新授新知: 1.文房指书房. 2.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四种书写工具的统称。 3.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4.辅助用品: 笔架、镇纸、毛毡等。 三.练习:画线。 板书设计: 1.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课题 2.毛笔的选用 教学目标如何选用合适的毛笔。 教学重点选用合适的毛笔。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毛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检查: 二.讲授: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2)笔头尖;(3)有弹性;(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三.练习:画线. 板书设计: 2.毛笔的选用 硬膏笔:弹性较好。 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兼毫笔:弹性适中。

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课题 3.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重点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学难点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检查: 二、讲授新课: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五年级上册 教案 书法 危太云 2017/12/28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教材内容】 1.将本册生字按照汉字的结构进行细致分类,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多种结构的汉字。 2.本册课本内的词语、句子和名言警句。 【教学目的】 1. 在分类学习的同时,将结构相同的生字进行统一的编排,配合新内容的同时安排好练习课,以进行细致系统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2. 在每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词语及句子的练习,做到生字、词语、句子相结合,内容充实,使学生对汉字的规范化书写掌握更扎实,更稳固。 3.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书写水平有较快提升,以适应将来中学的更高要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书写,并且具有一定的速度。 2.熟练掌握不同的间架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律,书写时做到姿势正确,书面干净,行 款整齐、 美观。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左右结构(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字及5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左右结构左边小右边大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 1.出示田字格生字5个。 2.指名说出生字“撑”“锅”“饿”“檐”“碗” 3.观察说一说他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二、指导写字 1.说一说在写这种左右结构生字时的特点(左边小右边大) 撑锅饿檐碗 2.指导写字 3. 左边偏旁写的时候偏左,给右边多留一些地方。 4.示范书写 5.自己写,教师个别指导 三、写写评评 1.将写得好的进行展览,指出好的地方。

2. 练习扩展词语书写 撑住铁锅饿坏屋檐烧碗 3.个别指导,班内评价 四、课本句子练习 五、小结 汉字就像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各部分之间紧紧相连,你们可要看清它们,和它们做好朋友哟。 教学反思: 五年级孩子大多数能认真书写,写工整,但是靠体的很少。教师除了让孩子掌握结构规律外,还要让孩子在家临摹字帖,练习笔画,只有这样,才能写好正楷字。 第二课时左右结构(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字及5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左右结构左右大小相当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 1.出示田字格生字5个。 2.指名说出生字“鲸”“肺”“粘”“鳃”“帐” 3.观察说一说他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二、指导写字 1.说一说在写这种左右结构生字时的特点(左边右边基本大小相当) 鲸肺粘鳃帐 2.指导写字 3.左边偏旁写的时候稍稍偏左,给右边留一些地方。 注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第1课横 教学目的: 1、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2、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放大的学生书法作品一幅,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横”的写法。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激发学生的对美的感受力和书写的愿望。 二、形象感知 认识横的形态: 1、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横的形态是怎样的呢? 2、出示长横的例字。 3、仔细观察,长横和短横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4、思考:为什么既要将横画写得平直,又要稍稍有点左低右高? 学生讨论 小组交流 教师先提出任务,让学生先自由讨论,思考横的书写特点,然后合作交流,归纳长横的书写要点, 三、横的写法 长横的写法:教师示范 1、怎样才能把横画写得既平正又生动呢?我们先来学习长横的写法?(运笔七个步骤) 2、思考:写横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学生自由朗读书中注释 四、小结 横的特点:粗细均匀、左低右高、收笔略大形成点状。 学生谈体会 板书:1、横 ①逆锋起笔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④中锋行笔 ⑤提笔⑥顿笔⑦回锋收笔 教学反思:

第2课垂露竖 教学目的: 1、认识书法中的垂露竖的形态。 2、掌握书写垂露竖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2、掌握书写垂露竖的方法。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横”的优秀作业,鼓励学生争做书法小明星。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竖”的写法。 3、教师板书:竖的写法 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展示。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范例垂露竖。 2、请学生说说垂露竖的形状像什么? 3、怎样才能把这个垂露竖写漂亮呢?教师示范写垂露竖,边写边讲解垂露竖的写法。 4、教师板图“垂露竖”的运笔图: ①逆锋起笔 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 ④中锋行笔 ⑤提锋收笔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小组练习讲述竖的路线运笔图。 加强练习,达到牢固掌握。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练习写三个垂露竖,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写完后四人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或别人写的垂露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全班交流。 四、小结 1、写完后请同学们把这三个和前面写的三个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是否有进步。 2、布置作业。 板书:2、垂露竖 山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1、女字旁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女字旁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女字旁的“始、如、婆”,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教学重点:学会习“女字旁”。 教学难点:女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一页“女字旁”,并回答问题:第一笔撇折和第二笔撇有什么不同?第三笔的横的写法。 3、学习“女字旁”的写法。 4、学习“女字旁”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女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 (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始、如、婆。 (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女字旁”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女字旁”。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五、讲评 (1)展示学生作品(优秀、病例)

(2)学生评议 (3)老师点评 六、总结。 2、右耳旁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感悟“右耳旁”的特点。 2、学习些含有右耳旁的“邦、都、邻”,体会写法上的变化。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教学重点:学会习“右耳旁”。 教学难点:右耳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手 1、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欣赏教材第3页“右耳旁”,并回答问题:右耳旁和第二左耳旁有什么不同?。 3、学习“右耳旁”的写法。 4、学习“右耳旁”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右耳旁在例字中的用笔和空间结构特点。 (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邦、都、邻。 (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3页中四种不同风格的“右耳旁”的字,并说说他们的结构特点。 四、学生练习 1、请用铅笔或港币以双钩的方式给下面这些字不上“右耳旁”。 2、请用硬笔尝试临摹下面的字。

小学五年级书法教案(上册)

钢笔字部分(1—6课) 第1课独体字结构 教学容:独体字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每个笔画的形态。 2.注意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独体字的特有形态。 3.认真书写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读帖指导 1.学生齐读本课容提要,明白什么是独体字,了解写好独体字的关键。 2.出示字:大月四五母令 3.读帖要点:“大”字的形态为“正三角形”;“月”字的形态为“长方形”;“四”字的形态为“倒立梯形”;“五”字的形态为“梯形”;“母”字的形态为“平行四边形”;“令”字的形态为“棱形”。 4.字错误举例:“月”、“弓”、“丫”是长方形的字,不要写扁。“二”、“四”、“皿”是扁方形的字,不要写长。 三、让学生认真阅读在写“三角形”、“长方形”、“扁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字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学生练习 1.生临写(师巡视,指出存在问题)

2.学生自己完成“我来试一试” 五、反馈 1.展示佳作,总结书写要领 2.学生完成作业 六、课堂小结 第2课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 教学容: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规律。 2.让学生知道左宽右窄的字的书写规律。 3.认真书写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读帖指导 出示字:借利朴 读帖要点:左边笔画少,要写窄,约占三分之一的宽度;右边笔画多,要写宽,约占三分之二的宽度。 三、示 四、学生练习 1.说说注意点:与左窄右宽正好相反,左边笔画多或结构复杂,面右边笔画少或结构简单,宽窄占位也与其相反。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 金开诚 中国书法艺术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始终难解难分。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与影响,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它至今仍是从头至尾、从里到外,始终保存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必须要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也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理解、把握、再现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今天我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回报了什么。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 “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生成和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了说明这个重要性,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最好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在1972年给北大中文系的学员讲书法艺术时提出了一个定义。即“中国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又作了一点具体解释,即“中国书法艺术是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美学形象的艺术”。在这个定义中,“素材”这两个字还要作一点解释,它包含材料与题材两重含义,还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例如人像石雕艺术,是用石头来雕塑人像的艺术,那么,它用的材料就是石头,而用的题材则是人物。书法艺术与此不同,它的材料用的是汉字,它的题材仍然是汉字。对汉字加工创造而成的艺术形象,仍然是汉字的形象,而不是别的形象。当然这艺术形象中可能包含丰富的意味,但它们仍然是人物或山水的形象。 汉字既是材料,又是题材,可见它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关系是何等密切。既然如此,学习书法首先应该对汉字有些研究,至少要能准确地识字,不能写错别字,更不能是文盲:文盲完全可能成为别的艺术家,却绝对成不了书法艺术家。有人认为书法只是线条的艺术,错别字也有线条,所以写错了也没关系。这种想法不对。书法即使仅仅是线条艺术,那至少也是汉字的线条艺术,不能把汉字写错,犹如画人物画个美人,你不能把她画成瞎了眼睛掉了牙,因为美人总是“明眸皓齿”,古今中外的美人,没听说那个是瞎了眼睛掉了牙的。 汉字在其长期流传中,与史事、人文乃至自然风物等等发生了复杂而丰富的联系;于是在人们心目中,便觉得似乎有某种意味凝结在文字符号上面。其实这是人的心理对文字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有了惯性的反映(心理学上称为“暂时神经联系”)。简单地说,就是你看到某个字和词,会产生某些联想或想象,甚至有某种情思的轻微波动。在语言学上,这就是“语感”的一种表现,“语感”包括

人教版__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页眉内容 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教材内容】 1.将本册生字按照汉字的结构进行细致分类,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多种结构的 汉字。 2.本册课本内的词语、句子和名言警句。 【教学目的】 1.在分类学习的同时,将结构相同的生字进行统一的编排,配合新内容的同时安排 好练习课,以进行细致系统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2.在每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词语及句子的练习,做到生字、词语、句子相结合,内容充实,使学生对汉字的规范化书写掌握更扎实,更稳固。 3.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书写水平有较快提升,以适应将来中学的更高要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书写,并且具有一定的速度。 2.熟练掌握不同的间架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律,书写时做到姿势正确,书面干净,行 款整齐、 美观。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左右结构(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字及5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左右结构左边小右边大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过程】 、出示生字 1.出示田字格生字5个。 2.指名说出生字“撑”“锅”“饿”“檐”“碗” 3.观察说一说他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指导写字 1.说一说在写这种左右结构生字时的特点(左边小右边大) 撑锅饿檐碗 2.指导写字 3.左边偏旁写的时候偏左,给右边多留一些地方。 4.示范书写 5.自己写,教师个别指导 三、写写评评 1.将写得好的进行展览,指出好的地方。

2.练习扩展词语书写

4. 示范书写 5. 自己写,教师个别指导 3. 个别指导,班内评价 四、 课本句子练习 五、小结 汉字就像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各部分之间紧紧相连,你们可要看清它们,和它们做 好朋友 哟。 教学反思: 五年级孩子大多数能认真书写,写工整,但是靠体的很少。教师除了让孩子掌握结构 规律外, 还要让孩子在家临摹字帖,练习笔画,只有这样,才能写好正楷字。 第二课时 左右结构(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字及 5 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左右结构左右大小相当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 好。 教学过程】 : 、出示生字 1. 出示田字格生字 5 个。 2. 指名说出生字“鲸”“肺”“粘”“ 鳃”“帐” 3. 观察说一说他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指导写字 1. 说一说在写这种左右结构生字时的特点(左边右边基本大小相当) 鲸肺粘鳃帐 2. 指导写字 3. 左边偏旁写的时候稍稍偏左,给右边留一些地方。 注意: 撑住 铁锅 饿坏 页眉内容 屋檐 烧 碗

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课题 1.文房四宝 教学目标知道文房四宝分别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用途。教学重点知道文房四宝分别是什么 教学难点知道文房四宝的用途。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准备:准备笔、墨、纸、砚。 二.新授新知: 1.文房指书房. 2.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四种书写工具的统称。 3.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4.辅助用品: 笔架、镇纸、毛毡等。 三.练习:画线。 板书设计: 1.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课题 2.毛笔的选用 教学目标如何选用合适的毛笔。 教学重点选用合适的毛笔。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毛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检查: 二.讲授: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2)笔头尖;(3)有弹性;(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三.练习:画线.

板书设计: 2.毛笔的选用 硬膏笔:弹性较好。 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兼毫笔:弹性适中。

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课题3.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重点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学难点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检查: 二、讲授新课: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 五年级硬笔书法上册第1部分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独体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取中结构和偏斜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平衡中求变化?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中”的左右对称平衡,长竖要垂直,位于字的中心。 “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

高、短、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水”的左右对称,也很平衡,现在把左边写得细一些、轻一些,而把右边写得粗一些、重一些,就显得既平衡又有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练习书写独体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上下结构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a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b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c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分”和“金”,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a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b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c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志”和“星”,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五年级上书法教案

五年级 ( 上)书法教案 教学目的: 五年级 (上) 书法教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 : 五年级 (上) 书法教案字;主笔不要过斜;使字的重心稳定。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课题;背“写字歌”;强调书写双姿。 二、出示“中、结、折、主、飞、稍、斜、勿”。请学生们找 出其 中的独体字; 并分析独体字的特点: 独体字; 直接由笔画组成;一般笔画较少; 分取中结构的字和偏斜结构的字。 三、学习书写取中结构的字。 1 、找出取中结构字的特点:中间竖是主笔;要直;两侧笔画要相称。 2、习书写:中、木、平、水、主 中:长竖要垂直;位于字的中心。 木:横较短;撇、捺 相称。 平;点撇相称;撇起笔稍高。 3、 练习书写。 四、学习书写偏斜结构的字。 1 、说说写偏斜结构的字的要领:主笔不要过斜;使字的重心稳定。 2、 学习写左偏斜的字:“夕”、“力”、“户”、“勿”。 3、 学习写右偏斜的字;“飞”、“戈”、“气”、“式”(主笔向右偏斜) 五、学生练习书写并进行行款练习。 六、教师小结。 使学生认识上下结构的字的规律; 学习书写上窄下宽和上宽下窄的字; 学习 上下 结构字的行款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书写时要使上下结构的字上下对正;宽窄适当。 教学时数: 1 课时 第二课 教学 目的: 上下结构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二、指名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找出这类字的规律;并说说书写要求。 规律:上下结构的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有的上窄下宽;有的上宽下窄。要求:书写时要使上下对正;宽窄适当。 三、学习书写上窄下宽的字。 1、出示上窄下宽的字:志、支、星、实、泉、笔、辈 2、读一读;说说书写这些字应注意什么?(先说后书写) “志” 首横偏上居中;下部托正上部。 “支” 撇捺舒展;左右相称。 “星” 横的间隔均匀;末横要长。 “泉” 下部右撇起笔要高。 “笔” 上部左低右高;下部底横较长。 “辈” 横的间距要匀;下横要长。 3、学生练习书写以上几个字和与上面几个字结构相同的字。 四、学习书写上宽下窄的字。 1、出示上宽下窄的字:分、学、金、皆、春、努 2、同位互相分析这些字的写法。 3、练习书写以上的字。 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行款练习中去。 六、教师小结。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第一课长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长点的写法。 2.学生学习书写长点及带有“长点”笔的几个字,练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注意用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师出示几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长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长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新授。 〈一〉讲解“长点”书写要领。 1.教师在黑板书写“长点”画,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长点”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⑴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⑵长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行笔应慢一些。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教师书写演示) 5.指名说一说“长点”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点” ,师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 〈三〉学习书写带“长点”的字。 1.课件出示范字。(课件出示)不令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左行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左行点的写法。2.学生学习书写“左行”点及带有“左行点”笔的几个字,练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比较左行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注意用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师出示几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左行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左行点”写得最漂亮。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新授。〈一〉讲解“左行点”书写要领。 1.教师在黑板书写“左行点”画,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左行点”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 ⑴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⑵左行点是由右往左下行笔的点,一般位于字的左边。出挑的目的是为了与右边笔画的连贯。⑶左行点的写法。 ①顺锋起笔。02由轻到重行笔。o3顿笔,稍停,然后圆转回锋。o 4聚锋收笔。(教师书写演示)〈二〉学生练 习书写“左行点” ,师行间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三〉学习书写带“左行点”的字。 1.课件出示范字。(课件出示)惟尉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上挑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上挑点的写法。 2、学习书写上挑点及带有“上挑点”笔的几个字。 3、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表达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上挑点的写法及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书写带有“上挑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具和教学手段】: 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笔架、盘子、多媒体等。 【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印章、印泥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上书法教案

第一课独体字结构 学习目的: 认识独体字中两种结构的写法,学习书写取中结构的字和偏斜结构的字,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学习重点和难点: 独体字的两种结构的写法;写偏斜结构的字,主笔不要过斜,使字的重心稳定。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背“写字歌”,强调书写双姿。 二、出示“中、结、折、主、飞、稍、斜、勿”。请学生们找出其中的独体字,并分析独体字的特点:独体字,直接由笔画组成,一般笔画较少,分取中结构的字和偏斜结构的字。 三、学习书写取中结构的字。 1、找出取中结构字的特点:中间竖是主笔,要直,两侧笔画要相称。 2、习书写:中、木、平、水、主 中:长竖要垂直,位于字的中心。 木:横较短,撇、捺相称。 平;点撇相称,撇起笔稍高。 3、练习书写。 四、学习书写偏斜结构的字。 1、说说写偏斜结构的字的要领:主笔不要过斜,使字的重心稳定。 2 、学习写左偏斜的字:“夕”、“力”、“户”、“勿”。 3、学习写右偏斜的字;“飞”、“戈”、“气”、“式”(主笔向右偏斜) 五、学生练习书写并进行行款练习。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上下结构 学习目的: 使学生认识上下结构的字的规律,学习书写上窄下宽和上宽下窄的字,学习上下结构字的行款练习。 学习重点和难点: 书写时要使上下结构的字上下对正,宽窄适当。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揭示课题 二、指名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找出这类字的规律,并说说书写要求。 规律:上下结构的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有的上窄下宽,有的上宽下窄。 要求:书写时要使上下对正,宽窄适当。

三、学习书写上窄下宽的字。 1、出示上窄下宽的字:志、支、星、实、泉、笔、辈 2、读一读,说说书写这些字应注意什么?(先说后书写) “志”首横偏上居中,下部托正上部。 “支”撇捺舒展,左右相称。 “星”横的间隔均匀,末横要长。 “泉”下部右撇起笔要高。 “笔”上部左低右高,下部底横较长。 “辈”横的间距要匀,下横要长。 3、学生练习书写以上几个字和与上面几个字结构相同的字。 四、学习书写上宽下窄的字。 1、出示上宽下窄的字:分、学、金、皆、春、努 2、同位互相分析这些字的写法。 3、练习书写以上的字。 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行款练习中去。 六、教师小结。 第三课上中下结构 学习目的: 1、帮助学生认识上中下结构字的特点,掌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学习书写上部较宽的字:意、章,学习书写中部较宽的字:苦、等、墨、茶、举、餐。 3、学习书写下部较宽的字:克、草、率、篮、蕉、慧等等。 学习重点和难点: 分清上中下结构的字的最宽部分,书写时上中下三部分要对正。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说说上中下结构的字的特点:上中下结构的字由三部分组成,每个字都有最宽的部分,写这类字要注意上中下三部分对正。 三、找出字帖中上中下结构的字的最宽部分,说说其上部的特点。 上部最宽:意、章中部最宽:赛、餐、崇 下部最宽:篮、蕉、慧 四、学习书写上部最宽的字。 意上部下横要长 章上部下横长并与中、下部横间隔均匀。 五、分四人小组分析中部最宽和下部最宽的字的写法。 茶中部撇捺舒展。 崇横的间距要均匀,中部上点要短。 篮中部比上部稍窄,底横要长。 六、学生练习书写中部最宽和上部最宽的字,并完成行款练习。 七、教师小结,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小学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1

第一课独体字 教学要求: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取中结构和偏斜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平衡中求变化。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中”的左右对称平衡,长竖要垂直,位于字的中心。 “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高、短、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水”的左右对称,也很平衡,现在把左边写得细一些、轻一些,而把右边写得粗一些、重一些,就显得既平衡又有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练习书写独体字。 第二课上下结构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 题。

二新授 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分”和“金”,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