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实践探究——以零起点的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为例

合集下载

浅谈零起点留学生汉语教学对策

浅谈零起点留学生汉语教学对策

浅谈零起点留学生汉语教学对策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目前,汉语作为二语习得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德国、俄罗斯、爱尔兰已将或者即将把汉语纳入高考选课科目。

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XX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多名来华留学人员。

这些留学生群体中,有的曾在自己国家的汉语学习机构中或长或短的学习过汉语,有的从来没有学习过汉语,这些人汉语处于“零起点”学习阶段。

对于零起点的语言学习者而言,要学好一门语言,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语音,发音准不准、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们在词汇、语法乃至文字上的掌握;其次,发音不好,也影响理解和表达。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留学生由于汉语发音偏误或者错误会使其表达产生歧义、令人误解、曲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其意义。

长此以往,则有可能使学习者在未来因表达这一关中丧失很多和汉语相关求职、就业发展机会。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声调既是语音教学难点,也是重点之一。

本研究基于零起点留学生汉语声调教学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汉语声调的教学对策。

一、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产生的原因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区分词义和词性。

同样的两个词,在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声调不同,词性或词义就会完全不同。

比如:我能“问wèn问”你吗?”和我能“吻wěn吻”你吗?这两句话唯一的区别就“wen”这个音节的声调不同,因声调不同导致了词义不同。

再比如:“种zhǒnɡ子”和“种zhònɡ地”,“种子”一词中,“种zhǒnɡ”是名词;“种地”一词中“种zhònɡ”是动词。

同一个汉字,声韵母完全相同,却因声调不同导致了词性不同。

所以,学习者在发声时,声调如果产生偏误或出现错误,结果就会要么混淆词义,要么弄错词性,要么不知所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与研究摘要: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表音兼表意的文字,与其他文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汉字教学中,外国留学生普遍认为汉字难记、难写,汉字也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很大障碍。

而目前国内对汉字教学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也缺乏一定理论指导。

从汉字的特点、汉字教学的难点以及汉字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助于促进汉字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汉字教学;汉字;部件汉字教学作为语言要素教学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吕必松说它“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充分认识汉字的特殊性以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特殊性,是寻求新的教学路子的关键”。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蒸蒸日上的背景下,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汉字教学的地位也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始终处于滞后的局面。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因此要把汉字教学提到研究日程上来,确立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地位。

要充分地认识汉字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对汉字教学当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才能找到有针对性地汉字教学策略。

一、汉字的特点世界文字大都起源于图画文字,表音和表意是图画文字的两大趋势。

随着时间的发展,只有汉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方面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为适应它所记录的汉语而进行内部调整,从而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属于表意文字。

汉字呈正方形,在形体上与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使用的表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图画性和理据性都很强。

表音文字可以根据一个字的拼写就能反映出语言符号的语音相貌,人们可以根据发音规则准确地读出其音,所以“形”与“音”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但是无法由词形推知词义。

汉字则不同,每个汉字呈平面展视型,字的每个构件几乎都有意义可循,每个字不仅仅是构件的“形合”,而且是构件的“意合”。

虽然随着汉字的发展与演变,其字形表意的直观程度大大减弱,但现代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如今的形声字中的形旁在表示字义的类属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

零起点小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教材与教法实践

零起点小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教材与教法实践

零起点小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教材与教法实践北京四中宋果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大开了国门,欢迎四方宾客.中国的市场经济,使越来越多的世界朋友关注这块热土.因此,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来中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有战略眼光的家长普遍认为,学习语言,年龄小的孩子学起来更容易.孩子们记忆力强,可塑性强,接受新事物快,常务新语言快。

因此,来中国学习的小留学生越来越多。

一个韩国家长,把自己上高一、初二、初一的三个儿子一起送到中国来留学.他把家族的希望全部投入到在中国文化,面对这样的信任与厚望,我们有必要探论,如何教好小留学生汉语。

一、教材建议对于刚刚入学,汉语为零起点的小留学生,汉语教学如何起始呢?1、自编《汉语起步》教材,对学生进行强化汉语教学.依次安排《在教室上课》《去食堂吃饭》《回宿舍休息》《学习用具》《作息时间》《学习用语》等章节进行教学.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学会有关生活.学习,休息的汉语词汇.可以表达用餐,学习,睡觉等日常行为.简而言之,可以生存.进而,学习《休息时间》《交通工具》《我的家人》《人体器官》《特色食品》《课外活动》等章节,使学生可以外出,活动,购物,换而言之,可以与人交流。

教材内容是学生生活中急需使用的词语,这些词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一实词为主,适时地加入少量虚词.学习了第一章,学生可以表达这样的句子:我在北京四中学习汉语教师有老师,同学,课桌,椅子,黑板,粉笔。

教学楼有饮水机,卫生间。

学习第二章后,学生可以去食堂买米饭,包子,辣白菜等,教材内容注重生活应用的实效性。

2、《汉语起步》教学注意知识的联系与拓展.在学习第七章《学习用具》时,可以联系第一章中的词语,拓展出句子:教室的课桌里有书包。

书包里有汉语书,词典,文具盒。

文具盒里有铅笔、圆珠笔、橡皮、尺子。

在学习第八章《特色食品》一章后,联系第二章词语,可以拓展出:去学校食堂吃米饭饺子牛肉面,辣子鸡丁。

使学生在短时期内,不但解决了生活的需要,而且产生成就感。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策略分析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策略分析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策略分析摘要:该文主要针对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汉字学习的特点,对留学生的汉字习得偏误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汉字学习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思路和具体的方案。

关键词:汉字教学策略构形偏误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跨文化交际语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1E085)研究成果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跨文化交际语用研究”(项目编号12512173)研究成果之一。

一、留学生汉字认知的心理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候,在汉字学习方面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因为其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汉字方块模式的概念,缺乏对汉字的感性认识,这一点是由他们对语言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神经语言学研究认为,人脑的语言功能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洛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尼克区”。

汉字阅读的主要区域是布洛卡区,而拼音文字阅读的主要区域在威尼克区。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认知模式与汉字文化圈学生的认知模式不同,威尼克区的记忆主要靠听说。

对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习得汉字需要通过布洛卡区的通道,即“视觉-图形-阅读-语言”,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习惯于利用威尼克区的通道来掌握拼音文字的语言,即“听觉-语音-听说-语言”(张必隐,1992)。

这种习得惯性很自然地在学习和运用汉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大部分欧美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总要优于读写能力的发展。

二、留学生汉字习得偏误分析笔者把留学生的汉字学习偏误归纳为四类:部件偏误、笔画偏误、结构混淆、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偏误。

1.部件偏误部件偏误包括部件混淆、部件缺省和部件替代。

留学生汉字习得中的部件混淆大部分发生在部件的上部。

部件缺省或添加的部分主要是形符,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因为他们对音符的识记比形符要稍强一些。

部件替代包括形似形符和义近形符的替代,形似形符替代,如将“暖”写作“目+爰”,“眼”写作“日+艮”,“往、住”混淆等;义近形符替代是用与整字或整词义类相近的形符来改写原来的形符,如“祝贺”,很多学生以为“祝贺”是一种言语行为,就将“祝”写作“讠”与“兄”的组合。

浅谈地方高校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初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设计

浅谈地方高校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初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设计

随 文识 字 、 写 同步 、 分难 易 的 , 按 照 语 言教 学 认 不 即 的听说 法 或交 际法 的原 则 . 据 预想 的语法 难 易度 、 根 语 言 功 能 或 情 景 来 安 排 教 学 。 这 种 教 学 思 路 就 是 教 说 什 么 话 就 教 写 什 么 字 。 因 而 汉 语 教 学 安 排 在 前 的 易学 的 、 际急 需 的语 言项 目( 汇 、 语 、 型 、 交 词 短 句 功
第 2 期
21 0 1年 3月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 文社会科学版 ) 人
Jun l fJl r lUnvri ( ma ie o ra i nNoma iest Hu nt s& S ca ce c dt n) o i y i o il in eE io S i
No. 2 M a .011 r2
体 系庞 大 , 体 众 多 。 构 、 音 、 义 也很 复 杂 , 形 结 读 意 对
于从 未接 触过 汉字 的非汉 字 文化 圈 的外 国留学 生来 说 , 其 在 初 级 阶段 , 字 犹 如 天 书 ,每 个 字 都 像 是 尤 汉 “

幅神 秘 图画 ” 汉 字 难学 、 教是 个不 争 的事 实 , 。 难 但
[ 图分类号] G 2 中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0 7 5 7 (0 10 — 1 10 文 10 — 6 4 2 1 )2 0 2— 4
汉 字 是 汉 语 的 书 写 符 号 系 统 ,有 着 丰 厚 的 字 理
与 内 涵 , 中 国 历 史 、 化 发 展 过 程 中 发 挥 了 重 要 的 在 文
对 于 外 国 留 学 生 来 说 .汉 字 学 习 又 是 一 个 无 法 回 避

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2篇)

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渴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作为汉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汉语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文以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探讨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背景1.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我国学习、工作和生活。

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友谊。

留学生汉语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推动汉语国际传播、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2.留学生汉语教学面临的挑战(1)语言差异: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背景各异,给汉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降低,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不足:留学生汉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

三、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方法1.注重基础,循序渐进留学生汉语教学应从基础开始,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2.结合实际,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汉语。

3.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学生汉语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动教学是提高留学生汉语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注重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

教师应将文化教学融入汉语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四、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策略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记 忆。
生 来说 ,听说 问题 不大 ,汉字 的认 读 和 书写 是他 们 在 学 习 中文 时遇 到
的最大 的困难 。 汉字教 学的必要性

外 ,汉 字本 身也 具 有 十分 丰 富 的文 化积 淀 ,记 载 了 中 国历史 的发 展轨
迹 。老 师也 结 合 中 国的历 史 ,来 加 深 学生 对 中 国字 的理 解 。下 面 简单 的从 象 形字 和 会 意字 来 看看 汉 字 的
近年 来 ,中 国综合 国力 的 提升 和 国际 地位 的 崛起 ,引起 全 世 界 的
个 二 维 平 面 结 构 ,也 就 是 音 、形 、 义 的 结 合 。外 国 的 学 生 一 般 来说 ,
意思 。 中国 的文 化 博大 精 深 ,具 有 十分 丰 富的 文化 积 淀 ,记 载 了相 当
这个 字顶 头 是 爱情 倾斜 线 ,其 中倾 斜线 下 方左 边 两个 点滴 是 一 对 、恋 人 、伴 侣 、夫 妻 ,等 等 。右 边一 个 点滴 ,是孩子 。中 间的盖子 ,宝 盖 , 是结 婚 时候 的 红盖 头 ,也 是情 路 上
英 国为 例 ,普 通 高校 一 年 的学 费 高 达9 0 0 0英镑 ( 约合人 民 币9 . 1 万 元) 。
而 在中 国学习 的话 ,每 年学 费不过 2 万一 3万 元 。所 以吸 引 了越来 越多 的 留学生 来 中 国学 习 。掀 起 了一 股 中 国热 。其 中对 于 零 汉语 基 础 的 留学
的盖子 。盖子 下面 的 【 友】 ,当二人 交叉相遇 , 【 义】 ,当再 一 次 相 遇 时 ,就 变成 【 又】了, 【 又 】 的上

汉 字 教学 在 留学 生 课程 设 计 中 占有 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汉 字 的认 读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报告(3篇)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现将实践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本次实践活动的对象为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共计30人。

他们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实践时间为一个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汉语、文化常识、口语交流等。

三、实践过程1. 教学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认真研究了留学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针对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1)教学内容:基础汉语、文化常识、口语交流等。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3)教学进度:每周安排4次课,每次课2小时。

2. 教学实施(1)基础汉语教学在基础汉语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教授声母、韵母、声调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学习。

在课堂上,我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汉语知识。

(2)文化常识教学文化常识教学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通过讲解中国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3)口语交流教学口语交流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实践活动。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参加汉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主要包括:(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

(3)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汉语水平测试,评估学生的整体水平。

四、实践心得体会1. 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月第31卷第12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ec.2012Vol.31No.12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33收稿日期:2012-09-21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外汉语视阈下的语言实践与地域文化体验创新模式研究”(11D060)的成果;201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成果作者简介:国泽昆(198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李国慧(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实践探究———以零起点的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为例国泽昆,李国慧(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汉字认读和书写方面常出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会对有效的汉语学习和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并结合汉字教学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汉字教学策略,以期解决汉字带来的学习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2-0079-02一、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状况的调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汉字文化圈”泛指非洲、欧洲、美洲的一些国家。

为了掌握一手材料,笔者对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零起点的21名学生(分别来自尼日利亚、喀麦隆、蒙古、英国、俄罗斯、越南及葡萄牙)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作业、测试卷等222份书面材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大体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及问题所在。

(一)汉字学习方法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在学习汉字的初始阶段,有着相似的特点,就是主要靠机械记忆来识别汉字,很多人利用课后大段时间反复抄写,但大多是照葫芦画瓢,这种方式大概要持续4个月左右。

这种以反复记忆为主的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不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率也不高。

由于这一阶段学生们把关注点都集中在汉字的认读书写上,没有时间走出去真正与中国人交流沟通,导致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差,在跨文化交际上,表现为挫折期延长。

另外,对汉字进行机械式的练习,从整体上感知了汉字的字形,但却容易忽视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二)汉字书写偏误的调查1.笔画不规范。

汉字笔画复杂,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规律可遵循,书写难度也比较大。

由于学生缺乏汉字的字感,书写时常常出现错误,把“口”画成一个圈;把“撇”写成“竖”;把“捺”写成“点”。

2.加笔、减笔情况多。

对于非汉文化圈的留学生来说,写汉字就像临摹画,一个汉字什么时候有“点”什么时候没“点”,什么时候有“横”什么时候没“横”,对他们来说,头脑中几乎没什么概念。

加一笔、减一笔是经常的事,写出的汉字总是缺胳膊少腿。

3.结构意识差。

汉字结构复杂,有上中下、左中右、包围、半包围等结构,而其他拼音文字却是线性的,这就导致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缺乏汉字的结构意识,如经常会把上下结构的“您”写成“单人旁”的左右结构;把上下结构的“名”写成左右结构“夕口”;甚至把“明”写成“月日”等。

4.混淆形近字、同音字。

汉字形近字多,同音字多,这些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复杂性,这对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是最难逾越的障碍。

在这一阶段,学生经常会混淆形近字、同音字。

例如把“身体”写成“身休”,把“日子”写成“目子”,把“他们”写成“也们”,把“在家”写成“再家”等。

(三)偏误成因分析1.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汉字,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母语思维方式,这对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会产生负面的干扰作用,在认知方面表现为排他倾向较为严重,所以觉得汉字难学难记。

2.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母语大多属于拼音文字,在组合上呈线性排列,而汉字的书写系统是平面组合的,具有层级性,这就使他们在汉字字形的辨认上遇到麻烦。

3.字母文字本身音、形结合,知道读音就能拼写出字—97—形,而汉字识记要分三步走,即音、形结合,音、义结合,形、义结合。

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拼音文字的认知一般只涉及大脑的左半球,而汉字认知要涉及大脑的两个半球和比较复杂的加工传递程序,因而要求大脑两半球要协调完成工作,这是十分复杂的。

二、对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方法及对策(一)课程设置探究以往我们在零起点阶段,主要开设综合课、口语课和听力课,没有专门的汉字课。

往往一门综合课既要解决语法问题、又要学习课文和生词,顾此失彼,不能系统地讲解、操练汉字,学生只好课后自己复练,没有指导,效果不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零起点阶段开设专门的汉字课、读写课,让汉字学习在有计划、有目的、按部就班的原则下进行,会事半功倍。

1.汉字课。

在第一个月,从笔画练起再逐渐过渡到部件、整字;从独体字学起,再过渡到合体字,循序渐进,这一阶段不要求学生会认读,只要会书写就可以,主要培养学生汉字的字感。

从第二个月开始辅助综合课,讲解、练习综合课出现的一些生词,这一阶段,要求既会认读又会书写。

2.读写课。

把一个学期分成两个阶段,以期中考试为界。

前一阶段侧重认读字和词,主要认读综合课、口语课出现的字和词,配合教学。

后一阶段侧重认读书写短语和小句,并有意识提高学生读和写的速度。

(二)教学策略研究1.强化部件意识,形成正确的“部件观”。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是比笔画高一层级的构字单位[1]。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学习一个新字时,首先拆分到的是部件,其次才是笔画[2]。

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其实汉字的笔画是不稳定的,部件才是字形演变的基本单位。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留学生习得汉字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

所以,应该把汉字部件作为汉字教学的中心[3 4]。

汉字中不少部件的位置是相当固定的,像“言字旁”、“竖心旁”、“三点水旁”等几乎永远出现在汉字的左边,而“草字头”、“竹字头”等几乎永远出现在汉字的上半部分。

对于这些部件,在学习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它的位置,因为在分析学习者汉字偏误类型时发现,相当一部分汉字输出错误都是由于颠倒了部件位置而造成的。

2.对形似字、同音字要及时归纳总结。

据调查,留学生对汉字中的形似字、同音字最感头疼。

他们学习时对汉字的大致轮廓掌握得比较快,而对细节部分,比如,是“撇”还是“横”,“点”在上面还是下面,是一“横”还是两“横”等容易忽视,这就造成了上面所谈到的一些偏误。

在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及时总结,对形似部件要专门归纳比较,比如学习者对“目”和“日”、“两点水”和“三点水”容易混淆,就把学过的带有这些部件的汉字找出来,进行对比,了解它们的细微差别。

同音字也是留学生学习汉字的一大难关,通过部件分析,可以让学习者发现有些部件有表义功能,所以教学中要强化“形—义”关系的概念。

比如学习了“情、清、请、晴”等一组汉字,就可以通过部件表义功能的对比,使学习者轻松掌握其意义,从根本上杜绝使用错误。

3.加强练习,有意识地增加汉字复现率。

汉字长时间不用是会遗忘的,复现可以减少这种遗忘。

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编者会考虑到复现的问题,同样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这点。

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应该上一次复练课,进行专门复习,以巩固旧知识。

也可以充分利用课上的零碎时间,比如新课内容已经讲完,还剩下几分钟,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复习。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内容复习相关的旧内容,比如,学到“怀”,就可以在归纳形旁的同时复习以前学过的“忙、快、怕、懂”等。

再比如学习“谢”,就可以让学生回忆,把所有“左中右”结构的汉字都找出来。

总之,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汉字教学是一个长期工程,应该常抓不懈。

4.注重技巧性,多种手段并用。

从初学者的角度考虑,讲解汉字应增强趣味性,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便于联想和分析的提示。

例如,在教“日、人、山”等象形字时,可以使用形象法,增强记忆效果。

还可以利用图片,图片的优点是展示汉字生动而直观,尤其适用于字义容易以图画描摹的字,省去了很多讲解意义的过程,比如讲解“雨、树、哭、草”等。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演示汉字的音形义,书写笔顺,会更加直观清晰。

5.适当讲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以助记忆。

汉字是表意文字,这就决定了汉字具有文化性,也正因为汉字富有浓郁的文化性,汉字的构成也具有极其独特的解读文化的功能[5]。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部分社会形态。

比如:“封”,它像封土植树之形(古代的封地是以边界植树为标志的),这象征一种不可超越的领属关系。

在汉字教学中讲解汉字的文化蕴涵,从汉字中了解和透视中国文化,是非常有益处的,但必须清楚一点,所有文化知识的讲解都是为记忆汉字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三、结语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来说,由于拼音文字与汉字存在诸多不同,掌握汉字比较困难,尤其是零起点的学生,不仅要过汉字关,还要应对他们母语中没有的汉语拼音的四声,两个难关几乎是同时压来,的确是不小的压力。

作为教师,不能急躁,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汉字学习过程变得容易一些,真正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参考文献:[1]崔永华.汉字部件和汉字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2]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3]姜丽萍.基础阶段留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J].汉语学习,1998,(2).[4]王碧霞,等.从留学生识记汉字的心理过程探讨初级阶段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3).[5]周维.对俄罗斯留学生的汉字教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