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吧】论汉武帝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_兼谈_儒表法里_定位之误

合集下载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商业发展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商业发展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商业发展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汉武帝时期,他深知天下农民疲于赋税之苦,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他废除了王朝前期过重的赋税政策,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降低了农民的负担。

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商业活动中。

二、积极发展畜牧业汉武帝明确提出了“养精蓄锐,居服选贤”这样的治国方针,其中“养精”就是指施行畜牧业的发展政策。

他鼓励民众养殖牛、羊等家畜,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充足的动物产品为当时兴起的商业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和机械能源。

三、打通交通要道汉武帝时期,针对前期受制于贫乏的交通条件所造成的商业不发达问题,他大力修筑水利,打通交通要道。

比如修建了蜀道、木犀峡等重要的交通通道,同时扩建了境内的运河、大道,拓宽了贸易和交通的渠道。

这一系列的交通建设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推动了商业的蓬勃发展。

四、推行度田制度田制是指通过对土地的测量和平均分配,确保土地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在汉武帝时期,这一制度被广泛推行。

度田制的实施,使得土地的所有权更加明确,减少了土地纷争,同时也增加了土地流转的灵活性。

这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加速了商品交易的频繁度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五、鼓励对外贸易汉武帝时期,中国与西域的贸易非常频繁,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武帝推崇“开通四夷,交通一统”政策,积极鼓励对外贸易,推动了与西域的经济往来。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大量的商品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使得商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商业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大大增加了商业活动的空间和潜力。

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改善交通条件,为商业提供了更充足的动力和便捷的通路。

汉武帝的改革与具体措施

汉武帝的改革与具体措施

汉武帝的改革与具体措施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的改革和具体措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登基之初,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但是他卓越的才能和果敢的措施,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本文将从其改革的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来探讨汉武帝的改革。

一、改革前的背景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继位,这一时期正是汉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汉前王朝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已经过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经济方面,郡县制度的建立让地方的实际管理者取代了原有的中央官僚,这一制度成为地方贵族的根据地,加大了财政和税收的管理难度。

政治上,汉前王朝的十七国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政权的权威。

因此,汉武帝面临着诸多问题。

二、汉武帝的具体改革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面将一一阐述:1.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地方领导权收归中央,消灭了七国之乱。

通过设立都尉、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增加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度。

而且还成立了宫掖卫,对宫廷和天子进行保卫,强化了天子的地位与权威。

2.实行科举制为了选拔人才,汉武帝开创了科举制度,不再仅以出身和家族为标准,而是要以文化程度、能力和资历作为主要标准。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制度,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3.推行均田制汉武帝还实行均田制,通过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解决了农民利益问题,遏制了地主的土地扩张。

这一措施增加了农民的财富和地位,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新的改变。

4.开创海外贸易汉武帝开创了海外贸易,开辟了丝绸之路,大量输出丝织品、茶叶、铜器、铁器、纺织品等物品。

这不仅促进了汉朝的经济发展,而且促进了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5.改革铸币制度汉武帝还在货币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实行了铸币制度。

在当时,铸币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一制度创造了流通货币,大大促进了贸易、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三、汉武帝改革的影响汉武帝的改革不仅解决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汉武帝工商政策评析

汉武帝工商政策评析

中国古代经济史课程论文学号1006011060姓名王欣班级2010级历史学二班完成日期2014年5月5日浅议汉武帝时期国家垄断经济政策摘要:汉武帝时期,桑弘羊等人陆续推行了一系列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盐铁专卖、酒类专卖以及均输平准。

这些新政策缓解了西汉政府的财政危机,为汉武帝时代的辉煌成就奠定了经济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

本文将就这些经济政策进行简要的评析,以期为当今社会提供一些历史经验。

关键词:汉武帝经济政策盐铁专卖均输平准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一上台,就一改西汉前期“无为”的政策,“外事四夷,内兴功利”,1使西汉王朝走向了极盛。

然而,这些伟大的成就是与雄厚的财政基础分不开的,着名的理财专家桑弘羊实行的一系列财经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具有浓厚的国家干预主义色彩,所以他实行的经济政策—盐铁专卖、酒类专卖以及均输平准等都类似现代的国家垄断经济。

这些政策的实施是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的,虽然在当时充实了政府的财力,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使民间财富减少,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汉武帝垄断经济政策的时代背景西汉初年,承秦末动乱,社会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中原一片残破。

故汉初自高祖到文景二帝都始终贯彻“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坚持“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百姓开鱼盐山泽之利。

在自由经济的状态下,汉代的商业获得迅速的发展,很快便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2的局面,天下的财富大都集中于民间,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薄弱,这显然不利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除此之外,商人势力的迅速膨胀也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富商大贾“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3,他们还大肆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破产,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进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商人富裕后大都穷奢极欲,他们富裕的生活吸引了大批农民“弃农从商”,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也侵害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的利益。

古代经济史思考:浅谈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古代经济史思考:浅谈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浅谈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为的君主,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外完成了对匈奴讨伐使得长期危害边疆的匈奴势力被瓦解,对内完成了对诸侯王的削藩,文化上开始了向儒家大一统的靠拢。

然而关于汉武帝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争论主要集中在汉武帝的对外和经济政策之上,本文就简单谈谈汉武帝时期的各项经济政策,厘清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它们的影响。

要说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就必须先提一下西汉初年的经济政策,汉初的经济政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清净无为,轻徭薄赋。

这很大程度上是常年战争之后经济凋敝的无奈之举,但同时也是西汉初期“黄老无为”之道的影响下的治国之策。

汉武帝时代,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汉武帝的经济政策概括起来就是高度集中国家垄断经济,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盐铁酒专营,颁布算缗、告缗,重农抑商,增加税赋,推行均输平准,统一货币、收归货币制造权到中央。

盐铁酒专营是汉武帝经济改革政策当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的代表,从盐业收入拨归大农令以助国库、设立大农丞;到“初榷酒酤”,实行酒类专卖,汉武帝完成了对盐铁酒的专营,打击了大商人,又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颁布算缗、告缗则是针对大商人的一种经济剥夺行为,是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的又一重要表现。

算缗是西汉武帝时封建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防止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开始实行对商人及手工业者征收千分之二十至四十的赋税,后来,由于商人隐藏财产、规避税赋的现象严重,公元前117年,武帝又颁布“告缗”令,并任命专人主持告缗工作,鼓励大家揭发检举偷税漏税之人。

前114年,又进一步颁出赏格:对告缗者赏以查出财物之半。

据《史记》记载,这一政策实施后,“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国家没收的“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它亦如之。

”结果中等以上的商人几乎全部破产,人民有钱就花,再也不敢储蓄经营,私营工商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论汉武帝朝财政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路

论汉武帝朝财政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路
2017 年 3 月 第 32 卷第 1 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17 Vol. 32 No. 1
论汉武帝朝财政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路
杨勇
(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7·
2017 年 3 月 第 32 卷第 1 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17 Vol. 32 No. 1
三人被重用后即在武帝及御史大夫张汤支持下着手 策划盐铁国营事。元狩四年 ( 前 119 年) ,东郭咸 阳、孔仅上书武帝提出具体实施方法:
第一,实行盐铁两种物资的国家专营。盐铁业 在当时是利润极大的行业,产生了无数富商大贾,当 然成为政府敛财的首要目标。在危机全面爆发前的 元狩三 年 ( 前 120 年) ,武 帝 即 任 命“皆 致 生 累 千 金”[4]卷三〇 的咸阳大盐商东郭咸阳、南阳大铁商孔仅 为大农丞,具 体 负 责 管 理 盐 铁 事,又 把“以 计 算 用 事”[4]卷三〇 的桑弘羊也归于其下。这三个人都是以 财经运筹见长、“言利事析秋豪”[4]卷三〇 的财经专家。
二、第二阶段: 财政危机之爆发
武帝既有此强大经济基础,在内部渐稳定而外 患逼迫的情况下,遂转而对四夷尤其是北方劲敌匈 奴渐次展开主动攻击。这一转变,实是中国统一政 府由内而外巩固统一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大一统国 家建立过程中的必有步骤。武帝用兵四夷,卫、霍多 次出击连获成功,其事备载于《史》《汉》,但问题在 于: 汉初以来实行的以农业为税基的财政收入制度 所得,仅能维持政府的一般性支出,而不足以支持频 繁的、规模累次增加的对外战争。其原因是农业社

【汉武大帝吧】浅论汉武帝_富国强兵_战略与抗击匈奴的胜利

【汉武大帝吧】浅论汉武帝_富国强兵_战略与抗击匈奴的胜利

野店张华博物、傅融有三子诸条,皆全录《晋书》、《北魏书》原文,
3.对文本内容的考证:四库所录小说,编者对其态度大抵
别无考证,亦不相类。疑原本残阙,后人又有所窜入。然於宋代遗 如下:与正史分别参观,去讹存是,以资参证也;或姑以某朝
闻轶事,以及诗话文评,徵引详洽,存之亦颇资参考焉。” 三、考据 清代考据盛兴,乾嘉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次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以 产生活的边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即使在今天,汉武帝重视
后又开通了连接中国、西亚、欧洲的商道“丝绸之路”。
农业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思想,也值得借鉴。
第五、训练三十万骑兵团,命卫青、霍去病任大将军,抗
击匈奴。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有三次带有关键性的大战。第 一次是元朔二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汉 武帝派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 数千级。收河南地等地。第二次是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骠骑将 军霍去病出陇西,到达皋兰,斩首八千余级。第三次是元狩四 年,大将军卫青带领四将军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 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卫青到幕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 级,至阗颜山乃还。去病与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 狼居胥山乃还。三次抗击匈奴的战争以第三次意义最为深 远。这一战役夺取了匈奴在大漠以南的所有土地。汉在河以 北置田官,开修河渠,以吏率五万人屯田,并防御匈奴。这次 战争的结果,匈奴丧失了大漠以南的肥沃草地,人马死伤很
第四、派张骞出使西域,争取抗击匈奴的后援力量。汉朝 时期,甘肃以西包括新疆及以西的一带地方,叫西域。汉武帝 派张骞通西域,共有两次。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 西域,联合联合月氏抗击匈奴。张骞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后来 终于到了月氏,虽然没有达到联合月氏抗击匈奴的目的,但

汉武帝疆域政策内容

汉武帝疆域政策内容

汉武帝疆域政策内容
汉武帝疆域政策内容
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为47年,其在汉朝统一中国的
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为汉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确了西域、
边疆政策,推行“军国合一”的思想,以一种较强的政策形式构建了
一个宽大的国家疆域,使得汉朝的领土在他的统治下取得了大量成果,也就是汉武帝疆域政策内容。

首先,汉武帝疆域政策颁布了《准西征》,允许汉朝军队占领西域,
从而解决了西域边界纷争,解决了西域牧民自由跨界行动所带来的安
全隐患,同时也消除了诸多西北部落对汉朝统治的反抗。

其次,汉武帝疆域政策强调“军国合一”,国家与军队协调合作,建
立完备的军事机制,从而形成“朝野同庆”的局面,使汉朝军队更加
集结,为汉朝的统一巩固了基础。

再次,汉武帝疆域政策引入了居留制度,相邻诸侯国的部落之间的族
群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来自西域的牧民有了定居的场所,有利于汉
朝的西进,也有利于汉朝统治下的边疆居民的安全和福祉。

最后,汉武帝将官吏调到边疆官署,进行统治。

汉武帝还实行礼仪政策,凡外族来朝者,必须礼贤。

并且设置礼守,采取朝族里合、演武
会等方式,加强西域部落与汉朝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

总之,汉武帝以其智慧,实行了西域、边疆政策,以统一的方式实现
了中国大一统,构建了宽大的国家疆域,为汉朝后期统一中国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汉武大帝吧】略论汉武帝对封国的处置

【汉武大帝吧】略论汉武帝对封国的处置

2008年第2期第33卷(总第155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 RNAL OF Z HE JIANG NORM AL UN I VER SITY(Socia l Sc i ences)N o.2,2008G enera l N o.155V o.l33略论汉武帝对封国的处置*邓瑞全, 张振利(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北京100875)摘 要:自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便与西周以来所实行的分封制产生矛盾。

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一直绵延至汉代,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加以调和。

当汉政权逐步稳固、经济恢复并发展之后,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演变为分裂与统一之争。

汉武帝采用政治与法律的手段强力推行郡县制,反击以分封制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事实上,汉武帝清除分封制并不彻底,一些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如他对同姓诸侯王及王子侯的严厉处置,打破了宗族势力与外戚势力的平衡,最终导致皇权易主。

关键词:汉武帝;封国;分封制;郡县制中图分类号:K2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035(2008)02 0053 04秦汉大一统,兼之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如何有效地进行统治和管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是秦汉统治者分别采取的解决方式。

秦在推行郡县制的过程中遇到分封制的阻力。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使分封制与郡县制分庭抗礼、平分秋色。

当汉在秦末战乱的基础上逐步稳固政权、恢复并发展经济之后,分封制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并成为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根源。

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也演变为分裂与统一之争,特别是当汉武帝顺应 一统的时代潮流而加强中央集权时,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矛盾日益激化。

分封制不可避免地带来地方势力的膨胀,并对中央集权制度提出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汉武帝采用政治与法律的手段,强力推动郡县制的施行。

!史记∀十表中有五表集中记载了汉代诸封国的史实,即!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