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_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杨晓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7期杨晓红高油酸花生,是一种优质花生,具有病害少、产量高、抗氧化、耐储存等特点。
与普通花生相比,高油酸花生不仅出油率高,还具有更好的保健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提升,高油酸植物油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9年,我县高油酸花生示范面积1000亩,每斤高出普通花生0.5元,平均每亩增收500元,深受农民欢迎。
现将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土壤选择肥力中等偏上,土质疏松透气的砂壤土为最宜。
二、选用良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高产、高油、抗病性强的品种。
建议2-3年更换一次品种,目前,在我县可选用的品种:冀花16、冀花19、花育52等。
三、土壤改良与轮作倒茬1、土壤改良。
土壤深翻、改良,土壤宜深耕,以加深活土层,耕深要达到26-32cm,可有效改良土壤耕作层,减少苗期的病虫害。
2、轮作倒茬。
应实行3-4年的合理轮作制,要避免与豆类作物连作。
四、精细整地施足底肥1、整地。
高油酸花生春播种植一般采用的是一年一季种植方式,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冬季深耕30厘米以上,早春浅耕,耕后及时耙磨保墒,达到地面平整,五根茬,无坷拉。
2、施肥。
因花生生长需肥量较大,所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每亩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公斤,尿素10-2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石膏粉20-30公斤。
五、播前种子处理1、晒种。
将带壳花生种子在晴朗天气晒种2-3天,不仅能够杀死种子表面上所携带的病菌,而且可以提高花生种子发芽率。
播种前10-15天剥壳为好。
2、精细选种。
挑选经晾晒后,颗粒饱满没有霉变的高油酸花生荚果,剥壳后,选择均匀饱满、无病、无破损的籽粒做种子。
要求种子纯度达到100%。
3、药剂拌种。
花生种子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拌种,可以预防花生种子遭受土壤中病虫害侵染。
杀菌剂一般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花生种子,不仅可以消除种子内外病菌,而且还可以保护花生种子免遭土壤中病菌侵害,同时还有一定的肥力作用。
南乐县花生田不同药剂防治蛴螬试验初报

南乐县花生田不同药剂防治蛴螬试验初报作者:宋仁昌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9期南乐县执法大队宋仁昌为了有效地控制南乐县花生田蛴螬危害,筛选出经济、高效、使用方便、低毒、低残留的有效药剂,2012 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供试药剂品种及用量10 %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g /667m2,40 %的辛硫磷乳油250mL/667m2,48 %的乐斯本乳油200mL/667m2,40 %的甲基异柳磷乳油200mL/667m2,CK(清水对照)。
二、试验处理及设计本试验共设4 个处理,1 个空白对照,3 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5 个小区,每小区面积80m2。
三、试验地点及概况本试验设在南乐县寺庄乡王洪店王保印麦垄套种花生田,品种为豫花15 号,试验田面积0.12hm2,地势平坦,砂壤土质,肥力中等。
四、施药时间及方法本试验共施药2 次,第1 次施药于2012 年7 月2 日(初花期)用上述剂量对水适量,采用滴灌法随浇水施药;第2 次施药于2012 年8 月3 日(花后荚果膨大期)用上述剂量对水50kg/667m2 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去掉旋水片,针对花生根际喷施,随后浇水。
对照喷清水50kg/667m2。
五、调查内容与方法本试验,虫口密度共调查3 次,分别于施药前(2012 年6 月22 日)、施药后第20d (2012 年8 月24 日)和收获前第5d(2012 年9 月28 日)调查虫口密度,调查时均采取对角线5 点取样,每小区调查5 点,每点1m2 调查活虫数,计算校正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果实被害情况只调查1 次,于花生收获前第5d(2012 年9 月28 日)调查,调查时也采取对角线5 点取样,每小区调查5 点,每点10 穴调查总果数、好果数、被害果数和空果数,计算果实被害率、保果率、产量损失和防效。
六、试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由表1 和表2 可见,施药1 次防效低于施药2 次防效,施药1 次控制蛴螬的效果,吡虫啉和乐斯本较为理想,甲基异柳磷次之,辛硫磷较差;施药 2 次控制蛴螬的效果,乐期本较好,吡虫啉次之,辛硫磷和甲基异柳磷较差。
几种药剂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

毒 农药用于防 治花生 田蛴螬 ,防治适期 内用药 宜早 不宜迟 ,不必 随意加 大药量 ,关键是 均 匀撒施 。撒 施毒土后 , 若 明显 以晴好天 气为主 ,则应及时浇水,以利 药效充分发挥 。
在 出土前 或出土后 发病 ,种芽或 茎叶腐烂 。幼 苗出土后 多
在 根茎部 发病 ,根 部呈水 浸状 ,变细 ,苗木倒伏 。病 菌从 根部 侵入 ,病苗枯死而不倒伏 。
4 2 发病 条件 .
此病病原 菌随病 株残体 在土 中过冬或 在土壤 中的腐 殖 质中残存腐生过冬 ,病菌腐 生性 强 ,能在土壤 中长期存在 , 有 机 质含 量 多的土壤 存在的较 多 。病 菌在 1 ~1  ̄ 5 6C下繁 殖 较快 ,土温较 低时 也能存 活。苗床 温度 低 、湿 度大 、幼苗 过密 、光照弱或连阴雨天易发病 。
7 .2 43 %;后者治虫效果与控害效果分别为8 . 和8 .7 52 51%。
2 12 不同用药 时间比较 .. 用药量相 同 ,每6 7 m 1% 6 用 0
为 7 .3 0 3%,控 害效果则高用量 优于低用量 ,低用量控 害效 果为7 .4 18%,高用量控害效果为8 .2 2 2 %。
3 3 防 治 措 施 .
() 除林地周 围虫源木 ,集 中后药 物熏蒸 ,减少 感染 1清 源。() 林木加强水肥管 理 ,提高树 木抗性 。() 2对 3做啄 木鸟
叉处 ,发 病初期病 部呈 暗褐色水 渍状斑 ,病部 皮层组织 腐
烂变软 ,直至糟 烂 ,用 手压之 有水渗 出 ,后病 斑失水 ,树 皮干 缩下 陷 。有 时呈 龟 裂状 ,病斑 有 明显 的黑褐 色边 缘 ,
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廖伯寿

Phaeoisariopsis personata Cercospora arachidicola 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和危害最大的花生病害
叶斑病引起的落叶
干旱可以加重叶斑病落叶
瘠薄土壤加重叶斑病落叶
杂草加重叶斑病落叶
可引起70%的减产
2、叶斑病防治要点 1)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防止过度干旱
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 廖伯寿 郭巍 曲明静
报告内容
一、花生病虫害发生概况 二、主要病虫害识别、危害特点与防治技术 三、花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与展望
一、花生病虫害发生概况
全世界已发现的花生病虫害超过120种,其中病害50 多种,虫害60多种。
气候因子、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的改变,导致花生 病虫害总体趋于严重。
?
可引起50%-70%的减产
2、花生蛴螬的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冬季耕翻、合理施肥、种植蓖麻 诱集,水旱轮作效果最为明显
2)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捕、糖醋液诱捕、毒枝诱杀 3)生物防治:白僵菌、绿僵菌、Bt菌剂、线虫、乳状菌、
天敌(土蜂)、拟青霉菌、性诱剂 4)化学防治:毒死蜱、辛硫磷拌种、灌根、撒毒土、喷雾
70%甲基脱布津 10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世高)1000倍液, 隔7-10天喷1次,喷足淋透,连续用药2-3 次,交替使用
(七)蛴螬
1、症状与危害特点 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3)适度增施肥料
花生损失与防病药剂筛选试验
4)化学防治
辛硫磷缓释剂和柴油·辛硫磷乳油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比较

24 施 药 方 法 .
试验 在灵 璧县 灵城 镇 高许 村进 行 , 验 地为砂 试
姜 黑 土 , 机 质 含 量 较 少 , 药 当 天 晚 上 阴 天 且 有 有 施 零 星 小 雨
用 喷 雾 器 均 匀 浇 施 于 花 生 田 地 表 . 每 小 区
温 2 .℃ 。 38
42对 花 生保 果 效 果 .
于花 生 收获 时 调查 .0 4 %辛 硫磷 缓 释剂 6 0 l 0rl o 6 7 、0 m /6 和 4 % 柴 油 ・ 硫 磷 乳 油 6 50 l 7 6 0 辛 5 0 l 6 f 个处 理 株 被 害率 分别 为 7、 、%, 0 m / 7r 6 r三 7 6 荚 果 被 害率分 别 为 43 、 . 、.6 b区每平 方 米产 . 47 5 %J 6 5 2 量 分 别为 3 2 g 3 1 g 3 1 g 3 8 g 4 . ,4 . 、4 . 、3 . ;分 别 比对 O 5 O O 照 区增 产 11 、 . 、.9 对 照组 未 施 药 , . 1 4 08 %: 8 0 防效 为
31 象及 土壤 资料 .气
基 金 项 目 : 徽 省教 育 厅 自然 科 学 研 究 重 点 项 目(J 0 8 0 Z 1 安 K20A 7C。
作 者 简 介 : 军 09 0 )男 , 徽 宿 州 人 , 州 学 院化 学 与生 命 科 学 系 农 艺 师 , 要 从 事 植 物保 护 工作 。 周 7一, 安 宿 主
依 据
1 个剂量组 , 对照组不施药 , 各组编号如表 1 。
表 1 供 试 药 剂 试 验 设 计
1 试 验条 件
11 验 对 象 .试 花 生 田蛴 螬 ; 花 生 ( 夏 品种 验 小 区 .
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对桑螟的防效试验

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对桑螟的防效试验杨海江;沈杰;白锡川【摘要】采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对桑螟3—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桑螟3~5龄幼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在桑园中高龄桑螟较多时推广使用,但使用浓度不能低于1000倍。
【期刊名称】《中国蚕业》【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桑园;农药;辛硫磷;桑螟;防治效果【作者】杨海江;沈杰;白锡川【作者单位】南浔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南浔313009;吴兴区八里店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湖州313000;吴兴区农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72辛硫磷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广泛用于防治农、林、牧、果、蔬、药、茶等作物的数十种地下、地上害虫,而乳油中50%以上是毒性很大的苯类有机溶剂,使用后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增加产品成本,而且对害虫的控制时间太短,在害虫大发生时不易控制,因而容易造成害虫的再猖獗。
微胶囊悬浮剂是当前农药剂型中技术含量高、对环境较友好的一种新剂型,目前正在逐步推广使用。
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是一种控制释放新剂型,具有高效、长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对害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为明确其对桑园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2012年我们对高龄桑螟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农药: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由江苏省生久化学有限公司配制和提供;对照农药:60%辛硫磷乳油,由江苏南通宝灵农药厂生产,市购;40%灭多威乳油,由浙江安吉化工厂生产,市购。
供试桑园:位于吴兴区东林镇泉益村,桑品种为农桑14号,春伐桑园,中干养成,每667 m2桑园栽植650株。
靶标昆虫:桑园内自然生长的3~5龄桑螟幼虫。
1.2 试验设置设试验农药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对照农药6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和40%灭多威乳油2 000倍液,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各处理重复3次,共计15个小区,每小区桑园面积为66.7 m2,共计1 000 m2;药效调查分防治前、防治后1、3、7 d共4次进行。
花生病虫害防治药效比较试验报告

花生病虫害防治药效比较试验报告1. 研究目的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性和质量对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花生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会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
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防治药物在花生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药效,为农民提供科学的防治方法,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
2.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油生花生。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将花生田随机分为5组,每组100平方米。
每组的防治药物如下:组1:福美双乳油组2:氟硅唑乳油组3:辛硫磷乳油组4:氧氟沙星缓释微胶囊组5:对照组(不喷药)研究过程中,每两周喷药一次,每次喷药量为每亩稀释液250毫升。
观察期为45天,研究结束后,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经过45天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1 福美双乳油和氟硅唑乳油的药效较好,可以有效地防治花生的病虫害。
其中,福美双乳油的药效更优,对花生病虫害的杀灭率约为90%左右。
3.2 辛硫磷乳油和氧氟沙星缓释微胶囊的药效一般,不如福美双乳油和氟硅唑乳油。
其中,辛硫磷乳油的杀虫效果比较好,但对于花生的病害防治效果较差;氧氟沙星缓释微胶囊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比较一般,但对于部分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3 对照组的病虫害发生率最高,达到了50%左右,从而证明了不进行防治的花生田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产量和质量大打折扣。
4.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试验得出的结论,农民们可以更科学地选择防治药物进行花生病虫害的防治。
其中,福美双乳油和氟硅唑乳油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防治药物;而辛硫磷乳油和氧氟沙星缓释微胶囊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弱,不是优先选择的防治药物。
在平时生产过程中,农民们应该注意早发现,早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防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按照说明书中的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化学农药,以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农民们应该注重对土壤和作物的管理,通过改善土壤、科学施肥等措施,提高花生的抗病虫能力,使其在接下来的生长过程中更加健康、茁壮,从而保证花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目的]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不同杀虫剂拌种,研究其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结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剂量处理杀虫效果、保果效果高于或相近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种处理。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处理、1 125 ml/hm2处理杀虫效果分别为78.26%和78.57%。
[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土壤处理。
蛴螬为害花生、玉米、大豆、甘薯、苗木、草坪、蔬菜等,以花生受害最重,是一种世界性的地下害虫。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蛴螬的为害连年加重,成为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1-2]。
花生生育期长达120 d,而蛴螬主要为害期在开花结荚期,播种期施用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明显,为解决地下害虫的为害问题,推广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技术,并验证该项技术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作用,开展本次示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花生品种为天府3号、花育28。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狼)山东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示范设计示范Ⅰ:①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拌种;②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9 000 ml/hm2拌种;③不用药对照。
示范Ⅱ:①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 125 ml/hm2拌种;②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沟施;③不用药对照。
每种方案选取1块田,面积1 333 m2以上,不设重复,留25~30 m2空白不施药作对照。
1.3 示范田概况供试田块设在滨海县界牌镇条河村3组,为常年发生暗黑鳃金龟的花生田。
土质为潮土类沙土,有机质含量12.8 g/kg,全氮1.14 g/kg,有效磷5.5 mg/kg,速效钾67.4 mg/kg,有效硼0.41 mg/kg,有效锌0.82 mg/kg,水溶性盐0.54 g/kg,pH 8.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孙培章 (临沂市兰山区农业局,山东临沂276002)
摘要 [目的]筛选适合花生防治蛴螬的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2000、15000、18000g/hm2为处理,以40%辛硫磷乳油15000g/hm2为正常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花生被害情况,计算各处理防效。[结
果]使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2000~18000g/hm2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显著好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但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结论]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药效长、防效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关键词 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蛴螬;田间药效试验;最佳用量中图分类号 S43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6-11434-01
FieldEfficacyTrialsof30%MicrocapsuleSuspensionofPhoximagainstPeanutWhiteGrubSUNPei2zhang (AgriculturalBureauofLanshanDistrictinLinyiCity,Linyi,Shandong276002)Abstract [Objective]Thestudyaimedtoselecttheoptimaldosageof30%microcapsulesuspensionofphoximagainstpeanutwhitegrubinfieldtrials.[Method]The12000,15000,18000g/hm2dosageof30%phoximmicrocapsulesuspensionwasdesignedastreatments,mean2while15000g/hm240%phoximECandwaterwereregardedasnormalcontrolandblankcontrol,respectively.Theharmfulnessconditionofpeanutwasinvestigated,andthecontroleffectwascalculated.[Result]Thecontroleffectsof12000-18000g/hm230%phoximmicrocap2sulesuspensionwereobviouslyhigherthan40%PhoximEC,butnosignificantdifferencesamongthe30%phoximmicrocapsulesuspensiontreatmentswereobserved.[Conclusion]Withtheadvantagesofgoodgrubcontroleffectandlongactioncycle,30%microcapsulesuspensionofphoximcouldbegeneralizedinfield.Keywords 30%microcapsulesuspensionofphoxim;Whitegrub;Fieldefficacytrials;Optimaldosage
作者简介 孙培章(1963-),男,山东临沂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收稿日期 2008208205
花生又名落花生、长生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较高,与鸡蛋、牛奶、肉类相当。发展花生生产,对满足人民的食油及食品需求、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有重要意义。蛴螬(金龟子的幼虫)是花生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能直接咬断作物幼苗根茎造成枯死苗。近年来蛴螬在我国多个省区危害加重,大大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制长效、高效的化学药剂,对于控制蛴螬发生危害及保证花生产量及品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是专门为防治花生蛴螬而研制成功的长效、高效控制释放新剂型。为明确其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最佳田间使用剂量,进行该药剂的药效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剂 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江苏省新沂市科大农药厂生产);40%辛硫磷乳油(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2 供试作物花生品种 丰花1号。1.3 试验对象 花生蛴螬(暗黑鳃金龟甲Holotrichiaparal2lelaM.;大黑鳃金龟H.oblitaF.;铜绿鳃金龟Anomalacorpu2lentaM.等混合种群)。1.4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一农户春播花生田内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砂壤土,肥力中等,灌溉方便,小区管理同一般大田。播种量为12万穴/hm2每穴播3粒。花生长势均匀,蛴螬发生危害严重。1.5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①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2000g/hm2;②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5000g/hm2;③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8000g/hm2;④40%辛硫磷乳油11250g/hm2;⑤空白对照。4次重复,共20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0m2,小区边缘设50cm保护行。1.6 施药时间、方法及条件 试验于2006年4月20日播种期施药1次。花生播种时各处理药剂对水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播种穴内(穴施),然后立即覆土,每穴用药液5ml,用水量600L/hm2。1.7 调查时间、次数和方法 试验于花生收获期(9月5日)调查1次。每小区棋盘式8点取样,每点5穴,调查花生蛴螬活虫数,并按3级调查被害果数(0级:荚果完整,无被害状;1级:荚果表皮被害或有被害小洞,但果仁完整,不影响产量;3级:荚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影响产量),统计花生果各级被害数。依据参考文献[1-2]的方法计算药效。计算公式为:
防治效果(%)=
对照区活虫数-药剂处理区活虫数
对照区活虫数
×100
荚果被害指数(%)=
ρ(被害果数×该被害果级别)
调查总果数×最高被害级×100
保果效果(%)=
空白对照区荚果被害指数-药剂处理区荚果被害指数空白对照区荚果被害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具有非常高的防治效果和保果效果。2.1 幼虫防治效果 表1表明,供试药剂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2000、15000、18000g/hm2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44%、91.98%、93.25%,处理间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11250g/hm
2
处理(防治效果为61.23%)。2.2 保果效果 表1还表明,供试药剂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2000、15000、18000g/hm2处理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分别为89.79%、92.38%、91.16%,处理间防治效果相当,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11250
(下转第11455页)
责任编辑 陈娟 责任校对 傅真治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36(26):11434,11455©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程较差。但4个动力学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都达极显著水平。从拟合的磷平衡吸附量Qe与试验中的Qe比较来看,拟合的根分泌物处理的土壤的Qe为1.79mg/g,试验中Qe为1.75mg/g,两者相差甚微;而拟合的对照处理的土壤的Qe为1.85mg/g,而试验中Q
e
也为1.85mg/g。从这些数值来看,
也说明拟二级速率方程拟合的结果最切合试验。
表2 各动力学方程的参数与相关系数Table2 Parametersandcorrelationcoefficientofkineticequation
处理Treatment
拟二级速率方程ImitatesecondaryvelocityequationQekrElovich方程Elovichequationaker双常数方程
DoubleconstantequationABr抛物线方程Parabolaequationakr根分泌物Rootexudates1.790.0730.9990.840.160.984-0.070.120.9901.070.0480.987
对照Control1.850.0960.9990.930.170.9880.010.110.9821.190.0430.937
注:n=7,P
0.001=0.898,P0.01=0.798
,r
为相关系数。
Note:n=7,P
0.001=0.898,P0.01=0.798,riscorrelationcoefficient.
图3 土壤吸附磷的动力学情况Fig.3 AdsorptionkineticsofPbysoil3 结论与讨论土壤中存在玉米根分泌物时,能抑制土壤对磷的吸附,
主要原因是根分泌物中的有机酸阴离子占据了原来的隣吸附位点。从另一角度来说,土壤中可供农作物利用的磷量增加,农作物对磷的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玉米根分泌物的浓度越高,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当加入低浓度磷时,土壤对磷吸附量增加幅度较大;浓度升高时,土壤磷吸附量增加的幅度减小。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都能很好地拟合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反应,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水平。其中以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从吸附动
力学来看,土壤对磷的吸附分为前期的快吸附和后期的慢吸附2个阶段。用拟二级速率方程等4种动力学方程都能很好地描述土壤的磷的吸附动力学,其中以拟二级速率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参考文献[1]张福锁,龚元石.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第3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70-184.
[2]朱袓祥.土壤学(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07-208.[3]程传敏,曹翠玉.水旱轮作中不同类型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4):32-36.
[4]曲东,尉庆丰,周建军.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磷素的活化效应[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4(1):101-103.
[5]陆文龙,曹一平,张福锁.根分泌物的有机酸对土壤磷和微量元素的活化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37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