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下的校企文化融合

合集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业文 化对员 工的职业 道德 素质要求 特别 高 , 强调 员工 建立 具有行 业指 向属性 的特色 文化 , 以突 出 自身鲜 明 的积极 进取 心 、 组织 纪律性 和团 队合 作精神 。一些 用 的个 性 。高 职 院校 依托 企业办 学 , 走校 企合作 的高职 人单 位的反馈 表 明 , 不少 高 职毕 业 生 “ 职业 道德 素 养 教育 发展道 路 , 校与企 业紧密 结合共 同培养应 用 型 学 不高 ” “ 、 进取心 不够强 烈 ” “ 、 团队协作 精神不 够 ” 校 高技 能人才 , , 这是 当今 高 等 职业 教 育发 展 的 大趋 势 。
二 、 企 文 化 互 融 : 职 院 校 校 园 文 化 校 高
建 设 的 必然 趋 势
校企合 作是高 职 院校 所极 为倚 重 的一 种 人才 培 养 途径和模 式 , 高职 院校 与企业 合作 培养高 技能应 在 用 型人才过 程 中 , 企文化 融合成 为校 企合作 纵深推 校
三 、 园 文 化 企 业 化 : 职 院 校 校 园 文 校 高 化 建 设 的有 效 路 径
高职 院校校 园文 化 建设 的 目的在 于 充分 彰 显其
进 的强大动 力 。营 造高职校 园文化 , 不仅要 植根 高职 个性 , 充分 发挥其 功能 。高职 院校校 园文化建设 必须 院校 这片沃 土 , 还要 加强与 企业文 化 的相 融互补 。企 突出职业技 能 的训 练 和职业素 养 的培 育 , 职院校要 高
12 4
严 俊杰 , 忠义 , 慧 兰 : 于 校企 合 作 的高 职 院 校 校 园 文 化 建设 探 析 汤 段 基
校 园文化 活动 中主动 吸纳行业 文化 内容 , 自觉 培养行 合 。高职 院校 以培 养企业 所需 的应用性 人才 为 目标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融合载体和途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融合载体和途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融合载体和途径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新形势下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文化融合的载体和途径进行探讨。

提出校企双方教师为校企文化融合的主导,以“厂中校、校中厂”、工学交替、学生社团活动等为主要载体对校企文化进行融合。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文化融合载体和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将企业的先进文化带入校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同时也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而这个过程,为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和渠道。

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着重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和载体,以对此类问题进行补充。

1、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文化熏陶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而这种培养只有在校企深入合作过程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即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要重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1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励创新。

例如,中国重汽的企业理念是“打响中国牌,唱响重汽歌,当好重汽人,造好重汽车”,“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人人都是形象、事事连着效益”,这些中国重汽文化的精髓,已经成为了重汽员工共同的信念和行为准则[1]。

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刻苦钻研本职技术和业务,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这是企业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也是高职院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所在。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优秀企业文化的衔接,将优秀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来,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从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开始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1.2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培养学生改革创新意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才,学习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校企合作旨在促进教育和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产学融合。

它是现代教育体制与现实经济需求的结合,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展示这种合作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1. 四方电子与某大学:推动科研与产业创新的结合在这个案例中,四方电子与某大学的合作旨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创新的发展。

四方电子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的企业,而某大学则是一所在电子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研究实力的高校。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旨在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和产业创新的结合,还提供了学生实践机会,培养了他们在产业界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某职业学院与汽车公司: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个案例中,某职业学院与一家汽车公司合作开展职教融合项目,旨在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根据合作协议,该汽车公司为该职业学院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训设备,学院则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通过这种合作,学院保持与行业接轨,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和行业要求,为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

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熟悉汽车维修工作,还能够与企业员工互动交流,了解工作环境和行业文化,提高就业竞争力。

3. 某大学与科技企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个案例中,某大学与一家科技企业合作,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科研人员可以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合作,将其应用到产品开发中。

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个技术转移中心,旨在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加速技术创新的转化。

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与科研人员一同工作,了解科研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技术支持,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基于校企合作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论文

基于校企合作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论文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摘要:本文探讨在校企合作新形势下高职学院如何搞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运行机制和具体实施办法,探索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为高职学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路。

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升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最为直接的途径和最为坚实的支撑。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方案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高职学院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

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形成和维系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

基于校企合作的优秀高职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高职学院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高职学院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建设为载体。

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以精神文化为着力点,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课程文化为突破点,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落脚点。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原则和目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四个基本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职业定向教育有机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与职校生的实际有机结合。

其目标是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形成有明显企业特征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从物质、精神、活动等层面来帮助学生形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健康的职业心态、坚定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信仰,对社会负责的职业精神;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掌握解决职业活动中心理困扰的方法和职业心理调适的具体思路;了解行业质量标准和先进的企业理念,对职业技术形成正确的态度倾向、价值判断和行为反映。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一)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和核心,和企业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融合载体和途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融合载体和途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融合载体和途径摘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也日益完善,但是在我们国家队的一些企业中对员工的管理与教育还是存在这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我们就就可以结合与高职院校的合作,通过学校对职工进行工作文化融合。

关键词:合作文化熏陶思想管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员工更新速度也是与日俱增,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新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使员工了解工作的目的,以及我们企业要发展的方向与管理制度。

而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种问题,因为这样可以在职工为进入到自己的岗位就可以先期的了解自己以后工作单位的信息与文化。

与高职院校合作对我的人才培养以及对职工的公司文化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

比如说可以减少我们因为人员素质不够高而给公司带来的必要的麻烦有不良影响。

以下我们就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一、通过高职院校进行公司文化熏陶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就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在职工的学习期间灌输本公司的文化特点以及培养职工的技术,让我们的每一位职工再上岗前都能够得到超强的技术,与优秀的思想政治,这样才能让我们在的员工在开始工作时就能成为我们的工作助力。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就需要我们长期的进行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以下我们就一个实例来进行简单的说明:企业的发展靠的就是员工,只有员工思想政治觉悟高,才能够不潜余力的的进行工作,所以我们就要对一些国有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分析如下:1、对当今员工政治思想情况取样与分析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找到一些企业,以这些企业中的员工作为特定研究对象。

然后通过对这些研究对象的长期的观察与询问,我们要逐渐的来了解这些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并且根据他们的行为规范进行调查取证。

最后对每一个职工都要做好信息采集与记录工作。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分析的重要凭证。

也是我们对政治思想认识重要性的一方面调查。

校园文化如何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校园文化如何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校园文化如何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13级市场营销专升本王尧131562028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是企业员工精神风貌、归宿感、凝聚力的体现,是企业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使人才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适应,实现校企供求的无缝对接,学校应重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因素,借助企业文化的内涵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企业化的文化氛围,充分彰显校园文化的鲜明特征,使学生在职前就能了解企业文化并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适应企业需求奠定基础.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亦策善能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称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校园文化是一种理论文化,更为含蓄和内敛,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也就是说再好的理念,也要能够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学校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资历、资格、人际关系,个人追求高学历和高理论水平。

在企业里面,往往更关注业绩,业绩是一个人收入、晋升的重要依据,弱化学历、职称,强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校园文化强调个人,企业文化强调团队。

校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路

校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路

校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路校企合作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合作模式,它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将企业的文化与学校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并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探讨校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一些思路。

首先,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代表来校园里进行演讲和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职业要求。

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与学生座谈交流。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实用的职业技能,还可以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发展的内涵。

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一些实践教学项目。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学生实习或者参与一些实际项目。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项目,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要求。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第三,学校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来组织一些校内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来举办一些关于创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讲座和论坛,让学生能够与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企业文化体验活动,如企业参观、企业文化展览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文化。

最后,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与企业文化相关的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要求来设置一些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发展的知识。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一门企业文化管理课程,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为将来走向职场做好准备。

总之,校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学校需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通过邀请企业代表来校园里进行演讲和培训,开设实践教学项目,组织校内活动以及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要求,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校 企 合 作 质量 , 推 进 高职 院 校 内涵 质 量 发 展 , 重 要 的助推 器是 做好 高 职校 园文化 建设 。 习近平 同志 在
全 国 高校思 想 政治 工作 会议上 指 出 : 高校 要更 加 注 重 以文化人 、 以文育人 。 高职院校培养 的是面 向生产
合 办 学 实力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是 办 学 软 实 力 的体
作 的人 才培 养形 式 , 体现 在深 层 则是 校企 之 间文 化
内的服 务上 述 国家 战略 的技术技 能 型人 才 。 塑 造特 色 鲜 明 的 高职 校 园 文化 将 有 助 于打 造 中国 职 教 品 牌, 而 特色鲜 明的 品牌 职 教文 化打 造离 不 开校 企双 方 文化 的互 动与 融合 。 以德 国的 “ 双元 制 ” 、 英 国的
现 。 当前 , 很多 高职 院校 主动对 接 “ 一 带一 路 ” 、 “ 工 业 4 . 0 ” 、 智 能 制 造 等 国家 战 略 。 培 养 包 括 留 学 生在
和 服务一线 的技 能技术性 人才 , 决 定 了其 与企业 、 行 业 的 天然 密切性 。 这 种密 切性 体现 在表 层是 校企 合
的交互 与融 合 。 这种 校企 文化 上 的交互 与融 合正 是
高 职校 园文 化建 设 的特 色所在 。 只 有基 于校 企双 方
的文 化交 融 . 高 职教 育 才 能顺 利 实 现将 学生 由“ 校 园个体 ” 培养 成 社会 和企 业认 可 的“ 职业 个体 ” l 1 l

现 代 学 徒制 等 为代 表 的职 业教 育模 式 已形 成 了世 界 闻名 的职教 品牌 , 在 这其 中校 企 文化 的有 效 融合
是 这些模 式成 功 的重要 一 环 。因此 , 高职 院校 打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b i n Vo c a t i o n a l &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高职教育是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企业的现实需求应当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里得到体现。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氛围,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课题,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提出了高职校企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一些具体思路,以期能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些许指导作用,并对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一、开展校企文化融合研究的背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不少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校园面积、校园环境、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硬件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高职校园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的建设却相对发展缓慢。

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的滞后,使得今天的用人单位不只是担心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更担心其职业素养不良难以应对变化发展的职业要求。

校企文化融合是凸显高职办学特色的基础和根本,而不少高职院校却在引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在借鉴和融通方面没有深入研究,重物质和表面,轻精神和实质;重形式和说教,轻内涵和操作;重单向输入,轻双向融通。

本研究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进行全面、清晰的梳理,有助于我们从中发现异同,找到最佳结合点,不断地丰富、发展、创新、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的内涵。

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通过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渗透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毕业生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同时,企业还可以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中传播现代企业文化,让院校全面了解企业工作价值观,全面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将企业工作价值观教育前移到院校,帮助毕业生[收稿日期]2012-10-10[作者简介]朱景虎(1963-),男,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基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校企文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1513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6—0001—02基于校企合作下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朱景虎(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职业特征决定其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突出“职业”与“行业”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加大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研究和实践力度,是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彰显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新型课题。

校企文化的融合是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大趋势,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吸纳企业文化, 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将企业文化去粗取精,将优秀的成份纳入校园文化体系中,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探索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使学生能一踏入社会就能更快的融入企业文化,实现个人就业“零距离”上岗和未来的长远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使毕业生快速、顺利地溶入企业文化,从而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企业文化的引入,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扎实的专业理论、高超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校企文化融合是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现实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

因此,高职院校文化既具有普通高校文化的共性,同时又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养等元素。

近年来,在高职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高职教育的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严重错位,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没有满足企业对招聘人才的素质要求,职业技术水平、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脱节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不少毕业生就业后,面对所在企业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充足,不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需要“下不去”,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严重脱节“用不上”,无法习惯企业严格的管理方法“不想留”。

学生角色不能快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就业的磨合期过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专业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淡漠,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自我封闭,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接轨。

这些问题急切需要学校加大研究力度,尽快・2・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b i n Vo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入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双重属性的特点,适时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收有价值的元素,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使高职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

让职业价值观培养与职业精神塑造切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要以专业对应的职业文化为建设内容,打造与企业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让学生在校内也同样能够感受、体验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

促进学生社会心理成熟,培养作为未来职业人的全面的职业综合素养。

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我们只做人中人。

”在引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注重引入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忠诚企业、循规守纪等企业文化因素,通过企业文化或行业文化教育学生,这样学生一入学就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和氛围,为以后工作迅速融入企业文化奠定基础。

同时突显校园文化的育化人、熏陶人的功能,打造高职院校尊重学术自由、推崇实践锻炼、崇尚团队意识、弘扬爱企敬业、彰显互助友爱、倡导创新创业、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氛围。

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三、校企文化融合是顺应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实现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互补,应当成为当前构建、创新特色高职校园文化,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除了传授学生的知识、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还应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

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校企融合”,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的实践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是培养良好职业素质不可或缺的途径。

通过一定的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把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

高职院校的办学是依托行业企业来进行的,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特点,高职院校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也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和企业特征。

高职院校要转变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树立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把优秀的行业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来,同时要结合学院实际,突出专业培养的目标,切实反映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也正被广泛地推行,与企业合作得越紧密的学校往往办学质量更好。

在校企合作广泛推行的背景下,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让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和市场,树立服务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充分满足企业需要的价值标准,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其办学实力。

总之,校企文化的融合充分彰显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

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将企业文化去粗取精,将优秀的成份纳入校园文化体系中,注重引入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忠诚企业、循规守纪等企业文化因素,进而打造高职院校尊重学术自由、推崇实践锻炼、崇尚团队意识、弘扬爱企敬业、彰显互助友爱、倡导创新创业、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1]徐建平.融入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李仁芮,岳维华.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贯彻以就业为导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4]苏成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5]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6]孙静,苏淼.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之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责任编辑:刘丽)Exploration on the college-enterprise cultural fusion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ZHU Jinghu(Harbin V 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Abstract: The ori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cide that may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give full play if its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emphasizes the features of vocation and industry.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college-enterprise cultural butt joint and fusion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build a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culture that is blended i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feature, it is also the new project to be s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culture. The fus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 and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general tre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culture, the higher vocational academies should absorb and integrate with the enterprise culture organically, discard its dross and select its essential in order to build a campus culture with the features of enterprise.Key words: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ampus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fusion; explo-r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