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及人格特征分析
护理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因素调查与分析

护理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因素调查与分析目的了解承德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干预和治疗护理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台湾学者陈淑慧《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对承德医学院在校护理本科专业一至四年级448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调查显示,高免疫人群占19.85%,一般免疫人群占72.26%,网络依赖严重者占6.87%,网络成瘾严重者占1.02%。
网络成瘾程度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存在年龄、网龄和生源地差异。
结论网络成瘾对部分护理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标签:护理;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Ivan Goldberg提出,网络成瘾简称IAD,又称为病态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1],国内学者认为IAD是指由于长时间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着迷状态,在心理与生理上产生一种对上网的依赖性的快乐与满足,同时出现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等现象[2]。
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在学历结构上,大专及以上人群占比20.6%,是较为突出的一部分。
本论文对承德医学院在校护理本科专业的医学生进行整班抽样调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校护理学院本科大一至大四年级在校生中以小班(30~50人/班)为单位随机抽取10个班,调查抽样班中所有学生。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48份,收回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为88.1%。
其中男生38人(9.67%),女生355人(90.33%),年龄17~25岁。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成瘾在年轻人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而对于医学生这一群体来说,网络成瘾可能会对其学业及职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与此人格特质也是影响一个人是否容易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医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状况之间的关系,以期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帮助医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避免成瘾行为的发生。
一、医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二、医学生的人格特质状况在介绍医学生的人格特质状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一个人固有的、稳定的、和独特的品质,是构成个体行为特点的基础。
人格特质的研究者认为,人格特质是一个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反应模式。
而医学生的人格特质通常包括积极性、责任感强、自我导向,以及情绪稳定等。
这些人格特质是医学生能够承受高压学习环境和高负荷任务的重要保障。
1. 积极性与网络成瘾研究表明,医学生中存在着一些积极性特质较弱的个体,他们可能更容易沉溺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当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时,这些医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网络,寻求短暂的放松和快感。
由于网络环境的诱惑性,这些医学生可能会逐渐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
这些医学生应该关注自己的积极性特质,尽可能地寻找其他更健康的应对压力的方式,避免网络成瘾的发生。
医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学业和职业都抱有极强的使命感和使命感。
当他们遇到学业上的困难或者情绪上的波动时,他们可能会逃避现实,而将自己沉浸于网络世界中。
这是因为网络世界给了他们一种逃避现实的机会,带来了虚拟世界中的快感和满足感,从而更难以自拔。
这些医学生需要学会面对困难,采取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避免成瘾行为的发生。
自我导向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被外界干扰和诱惑。
对于医学生而言,自我导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特质,是他们能够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保持稳定和坚定的重要条件。
对于一些自我导向较弱的医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逐渐沉迷其中。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摘要】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医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调查和人格特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质如焦虑、自我控制不足等与网络成瘾呈显著相关。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探讨,揭示了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对医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疗策略建议,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控能力等,以帮助医学生有效应对网络成瘾问题。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对策略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医学生、网络成瘾、人格特质、关联性分析、影响因素、预防、治疗策略、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是当前社会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学生被网瘾问题困扰。
具体表现为长时间玩游戏、沉迷社交网络、无法控制地浏览网页等。
而人格特质作为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也与成瘾行为密切相关。
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联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策略。
研究已经证明,医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的问题较为普遍,成为了影响他们学业和生活的主要障碍之一。
与此医学生的人格特质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比如责任感强、自我要求高等。
这些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发生是否有关联,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为今后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预防和治疗医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调查医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分析其人格特质状况,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医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
进而通过分析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联性,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未来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临床医学研究生网络行为调查与研究

临床医学研究生网络行为调查与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医学领域,网络也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获取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网络环境的特殊性质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在网络上的行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网络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问卷调查为了解研究生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链接,共有320名临床医学研究生参与了调查,其中男性158人,女性162人。
调查涵盖了研究生在网络上的使用习惯、获取信息的途径、网络安全等方面。
二、分析结果1.网络使用习惯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学研究生日常使用网络的时长相对较长,每天使用时间超过两小时者占比达到了81.25%。
当问及网络使用的地点时,研究生最常选择的是宿舍(58.75%)和教室(31.34%),其次是医院(8.13%)。
大多数研究生会利用晚自习或者课余时间上网学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
2.获取信息的途径网络作为获取医学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研究生也越来越依赖网络获取知识。
根据调查结果,研究生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通过医学网站(64.38%)、搜索引擎(53.44%)和医学论坛(42.19%)等获取。
此外,还有部分研究生通过微信公众号(29.06%)和医学APP(22.50%)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
3.网络安全随着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针对此点,问卷调查中也加入了相关问题。
结果显示,近90%的研究生表示在使用网络时会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并且注意不给自己带来安全问题。
但是,也有约10%的研究生表示自己会将一些个人信息放在网络上,并不用过多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网络教育平台在使用上的问题,包括平台质量不高、内容不够丰富等。
此外,还存在一些研究生对于网络教育的不适应问题,包括网络交互不足、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青少年和大学生们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
作为高度信息化和被严格要求的群体,医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更加突出。
而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的是个体的人格特质状况。
本文将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医学生中,网络成瘾与内向性格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内向性格的人通常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更喜欢独立思考和独自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面临着沟通和社交的困难,而网络成为了他们舒展情感和交流的渠道。
在网络上,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能够通过网络社区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来进行交流。
内向性格的医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因为网络能够帮助他们克服社交上的障碍。
与网络成瘾相关的人格特质还有自尊心和情绪稳定性。
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感知和评价,而情绪稳定性则是指个体情感的稳定程度。
研究表明,低自尊心和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网络上,他们可以通过不断获得点赞和评论来获得更多的自尊感,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网络上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提供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自尊心低和情绪不稳定的医学生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状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外向性格的医学生因为网络能够满足他们社交和表现的需求,更容易沉迷于网络;而内向性格的医学生因为网络能够帮助他们克服社交上的障碍,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
自尊心低和情绪不稳定的医学生也更容易对网络成瘾产生依赖。
在防治医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时,除了加强对网络成瘾的教育和引导外,还需要关注医学生的个体人格特质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医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学生陷入了网络成瘾的困境中。
网络成瘾不仅会影响医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社交障碍和家庭关系紧张。
了解医学生在网络成瘾问题上的表现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医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生的网络成瘾表现、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可能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医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和良好的人格特质。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有望为未来开展更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医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关注医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有助于提升医学生自身的网络健康意识和素养,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及其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医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及其可能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和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和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通过调查医学生网络成瘾的具体表现,如使用时长、偏好的网络活动、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等,以揭示其特点和规律;探讨医学生的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比如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质会使医学生更容易沦为网络成瘾者;结合实验结果,为今后的干预和预防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可以为医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医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1. 时间管理困难:医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下,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导致时间管理能力下降。
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游戏或者视频网站上,忽略了学习和工作。
2. 社交隔离:网络成瘾的医学生往往会选择待在宿舍或者家里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而不愿意和同学或同事进行真实的面对面交流。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成瘾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网络成瘾的问题更加突出。
那么,医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状况之间是否有关联呢?本文将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之间的关系。
医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人往往具有多种负向的人格特质,例如焦虑、抑郁、自卑、孤独和自我中心等。
医学生作为智力素质和学习压力相对较高的群体,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更容易被网络的消遣和放松方式所吸引,从而陷入网络成瘾。
医学生由于学业繁重和以人为本的特殊职业属性,往往感到压力和孤立,而网络的虚拟世界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现实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医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方面,人格特质会影响个体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程度。
研究表明,具有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强的人更容易陷入网络游戏和社交平台的沉迷中。
这与医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相一致,他们往往是因为虚幻的社交和游戏体验而陷入网络成瘾的。
网络成瘾也可能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发展。
长期以来,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与现实世界有着分离感,此种分离感有可能导致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和孤独等负向的人格特质。
医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医学生往往具有多种负向的人格特质,这些特质使得他们更容易忍受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挑战,进而对网络成瘾产生依赖。
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医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程度,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针对医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除了侧重于网络成瘾本身的控制,也需要重视医学生的人格特质问题,从而综合利用多种干预方式帮助医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并提升其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能力。
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海量信息,进行线上交流、购物、娱乐等活动。
然而,互联网的过度使用也会导致诸如网络成瘾等问题。
近年来,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些医学院的大学生也不幸成为了网络成瘾的受害者。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对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概述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渴求,以至于无法自控,对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造成明显负面影响。
冲动性人格特征是指具备冲动性强、行为不加控制等特点的人格。
同时,认知功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注意、记忆、思维、判断等,因为认知失调可能导致瘾上瘾。
因此,探究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网络成瘾的成因。
二、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普遍具备冲动性人格特征。
他们往往自认为独立、喜欢新奇事物,情感稳定性较低,决策-making不成熟等。
此外,网络成瘾者也常常表现出行为不加控制,无法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第一次使用的时间和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等行为特征。
冲动性人格特征是网络成瘾者在心理方面的表现,与其无法自控的现象密不可分。
三、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功能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功能也相对有所缺失。
他们通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思维迟缓、判断错误等特点。
一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等认知功能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其是否面临网络成瘾的威胁。
因为缺乏正常的认知功能,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依赖可能会更强,并且难以自从约束自己的网络使用。
四、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在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研究中,发现冲动性人格特征及认知功能的异常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例如,缺乏自信心的网络成瘾者可能就很难控制网络使用时间,注意力不足的人可能会更经常忽略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等已有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 强迫 、 人际关系 、 抑郁 、 焦虑 、 敌对 、 精神病 、 恐怖 、 偏执 9个 因子分得分均显著高 于网瘾倾 向学生及非 网络成瘾 学生 ( < .1 。 P O0 ) 由此可见 , 大学 生具有 比较显 著的人格 特征 改变 和比较 明显 的网络依赖症状 。 需要 进行 有针对性 的
教 育 程 度 、 对 孩 子 的 态 度 及 自身 学 习 兴 趣 四 方 其 面 与 网络 成瘾 关 系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 P 00 5 或 P 0 1。 以 手 机 为 主要 上 网方 式 者 3 人 , <. ) 0 4 6 占
西医科 大学 62名 临床 医学 专业 在校 学 生 网络成 瘾 4
卡特尔 1 6种人格 因素调查表 (6 F E ③ 9 项 症 1P ) ; 0  ̄ 状 自评 量表 (C 一 0t S L 9 )1 3 。数据 采 集方 式 是将 上 述 3 个 测验 一次 性发 给被 试者 , 记 名 , 不 集体 和 个别 施 测
相 结合进 行 书 面测验 。
23 网络 成 瘾学 生 、 . 网瘾 倾 向学生 与 非 网络 成 瘾 学
生 SL 9 C 一 0各 因子得 分 情况 : 第 3 7页 表 3 网络 见 6 。
成瘾学生在躯体化 、 强迫 、 人际关 系 、 抑郁 、 焦虑 、 敌 对、 精神 病 性 、 恐怖 、 执 9个 因子 分 得 分 均 显 著 高 偏 于 网瘾 倾 向学 生 及非 网络 成瘾 学生 ( 00 ) .1 。
人 格特 征 中的聪 慧性 、 定 性 、 稳 有恒 性 、 疑性 、 故 怀 世 性 、 虑性 、 忧 独立 性 、 自律性 8个 方 面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 . P 00 5或 P 00 ) < .1 。
1 调查方法 : . 2 采用问卷调查法 , 选用量表如下 : ① B a (0 2 修订 的互联网成瘾筛查标准( D )② er 2 0 ) d AQ;
情况进行调查 , 了解在校医学生 网络成瘾情况 , 并分 析 网络成瘾 学 生 的人 格 特征 , 报告 如下 。 现
1 对 象与 方 法
5. ;以 网吧 为 主要 上 网方式 者 有 18人 , 6% 7 9 占
3 .% 。 08
11 调 查 对象 :为 20 . 0 9年 在 校 的 山西 医科 大 学 临 床 医学专 业 l5年级 本 科 生 , 年 级 整班 抽 取 学 生 ~ 每 进 行调 查 。发放 问卷 73份 , 1 回收 问卷 67份 , 中 6 其
22 网络 成 瘾 学生 、 . 网瘾 倾 向学生 及 非 网络 成 瘾 学 生 1P 6 F各 因素 得 分情 况 : 第 36页表 2 网络 成 见 6 。
瘾 学 生 与 网瘾倾 向学 生 及 非 网络 成瘾 学 生 在 1 6种
有效问卷 62 。其 中男性 2 6 , 4份 2 人 女性 4 6人 ; 1 大 学 一年 级学 生 14人 , 年级 学 生 15人 , 年级 学 8 二 5 三 生 1 9人 , 1 四年 级学 生 l7人 , 年级 学生 6 1 五 7人 。
86 网络成瘾 学生与网瘾倾 向学生及 非网络成瘾学 生在 l . %。 6种 人格 特征中的聪慧性 、 稳定性 、 有恒性 、 怀疑性 、 世 故性 、 忧虑性 、 独立 性 、 自律性 8个方 面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 .5或 P 00 ) P 00 < .1 。网络成瘾学 生在 S L 9 C 一 0中躯体
心理辅导 。
【 关键词 】 学生 ;计算机通信 网络 ;行 为 , 成瘾 ;人格
网络 成瘾 是指 上 网者 毫无 节 制地 花 大量 时 间 和
2 结
果
精力在网上冲浪 、 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 , 从而引起 明 显的社会 、 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 。 由于心理发展 尚不 成熟 , 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 的高发人群 , 网络成瘾成
为影 响大 学生 学业 的 主要原 因之 一 【 本 文通 过 对 山 ” 。
21 网络 成 瘾 情 况 : 2人 中成 瘾 者 5人 占 08 , . 4 6 .%
网瘾倾向者 5 人 占 8 %。网络成瘾 与相关因素分 5 . 6 析结 果见 第 3 6页 表 1其 中性 别 、 级 、 6 , 年 父母 受
校园心理 2 1 0 0年 1 2月第 8 卷第 6期
心理 2 1 0 0年 1 2月第 8卷第 6期
Ju f a u i omM o mp s f C L e&Met nM旦 h
mbr2 o 8 Q § e 0 Q! l ! :
・
3 5・ 6
医学 生 网络 成 瘾 状 况调 查
及 人 格 特 征 分 析
山西 医科 大学 ( 3 0 1 000 )
3 讨 论
1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S 7 软件进行方差分 . 3 P S1. 0 析 或 检 验 。
基金项 目: 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项 目
通信作者 : 薛菊凤
本研究结 果 中,网络 成瘾者 5人 ,成瘾率 为 08 网瘾 倾 向者 5 .%, 5人 , 8 %。 比林 绚 晖和 阎 巩 占 . 6 固 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率(. 低 ; 9 %) 可能的原 6 因: ①网络成瘾 的发生率 因研究 的时间、 方式及人群
王昕洋
薛菊凤
孙馥 箐
王Hale Waihona Puke 洋李思敏付永良
【 摘
要 】 调查医科大学在校学生 网络成瘾的状况和成瘾者人格变化 。 采用 Ba er d网络成瘾诊 断问卷对 62 4
名 山西 医科 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学 生网络成瘾情况进行 调查 ,同时采用卡特 尔 1 6种人 格因素调查 表( 6 F 1P )
和症 状 自评量 表 (C 一 0 分 析网络成 瘾学生 的人格 特征 。结果 受试对 象 中网络成瘾 率为 08 网瘾倾 向率 为 S L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