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者的十大人格特点表现

合集下载

研讨高校网瘾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

研讨高校网瘾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

研讨高校网瘾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更是离不开网络。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网络成瘾。

随着这一现象的增多,高校网瘾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1. 偏执狂在网络世界中,一些学生具有偏执狂的心理特征,他们总是对网络世界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过分的解读和怀疑,认为其他人都在对自己进行监视、谋害。

2. 自闭网络成瘾的学生往往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渴望和动力,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中。

3. 社交障碍由于长时间的网络沉迷,高校网瘾学生在现实社交中会出现障碍,他们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沟通能力也较差,导致孤独感加重和人际关系障碍。

4. 忧虑焦虑长期的网络过度使用会导致高校网瘾学生产生焦虑和忧虑,他们过于依赖网络,一旦无法接入网络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5. 沉迷游戏在网络世界中,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长时间沉迷游戏,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下降,身体健康状况也受到了影响。

6. 抑郁情绪长期的网络成瘾会导致高校网瘾学生产生抑郁情绪,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态度。

二、高校网瘾学生的人格特征1. 内向大部分高校网瘾学生都有一定的内向倾向,更喜欢独处、沉浸于虚拟世界中,缺乏现实社交的渴望。

2. 不成熟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高校网瘾学生往往表现出不成熟的一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不够重视,对成长和发展方面的需求欠缺。

3. 缺乏自制力长期沉迷网络的学生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无法克制自己对网络的依赖和过度使用,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4. 偏好重复性活动网络游戏是一种具有强烈重复性的活动,而高校网瘾学生往往对这种刺激性、重复性的活动感兴趣。

5. 难以适应改变长期沉迷于网络的高校学生往往对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难以适应,缺乏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针对高校网瘾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1.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

青少网络成瘾与对策

青少网络成瘾与对策
智力会受到很大影响 。 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导致死
亡。 破坏当事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
网络成瘾的环境因素
家庭 学校 社会
网络成瘾五种人(分类)
1.
正常上网过多
2.
成长问题上网
3.
心理障碍问题
4.
性格问题上网
5.
精神疾病问题
第一种 正常上网过多者
网络成瘾
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码下载的大量文件等等; 6、上网使自己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网瘾综合征八项标准
1. 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2. 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3. 当网络线路被掐断或因故不能上网,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4. 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5. 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上网的程度? 6. 是否因为迷恋上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7. 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8. 有4项或以上并持续一年就表明已是“网瘾综合征”。
时就会烦躁不安、心情焦虑,从而出现抑郁、自闭等症状。孩子长时间的上网刺激就会 导致更多的五羟色胺产生而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网瘾分型中网游单独是一种类型,而且占所有网瘾病人的70%。因网游造成的 网瘾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是一致的。
身体方面 精神状态 人格特征
新闻报道
表现与特征
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混乱,免疫功能减弱等
医学研究证明,网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神经类疾病。患者心 理都是病态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偏执症等心理障 碍。

90-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精)

90-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精)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技术学院李安英)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出现的依赖心理、逃避心理、焦虑心理、寄托心理、猎奇心理、抑郁心理、孤独心理等一些不良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如何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特点一、前言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第16次互联网报告,截止200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网民总数超过1亿,其中,大学生的上网比例比较高,达到95%左右。

1999年美国心理学年会报告指出,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的比例约为6%。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大学生尤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Davis RA ,2001)[2]。

钱铭怡(2001)[3]对北京12所高校近500名大学生的抽测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者占6.4%。

林絢晖和阎巩固(2001)[4]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

王立皓和童辉杰(2003)[5]网络成瘾者在大学生中的比例是3.6%。

梁宁建等人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4.95%[6]。

据有关资料显示[7],在校大学生中,网络的使用率为94.45%。

网络成瘾者狂热沉迷于电脑,往往会导致个体社会、心理功能伤害,对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角色认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现在出现了不少大学生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

据上海某高校的调查,因上网成瘾逃课而成绩未达到学习守则的要求而被要求留级、试读或退学的学生在一个学期中竟达到35名,占留级、试读或退学的比例高达48%。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引起高校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网络成瘾行为与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抑郁、焦虑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明显者,容易上网成瘾。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05-04-21作者简介:张 静,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张 静,李 强(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对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共有514名黑龙江省某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439人,女生75人,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SCL-90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

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占18109%,其中,男女比例差异显著;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非网络成瘾者;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艾森克各项人格特征平均分普遍高于非网络成瘾者。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SCL-90的10项因子分与艾森克E 量表呈负相关;与N 、P 量表呈正相关;且在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其他项上正相关显著。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心理学;网络依赖性;相关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5)07-0070-03在电脑网络飞速发展的21世纪,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心理问题。

许多人整日沉迷在网络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在现实和虚拟中矛盾彷徨,人称/网痴0,医学上称为/网瘾综合征0(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112。

其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22。

典型表现是: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在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中指出132,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614%,这说明大学生正在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

网络成瘾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网络成瘾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Vo . 3 No 8 12 .
Au . 01 g 2 0
Me i ie a d o it dc n n S c ey
网络 成 瘾 大 学生 人 格 特 征 分 析
梅 松 丽 张琳 琳 郑 责
吉 林大 学公 共 卫 生 学 院 , 春 ,3 0 1 哈 尔 滨 工程 大 学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 尔滨 ,5 0 1 长 10 2 ; 哈 10 0 ; 长 春税 务 学 院 网络 实验 中心 , 春 ,3 17 长 1 0 1
M e o l e l i ng i ta S
S h o 0 P bi He l , in Un v r i C a g u , 3 o l col f ul c a t Jl ies ̄ h n Ch n 1 o 2 h i
Ab ta t sr c 0be t e T x lr e h rces f esn lyc n e igc l g —td n tr c adcin Meh d : 0c l g u jci : oe poeh aatr p ro ai o cr n ol es e tne t d it . t o s 10 ol e t- v t c o t n e u i a o 5 e s d nsweeitriwe yitme d it ndsre s. y e c es n lyQu sin ar( P , e st nS e igS ae S S . s I: e t r eve db e t dci iod retE sn kP ro ai et n i E Q) S nai ekn c l( S ) Reut n n a o t t o e o T esoeo Q- n P N fne t d it ng o paehg e a a o n a dcingo prmak b T esoeo n e l i h r f c EP Pa dE Q- o tme dci r u r ih rh nt t f o —d it ru i a o t h n o e ra h cr f o ca - c d

网络游戏成瘾玩家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分析

网络游戏成瘾玩家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分析
和 1 效度 量表 ( 饰性 )构 成 . 个 掩 13 调 查步 骤 .
将符合 yu g on 网络成瘾测验量表成瘾标准的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研 究对 象 .
玩 家判 定 为 网 络游 戏 成瘾 玩 家 3 设 为研 究 组 , 7名
21 年 3 00 月至 4 月从魔兽世界所有服务器 中 随机选取了部分服务器 ,通过在游戏中与玩家交 流征得被试同意后 ,向其发放 问卷 ,由问卷发放
1 . 一般情 况调 查表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 表 , .1 2 内容包括年龄 、性别 、籍贯 、职 业等社会人 口学
指标. 1 . 网 络 成 瘾 测 验 ( tre d iints) .2 2 ien t dc o t n a t e 该 量 表 由 2 项 目组 成 ,5级计 分 ( ~5分 ) 0个 1 .
mo t o u a n Ch n . Re ut I C 一 0, t e tt l c r n l i r ’ c r s a a tf m s c oi i a d s p lri i a p s l s nS L 9 h oa o ea d al tn Ss o e D r r p y h t s s e o c m n
根据
2 中 国互 联 网络 发展 状况 统计 报 6次
adci i re,I D 已成 为 当前 的热 门话 题 , ditnds dr A ) o o 国 内外 已有 大量 学者 对 此 做 了相 关 的研 究 . 网 络 成瘾 是 指 在无 成 瘾 物 质作 用 下 的 上 网行 为 冲 动 失 控 ,表 现 为 由于过 度 使用 互 联 网 而 导致 个 体 明 显 的社会 、心 理 功能 损 害 ,是 一 种 与 上 网有 关 的 包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摘要:随着手机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必需品,手机的使用在大大惠及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具体变现为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

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手机成瘾带来的危害,重点论述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并由此为手机成瘾者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格特质一、前言21世纪被人们称作信息时代,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着,信息对人类的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可以发现,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浏览网页、观看影视剧等活动,占据了人们尤其时当代青少年大部分时间,这种现象给青少年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日益明显(Park,2005)。

有研究发现,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所耗费时间越来越长,而且人们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对手机的心理渴求越来越重。

有学者将对手机渴求超过普通水平的群体成为手机成瘾者。

手机成瘾者会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反复性的沉溺状态,对手机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求感和依赖感,如果限制手机的使用,将会引起成瘾者紧张与焦虑的心理状态,甚至伴随一些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症状。

手机的过度使用,不但会影响使用者工作、学习、生活,而且会出现一系列生理或心理的不适反应;对手机的滥用会产生对手机的依赖,这种依赖会使个体出现强烈的心理体验。

集各家所言,本研究将手机成瘾定义为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与渴求,离开手机会出现一系列生理或心理上的戒断症状。

手机成瘾对于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越来越突出。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日趋严重,手机成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手机成瘾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亟待解决。

二、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大量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众多,有社会环境因素,如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生活富足,互联网上新鲜刺激的海量信息和话题,也有个体因素,如内外向性、自尊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社交焦虑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分析
2. 学 生 网络 成 瘾 的 危 害 大
( )生理方面 1 在临床表 现上 ,由于 长时间上 网,大脑神经 中枢 持 续处于 高度紧张状态 ,交感神 经过度 兴奋 ,肾上腺 素 分 泌增 加 ,使血 压 升高 ,可 引起 植物 神 经功 能紊 乱 、 内分泌失调 以及机体免疫 力下降 ,患者常常表现 为 头昏眼花 、疲乏无力 、双手颤抖、情绪低落、失眠、 食 欲不振等症状 ,并且能诱 发紧张性 头痛 、心脑血管 疾 病 甚至猝 死 1 。


网络 成 瘾 及 其 危 害
1 网络 成 瘾 .
目前 比较公认 的 “ 网络成瘾” 的定 义指 :成瘾者 无 节制 的花 费 大量 时 间和精 力 在 网上 冲浪 、聊 天或
进 行 网络 游戏 ,并且 这种 网络 的过 度使 用 影 响生 活质量 ,降低学习和工作 效率 ,损害身体健康 ,导致 各种行为异 常、心境 障碍 、人格障碍和神经系 统功能 紊 乱等 消极后果 … 。
休学 ;减少人际交流 ,沉迷 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在网 络 上 投入越 来 越 多 的时 间和金 钱 ,更有 甚者 为 了上 网 ,不惜 花掉 自己的学 费 、生 活费 ,甚 至犯 罪。
( ) 心 理 方 面 2
长时 间上 网 会导 致大 学 生注 意力 不集 中、 思维
迟钝 ;同时还会导致现实生活 中人际交往的减少 ,这 些大学 生会 感到越 来越孤 独 ,容易产 生忧郁 、沮丧 、 烦躁 不安 等 情 绪 ;此外 ,网络 成瘾 的大学 生还容 易
表 现为 以 自我 为 中心 、 内心敌 意 、不合 群等 。 ( )行为 方面 3 大学 生 因上 网成 瘾 会 导致学 习兴趣 减 弱 ,逃 课 现象增多 ,成 绩下滑 ,更有甚者导致学业荒废 ,被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成瘾者“十大”人格特点表现
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其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过程。

有研究表明,具有网络成瘾的个体由于遗传的个性特点、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应激事件、社会不良风气等影响,在人格塑造中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出现了对现实环境、社会交往的不满足,为获得代偿,他们往往寄希望于从其他环境中获得补偿,而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正好符合了这种要求。

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成立于2004年,由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联合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九部委共同组建而成。

8年时间治疗“问题少年”5000余人次,绝大部分学员重返课堂,融入家庭,回归社会,解决了近万个家庭的困苦。

通过网络成瘾者的综合分析我们总结了成瘾者的十大人格表现特点如下:
人格特点一:幻想及寻求即时满足
描述:1、富于幻想,追求新奇,期望自己与众不同
2、常常“不甘寂寞”,不愿意独处
3、总是对童年的未完成情结耿耿于怀
4、寻求即时满足,没有忍耐性
情景实例
团体治疗显示95%以上的孩子觉得生活没劲,缺少变化。

他们尝试各种经历,去体验多姿多彩,想象中的生活,所以在网络中变成精灵、变成法师、骑士、战士等等,流连于超越生死的游戏模式。

人格特点二:自控能力弱
描述:1、情绪表达单一,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弱,情绪落差大
2、行为调控落差
3、缺乏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自我觉察
情景实例
很多孩子,缺乏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人格特点三:抑郁悲观
描述:1、大多具有内向的气质,对他人的情绪过渡敏感。

2、具有灰色的人生观,悲观消极地看待事物。

3、低至尊、自我评价低且单一。

情景实例
基地1000例样本显示,其中94.6%的网瘾患者具有内向、敏感的个性特质,内心自卑。

认为成绩决定一切,一旦成绩下降,就觉得自己无法把握自己,对生活产生了无助感。

人格特点四:强迫思维及行为倾向
描述:1、经常表现出强迫意识和行为刻板,具有完美主义倾向。

情景实例
他们念念不忘网上的游戏和活动,总是不断重复明知无意义的网
络活动,追求网络最高境界。

人格特点五:依赖与独立两极化
描述:1、在心理和行为上,有时过分依赖,而有时我行我素,要求独立常常陷入2个极端。

2、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预见性。

情景实例
他们的情绪风格具有场依存型的特点。

对网络生活的不弃不舍使得依赖性获得空前的膨胀。

人格特点六:认知行为扭曲
描述:1、存在着严重认知扭曲。

通常有灾难化、绝对化、以偏概全等思维习惯。

2、逆反心重,行为极端、偏执。

情景实例
他们通常固执己见、非黑即白,正如他们所说,今天等于永远,被网瘾困扰,就没有希望了,干脆破罐子破摔。

人格特点7 :选择性责任偏差
描述:1、他们通常对家庭、学业、工作及生活缺乏控制感和责任意
识。

2、在特定的成瘾行为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及团队精神。

情景实例
通常网络成瘾的孩子一方面会对网上的游戏等活动表现出空前的专注力和极强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却放弃现实中的种种责任和约束。

人格特点8 :时间感缺失及行动力弱
描述:1、很少思考未来,没有时间概念,活在真实时间与虚拟期望断层之中。

2、经常会去设想很多的计划,但是行动力缺乏。

情景实例
时间观念的缺乏,使得他们更多地感受此刻的感觉,放弃对未来的种种设定和努力。

基地1000例样本显示:他们有太多的想法,但欠缺行动力。

人格特点9 :防御机制及内疚心理
描述:1、过多启用各类心理防御机制以保持内心的平衡。

2、对原生家庭的问题一直内疚自责,并企图改变。

情景实例
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我爸妈离婚是因为我成绩差”“我不痛
苦,我很好,我不记得了......”他们否认自己的痛苦,不面对现实的困难。

人格特点10:镜像自己我及目标偏低
描述:1、更多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由此产生骄傲和屈辱感。

2、对自己缺乏了解,不能够接纳自己。

3、缺乏生活的目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意志薄弱。

情景实例
总是以为别人的好恶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时的自我判断弱化。

主动性的缺失造成他们没有坚定不移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