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死亡看法、意义的讨论

有关死亡看法、意义的讨论
有关死亡看法、意义的讨论

有关死亡看法、意义的讨论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是对人们所认识的亡后世界(也可以说是对死亡的看法)讨论,当今世界人们对死亡的看法随着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不一样。就目前而看,由于宗教,文化的不同而且造成对死亡看法的不同差异最大,我将从各方面来讨论当今世界人们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关键词:彼岸世界死亡死亡的意义

人死后到底会怎么样,这是几千年来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上至哲学家、君王,下至普通人都有对死亡的思考。出于本能的,刚开始,人们对死亡都有不可避免的恐惧。随着阅历的增加,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发生了不同的偏移,使得有些人怕死畏死,而有些人可以看得淡然,更有些人勇于死而完成更有意义的事。为什么人的思想如此不同,这种不同是从哪来的,死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是我意图思考的问题。

一、人们死亡原因调查

人因为什么而死,从大的方面总结来说:自杀(自我主观意愿结束自己的生命)、疾病(包括老死)、意外(战争,谋杀,交通事故)。

自杀是自我结束生命,其占死亡百分比有一定比重。日本是自杀率很高的一个国家,日本现有人口约1.28亿,而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数字表明,自1998年以来,日本的自杀死亡者每年都超过3万人,2006年超过3.2万人,是当年日本国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5倍。大多数自杀者选择自杀并非出于本意,而是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如失业、破产、过度劳累等,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走上绝路的。

疾病中因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最多。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前,世界各地区的人口平均寿命都很短,到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开始有了显著的提高。到19世纪中叶,欧洲的平均寿命超过了40岁。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进步伴随着的医学进步,发达地区人口的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已分别达到76.8和82.9岁。

而人因意外死亡还是有很多,中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战争而死亡的人就有超过7000万(仅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

二、宗教不同而造成对亡后世界认识不同

基督教中人是由灵魂体组成的,人生来有罪,而人死后灵魂归天,将自己在地上的所作所为到神面前交帐,准备接受神的审判。也就是说,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开始,人们在死后会对自己这世所做的一切负责。

伊斯兰教死亡只是从今生过度到后世的一个阶段,相信在世界末日,每个人都会复活,并在真主的跟前接受审判,审判的标准是人在今世所做的善恶,如果人信仰真主且行善,那么他就会得到天园的赏赐,否则,他就会得到火狱的惩罚。

佛教中,死其实没有死,因为依然在轮回中。死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一

个状态的结束以及另外一个阶段的开始,另一个状态的开示。由因果、业力、习气等因素带动着状态的重启,即是轮回。人们通过修行、改变身语意的惯性,明白其中的规律从而打破轮回的惯性,进而达到改变业力,习气,转化因果趋向的目的,从而达到彻底的解脱。

道教中,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是

宇宙万物中永恒的存在,道无始无终,长生不灭,所以说身中有道,就是将生命的本质视为道,人的身体也就有了长生不死的可能性。

对于无神论的人们(没有信仰的人)来说,由于人类对科学的理解,现在许多人并不相信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也不会有灵魂的存在,人死后如同身体的消亡一样,思想不存在了,一切归于无。虽说表面上看这一切都归于无,什么都不存在了没什么,反而这什么都不存在,是无神论者最在意的。一个有思想的大脑,偏偏在死亡后什么也不能感知。

……

总的来说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没有人能在死后给我们诉说死后的世界),无非于两个方面,死后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或死后一切都不存在。

三、我对死亡的认识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心理没有一个虔诚地相信的宗教。在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某日,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东想西想,我想到了死。死,是什么感觉,是痛吧,所以这么多人怕死。

但死后呢,死后又是什么。难道真的可以进天堂,或者有轮回而投胎?对于一个初具科学思维的我来说,我把这些否定了(尽管现今科学也无法证实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所以,想到地球上有千千万万会跑会跳的生物,我们人类不过是一小部分,我更是人类中的更小的一部分。

我的理解最终是,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一切对你来说化为无,思想也不存在了。我突然变得很怕,什么都没有,并且是永恒的没有,第一次,我对死亡有了深刻的认识

四、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

人的存在意味着人有一天会死亡,古往今来,多少人做过长生不老的美梦,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海外仙山以求得长生不死药,历代皇帝都被尊称为“万岁”,道家追求的终极意义也是升仙而长生不老。即使这样,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面对死亡,大多数人还是不想死。

古代中国,儒生们面对死,有“朝闻道,夕可死矣”的感叹。中国人希望自己的死是有意义的,人可以为气节而死,也可以为忠孝而死,死可以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面对元军的毁灭的感叹,当谭嗣同面对清军的围捕时更是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强有力的声音,他们的死,让人记住了,是历史的需要。现今社会,人们追求长寿,电视节目上的养生节目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一个家庭中老人的长寿是值得炫耀的事,而国家生活质量的衡量中平均年龄是很重要的指标。这说明,社会上人们还是希望活得更久。

日本人面对死更多的是淡然,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他们的追

求,在影片《入殓师》中,死贯彻全片,而电影中把人的死写得有尊严,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为何日本人有独特的生死观?可能跟日本自古以来的自然灾害有关,日本是一个岛国,注定了自然资源的稀少,而日本人生来就是要接受最原始的也是最残酷的“自然选择”,并不是所有人能活下去。面对如此残酷的生存环境,日本的人性中有为了生存而坚强的部分。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曾戏称:“我并不怕死,我只是希望死亡来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场。” 美国人既要面对日常生活里的种种消费选择,又要将死亡当作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次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宣言。一位美国作家这样谈论国人“他们考虑过死亡,他们谈论过死亡,他们从电影、口头故事与书籍中了解过死亡,但他们作为个体和作为社会,最终依然拒斥死亡并且希望避免死亡。”美国面对死亡有这么轻松的态度,我认为这主要是其国家有一个向往自由的理念。

……

看来,每个国家的人,甚至是不同地区的人对死亡的看法、态度都有不同。这是历史、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人们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死亡观,中国、日本、美国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同。

五、死亡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社会是不平等的,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中说,人人生而平等。这只是政治理想,现实中的人不得不且必须面对生来的地位差别,贫富差别。尽管人们面对如此的不公,可社会依旧照常进行下去,因为人终有一死,这是人类社会某种意义上最大的平等,试想如果人们在死亡这件事上都可以因贫富、贵贱而有所不同,那么因本能求生存而造成的混乱是毁灭性的。

可以假定一个社会模型,假如某日发现外星文明在几十年后摧毁地球文明,面对先进的外星文明,地球人能做的只有使用星际飞船运送百分之一乃至更少的人逃离地球以维持人类文明。从理性的角度看,这种做法是最理智也是最无奈的,可是,这涉及到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权。能离开的百分之一的人应该有哪些人组成,是社会上的精英吗?表面上这也是最理智的选择,可是余下的人不会答应。其实,到最后谁也走不了,因为没人会把生存权拱手让出。

当今社会,当然不像假定的社会那么极端。生存、死亡不是人们在乎的第一要事。在中国,人们在乎的第一个是“三农”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历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进几年的农民工权益问题也是一个焦点。第二是医疗问题。医疗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医疗费用昂贵,医疗机构坑人,医药市场混乱,医疗机构改革等等问题都急需解决。第三是房价问题。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产业暴利,产地产产业过热等现象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第四是就业问题。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都是叩需解决的问题。第五是教育问题。义务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高校扩招利弊问题,高校学费过高等问题都是社会焦点。而死亡,只是人们的最终思考问题。

六、学术性结论: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死亡是一系列社会进程与社会体制的标志与结果,并与

健康与保健、生活方式、教育、社会互动、政治抗争、战争等等社会现象相联系。因此,死亡既应当被视为一种个体的经验,也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极端的社会经验。每个人最终都要独自面对无法被代替的死亡,所以关于死亡的个体经验与个人反应值得重视;另一方面,死亡这一过程的社会情境、逝者给生者留下的思忆与怀念、社会分层对死亡的影响等等,则不仅仅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

七、我的感悟:

讨论了那么久,我讨论的便是死后意识有与无的问题。我认识到,宗教给人的是一个依托,一种信念,很久以前人们开始了解自我,了解周围的事,了解生与死而产生了宗教。而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中并没有宗教,随着自身的成长,我变成了一个信仰科学的人,虽然当今科学这也无法完全否定灵魂,或死后意识的存在,但我自身的理解偏向于死后的无意识,虽然这有时候想起来会让人害怕。

再想到,我们睡觉的无意识应该可以比喻为死后的感受,你死后什么也感受不到,也就不存在害怕了,处于睡觉的无意识的时候你会害怕吗,我想,有的只是你意识不了的淡然与安静。

我并不为死后的一切归于无感到恐慌了,我认为,这是因为我有太多的事去思考,太多的事去做。我现在的生活至少不是浑浑噩噩的,我努力做好现在的一切,为未来做好准备,所以我没必要为遥远的未知的死亡感到恐惧。

引用

1、《美国的死亡与临终》(Death and Dying in America)

2、刘慈欣《三体》

对死亡的认识

对死亡的认识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死亡对于我们来说一直都是一件很忌讳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死亡的蔑视。相反,我们对死亡的看法是很正式很神圣的,“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等等一系列的词语都表达了我们对死亡的尊重。我们常常喜欢把死亡当作是一种离去,而不是消亡,我们宁愿相信他们只是悄悄地离开,但却还是会一直默默的陪伴在我们的身旁,静静的守护着我们。 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一个让人恐惧的事情,所以很少有人提到它。有人常说,生命是一个轮回,一个生与死的轮回。人们喜欢生而厌恶死,对于一个新生的生命人们欢呼喜悦,对于一个逝去的生命人们常常悲痛欲绝,无论这条生命是否和你有任何的联系。为什么我们惧怕死亡?是因为怕死亡带来的痛苦还是对这个美丽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的留恋?我想应该都是有的。如果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我们生命的每一天就会充满力量。生是一个偶然的事情,而死却是一个必然的事情。有了这种态度,生命的意义将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把死亡视为朋友,我们就能泰然自若地看待生命的短暂。有了这种态度,我们也就能更好地对待死亡。如果亲人去世了,重要的是尊敬他们,尊敬亡灵对所有家庭成员都是有益的。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有些人却对这些短暂的时光不加以珍惜,那些轻生的人不仅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还是对责任的一种逃避。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有朋友,将来还会有陪伴自己的伴侣以及自己的下一代,轻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死亡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终结,留下的只是关心你的人内心的伤痛…… 我们常常教导别人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的人才会知道生命的不易,好好地生是对死亡最好的阐释。

论死亡

论死亡 摘要:不管是穷人、富人、奴隶和国王都必有一死。如果把人生比作从高处冲下来的泉水激起来的水泡,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迟早都要破裂。而且,当人们死亡的时候,不管他们活着的时候拥有什么,在死的时候,也都“必须赤裸裸地离去”,也都要变成一具难看的骷髅。关键词:生命死亡必然性愿意一死 人固有一死,不过是迟早而已。诸如身体器官的失灵,年老而至的体衰,都是显而易见的证据。但原始人却不这么看,他们在死亡问题上,也如在许多其他问题上一样,尚无因果必然性概念,他们并不把死亡看作人类固有的一种必然属性。在他们看来,年来体衰和死亡有什么关系?他们不是见到一些年事很高的人依然健在吗?而且,年老体衰本身不也和我们患上别的一种疾病那样,完全由外在的神秘力量所致吗?例如,仇敌不是可以把人杀死,巫术不是可以使人染上致死的疾病吗?“对原始人的思维来说,要想像‘自然死亡’实际是不可能的。须知这是一个和其他观念毫无共同之处的独特的观念。” 然而,死亡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思想此后随着因果必然性哲学概念的出现非常自然地出现了。诚然,我们不能够说,阿那克西曼德既然提出了“命运”学说,也就在事实上提出和论证了人的死亡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赫拉克利特既然宣布所谓“命运”也就是“必然性”和“逻各斯”,宣布“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乃万物的通则,宣布“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对于灵魂来说,死就是变成水”,他也就因此而宣布了死亡的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至于此后的德谟克利特讲“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讲灵魂是“有形体的”和“有死的”,即便是“神”,也不可能“享有不死的本性”;卢克莱修讲“我们应当顺从自然的厄运”,则显然是进一步在用自然的必然性来解说人的死亡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了。19世纪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年)更是从辩证法的立场把“必然性”理解为“死亡的根据”,一方面辩证地指出:“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生命的活动就在于加速生命的死亡”,自然的死亡是自然对人所执行的必然的无可逃避的“绝对的法律”,另一方面又辩证地指出:“死亡的根据是个体性转化为普遍性的必然性”。这就把死亡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及生死辩证关系发挥到了极致。 随着人们对自然因果必然性和死亡必然性的认识的加深,人们也就获得了死亡普遍性的认识。在发展了的人类看来,死亡不仅对于这个那个人是必然的,而且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必然的和无可避免的。古罗马时代的著名无神论哲学家琉善根据死亡的普遍性原则,明确地提出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琉善认为:不管是穷人、富人、奴隶和国王都必有一死。他曾把人生比作从高处冲下来的泉水激起来的水泡,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迟早都要破裂。

死亡病例讨论

·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2年1月13日 地点:消化科示教室 主持人:尹兰宁科长 记录:孔桂香住院医师 参加人员:医疗安全科尹兰宁科长、张德奎主任医师、樊红副主任医师、金安琴副主任医师、冯彦虎副主任医师、孔桂香住院医师、郝艳护士长、王小艳、张昕瑜、廖晶苍、郭蕊娇、韩雪、叶晓晶、髙珑瑜、张婷、朱鹤鸣、余燕、刘盼、马小红、师艳花、王鹏飞、魏丽娜、胡洁琼、于忆、郝晋雍、王伟。 讨论内容: 1.孔桂香住院医师汇报病例: 患者栾大明,男,36岁,因“间断呕血、黑便一月余,加重一天”。门诊以“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收住我科。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解黑色成形软便约200ml,伴乏力,头晕,出冷汗,无呕血、腹痛、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等,后间断解黑色和暗红色大便,遂就诊与兰大一院。于2011年12月30日下午5点35分收住消化科,入院后给予特护、心电监测、禁食水、输血、输血浆、营养支持等补液治疗,并向家属详细告知病情,下病危通知,患者入院当天晚上仍间断解暗红色血便4次,约800—1000ml。当晚急请普外科会诊会诊考虑患者病情较重,肝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建议内科保守治疗,之后仍积极请普外科主任医师会诊,并积极给予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危重,

多次与家属沟通,并请内科ICU予以会诊,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家属拒绝转入内科ICU。 患者于2012年1月1日早上9点40分,自诉心慌、气短不适,烦躁不安,血氧饱和度波动于95%—97%,心率145—158次/分,呼吸33—36次/分,上级医师查房后指示患者 仍活动性出血,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嘱给予西地兰0.2mg入壶,申请冷沉淀5u改善凝血功能,急查血常规提示为血红蛋白为40g/L,拟积极联系输血。患者于上午11时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给与平痛新20mg肌注,11点45分出现自主呼吸微弱,神志不清,心率150次/分,血压108/80mmHg,血氧饱和度54%,立即给予抢救,给予面罩吸氧,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滴,尼可刹米一支入壶,11点55 分患者呼之不应,呈叹气样呼吸,血氧饱和度67%,血压74/34mmHg,给予尼可刹米三支入壶,中午12点患者仍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给予心脏胸外按压,监测生命体征,分别于12点15分和12点20分各给予肾上腺素1支和肾上腺素3支,12点20 分患者血压测不出,继续心脏胸外按压,至12点23分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一条直线,各项生命迹象已停止,遂宣布临床死亡。 2.死亡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食管下段静脉曲 张、腹腔积液; (2)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3)呼吸循环衰竭

4~5岁儿童对死亡三个特征的理解

4~5岁儿童对死亡三个特征的理解 [摘要] 以50名4岁和5岁儿童为被试,用访谈法和实验法研究他们对死亡三个特征的认知发展,结果发现:他们对死亡的认知是随着年龄发展而提高的;对死亡三个特征的认知表现出不平衡性,死亡不可逆性的理解最先开始发展。 [关键词] 儿童死亡认知死亡特征 一、文献综述 死亡认知的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由于死亡概念的复杂性,它也是儿童较难掌握的一个概念。Speece等(1985)综述前人的研究认为,死亡的特征主要包括:不可逆性,即明白死亡的人不能够再活过来;普遍性,即知道所有的生物都会死非生物不会死;功能丧失性,即明白人死后生理和心理的功能都停止了。如果儿童能够理解死亡的所有特征,那么,他就掌握了成熟的死亡概念。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10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够理解死亡概念,他们把死亡看做是一种暂时的状态,是可逆的(Anthony,1940;Nagy,1948)。近期的研究发现,儿童最先了解死亡概念是在学前期,虽然他们对死亡概念的理解还不成熟,但是对死亡特征的理解已经慢慢发展起来。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4~10岁儿童是按照固定的顺序掌握死亡的3个特征:不可逆性最先掌握,然后才掌握死亡的普遍性和功能丧失性(Koocher,1973)。但是,我国学者张向葵等(1998)对我国3.5~4.5岁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学前儿童对死亡三个特征(普遍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性)的认知并非像西方儿童一样存在着发展顺序上的差异,而是均衡发展的。这种差异是文化原因造成的,还是实验条件造成的?在中国文化里,死亡是人们很忌讳的一个话题,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直接与儿童谈论死亡甚至会回避儿童关于死亡的一些问题。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是否会造成我国儿童死亡认知发展上的延迟,造成死亡三个特征均衡发展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通过结构化访谈法,来研究我国学前儿童对死亡普遍性、不可逆性和功能丧失性三个特征的认知发展。 二、研究方法和程序 1.被试 随机抽取四川省一所幼儿园4岁和5岁儿童各25名,男女各半。平均年龄分别为4岁4个月和5岁3个月,均为正常儿童。 2.程序 采用临床访谈法,由一名女性主试在安静的房间对被试进行单独施测。在实验开始前,告诉所有的被试答案没有对错,只要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就是最

《培根随笔》读后感四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四篇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培根随笔》读后感四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 * 哲学家。说起他,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名句“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暑假,有幸读了他的《培根随笔》,从中受益匪浅。从书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对于哲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谓处处都是精华,我细细品味其中。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是《论友谊》中的一句话,他将友谊的真实含义描写了出来。是啊,朋友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友谊对我们来说也太珍贵了。 就我们来讲,从入幼儿园,开始慢慢接触社会之时,我们就拥有了朋友,从一个到几个,从单纯友好到刻骨铭心,我们渐渐读懂了友谊。从小学至今,我和一个朋友拥有了7年的友谊,7年的死党,让我们不必在每天面对对方时,装作一番笑脸,而是喜怒哀乐尽情地展现在对方眼前,与她一起分享。所以,好好珍惜友谊!

最让我感慨的还有《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且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你何谈家庭,何谈友谊!所以,我们必须得活着。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报道,xx高中xx同学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楼身亡。的确,在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心理负担是过于繁重,但无论怎样,我们不能悲观到结束自己的生命呀。人应该活着,而且应该认认真真地活着,而不是每天虚度光阴。我们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每一分,即使是每一秒也不能错过。人生在世,你应觉得有意义,所以你一定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敢问如果你的生命中没有目标,成天行尸走肉一般,与死亡又有何区别呢? 《论美》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其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傻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怡人”。读完后不禁要问一句,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联想起近几年的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司机……其实,在他们身上无不彰显着美的魅力。 也许他们的相貌还不足以倾国倾城,但他们的心灵美到足以倾国倾城。所以,不要太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与其我们每天上街买衣服买饰品装饰自己,每天关注自己的形体之美,还不如打扮得素雅些,多做一些善事,变成可爱的人,因为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儒家学说认为,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应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死亡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过程,而同时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也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与儒家相比,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 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 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 把万物归结于“道”, 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 要顺其自然, 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

论死亡

关键词:人类孤独死亡生命生死 【摘要】今天人们之所以很难像过去那样平静的面对死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现如今,死亡的过程在很多方面都变的令人嫌恶,及变得更加孤独,更加机械化,更加的缺乏人性,有时候甚至在技术上也更加难以确认真正的死亡时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不能正确的面对死亡,畏惧死亡。 回顾历史,研究一下古老的文化和民众时,会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死亡素来为人所憎恶而且永远都可能为人所憎恶。从心理学角度,这在情理之中。从哲学的角度,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死亡,这一永恒的话题。没有人能够摆脱开它。 一、对死亡的畏惧 泰戈尔说:“让我别在焦急和恐惧中渴求拯救,而盼望以耐心赢得自由。”往昔年代,流行病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婴幼儿夭折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家庭都失去过年幼成员,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升,化疗,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使得传染病死亡人数大幅减少。老龄人口不断上升。大夫们要处理的急性病及生命的病症越来越少,而身心失衡、在心理调节和行为方面出问题的病人却与日俱增。一声的会诊室里从未有过这么多出现情绪问题的患者;还有更多的老龄患者不仅要对付衰弱的身体机能和生理局限,还必须面对孤独、隔离和随之而来的种种身心痛苦……说到底,是这些变化助长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可怕的不是有,而是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同样也是不可能完全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的。周国平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来自对生命的欲望,而生命的欲望又来自生命力,但死亡本身仍然是可怕的,人们到那时只是无力感受这种可怕罢了,而这一点本身又更期可怕。” 二、消除恐惧 泰戈尔说:“我们做过很久的邻居,但是我接受的多,给与的少。现在天已破晓,我黑暗屋角的灯光已灭,召命已来,我就准备启行了。”对于死亡,接受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接受死亡是一个人对死亡正确认识的结果。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波伏瓦的《人总是要死的》说明:死是必然的,不死是荒谬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和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是的,正是剥夺了生的意义的死,一度又是它赋予了生的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死是必然,正确面对死亡,那么死亡对于我们也就没有畏惧可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心理疾病的产生,所以说现代社会缺少的不是医疗技术,而是人们正确的思想认识。对死亡的正确的认识。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死亡呢?有这样一则故事,一辆卡车朝悬崖猛冲。“刹车!”乘客惊呼。司机回过头来,笑着说:“你们不是想逃避死吗?在这人间,谁也逃不脱一死。要逃避死,只有离开人间。跟我去吧!”卡车跌下悬崖。我醒来了,若有所思。正如司机说的一样,在这个世界上,谁也逃不脱一死。要逃避死,只有离开人间,那么,到头来还是一死。死亡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没有人能够改变。死,一视同仁地消灭健康和疾病,美丽和丑陋。对于病者和丑者来说,这竟是一种残酷的慰藉。命运有千万不公正,最后却归于唯一的万古不移的公正——谁都得死!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宇宙历经无数个日夜的交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产生又灭亡,这都是生死的过程。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已经昭示着有一天我们将离开这里,永远!换言之,我们从出生是就进入了人生的倒计时。所以在有限的生存的时间里,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享受,是珍惜。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活着总是有所遗憾,但最大的遗憾是有一天要死去。我们拥有的唯一的时间是现在。拥有了现在,我们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来。死意味着现在的丧失,同时我们也就丧失了过去,丧失了未来,丧失了时间。” 凡物皆无不好,凡意见皆无不对,此《齐物论》之宗旨也。推而言之,则一切存在之形式,亦皆无不好。所谓死者,不过吾人自一存在之形式转为别一存在之形式而已。如吾人以现在

段德智:中国哲学家论死亡

段德智:中国哲学家论死亡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至今人们对它依然见仁见智,毁誉不一。但是,他在其《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的“轴心时期”的史学范畴,却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雅斯贝尔斯的所谓“轴心时期”意指的大约是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时期。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在人类历史上,轴心时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极其重要的时间段。因为差不多所有主要的文化选择,亦即差不多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是在这个时期被确认和建立起来的,自那以后,人类文明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类文化生活中却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类似的具有新的意义的事情。也就是说,各个民族或各个地域的文化传统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下来的。这一时期,在西方,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形成、繁荣并继续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孕育并产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的辉煌时期;在中国,则是所谓“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孕育并产生孔子(儒家)哲学和老子(道家)哲学的辉煌时期。正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构成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基础一样,孔子和老子的哲学也构成了中国哲学传统的基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死亡哲学也是如此。 一、死亡的社会性与社会价值取向:“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 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之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与海德格尔和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突出地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性不同,中国哲学家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曾先后提出过“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等著名的死亡哲学命题。 诚然,孔子也十分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他不仅曾发出过“逝者如斯”的感慨,而且《论语》中还有“死生有命”的说法。然而,他更为关注的则是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强调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人为什么应当为了“成仁”而不惜“杀身”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惟有“仁”这个范畴才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才使人成其为人,使君子成其为君子。他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就是想告诉人们,离开了“仁”讲“修身”,只是徒讲形式而已,其结果不是不得要领,就是培养出“小人儒”或“伪君子”。而这归根到底又是因为惟有“仁”这种美德才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人的社会属性。孔子的“仁”,按照朱熹的说法,内蕴着两个层面:一为“忠”,二为“恕”。曾子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即是谓此。但是,孔子所谓“忠”,无非是“尽己为人”,所谓“恕”无非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孔子这里,“人”绝对不是克尔凯廓尔的“孤独个体”,而是一种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因而也不是那种“我-他”关系,而是一种“我-你”关系。其实,孔子讲“仁者,爱人”,所强调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思想。儒家关于美德有多种说法,如“首德”(仁),“两种基本美德”(仁-智),“三达德”(仁-智-勇),“四德”(仁-义-礼-智)以及“五常”(仁-义-礼-智-信)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仁”都不仅始终是诸多美德中的一种,而且始终处于诸多美德中的第一位。而且,真正说来,其他美德也没有不同“仁”德“内在地”关联着的,仿佛只是为了“丰富仁的内在资源”而设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仁者安仁,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为了规范死亡病例的讨论,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特制定我院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二、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一周内进行讨论,特殊病例,如死因不明、医疗纠纷、意外死亡和刑事案件等死亡病例应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三、死亡病例计论会由科主任主持,参加人员由科主任决定,原则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必要时由医务科参与,请院内其他科室专业医师参加,对急危重及疑难死亡病例,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院内外专家及院领导等有关人员参加。 四、死亡病历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死亡诊断及诊治中可能存在的缺陷等,与会人员认真分析讨论,总结诊治经验。吸取经验教育训,最后由主持者归纳小结。 五、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诊治经过、死亡原因、残废诊断,明确诊断是否正确、有无延误诊断或漏诊、处理是否适时和及时、死亡原因和性质、应吸取教的经验教育训和改进措施。 六、为提高医疗技术和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凡属死因不明、家属有争议、特殊罕见病例,有科研价值及涉及法律时,均应尽量主动做好死者家属工作,争取尸体解剖。 七、死亡讨论制度 1、讨论会要有完整记录,各科必须建设立专用死亡讨论记录

本,在进行死亡病例讨论时,指定人员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按要求进行记录。 2、死亡讨论记录本应指定专人保管,未经主管院长或医务科同意,科室外任何人员不得查阅或摘录。 3、讨论情况应按时用病历专页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讨论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讨论总结意见等,经治医师根据讨论发言内容进行综合整理,经科主任或主持人审阅签字后,附到病历上同时做好死亡病例的登记上报工作。

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识

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识 成人与儿童一般并不谈论死亡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前儿童对死亡一点儿认识也没有。与此相反,有幼儿教师、家长经常反映,学前儿童会提到“死”。只是此时,作为成人的我们,经常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谈。 两位家长的困惑 一位2岁幼儿的家长回忆说:“孩子的奶奶去世了,我和孩子说,奶奶去世了。孩子问我,什么是‘去世’”?我说就是不在了。有一天,孩子喝完杯子里的牛奶后,对我说:“妈妈,牛奶去世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孩子有一天突然问我:“什么叫死?”我当时一愣,对他说:“死就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但现在你还不能去。”我的孩子今年6岁了,这样回答孩子行吗? 有关儿童死亡概念发展的研究很多,结果也不尽相同。纳吉(M.Nagy)于1948年对378名3~10岁儿童进行研究,建立了死亡概念发展模式的三个阶段,对以后的研究颇有影响。 第一阶段:3~5岁的阶段,否认死亡是一定的、最终的过程。此阶段的儿童视死亡是可逆的过程,是一种离去;死亡是暂时的。 第二阶段:5~9岁是拟人化的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认为死亡是一个人,叫做死亡先生(deathman),只有被死亡先生抓走的人才会死。所以儿童已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终止,但不是普遍的,不希望自己会死。他们认为死亡不是经常发生的,而是神奇的事,死亡和死者被认为是相同的。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如聪明的人、幸运的人、特殊的人不会被死亡先生抓走。 第三阶段:9岁以上的阶段,儿童知道死亡是普遍的,是真实而不可避免的。 后来的研究者虽然受到纳吉研究的影响,所得到结论却有所不同。比如,斯皮斯(M.Speece)认为儿童的死亡概念要到10~12岁甚或更大以后才相对成熟。我国台湾学者刘惠美研究4~7岁儿童之死亡概念,发现4岁儿童开始对死亡概念已有了解,年龄愈大更趋成熟。我国台湾学者张淑美的研究则发现,影响儿童对死亡的了解,以“学校教育”最少,而以“本身经验”为最大比例。 斯皮斯和布伦特(S.Brent)提出有关死亡的三个次概念:不可逆性、无机能性、普遍性。真正理解了死亡,应该认识到:凡生物体一旦死亡,则其肉体无法再复活;所有界定生命的机能均停止;所有生物体都会死亡。 我国学者正是根据这一有关死亡的理解,对3.5~6.5岁儿童对死亡的认知进行

论死亡教育的伦理意义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护理伦理学》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8年5月15日8:00—6月15日18:00。 试题: 试述死亡教育的伦理意义有哪些?(100分) 要求:1.可从死亡教育的概念、死亡教育的意义和死亡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2.字数不少于1500字。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所谓死亡就是生命获得的终止。人的个体死亡的传统概念式呼吸、心跳停止。 死亡标准是人们用以衡量与判断死亡的尺度。死亡是一个过程,但人们并不会等到生物学死亡期到来时,才宣布死亡。宣布死亡是基于一个生与死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死亡标准。目前判断死亡标准一句有两个,即传统心肺死亡标准和脑死亡标准。 1. 传统心肺死亡标准所谓传统的死亡标准,是指心肺死亡标准。即,呼吸停止、心脏停跳,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时死亡的三个特征。但是传统死亡标准具有局限性,在临床实践中带来一些伦理问题。 2. 现代脑死亡标准所谓脑死亡(braindeath), 即全脑死亡。为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的死亡(坏死) 。也就是莫衷病理原因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或坏死,致使脑组织功能和呼吸中枢功能达到了不可逆转的消失阶段,最终必然导致的病理坏死。 1968年在第22届世界医学大会上, 美国哈佛医学院脑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了“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作为新的死亡标准,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诊断标准: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 失; 4、脑电波消失(平坦) 。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 即可宣告死亡。但需排除体温过低或刚服过巴比妥类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两种情况。 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1、指导医生正确地实施复苏与抢救对于服毒、溺水、冻死等病人,特别是服食中枢神经抑制剂自杀的假死者,运用心跳呼吸停止死亡标准,不宜用一般检查方法来鉴别是否死亡,往往放弃抢救而误以为真死,脑死亡标准有利于维护生命的尊严,有利于防止出现真死与假死混淆的情况。 2、减轻了患者家属等待和无望的痛苦,让患者“死”得有尊严,在伦理学上更体现了对人的尊严。 合理有效的分配有限的医学资源对于无任何生还希望的脑死亡患者继续治疗,只以药物进行呼吸的维持, 对于病人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既是对医疗经费、医疗设备与人力资源的无效浪费,也是对“死”者尸体的不尊重,也不符合伦理道德。 3、为器官移植开辟广泛的前景如果在法律上承认脑死亡为人的死亡, 那么,医生就可以摘除脑死亡患者的心脏等主要器官,用于器官移植的目的。脑死亡者可以捐出体内活的器官救助更多的生命,这是死亡者对于人类的最后奉献,也是爱心的最后奉献。 促进社会文明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减少法律纠纷脑死亡标准确立涉及人寿保险、遗产继承、纳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一级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将丰富和更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促进其文明发展

论死亡教育的作用内容与途径 教育文档

论死亡教育的作用、内容与途径 生命是伟大和高贵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突发的 自然灾害,成千上万条生命在顷刻之间便会消失,留下的只有亲 朋好友无尽的伤痛与悲哀。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在与自然的战争中成为胜利者。既然如此,人类所能做的一方面是应该建立自然灾害的紧急应对措施,完善自然危机的干预措施;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面对生命和死亡的正确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珍惜生命的想法,但应该如何珍惜生命则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究其原因,和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关系。死亡教育,又称优死教育,是指“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1] 一、死亡教育的作用 死亡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生命。死亡教育“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2] 死亡教育不仅仅在于要人们认识到死亡对每个人类生命的真实性、客观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还要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和现在。死亡教育对于健康的生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临终者来说,死亡教育仅具有“死”方面的意义,而已经无助于死亡教育才具有“死”与“生”

,他们的“生”;只有对于生者. 的双重意义。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死亡的本质。死亡是什么,这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关于死亡本质的难题。原始死亡观把死亡归结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自然死亡观把人的死亡等同于其他事物的消亡;宗教死亡观和唯心主义死亡观则否定死亡的终极性,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转换的中间环节。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回答死亡本质问题上,虽然肯定了死亡的客观必然性和物质消亡性,但由于他们不能科学地、合理地把握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因此也没有正确地回答死亡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精神、社会与的人辩证关系角度出发,主张通过死亡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死亡的本质,提出了死亡本质社会性的基本观点,死亡的物质性只是它的表象,社会性才是它最深层的本质。死亡教育促使人们正确把握死亡的社会本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和死亡现象,从而把死亡理解为一个社会性的事件。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生命。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对于人来说,生命只有一个,因此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每个人唯一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在这一点上,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多只有量的差异。但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是却会呈现出完全不高

死亡病例讨论.

·死亡病例讨论 时间:2012年1月13日 地点:消化科示教室 主持人:尹兰宁科长 记录:孔桂香住院医师 参加人员:医疗安全科尹兰宁科长、张德奎主任医师、樊红副主任医师、金安琴副主任医师、冯彦虎副主任医师、孔桂香住院医师、郝艳护士长、王小艳、张昕瑜、廖晶苍、郭蕊娇、韩雪、叶晓晶、髙珑瑜、张婷、朱鹤鸣、余燕、刘盼、马小红、师艳花、王鹏飞、魏丽娜、胡洁琼、于忆、郝晋雍、王伟。 讨论内容: 1.孔桂香住院医师汇报病例: 患者栾大明,男,36岁,因“间断呕血、黑便一月余,加重一天”。门诊以“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收住我科。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解黑色成形软便约200ml,伴乏力,头晕,出冷汗,无呕血、腹痛、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等,后间断解黑色和暗红色大便,遂就诊与兰大一院。于2011年12月30日下午5点35分收住消化科,入院后给予特护、心电监测、禁食水、输血、输血浆、营养支持等补液治疗,并向家属详细告知病情,下病危通知,患者入院当天晚上仍间断解暗红色血便4次,约800—1000ml。当晚急请普外科会诊会诊考虑患者病情较重,肝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建议内科保守治疗,之后仍积极请普外科主任医师会诊,并积极给予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危重, 多次与家属沟通,并请内科ICU予以会诊,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家属拒绝转入内科ICU。

患者于2012年1月1日早上9点40分,自诉心慌、气短不适,烦躁不安,血氧饱和度波动于95%—97%,心率145—158次/分,呼吸33—36次/分,上级医师查房后指示患者 仍活动性出血,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嘱给予西地兰0.2mg入壶,申请冷沉淀5u改善凝血功能,急查血常规提示为血红蛋白为40g/L,拟积极联系输血。患者于上午11时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给与平痛新20mg肌注,11点45分出现自主呼吸微弱,神志不清,心率150次/分,血压108/80mmHg,血氧饱和度54%,立即给予抢救,给予面罩吸氧,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滴,尼可刹米一支入壶,11点55 分患者呼之不应,呈叹气样呼吸,血氧饱和度67%,血压74/34mmHg,给予尼可刹米三支入壶,中午12点患者仍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给予心脏胸外按压,监测生命体征,分别于12点15分和12点20分各给予肾上腺素1支和肾上腺素3支,12点20 分患者血压测不出,继续心脏胸外按压,至12点23分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一条直线,各项生命迹象已停止,遂宣布临床死亡。 2.死亡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食管下段静脉曲 张、腹腔积液; (2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3呼吸循环衰竭 3.死亡原因:(1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贫血; (2呼吸循环衰竭。 4.讨论总结:(一樊红副主任医师: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诊断明确,在兰大一院住院治疗后仍反复便血,病情危 重,转入我院,拟尝试行内镜下治疗。同时外科多次会诊考虑患者肝 功能及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建议内科保守治疗或急诊内镜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2010-03-15,15:00 地点:脑外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王XX主任医师 参加人:李XX副主任医师,张XX主治医师、高XX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多名。 讨论意见: 高XX住院医师(报告病历):患者男性,66岁,退休工人,因“意识不清、呕吐20小时”于2010-03-05,16:00入院。患者于2010-03-04,21:00无明显诱因地突发头痛,呈撕裂样,即之意识不清,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近2年测血压偏高(具体数字不详),未进行治疗。入院时查体:T 37.2℃,P 80次/分,R 20次/分,BP 200/10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轻度意识障碍。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外观正常,双眼裂等大,双侧瞳孔3mm,等大,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未见玻璃体下出血,颈部有抵抗感。 双肺(-),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 2>P 2 ,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发 现。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查体:眼底视乳头边界清,动脉细,反光强。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有不自主运动。肱二头、肱三头肌及膝腱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颈部抵抗。颅脑CT示四脑室、鞍上池、纵裂池、环池、左桥小脑角池、外侧裂池高密度铸型,中线居中。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给予绝对卧床、镇静、止血、解痉、降颅压等综合治疗后,第二天意识转清,但仍头痛,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其家人不愿行血管造影和腰穿检查。2010-03-12 14.00 咳嗽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随之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4mm,左侧3mm,对光反射存在,颈硬,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再次出血,即给予止血芳酸、尼莫地平,甘露醇、速尿等治疗,病情无改善。2010-03-15 10:00出现间歇性呼吸,随之呼吸停止,血压、脉搏消失,双侧瞳孔扩大固定,立即给予呼吸兴奋剂、阿托品1mg、肾上腺素1mg、利多卡因50mg 静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1小时,心电图呈直线,于10:30临床死亡。 (以上病历报告内容记录可省略)。 张XX主治医师:本例患者为66岁老年男性,因意识不清、呕吐20小时收入院。入院时患者轻度昏迷,颈部抵抗感,双眼裂等大,瞳孔圆形,3mm,双侧等大,光反射存在,眼底镜检查未见有玻璃体下出血。双侧肢体有不自主活动,巴氏征未引出。脑CT显示鞍上池、纵裂池、环池、外侧裂高密度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明确,且出血量大临床表现较重。入院后经治疗病情好转,意识转清,但仍有头痛,建议其进一步多DSA或MRA,以明确原发的病变及部位,但其家属不同意。以后病情又有波动,病程中给予了积极、正确的治疗。 李XX副主任医师: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得15%左右,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还可见于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及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病、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动脉瘤虽多有先天性因素,但通常在青年时才发展,50%的患者出现症状在40岁以后。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40~70岁为多。发病突然,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底检查25%可见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

儿童对生命的感悟,可能来源于对死亡的认识

儿童对生命的感悟,可能来源于对死亡的认识 来源:少年心里事 三岁半的女儿看到妈妈躺在病床上待产,竟然突然间忍不住哭了,嘴巴里不停的说,妈妈,我会想你的。 一个月前,老家有位爷爷辈的亲戚过世,父亲作为晚辈披上孝布服,依次排队祭奠过世的长辈。女儿看到爷爷不见了,穿着一套白色衣服进去之后,一会没有出来,忍不住也流了眼泪,哭了起来,总是问我,我爷爷在哪里? 她是对死亡有很清醒的认识吗?

我不禁思考这个问题。分开离别对孩子而言,是莫大的伤痛。她们不能亲眼看到自己最亲近的人离开短暂自己的视线,或者离开很长时间。否则,他们就会哭闹,或者跟着那个亲人,像跟屁虫一样。 女儿在两岁多的是就问过我们,死是什么? 当时,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像网络上一些流传的类似教育方法一样,告诉他,人死了,就是睡着了,或者就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不回来课,或者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

因为这些在她生命的过程中都会碰到。睡觉之后都会醒,醒不来的肯定不是睡着了;很远的地方有多远呢?或者去旅游一次就是去了很远的地方;天堂是什么呢?她很有可能接着会问,如果你告诉她是个好地方,就更容易让她困惑,好地方太多了,游乐场就是一个。 这些回答都不能很好的避开她生命中的遇见。真正在被孩子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做的,是,告诉她事实。当我的孩子问我们时,我们告诉她,因为她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 离开,就是远离,再也看不到就是一个结果,告诉她,让她知道,她对这些后来就会内化成很多自己的词汇,或者说关键词。例如,你跟她说分别的时候,她可能认为你死了,你告诉她去上班,她一时看不到你,也会认为你死了。所以,她会很伤心,因为她会想到再也见不到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