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4

【学习目标】(1)从意识产生、生理基础、内容理解意识的本质

(2)把握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

【学习重难点】(1)理解意识的本质,明确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课前自主学习案

(一)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意识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1、意识的本质(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脑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____

(3)从内容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识的内容来自_________,意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形式是___________。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_________________。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预习自测

1.我们说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因为 ( )。

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④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3.没有人脑肯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也不一定有意识。对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B.人脑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各有不同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人脑可以产生意识,但必须是健康的人脑

疑惑点疑惑内容

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意义(2)理解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习重难点】(1)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2)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前自主学习案

(二)意识的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 人能够能动地

第一,第二,

2. 人能够能动地

第一, ___________ 第二, __________

预习自测

1.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 B.能动的创造客观规律C.能动的改造历史规律 D.自由的创造宇宙万物2、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与生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上述论断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疑惑点疑惑内容

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课内探究案

装订线

学案编号 5 使用人:班级:编制人:李振博领导签字:耿居新

装订线

学案编号 6 使用人:班级:编制人:李振博领导签字:耿居新

探究点一:意识的本质:

1、纯粹的动物心理会不会自发形成意识?为什么?

2、能不能说电脑具有意识?为什么?

3、判断分析:意识来源于人脑,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4、思考: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5、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但却有鬼神观念,可见,错误的思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自于人类的主观想象。()

典例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2: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典例3: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①电脑也会产生意识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典例4:中国龙文化,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人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②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和被动的反映

③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典例5:“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C.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探究点二:归纳: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

粤教版11选修一第二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单元试题1

阳江一中 高二物理 单元测试电磁感应现象 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 、法拉第 B 、麦克斯韦 C 、奥斯特 共100分 ) D 、安培 2、 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 A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有关 B 、磁通量的大小有关 磁通量的变化大小有关 D 、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有关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闭合电路( 一定有感应电流 有感应电动势,但无感应电流 如图所示, C 、 3、 A 、 C 、 4、 当导线 ( B 、由 B 、一定有感应电动势 D 、可能没有感应电动势, ab 在外力作用下沿导轨向右运动时,流过 ) ef d C 、无感应电流 D 、无法确定 F 面说法中正确 也没有感应电流 d R 的 F —2_X R h X X X XXX e 电流方向是 A 、由 df e 5、 当一段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匀速运动时, 下 的是( ) A 、导线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B 、导线一定受安培力作用 C 、导线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把矩形线圈abcd 放在匀强磁场中,使它的平面与磁感线平行。 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 A 、线圈沿磁感线方向移动 C 、线圈以ab 边为轴转动 7、如图所示, 转的是 ( A 、 线圈不动, B 、 线圈不动, C 、 磁铁插在线圈内不动 D 、 线圈不动,磁铁以其中心为轴,沿纸面做顺时针方向转动 8、 将一条形磁铁插入一闭合线圈中,一次迅速插入,另一次缓慢插入,两次插入的前后位 置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次插入线圈中磁通量改变量相同 B 、 两次插入线圈中磁通量改变的快慢不同 C 、 两次插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相同 D 、 两次插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相同 9、 一根长0.2m 的直导线,在磁感应强度 B=0.8T 的匀强磁场中,以 v=3m/s 的速度做切割 磁感线运动,直导线垂直于磁感线, 运动方向跟磁感线、 直导线垂直。那么直导线中感应电 动势的大小是() B 、线圈垂直于磁感线方向移动 D 、线圈以be 边为轴转动 线圈两端接在电流表上组成闭合电路,在下列情况中, ) S [ 磁铁插入线圈 磁铁拔出线圈 如图所示,下列哪种情况 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 =N rTrrm A 、0.48V B 、4.8V C 、0.24V D 、0.96V 10、将面积是0.5m 2的导线环放在匀强磁场中,环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已知穿过这个导线环 的磁通量是2.0X 10-2wb,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 -2 -2 A 、4.0 X 10 T B 、1.0 X 10 T C 、25T -2 D 、2.0 X 10 T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2018第二学期初二备考:居民与聚落含答案

居民与聚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 1.如图,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A. 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B. 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C.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D.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2.小明于2019年8月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观看第31届夏季奥运会,他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 A. 白种人,葡萄牙语 B. 混血种人,西班牙语 C. 白种人,西班牙语 D. 黑种人,葡萄牙语 3.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A. 世界上使用上数最多的语言 B.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 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 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4.如图所示建筑是哪一宗教的活动场所()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5.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11-1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B. 乙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区 C. 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D. 丁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6.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5-6题. 图中四类国家都可能存在人口问题,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国家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读如图,回答10-11题。 促使该地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④河流交汇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8.如图,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A. 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B. 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C.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D.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雨燕每年三、四月来到北京,七、八月飞离北京。读北京雨燕迁徙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说法有误的是 A. 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较少 C. 丁地所在大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D. 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且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世界最大的半岛 B. 迁徙途中雨燕飞越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C. 由丙到丁所经过地区的居民主要为黑种人 D. 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亚、欧、非三大洲 11.北京是我们国家的政治中心,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与灿烂.回答13~14题.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 B. 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 C. 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 D. 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第 1 页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系统,则极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碍,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环节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理”字上下功夫,增强知识的可信度,满足学生的认知情感的需求,培育学生的认同情感。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逻辑体系,每个理论问题又具有它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虽然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常识课,但其教材的编写也遵循了一定的规范性和内在逻辑性的原则,因此,我们在教学们中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尽可能地把知识、道理讲清、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惑和不解,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学生画条条、背条条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听懂,心服口服,进而产生对该门课程的“认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知识的求知欲,从感情上能把思想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地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就容易统一起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二、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坚持以情动人,在“新”字上想办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革命导师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个人有即使有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也难以付诸创造、开拓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很多,加之教材编写的滞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缺乏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划杠与记忆上,而不注重结合新的形势,及时增添时代性的内容,不仅理论与现实脱节,而且很难培养学生积极的愉悦情感,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因

广州最好的初中排名

[标签:标题] 篇一:广州重点初中排名 08年的 24所提前批院校08公费线08择校线 1 华师附中728 718(该数据已调整) 2 实验中学720(该数据已调整)701(该数据已调整) 3 执信中学726(该数据已调整)720 4 广雅中学712 709(该数据已调整) 5 第二中学702 696 6 第六中学69 7 690(该数据已调整)7 第七中学690 682 8 第十六中682(该数据已调整)676 9 广铁一中675 671 10 广大附中678 670 11 培正中学668(该数据已调整)661 12 培英中学641 638 13 第五中学648 642 14 协和中学645 640 15 八十六中641 640 16 育才中学647 643 17 第三中学658 648(该数据已调整)18 第一中学645 640 19 真光中学641 635 20 六十五中641 630 21 四十七中653 685(07年该校择校热已调整)22 天河中学644 648 23 南武中学642 630 24 玉岩中学641 647 2008年高分保护线预计:690分(该数据已调整) 提前批设档线预计:650分(该数据已调整)择校、自筹经费班630 (新增) 由于许多同学一摸或二摸考的一般,不敢报考前六所名校,因此认为全市只有前7000多名就有机会,其实这是不对的。下面是各分数段的市排名统计数据:状元冉婧(省实):791分(包括10分加分),其中语文:135,数学:148,外语:146,物理:99,化学:100,政治:95,体育:58。 2007年广州中考总平均分前十强学校分别为:1.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 广雅实验学校3. 育才实验学校 4. 广州市第二中学应元学校 5.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6. 广州第四中学聚贤中学 7.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8. 广东实验学校 9. 华侨外国语学校10. 真光实验学校 广州各初中09年中考成绩平均分1 华附731 2 广雅实验720.88 3 应元712.8 4 育才实验709.2 5 中大附中702.5 6 玉岩中学701.17 7 西外698 8 六中珠江677.20 9 16中665.5 10 侨外665.3 11 广附663.3 12 花都邝中660 13 省实658.3 14 7中656.9 15 铁一655.5 16 华附番禺655.17 17 2中650.5 序号学校2009中考平均分700分以上占比信息来源 1华师附中(公办)731 --------网络 2广雅实验720.88 80.66% 学校网站3二中应元712.8 4育才实验709.2 5中大附中702.5 6玉岩中学(公办)701.17 747中本部(公办) 700.8 8西关外国语学校(公办)697.97 27 47中汇景(公办) 680 9四中聚贤678.3 10 六中珠江677.20 11 天河中学(公办)675 12 华附新世界668.7 13 16中(公办)665.5 14 华侨外国语学校(公办)665.3 15 广大附中(公办)663.3 16 花都邝煜维纪念中学660 17 省实(公办)658.3 18 7中(公办)656.9 19 广外附设外语学校656.8 20 铁一(公办)655.5 21 华附番禺655.17 22 培英实验中学652.86 23 省实天河652.1 24 二中(公办)650.5 25 八一(公办)632 26 3中(公办)631.6 28 培正(公办)626.5 -------- -------- 69% -------- 56.6% 38%-------- 40.4%-------- 34%---------------- -------- -------- 49% -------- 35.35% 44.8% 36.54%-------- 24.18% -------- -------- -------- -------- 网络网络 学校网站网络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实验中学2020中考化学 知识点整理

基础知识集锦 一、气体的制备及装置的选择: (一)、反应原理 2KMnO 4=== K 2MnO 4+ MnO 2+O 2↑ 1.氧气: 固体加热 2KClO 3===2KCl+3O 2↑------------- 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 2H 2O 2===2H 2O+O 2↑----------------- 2.氢气: Zn+H 2SO 4==ZnSO 4+H 2↑---------- 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 3.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应用①碳酸钙作补钙剂②除石灰水瓶壁的白膜) (二)、装置的选择依据: 1.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生成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 如:氧气用 法收集, CO 2用 法收集,H 2用 法收集, 二、可燃物的燃烧: 点燃 2Mg+O 2===2MgO 点燃 金属:3Fe+2O 2=====Fe 3O 4 点燃 4Al+3O 2===2Al 2O 3 点燃 单质 S+O 2 ====SO 2 点燃 C+O 2====CO 2 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点燃 ( 物质与氧发生 非金属 2C+O 2=====2CO 的化学反应) 点 4P+5O 2====2P 2O 5 点燃 2H 2+O 2====2H 2O 点燃 2CO+O 2=====2CO 2 点燃 化合物 CH 4+2O 2=====CO 2+2H 2O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点燃 C 2H 5OH+3O 2=====2CO 2+3H 20 三、氧化—还原反应 △ H 2+CuO====Cu+H 2O 反应类型: 高温 C+2CuO=====2Cu+CO 2↑ 置换反应 反应物中得氧的物质被氧化 高温 2Fe 2O 3+3C====4Fe+3CO 2↑ (单+化→ ,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高温 Fe 3O 4+2C====3Fe+2CO 2↑ 单+化) 失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 △ CuO+CO====Cu+CO 2 原反应,是氧化剂 高温 Fe 2O 3+3CO====2Fe+3CO 2 非基本反应类型 高温 Fe 3O 4+4CO====3Fe+4CO 2 四、几个应用:(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以及酸与金属氧化物之间) 1.酸除锈:(1).盐酸除锈Fe 2O 3+6HCl==2FeCl 3+3H 2O ,若酸过量还有Fe+2HCl==FeCl 2+H 2↑ (2)硫酸除锈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若酸过量还有Fe+H 2SO 4 ==FeSO 4+H 2↑ 2.湿法炼铜:Fe+CuSO 4==FeSO 4+Cu (铁器不能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 3.治疗胃酸过多:NaHCO 3+HCl==NaCl+H 2O+CO 2↑-------------------------------- Mg(OH)2+2HCl==MgCl 2+2H 2O 复分解反应 Al(OH)3+3HCl ==AlCl 3+3H 2O 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4.中和硫酸厂的污水:Ca(OH)2+H 2SO 4==CaSO 4+2H 2O 5.中和反应的实验:向NaOH 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液体变红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至 红色恰好褪去,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NaCl ,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 2O 。 五、几种密闭保存的物质 (一)液体:1浓硫酸:吸水性,久置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不变质 2.浓盐酸:挥发性,挥发出HCl 气体,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NaOH 溶液: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而变质2NaOH+CO 2==Na 2CO 3+H 2O (非基本反应类型) 此反应用于吸收CO 2; 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①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复分解反应 ②Na 2CO 3+CaCl 2==2NaCl+ CaCO 3↓ (二)固体:1.NaOH :①吸水而潮解②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而变质 2. CaO :①CaO+H 2O=Ca(OH)2 ② Ca(OH)2 +CO 2=CaCO 3↓+H 2O “②”用于CO 2的检验,石灰水瓶壁白膜的形成,“①②”解释CaO 不能干燥CO 2 3.铁粉:与水、氧气共同作用,所以作双吸剂。 六、能量变化:1.溶解:吸热的有NH 4NO 3; 放热的有:NaOH 、浓H 2SO 4 2.化学反应:吸热的有:条件是“加热”“高温”如: 高温 高温 CO 2+C=====2CO CaCO 3====CaO+CO 2↑(CO 2的工业制法) 放热的有:①条件是“点燃”的反应, ②CaO+H 2O=Ca(OH)2 ③金属与酸的反应如Mg+2HCl==MgCl 2+H 2↑ 2Al+6HCl==2AlCl 3+3H 2↑ 七、纯碱(苏打)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食盐NaCl 酒精C 2H 5OH 醋酸CH 3COOH 银Ag 水银Hg 金Au 金刚石C 氨气NH 3 氨水NH 3 H 2O 干冰CO 2 葡萄糖C 6H 12O 6 氮气N 2 氦气He 氖气Ne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 3 八、原子团及化合价 -1 -1 -2 -2 +1 +3 -1 NO 3 OH CO 3 SO 4 NH 4 Al Cl 离子:NO 3 – OH - CO 3 2- SO 4 2- NH 4 + Al 3+ Cl - 九、特征物质:黑色固体:C 粉、CuO 、Fe 3O 4、MnO 2、Fe 粉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Fe 2O 3) 紫黑色固体:KMnO 4 淡黄色固体:硫 溶液:棕黄色(黄色)溶液FeCl 3、 Fe 2(SO 4)3溶液; 浅绿色溶液:FeCl 2、FeSO 4溶液 蓝色溶液:CuSO 4溶液; 其他溶液大多为无色。 沉淀: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 BaSO 4 其他沉淀一般均为白色且溶于酸,如:CaCO 3 BaCO 3 Mg(OH)2 Al(OH)3 十、元素之最: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氧,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其顺序为:养闺女(氧、硅、铝); 2.人体中最多的元素:氧,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氮(N ); 4.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铁、硒、碘、氟 十一、物质之最:1.密度最小的气体:H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 2O ; 3.最硬的天然物质:金刚石; .最简单的有机物:CH 4; 5.唯一的液态金属:Hg 6.空气成分由多到少顺序为:N 2、O 2、稀有气体、CO 2、其他气体及杂质。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舞台(这个舞台还可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积极状态,并全面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不断地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一、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效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滞后 中学政治课教材可说是届届都是新版本、新内容。可是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出台;受教材编写的时间和篇幅局限,内容不完整、不全面,有些已失去典型性和时代性,照本宣科缺乏说服力;有些内容已在中小学和其他学科中重复讲述,学生厌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等等。 2.内容太过于抽象 政治课教学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也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虽然说打开这扇大门,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可以容纳下大到中美关系、印巴问题甚至奥运会、世界杯,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等。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这就要求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 3.课堂效率较低 教学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把握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但政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接受的东西却很少,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兴奋点少,常常是一个问题反复强调多次,但做题时仍

是有大部分学生出错。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来学习政治,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 1.教师要具备教育理论和能力 教育理论和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行。主要体现在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学生评价的知识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如果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那么会极大程度地降低他们在政治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及能力。 2.教师要具备文化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和更新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更加广博的文化知识,为高中政治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提高重要的保障。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的途径,重要的是“读书”,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书不只是看时下出版的专著或文章,而包括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性教育文本。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3.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

浅析高中政治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析高中政治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13-04-25T15:56:04.93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2月供稿作者:郭春容 [导读] 幽默。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学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 四川省渠县三汇中学郭春容 摘要:现在有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内容枯燥,编写乏味,常常导致课堂上学生不听课、这给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想政治课要有魅力首先在于课堂上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幽默的语言和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我们的政治教学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幽默积极性多媒体教学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景象: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死气沉沉,更有甚者,理科班学生 “趴倒一片”。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政治老师的悲哀,当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针对目前学生不愿意学习政治课,学习是为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则,阐述思想政治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1.幽默。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学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运用教育幽默就要掌握大量的幽默素,教学幽默的素材很多,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教材中的幽默。这是教学幽默中的“富矿”所,最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教材中生动活泼的教学图都富有幽默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而新鲜好正是诱发学习兴趣的积极因素。 二是艺术作品中的幽默。许多笑话、漫画、相声、格、警句、歇后语、谜语等,无不妙处横生。教师拈手拿,便可获得良好的幽默效果。如讲述教条主义的危害,跟学生讲个笑话:粮店的职工对经理说:“经理,老鼠跑到油缸里去了”经理问:“你把它捞出来了吗?”工回答:“没有,我把猫放下去了。”学生在笑声中认了教条主义的危害。 三是生活中幽默。如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活中所发生的轶闻趣事和出现的形象比喻、俏皮话、顺溜、打油诗等。对于这些活的幽默素材,教师应独具慧、善于发现,精心运用。如在讲述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端时可以运用一句顺口溜:“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 有‘大家拿一’。又比如在讲述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状况,把农民形象地比喻为“1007部队”,"1”是一条扁,"00”是两只水桶,农民种地就是拿一把锄头,刨一坑,撒上种子,然后挑水浇地。这一比喻形象地揭不出国几亿农民搞饭吃的落后生产状况。此外,在学习模仿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加工幽默、改造幽默、创造幽默。例:“金钱不是万能的。”这一格言人人皆知,把它改变下,就会产生幽默创新:“金钱不是万能的,请不要让人有机会向你说这句话。”这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 2.音乐。使用音乐导人新课,能使学生产生耳卧新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讲事物是遍联系时,先播放音乐《说句心里话》,接着让学生考并回答:作为军人的“我”为什么还要想家?“我”什么还要出来当兵?“我”和妈妈、他之间,家与国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后归纳: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联系。这样导人,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政治课讲述的概念、原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对教师在理论上的讲解不感兴趣,因此在理论讲解时借助于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如在讲“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时播放音乐《山不转水转》:“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在转……”通俗的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原理变得形象生动。 3.实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时,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实验:在放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放一根竹筷,让学生观察竹筷是直的还是曲的,学生观察到此时的竹筷是曲的。老师从杯中取出竹筷,让学生再观察,原来竹筷是直的,然后老师结合学生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哲学观点,同时使学生对学哲学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4.电教媒体。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运用富有直观性的电教媒体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神州吟》第四集《漫长的跑道》片段,使学生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然后看第五集《不平衡的舞台》片段,使学生看到了广大山区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学生看完录像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5.寓言、典故。思想政治课的许多观点深奥抽象,而寓言典故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在剖析观点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寓言典故,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例如:用“拔苗助长”的寓言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说明普遍联系的原理;用“荆人袭宋”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五十步笑百步”、“愚人吃饼”说明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等等,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让高中政治课堂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第12课《苏武传》

第一部分是1、2段,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第二部分是3-8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的动人事迹。 第三部分是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 2、课文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主要写了苏武自杀,卫律劝降,苏武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事件。

三、文言积累 熟读课文1—2段,完成下列题目。 (一)指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 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 2、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5、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6、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古义:一般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 (二)解释下列各句子中的“以”字的意义与用法。 1、少以父任(介词,因为) 3、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介词,把) 2、汉亦留之以相当(连词,来)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熟读课文4—8段,完成下列题目。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1、且单于信女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7、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二)翻译下列划线的字,并指出其活用的类型。 1、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2、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4、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5、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6、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7、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8、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9、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导学案)学生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5.2意识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记忆意识活动的特点,记忆并理解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2.准确理解并会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3.准确理解并会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准确理解并会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原理。 5.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学习目标认真研读课本,理清知识脉络;做好对重、难点的尽可能突破, 2、在前一基础上限时、独立、主动、认真、快乐完成本导学案。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意识活动的特点: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方法论: 二、【预习目标检测】 1.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有记者问一位红军老战士:“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理想高于天”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意识对人体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理想信念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最重要法宝 ③意识决定物质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班级:小组:姓名:励语:学习使人充实,讨论使人聪慧。

2.2016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CAN,ICAN)。通过全球范围的宣传活动,旨在帮助公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早诊水平,降低癌症病发率;对癌症患者加强康复指导、心理关怀,帮助患者重找社会角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说明 ①真诚的心理关怀决定着癌症者的生活质量②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战胜癌症 ③健康生活方式有赖于对癌症发病规律的认知④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战胜病魔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央视《新闻联播》呼吁:我们要弘扬女排精神,可以被打败,却始终无法被打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这体现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4.“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景(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5、.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规律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三、【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 探究一:情景: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当时,人们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现在,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测一些天文现象。 (1)人们可以依据对天文现象的预测,制定最佳的观测方案,这反映了人类的意识活动有什么特点 (2)人类为什么能找出天体变化的规律、准确地预测到各种天文现象? 探究二:情景:雕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雕塑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人们调查发现,无论是雕塑家还是服装设计师,在精心设计作品时,都需要精力充沛,这样在创作设计时,才能思路敏捷,创意丰富。若精力不济,则容易心浮气躁,很难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1)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意识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吗?这些创作意识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设计者的精神状态会对设计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班级:小组:姓名:励语:学习使人充实,讨论使人聪慧。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2020年10月份月考九年级数学试题

乐陵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二次函数y=2x2-6x-9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A. 6,2,9 B. 2,,9 C. 2,6,9 D. 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把抛物线y=-2x2向上平移1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A. y=-2(x+1)2 B. y=-2(x-1)2 C. y=-2x2+1 D. y=-2x2-1 3.二次函数y=x2-3x+2的顶点坐标是() A. (,-) B. (-,) C. (,) D. (-,-) 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4=0的一个根是2,则a的值为() A. 1 B. -1 C. 2 D. -2 5.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100人被感染.设每轮感染中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x台其他电脑,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A. 1+2x=100 B. x(1+x)=100 C. (1+x)2=100 D. 1+x+x2=100 6.已知抛物线y=ax2+bx+c(a≠0)如图所示,那么a、b、c的取值范围是() A. a<0、b>0、c>0 B. a<、b<0、c>0 C. a<0、b>0、c<0 D. a<0、b<0、c<0 7.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24 =-+(单位:米)的 y x x 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A.4米B.3米C.2米 D.1米 8.对于二次函数y=-2(x+1)(x-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1,0),(-3,0) B. 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 C.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 此函数有最小值为8 9.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1与二次函数y=x2+a的图像可能是()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 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后,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比,其知识结构、知识容量,无论深度、难度、广度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同时由于初高中教学方法及中高考的差异,使学生进入高中后,常常难以适应,学习上出现滑坡现象。 一、差异 初高中政治课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内容的不同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注重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属于比较感性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以正确思想和端正品德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情操。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内容更深、更广、更系统,逻辑性更强,属于比较理性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质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的不同 初、高中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能力目标要求的区别: (三)评价体系的不同 教学评价对课堂教育教学起到一种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主要表现为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标准,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是一种以能力性、发展性为重点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重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过程的评价,这既是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考的需要,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衔接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发展与思想进步,也将

会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的成败。 (一)现状 在现实中学政治教学实践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由于政治教师对初高中政治新课标的把握不准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总体把握初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是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没有全面、科学地握好课程标准,会导致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局面的出现。 2.由于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要比初中大,这对教学节奏把握的要求明显提高。若把握不好易造成两难局面:讲快了,不深入,学生不懂;讲慢了讲透了,学生懂了,时间又不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3.由于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上存在被动性的特点,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上心不在焉,不善于思考问题,平时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等,这种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到了高中阶段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 4.由于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在中考和高考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中考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即达标考试,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当初中学生到了高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倍增,知识难度的提升,教师教学、复习和考试的方向、方法、要求不同,便会感到力不从心,信心受挫,学习非常困难。 (二)对策 1.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转变,树立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信心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高一新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熟悉高中学习的规律,鼓励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消除学习上的隐患。教师要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重要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给学生讲清高中政治课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熟悉高中政治课与初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及难度上的差别。 2.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从而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克服过去那种“只顾耕耘不管收获”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卷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悟知识、掌握知识。 3.努力钻研教材,做好知识的衔接 教师要明确初高中教材知识重复的地方,在教学时注意取舍,避免学生觉得高中政治教师是在“炒剩饭”,是在浪费时间,从而讨厌上政治课。比如:初三政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与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的趋势”,“人生价值及实现”等存在交叉重复,在对这部份内容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取舍或拓展。再如初二政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高中“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存在上述情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高中教师只要静下心来看看初中教材就可以避免“炒剩饭”现象。 4.处理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知识深度、广度与教学节奏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例如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既是经济生活的入门和基础,又是全书的重点,在教学中必须围绕“货币”、“价格”、“消费”三个核心概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英语 Unit18 Lesson3导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5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导学案:Unit18 Lesson 3 导学案 课前自主预习 Ⅰ 重点单词 1. ____________n.白霜 2. ____________n.一跳,一跃 3. ____________n.思乡,想家 4. ____________n.爱慕,钟爱 5. ____________n.语调,语气 6. ____________n.雪车,雪橇 7. ____________n.烟囱8. ____________n..猛拉 9. ____________n.弓,蝴蝶结10. ___________n.蹄 11. ___________v.传达,表达12.____________v.淹没,淹死 13. ___________v.弯曲14. ___________adj.基督教的 15.___________ adj.没完没了的16. ___________adj.严寒的,冰冻的 17. ___________adj.平静的,宁静的18. ___________adj.模糊的 19. ____________adj.肥胖的20. ___________adj.椭圆形的 Ⅱ 重点短语 1. ______________ 有关 2. ______________ 怀有希望 3. ______________ 消失,看不见 4. ______________ 飞走 5. ______________ 揉揉鼻子 6. ______________ 环顾 7. ______________ 安顿好自己8. ______________ 模糊的梦境 9. 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地 Ⅲ 重点句型 1. Eyes raised, I see the moon so bright. 2. Head bent, in homesickness I am drowned. 3. Down came stout Santa. 课堂互动探究 Period 1 Fast Reading 目标: 1.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2. To practice 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Background: Li Bai (701-762 A.D.), a famous Chinese poet in Tang Dynasty, whose poe ms express enlightened thinking, attack dignitary in his time with intense patriotism, and the sty le of which is bold and unconstrained. Step one:Read the poems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1)When approximately do you think the poems were written? A. Poem A was written in the 700s and Poem B was written in the 1800s. B. Poem A was written in the 1800s and Poem B was written in the 700s. C. Poem A and B were written at about the same time. (2)What is the tone of the poems? A. Both poems are sad and sentimental. B. Unlike Poem A, which has a cheerful lively tone, Poem B is sad and sentiment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