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医案——膜性肾病(Ⅱ期)

中医医案——膜性肾病(Ⅱ期)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治疗膜性肾病病案:孟某,女性,65岁,2010年3月6日。

主诉:乏力、双下肢水肿2年半。

病史:患者于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症状,伴尿中泡沫增多,门诊查肝功:ALB 20.6g/L,尿化验Pro(3+)、BLD(+),诊为肾病综合征,于哈医大二院住院行肾活检,病理为Ⅱ期膜性肾病,给病人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激素足量8周后逐渐减量,共用药1.5年,环磷酰胺50mg日2次口服,累积量达6g停药。

病人间断复查肝功ALB(29-32)g/L,肾功正常,尿流式:Pro(3+),BLD(-)。

现病人已停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病人仍有水肿及蛋白尿,为求中药治疗来我院门诊。

初诊:乏力、水肿、口干、手足心热、大便干、舌红苔腻脉滑。

尿流式:Pro(3+)、BLD(+)。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7g,血白蛋白29.3g/L,肾功正常。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Ⅱ期膜性肾病。

中医诊断:水肿病辨证审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利湿。

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石韦30克玄参15克地骨皮20克公英20克半枝莲15克僵蚕15克生白术20克猪苓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20克。

十四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之。

二诊:2010年3月20日。

病人上述症状减轻,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考虑病人久病多瘀,膜性肾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特点,上方酌加活血化瘀药,调方如下: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石韦30克玄参15克地骨皮20克公英20克半枝莲15克赤芍15克生白术20克川芎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20克。

十四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之。

三诊:2010年4月6日。

病人现乏力明显减轻,手足心微热、无口干、双下肢不肿、大便可、舌淡红苔白脉细。

尿流式:Pro (2+)、BLD(+)。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治疗策略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治疗策略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治疗策略
毕礼明;陈英兰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年(卷),期】2015(016)011
【摘要】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个病理学诊断,根据其病因可分为特发性、继发性及家族性三大类。

继发性膜性肾病约占25%,常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及药物等;目前仅有较少的家族聚集的膜性肾病报道,致病基因尚未明。

临床中仍是以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常见。

【总页数】3页(P1017-1019)
【作者】毕礼明;陈英兰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无锡 214000;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 21407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用药经验及体会 [J], 郝佳慧;盛梅笑;
2.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用药经验及体会 [J], 郝佳慧;盛梅笑
3.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阳虚型)106例 [J], 郭银雪;葛平玉
4.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探讨 [J], 李超
5.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J], 钟逸斐;邓跃毅;陈以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络病理论”论治膜性肾病及虫类药的应用

基于“络病理论”论治膜性肾病及虫类药的应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5), 952-957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5142基于“络病理论”论治膜性肾病及虫类药的应用覃梦琪1*,王建华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3月31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17日摘 要膜性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以肾络虚损为本,瘀、浊、湿、毒等邪实为标,本虚标实贯彻始终。

而在现代医学中,肾脏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状结构与络脉迂曲的结构相似,络脉通过运行气血,输布津液来维护人体内环境稳定,与肾脏的功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本文基于络病理论,从“络”论治膜性肾病三个阶段的发病机制,并且通过文献资料及临床经验探讨虫类药在膜性肾病上的应用,以期拓展思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络病,膜性肾病,虫类药,病因病机Treatment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nd Application of Insect Drugs Based on “Collateral Disease Theory”Mengqi Qin 1*, Jianhua Wang 2#1Li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National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Wu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Received: Mar. 31st , 2023; accepted: May 3rd , 2023; published: May 17th , 2023*第一作者。

中西医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1 1 ・ 50 综 述 与 讲 座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杂 志 2 0 0 2年 第 1 1卷 第 l 5期 8月 号

综述 与讲座 ・
中西 医治 疗 系膜 增 生 性 ‘ 球 ‘ 的研 究 进 展 肾小 肾炎
福 建 中 医学 院 2 0 0 0级 硕 士研 究 生( 州市 3 0 0 ) 邱 明 山 福 5 0 3 系膜 增 生 性 肾小 球 肾炎 ( P Ms GN) 一 个 病 理 形 态 是 隐 血 效 果 比 异 搏 定 好 ,而 t n oa r r dl i a p l与 cn eatn a dsr a
响最 大 _ 。治 疗 不 离 健 脾 益 肾 、活 血 化 瘀 、清 热 解 毒 、 9 J
合 并 血尿 、肾病综 合 征 | 。其 预 后 与 临 床 特 征 、肾组 织 l J
活 检 的病 理 特征 相 关 。治 疗 无 特 殊 有 效 方 案 ,尚处 于缓 解 临 床症 状 及 经验 性 治疗 阶段 。笔者 对 近 6年 有 关 该 病 的 中西 医治 疗 研究 进 展综 述如 下 。
1 西 医 治 疗
以对 症 处理 ( 制 高 血 压 、减 少 水 钠 潴 留 、抗 凝 ) 控 、 防 治 引起 肾 损 害 的因素 、血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激 素 及 细胞 毒 药 物治 疗 为主 。 叶 文 玲 等 J 察 霉 酚 酸 酯 ( 观 MMF) 大 鼠抗 h 对 F y一1 Ms GN模 型 的作用 ,结果 表 明 MMF明 显 减 轻 AT P S诱 导 的病 理 改 变 ,可 抑 制 已经 处 于 增 殖 状 态 的 系膜 细 胞 。 蔡毅 等 环 孢 霉 素 治 疗 l 3用 3例 难 治性 肾病 儿 童 性 系膜 细 胞

分清化浊胶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湿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

分清化浊胶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湿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

两 组 患 者 24h 尿 蛋 白 定 量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治疗 16 周.
(
P >0
05). 治疗第 8 周,观察组 24h 尿蛋白低于对

1 观 察 指 标 ①24h 尿 蛋 白 定 量:分 别 于 治 疗 前
疗第 12、
16 周,两组患者 24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
95%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 征 有 好 转,证 候 积 分 减 少
调脂、抗血小板 聚 集、抗 凝 治 疗,具 体 药 物 如 下. 阿 托
善,甚至加重,证 候 积 分 减 少 不 足 30%. 总 有 效 = 临
90 mm Hg(
1 mm Hg≈0
133kPa)以下,并 对 症 给 予
伐他汀 钙 片 [齐 鲁 制 药 (海 南 )有 限 公 司,国 药 准 字
05);两 组 患 者 血 浆 白 蛋 白 均 高 于 治 疗
10
2)岁;平均病程(

9±4
2)个月.观察组男 20 例,
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 效 率 为 91
43% (
32/35),高 于 对
程(

2±4
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前(
P <0
05),且观 察 组 高 于 同 期 对 照 组(
通信作者:刘光珍,
E
Gma
i
l:
zh4668933@126
c
om
g
第一作者:平高华,
E
Gma
i
l:
i
nggaohua@126
c
om
p
[]
3 版 )中 IMN 的 疾 病 诊 断 标 准 1 和 «肾 活 检 病 理 学 »

陈以平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

陈以平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 7年#月第+卷第#期
・# -・
陈以平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
刘玉宁! 杜兰屏! 邓跃毅! 膜性肾病 ($%) 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 理类型之一, 其病理特征是免疫复合物 ( ) 沿肾小 & ’ 球基底膜上皮侧沉积,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临床 呈肾病综合征 (约占 ( 或无症状性蛋白 " ) "* + )) 尿, 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男女之比约为 , 最常见于中年男性。国外报道膜性肾病占成 ! , 人肾病综合征的 # 国内报道为 " ) "+ " ), " )" + )。 中医古籍无膜性肾病之记载, 根据本病以水 肿、 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可归于中医 “水肿” 、 “尿浊” 等辨治范畴。业师陈以平教授多年来从事 膜性肾病的临床与研究, 率先在国内运用益气活血 化湿法为主治疗膜性肾病, 其研制的纯中药制剂膜 肾冲剂系列, 经临床验证, 总有效率达 * )。余等 随师学习, 受益匪浅, 兹将陈师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简介如下。 对正常肾小球上皮细胞膜上的抗原成分而产生的 自身抗体介导的肾小球损害, 免疫复合物由上皮细 胞膜上脱落到 . 的上皮细胞侧形成典型的免 / $ 疫复合物沉积。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 形成 病变过程 ’ 0 " 1补体膜攻击复合物引起蛋白尿, + 中激活的细胞因子 (如 2 ) 导致 . . 34 / $ 细胞外 # 基质成分改变, 引起基底膜增厚。近年来的研究发 现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上述 免疫复合物在上皮下沉积, 基底膜增厚之病理变化 可归于中医微观辨证之 “瘀血” 证; 而补体活化, 膜 攻击复合物形成则属微观辨证之湿热或热毒之候。 故陈师从虚、 水、 瘀、 热四大方面探求本病发病机 制, 实为宏、 微观结合, 中、 西医互参之举。 ! 辨证论治

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肾炎康胶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方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40例患者,应用肾炎康胶囊口服(冀药制字z20050643),2~3粒/次,3次/d,疗程6个月,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汤剂加减口服,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效果。

结果统计资料显示,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 g/l。

②有效: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尿蛋白定量24 h较前下降>50%,血浆蛋白上升,但仍低于30 g/l。

③无效:临床症状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下降或较前下降低于30%,血浆蛋白低于30 g/l。

2 治疗结果21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用双因素方差分析,p针对膜性肾病属中医“水肿”泛筹,多责之于脾肾亏虚,血行壅滞,内生瘀血,水湿津液代谢障碍,内化痰浊,痰瘀交阻互结而引发本病,在治疗上化痰软坚,活血化瘀为主,汤剂:丹参15 g,当归15 g,土元10 g,牛膝10 g,益母草15 g,赤芍10 g,白术15 g,蝼蛄15 g,僵蚕10 g,山慈姑15 g;方中丹参有活血破除癓之能,《本经》:“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破癓除瘕”而益母草、当归均为活血化瘀之品,配合能活血化瘀,合血利水;土元、蝼蛄、僵蚕为虫类药,能破血逐瘀,解毒散结之力,山慈姑之消痈散结,化一切痰结;加用白术以益气健脾,补气以行血,以牛膝引药下行直达肾脏病灶,诸药合用,共起益气活血,袪瘀散结之功。

兼气虚重者,加黄芪20 g,党参12 g,以补气;兼肾阳重虚者,加制附子9 g,干姜12 g,以温肾水;严重浮肿者,加车前子12 g,通草12 g,地龙12 g以利水。

肾炎康胶囊是我院中药制剂,内含黄芪、人参、山药、发酵虫草菌粉、紫河车、神曲、雷公藤多甙、鸡内金、白术,本方中紫河车、发酵虫草菌粉温肾填精,固涩精微为君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健脾益气,补益肺肾,利水消肿为臣药;鸡内金和胃消食,化积除胀为佐药;六神曲调和肠胃为使药。

牟林茂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浅析

牟林茂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浅析
牟林茂教授为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从事肾脏疾病诊治 30 余 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人有幸从师于牟教授,现将其临床治疗 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并无“特发性膜性肾病”这一病名,常将其归属于中医“水 肿”、“尿浊”、“腰痛”、“虚劳”等病范畴。牟教授认为 IMN 的病机 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血多见, 还涉及水湿、外感病邪等。如饮食劳倦导致脾失健运,水液不循常 道,则出现水肿。肾为主水之脏,水液的输布和运化需借助肾阳的 蒸化,若久病或劳欲过度,损及肾脏,导致肾不主水,水液泛滥肌肤 亦成水肿。诚如《诸病源候论》所云:“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 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 四 肢 ,所 以 通 身 肿 也 。”脾 肾 功 能 失 调 ,水 湿 内 蕴 ,持 续 不 消 ,湿 邪 瘀滞日久,从阳化热,酿为湿热。“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 导致本病反复多变,缠绵难愈。水和血生理上相互影响,如水肿日 久,水 湿 停 积,血 行 不 畅,则 致 血 脉瘀 阻,而 血 脉 瘀 阻 亦 使 水 行 不 畅,进一步加重水肿,正如《金匮要略》所云:“血不利则为水”。由 此可见瘀血既是肾脏疾病病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 又是病理fessor Mu Linmao'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SHA Qi-peng1, MU Lin-mao 2*
(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Professor Mu Linmao’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rofessor Mu believes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s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as the root ,while damp - heat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as the bining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western medicine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s strengths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s weaknesses, and emphasizing life adjustment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experien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