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二氧化硅材料1

合集下载

介孔二氧化硅

介孔二氧化硅

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高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硅粉末Sang-wook Ui, In-seok Choi, and Sung-churl ChoiDivis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Hanyang University,17 Haengdang-dong, Seongdong-ku,Seoul 133-791, Republic of Korea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Sung-churl Choi; choi0505@hanyang.ac.krReceived 5 November 2013; Accepted 11 December 2013; Published 5 February 2014Academic Editors: J. L. C. Fonseca and Y . YueCopyright ? 2014 Sang-wook Ui et al.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用来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粉末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降水和微乳液法,共沉淀法,化学过程和工艺技术。

本论文应用溶液-凝胶法来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粉末。

溶液-凝胶法可以合成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粉末;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最终粉末产量很低。

过去合成二氧化硅粉末的前体材料是非常昂贵的,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一种低成本的合成方法。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分类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分类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分类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高度有序孔洞结构的纳米材料,其孔径在2-50纳米之间。

由于其独特的孔径和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分类和特性进行详细的盘点。

一、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分类根据制备方法和孔径大小的不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典型的介孔材料,其孔径在2-50纳米之间,具有良好的有序性和可调性。

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2.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材料,其孔径在3-50纳米之间。

与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相比,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孔径较大,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离子交换法等。

3.杂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杂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指将其他物质引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结合不同物质的优点,发挥出更加优异的性能。

常见的杂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包括硅-磷杂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硅-钛杂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等。

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特性1.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增强材料的吸附和分离性能。

2.高度有序的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其孔径大小和排列方式可以通过制备条件进行调控,从而实现材料的定制化生产。

3.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可以在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4.易于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面富含羟基,可以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进行功能化,引入所需的官能团或活性物质,实现材料的功能化改性。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及其广泛应用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SiO2)因其独特的孔隙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电位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电位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电位一、引言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也被称为星型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

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如高度分支的形态、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电位研究尤其引人关注,因为电位对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二、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特性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构造类似于分支状的树干,具有高度分支的形态。

这种结构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加了其吸附和催化能力。

同时,由于其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使得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此外,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大小、孔道结构和孔容等参数均可通过合成条件进行调控。

三、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电位研究电位是物质带电的量度,对于固体材料来说,通常指的是表面电位。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其表面电位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质:表面电位影响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如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分散性和稳定性等。

例如,带有正电荷的表面电位可以使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颗粒间产生排斥力,防止其聚集,从而保持良好的分散性。

2. 化学性质:表面电位对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也有显著影响。

例如,在催化反应中,表面电位可以影响催化活性物质的吸附性能和反应活性。

3. 生物性质:由于生物体内的环境是电化学环境,因此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电位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带有负电荷的表面电位可以增强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其在药物传递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四、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电位调控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对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电位进行调控。

常用的方法包括表面改性、掺杂和电化学处理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电位得到有效调控,从而优化其性能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例如,通过离子交换或表面吸附等方法可以改变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电荷性质;通过掺杂金属氧化物或氮化物等元素可以引入新的活性中心或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通过电化学处理可以实现对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表面电位的精确调控。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研究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研究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探究1. 引言随着人们对治疗药物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米载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领域。

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因其奇特的孔道结构和高度可控的孔径大小受到了探究者的关注。

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2.1 模板法2.2 溶胶凝胶法2.3 气相沉积法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探究进展3.1 肿瘤治疗3.1.1 化学药物载药3.1.2 生物大分子药物载药3.2 抗菌治疗3.3 组织工程3.4 缓释药物递送系统3.5 合成药物递送系统4.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中的优缺点4.1 优点4.2 缺点5. 结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释放性能的载药材料,其制备方法日益完善,对于药物递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制备成本高、长期稳定性等问题。

因此,将来的探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方法,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以提高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药物递送,应用探究,优缺点。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research interest as a drug carrier material due to their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controllable release propert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research progress in drug delivery.1. Introduction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reducing drug side effects and improving treatment efficacy, nanocarrie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drug delivery. Among them,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due to their unique pore structure and highly controllable pore size.2.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2.1 Template method2.2 Sol-gel method2.3 Vapor deposition method3. Research progres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3.1 Tumor therapy3.1.1 Chemical drug loading3.1.2 Biopolymer drug loading3.2 Antibacterial therapy3.3 Tissue engineering3.4 Sustained drug delivery systems3.5 Synthetic drug delivery systems4.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4.1 Advantages4.2 Disadvantages5. Conclusion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as a drug carrier material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controllable release properties,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drug delivery. However, challenges still exist in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cluding high preparation cost and long-term stability. Therefore,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ddress potential safety issue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Keywords: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methods,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 researc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综上所述,介孔硅纳米颗粒在药物传递领域具有许多优点,如高载药能力、可控释放性和可调整的生物相容性。

氨基介孔二氧化硅

氨基介孔二氧化硅

氨基介孔二氧化硅简介氨基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分离膜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氨基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制备方法氨基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模板法:通过有机模板剂的引导,将硅源和氨基硅烷等有机硅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形成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并通过后续处理去除有机模板剂得到氨基介孔二氧化硅。

2.溶胶-凝胶法:将硅源和氨基硅烷等有机硅化合物与溶剂混合,形成溶胶,经过凝胶化、干燥和煅烧等步骤,得到氨基介孔二氧化硅。

3.气相法: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高温下使氨基硅烷等有机硅化合物分解并沉积在基底上,形成氨基介孔二氧化硅。

结构特点氨基介孔二氧化硅具有以下结构特点:1.介孔结构:氨基介孔二氧化硅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孔径一般在2-50纳米之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有利于催化反应和吸附分离等应用。

2.表面官能团:氨基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具有氨基官能团,可以与其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催化反应、吸附分离等功能。

3.可调控性:氨基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和孔壁厚度可以通过调节制备条件和添加剂等手段进行调控,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应用领域氨基介孔二氧化硅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催化剂:氨基介孔二氧化硅作为催化剂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可以用于催化剂的负载和固定化,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2.吸附剂:氨基介孔二氧化硅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可以用作吸附剂,对有机物、金属离子等进行吸附和去除。

3.分离膜:氨基介孔二氧化硅可以制备成薄膜,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通透性,可以用于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领域。

4.药物传递:氨基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可调控的孔径和孔壁厚度,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传递。

总结氨基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材料,制备方法多样,具有介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特点。

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模板法和无模板法。

模板法是通过使用有机或无机模板剂在溶液中形成孔道结构,然后使用适当的方法将模板剂去除,最终得到介孔二氧化硅。

无模板法是在合成体系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物质浓度来形成介孔结构。

模板法可分为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

硬模板法使用具有特殊形状(如球形、棒状、微球形等)的模板剂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或水热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

合成时,硅源(如硅酸盐)和模板剂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介孔二氧化硅。

最后,通过煅烧去除模板剂,得到孔道结构。

然而,硬模板法的缺点是模板剂的使用量大、操作复杂、不环保。

相比之下,软模板法优点更多。

常用的软模板剂有表面活性剂、有机分子和高分子等。

其中,表面活性剂法最为常见。

表面活性剂法使用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胺、正十八烷、十六烷基胍、羟基乙基纤维素等)作为模板剂,在合适的条件下与硅源反应生成介孔二氧化硅。

最后,通过提取和煅烧去除模板剂,得到介孔二氧化硅。

这种方法简单、环保,使用的模板剂量少,但往往只能合成相对较小的孔径。

无模板法不借助模板剂,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浓度来实现介孔结构的形成。

无模板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法等。

在溶胶-凝胶法中,一种或多种硅源在溶剂中溶解,通过加热和干燥等处理生成凝胶,经过模板剂的胶凝、重整、烘干工序得到介孔二氧化硅。

水热法是将硅源和碱性溶液放置在高压釜中,加热反应,生成介孔二氧化硅。

气相法通过在合适条件下将气态前驱物在一定时间内裂解和重组,形成介孔结构。

无模板法具有反应条件简单、可实现大尺寸结构等优点,但往往无法获得具有较大孔径的介孔二氧化硅。

总结起来,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多种制备方法,模板法和无模板法是主要方法。

模板法可分为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前者操作复杂,后者简单环保,而无模板法则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物质浓度来实现介孔结构的形成。

不同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需求和应用。

随着制备技术的进步,更多高效且环保的制备方法将不断涌现。

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催化等性能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
化学、环境、能源等领域。

下面介绍单分散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 材料准备
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的原料有硅源、模板剂和溶剂。

硅源可以是硅酸钠、硅
酸铵等物质,模板剂可以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溶剂可以是水、乙醇、正己烷等。

2. 模板剂选择
模板剂是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中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CTAB模板剂可以制备出具有单分散空心球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而SDS模板剂可制备出多孔材料。

因此,选择合适的模板剂对于制备目标材料非常重要。

3. 制备方法
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悬浮液-喷雾干燥法等。

下面以溶胶-凝胶法为例介绍制备流程。

(1) 在溶剂中溶解模板剂CTAB,并加热至70℃左右。

(2) 在溶剂中溶解硅源,加入少量HF酸催化,并搅拌均匀。

(3) 将搅拌均匀的硅酸与模板剂CTAB溶液混合,搅拌吸附,形成介孔结构。

(4) 将混合物移至高温灶上,加热反应,形成硅-氧链,生成硅胶。

(5) 将硅胶放入温水中,去除掉模板剂CTAB,得到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球。

4. 特性表征
制备出的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材料需要进行特性表征。

通常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测试(BET)等手段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其形貌、孔径分布、孔
径大小、比表面积等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数据显示,在盐酸的水溶 液环境下,以三嵌段共聚化合物 P123 为模板,介孔材料的孔径大 小随着酸度的增强,呈现减小的趋 势,且当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 mol/L 时,孔径基本维持在 6 nm-7 nm 之间。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4
1.1
• •
多孔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具有许多一定大小的孔隙以及比表面积高的结构材料被称为多孔材料。 特点:多孔材料比表面积高但是相对密度却较低、吸附性好并且质量很轻、 能够很好地隔热隔音、渗透性相当好,从而在吸附、分离、隔热、消音、还 有过滤等方面有很多应用。可以屏蔽电磁波,在化学方面进行反应催化和储 蓄化学能,并且在各种生物工程方面有大量的实际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 通讯、交通、医疗、环保、冶金、机械、化工和石化工业等与人类生活息息 相关的产业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 分类:
图2-1(a)TEM图片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图2-1(b)SEM图片
13
2.2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及表征
例二 将 0.3 g 的过渡性金属盐 ZnCl2加入到1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的 稀盐酸溶液中,在 35℃恒定温度时用磁力搅拌使金属盐完全溶解在水溶液里,然 后向上述水溶液体系中加入 2.5 g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P123。在恒温 35℃时磁力 搅拌 3小时,之后向上述体系中滴加 5.6 mL正硅酸四乙酯(TEOS),之后继续搅 拌 6小时,室温下静置 24小时,倒出上清液,将剩余白色沉淀物转移至坩埚中。 最后在 550℃条件下煅烧 3小时(箱式炉每分钟升温 5℃)。
样品4
HCl(0.1mol/L)
样品5 HCl(0.01mol/L)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样品6 HCl(0.001mol/L)
18
2015/10/31
2.2.3
小角 X-射线衍射
当酸度为1mol/L时,在2θ=1.2°处
有一个小峰,说明此薄片状材料的孔道 排列具有一定的有序性。 当酸度为0.01mol/L 时,未出现小角 衍射峰,说明被测样品的有序度下降, 不存在平行排列的有序孔道,但并不能 排除孔道的存在。 当酸度为 0.001mol/L 时,未出现小 角衍射峰,说明这种酸度下制备的二氧 化硅高度有序孔道不存在,或者说在 SiO2超微结构中孔道已经消失。 由此可知,上述三种情况下小角 X射线衍射结果与 TEM 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图2-3(a)TEM图片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图2-3(b)SEM图片
15
2.2.1
样品的 SEM 分析
按例一的条件制备样品1-6,仅改变盐酸的浓度, 如下所示: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6
2.2.1
样品的 SEM 分析
样品1 HCl(2mol/L)
样品2 HCl(1mol/L)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5
1.2
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992 年,J.S.Beck 等人在碱性条件下得到了M-41S 的一系列有序介孔材料。 S.Park 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了不同结构组成的介孔材料。
T.J.Pinnavaia
等人以中性胺表面活性剂和中性无机前驱物为介孔材料的模板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2
1 绪论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3

• • • •
绪论
1.1 多孔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1.2 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应用研究 1.4.1 催化领域的应用 1.4.2 生物科技方面的应用 1.4.3 吸附/分离的应用 • 1.5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7
1.4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应用研究
直接作为催化剂,有序介孔材料能够使产物的扩散速度加快、选择性达
催化领域 的应用
100 %、转化率可达 90 %。由于结构的特点有灵活性和孔分布窄等,把
掺杂氧化物金属、配合物等催化剂加入到有序介孔材料骨架中是现阶段有
序介孔分子筛在催化剂中应用最广的研究方面
合成了纳米介孔材料。 D.Y.Zhao 等人用 PEO 型三元嵌段共聚物作为模板合成得到了介孔 SiO2材料
(SBA-11,12,14,15,16),并且该材料是排列有序的,均是利用加入不同剂量的
共溶剂从而使得材料的孔径大小在 5 nm-30 nm 范围内可调。 P.Y. Feng 等得到笼形介孔二氧化硅材料(FDU-1)孔径达到 12 nm。
介孔材料的微观控制还不够精确等。目前水热合成法是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
但是合成时间长(最少十几个小时)并且操作繁琐,因而缩短时间、简化流程是合成二氧 化硅材料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本文简化了水热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的流程,并对合成的
样品进行表征。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9
2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的制备及其形态控制
结构导向剂是阳离子长链季铵盐,从而制备出来了介孔大小在 2 nm-5 nm 范
围内的球形并且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即 MCM-41。 • 在制备大孔径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时,以嵌段聚醚非离子作为表面活性剂, 在酸性条件下便可以制备出 4 nm-6.6 nm 的大孔径范围内的有序介孔二氧化 硅材料(SBA-15 型)。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0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形态控制
2.1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 2.2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及表征
2.2.1 样品的 SEM 分析
2.2.2 样品的 TEM 分析 2.2.3 小角 X-射线衍射
2.2.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 文献: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梁静霞
姓名:
专业:
学号: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 硅材料的制 备及其形态 控制
第三章
介孔二氧化 硅材料的形 成机理研究
第四章
绪论
总结及启示
2015/10/31
2.2.5 核磁共振(NMR) 2.2.6 拉曼谱(Raman)
2.3 酸度对孔径大小及形貌的影响
2.4 温度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影响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1
2.1
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
(1)将过渡金属盐溶解于盐酸等酸性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使其完 全溶解。所述的过渡金属离子浓度在 0.1-1 mol/L 之间,本方法可以 用的过渡性金属盐可以是活泼金属的强酸盐,比如金属钠、镁、钾等 金属的盐酸盐、硫酸盐和硝酸盐等。
(2)溶解之后向上述水溶液中加入有机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做模板然后继 续在一定温度下磁力搅拌一段时间,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加的盐酸盐 的物质的量之比在5:1-500:1 之间,并且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 (3)之后再向上述水溶液体系中加入硅酸酯,其中有机表面活性剂与硅 源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在 25:1-1:500 范围内,硅酸酯的物质的量浓 度在 0.02-5 mol/L 之间。继续搅拌后分离、洗涤、离心并干燥。最 后在高温下煅烧以去除表面活性剂。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8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兼具了介孔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以及非常高的化学稳 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合成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使其除了在传统的介孔材料应用领域外,
在其他领域如生物医药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也显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关于介孔二
氧化硅材料的研究非常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实验过程非常繁琐,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结构还不够清楚,理论模型还需进一步研究,
图2-2(a)TEM图片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图2-2(b)SEM图片
14
2.2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及表征
例三 将0.3 g的过渡性金属盐 ZnCl2加入到1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稀 盐酸溶液中,在 35℃恒定温度时用磁力搅拌使金属盐完全溶解在水溶液里,然后 向上述水溶液体系中加入 2.5 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F127。在恒温 35℃时磁力搅 拌 3小时,之后向上述体系中滴加 5.6 mL正硅酸四乙酯(TEOS),之后继续搅拌 6小时,室温下静置24小时,倒出上清液,将剩余白色沉淀物转移至坩埚中。最后 在450℃条件下煅烧3小时(箱式炉每分钟升温 5℃)。
2015/10/3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2
2.2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及表征
例一 将0.3 g的过渡性金属盐ZnCl2加入到1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稀盐 酸溶液中,在 35℃恒定温度时用磁力搅拌使金属盐完全溶解在水溶液里,然后向上 述体系中加入 2.5 g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P123。在恒温 35℃时磁力搅拌 3小时, 之后向上述体系中滴加 5.6 mL 正硅酸四乙酯(TEOS),之后继续搅拌 6小时,室 温下静置 24小时,倒出上清液,将剩余白色沉淀物转移至坩埚中。最后在 550℃条 件下煅烧 3小时(箱式炉每分钟升温 5℃)。
生物科技 方面的应 用 吸附/分 离的应用
2015/10/31
生物大分子,如酶、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的尺寸小于 10 nm,病毒尺寸 的大小在 30 nm附近,孔径在 2 nm~50 nm 之间的有序介孔材料因为它没 有毒性,使得该材料在酶、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固定上起到了相当重要 的作用 作为理想的吸附或者改性材料,由于有序介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以及 较多的孔容量等特性,在分离以及吸附等应用领域有着更为广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