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孔子
孔子

孔子的为学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最具光辉的部分。孔子的为学是以求仁为目的的。而达仁是以懂礼、遵礼、循礼为标志的。实现了礼,也就实现了孔子建立和谐有序的大一统的社会的政治理想。所以,倡导为学,是孔子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最基本的途径。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政治理想及其实现途径,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为学与天命,为学与求仁,以学为乐,学以致用等方面入手,对孔子的为学思想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孔子的政治理想及其实现途径

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夫专权,天下变得无道。君臣之间、臣臣之间、上下之间、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和无序。社稷动荡不安,民众手足无措。孔子认为,这主要是“礼坏”、“名分不正”所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当时的主要问题就是:君不君,臣不臣,下僭上。为了摆脱这个困境,孔子强调要“正名”,要恢复周天子的权威,要恢复一统天下。“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季氏)孔子所向往并一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的大一统的社会。孔子的政治理想有两个要点:一为大一统;一为和谐和有序。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周朝建立于夏、商两代的发展之上,其礼仪制度更加完善和丰富多彩。特别是西周初年,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顺应社会潮流,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思想,所建立的一套礼仪制度,为巩固西周一统政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政治制度与春秋末年的“礼坏乐崩”的状况相比较,孔子认为是有很大的优越性的。孔子所说的“吾从周”,是指他赞成西周的一统天下,赞成西周的德礼之治,并非他想恢复某些具体的礼仪制度。正象孔子看到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和政治的继承和发展一样,对他的这句话也应该从积极的、发展的方向上来理解。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意思就是说,社会要使不同层次的人各守其分,这样才能使他们各得其所。而且孔子强调君臣上下的双向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养民惠,使民义”(公冶长),这在当时是有革命意义的。孔子认为,通过德礼之治,可以维护大一统,可以使社会达到:老年人得到安乐,少年人得到关怀,人们彼此信任的理想境界。其中的礼是一套统一人们行为的规范,也是达到理想境界的一个标志。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遵礼、循礼行事,那么就不会出现僭越的事,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化育而成。如果某个人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认为他就可以算是仁人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外在地表现为遵礼、循礼,那么他内在地就达到了仁的标准。孔子认为,“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无论是“爱人”还是“克己”,都是由自身发出,体现自身内在本质和德性修养。如果将仁爱之心,克己之心推广到外物,就会表现出循礼、爱人。所以仁是内容,礼是形式。同时,懂礼、遵礼、循礼也就是求仁的目的。

二、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

那么,如何来求仁呢?孔子认为是“为学”。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问题。孔子认为他自己是学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学识渊博,懂礼明道,人们认为他是生而知之者,但他自己从不这样认为,他说他是通过学习古代典籍,通过勤奋实践,通过下学功夫而上达的。孔子好古,并不是说他是保守、喜欢旧的东西,而是说他善于并乐于接受在他之前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所以好古是好学的同义语。而“敏以求之”的“敏”应该是勤奋实践之意。所以,孔子这句话是说“知”、“学”、“行”的,通过学和行而达到知。孔子也曾经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从这句话里,好象孔子也承认“生而知之”。但在孔子这里,所谓“生而知之者”是指无论在他眼里,还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先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曾经创下了不朽的伟业,被世代人民传颂,特别是离孔子最近的西周的开拓者之一周公,不但美德昭著,而且还留下了一套直至孔子时代仍有很大参考价值的礼仪制度,周公始终是孔子全方位崇拜的对象。孔子说他们是生而知之者,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第一,孔子是以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的,在学习过程中,他感到了一种很难超越的博大精深。尽管他竭尽所能地沉力于下学功夫,但仍觉不能达到他们的境界。“若仁与圣,则吾岂敢?”孔子当然不能自封为圣贤,但这里也应该还包含“自感不及”的意思。第二,孔子所崇拜的这些先圣,不仅留下了不朽的“文功”,而且都成就了能证明他们“文功”的赫赫业绩。孔子曾赞颂尧帝曰:“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孔子也曾奔走于各诸侯国,也试图实践其政治理想,但在其有生之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第三,到孔子的时代,可以说已有相当的文化典籍,学人们只要孜孜于下学,就能得到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在他的先圣们所处的时代,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来增加他们的智慧,除此之外就可能是生而知之了。对于过去的先圣,经过人们的一代代传颂,自然就有了一些神秘的色彩,就象后人对孔子和一些帝王将相的传颂一样,有许多事迹是无法得到确实考证的。也许孔子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把他们当作永远不可企及的生而知之者了。但孔子从来没有说与他同时代的人中谁是生而知之者。反之,他特别的强调学而知之,强调积极的用世态度。而且他用一生的为学经历,证明了他是学而知之者。孔子自幼立志为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到而立之年即开始收徒讲学(匡亚明,孔子评传),之后,他一边参与政治活动,进行政治实践,一边继续研究整理《诗》、《书》、《礼》、《乐》等典籍,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史记,孔子世家),及至晚年,他在经过了“仕鲁”、“周游列国”的坎坷历程以后,其为学思想更加成熟和系统化,他更专注于治学和培养后学。司马迁说:“孔子晚年喜欢《易》学,……他读《易》很勤,以致把编书简的皮绳都弄断了三次”。(史记,孔子世家)他自己也曾说:“其(孔子自己)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他不仅自己勤奋学习,而且采取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将其所学传授给他的弟子,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以使他的学问得以继续,经久不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孔子说他自己的资质与大多数人的是相近的,他能获得如此的学识和声望,完全在于他勤奋好学。而且他认为这是个普遍的道理。人的成就的大小不在于天生的资质,

而在于后天的努力。人生下来时的本性基本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学习、熏染不同,才造成了人的差异。在当时的情况下,孔子的这一思想无疑是有革命的意义,他给一大批有志者以莫大的鼓舞。具有重要意义的不仅是孔子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且他是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地说明这一问题,使其更具启发性和说服力。如果一个人相信生而知之,可能他压根就不会有用功向学的动力,即使他一时性起而迈向向学之路,稍有挫折,他可能就会放弃努力,半途而废,他会认为,这样的努力是无益的。如果他确立学而知之的观点,他的思想会得到彻底的解放,他会产生一往无前的向学的动力。可以说孔子的这一思想是中国历代学人积极用世、自强不息精神的源泉。

三、为学与天命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及“天命”和“天”,其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少人认为是指神秘的主宰者或人格神。如果是这样,就与孔子的为学思想发生矛盾。笔者认为,孔子的“天”指健行不息的自然和社会动态系统,而“天命”则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被人逐步地、不同程度地认识的自然和社会运动规律。人作为“天”这个系统的一个成分,其所作所为,必然要受这个系统的运动规律所支配,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就是讲这个意思。但人又是这个系统中的最能动者,人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个规律的支配,而是积极地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以便在规律面前获得更大的自由,而且很好地利用这个规律获得人类自身的幸福。实际上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自然存在物的特质。孔子所说的“吾……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就是讲孔子通过多年的下学功夫和政治实践,他对“天命”这个概念,有了他自认为超过一般人的理解,侧重于对“天命”认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方向上,而不是指他已经把握了自然和社会的运动规律,即使有这样的意思,也是在与一般人的认识相比较的意义上。否则就不会有“吾……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个递进过程。实际上能认识“天命”这个概念的本意,就是一个伟大的突破。这是孔子在认真研究历朝更迭、古代文化,在周室衰微的现实情况中得到的启示。孔子强调天命不可违,承认其超越性。君子“畏天命”(季氏),就是说君子认识到了天命的超越性,对天命始终抱有敬畏凝重的态度。而所谓的“小人”则往往不了解天命,表现出浅薄无忌和任意妄为。在宋国大司马桓魋欲加害于孔子时,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顺应天命的,在他身上体现了天命,代表了正义,天命和正义的力量是超越的、不可战胜的。桓魋想用邪恶来与正义较量,是注定不能得逞的。那么,在孔子身上为何能体现天命呢?这就是孔子通过下学功夫,对天命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把握之后,这种认识成为一种内在的东西积淀于他身上,以此为基础而发动,表现于外。这个过程类似于牟宗山先生所说的,君子通过敬的功夫遥契天命,而后彰显天命的过程。所以,孔子强调天命不可违,但他更重视掌握和认识天命,然后彰显天命。这就是孔子为学的动力所在。

但是,在《论语》中,孔子谈及“天命”是很少又不明确的。他是用“仁”来表明人的本质的。这里就必须来解决他的“天命”与“仁”的关系。按照牟宗山先生的说法,“孔子的…仁?,实为天命、天道的一个…印证?”(牟宗山,《中国哲学的特质》)。这个认识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

按上文谈及“天”的意义乃自然和社会大系统,这个系统必然有“和”——和谐,“一”——一统,“健”——运动不已的三个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互为条件,互相配合,共同维护系统的统一,推动系统的运动和发展。而这三个基本的特征恰恰就是孔子赋予“仁”的意义。“爱人”是和谐的基础,“克己”是维护整体的需要,“不怨天,不尤人”则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就象对天命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艰难的、逐渐深化的过程一样,孔子也从不轻易许“仁”,而是强调孜孜下学的功夫。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的求仁和彰显天命是一致的。

四、为学与求仁

孔子认为,为学是求仁的唯一途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人的一切优秀品德,都需要为学来养成,需要为学来把持,需要为学来发扬。你不学,就不知道什么是仁,就不知道如何求仁,当然就不可能达到仁。如果你外在地表现为知礼,就可以说你内在地达仁,即使你不说曾孜孜于学,别人也必然说你为学了。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述而)因为为学与达仁是有必然联系的。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思必须建立在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没有通过实践得到的感性的真实,没有学习先人的典籍作为基础和对照,空想是没有用的。孔子的为学不仅指学习古代的文化遗产,还包括在实践中学。孔子经常用“敏”来表达勤奋实践之意,如“敏以求之”、“敏而好学”、“敏于事”都是指在实践中学习的意思。孔子强调求仁必须为学,也强调君子为学应以求仁为目的。“君子不器”(为政)指的就是君子应该以提高内在修为、完善自我为目的,不能拘泥于区区技艺。但是,不是所有为学者都为求仁,有的为学者就是为了“干禄”,为了富贵等其他一些实用的目的,而不是为增加仁德修为。对于这样的人,孔子认为应该“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的约束,对于被约束者来说,就是外在的。这种外在的约束,是有渗透作用的,潜移默化可以变为内在的东西,而加以自觉遵循。通过为学而懂礼,经礼约束而内化,本身也在得到一些仁的特质。只不过比为求仁而为学者稍次一等而已。而不学者,孔子认为是没有希望的。孔子的为学注重一种大学问,注重一种基本的、内在的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远见的,是孔子思想中最具光芒的一部分。它对于目前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是有启示作用的。

五、以学为乐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学海无涯苦作舟。孜孜于下学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付出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有常人认为的享受和幸福。但是对于立志于求仁、彰显天命的为学者来说,这一切算不了什么,反而是乐在其中。是不是以学为乐,可以检验其为学的动因所在。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指出了向学的三种不同的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知之者,表明知道为学的重要性,但不一定付诸于行动;好之者,致力于为学,但不一定以学为乐;乐之者,则是一心向学,发愤为学,乐以忘忧。所谓乐之者,

就是立志于求仁者。孔子认为颜回就是乐之者。“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颜回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以救世济众、彰显天命为己任,其为学精神堪称古今为学者之典范。

六、学以致用

孔子十分重视学以致用。为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知识的积累,要善于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阳货)孔子是说,学习《诗经》,不仅要学习其文学美、历史美,还要学习其想象力、观察力、集体观念、讽谏能力,学习其如何奉侍父母,如何奉侍君主等。也就是说,在学习时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中得到一种大学问。如果“你诵《诗》三百,而交给你政治任务却不能完成;派你出使异邦,又不能随机应对;你的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子路)如果“你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相交诚实可信,即使你自己说没有学习过,大家也一定说你已经学习过了。”(学而)

孔子的为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如“学而时学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还有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可以说是孔子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如“有教无类”、“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诽不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这些思想经久不衰,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据说,孔子一生接受的弟子有

3000

多人,有

72

贤人精通

六艺

,著名的有颜回、子路、子贡、

曾参等。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

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

的路上,遇见一个

7

岁的孩子拦路

,要他回答

2

个问题才让路。其中

之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

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

大。孩子说:青蛙脖子很短,为

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

对。他惭愧地对学生们说,我不

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一、孔子为学的目的

孔子志在报国,为了他的治国理想,一生追求,一生好学。他“发愤忘食,乐于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只要懂得了真理和治理国家的办法死也无憾了。)。孔子曾对曾参(cān)说:“吾道一以贯之。”这里的“一”指的是“仁”。可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然后那个礼的境界就叫“仁”。他的“仁”有两层含义:消极的一面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的一面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理想便是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他把这种“仁爱”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实践当中。推崇“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与民而能济众”。总之孔子为学不单是做学问,他把“为学”与“为人”等同起来了。

二、孔子为学的智慧——学而不厌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好学、乐学

孔子自幼聪慧好学,15岁就立下了为学的志向——报国。他认为只有学好了知识和本领,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孔子不仅好学,而且乐学。乐学比好学又进了一步,如果说好学还带有几分主观的努力,乐学则完全与生命活动打成了一片,成为生命活动的内在需要,不带有丝毫的勉强。的确如此,孔子好学、乐学,处处留心,不耻下问。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也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孜孜追求,就不能读好书、学好知识。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有内在的动力比什么都强。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在孔子的弟子们看来,这句话应是孔子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也是他们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对天地万物及其道理,我们都应该尽力去认识和了解,且应经常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从孔子说话的语气来看,学习并经常温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请注意“乐”这个字,“说”即“悦”,在文言文中,这两个字是通用的。什么是“悦”呢?“悦”指内心高兴,快乐,满足,一点儿愁事都没有。这说明孔子是一个乐学的人,不乐学是体会不出学习的快乐的。相传孔子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认字。孔子对认字读书非常认真用心,母亲每天教他几个字,他跟母亲念诵几遍后母亲就忙自己的家务去了。孔子就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天天坚持,从不间断,不仅把新学的字反复写上几十遍,还要把以前学过的字再重新练写几次。就这样,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心情自然越来越愉快了。

随时随地学习,在求知过程中自得其乐,正式孔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真实流露。

(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治学严谨、谦虚、实事求是。(学无常师)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至圣先师”,源于其实事求是、虚怀若谷、严谨的求学态度。

孔子曾这样教导仲由:“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就是:仲由,我教给你学习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最明智的。”)孔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列子》中有一个《两小儿辩日》的寓言,讲述了孔子敢于承认自己无知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时,一次,看见两个小孩争论着什么。便上前询问。原来他们在争论太阳距人的远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时离我们近,因此看上去大如车蓬;正午太阳离我们远,所以看上去小如碗口。”另一个小孩说:“不对,太阳初升时离我们远,所以给人感觉清凉;正午离我们近,所以天气很热。”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这两个小孩就嘲笑他说:“孰为汝多知乎?”

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是虚怀若谷。对不知道的东西,不仅要老老实实的承认“不知道”,更应该勇敢地说“不知道”,这才是为学的科学态度。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心怀谦逊的态度,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达到新境界。不然,则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卫国大夫孔文子因勤学好问,被卫君予以“文”的谥号。子贡十分不解,就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的回答表达了他认可的学习态度:虚心和好学。他自己也是这样子学习的。

孔子虽说“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有人称颂孔子的学问时,孔子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哪有一生下来就博学多知的呢?是自已后天努力学习才获取知识的。”孔子虽然天生聪颖,却十分勤奋,学习时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孔子还主张不耻相师,他认为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足见他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优点与长处的谦虚的学习态度。古人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实际上,在孔子的求学乃至一生中,他都是这么做的。只要有人有可学的地方,他都虚心求教,无论他的学问和名气如何。

正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子贡所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八侑(yòu)》记载他入太庙,每有不懂就向人询问。甚至有传说孔子向一个年仅七岁的儿童项橐(túo)学习。我们现在提倡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精神,在孔子也早已提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的礼乐大师,后世景仰的儒家宗师,绝不是偶然的。当时就有人惊诧夫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学来的,孔子的弟子子贡作了回答:“夫子何所不学,亦何常师之有?”后人据此总结孔子为学的特点之一是学无常师。唐代韩愈在其名作《师说》中,就提到“圣人无常师。”

据《左传》记载,鲁昭(zhāo)公十七年(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当时他正在研究各国风土人情,发现郯国人十分爱鸟,甚至以鸟来命名百官,百思不得其解。恰好郯(tán)国国君郯子来鲁国访问,在宴会上,郯子向鲁昭公介绍了其先祖少昊以鸟命官的故事。孔子听说后,立即来到鲁国高级馆舍请求拜见。赴宴归来的郯子看见在深秋凄雨中瑟瑟发抖的孔子,非常感动,便详细向他讲述了自己先祖少昊为帝时,有凤鸟飞来的历史事迹。事后,孔子很有感触地说:我以前听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话,现在看来这话是可信的呀。

另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还曾问礼于老聃(dān),访乐于苌(cháng)弘,学琴于师襄(xiāng)。其中孔子向师襄学琴,是后世儒家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开始时,孔子“十日不进”,师襄说可以了,他回答说自己“未得其数也”。(意思是:师襄教孔子弹一支曲子,孔子连续学弹了十天,师襄见其已基本掌握,便说:这支曲子你已学会了,再学新曲子吧!孔子回答:曲子虽然学会了,但演奏技巧还没有娴熟呢!)过了一段时间,师襄说可以了,孔子说“丘未得其志也”。(意思是:我还没充分理解曲子的旨趣神韵呢!)又过了几天,师襄第三次提出学弹新曲,孔子说:我还没有想见其为人呢!说罢,继续学弹此曲。过了些时日,孔子突然领悟,若有所思,说:我终于想见其为人了:这个曲子的作者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深

邃,若有四海,他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听后,十分钦佩,说:“这个曲子正是《文王操》啊!”

以上只是说明孔子“学无常师”的几个例子。但正因为孔子虚心求教,学无常师,才使他从布衣成长为博学而睿智的一代宗师。

三、孔子教育的智慧——诲人不倦

(一)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是孔子办学的方针和原则,是他招收弟子的标准。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不过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性格乃至生活习性相差迥异。他相信教育能改变人,使之趋善避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孔子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当官。不过,到孔子生活的年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开始下移,这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遇。与“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相比,孔子招收门徒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只要悉心向学,奉上一束干肉,就可入学。

由于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程度参差不齐,孔子便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因材灵活施教。他非常了解学生,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针对个人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内容,开设四科,对症下药,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博牛,仲弓。言语:子贡,宰物。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在同一件事上,孔子会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论语》中记载:冉有胆子小好退缩,孔子就要求他凡事抓紧,一听说就去做。仲由胆大,敢作敢为,孔子要求他凡事先退一步,三思而后行。对弟子提出的问题,因人不同,回答也不同,如对“仁”的回答,对颜渊回答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人。”对司马牛说:“仁德的人,不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出发,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主张,既显示了他对弟子们的充分了解,又显示他的一腔爱心,和接纳每一个弟子的博大胸怀。在教学中,他才能扬其长,因材施教。结果,弟子们感应老师的热忱,不负所望,这才有了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孔门盛况。

(二)一视同仁

在孔子的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弟子,他爱学生有如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亲疏厚薄之分。他曾对他的学生讲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教学中,孔子从不以居高临下的老师姿态自居,而是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哪怕对同是自己弟子的独子孔鲤也是一视同仁。在《论语》中,孔子赞扬弟子的话很多,但却很难发现他表扬孔鲤的记载。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陈亢问孔鲤:“子有异闻乎?”也就是说有没有老师专门为你讲授的知识。孔鲤说没有,只有两次独处,父亲问我有没有学诗、学礼,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要我去学好诗,学好礼。陈亢听后十分高兴说,我今天问一知三,既懂得了君子要学诗学礼,还知道了老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子贡是学生中最富有的,但孔子并不因他富有而优待他,还时常批评他夸夸其谈的毛病。闵子骞是孔子学生中又迟钝、又贫穷的学生,但孔子不但没有看不起他,反而给他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他,并把他作为孝的代表。

(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身教

孔子重视言传身教,倡导知行统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正其身,如正其人。”这一点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目的是紧密联系的。孔子主张学生利用所学东西济世利民,所以强调学以致用。因此,子贡这样评价孔子的授课内容和论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不可得闻也。”意思是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朵能够学到;老师讲授的人性与天道的论述,依靠耳朵是学不到的。只能努力去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得到真谛。而孔子就是这方面的表率。

孔子经常向弟子们讲,义师仁心之决断,处理义利关系时,要把义放在第一位,只有符合“义”的利才能得。《论语?阳货》就记载了孔子取义舍利,放弃一次从政机会的事情。

那是公元前505年,孔子四十七岁。六月,季平子去世,那个将孔子拒之门外的家臣阳虎囚禁了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夺得鲁国的政权。他看孔子今非昔比,便想见见他,但孔子避而不见。阳虎就派人送给

孔子一头煮熟的猪,因为按当时礼节,接受别人礼物后要登门拜谢的。孔子无可奈何,只好前去相见。阳虎打算让孔子出仕,但孔子认为诶阳虎是个不义之人,所以没到阳虎门下做官。汉郑玄注《论语》此处时认为:“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

被后世称为“宗圣”的曾参在这方面深受孔子影响,重视言传身教。一次,他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要跟去,妻子哄骗说:“你在家等着,回来给你杀猪吃。”曾妻回来时,发现曾参正动手杀猪,妻子大吃一惊,制止说:“我说给孩子杀猪时哄他玩,你怎可当真?”曾参义正言辞地说:“做父母的怎可欺骗子女?你今天骗了他,明天他就可能说假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一家人就高高兴兴得把猪杀了。

(四)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启发式”教学。

这里,孔子提出了他“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他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启发,开导他们的思路,而非“填鸭式”教学。这种教育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努力自己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孔子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弟子知识,更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思考习惯。如此,才使孔门弟子在博学的同时,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具体问题时,便可独当一面,自己解决。所以,后世的韩愈才会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孔子启发弟子的前提是了解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愿意思考,乐于思考。

当然,孔子并非只要弟子冥思苦想,还鼓励他们不懂就问,勇于发问。不过,他提倡先思考,再发问。这样,弟子们不仅学会了善问,还能事半功倍。在,《论语》中,孔子启发学生和学生爱问、善问,然后举一反三的记载比比皆是。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也有十分独特的意义。

我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对孔子为学、教育最好的解读。学习不是一个轻松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耐的住寂寞,更要牺牲自己的休闲玩耍时间,更要有一定的兴趣。一个“不厌”实在不容易做好,学生时期能做,不一定这一辈子能做!也许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有之后的:“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以前,在教育学生方面,我很多时候往往缺乏耐心,不能有话好好说,有太多的训斥,太多的不耐烦,这“不倦”二字实是难以做好。但自从拜读了《论语》,我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孔子的主张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就应该精通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学科理论知识,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育者。

世界梁氏家族世系表

世界梁氏家族世系表 世界梁氏家族世系表(1-90世、跨约2800年)世界梁氏家族世系(代)排列表 (梁金河考证) 梁氏是远古黄帝世系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在黄帝世系1—48世后,梁姓的1世康伯公诞生,他是黄帝系第49世孙。 梁氏1世:康伯夏阳开基,被分封到夏阳少梁之邑,立为梁国,后人以国为姓(梁姓的鼻祖康伯公诞辰于西周的周宣王5年,即公元前822年,到2010年的今天,梁氏有记载可查的文字史已经达2832年)梁氏5世:梁益耳(官徙河东,公生于周惠王2年)梁氏9世:梁鱣(音shan,叔鱼公,公生于周灵王21年,是目前梁氏族史中有史可查的主要先祖,许多支脉梁氏由此而来,公在孔子72贤中列32位,墓在山东东平梁家林)梁氏11世:梁宪(梁鱣之孙,另有喜、戈、鸢、式、乾等5个孙子,梁鱣的这6个孙子,是梁姓主流世系发展的骨干脉系,后繁衍传世各地)梁氏20世:梁禄(梁宪之后,公生于汉高帝9年)梁氏23世:梁褚(梁宪之后,公生于汉武帝元狩4年,安定一世)梁氏24世:梁桥(梁褚之子,安定系开基之祖,公生于汉武帝51年)梁氏25世:梁汉梁氏26世:梁延梁氏27世:梁统梁氏30

世:梁商(公生于汉明帝永平13年)梁氏31世:梁冀、梁藉梁氏35世:梁芬(公生于晋武帝太始元年,梁姓南迁之始祖,率梁氏族群最早到达浙江钱塘、广西合蒲)梁氏36世:梁策(公生于晋惠帝永兴2年)梁氏41世:梁德仁(公生于北魏太武帝真君5年)梁氏41世:梁德义(德义公发展成为另外一支,见后)梁氏44世:梁毗(德仁公之后,公生于梁武帝大通元年,有玄侃、玄德、玄策、玄莫、玄掫、玄修、玄珍、玄粟等8子)梁氏46世:梁诞(公生于陈宣帝大建13年,45世玄侃公的长子)梁氏46世:梁嘻(公生于唐高祖武德3年,45世玄粟公的长子) 梁氏51世:梁文仲(梁诞之后,福建象运梁姓始祖)52世梁直辉,东渡台湾56世梁绅,61世梁仲义,62世梁永昭、永寿、永仁、永敬66世梁必遂,71世永福、安德、由仁(闽、浙、台、赣、粤、新加坡等)梁氏51世:梁文臻(梁诞之后,公生于唐玄宗开元10年),59世梁蒲(广东梅州),60世梁文有、文志(迁福建)61世梁格(潮州)62世梁熙学(入粤)64世梁登(拱)(珠几巷、南海、东莞始祖)64世梁克家(福建) 梁氏51世:梁约(梁嘻之后,公生于唐德宗贞元17年)52世梁孟涓(东平开基)54世梁通55世梁文度、文捷(61世梁帮美、63世梁应星,湖北新县)56世梁颢57世梁固57世梁适59世梁子美(梁适之后)59世梁焘(梁固之后)60

孔子背景资料简历简介

孔子简介 (一)基本信息 (二)经 历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30岁时,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 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 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 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 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 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 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鲁、齐夹谷之会, 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 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 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个人概况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国籍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 民族 汉 族 出生地 曲阜尼山(今山东济宁曲阜) 出生 日期 前551年9月28日 (农历八月廿七) 逝世 日期 前479年4月11日 (农历二月十一) 个人背景 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思想家 其他信息 信 仰 儒学 祖 籍 宋国(今河南商丘) 主要著作 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性格特点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直道而行; 5.与人为善; 弟 子 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

孟子家族世系

孟子家族世系 《孟子世家谱》明确记载了“分派以十一,别户以二十”,这“十一派”、“二十户”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传子孙。 孟子后裔自四十六代,即中兴祖孟宁的两个儿子,长子孟存,次子孟坚,经过9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辈,共计有42人,但只有克仁、克诚、克昭、克威、克珏、克宽、克尹、克继、克绪、克缙、克纶这十一支有传人。这十一支即划分为十一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辈传到五十六代“希”字辈,共计有33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渊、希源等2Z人有传人。其他11人失传。这二十二支就划分为二十户。按宗法制,以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为小宗。 至今孟氏族众对自己的“户”属辈分也比较重视,都能知数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从孟轲至以后的二十代均为单传,他们是孟轲-仲子-睾-寓-舒-之后-昭-但-卿-喜-镃-兴-尝-展-戫-敏-光-康-宗-揖-观,孟观即为孟轲的第二十代孙。观生二子,长子曰嘉、次子曰陋。嘉又生二子,长子曰怀玉,次子曰龙符,他们是孟轲的第二十三代孙。从孟怀玉以下十代,即孟轲的第三十三代孙又均为单传,即怀玉-表-斌-威-恂-儒-景-善谊-诜-大融-浩然。浩然即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他是孟轲的第三十三代孙。孟浩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曰云卿,次子曰庭玢。长子云卿又生二子,长子曰简,次子曰华,他们是孟轲的第三十五代孙,但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孟郊(唐代大诗人)之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三十六代继承人。孟常谦生二子,长子曰遵庆,次子曰元阳。遵庆生一子,曰孟琯,琯生二子,长子曰方立,次子曰方迁,他们是孟轲的第三十九代孙。从第三十九代至第四十五代均为单传,他们是方立-承诲-汉卿-贯-昶-公济-宁。这时正值唐代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因战乱不断,孟公济携全家避乱于山东。 一0三六年,即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被派到兖州为官,孟轲的家乡邹县正好在他的管辖区内,孔道辅认为,孟轲在儒家学派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贡献最大,应当大加褒扬,于是,他到处寻找孟轲的后代,终于找到了孟公济的儿子孟宁。孔道辅积极筹划在邹县大修孟子庙,并派专人管理孟轲的祭祀活动。他还积极向朝廷举荐孟轲的后代为官。从此,孟轲才开始享受祭祀,其后代子孙也开始受到朝廷的封赐,孟子的社会声望从宋代开始才逐渐提高。孟宁被朝廷封为迪功郎、邹县主簿、主祀事等职,孟氏族人都把孟宁称为“中兴祖”,即孟氏家族从此又开始兴旺发达了。 孟宁生二子,长子曰存,次子曰坚,长子孟存留在家里守护孟轲的林庙,主祀事,次子孟坚被朝廷委以徐州知州。孟存生二子,长子曰况,次子曰海。况生一子曰彬,彬生二子,长子曰澄,次子曰沂。澄生一子曰德成,德成生三子曰述祖、光祖、荣祖。述祖生四子,曰惟清、惟忠、惟敬、惟信。惟清生之平,之平生三子,曰思春、思温、思润。思春生克刚,克刚是孟轲的第五十五代孙。这时,已是明朝天顺年间。克刚无子,不得不以孟坚的第九代孙孟克仁的长子孟希文为继承人,因而孟希文则为孟轲的第五十六代传人。 孟轲从第五十七代起人丁兴旺,孟希文生四子,长子曰元,元生一子曰公綮,公綮生十子,长子曰彦璞,彦璞生二子,长子曰承光,承光生七子,长子曰宏略,宏略生闻玉,明朝天启年间(公元一六二二年),宏略死于战事,这时闻玉年幼,于是改由宏略的弟弟宏誉的儿子闻玺为孟轲的第六十二代继承人,这时,已是清初顺治年间。孟闻玺生三子,长子曰贞仁,贞仁生八子,长子曰尚桂,尚桂生九子,长子曰衍泰,衍泰生七子,长子曰兴铣,兴铣是孟轲的第六十六代孙,这时已是清康熙年间。兴铣生毓瀚,毓瀚无子,由兴铣的二弟兴錞的儿子毓纍为继承人,他是孟轲的第六十七代孙。毓纍生传梿,传梿生四子,长子曰继烺,继烺生广均,广均生四子,长子曰昭栓,昭栓生四子,长子曰宪泗,宪泗生三子,曰庆桓、

家谱的由来

家谱的由来 当代家谱的编修方法源自宋朝宋代理学的兴起,官府不再开设谱局,苏洵(1009年生,1066年卒)忧心如焚云:“盖自唐衰,家谱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庆历年间(1051年)毕升发明印刷术,为国家修史、地方修志、百姓修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欧阳修(1007年生,1072年卒)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的过程中,也以“大宗之法”编修皇族家谱《宗室世系》上溯数可达八代、十代甚至百代。正是主持编篡国史的经历,使得欧阳修十分重视家谱,他在修定《新唐书》后,他当然也发现《宰相世系》中有关自己了的远祖世系并不清楚,于是他只能以其已知的五世祖为始祖,并用“小宗之法”编修了自己的家谱。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的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不久家族显赫的苏洵也始修也编成《苏氏族谱》。二人在修谱的体例上都使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因此,一般家谱都只从其可知之祖写起,只采用“小宗之法”。欧、苏体例的创新,重在图表的创新。这使家谱的质量大大提高,形式也有创新。对谱谍体例的创新则以欧阳修和苏洵为代表。百姓仿效欧苏谱例,开始采用“小宗之法”编写家谱。宋代作为宗族典籍,家谱其编修已经扩散到广大平民族群,谱牒编修形成一个高潮 家谱的格式 一、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二、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三、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四、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六、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七、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王氏名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生长于江苏无锡,后迁居

孔子周游列国简介

孔子周游列国简介 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本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孔子却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鲁国。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为了寻求新的从政机会,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孔子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 对鲁国,他一往情深,对它也充满希望,他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上拟于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 即使不能为政,在鲁国隐居也是一件乐事。那沂水的清波,舞零台的清风,还有二三同道,都深深地令他流连忘返。当他离开时,却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在鲁国的边境上还住了三天,以示对父母之邦的眷念。 孔子一行出境的第一站是卫国。卫国是周公弟弟卫康叔的封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也具有“一变至道”的优点。历史上卫国曾是拥有“带甲之士八万”的强国,但进入春秋,也是每况愈下。卫灵公在位时,由于用人得当,政局稳定,民物殷阜,倒还有点太平景象。孔子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往了,就此阐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来到帝丘,卫灵公给孔子很高的礼遇,让他享受上卿之禄。但是卫灵公并不是大有作为之 1 君,他优待孔子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的学说感兴趣。孔子重礼轻刑,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轻视女人,他那妖冶淫荡的南后却招见孔子;特别让孔子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乘次车,招摇过市。孔子对他也只有失望,于是再申“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叹。但相比之下,在孔子访问的大小国君中,卫灵公对孔子最优惠,因此,当孔子在别国不利时,总是回到卫国,卫国算是给孔子温暖最多的国家,他在那里几进几出,呆的时间也最长。

国学孔子及《论语》概说A

国学第三讲:孔子及《论语》概说 计划课时:4课时 前两课时讲义整理 孔子( Confucius)(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在家中排行第二。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籍宋国(河南商丘)人。中国春秋末期的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 主要成就:开创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 代表作品:《春秋》《十翼》 主要领域:政治、伦理学、社会、哲学等 孔子生平简介: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载: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音hé),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众,曾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

历史上圣人孔子的母亲是谁

历史上圣人孔子的母亲是谁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鲁国虎将叔梁纥的小儿子,那么孔子的母亲是谁?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的母亲,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孔子,我们对他的称赞肯定是络绎不绝的,就会好奇是谁能够生下如此人物。而历史上孔子的父母,其实很有意思,因为他们的年龄真的是相差甚远,孔子的父亲已经是72岁高龄的时候,跟一个16岁的女子生下了孔子,两者就相差了56岁,可谓是相差甚远。 孔子的父亲,其名叫叔梁纥,是一名鲁国的贵族,并且博学多识,身高约有9尺,换算成现在的话,大概有1.9米多了,算是高个子。身材高大的很,体格也较为雄壮,有着八块腹肌,可见他的力气非常的大,武功在那时候可称得上绝。 而他的母亲,叫颜征在,好像是当时他父亲家的一个侍女。而身为贵族的叔梁纥怎么会跟自己门下的侍女结合呢,错了,是苟合。在《史记》中就有所记载,提到二人是在野外结合而生下孔子。而有人说是叔梁纥强奸了自己的侍女,而颜征在没办法,只好嫁给叔梁纥。叔梁纥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却还老不正经,可以说孔子的出生是一次偶然,就是这次偶然才能够造就一个伟人。 在孔子生下没多久,才3岁的时候,他那高龄的父亲就因年老而去世,而由他的母亲一个人将其抚养长大,可谓是艰辛。

历史上孔子的嫡孙距离孔子的出生,至今已经有2千多年了,并且之后的朝代对他的尊敬,可以说保证了他后代的繁衍。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孔子的后代已经遍布于海内外,早已不局限于我国,达到了了4百多万的人数,而在曲阜居住下来的就有11万,可见孔子的后世子孙数量是极其庞大的,而他的嫡孙已有80多代,也反映出我们对其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嫡孙都是生活在曲阜的孔府,到了宋朝的时候,宋仁宗就下达了一个命令,将孔子嫡孙的封号改成衍圣公,并且世代沿袭下去。给衍圣公还造了一所属于他们的府邸,这一封号是在第46代,然后传到第77代,到了孔德成身上,传承了31代,已经有了1千多年的历史。 第76代嫡孙是孔令贻,他生下来就是个独生子女,并且幼年丧父,年纪轻轻就继承了衍圣公这个爵位。但是48岁的时候,就早早去世,幸好他育有三名子女,其中一名就是孔德成,而孔德成是在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母亲早已怀有他,是一名遗腹子。他比他的父亲还更早继承爵位,在满足百日之后就继承爵位。孔德成自出生以来,就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姐姐一直在孔府居住。 其实在孔子到第77代嫡孙,其中就有三代就离开了曲阜。例如第八代得知秦始皇要来曲阜,被吓的,连夜逃跑,投奔到陈胜的帐下,做了陈胜的军师,后因病逝。第二个是第48代,他奉了皇帝的旨意,就迁居到浙江衢州。 孔子世系介绍“文圣”孔子,在他人生的前半年,郁郁不得志,

关于世祖和世孙的计算方法

关于世祖和世孙的计算方法 在世界各国都有记载家族渊源的家谱,或类似家谱的谱牒。家谱编排血脉延续顺序常用“世祖”和“世孙”等词汇。世,指宗系。 一、世祖和世孙的概念 1、世祖。指祖先,一般有两种含义。 (1)是相对“始祖”而言的先祖称谓,属于认定概念。如果认定甲某人是某一族的始祖,那么他就这一族的始祖,称为第一世祖,简称“一世”;一世祖之子为二世祖,一世祖之孙为三世祖,以此类推。如华夏民族认定炎帝黄帝为始祖,所以炎帝、黄帝皆为一世祖,他们的后代为二世祖、三世祖……这种方法只要认定始祖,就可向下顺序编号,不存在计算的问题。 (2)是相对“父亲”而言的先祖称谓,属于推定概念。如果乙某人要寻找自己的先祖,那么他的祖先根据相隔的代数被称为一世祖、二世祖、三世祖。但是这里世祖的计算有从谁开始算,算到那一代的问题,也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2、世孙。指宗系之孙,也有两种含义。 (1)世袭祖爵之孙(孙子)辈。如)《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康三年》:“四月,庚午,充薨,世子黎民早卒,无嗣,妻郭槐欲以充外孙韩謐为世孙。”胡三省注:“世孙,谓嫡孙承祖父之世者。”这里的“世孙”是一种称谓,不存在计算问题。 (2)辨别辈分的用词。指后代的意思,并非孙子的意思。既然是后代,就存在着计算的问题。 二、世祖的计算方法 关于世祖的计算都是从甲某人往下数,数到哪一代却有不同观点。 1、数到本身上一代。从甲某人往下数到乙某人的上一代,数出多少代,甲某人便是乙某人的几世祖。如唐代开国功臣长孙无忌(594~659)的世系:长孙道生(370~451)——长孙抗——长孙观——长孙稚(?~535)——长孙子裕——长孙兕——长孙晟(551~609)——长孙无忌。从长孙道生数到长孙无忌的上一代长孙晟,共7代。《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正作:“(长孙无忌)七世祖道生,后魏司空,上党靖王”。 2、数到本身这一代。从甲某人往下数到乙某人本人,数出多少代,甲某人便是乙某人的几世祖。同样是唐代史书,《新唐书》就没有用《旧唐书》的计算方法,其《新唐书·赵宗儒传》载:“(赵宗儒)八代祖彤,后魏征南将军”。赵宗儒(746~832)是中唐宰相,他的世系为:赵彤——赵鉴——赵荣——赵德言——赵景——赵敬先——赵骅(?~783)——赵宗儒,从赵彤数到赵宗儒本人,共8代。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孔子世家》。 2. 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 3. 了解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 2.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 2.如何理解文中孔子与弟子关于?吾道非邪?何至于此??的不同对话。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

家谱的格式

家谱的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本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欢愉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诚?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严谨,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凶狠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结合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结合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戆直;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忍耐,什么事不能忍耐?”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喜悦却不过分,忧虑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氏家谱考略

孔氏家谱考略 《孔子世家谱》是孔氏家族总谱,以其延时之长,纂辑之广被誉谱牒之冠,是世界上连续传承时间最悠久,记录最完整,资料最详谨,内容最广泛的家族谱牒。2005年,《孔子世家谱》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 孔氏族谱虽然最早由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刊行于元丰八年,迄今已有九百三十三年,但是孔氏世系早已散见于各种史籍和官方谱碟及孔氏著述。如《左传》、《史记·孔子世家》、《汉书·孔光传》、《后汉书·孔僖传》、《后汉书》太子贤注、《南史·孔愉传》、《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还有被裴松之《三国志注》和刘义庆《世说新语》所引用的《孔氏谱》及唐黄恭之《孔子系叶传》(今已亡佚)。孔氏家学著作《孔子家语》、《孔丛子》记载孔氏家学渊源和世系传承。 这些史料也同时佐证无论官修还是私修均有孔氏家谱历代相承并广泛流传。孔宗翰创刊孔氏族谱就是凭依家传古谱而作。但是此古谱只是记载袭封嫡长一系,所以他感叹“吾族家谱,但次承袭一人,疏略之敝,识者痛之。盖先圣之后,于今千五百余年,世有贤俊,苟非见于史册,即后世泯然不闻,是可痛也。”于是他搜集史料,汇集成册,“用广流传”。从前面史料内容看早期孔氏族谱并非仅仅限于袭封一系,而是记载很多旁系孔氏如《孔氏谱》载会稽孔氏,《宰相世系表》记有下博孔氏。 孔宗翰元丰谱之后,孔氏族谱刊修不断,如:南宋绍兴谱(南宗)、南宋景定谱(南宗)、元大德阙里世系图(北宗)、元天历谱(南宗)、元中兴重立宗支图(北宗)、元至正谱(南宗)、明洪武谱(南宗)、明成化谱(南宗)、明天启谱、清顺治谱、清康熙谱、清乾隆谱、民国谱直至2009年。另有收录孔氏世系和闻达子孙的《东家杂记》、《孔氏祖庭广记》、《阙里志》和《阙里文献考》。 纵览孔氏不同历史时期的家谱,从内容到体例是逐步发展,由简单粗略渐次充实完善,以致成为今日详尽完备的煌煌巨著,不愧为世界谱碟之冠。 下面就从家谱的名称、内容、体例、世系等方面对不同时期的孔氏族谱进行比较以说明孔氏族谱的演变发展脉络。 一、名称 孔宗翰元丰八年所纂孔氏族谱名为《阙里谱系》(一曰《阙里世系》)。阙里为孔氏祖居,所以往往用“阙里”代指孔氏家族或孔氏大宗。根据历代家谱序言可以看到《阙里谱系》一直沿用到元天历二年五十三代孔涛所续修的孔氏家谱(五十四代孔思模《东家举要序》言:“涛公乃祖述练塘旧谱,手编成书,锓梓以传,仍题曰《阙里谱系》。”)元至正五十四代孔思朴再次续修或仍然沿用《阙里谱系》(通议大夫兵部尚书鄱阳周伯琦谱跋云《阙里世谱》恐只是对孔氏族谱的通称,而非实际谱名。) 元延祐三年五十四代袭封衍圣公孔思晦作孔氏宗支图,命名为《中兴重立宗支图》,明洪武八年五十四代孔思模诚恐自己续修孔氏族谱有所僭越,题曰:《东家举要》。明朝成化谱封面题名已脱落,只用标贴曰“孔氏宗谱一本吏房发还毋错”,或其谱名为《孔氏族谱》。因其续修者未有再纂写序跋无从确认。 周洪才《孔子故里著述考》载明朝永乐七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因有孔末后裔企图以伪乱真而再次刻立《孔氏世系》碑。《曲阜志》载明朝六十一代孔承懿续修家谱,名《孔氏新谱》,已亡佚。《阙里文献考·孔氏著述》称“厥后时有増辑,然书只抄录,未有刻本。” 明朝天启二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率六十一代孔弘颙、孔弘颢等刊印族谱,定名《孔氏族谱》。清朝雍正十年六十六代衍圣公孔兴燮与六十五代孔衍淳纂修族谱,依旧定名《孔氏

孔子的资料50字

孔子的资料50字 孔子是个伟人,如何快速地记住他?下面由为大家带来孔子的短篇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简介50字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家世渊源 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为子姓殷商遗民。在商朝,孔氏长支被封为宋公负责商朝历代君王的祭祀。商朝灭亡后,孔氏远祖微子启(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仁”之一)受封于宋,都商丘,奉殷商祀。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即宋厉公),自为宋国上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之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生宋父周(名周,字宋父),周生世父胜(名胜,字世父),胜生正考父(名正,字考父)。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他熟悉商代文献,曾校“商之名颂”。他受君委命,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不

争于人。正考父生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嘉子木金父(名木,字金父)避难奔鲁,定居陬邑(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世为鲁大夫。根据古代宗法制度“五世亲尽,别为公族”,自弗父何让位至孔父嘉已有五代,子孙以嘉字为氏,遂为孔氏。木金父生夷父睪(名睪,字夷父又作祈父),睪生防叔(名失考,为防邑大夫,因号防叔),防叔生伯夏(其字,名失考),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叔梁纥为鲁国陬邑大夫,颇以勇武闻名于时。《左传;襄公十年》载:公元前563年,叔梁纥随诸侯军讨伐伯阳。伯阳虽是个附庸小国,却长于诡计。当诸侯军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之时,伯阳人大开城门,妄称受降。诸侯军不知其诈而争入,军人方半, 伯阳人猛然放下高悬的城门,诸侯军有被拦腰截断、各个歼灭的危险。叔梁纥见势不妙,双手托住千斤城门,呼令诸侯军迅速撤出,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七年后,叔梁纥与大夫臧孙纪同守防邑,被齐军团团围困,众寡悬殊,动弹不得。一天夜里,叔梁纥侦察好敌情,挑选精壮三百,披坚执锐,乘间突围。将臧孙纪送出重围,然后重返防邑坚守。一往一来,如入无人之境(《左传;襄公十七年》)。由于他有谋有勇,遂以武功知名诸侯。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病足,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复娶颜徵在,时叔梁纥已六十六岁,而颜徵在还不到二十岁,遂生孔子。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

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 导读: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

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国学三圣孔子传说故事

国学三圣孔子传说故事 孔子是国学三圣之一,关于他的传说,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国学三圣孔子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国学三圣孔子传说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晚年与颜氏女徵在结婚而生孔子。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3岁丧父,受教于贤母徵在。15岁立志于学。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叔来学礼,从此,孔子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离鲁至齐。齐景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婴等人的阻挠。不久孔子返回鲁国,开始整理诗、书、礼、乐,并扩大教育事业,弟子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10年),孔子被任为中都宰,颇有政绩,“一

年,四方皆则之”。于是,由中都宰迁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临事兵礼并用,鲁国取得了胜利,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后摄行相事,“堕三都”、抑三桓。孔子计划失败后,乃借口“燔肉不至”,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时孔子55岁。自此,孔子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其间虽“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 孔子回到鲁国,时年已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集中精力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也较可靠。 在孔子哲学中,最高范畴是天,天是人事的最高决定者。《论语》中有不少有关的记载。《子罕》记载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据《述而》记载,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时,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不仅认为他的生死由天决定,而且还认为,他的“德”,他担负的复兴文化的使命,也是天赋予的。孔子承认天是主宰,认为有天命存在,认为天命决定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兴衰治乱。孔子在相信天命的同时,对周时盛行的通过卜筮探求上天意向的作法持否定态度,并且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人们应该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该消极服从天命,放弃自己的努力。因而他特别强

孔子家族世系表

孔子家族世系表 一、孔子家谱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曾、颜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 二、世系 卌七世祖黄帝轩辕氏 卌六世祖少昊金天氏(玄嚣) 卌五世祖蟜极 卌四世祖帝喾高辛氏 卌三世祖契 卌二世祖昭明 卌一世祖相土 四十世祖昌若 卅九世祖曹圉 卅八世祖冥 卅七世祖振(王亥) 王恒 卅六世祖上甲微 卅五世祖报乙 卅四世祖报丙 卅三世祖报丁 卅二世祖主壬 卅一世祖主癸 三十世祖商王成汤(太乙) 廿九世祖太丁商王外丙商王仲壬 廿八世祖商王太甲(太宗) 廿七世祖商王沃丁商王太庚 廿六世祖商王小甲商王雍己商王太戊(中宗) 廿五世祖商王仲丁商王外壬商王河亶甲

孔氏族谱的辈分说明

孔氏族谱的辈分说明 孔氏家族,作为“天下第一家”,是由同一始祖孔子繁衍下来的一个庞大家族。其中,衍圣公是孔子的嫡系后裔,世袭公爵,在家族中是大宗;其余旁系等则为小宗。 随着孔子后裔的不断繁衍,为数益众。为便于管理,在孔氏家族内部建立起了一整套组织系统。最初曾分为“五位”,后又分为“十二派”,到明清两代,发展到高峰时期,又增为60户。每户设有户头户举一至三人。清代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六十户户头户举点名清册》中一一列举了60户的名称,诸如:大宗户、道沟户、终吉户、栗园户、泗北户……等等。 这60户孔氏家族各设族长一人,负责管理全部孔氏族人,另设林庙举事一人辅佐族长。族长是由衍圣公在孔氏族人中检选的,在家族中德高望重,辈长年高。孔氏族人把族长的办事处叫做“族长衙门”,“族长衙门”和“知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合称“孔府四衙门”。60户的户头户举则是“每户族众表率,必得老成持重,心地明白,衣冠整齐,为本户所钦服者,始克充选。” 曲阜的孔氏家族自分为60户以来,至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修谱时,仅在谱的人数就多达2万多人,每户约有数百人不等,人数多的达千人以上,只有极少数户为数十人。孔府还要给族长约十

大亩土地作为养赡,户头户举也拨给二、三大亩作为养赡,外地的户头户举则“各赐衣巾,赏给劄付”。 孔子的家乡在曲阜,对于所有迁居外地的孔氏族人,均称做“流寓户”。孔氏的流寓户经过多年来的迁徙,已遍及全国,他们分布于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广西、福建、河北、安徽、岭南、湖南、山西、甘肃、吉林、青海、陕西、黑龙江、云南、贵州、湖北等20余省。这些流寓户在异地一般都是聚族而居。 孔氏家族还有一条规定,就是不准随意取名,要严格按照皇帝赐给的行辈取名。孔府曾专门颁布过《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别长幼。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居连数百里。岂唯目不能偏识,而且耳不能遍闻。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无表字则称谓不论。在前业经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