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第七章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第七章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第七章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意义和任务

林地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是水分、养分供给的基质。通过加强林地管理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幼林抚育--造林后到郁闭以前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这一阶段对幼林的成活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今后速生打下基础。

主要矛盾是:幼树个体和外界环境的矛盾。

幼林抚育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于水、肥、光、热各方面的要求,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使幼林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包括林地管理和林木管理

第一节林地管理

一、松土除草

是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作用

在于疏松表层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土壤保水性和通透性,促进微生物活动,促进分解。在水分方面有双重作用,干旱区有保墒蓄水,水分过剩区有排水减少反碱作用。

除草的作用:主要是清除与幼林竞争的各种植物。

◎造林初期的幼树抵抗力弱、竞争力差,林地杂灌生长旺盛与幼树争水分、养分;

◎杂灌根系发达,盘结在土壤中,影响幼树根系的伸展;

◎茂密的杂灌使幼树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而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板结的土壤空隙度小,蓄水保水功能很差,遇水不易吸收,干旱蒸发量大,造成林地干燥,松土切断毛细管,土壤空隙度增加,减少蒸发,提高蓄水能力。

◎被清除的杂草灌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所以,除草除灌松土是幼林抚育中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二)年限、次数和时间

年限:从造林后开始到幼林郁闭为止,连续进行数年,一般3~5年(造林技术规程)但树种不同有差异,如杨3年,水曲柳等4年,松类5年(还要看具体气候和造林目的)。

次数:以造林地气候、立地、树种、年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每年1~3次。

时间:以杂草特性、树种特性、土壤水分、养分来决定,一般造林头1-2年每年2次,时间5-6月 8月下旬-9月;以后每年一次,直至郁闭,时间5-6月。一般视杂灌生长情况和劳力情况,但杂草种子成熟前必须进行。

注意:除去的杂草灌木要铺盖于幼树周围的地表,林地上散生的阔叶树幼苗要保留,有价值的阔叶树要加以培育。

(三)方式和方法

1.方式

因整地方式不同有三种。全面除杂松土、带状除杂松土和块状除杂松土,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深度:以幼林生长状况、年龄和土壤条件而定。

总原则:是里浅外深;小树浅,大树深,沙土浅、粘土深;湿土浅,干土深。

要求:松土要细致、不伤幼树,做到

一培:将锄松的土培到根部

二净:杂草除净、石块拣净

三不伤: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

一般松土除草的深度5~15㎝必要时可加深20~30㎝。研究证明适当加深有利于加深土层,增强通气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和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2.方法:主要有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等。目前我国主要用手工和机械化除草,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因此应大力提倡化学除草。

2.1 除草剂的分类

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化学结构分无机化合物除草剂和有机化合物除草剂;按作用分有选择人性除草剂和灭盛性除草剂;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分内吸型和触杀型除草剂;按使用方法分茎叶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等。

2.2 除草剂的原理

主要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阻碍光反应和暗反应来抑制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等。

3.3 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P-257

3.4 药剂的残效性和淋溶性…………………………………P-258

3.5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有三种: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和树干处理法等。

二、灌溉与排水

(一)灌溉的意义

(二)合理灌溉

1.灌溉时期:是否需灌水要从土壤水分状况和林木对水分的反应来决定。还要看年龄、土壤种类、树种等。

2.灌水的流量和灌水量:流量要适宜,不宜过少和过大;灌水量随树种、林龄、季节、土壤不同而不同,一般要求灌水后土壤湿度要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湿土层达到主要根群分布深度,幼树根群分布一般50㎝深,每次灌水量需450~600m3/hm2,成年树根群深达100㎝,灌水量750~1050m3/hm2

(三)灌溉水源

引水灌溉,人工集水和井水灌溉三种。

(四)方法:

漫灌:工效高,但废水,平地用。

畦灌:应用方便,灌水均匀,节水,但要求作业细致,投工多。

沟灌:利弊介于漫灌和畦灌之间。

节水灌溉:美国、以色列等国家采用的用水少、水分利用率高的先进的灌水技术。

节水灌溉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三种

微灌:滴灌、雾灌、渗灌小管出流灌溉、微喷灌。

(五)排水

1.意义

2.时间和方法

三、施肥

林地施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林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在80年代,对杉、桉、杨、国外松、泡桐以及Ⅰ-214杨和Ⅰ-69杨的施肥研究较系统,90年代对杉、桉、欧美杨、国外松、马尾松的适生地区进行优化施肥研究。

(一)施肥的意义

1.必要性:

◎在林地大多比较贫瘠、肥力不高、难以长期满足林木生长的需要;

◎因连续培育纯林,林内各种营养元素极度缺乏,地力衰退,理化性质变坏;

◎自然或人为原因桂冠土壤的苦落物减少,营养流失约严重;

◎主伐、清理造成有机质大量受损;

林地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幼林营养状况,促其速生丰产。这是促进林木结实的有效措施。

2.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生长过程中林木需要吸收多种化学元素,参与代谢活动和形成结构物质。根据需要量的大小可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

大量元素:碳、氢、氮、氧、磷、钾硫….等

微量元素:铜、锰、锌、钼、硼.....等。

碳、氢、氧占植物总体重的95%并从空气和水中吸收,其他占4%;氮、磷、钾需要最多并从土壤中吸收,而这些元素土壤中较少,因此人们这3种元素做施肥,病程施肥三要素。

(二)林木营养诊断法

林木营养诊断法――是预测、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的一种综合技术。

1) DRIS法――诊断施肥综合法

2)叶片营养诊断法

3)土壤分析法

4)缺素的超显微结构诊断法

一般:

用材林(生产枝叶、木材)施N肥为主

经济林(生产果实)施P肥为主,同时要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埋青肥地。

鉴于目前我国林业生产现状,只能对小部分农田防护林、四旁林及部分经济林进行施肥。大面积的荒山造林,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常用肥料

1.有机肥料:是以含有机物为主的肥料,如堆肥、厩肥、绿肥、粪类…等。

特点:

2.矿物质肥料:又叫无机肥料,包括化学加工的化学肥料和天然开采的矿物质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微肥等。

特点:

3.微生物肥料(日本人80年代初研制的):是含有大量活的微生物的一类生物性肥料。本身不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是以微生物的活动来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发挥土壤潜在肥力,刺激植物生长。

有不同的分类法:

安作用机理分:固氮菌、根瘤菌、磷化菌和钾细菌等。

按微生物种类分:细菌肥料、真菌肥料,放线菌肥料、固氮蓝藻肥料等。

(四)施肥的士气和方法

1.施肥时期:有施肥时间和时期之分,时间一般春秋好些,速效肥最好在旺盛生长期前进行;而施肥期可分幼年期施肥、中龄期施肥、近熟期施肥等。不同的发育时期对肥料的要求是不同的。

2.施肥量:一般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土壤肥力、林龄、肥料种类来确定施肥量。施肥前弄清不同土壤上树木对肥料的需求,再进行施肥。

(见表2~我国杨树有机肥施肥量以7500~15000㎏为宜。化肥每株硫酸铵100~200g。

3)。

3.氮、磷、钾的比例:N:P:K=67:7:26

(五)施肥方法

方法主要有基肥和追肥之分。

1)基肥:是在造林前将肥料施入土壤中的方法。要求深施一般15~20㎝。

2)追肥:有撒施、条施(沟施)灌溉施肥和根外施肥等。

(六)稀土在林业中的应用

是一种地壳中的自然生成物,82年开始用于林业上。具有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作用,经济林(核桃、苹果、枣、梨、杏)可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四、栽种绿肥作物及改良土壤树种

可提前播种也可同时播种。可明显的改善土壤肥力。

第二节林木抚育管理

内容:包括修枝、摘芽、和除蘖等技术。

目的:为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林木质量。

在森林抚育采伐中,都以疏开林分,调节林木之间关系为共同点,而人工整枝不是调节林木之间的关系,而是在选定的培育木上进行抚育的一种措施,把林木培育成年轮均匀、通直、圆满、少节和无节良材。

自然整枝:在自然状况下,林木下部枝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枯死、脱落的现象。

人工整枝:人为地除去树冠下部的枯枝及部分活枝的抚育措施。

林木修枝分两种:

一是干修,是去掉枝干下部的枯死枝;

二是绿修,是去掉部分活枝。

一、修枝的意义

我国地域广大,四旁林和集体林多,加之农村燃料短缺,树种种类多,树形多样,具备开展人工整枝的条件,群众自发性的整枝较为迫切。人工整枝是一项重要的林木抚育措施。为了培育年轮宽、均匀、通直、圆满,少节、无节良才必需进行修枝。

(一)提高木材的材质:因为可消灭木材的死节,减少活节,增加木材中的无节部分。

节子:木材普遍而有重要的缺点:

1 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

2使木材纤维倾斜,降低木材强度,

3 硬度大会使剧刨加工困难

4 板材中,干燥时死节松弛脱落,形成空洞

定期修枯枝,即干修--减少死枝(节)

修活枝,即绿修--减少死枝(节),减少活枝(节)。

(二) 增加树干的圆满度

上部同化物质积累,切口上方树干生长量增加,圆满度增加。

下部同化物减少,切口下方树干生长量下降。

修活枝后,树干上部接近树冠部位的直径生长增加。同化物质从树冠向下流经树枝切口时,不能直接通过,必须绕过切口之间的狭窄区域往下运,影响同化物质运输速度,造成切口上部同化物质积累,而下部却减少。

(三) 提高林木生长量

如修除树冠下部受光照差的纸条,修掉妨碍主干生长的竞争枝,大侧枝以及活枝,则使林木的高生长和直径生长都有增加。

因为是使树体营养集中于主干生长的结果。

一般说阔叶树种优于针叶树种;立地条件好,效果显著;立地条件差,往往使林分生长量下降;幼龄林效果好(因为生长旺盛,恢复快)

(四) 改善林内通风透光状态及林木生长条件:减少发生树冠火的危险性,减少雪压和风害。

(五) 提供"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增加收益。如刺槐、旱柳等修下来的枝可做饲料、肥料。

二、林木修枝的理论基础

树木的自然整枝特性、分枝习性及其生理特性是修枝的理论基础。进行整枝首先需要掌握林木人工整枝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林木下部枝条枯死的原因

树冠下部枝条上所着生的都是阴叶。

①由于光照不足,影响叶子的同化作用,造成营养贫乏,妨碍枝条的生长。②由于含水量

降低,造成枝条干缩,使枝条同树干的水液输导组织失去联系,促使枝条逐渐枯萎。——这就是主要原因。

(二)自然整枝过程和树节的形成

无论林木、四旁树、随着树木增大,树冠形成卵圆形,居于树冠中上部的枝条,生命力旺盛,保持顶端生长优势;居于树冠下部的枝条,生活力下降,变得纤细,直至枯萎脱落。

自然整枝有3个过程,即枝条枯死,枝条脱落和死枝残桩为树干所包围。

枝条枯死:其速度与林木年龄有关:油松始于10年生,最快10-15年和15-20年。

与密度有关:林分愈密,自然整枝愈早,枯枝的直径也较小。

与树种遗传特性有关:同一林分,优势木枝条粗,自然整枝慢,相反,被压木自然整枝快。

枝条脱落:是由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综合因素促成的。

①真菌、昆虫寄生于枯枝--腐朽脱落

②暖和潮湿气候加速脱落

③树种特性:针叶树种:死枝松脂多,不易腐蚀脱落;(自然整枝不良)

阔叶树种则相反,树枝直径粗的不易脱落;直径细的易脱落,有的留一残桩。

死枝残桩被树干所包被:枯死过程较长,且枝条脱落后,留下长短不一的枝桩,枝桩慢慢被加粗的木质部所包围,死桩变成与生活的木质部不结合的硬节--节子。

三、林木修枝技术

过去:只修除下部的枯枝和弱枝。

现在:修除粗大的侧枝、徒长枝和竞争枝,短截虚弱的顶梢——达到控侧促主,延长主轴、培养无节高干良材。如合轴类树种(白榆等)的大头修枝法。

不同树种不能用同样的整枝方法。一般的做法是

通则:量少(一次修枝强度)

次多(不要一次修成)

先死(先整死枝条)

后弱(后修生活衰退的绿枝)。

近年来,对一些阔叶树采用整形修枝法--修除徒长枝和竞争枝,短剪细弱的顶梢以抑制侧枝发展,促进主枝生长。

(一)修枝林分和林木的选择:整枝应在有价值的林分和立地较好的林份中进行。

生活力旺盛,修枝后伤口能很快愈合。反之,则难以愈合,以形成节疤,影响材质。

(二)修枝的开始年龄和林木的选择

1.开始年龄:一般林分充分郁闭、林冠下部出现枯枝时开始,但合轴类树种(如白榆等)为控侧可提前开始(第2-3年)。具体的时期因树种、立地和经济条件而异。如四旁树,防护林等,有集约经营条件实施开始期早,强度小。。

2.间隔期:是两次整枝中间的年限。

针叶树:第一次整枝后又出现1~2两轮死枝后进行第二次整枝。

阔叶树:一般2~3年,早期的整枝应利于控侧促主。

整枝高度:视培育的材种而定,一般修到6~7m高度;造纸、胶合板修到4~5m;特殊材可高10-13米

(三)修枝季节:以早春或晚秋为宜,因为树液停止流动或尚未流动,伤口伤流少,不影响生长,能减少木材变色现象,也是劳力充足的季节;萌芽力较强的树种也可夏季修枝,如杨、榆等。

(四)人工整枝的强度:一般是用整枝高度与树告之比或用树冠的长度与树高之比(冠高比)作为修枝强度的常用指标。

整枝高度或树冠长度(冠高比)

弱度 1/3 2/3(仅修去枯枝,对林木生长影响不大,不易腐朽,但对减少节子作用较小。)

中度 1/2 1/2

强度 2/3 1/3

整枝强度因树种、年龄、立地和树冠发育情况不同而不同。如耐荫树和针叶树冠高比要大一些;喜光、落叶阔叶树、速生树要小些;幼年期要大,随年龄增大而而减小;立地好冠高比可大些。

(五)人工整枝切口的愈合

干修:切口的愈合与天然整枝相同,但枯枝去掉及时,整枝速度加快减少死节。

绿修:伤口周围露出的树干形成层和皮层的薄壁细胞,分裂长出薄壁的愈合组织,逐渐扩大把整个切口封闭起来。

1.切口愈合的速度:伤口愈合时两侧D生长,对切口侧面压力不断增加,但对切口上缘和下缘压力仍然不变。

两侧的组织增长最快,上面的次之,下面的最慢。

2.切口位置:

平切:贴近树干修枝。

伤口面积大,但愈合快,消除死节,技术要求高,适用于大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

留桩:就是修枝时留桩1-3cm,

操作简单,不易损伤树皮,伤口面积小但愈合慢,造成死节。

斜切:切口上部贴近树干,下部离干成45度角留桩,成一小三角形。

3.愈合能力:切口愈合快慢受树种、切口位置、立地、林木的生活力、枝条粗度和庇荫情况等的影响。如:阔叶树种强于针叶树种;树冠中、上部愈合快(营养物质多);立地条件好的愈合快;幼龄林愈合快。

四、摘芽

是修枝的一种变形作业,即在侧芽较大,芽尖呈绿色时,把芽摘掉以省去以后整枝的一种方法。

1.能培育出无节高干良材,促进高生长。

2.增加树干圆满度,缩短优良材种的培育期。

3.简单易行,省工省力,伤口容易愈合,又不消耗树体养分。

适宜的树种:多数树种均可摘芽,但最适合于针叶树和有明显中心干的树种。

时间:一是春季芽萌动至尚未抽梢发叶时抹去,二是夏季生长旺盛期。

五、除蘖

根据萌生条着生部位的不同可分根株萌蘖(白桦、栎类)和根蘖(杨、枣、榆)。

根株萌条:从伐桩上或根颈处的萌生条;

根蘖:从树根上产生的萌条,是根上的不定芽形成的根蘖条。

第七章 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第七章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意义和任务 林地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是水分、养分供给的基质。通过加强林地管理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幼林抚育--造林后到郁闭以前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这一阶段对幼林的成活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今后速生打下基础。 主要矛盾是:幼树个体和外界环境的矛盾。 幼林抚育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于水、肥、光、热各方面的要求,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使幼林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包括林地管理和林木管理 第一节林地管理 一、松土除草 是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作用 在于疏松表层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土壤保水性和通透性,促进微生物活动,促进分解。在水分方面有双重作用,干旱区有保墒蓄水,水分过剩区有排水减少反碱作用。 除草的作用:主要是清除与幼林竞争的各种植物。 ◎造林初期的幼树抵抗力弱、竞争力差,林地杂灌生长旺盛与幼树争水分、养分; ◎杂灌根系发达,盘结在土壤中,影响幼树根系的伸展; ◎茂密的杂灌使幼树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而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板结的土壤空隙度小,蓄水保水功能很差,遇水不易吸收,干旱蒸发量大,造成林地干燥,松土切断毛细管,土壤空隙度增加,减少蒸发,提高蓄水能力。 ◎被清除的杂草灌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所以,除草除灌松土是幼林抚育中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二)年限、次数和时间 年限:从造林后开始到幼林郁闭为止,连续进行数年,一般3~5年(造林技术规程)但树种不同有差异,如杨3年,水曲柳等4年,松类5年(还要看具体气候和造林目的)。 次数:以造林地气候、立地、树种、年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每年1~3次。

幼林抚育管理[精选.]

幼林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通常是指在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阶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恢复(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林木在一生中,这是个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速生丰产关系极大。同时这个阶段的幼林基本上处于散生状态,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矛盾。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成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优良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林抚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应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灌木对幼林的竞争。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如除蘖、平茬、间苗及修枝等,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成林。 过去由于对人工幼林抚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一些经济条件限制,不少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很低,缺乏及时的细致抚育,以致严重地影响了造林成效。据统计,全国历年造林保存率仅30%左右。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必须贯彻“造管并举”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广先进经验,把我国幼林的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第一节幼林的土壤管理和保护 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虽因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松土、除草、灌溉、施肥、幼树管理、林地间种和幼林保护等。 一、松土、除草 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和底层土壤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有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 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灌木对于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草灌对幼树的危害。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不仅与幼树争夺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而且有些杂草(如冰草)还能分泌有毒物质影响幼林生长。一般杂草的蒸腾系数较大,尤其在生长旺盛的季节,由于它们的大量耗水,致使幼树生长量明显下降。此外,杂草地上部分不仅遮蔽幼树影响光照,而有由于草灌藤蔓的压抑攀缠,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死,同时也易因此而使幼林遭罹病虫为害。因此,及时清除杂草灌木是幼林顺利成活和迅速生长的一项基本条件。 除草、松土一般可同时进行,但在湿润地区或土壤水分条件充足的造林地上,也可以单独进行除草(割草),而不进行松土。在杂草灌木繁茂的林地上,应先除草割灌,然后松土,并挖去草根及灌木树兜(根桩)。 除草松土的个限应根据树种、造林地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和经营强度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进行幼林全面郁闭为止,大约需3—7年。但在土壤水分充足的造林地上,也可以进行动幼树高度超大型过草层高度时为止。 除草、松土的季节和次数,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和幼树生育特点综合考虑确定,要生物和经济效果兼顾。一般地说,造林初期幼林抵抗力弱,抚育次数宜多,后期逐渐减少。例如,头1—2年,每年2—3次,第3—4年,每年1—2次。除草松土和了节,应根据幼树年生长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总体概述 本项目工程为: 工程建设单位: 工程地点:。 该项目实施后对生态环境有所改变,改善自然条件具有长远意义,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程内容 该项目施工面积共5000亩,全部为森林抚育。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3)、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 1)《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2010]113号); 2)《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和<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的通知》(林造发[2010]20号); 3)《韶关市林业局、财政局关于转发<广东省2010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韶林[2010]148号); 4)《森林抚育规程》,GB/T15871-2009;

5)《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 2、施工项目组织架构 (1)项目部决策层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组成。 (2)项目经理对本合同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全面责任,并直接向业主和本单位负责,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部经理分管施工管理和技术工作。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技术方案、重大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同时负责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管理,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3)项目部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下设5个班组,即工程作业组、工程技术组、质检安全组、物资组、财务组。 (4)工程作业组:负责抚育现场的施工作业管理,包括人员组织调配、作业进度控制、安排和现场作业工效监管等。 (5)工程技术组:承担工程技术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各种技术文档及工程技术事务,下设测量队负责工程测量、校核、检查及竣工资料整理。负责组织工地现场调度指挥、协调督促检查施工计划完成情况,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干扰,根据月计划制定并下达旬、日作业计划,收集日完成量报表、记录施工日志等职能。 (6)质检安全组:监察和督促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事务及各阶段的工程质量验收。 (7)物质组:负责施工车辆的运行、管理、维护;苗木供应、计划管理、物质、材料的供应。 (8)财务组:设经营预算人员承担合同管理、价格调整、计划的实施和管理、支付申请、统计结算、拟定经营规划等工作;设专业财务人员负责工程财务管理;并负责劳资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对外接待、日常生活和保障等职能。 3、施工目标质量管理制度

中幼林抚育的技术要点

中幼林抚育的技术要点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现有中幼林面积15.7亿亩,占林分总面积的67%。由于存在“重造轻管、重封轻抚”的思想观念以及抚育资金十分匮乏等原因,后期抚育管理工作滞后,造成部分山林藤蔓丛生,中幼林长势衰弱,有害生物危害严重,林相单一,出现成林不成材,蓄积量偏低的现象。如不及时加以抚育,不仅延长成林时间,更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绿化造林成果将毁于一旦。 中幼林抚育包括林地抚育和林木抚育两个方面。林地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灌溉与排水等。林木抚育主要采取劈抚、修枝、间伐等方法,去除演替早期的植物种类,有目的地留培较多的乡土顶级群落树种及珍贵用材树种。抚育间伐时,遵循林木生长规律,以林分郁闭度为主要指标,参考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林木高径生长等情况,对林分分化明显,郁闭度在0.8~0.9的林地优先安排间伐,间伐后清除林内杂草灌木,及时封山育林。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松土除草 目的:除草是为了排除杂草灌木与新栽幼树对水、肥、气、热的竞争,因为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与幼树争夺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并且可能使幼树窒息死亡。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和底层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 方法:除草松土的年限应进行到幼林全面郁闭,至少应进行到幼树高度超过草层高度为止。除草松土的季节应在林木生长的高峰期来临之前,即每年的5—6月和8—9月。 割灌 目的:劈除培育目的树种周围的杂草、藤蔓和灌木,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中幼林生长。 方法:割灌一般在林分基本郁闭、不宜进行松土除草的中幼林中进行。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提倡使用割灌机。 林内间种 目的:在林地上引种具有固氮能力的绿肥作物和改良土壤树种,能够与幼树相互促进生长,经过细致的抚育管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减少杂草滋生,对林木的生长十分有利,可以达到以耕代抚、以副促林的目的。

人工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人工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摘要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生态移民等大绿工程在原州区的实施,在突显绿化美丽原州的同时,也出现了树木缺乏修枝抚育管理的问题,因此加强中幼林抚育是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和质量,加快后续资源培育的重要手段,是森林经营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松土除草、灌溉与施肥、幼林补植、修枝、间伐等方面总结了人工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天保、生态移民、大峁梁流域、福银高速公路绿化、贺家湾水源地保护、须弥山旅游线路绿化、北部农田林网、长城梁生态农业科技园、镇区绿化和新农村建设绿化以及对打造了古雁岭城市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绿化快、见效明显的重点、亮点工程在原州区相继实施。在突显美丽原州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原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组织广大林业职工、护林员并催用人员,对银平公路三营至开城段的退耕还林75 km的针阔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使之尽快成材并发挥效益。 1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是中幼林抚育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松土可以切断保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疏松土壤,可改善土壤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除草是为了解决苗木同杂草、灌木争夺水分、养分、光照的矛盾。人工林的松土除草必须连续进行几年,一般情况下,松土除草要郁闭为止,进行3~5年。一般造林当年就要松土除草,第1~2年3~4次,第3~4年2~3次,第5年以后1~2次,以后再根据灌草及林木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要松土除草。时间通常为春、夏2季,正是树木生长季节,也是草灌茂盛、危害最大的时期,雨后天晴或烈日下及时除草,效果较好。秋季除草要在草灌结籽以前,以减少翌年草灌滋生[1-2]。松土除草必须细致地进行,不要损伤树木。做到冠(幅)内浅灌(幅)外深,坡地浅平地深,造林第1年浅,以后逐年加深。一般以5~20 cm 为宜。由于作业任务繁重,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机械抚育。此外,也可以采用除草醚、百草枯、扑草净等化学药剂除草,此种除草方法,只要药剂选择得当,使用方法正确,化学灭草工效高、成本低,有利于树木生长,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营林措施,但污染严重,要慎重使用。 2 灌溉与施肥 在少雨或干旱地区造林,灌水是保证幼树成活,促进幼林生长的有效措施。主要用于培育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施肥是林地增施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林木生长量,促进林木提早郁闭的有效措施。大面积退耕还林等工程无需施肥。 3 幼林补植

幼林管护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3017539.html, 幼林管护措施 作者: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第19期 摘要:在造林幼林阶段中,由于植株幼小,尚未形成群体,因而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 力较弱,如不及时抚育管理,就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本文从土壤管理,幼林管理、补植、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幼林抚育管理具体措施。 关键词:土壤管理;幼林管理;补植;保护 人工林的幼林阶段是指从种植到郁闭以前这段时间。在幼林阶段中,由于植株幼小,尚未形成群体,因而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抚育管理,就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只有加强抚育管理,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因此幼林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质最重要的一环。幼林的抚育管理,是为调节幼林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措施包括土壤管理,幼林管理、补植、保护等。 1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松土除草、灌溉施肥、林农间作等。 1.1 松土除草(中耕除草) 松土和除草这两项工作,常结合在一起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仅以某一项为主。松土的目的是疏松土壤减少地表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并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以促进根系发育。有时松土与培土相结合,培土可加厚根际土层改善幼树周围土壤的养分条件、排水防止冻拔 害,有的树种如杉木培土还可抑制萌蘖。除草的目的主要是清除杂草,减少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消耗,解决幼树与杂草争光、水、肥的矛盾。 人工林的松土除草必须连续进行几年,一般情况下松土除草要进行到幼林郁闭为止。在培育速生用材林及经济林时,松土除草要长期进行,不以郁闭为限。在一年内松土除草的时间和次数,视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而定。一般说,造林的当年就要松土除草,第一、二年2—3 次,第三、四年1—2次,以后视杂草及林木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还要松土除草。至于松土除草的时间,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在一般情况下,松土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季节进行,这样才能消除杂草对水分、养分的争夺,利于幼树生长。长期荒芜、杂灌较多的幼林地,应避免在炎热干旱的季节进行,防止幼树因受突然的曝晒而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引起死亡。 1.2 灌溉与施肥 灌溉和施肥是改善林地土壤水肥状况的积极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是有前途的。(1)灌溉在少雨、干旱地区造林,通过灌溉可补给土壤水分,加速有机物分解,提高肥力,且使土

幼林抚育技术措施设计

幼林抚育技术措施设计 1.人工修枝 1.1人工修枝的目的 消灭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改善林内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减少树冠火、雪压和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病虫害蔓延。 1.2人工修枝的对象 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幼林中进行,重点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 1.3人工修枝的开始年龄、间隔期和季节 人工修枝的开始年龄:林冠郁闭,树冠下部出现枯枝时开始人工修枝。顶梢生长弱的阔叶树造林后2—3年开始人工修枝。 人工修枝的间隔期:针叶树在前一次人工修枝后出现两轮死枝时再次人工修枝。阔叶树的间隔期为2—3年。 人工修枝的季节:早春或晚秋。萌芽力强或有伤流现象的树种在生长季人工修枝。 1.4人工修枝方法与技术关键 方法:对选定培育木进行适度修剪,除去树干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人工修枝的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技术关键:

1、在贴近树干平切修枝。 2、修枝时期和方法应有利于伤口愈合,不撕裂树皮。修枝的时期应选择在早春或晚秋,树液没有流动时进行,采用平切的方法,注意不要撕裂树皮。 3、修枝的强度对林木生长会有强烈影响,因此,应控制好修枝强度。修枝强度以保持冠高比为1︰2为宜,切忌单纯为了获取薪材而过度修枝,使同化作用面积锐减,林木高径生长呆滞,并使林地强度透光,从而导致杂草滋生,林地条件恶化。 4、幼龄林人工修枝的高度不得超过树高的1/3。 5、修枝后,必须及时将树枝清出林地,严防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2.割灌除草 2.1割灌除草的目的 劈除培育目的树种周围的杂草、藤蔓和灌木,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幼林生长。 2.2割灌除草的方法 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劈除培育目的树种周围妨碍林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作业时,要注意保护珍稀濒危树木,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提倡使用割灌机。割灌除草后应及时将作业中产生的杂物清出林地。

苗木抚育管理

苗木抚育管理 1 遮荫、降温保墒 遮荫可使苗木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可降低地表温度,防止幼苗遭受日灼危害,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减少土壤和幼苗的水分的蒸发,同时起到了降温保墒的作用。 遮荫的方法一般可用苇帘、竹帘设活动荫棚,帘子的透光度衣当地的条件和树种的不同而异,一般透光度一般以50﹪~80﹪较宜,荫棚一般高40~50cm,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左右进行放帘遮荫,其他早晚弱光时间或阴天可把帘子卷起,苗木受弱光照射,可增强光和作用,提高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2 间苗和补苗 间苗是为了调整幼苗的疏密度,使苗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保持一定的营养面积,空间位置和光照范围,使根系均衡发展,苗木生长整齐健壮。 间苗次数应苗木的生长速度确定,一般间苗1~2次即可。速生树种或出苗较稀的树种,可行一次间苗,即为定苗。一般在幼苗高度达10cm左右时进行间苗,对生长速度中等或慢长树种,出苗较密的,可行两次间苗,第一次间苗在幼苗高达5cm左右时进行,当苗高达10cm左右时再进行第二次间苗,即为定苗。间苗的数量应按单位面积的产苗量的指标进行留苗,其留苗数可比计划产苗量增加5%~15%,作为损耗系数,以保证产苗计划的完成。但留苗数不宜过多,以免降低苗木质量。间苗时,应间除有病虫害的、发育不正常的、弱小的劣苗以及过密苗。 补苗工作是补救缺苗断垄的一项措旆。是弥补产苗数量不足的方法之一。补苗时期越早越好,以减少对根系的损坏,早朴不但成活率高,且后期生长与原来苗无显著差别。补苗可结合同苗同时进行,最好选择阴雨天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以减少强光的照射,防止萎蔫。必要时在朴苗后进行一定的遮荫,可提高成活率。 3截根和移栽 一般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进行截根。截根深度在5~15 cm为宜。可用锐利的铁铲、斜刃铁或弓进行,将主根截断。目的是控制主根的生长,促进菌木的侧根、须根生长,加速苗木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同时也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适用于主根发达,侧根发育不良的树种,如核桃、檬栎类、梧桐、樟树等树种。 结合间苗进行幼苗移栽,可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对珍贵或小粒种子的树种,可进行苗床或室内盆播等,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再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移植,移栽的同时也起到了截根的效果.促进了僵4根的发育,提高苗木质量,幼苗移栽后应及时进行灌水和给以适当遮荫。 4中耕除草 中耕即为松土,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层,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保水蓄水能力,促进土壤空气流通,加速微生物的活动和根系的生长发育,中耕除草在苗木抚育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养分的消耗,减免病虫害的感染,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中耕和除草二者相结合进行,但意义不同,操作上也有差异。一般除草较浅,以能铲除杂草,切断草根为度;中耕则在幼苗初期浅些,以后可逐渐增加达10 cm左右。在干旱或盐碱地,雨后或灌水后,都应进行中耕,以保墒和防止返碱。 5灌水与排水 水分在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苗木对营养的吸收都与土壤的湿度有关。灌水和排水就是调节土壤湿度,使之满足不同树种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 出土后的幼苗组织嫩弱,对水分要求严格,略有缺水即易发生萎蔫现象,水大又会发生烂根涝害,因此幼苗期间灌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灌水量及灌水次数。应根据不同

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

附件2: 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管理,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据《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等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的重点公益林是指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界定的公益林。 第三条重点公益林抚育作业是针对重点公益林中的中、幼龄林,进行的以透光抚育、生态疏伐、卫生伐、景观疏伐等为主要方式的森林经营活动。 第四条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应以形成复层群落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为原则,优先抚育密度过大、结构不良、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的林分。 第五条对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优先安排抚育间伐限额和年度生产计划。 第六条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要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总结成功经验,筛选和组装配套实用技术,提高抚育成效。 第七条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由各级林业部门负责组织,抚育作业设计应由具备丙级以上(含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二章抚育对象 第八条对防护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列为抚育

对象: (一)中龄林郁闭度0.8以上、幼龄林郁闭度0.9以上; (二)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风折等自然灾害,受害木株数达10%以上的林分。 第九条对特用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列为抚育对象: (一)林分密度大,竞争激烈,分化明显,影响人们审美和休闲游憩需求的林分; (二)林木生长发育已不符合特定主导功能的林分; (三)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风折等自然灾害,受害木株数达5%以上的林分。 第十条按照《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2001)中界定的特殊保护地区的公益林,以及其他国家明令禁止人为活动的公益林,禁止开展抚育活动。 第三章抚育技术 第十一条抚育方式 (一)透光抚育 在幼龄林内进行。采取定株、修枝、间伐等措施,间密留疏,去劣留优,栽针补(保)阔,调整林分结构。 (二)生态疏伐 在中龄林内进行。将林木划分为若干植生组,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在每组内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 疏伐作业后,为调整林分的树种结构和层次结构,可根据情况适当补植,形成混交林。

幼林抚育

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 摘要:介绍了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对以往的抚育管理方法进行剖识。从松土除草、水肥管理、林木抚育、幼林补植与保护等方面总结了其措施,以期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幼林抚育管理重要性措施 人工造林不是简单的栽树,而是一种系统的森林培育工程。近几年,林业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各项造林工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的常规造林,造林成活率应达到85%以上;工程造林成活率应达到90%以上。但新造幼林,特别是在造林后的前几年,常常树体矮小,根系入土浅,生长缓慢,易遭各种不良环境因子的侵害,其成活和生长均不稳定。因为造林以后至成活、成林这段时间,林木既受到气候、土壤、植被、病虫鸟兽危害、人畜破坏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又受树木个体或群体之间或树种之间的影响;加之抚育和保护不及时,不仅导致杂草丛生,夺取幼林所需的水分和营养,遮蔽阳光,抑制林木生长,而且还引发病虫害,林地也因草根盘结,使土壤变得十分坚实,土壤的结构和通气保水性能变差,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 1 幼林抚育管理重要性 幼林抚育管理,是指在造林后至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树木是多年生植物,多数树种的幼林阶段生长缓慢,自播种开始,直到苗木木质化,需经过一系列的鸟兽、病虫危害,幼苗出土与其相伴的杂草也发芽生长,杂草数量多而生长快,对幼苗危害极大,植苗造林的苗木,幼苗期是在条件较好的苗圃度过,经起苗、运出、栽植到造林地。立地条件、管理条件和苗圃相差较远,苗木要经过缓苗和适应立地条件的过程,并且幼林生长同时杂草也生长,为了苗木正常生长,必须及时松土除草,进行幼林抚育。通过抚育管理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常言说,“三分造林七分管”,造林容易,管理幼林要困难的多,对于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在过去造林工作中,对抚育管理的认不够,重造轻管,对于忽视造林抚育管理的,即使自然条件很好,但造林成活率也很低。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重视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 相关技术规程明文规定,一般常规造林,造林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一旦按计划实施造林工作后,幼林抚育管理便成了林木生长好坏,以及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关键。如不及时抚育和保护,不仅会导致杂草丛生,夺取幼林所需的水分和营养,遮蔽阳光,抑制林木生长,而且还会引起病虫危害,林地也因草根盘结,使土壤变得十分坚实,土壤的结构和通气保水性能变坏,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幼林抚育是在更新造林后至幼树成林这一期间,通过人为活动改善林木生长发育、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生长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它是更新造林采取的6 基本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快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幼林抚育从土壤管理、林木管护、补植等方面入手,为新造林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促使林木健康生长,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幼林抚育目的是对造林地的土壤及其天然草被、灌木直接进行人为干涉,以改善幼树成活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及时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可清除林地的杂草灌木,减少和林木争夺水、肥、光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状况,保证造林成活,促使幼树良好的生长和迅速达到郁

天然林资源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天然林资源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天然林资源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对天然林进行保护,对其幼林进行抚育管理非常重要,同时对其抚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管理也非常重要,这样能够保证其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更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保证林木的品质做出贡献。 标签:天然林保护;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幼林抚育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对幼林的生存环境进行防护,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其生长环境,同时也能保证其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对天然林资源进行保护,很多的地区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工程,这样也使得天然林资源幼林的种植面积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情况,但是,幼林的树木通常都比较小,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群体,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的不良环境都对其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幼林种植以后,群众对其进行保护的意识也存在着疏忽的情况,在经营方式上都比较粗放,在进行管理上也不系统,这样就导致了造林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为了更好的对幼林进行抚育管理,提高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利用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技术措施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1 幼林管护 幼林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人或者是牲畜对林地造成的破坏或者是践踏情况,因此,在进行管理和保护方面可以实行林地负责人制,将护林人员的责任进行落实。在工作制度方面也可以进行改善,建立必要的工作考核制度,同时在值班记录方面也能够进行规定,对于非常重要的林业资源可以进行值班制,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林业资源不会受到影响。对于幼林地周围生活的人们可以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林木进行保护的意识。 2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的主要目的就是疏松表土,对杂草进行清除,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进行分解和转化的速度,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幼林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很多的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和幼林争夺水、肥、光和热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幼林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杂草通常生命力都非常强,根系也非常发达,这样就使得其在生长过程中对树木的根系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有毒物质,这样对幼树的生长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杂草进行清除的时候,要保证幼林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同时,也要保证松土和除草是同时进行的。 2.1 松土除草的时间和次数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每年都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通常是在每年的六月和九月,因此,在进行松土和除草的时间可以在两个高峰期来临之前,保证其在生长

抚育间伐技术

森林经营技术(项目名称,黑体二号) 模块一林地抚育管理技术(黑体二号字)教学目标(楷体四号) 1、熟悉松土除草的方式方法; 2、认识除草剂的主要类型; 3、掌握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 知识一松土除草(黑体小二号字) 知识导入 林地抚育管理是指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考虑,对有林地(主要是幼龄林地)乃至林业用地的综合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灌溉、排水、林地间作、保护林地凋落物等。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供给林木水分、养分的来源。我国林地多为山地、丘陵、海涂、滩地、平原沙地、盐碱地,土壤的质地、结构、理化性质良好的不多,林木生长环境较差。因此,要通过林地抚育管理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和林地的利用率,通过林地的抚育管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通过林地抚育管理,可在林下间种养地作物,提高经济效益。 1.1松土除草的作用 ……………………… 1.2松土除草的一般方式方法 ……………………… 1.3 松土除草的年限次数 ………………………

实战演练 1、情景描述 某林场有一块面积约为2000hm2的2年生红松幼林,需要松土除草,………本次任务主要是根据该林地的立地条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松土除草的方式方法方法和松土除草的深度………… 2、实战目标 了解松土除草的类型、目的和作用,掌握松土除草的基本方法。 3、制定工作计划 了解该林地的土壤状况、地形状况和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状况,了解造林前的整地方式,通过访问和查阅当地资料的方式,自主学习,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4、落实工作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研究工作计划的可实施性,最终确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 5、准备实战工具 锄头,镰刀,镐。 6、任务实施 …………… 7、总结评价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 一直以来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非常少,而且还有些森林资源遭受到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森林抚育工作更显重要。做好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够提升我国绿化面积。本文主要从经营技术以及经营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新时期森林抚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措施做好森林抚育工作不仅能够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带来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只是某些企业或者地方政府急于求成,未能按照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经营管理,也未能采取适当的保障措施来保证此项工作持久的发展下去。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使得很多资源遭到浪费,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加强监管,真正的让森林抚育工作可持续发展下去。 一、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 1、幼龄林抚育 1.1修枝。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 中进行,在林分郁闭、树干下部出现枯枝时开始.一般采取

平切法,重点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幼龄林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中龄林也须进行修枝整形,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 1.2透光伐。对郁闭度在0.9 或分布不均且郁闭度0.8 以上的人工幼龄林,或郁闭度分布不均且郁闭度0.7 以上的天然幼龄林进行透光伐.在幼龄林郁闭后,林分密度过大,受光不足,出现营养空间竞争,林木开始分化;或目的树种受到非目的树种、灌木、杂草压制时实施.按照确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去劣留优,保留珍贵树种和优质树木,调整林分结构.抚育作业后人工林郁闭度不低于0.7,天然林郁闭度不低于0.6。 1.3割灌除草.在下层草灌藤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幼龄林中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作业时,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 1.4垦复施肥.对宜培育大径材,且垦复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幼龄林,通过垦复和施肥,改善土壤条件,保持合理密度,增加营养供给,促进林木生长。垦复于盛夏或冬季进行,通过深翻,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施肥在当年垦复后秋冬季节进行,沿等高线开沟施肥。 2、中龄林抚育 2.1生长伐.对郁闭度0.8以上,或郁闭度0.7 以

第八章 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

第八章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 第一节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 一、意义 幼林抚育--造林后到郁闭以前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这一阶段对幼林的成活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今后速生打下基础。 主要矛盾是:幼树个体和外界环境的矛盾 意义--幼林抚育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于水、肥、光、热各方面的要求,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使幼林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土壤管理:除杂松土、施肥、排水灌溉、林农间作 林木管理:除萌、间苗、补植等 (一)土壤管理: 1 除草除灌松土--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原因:1)造林幼期的幼树抵抗力弱、竞争力差,林地杂灌生长旺盛与幼树争水分、养分 2)杂灌根系发达,盘结在土壤中,影响幼树根系的伸展 3)茂密的杂灌使幼树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而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4)板结的土壤空隙度小,蓄水保水功能很差,遇水不易吸收,干旱蒸发量大,造成林地干燥,松土切断毛细管,土壤空隙度增加,减少蒸发,提高蓄水能力。5)被清除的杂草灌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所以:除草除灌松土是幼林抚育中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除杂灌松土方式有三种:因整地方式不同而异。 1)全面除杂松土 2)带状除杂松土 3)块状除杂松土 季节:视杂灌生长情况和劳力情况, 一般造林头1-2年每年2次,时间5-6月 8月下旬-9月 以后每年一次,直至郁闭,时间5-6月。 原因:5-6月杂草灌木比较幼嫩,加上这时气温较高,水分充足,清除的杂灌容易腐烂成肥,还可增强幼树的抗旱能力 8月下旬-9月,林木生长较旺盛,杂草灌木种子尚未成熟,这时将杂灌清除可以减少草籽在下年的萌发滋生,又可减少杂灌对水肥的消耗。 杉木生长的高峰期5-6月 9-10月,在旺盛期到来之前进行除杂松土非常有利于促进生长。 7月-8月上旬,天气干旱炎热不宜进行除杂松土,因幼树原生长在杂灌庇荫下,生长比较嫩弱,若一旦将杂灌除去幼树突然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环境变化剧烈,往往会产生日灼或因蒸腾作用过强而产生凋萎至死。 注意:除去的杂草灌木要铺盖于幼树周围的地表,林地上散生的阔叶树幼苗要保留,有价值的阔叶树要加以培育。 松土:细致、不伤幼树,做到 一培――将锄松的土培到根部 二净――杂草除净、石块拣净

幼林抚育管理制度

幼林抚育管理制度

————————————————————————————————作者:————————————————————————————————日期:

幼林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通常是指在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阶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恢复(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林木在一生中,这是个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速生丰产关系极大。同时这个阶段的幼林基本上处于散生状态,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矛盾。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成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优良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林抚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应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灌木对幼林的竞争。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如除蘖、平茬、间苗及修枝等,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成林。 过去由于对人工幼林抚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一些经济条件限制,不少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很低,缺乏及时的细致抚育,以致严重地影响了造林成效。据统计,全国历年造林保存率仅30%左右。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必须贯彻“造管并举”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广先进经验,把我国幼林的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第一节幼林的土壤管理和保护 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虽因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松土、除草、灌溉、施肥、幼树管理、林地间种和幼林保护等。 一、松土、除草 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和底层土壤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有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 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灌木对于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草灌对幼树的危害。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不仅与幼树争夺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而且有些杂草(如冰草)还能分泌有毒物质影响幼林生长。一般杂草的蒸腾系数较大,尤其在生长旺盛的季节,由于它们的大量耗水,致使幼树生长量明显下降。此外,杂草地上部分不仅遮蔽幼树影响光照,而有由于草灌藤蔓的压抑攀缠,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死,同时也易因此而使幼林遭罹病虫为害。因此,及时清除杂草灌木是幼林顺利成活和迅速生长的一项基本条件。 除草、松土一般可同时进行,但在湿润地区或土壤水分条件充足的造林地上,也可以单独进行除草(割草),而不进行松土。在杂草灌木繁茂的林地上,应先除草割灌,然后松土,并挖去草根及灌木树兜(根桩)。 除草松土的个限应根据树种、造林地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和经营强度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进行幼林全面郁闭为止,大约需3—7年。但在土壤水分充足的造林地上,也可以进行动幼树高度超大型过草层高度时为止。 除草、松土的季节和次数,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和幼树生育特点综合考虑确定,要生物和经济效果兼顾。一般地说,造林初期幼林抵抗力弱,抚育次数宜多,后期逐渐减少。例如,头1—2年,每年2—3次,第3—4年,每年1—2次。除草松土和了节,应根据幼树年生长

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开展中幼林抚育,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努力增加森林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等多种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割灌除草 “割灌除草”技术措施,主要是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的中幼龄林中进行。根据林地、林分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人工割灌除草的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和杂草。为了保护与扩大生物多样性,给下层的植被提供生长空间,对于过密的灌丛和萌芽条也要适度间伐,以人能够自由通过为宜。作业时,注重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同时注意保护好稀少的珍贵的乔木、小乔木、灌木,特别是对下层浆果类灌木更要注意保护。完成”割灌除草”后,需将砍除的灌木、杂刺、杂草、藤条,全部清出林外。 (二)修枝定株 “修枝定株”技术措施,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修枝的目的是消灭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的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改善林内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降低树冠火、雪压和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病虫害蔓延。“修枝定株”主要是采用人工方式,除去树冠

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的过程,科学合理的确定保留株数,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亦可结合“透光伐”、“卫生伐”进行。在技术上,一是修枝时节以冬末春初为宜;二是柏树修枝一般采用“平切法”,松树修枝采用“留桩法”,保留1~3厘米的残桩;三是修枝高度,幼林龄一般不超过树高的1/3,中林龄不超过树高的1/2。完成后,需将修枝的剩余物全部清出林外 (三)抚育间伐 抚育间伐技术措施,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 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其目的是按经营目的,调整林分组成,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性,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根据我区今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的实际情况,拟设计采取“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三种抚育间伐措施。 1、透光伐:在幼龄林阶段进行,在天然林中清除高大草本植物、灌木、藤蔓与影响目的树种幼树生长的萌芽条、霸王树与上层残留木及目的树种中生长不良的林木,调节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在人工纯林中主要伐除过密的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其方式为“全面透光伐”。完成后,需将剩余物全部清除出林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