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

1.1 采煤机的发展概况

1.1.1国际上采煤机的技术发展状况

机械化采煤开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是随着采煤机械的出现而开始的。40年代初期,英国、苏联相继生产了采煤机,德国生产了刨煤机,使工作面落煤、装煤实现了机械化。但当时的采煤机都是链式工作机构,能耗大、效率低,加上工作面输送机不能自移,所以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50年代初期,英国、德国相继生产出滚筒式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单体液压支柱,大大推进了采煤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由于当时采煤机上的滚筒是死滚筒,不能实现调高,因而限制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我们称这种固定滚筒采煤机为第一代采煤机。

60年代是世界综采技术的发展时期,第二代采煤机——单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解决了采高调整问题,扩大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特别是1964年第三代采煤机——双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进一步解决了工作面自开缺口的问题,再加上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的不断完善等等,把综采技术推向了一个新水平,并且在生产中显示了综采机械化采煤的优越性——高产、高效、安全和经济。

进入70年代,综采机械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综采设备开始向大功率、高效率及完善性能和扩大使用范围等方向发展。1970年采煤机无链牵引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1976年出现的第四代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大大改善了采煤机的性能,并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

80年代,德国、美国、英国都开发成功各种交、直流电牵引采煤机,同时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用在采煤机上。并且开始重视系列化采煤机的开发工作,一种功率的采煤机可以派生出多种机型,主要元部件在不同功率的采煤机上都能通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工作面的适应范围,而且便于用户配件的管理。采煤机系列化是20世纪80年代采煤机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特点。

至此,缓倾斜中厚煤层的综采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专家开始对实现厚煤层、薄煤层、急倾斜及其它难采煤层开采的综采机械的研发,以适用

不同的开采条件[]1。

80 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为适应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发展和实现矿井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加速更新滚筒采煤机的技术性能和结构, 相继研制出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重型”采煤机。其中, 最具代表的是英国安德森的Eiect ra 系列,德国艾柯夫的SL 系列,美国乔依的LS 系列和日本三井三池的MCL E2DR 系列电牵引采煤机。这些采煤机, 体现了当今世界电牵引采煤机的最新发展方向。

德国艾柯夫公司, 整机结构特点为机3段式,两边传动部分为铸造箱体结构, 中间电气部分为焊接框架结构,摇臂为分体联结,左右对称通用,可满足不同的配套要求;牵引部电气传动系统采用两直流电机他激并列, 电枢采用微机控制,励磁采用串联,既能满足四象限运行,又能满足双牵引,趋于负载均衡, 目前正全力发展交流电牵引。美国乔依公司从3LS~7LS,机身为3 段焊接结构形式,摇臂为分体联结、左右通用,牵引部电气传动系统为2电机串激串联,目前已开始投入使用7LS 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日本三井三池公司RD101101 和RD102102 均为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其结构形式为以前的截割电机布置在机身的传统结构形式,机械传动和联结相当复杂。总结这些国家电牵引采煤机的技术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1)装机功率和截割电动机功率有较大幅度增加是为了适应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快速割煤的需要, 不论是厚、中厚和薄煤层采煤机, 均在不断加大装机功率(包括截割功率和牵引功率) 。

(2)电牵引采煤机已取代液压牵引采煤机而成为主导机型。

(3)牵引速度和牵引力不断增大液压牵引采煤机的最大牵引速8m/min 左右,而实际可用割煤速度为4~5m/ min,不适应快速割煤需要。由于采煤机需要快速牵引割煤, 滚筒截深的加大和转速的降低, 又导致滚筒进给量和推进力的加大, 故要求采煤机增大牵引力,目前已普遍加大到450~600kN,现正研制最大牵引力为1000kN 的采煤机。

(4)多电机驱动横向布置的总体结构日益发展。

(5)滚筒的截深不断增大,牵引速度的加快,支架随机支护也相应跟上,使机道空顶时间缩短,为加大采煤机截深创造了条件。

(6)普遍提高供电电压:由于装机功率大幅度提高,为了保证供电质量和电机性能,新研制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几乎都提高供电电压, 主要有2300V, 3300V,4160V和5000V。美国现有长壁工作面中, 45 %以上的电牵引采煤机供电电压为≥2300V。

(7)有完善的监控系统:包括采用微处理机控制的工况监测、数据采集、故障显示的自动控制系统; 就地控制、无线电随机控制,并已能控制液压支架、输送机动作和滚筒自动调高。

(8) 高可靠性:据了解美国使用的ELECTRA100型采煤机的时间利用率可

达95 %~98 % ,采煤量350万t 以上,最高达1000[]1,15,16万。

1.1.2 国内采煤机的发展状况

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的研制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已有长足进步。国内某些技术如综采放顶煤支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产综采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已接近或达到本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国产综采设备的机电一体化程度接近或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际先进水平;国产综采设备的可靠性接近或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70年代初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集中主要科技骨干,研制出综采面配套的MD-150型双滚筒采煤机,另一方面改进普采配套的DY100型、DY150型单滚筒采煤机;70年代中后期,制造出MLS3-170型双滚筒采煤机。20世纪70年代我国采煤机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装机功率小。

(2)有链牵引,输出牵引力小。

(3)牵引速度低。

(4)自开切口差。

(5)工作可靠性较差。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总共引进143套综采成套设备。世界主要采煤机生产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波兰、日本等都进入中国市场,其技术也展示在中国人的面前,为我们深入了解外国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创造了条件,同时通过20世纪70年代自行研制采煤机的实践,获得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确立了我国采煤机的发展方向,即仿制和自行研制并举。

解决难采煤层的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重大课题之一,具体的课题是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成套设备的研制、大倾角综采成套设备的研制、“三硬”、“三软”

4.5m 一次采全高综采设备的研制、解决短工作面的开采问题、短煤臂采煤机的研制。

据初步统计,20世纪80年代自行开发和研制的采煤机品种有50余种,是我国采煤机收获的年代,基本满足我国各种煤层开采的需要,大量依靠进口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20世纪80年代采煤机的发展有如下特点:(1)重视采煤机系列的开发,扩大使用范围。

(2)元部件攻关先行,促使采煤机工作可靠性的提高。

(3)无链牵引的推广使用,使采煤机工作平稳,使用安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减员提效,提高工作面单产成为煤炭发展的主流,发展高产高效工作面势在必行,此采煤机开发研制围绕高产高效的要求进行,其主要方向是:

(1)大功率高参数的液压牵引采煤机:最具代表性的机型是MG2X400-W 型采煤机。

(2)高性能电牵引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的研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20世纪90年代全面发展,电牵引的发展存在直流和交流两种技术途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在中厚煤层采煤机中推广使用,上海分院先后开发成功MG200/500-WD、MG200/450-BWD、MG250/600-WD、MG400/920-WD和MG450/1020-WD等采煤机,变频调速箱可以是机载,也可以是非机载。另外派生出8种机型,都已投入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太原矿山机械厂在引进英国Electra1000直流电牵引全套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MG400/900-WD和MG250/600-WD型两种电牵引采煤机,鸡西煤机厂、辽源煤机厂也开发了交流电牵引采煤机。

国产电牵引采煤机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性能和可靠性上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采煤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一些有实力的矿务局,在装备高产高效工作面时,把目光移到国外,进口国外先进电牵引采煤机。如神府华能集团引进美国的7LS、6LS电牵引采煤机;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引进德国的SL-500型和日本的MCLE-DR102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但由于价格昂贵,故引进数量较少,90年代采煤机技术发展的特点如下:

(1)多电机驱动横向布置的总体结构成为电牵引采煤机发展的主流。我国开发的电牵引采煤机,一般都采用横向布置。各大部件由单独的电动机驱动,传动系统彼此独立,无动力传递,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因而有取代电动机纵向布置的趋势。

(2)我国采煤机的主要参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在装机功率方

面,我国的液压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达到800KW ,电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达到1020KW ,其牵引功率为2×50KW ,可满足高产高效工作面对功率的要求。在牵引力和牵引速度方面,电牵引的最大牵引力已达到700KN ,最大牵引速度达12.56m/min,微处理机的工矿监测、故障显示、无线电离机控制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技术水平。

(3)液压紧固技术的开发研究取得成功。采煤机连接构件经常松动是影响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而且解决难度较大,液压螺母和专用超高压泵,在电牵引采煤机中得到推广应用,防松效果显著,基本解决采煤机连接可靠性的问题。

回顾这30多年我国采煤机发展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和仿制引进结合的道路,也是一条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70年代主要靠进口采煤机来满足我国生产需要,到近年几乎是国产采煤机占我

国整个采煤机市场,这也是个了不起的进[]1,7,14,15,16步。

1.2 采煤机的类型及其组成

滚筒采煤机的类型很多,可按滚筒数目、行走机构形式、行走驱动装置的调速传动方式、行走部布置位置、机身与工作面输送机配合导向方式、总体结构布置方式等分类。

按滚筒数目分为单滚筒和双滚筒采煤机,其中双滚筒采煤机应用最普遍。按行走机构形式分钢丝绳牵引、链牵引和无链牵引采煤机。按行走驱动装置的调速方式分机械调速、液压调速和电气调速滚筒采煤机(通常简称机械牵引、液压牵引和电牵引采煤机)。按行走部布置位置分内牵引和外牵引采煤机。按机身与工作面输送机的配合导向方式分骑槽式和爬底板式采煤机。按适用的煤层厚度分厚煤层、中厚煤层和薄煤层采煤机。按适用的煤层倾角分缓斜、大倾角和急斜煤层采煤机。按总体结构布置方式分截割(主)电动机纵向布置在摇臂上的采煤机和截割(主)电动机横向布置在机身上的采煤机、截割电动机横向

布置在摇臂上的采煤机[]2。

采煤机主要由电动机、牵引部、截割部和附属装置等部分组成(如图1-1)。 电动机:是滚筒采煤机的动力部分,它通过两端输出轴分别驱动两个截割部和牵引部。采煤机的电动机都是防爆的,而且通常都采用定子水冷,以缩小电动机的尺寸。

牵引部:通过其主动链轮与固定在工作面输送机两端的牵引链3相啮合,使采煤机沿工作面移动,因此,牵引部是采煤机的行走机构。每台采煤机装有两个牵引传动箱。减速箱的主要功能是将电动机的高转速变为低转速后传给行走箱。行走箱最终驱动齿轮,与固定在输送机上的销排啮合,从而驱动整台采煤机行走。采煤机牵引部工作过程是由锥齿轮减速和圆柱齿轮减速通过花键连速。

接实现减[]2

左、右截割部减速箱:将电动机的动力经齿轮减速后传给摇臂5的齿轮,驱动滚筒6旋转。

滚筒:是采煤机落煤和装煤的工作机构,滚筒上焊有端盘及螺旋叶片,其上装有截齿。螺旋叶片将截齿割下的煤装到刮板输送机中。为提高螺旋滚筒的装煤效果,滚筒一侧装有弧形挡煤板7,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采煤方向来回翻转180°。

图1-1双滚筒采煤机

底托架:是固定和承托整台采煤机的底架,通过其下部四个滑靴9将采煤机骑在刮板输送机的槽帮上,其中采空区侧两个滑靴套在输送机的导向管上,以保证采煤机的可靠导向。

调高油缸:可使摇臂连同滚筒升降,以调节采煤机的采高。

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

摘要 电牵引采煤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 ,装机功率愈来愈大 ,牵引速度成倍提高 ,而且牵引部调速系统具有节能、传动效率高。因此 ,国内外采煤机制造厂家已重点或全部转向电牵引采煤机的研制和开发。 本次设计的采煤机正为适合中厚煤层使用的无链电牵引采煤机,我的主要设计内容为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部的结构设计,牵引力为450kN,牵引速度为09m/s电动机为40kW采用横向布置,通过二级直齿二级行星减速器完成变速,最终输出达到要求的速度。 关键词采煤机电牵引牵引部

Abstract 09m/s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 采煤机简介 (1) 1.2 国内外采煤机发展及使用状况 (1) 1.2.1 采煤机在我国的使用情况 (1) 1.2.2 采煤机在国外的发展和使用 (3) 1.3 采煤机牵引部概述 (3) 1.4 设计意义 (4) 第2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5) 第3章机械系统传动总设计 (6) 3.1 牵引部电动机的选用 (6) 3.2 牵引部传动比分配 (6) 第4章牵引部零件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 牵引部传动齿轮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1 牵引部齿轮Z1,Z2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7) 4.1.2 牵引部齿轮Z3,Z4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14) 4.1.3 牵引部二级星行齿轮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21) 4.2 牵引部轴的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34) 4.2.1 牵引部I轴的初步设计及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牵引部II轴的初步设计及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一级行星轮轴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二级行星轮轴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及轴承寿命计算 (39) 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录1 (43) 附录2 (45)

采煤机牵引部直流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设计

采煤机牵引部直流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设计 藏 晶1,刘正坤1,吴锡富2 (1.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吉林辽源136201; 2.吉林省龙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介绍采煤机牵引部直流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加载方法和控制,测试数据的采集、输出及显示。解决了采煤机牵引部准确全面试验的问题。 关键词:牵引部;计算机控制;加载试验 中图分类号:T D421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0794(2007)1120124203 Design of Shearer Dra w P art T esting B ed for Direct Current Pow er R eturn to Load ZH ANG Jing1,LIU Zheng-kun1,WU Xi-fu2 (1.Liaoyuan C oal M ine Machlinety Manu facturing C o.,Lid,Liaoyuan136201,China; 2.Jilin Longteng Delicacy Chemical C o.,Ltd,Liaoyuan136200,China) Abstract:Introduces the basic structure,w orking principle,trait,load method and control,testing data gather2 ing,export and display of shearer draw part direct current power return to load test bed.It s olves the problem which is the right test of coal machine draw part. K ey w ords:draw part;com puter control;load test 1 采煤机牵引部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 111 加载试验要求 (1)牵引变压器、变频器等的带载性能及温升检 测; (2)牵引部机械传动效率及温升、噪音等检测; (3)四象限运转,即可以正Π反转下加载Π拖动, 以模拟实际运行时前进Π后退和上坡Π下坡等工况, 连续可调加载; (4)额定转速范围内恒扭矩加载、恒功率加载, 加载稳定度0.2%; (5)加载能量回馈电网; (6)加载曲线采集绘制,16点温度检测显示报 表打印,机械特性数据大屏幕显示。 112 被测装置原始技术参数 牵引部功率P qΠkW100 总功率P zΠkW200 牵引部转速范围n qΠr?min-10~8 最大加载扭矩T maxΠNm2×10 5 113 传动系统方框图和技术参数计算 因为采煤机牵引部转速低、扭矩大,为了尽量采 用较少的加载器以降低成本,采用传动系统升速的方 法,降低加载扭矩,以便使加载电机和扭矩传感器适 应系统要求,使成本降低。加载传动系统如图1。 (1)系统加载器功率计算 考虑将来发展,初定P q =150kW; 加载器电机功率P j =2P q=300kW; 选定加载直流电机:Z 4 -280-32 315kWΠ1500r?min-1Π440 V 图1 QDST-315牵引部电力回馈加载试验台 系统平面布置图 加载控制器选用:D J Z-315直流电力回馈加载 控制器 315kWΠ1500r?min-1Π2206Nm (2)系统转速计算 ①传动比 i z=i t i zj=5.18×35.5=183.89; ②转速 n q=0~8rΠmin n t=n q i t=8×5.18=41.44rΠmin 第28卷第11期2007年 11月 煤 矿 机 械 C oal Mine Machinery V ol128N o111 N ov.2007

电牵引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摘要 摘要:本文完成了MG400/930一WD电牵引采煤机的整机外形的布局设计,介绍了采煤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以及目前国内采煤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左摇臂、左牵引部、左行走部、左电器控制箱、右电器控制箱、右行走箱、右牵引部、右摇臂的具体布局到各次的特点都有所涉及;重点完成了采煤机摇臂的设计计算,包括摇臂壳体以及壳体内一轴、第一级惰轮组、二轴、第二级惰轮组、第三级惰轮组、中心轮组、第一级行星减速器、第二级行星减速器几乎所有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各轴的转速计算,功率的传递计算,第一级圆柱直齿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第二级圆柱直齿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第一级行星减速器的设计计算,第二级行星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各轴的设计以及校核,所有轴承支撑处轴承的选择校核、花键连接处花键的选用以及校核。 关键词:采煤机;电牵引;摇臂;行星轮减速器

ABSTRACT Abstract:This paper completed a MG400/930 WD Electric Traction Shearer of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for the layout .Shearer introduced the type and principle,and the current domestic Shearer'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left arm、left traction Department、the Department of left running,、the electrical control box on the left and right electrical control box,、dextral box、and the right of traction 、right arm to the specific layout of the features have been covered,shearer will focus on completing the design of the Rocker which including Shell and Shell within one axis,、the first-round group inert、two-axis,、the second-round group inert、the third-round group inert,、the center round group、first-class planetary reducer,、and the second-stage planetary reducer almost all parts of the assembly.The shaft speed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re calculated importont .First-class Spur Gear reducer design calculation, the second-straight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design, first-class planetary reducer design calculation, the second-stage planetary reducer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shaft and Verification, Bearing all the support bearings choice Department Verification, Key spent connecting Department spent Key Selection and Verification. Keywords:seam;shearer;electrical haulage;Rocker ;Planetary gear reducer

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方案

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方 案 1 绪论 1.1 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 采煤机械发展的历史 目前国使用的采煤机械主要是可调高的双牵引部液压采煤机,这种经过改进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可追溯到长臂截煤机,是早期用于煤层底部掏槽的采煤机械。最早的滚筒采煤机是在截煤机的基础上,将减速箱部分改成允许安装一根水平轴和截割滚筒而演变成的。这种滚筒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早期的滚筒采煤机主要存在2个问题, (1)截煤滚筒的安装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即所谓的固定滚筒),对煤层厚度及变化适应性差; (2)截煤滚筒的装煤效果不佳(即所谓的圆形滚筒),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联等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两项改进。一是截煤滚筒可以在使用中调整其高度,完全解决对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性;二是把圆形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截煤滚筒,极提高了装煤效果。这两项改进使滚筒式采煤机成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在滚筒采煤机发展的同时,还研制出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以钻削方式落煤的钻削式采煤机,以及螺旋钻式采煤机。现代滚筒采煤机均为可调高摇臂滚筒采煤机,其发展是从有链到无链;由机械牵引到液压牵引再到电牵引;由单机纵向布置驱动到多机横向布置驱动;由单滚筒到双滚筒,且向大功率、遥控、遥测、智能化发展,其性能日

臻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况自动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 1.1.2国外采煤机的发展状况 (1)牵引方式向电牵引方式发展。传统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在国外仍然在生产和使用中,但已不占主导地位,由于电牵引采煤机的诸多优点,国外目前开发的采煤机,特别是大功率采煤机基本上都是采用电牵引方式。 (2)装机总功率不断增大。为适应煤矿生产实现高产高效,国外采煤机的功率在不断提高,电机截割功率通常在400kw以上,最新报道已达850kw。牵引电机功率均在40kw以上,大的甚至达到125kw,总装机功率通常超过1000kw,如EL3000型采煤机总装机功率高达2000kw,7LS5型采煤机达1940kw。牵引速度、牵引力也大幅提高,目前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速度普遍达到15-25m/min,最大牵引速度达50m/min,最大牵引速度达50m/min,牵引力高达1000KN。牵引速度的加快,支架随记支护的实现,使工作而顶板空顶时间缩短,为加大支架步距和滚筒截深创造了条件。采用大截深滚筒以成为提高采煤机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普遍采用的截深为1000-1200mm,个别已达1500mm。 (1)元部件可靠性大幅提高。为提高采煤机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率,采煤机齿轮的设计寿命以提高到2000h以上,轴承的寿命提高到3000h以上,并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寿命已达10000h。 (2)电牵引方式趋向交流变频调速。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方式按牵引电机的类型可分为直流牵引和交流牵引。由于交流变频调速电牵引系统具有技术先进可靠、维护管理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近几年发展很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均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牵引系统。交流牵引正逐步替代直流牵引。成为今后电牵引采煤机的发展方向。早期的交流电牵引均采用一个变频器拖动两台牵引电机,变频器对电机的性能参数难以准确检测,控制和保护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强度满足理论要求、结构符合实际情况的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在设计中,首先对牵引部进行了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与相关运动参数的计算,然后依据有关公式和标准,对各级齿轮传动、轴与轴承分别进行了设计和校核,对行星结构的相关齿轮、轴和轴承进行了简单计算。 标签:牵引部;传动比;轴 1 概述 1.1 选型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在工业的各个方面来实现机械的综合化。采煤机直接用与煤炭的地下开采,是煤炭生产中最主要的机械设备之一。而牵引部是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移动采煤机,并使工作机构落煤或进行调动的任务。因此,对采煤机牵引部结构设计是一个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都非常好的研究项目。 1.2 设计的内容 查阅MG2X300-W采煤机的原始资料,对其牵引部进行改造,将其液压牵引改造成电牵引采煤机。采煤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牵引部传动方案的确定和设计、牵引部传动参数的确定及分配、齿轮的设计和强度的校核、轴的设计和强度校核、辅助液压系统的设计、喷雾冷却系统的设计。 2 传动方案的确定 2.1 传动方案的设计 选择由南阳生产的三相鼠笼异步防爆电动机,型号为YB2-225M-4-55KW,其主要参数如下: 2.2 传动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比较以上三个方案:方案一有行星机构传动,简化了传动系统,但筒壳增大了,结构不够紧凑,所以此方案也不宜采用。方案二无惰轮调节中心距,且转速发生变化,横向齿轮大,造成径向负荷增大,使轴承使用寿命缩短。方案三是通过惰轮调节中心,使齿轮结构紧凑,齿轮传动,体积小,效率高,用于大功率的转动装置。 3 传动参数的确定

6LS采煤机牵引部的构成部件及其作用

6LS采煤机牵引部的构成部件及其作用 发布日期:2012-07-27 浏览次数:208 核心提示:6LS采煤机有两个电牵引部,装在机器中间控制箱的左、右两端。两个牵引部的内端与中间控制箱用高强度螺栓紧固联结,外端用销轴与摇臂饺接相连,在外端下部 分别与机器两端的截割部调高液压缸相饺接。牵引部箱体由钢板 6LS采煤机有两个电牵引部,装在机器中间控制箱的左、右两端。两个牵引部的内端与中间控制箱用高强度螺栓紧固联结,外端用销轴与摇臂饺接相连,在外端下部分别与机器两端的截割部调高液压缸相饺接。牵引部箱体由钢板焊接加工制成,此箱体不但作为牵引减速箱的箱体,而且作为机器的左、右主架。箱体两侧由滑靴支撑,外端上部与截割部摇臂减速器通过摇臂端板用销轴铰接,摇臂端板的上部与摇臂减速器用销轴铰接,摇臂端板的下部与摇臂调高液压缸缸体饺接,内端与中间控制箱以螺栓同联。牵引部箱体作为机器的主架箱体,不但布置有牵引电动机、牵引传动减速箱、牵引驱动机构,而且还布置有采煤机液压系统的泵及电动机组件、电磁阀组及其他零部件,并且6LS采煤机液压系统所具有的两个相互独立、互不相连的液压油箱也设计在主架箱体的结构中。机器两端的牵引部与中间控制箱紧固联结,这兰部分构成了机器的主体。 (一)牵引电动机 6LS采煤机左、右两台牵引部中各装有1台电动机,型号为JOY51JII型直流串激水冷隔爆型电动机。其整流子电刷等均置于隔爆腔内,电刷部位有检查孔盖板,定予铁芯和电枢铁芯均用迭片式结构。这种串激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特性较软,但过载能力较强。采煤机在速度较低时,能较长时间以较大的牵引力运行。但如牵引速度超过额定值时,则牵引力对牵引速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最大牵引力会下降较快。 JOY51J11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额定电压250V,直流 额定功率45kW(千瓦) 转速1750r/min 冷却方式水冷 (二)牵引部减速器 牵引部减速器特点如下:

MG300-700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MG300/700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摘要 本文是新型采煤机牵引部整体设计的说明书。设计通过参考大量产品资料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分析以往典型采煤机在中、厚煤层开采中的液压部分存在的问题,利用多种方法改进,权衡许多重要参数最终将牵引部定为由液压装置提供动力,齿轮在轨道上行走的基本形式,将采煤机的直线行走运动性能十分稳定。 本文主要是关于牵引部的整体设计以及行走箱的设计,主要阐述行走箱各轴、齿轮以及轴承等的选型及选型和改进措施,其中以动力传动与行走机构的确定为主。还有关于牵引部的总体传动系统的传动比的计算。最后,为牵引部的生产和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提了一些要求和建议,帮助用户能更好的使用机器。设计说明书中不易表达出来的地方还配有图纸来说明。 关键词:采煤机;牵引部;行走箱;牵引机构;

The Design of Shearer Traction Department Abstract Shearer traction in this paper is the new Department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brochures. Design of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s through 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to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analysis of typical Shearer in the past, thick seam mining in the hydraulic par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use various methods to improve balance many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traction will eventually be ground Hydraulic devices powered gear running on the track in the basic form, Shearer will walk a straight line movement of very stable.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Department of traction,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walking box, walking on the main shaft, gears and bearings, such as the selection and selec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Power Traction and walking mechanism is mainly confirmed. Traction is also available on the Department of the overall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calculation. Finally, the Department of traction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ettlement of the issue and mentioned a number of request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users better use of machinery. Design Manual difficult to express in the local also has drawings to illustrate.. Key words:Shearer; traction Department; walking mechnism; traction

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毕业论文

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 MG300/730-WD型电牵引采煤机的概述 (5) 1.1 机器型号 (5) 1.2 机器用途与配套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5) 1.3 采煤机的组成 (6) 1.4 采煤机的特点 (6) 1.5 采煤机的技术特征 (8) 1.6 行走电动机 (9) 1.7 变频调速 (10) 第二章牵引部设计的原则和方案 (14) 2.1 电牵引的优越性 (14) 2.2 牵引部设计方案的确定 (16) 2.3 采煤机行走机构的选择 (19) 第三章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计算 (20) 3.1 系统总传动比的确定 (20) 3.2 总传动比的分配和各轴转矩的计算 (21) 3.3 二级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 (25) 3.4 双级行星减速器的设计 (37) 3.5 行走箱减速部分设计 (49) 3.6 液压制动器 (54) 第四章各个传动轴的计算与校核 (55) 4.1 轴Ⅰ的设计 (57) 4.2 轴Ⅱ的设计 (60) 4.3 轴Ⅲ设计 (63) 4.4 轴IV的设计: (68) 4.5 轴V的设计 (70) 4.6 轴VI的设计 (71) 第五章轴承与花键类型的选取与验算: (74) 第六章冷却与润滑 (77) 第七章采煤机牵引部的使用与维护 (78) 结束语 (82) 外文翻译 (83) 中文翻译 (85) 参考文献 (86) 致谢 (87)

第一章 MG300/730-WD型电牵引采煤机的概述 1.1 机器型号 MG300/730-3.3WD型电牵引采煤机是一种多电机驱动、横向抽屉式布置,采用机载式交流变频调速装置的新型电牵引采煤机。 该采煤机型号:MG300/730-3.3WD 型号含义: M—采煤机 G—滚筒式 300/730—截割电机功率(Kw)/装机总功率(Kw) 3.3—供电电压(3300V) W—无链 D—电牵引 1.2 机器用途与配套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MG300/730-3.3WD电牵引采煤机适用于缓倾斜、中硬煤层长壁式综采工作面,采高围为2.2~4.7米。可在有瓦斯、煤尘或其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煤矿中使用,它主要与工作面输送机、液压支架、皮带运输机等配套使用,在长壁式采煤工作面可实现采、装、运的机械化,达到综采的高产高效。该采煤机具有良好可靠性并能满足工作面高产高效的要求,与之配套设备为SGZ800/750型刮板输送机和ZZ5600/14/28型液压支架,采煤机最大计算生

矿大毕业设计-厚煤层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摘要 采煤机是机械化采煤作业的主要设备之一,牵引部是采煤机的重要部件。采煤机的牵引方式有机械牵引、液压牵引和电牵引,现在电牵引采煤机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主要产品。 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强度满足理论要求、结构符合实际情况的682型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在本设计中,首先对牵引部进行了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与相关运动参数的计算,然后依据有关公式和标准,对各级齿轮传动、轴与轴承分别进行了设计和校核,主要是对行星结构的相关齿轮、轴和轴承进行了计算。 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本设计得到的牵引部中的全部齿轮,行星结构中的行星轴、太阳轮、行星结构中的轴承的结构是合理的,强度也是符合安全要求的,可以投入生产和在煤矿生产中使用。 关键词:采煤机;牵引部;行星轮系

目录 前言 (1) 1 设计总体方案 (3) 1.1传动方案 (3) 1.2初步确定传动级数与分配传动比 (3) 2 传动参数计算 (5) 2.1传动效率计算 (5) 2.2各轴转速计算 (5) 2.3各轴输入功率 (6) 2.4计算各轴输入转矩 (6) 3 齿轮啮合参数、强度、几何参数计算 (8) 3.1齿轮类型的选择 (8) 3.2齿轮材料的选择 (8) 3.3齿轮传动的设计 (8) 4 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33) 4.1初布估算轴径及轴结构设计 (33) 4.2行星轴强度校核计算 (38) 5 轴承的选型及寿命计算 (43) 5.1轴承的类型选择 (43) 5.2轴承的校核计算 (43) 6 技术经济分析 (46) 结论 (47) 参考文献 (49) 致谢 (48)

前言 采煤机是机械化采煤作业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功能是落煤和装煤。 采煤机一般由牵引部、截割部、滚筒、摇臂、电控箱、滑靴和附属装置等部分组成(见图1)。其中,牵引部通过其主动链轮与固定在工作面输送机两端的牵引链相啮合,使采煤机沿工作面移动,因此,牵引部是采煤机的重要部件。 1-滚筒;2-摇臂;3-截割部;4-牵引部;5-滑靴;6-电控箱 图1 采煤机结构示意图 采煤机牵引部担负着移动采煤机,使工作机构连续落煤或调动机器的任务。牵引部包括牵引机构及传动装置两部分。牵引机构是直接移动机器的装置,有链牵引和无链牵引两种类型。传动装置用来驱动牵引机构并实现牵引速度的调节。传动装置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电传动等类型,分别称为机械牵引、液压牵引和电牵引。 机械牵引是指全部采用机械传动装置的牵引部。其特点是工作可靠,但只能是有级调速,结构复杂,目前已经很少使用;液压牵引是利用液压传动来驱动的牵引部。液压传动的牵引部可以实现无级调速,变速、换向和停机等操作比较方便,保护系统比较完善,并且能随负载变化自动地调节牵引速度;电牵引采煤机(图2)是对专门驱动牵引部的电动机调速从而调节牵引速度的采煤机。 1-控制箱;2-直流电动机;3-齿轮减速装置;4-驱动轮;5-交流电动机;6-摇臂;7-滚筒 图2 电牵引采煤机示意图

无链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总体设计与牵引机构设计说明

无链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总体设计及牵引机构设计 前言 采煤机械,现在主要有滚筒式采煤机、刨煤机和采煤钻机三大类。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是滚筒式采煤机,也有少量的刨煤机。 随着采煤机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朝着大功率、高牵引力方向发展。对采煤机牵引机构的性能,诸如结构、强度运行平稳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常用的无链牵引机构有齿轮-销轨、销轮-齿条及链轨式等形式。我国生产的采煤机大多采用齿轮-销轨式机构,它具有良好的运行平稳性,对底板的起伏、中心距和销轨节距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销轨在使用中同样容易磨损,尤其是在接触部分。 采煤机的发展概况 1986年8月16日,我国首台AM-500采煤机采煤5044吨,月产达到12.8万吨,创我国日、月产采煤最高纪录。在5个月工业试验中产煤54.69万吨,超过设计大纲5个月连续产煤35万吨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生产冶金轧钢设备与润滑设备。考虑到山西未来将年产煤炭4亿吨,山西省成立了省综采设备试制领导组,组织省煤管局、省机电厅和太矿等单位企业参加试制,鼓励太矿适时转型生产综采设备。 当时试制采煤机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选型;二是自己研制还是引进。太矿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煤矿调研,发现大同等全国性煤矿大多属于硬质煤层,白洞矿煤层含夹矸、麻石等,矿工一致要求研制齿面坚韧强度高的双滚筒采煤机。针对我国当时大多煤矿采用150~300小型煤机或引进大功率煤机等现实问题,山西省综采领导组决定投入82.5万美元购买英国安德逊公司AM-500采煤机技术及样机,并投入375万美元从国外购买了一批数控、数显装备和检测仪器。 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功率AM-500采煤机到1997年停止生产,共计12年。

采煤机牵引部的运动仿真

摘要 MG300/720-AWD型采煤机是一种多电驱动,横向布置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该机功率大,多电横向布置,整机结构紧凑,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变频调速采用机载式。截割电机、牵引电机等主要元部件均可从采空区抽出,容易更换,方便维修。 牵引电机输出的转矩经三级圆柱齿轮和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后,由行星架输出,通过驱动轮与行走轮相啮合,再由行走轮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的齿轨啮合使采煤机来回行走,同时制动轴输出轴通过键与制动器相连,实现电牵引部的制动。 左右牵引部,中间电控箱的联结螺柱,定位销,摇臂与左右电牵引部铰接销轴四组,这些装置将采煤机各大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起到紧固及连接的作用。牵引部与行走部做成一体,使机身整体尺寸紧凑,缩小了机身宽度。 MG300/720-AWD型采煤机,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事故率低,开机效率高,可满足高产高效工作面的需要。 关键词:采煤机;牵引部;行星齿轮

ABSTRACT The MG300/720-AWD coal mining machine is more than one kind of motor-driven, crosswise arrangement alternating current hauling coal mining machine. This machine power is big, the multi-electrical machinery crosswise arrangement, the complete machine structure is compact, uses the exchange frequency conversion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velocity modulation uses aircraft-borne-like. Cuts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the pulling motor and so on main part to be possible to extract from the worked-out section, easy to replace, facilitates the service. The pulling motor outputs torque decelerates after the third-level cylindrical gears and the second-level planet gear reduction gear, by the planet carrier outputs, with walks lining on the feet and palms of buddha meshing through the driving gear, by walks again round and on working surf ace scraper conveyer’s rack rail meshing causes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back and forth to walk, simultaneously the brake spindle output shaf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key and the brake, realizes the electricity hauling department brake. About the hauling d epartment, the middle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ox’s joint stud, the positioning pin, the rocking shaft sells the axis four groups with about electricity hauling department hinge, these installments join coal mining machine various major assemblies a whole, plays the fastening and the connection role. The hauling department with walks to make a body, caused the fuselage overall size to be compact, reduced the fuselage width. The MG300/720-AWD coal mining machine, the ease of operation, the reliability is high, the accident rate is low, the starting efficiency is high, may satisfy the high production highly effective working surface the need. Key words: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The hauling department; Planet gear.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 1.1 采煤机的发展概况 1.1.1国际上采煤机的技术发展状况 机械化采煤开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是随着采煤机械的出现而开始的。40年代初期,英国、苏联相继生产了采煤机,德国生产了刨煤机,使工作面落煤、装煤实现了机械化。但当时的采煤机都是链式工作机构,能耗大、效率低,加上工作面输送机不能自移,所以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50年代初期,英国、德国相继生产出滚筒式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单体液压支柱,大大推进了采煤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由于当时采煤机上的滚筒是死滚筒,不能实现调高,因而限制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我们称这种固定滚筒采煤机为第一代采煤机。 60年代是世界综采技术的发展时期,第二代采煤机——单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解决了采高调整问题,扩大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特别是1964年第三代采煤机——双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进一步解决了工作面自开缺口的问题,再加上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的不断完善等等,把综采技术推向了一个新水平,并且在生产中显示了综采机械化采煤的优越性——高产、高效、安全和经济。 进入70年代,综采机械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综采设备开始向大功率、高效率及完善性能和扩大使用范围等方向发展。1970年采煤机无链牵引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1976年出现的第四代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大大改善了采煤机的性能,并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 80年代,德国、美国、英国都开发成功各种交、直流电牵引采煤机,同时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用在采煤机上。并且开始重视系列化采煤机的开发工作,一种功率的采煤机可以派生出多种机型,主要元部件在不同功率的采煤机上都能通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工作面的适应范围,而且便于用户配件的管理。采煤机系列化是20世纪80年代采煤机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特点。 至此,缓倾斜中厚煤层的综采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专家开始对实现厚煤层、薄煤层、急倾斜及其它难采煤层开采的综采机械的研发,以适用

采煤机牵引部箱体数控加工工艺介绍

第一章绪论 一、我国主要煤机装备的现状和水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近10年来,在原煤炭部、国家煤炭工业局的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国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经过改革、改组、改造、强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煤机产品有了较快的发展,在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和质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一批具备国际技术水平的采煤机械产品相继开发成功,2000年我国综采工作面平均年产为87.24万吨,比1990年的54.77万吨,提高了约60%。综采装备能力已经达到日产万吨的水平。此外,国产煤机装备还出口印度、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国产煤机装备基本满足了国内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九十年代末期水平。主要体现:电牵引采煤机:已成功开发出直流调速型、交流变频调速型、开关磁阻调速型、电磁调速型四种形式约30余种不同型号的电牵引采煤机,并全部实现机载,装机功率最高可达1250Kw,电压3.3Kv。液压支架:能基本满足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矿需求。最大支护高度达到5米,最大缸径为380毫米,最大工作阻力为11000KN,部分支架寿命试验超过35000次,快速移架的液压系统已使支架完成降移升循环时间缩短至12--15秒,并与外商合作制造出电液控制系统。尽管"九五"期间煤机产品在技术质量性能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主要反映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二、"九五"煤机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自从1992年煤炭工业开展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以来,特别是1994年原煤炭部作出《关于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决定》以来,我国煤炭工业机械化、现代化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

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设计

Kl;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单滚筒链牵引100KW采煤机牵引部液压 系统的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矿山机电 班级:矿机 041 学号:0403012616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5 月27 日

贵州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课程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课程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目录 摘要........................................................................................................................................................... IV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主系统设计 (2) 2.1设计依据 (2) 2.1.1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特点 (2) 2.1.2设计参数 (2) 2.2主油路系统 (3) 2.2.1主油路系统 (3) 2.3调速及换向回路 (5) 2.4保护系统 (6) 2.4.1电动机功率过载保护 (6) 2.4.2 高压保护 (7) 2.4.3低压欠压保护 (7) 2.4.4停机油泵自动回零保护 (7) 2.4.5闭式系统充油排气 (7) 2.5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注意的问题 (7) 2.5.1调试液压设备时出现故障 (7) 2.5.2运行阶段应注意系统出现的以下故障 (8) 2.5.3故障诊断步骤 (8) 第三章采煤机牵引部液压辅助装置传动系统 (10) 3.1概述 (10) 3.2牵引部辅助装置液压传动系统 (10) 3.2.1调高油路 (10) 3.2.2调斜回路 (10) 3.2.3翻转档煤板 (10) 3.2.4防滑回路 (11) 第四章牵引部传动系统 (12) 4.1牵引部传动系统的分析 (12) 4.2各级齿轮的传动比的确定 (12) 4.2.1确定电动机到主泵的传动比 (12) 4.2.2确定马达至滚轮传动比 (12) 第五章主系统、液压马达以及辅助系统元件的选择计算 (14) 5.1主油泵和马达的计算 (14) 5.1.1已知参数 (14) 5.1.2主回路的泵和马达的选择 (14) 5.2主油泵,马达及辅助泵(补油泵)的选择 (17)

MG5001150-WDK型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目录 1.绪论 (1) 1.1大功率厚煤层采煤机的意义 (1) 1.2大功率厚煤层采煤机国内外发展动态 (1) 1.3国内大功率厚煤层采煤机研究方向 (1) 1.4双滚筒采煤机的类型及总体结构 (2) 1.4.1采煤机的类型 (2) 1.4.2采煤机的总体结构 (2) 2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简介 (3) 2.1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组成和技术优势 (3) 2.2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原理 (4) 2.3开关磁阻电机电机的控制方式 (5) 3 总体设计 (6) 3.1传动方案的确定 (6) 3.2电动机的选择 (7) 3.3总传动比及传动比分配 (7) 3.3.1总传动比 (8) 3.3.2 传动比分配 (8) 3.4牵引部传动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参数的计算(2) (9) 3.4.1传动效率的选择 (9) 3.4.2各轴的转速计算 (9) 3.4.3各轴功率计算 (10) 3.4.4各轴的扭矩计算 (10) 3.4.5数据汇总 (11) 4 牵引部齿轮设计计算 (11) 4.1牵引部第一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2) 4.2牵二轴上大齿轮的强度校核 (17) 4.3第二级齿轮传动的强度校核 (21) 4.4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26) 4.4.1计算传动比 (26) 4.4.2高速级计算 (26) 4.4.3低速级 (32) 5.牵引部传动轴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 (39) 5.1牵一轴设计与校核 (39) 5.2牵二轴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41) 6 牵引部轴承寿命校核 (45) 6.1牵一轴的轴承寿命校核 (45) 6.2牵二轴上轴承的寿命校核 (46) 6.3牵三轴上轴承的寿命校核 (47) 7 刮板输送机的选型 (47) 7.1刮板输送机的机构与作用 (47) 7.2刮板输送机的型式与型号的编制方法 (48) 7.3刮板输送机的选型计算 (48) 8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采煤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49)

双滚筒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双滚筒采煤机牵引部设计 摘要 MG300/690-WD型采煤机是一种多电机驱动,横向布置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该机功率大,多电机横向布置,整机结构紧凑,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变频调速采用机载式。截割电机、牵引电机等主要元部件均可从采空区抽出,容易更换,方便维修。 牵引电机输出的转矩经二级圆柱齿轮和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后,由行星架输出,通过驱动轮与行走轮相啮合,再由行走轮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的齿轮啮合使采煤机来回行走,同时制动轴输出轴通过键与制动器相连,实现电牵引部的制动。 左右牵引部,中间电控箱的联结螺栓,定位销,摇臂与左右电牵引部铰接销轴四组,这些装置将采煤机各大部件联接成一个整体,起到紧固及连接的作用。牵引箱与行走部独立箱体设计,配套适应性强。 MG300/690-WD型采煤机,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事故率低,开机效率高,可满足高产高效工作面的需要。 关键词:采煤机;牵引部;行走部;行星齿轮

Double drum shearer haulage unit design ABSTRACT The MG300/900-WD coal mining machine is more than one kind of motor-driven, crosswise arrangement alternating current hauling coal mining machine. This machine power is big, the multi-electrical machinery crosswise arrangement, the complete machine structure is compact, uses the exchange frequency conversion velocity modulation system,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velocity modulation uses aircraft-borne-like. Cuts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the pulling motor and so on main part to be possible to extract from the worked-out section, easy to replace, facilitates the service. The pulling motor outputs torque decelerates after the second-level cylindrical gears and the second-level planet gear reduction gear, by the planet carrier outputs, with walks lining on the feet and palms of Buddha meshing through the driving gear, by walks again round and on working surface scraper conveyer’s rack rail meshing causes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back and forth to walk, simultaneously the brake spindle output shaf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key and the brake, realizes the electricity hauling department brake. About the hauling department, the middle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ox’s joint stud, the positioning pin, the rocking shaft sells the axis four groups with about electricity hauling department hinge, these installments join coal mining machine various major assemblies a whole, plays the fastening and the connection role. Traction box and walking ministry independent cabinet design, supporting strong compatibility The MG300/900-WD coal mining machine, the ease of operation, the reliability is high, the accident rate is low, the starting efficiency is high, may satisfy the high production highly effective working surface the need. Key word: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The hauling department; Walks; Planet ge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