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知识点记忆题(1—2题)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2、关于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着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 m/s2,它的意义是()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

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 m

4、一支长100m的队伍快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首又立即返回,当他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通信兵的位移大小为()

A 100m

B 200m

C 300m

D 无法计算

5、运动的小球在第1 s内通过1 m,在第2 s内通过2 m,在第3 s内通过3 m,在第4 s内通过4 m,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小球在第3、第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 m/s

C.小球在第3 s末的即时速度是3 m/s

D.小球在这4 s内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6、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 s末甲、乙将会相遇

B.在第2 s末甲、乙速度相等

C.在2 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9、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10、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

C.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11、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

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

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

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

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

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12、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 ;在10s~4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在40s~60s内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 。

13、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示,以向东为正方向,由图看出__________

物体在10s内是往返运动,且lO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_________物体在10s末在出发点的西边;

_________物体只向东运动,速度方向不变。

14、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由图可知: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

动,________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15、一同学沿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跑上去,只花10s时间,自动扶梯将人匀速送上楼需要30s时

间,求:当扶梯不动同学自己跑上楼需花多长时间?

16、篮球以3m/s的速度水平向右撞击篮板后,以2m/s的速度被反向弹回,球与篮板的接触时间

为0.1s,求篮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17、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 1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18、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2v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若前

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v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19、某测量员是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 再次听到回声.

已知声速为340m /s ,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m .

20、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

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倍.

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图1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7.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

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

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

2.5m/s

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 A,经B点时速度是v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12.图3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A.在t1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

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二、填空题、

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 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m。

14.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其加速度是______m/s2,5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它运动最初18m的时间是______s,速度从6m/s增大到10m/s所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m.

1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6. 子弹恰能穿过3块叠放在一起的同样厚的木板(即穿过第3块木板后子弹速度减小为零).设子弹在木板里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子弹依次穿过3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_.

1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在AB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__m/s2.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m.

18.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

19.某学生的实验纸带如图5,取O为起始计数点,每隔相同时间T的计数点分别为A、B、C、D、E、F,每相邻两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S4、S5、S6,若取每隔3T的时间计算加速度,则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

20.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6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计算题

2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m/s2运动,第2s内加速度a'=-1m/s2,第3s又以a=1m/s2运动,第4s内加速度a'=-1m/s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

22.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钟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4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开出发点多远?

1.2位移和时间课堂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图像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B.速度图像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C.利用位移图像可以知道发生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

D.利用位移图像中直线斜率的大小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也越大.

2.如图2-6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

B.两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

C.两直线的交点P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两直线的交点P表示此时甲追上乙

3.图2-7为s-t图像,其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是( )

4.如图2-8所示是质点A 与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 图像.由图可知( )

A.t =0时,A 在B 的前面 C.在开始阶段B 的速度比A 大

.B 在t 2秒追上A ,此后B 在A 的前面 D.在开始阶段B 的速度比A 小,t 2秒以后B 的速度超过A 的速度

5.如图2-9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s-t 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物体在2s 内通过的位移s 1为 m,3s 内通过的位移s 2为_____m,从图像可以求出

11t s -2

2

t s = ,可见物体做的是 运动.

6.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质点的运动方向 ,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 .

7.在自行车比赛中,一位运动员在一条笔直的赛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人测得该运动员在4s 内行驶了60m ,那么他在30min 内行驶了 km.

8.作出甲、乙两质点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位移-时间图像,并求此时甲、乙运动的速度. (1)甲、乙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

(2)t =0时,即开始计时,此时甲和乙相距2m; (3)t =2s 时,乙从静止开始做匀速运动; (4)t =5s 时,乙的位移是2m ,且和甲相遇.

9.图2-10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甲、乙两物体均做 ,它们运动的方向 ,0s 时它们相距 m ,它们在 时刻相遇在 位置处.

10.图2-11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甲、乙两物体均做 ,这们运动的方向 ,运动较快的是 ,5s 末它们相距_________m.

【素质优化训练】

1.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1)作出该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

(2)质点在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

(3)质点在第7个2s内的位移多大?

2.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12所示,则物体( )

A.往复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s-t图像,如图2-13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作为参考点,以甲的出发时间作为计时起点,则( )

A.甲、乙同时出发

B.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

单元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B

3.D

4.BD

5.CD

6.BC

7.B

8.C

9.D10.AB 11.D 12.AD二、填空13. 7,5 14.4,50,3,8 15. 37.5

17.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初速度为4m/s的匀减速直线,-2,2,12 18.E B F C A D G

20. 2.48,6.18 三、计算题21. 50m,22. 24m,12.9s,332.8m

参考答案【同步达标练习】1.CD 2.ABD 3.ABC 4.AB 5.10 15 0 匀速直线 6.相等相等不变相等7.27 8.略9.匀速直线运动相反10 2.5s 5m 10.匀速直线运动一致甲10m【素质优化训练】1.(1)略(2)6m、6m (3)4m 2.A 3.C

振动加速度计算公式

1、振动方向:垂直(上下)/水平(左右) 2、最大试验负载:(50HZ、1~600HZ)100 kg. (1~5000HZ)50 kg. 3、调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在频率围任何频率必须在(最大加速度<20g 最大振幅<5mm); 4、扫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时间围)可任意设定真正标准来回扫频; 5、可程式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15段每段可任意设定(频率/时间)可循环. 6、倍频功能(1~600HZ):15段成倍数增加,①.低频到高频②.高频到低频③.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可循环; 7、对数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①.下频到上频②.上频到下频③.下频到上频再到下频--3种模式对数/可循环; 8、振动机功率:2.2 KW. 9、振幅可调围:0~5mm 10、最大加速度:20g (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11、振动波形:正弦波. 12、时间控制:任何时间可设(秒为单位) 13、电源电压(V):220±20% 14、最大电流:10 (A) 15、全功能电脑控制(另购):485通讯接口如要连接电脑做控制,储存,记录,打印之功能需另买介面卡程式电脑. 16、精密度:频率可显示到0.01Hz,精密度0.1Hz . 17、显示振幅加速度(另购):如需看出振幅、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准确数字需另购测量仪. 18、最大加速度20g(单位为g). 最大加速度=0.002×f 2(频率HZ)×D(振幅p-pmm) 举例:10HZ最大加 Foxda振动仪HG-V4最小加速度=0.002×102×5=1G Foxda振动仪HG-V4最大加速度=0.002×2002×5=400G 在任何頻率下最加速度不可大于20G 19、最大振幅5mm 最大振幅=20/(0.002×f2) 举例:100Hz最大振幅=20/(0.002×1002)=1mm 在任何频率下振幅不可大于5mm 20、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2 21、频率越大振幅越小 四.符合标准: GB/2423;IEC68-2-6(FC);JJG189-97;GB/T13309-91.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带答案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 带答案) 1、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质量 D.加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4.由t v a ??=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5.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B 、一定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C.一定与位移方向一致; D 、一定与位移变化方向一致。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7.右图为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 A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 B 质点快 B 、在0-t 1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 、当t=t 1时,A 、B 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 8.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 )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速度的2倍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速度大2m/s 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速度大2m/s 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速度大2m/s 9.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10.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11.以下对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等于增加的速度 B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102s m 比102s m 小 D .加速度方向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相反 12、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加速度与位移

加速度与位移 1.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速度公式 由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at 为末速度,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 此公式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都适用.一般取初速度 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a可正可负.当a与同向时,a>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当a与反向时,a<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 匀减小. 当a=0时,公式为= 当=0时,公式为=at 当a<0时,公式为=-at(此时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at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只要知道初速度和加速a,就可以计算出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平均速度公式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在某一段 上的平均速度应等于初、末两速度的平均值,即 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对非匀变速运动不适用.例如图2-14中甲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乙物体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3m /s (2)位移公式 s为t时间内的位移. 当a=0时,公式为s=t当=0时,公式为s= 当a<0时,公式为s=t-(此时a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s=t+a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式,只要知道运动物体 的初速度和加速度a,就可以计算出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确定任 意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1、选择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物体的( ) A.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B.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5.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那么开始刹车6 s汽车的速度大 小为() A. 20 m/s B. 0 m/s C. —10 m/s D. 5 m/s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高一物理-加速度推论公式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类比,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论和规律 2.通过对学生的听觉刺激,促进学生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有效记忆 3.通过听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25分钟) 探索新知识

学生复述新知识内容,老师补充,学生填写结果注:可根据以下思路引导:1.相似与不同;2.易错点; (15分钟)

例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s 时间内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B .整个过程中,B C 段的加速度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提示: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 例2: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s 内 的位移是14m.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它前进72m 所用的时间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公 式 例3: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2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 -t 图线; (2)求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提示:参考匀加速直线运动基本运动公式。 例4:一个冰球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长度都是L 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一段距离的时间为t ,通过第二段距离的时间为2t ,如果冰球在冰面上的运动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冰球在第一段距离末了时的速度?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例5:2014年1月14日,“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施首次月面科学探测,在探测过程中,假设月球车以200m/h 的速度朝静止在其前方0.3m 的“嫦娥号”登陆器匀速运动。为避免相撞,地面指挥部耗时2s 设定了一个加速度为a 的减速指令并发出。设电磁波由地面传播到月球表面需时1s ,则a 的大小至少是 A. 0.022 /m s B. 0.042 /m s C. 0.062 /m s D. 0.082 /m s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及运动的对称性 图2

加速度与位移

加速度与位移 1.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速度公式 由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t v v o t -,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t v =0v +at t v 为末速度,0v 为初速度,a 为加速度. 此公式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都适用.一般取初速度0v 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a 可正可负.当a 与0v 同向时,a >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当a 与0v 反向时,a <0,表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 减小. 当a =0时,公式为t v =0v 当0v =0时,公式为t v =at 当a <0时,公式为t v =0v -at (此时α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t v =0v +at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只要知道初速度0v 和加速a ,就可以计算出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平均速度公式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在某一段上的平均速度应等于初、末两速度的平均 值,即2 t o v v v += 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对非匀变速运动不适用.例如图2-14中甲物体在前5s 内的平均速度为3m / s ,乙物体在4s 内的平均速度为3m /s (2)位移公式 22 1)(212at t v t at v v t v v t v s o o o t o +=++=+== s 为t 时间内的位移. 当a =0时,公式为s =0v t 当0v =0时,公式为s = 221at 当a <0时,公式为s =0v t -22 1at (此时a 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s =0v t+2 1a 2t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式,只要知道运动物体 的初速度0v 和加速度a ,就可以计算出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确定任意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一、选择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 .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物体以2m/s 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 内,物体的( ) A .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B .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 .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 .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保持不变 C .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5.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6 s 汽车的速度大 小为( ) A. 20 m/s B. 0 m/s C. —10 m/s D. 5 m/s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 、9.8cm 、14.7c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t 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1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1t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1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第7题图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1 第一章第3至5节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t=t0时刻,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至a=0,则它的() A.速度逐渐减小 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 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相同时间的位移越来越小 4.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ray() A.2秒末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为6米 B.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C.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规定了正方向,讨论加速度的正负才有意义 三、计算题 7.一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试求该质点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 (B)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选项是() A.速度、加速度、路程 B.速度、位移、加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率 D.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2.在110m栏的比赛中,刘翔6s末的速度为9.2m/s,13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9.8m/s. B.10.4m/s C.9.2m/s D.8.46m/s 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图4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同步练习题(质点、位移时间、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 1 质点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4.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5、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7. 下列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做质点 B.研究爱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D.计算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途中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时间和时刻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2.下列选项中表示时刻的是() A.刘翔110米跨栏用时12.29s

加速度传感器测振动位移

加速度传感器测振动速度与位移方案 1. 测量方法(基本原理) 设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所得的加速度为:()a t (单位:m/s 2) 对加速度积分一次可得速率: 1 1()()[ ]2N i i i a a v t a t dt t -=+==?∑? (单位:m/s) 对速率信号积分一次可得位移:1 1 ()()[ ]2 N i i i v v s t v t dt t -=+==?∑? (单位:m) 其中: ()a t 为连续时域加速度波形 ()v t 为连续时域速率波形 ()s t 为连续位移波形 i a 为i 时刻的加速度采样值 i v 为i 时刻的速率值 0a =0;0v =0 t ?为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差 2. 主要误差分析 误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零点漂移所带来的积分误差 由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存在固定的零点漂移。即当加速度为0g 时传感器输出并不一定为0,而是一个非零输出error A 。传感器的输出值为:()a t +error A 。对error A 二次积分会产生积分累计效应。 2)积分的初始值所带来的积分误差 0a 和0v 的值并不为零,同样会产生积分累计效应。 3)高频噪声信号所带来的误差 高频噪声信号会对瞬时位移值测量精度带来影响,但积分值能相互抵销而不会带来累计。 3. 解决办法 1)零点漂移和积分初始值不为零可以加高通滤波器的方法滤除。

2)高频噪声信号的影响并不大,为了达到更高的精度,可以加一个低通滤波器。 选择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合理的截至频率,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结果。 (注:高通滤波即去除直流分量;低通滤波即平滑滤波算法)。 4. 仿真研究 4.1 问题的前提背景 1.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桥梁振动的加速度()a t ,速度()v t 和位移()s t ,可以认为桥梁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总和为0。 即:0()0a t dt ∞ =? 0()0v t dt ∞ =? ()0s t dt ∞ =? 其离散表达式为:00()N i i a N ===∞∑ 0() N i i v N ===∞∑ 0() N i i s N ===∞∑ 2.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值存在误差,它主要是在零点漂移和测量噪声两个方面。 即测量值()()()measure error a t a t a t =+ 其中:()measure a t 为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值 ()a t 为桥梁振动的实际加速度值 ()error a t 为传感器测量误差 3.振动速度与振动位移取决于振动加速度与振动频率,可以证明,振动速度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与振动频率成反比;振动位移与振动速度成正比,与振动频率成反比。 4.2 仿真 1.取一组仿真用振动加速度信号:()9.8sin(240)3measure a t t π=??+,如图1所示。 其中:()measure a t 代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练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练习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练习题 1.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t =则() t x- t 以s 4 ( 62为单位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 m/s 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 m/s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 2.若一质点从t= 0 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质点() A.t= 1 s 时离原点最远 B.t= 2 s 时离原点最远 C.t= 3 s 时回到原点 D.t= 4 s 时回到原点 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零,则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 (1)汽车经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经5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3)经10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5.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上升,先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 s 速度 达到4 m/s,然后匀速上升2 s,最后3 s做匀减速运动,恰好 停止下来。试作出v-t 图象。 6.如图2-2-4所示是某质点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AB、BC、CD段的过程各做什么运动 (2)AB、CD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质点在2s末的速度多大 7.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度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8.某飞机起飞的速度是50m/s,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是4m/s2,求 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最小长度为多少 9.一辆汽车以1 m/s2的加速度行驶了12 s,驶过了180 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10.一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6 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 驶了102 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 11.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 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 车以2 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 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12.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km/h,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 4m/s2,求汽车最后2秒的位移

速度、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以及位移 与时间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像 特点:①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是个定值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 (1)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则a>0 (2)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则a<0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公式推导:假定初始时刻从t=0开始

由,以及 V 是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称为初速度。v t是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称为0 末速度。 注意:在具体运算中必须规定正方向来简化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 2、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υ~t图像) 特点: ①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②无论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与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都是一样的,,即加速度是一定值 ③纵轴上的截距表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υ

④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⑤图线下的“面积”其表示运动物体在相应的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s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①公式法: ②图像法:在υ~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③当速度值为正值时,x=vt>0,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矩形在时间轴的上方; 当速度值为负值时,x=vt<0,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矩形在时间轴的下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①用微元与极限思想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我们把υ~t图像中时间划分为许多小的时间间隔.设想物体在每一个时间间隔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从一个时间间隔到下一个时间间隔,物体的速度跳跃性地突然变化.因此,它的速度图线由一些平行于时间轴的间断线段组成.由前面的知识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用速度图象图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因此上面设想的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可用图线中的一个个小矩形面积之和(即阶梯状折线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近似来表示。当小矩形的个数划分为无穷多时,无穷多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准确的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而这些小矩形合在一起就会组成一个梯形,那么梯形的面积就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t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加速度位移积分

加速度积分位移 Matlab 2013-02-04 05:30:00| 分类:MATLAB应用|举报|字号订阅 最近做有关加速度的数据处理,需要把加速度积分成位移,网上找了找相关资料,发现做这个并不多,把最近做的总结一下吧! 积分操作主要有两种方法:时域积分和频域积分,积分中常见的问题就是会产生二次趋势。关于积分的方法,在国外一个论坛上有人提出了如下说法,供参考。 Double integration of raw acceleration data is a pretty poor estimate for displacement. The reason is that at each integration, you are compounding the noise in the data. If you are dead set on working in the time-domain, the best results come from the following steps. 1. Remove the mean from your sample (now have zero-mean sample) 2. Integrate once to get velocity using some rule (trapezoidal, etc.) 3. Remove the mean from the velocity 4. Integrate again to get displacement. 5. Remove the mean. Note, if you plot this, you will see drift over time. 6. To eliminate (some to most) of the drift (trend), use a least squares fit (high degree depending on data) to determine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7. Remove the least squares polynomial function from your data. A much better way to get displacement from acceleration data is to work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o do this, follow these steps... 1. Remove the mean from the accel. data 2. Take the Fourier transform (FFT) of the accel. data. 3. Convert the transformed accel. data to displacement data by dividing each element by -omega^2, where omega is the frequency band. 4. Now take the inverse FFT to get back to the time-domain and scale your result. This will give you a much better estimate of displacement. 说到底就是频域积分要比时域积分效果更好,实际测试也发现如此。原因可能是时域积分时积分一次就要去趋势,去趋势就会降低信号的能量,所以最后得到的结果常常比真实幅值要小。下面做一些测试,对一个正弦信号的二次微分做两次积分,正弦频率为50Hz,采样频率1000Hz,恢复效果如下 时域积分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推导运用

课题 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推导运用 教学目标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运用 重点、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考点及考试要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s=v0t+1/2at2及其应用。应用v-t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1/2at2。 教学内容 知识框架 一、匀速直线运动: 1、这是什么图象?图线中的一点表示什么含义?图像反映出什么物理量间的关系? 2、图象具有什么特点?从图象可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 3、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小车为例 丙 从图丙可以看出,由于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变大,在时间轴上取取两点t1,t2,则t1,t2间的距离表示时间间隔?t= t2—t1,t1时刻的速度为v1, t2时刻的速度为v2,则v2—v1= ?v,?v即为间间隔?t内的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v与?t是什么关系? A、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特点?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 B、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 1、定义: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 02 1 at t v x +=3、v-t 图象性质 质点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及任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2、比较速度的变化快慢3、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描述图1线①②③表示的运动情况怎样? (2)、图1中图线的交点有什么意义? 思考1:图2和3物体运动的速度怎样变化? 思考2:图3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相等吗? 思考3:图3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吗? 三、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四、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就是v – t 图线与t 轴所夹的矩形“面积”。 2、公式法:x=vt 3、面积也有正负,面积为正,表示位移的方向为正方向, 面积为负值,表示位移的方向为负方向. 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推导:由图可知:梯形OABC 的面积S=(OC+AB )×OA/2 代入各物理量得:X=1/2(v 0+v t ) 又v=v 0+at ,x=v 0t+at 2/2 2、位移公式:x=v 0t+at 2/2 3、对位移公式的理解: ⑴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⑵因为v 0、α、x 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υ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 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a 取负值. (3)若v 0=0,则x=at 2/2 (4)特别提醒:t 是指物体运动的实际时间,要将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对应起来. (5)代入数据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速度公式: v =v 0+at , 2、位移公式: 位移与速度关系:ax v v 22 02=- 图1 图2 图3

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

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 2010-12-23 14:05 转载自分享 最终编辑uestcliang **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值有没有必要转换为位移量** 加速度信号转换为位移量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时域积分和频域积分。在时域中积分,方法简单,但由于测试上原幅值将产生严重偏移趋势项,极大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理论上加速度在时域上进行两次积分可以得到位移,但速度经过两次积分后想获得速度,但积分的结果却与现实有很大的偏差(如图1)。经分析并请教高手后个人认为 1、测试获得的加速度中存在很多成分,在进行积分前必须对信号进行处理,否则积分的结果肯定会出现问题; 2、无论是硬件积分还是软件积分均存在低频放大高频截止的特性。在用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得到位移的过程中因 3、如果真的可以用加速度进行积分可以获得速度和加速度的话,那厂家也就不需要再花昂贵的代价去生产速度及 从现场采集的信号,比如加速度信号,实质上是连续信号,是不定积分的范畴。而目前很多积分算法,都是定积信号中的低频,是很难积分的,因为积分一下,就要出现一个转频,还是在分母上,频率很低时,其倒数接近无那就要涉及滤波器的设计了,选择什么样的滤波器,把那些频率滤掉,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只要有滤波,就预值的大小,如果再滤波滤的不太合理的话,那误差就更大,失去了积分的意义了! 积分低频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零位,这一般是由仪器或传感器产生的,真实振动不会有直流成分,所以积分这个也不是振动信号,主要是由传感器或仪器的温漂或零漂引起的,用一般方法很难去掉,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办以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还是高通滤波,设计尽可能好的滤波器,截止频率尽可能低以减少能量损失,衰减尽可能陡相位或线性相位滤波了。至于频域积分,主要是丢失了相位信息,其实对于旋转机械信号来说,两者差别并不是 第二,频域积分。频域积分据说相对稳定一些,不过存在相位误差的问题。

运动学三大公式习题

1、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位移为6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内位移为2m,求: (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3)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在第9秒内的位移比第8秒内的位移多1m,求: (1)质点的加速度;(2)质点在9s内通过的位移.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秒末的速度.(3)物体在5s内的位移. 4、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下滑到斜面底端,在最初3s内位移为0.36m,最后3s内经过的位移为0.84m,求斜面的长度. 5、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恒定.前4s内位移是1.6m,随后4s内位移是零.求:(1)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多少?(3)第二个4秒内的速度变化量?(4)10s内的位移. 6、物体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头4秒内位移为X,在最后4秒内位移为4X,则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是多少?总的运动时间是多少? 7、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下来.若此物体在最初5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1:5,求此物体一共运动多长时间. 8、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4s内的位移是8m,加速到最后4s内通过的位移是52m,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 1、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位移为6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内位移为2m,求: (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3)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在第9秒内的位移比第8秒内的位移多1m,求: (1)质点的加速度;(2)质点在9s内通过的位移.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秒末的速度.(3)物体在5s内的位移. 4、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下滑到斜面底端,在最初3s内位移为0.36m,最后3s内经过的位移为0.84m,求斜面的长度. 5、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恒定.前4s内位移是1.6m,随后4s内位移是零.求:(1)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多少?(3)第二个4秒内的速度变化量?(4)10s内的位移. 6、物体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头4秒内位移为X,在最后4秒内位移为4X,则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是多少?总的运动时间是多少? 7、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下来.若此物体在最初5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1:5,求此物体一共运动多长时间. 8、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4s内的位移是8m,加速到最后4s内通过的位移是52m,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湖北省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物理 难点6 破解连接体中速度、位移及加速度关联

难点6破解连接体中速度、位移及加速度关联 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我们经常会碰到涉及相互关联的物体的速度求解。这样的几个物体或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或借助其他媒介(如轻绳、细杆)等发生相互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具有不同的速度表现,但它们的速度却是有联系的,我们称之为“关联”速度。解决“关联”速度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分解,二是沿着相互作用的方向(如沿绳、沿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下面通过三种关联媒介来破解连接体中的关联物理量的问题。 连接媒介之一:绳杆连接物体的关联 对于绳子或杆连接的两个物体,轻杆与轻绳均不可伸长,绳连或杆连物体的速度在绳或杆的方向上的投影相等。求绳连或杆连物体的速度关联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绳连或杆连物体的速度,然后将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沿绳或杆的方向和垂直于绳或杆的方向进行分解,令两物体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相等即可求出。 【调研1】【2011年高考上海卷第11题】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 以速度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 ,船的速 率为 A 、v sin α B 、v sin α C 、v cos α D 、v cos α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本题难点在于船的发动机是否在运行、河水是否有速度。依题意船沿着绳子的方向前进,即船的速度就是沿着绳子的,根据绳子连接体的两端物体的速度在绳子上的投影速度相同,即人的速度v 在绳子方向的分量等于船速,故v 船=v cos α,C 对。 【答案】C 【规律总结】绳端速度的分解是绳端物体(绳端连接体如本题小船)实际速度(对地)的分解,实际速度产生两个效果:一是绳的缩短或伸长;二是绳绕滑轮的转动,且转动线速度垂直于绳。绕过滑轮的轻绳力的特点是两端拉力相等,速度特点是沿绳的伸长或缩短方向速度相等。因此绳子关联的物体的分解方法有两种,①将实际速度分解为沿着绳子方向和垂直绳子方向;②绳子两端的速度在绳子上的投影速度相同,比如本题中绳子左端的速度就是拉力的速度与绳子与船连接端的小船在绳子方向上的投影速度大小相等。 【调研2】如图所示,开始时A 、B 间的细绳呈水平状态,现由计算机控 制物体A 的运动,使其恰好以速度v 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经细绳通过定滑轮 拉动物体B 在水平面上运动,则下列v -t 图象中,最接近物体B 的运动情况 的是 A B C D

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习题测验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习题1 1?如图2.1.4所示给出的几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体静止的是_____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___ ,表示物 体做匀减速直线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2.1.5,物体甲做______ 运动,加速度为,物体乙做 __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为 ________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2.1.6所示,质点1s末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S,在0~1s 内质点做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 m s2 3 4。在1s ~ 3s内,质点的速度变化是_ m s , 加速度是_____ m s2,在3s~4s内,质点做__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 m s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物体运动的V t图像如图2.1.7所示,则:0~2s内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加 速度是______ m s2, 2s ~ 4s内物体做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 m s24s~ 6s 内物体做___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 m s2。物体在t 1s时速度大小为m s , 在t 5s时速度大小为m s,这两次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_ 。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习题1参考答案: 2 匀加速直线,1 m s2,匀减速直线, 3 1,匀加速直线 4 m s2, 6m s , 4 匀加速直线,2 m s2,匀速直线运动, 相同 运动的是图中交点A表示 O s 图 2.1.5 _ _____ ,表示物 图 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