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锈腐病拮抗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人参锈腐病生防用解淀粉芽孢杆菌Y-S-Y12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人参锈腐病生防用解淀粉芽孢杆菌Y-S-Y12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屈俊廷;金海强;沈国娟;杨超博;李熙英【摘要】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 Y -S -Y12菌株液体最佳发酵条件,旨在为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不同培养条件、营养条件、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Y -S -Y12菌株的最佳发酵时间为3 d,最佳发酵温度为28~33℃,最佳转速为150 r/min,最佳装液量为125 mL (培养容器的容量为250 mL),最佳初始 pH值为6,供试培养基中 Y -S -Y12菌株在 NA 培养基中的发酵效果最佳。
Y -S -Y12菌株最优配方为1.20 g 葡萄糖、3.10 g 酵母粉、2.00 g 磷酸氢二钾、24.86 g 牛肉膏。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03【总页数】4页(P158-160,161)【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率;均匀设计;发酵条件优化;人参锈腐病【作者】屈俊廷;金海强;沈国娟;杨超博;李熙英【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延吉133002;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吉林龙井 133400;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延吉 133002;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延吉 133002;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延吉133002;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75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植物体内、植物根际、土壤、深海水中均有分布。
论文范文:人参内生细菌gel5抑菌机理及病害防治效果评价分析

论文范文:人参内生细菌gel5抑菌机理及病害防治效果评价分析第一章文献综述1人参概述人参(Panax gimmg C. A. Meyer)是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药用植物,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白山区、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1]。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百草经》对人参的药用价值有详细的论述,人参能强身益智,明目,安精神,止惊淨,久服后延年益寿,因其具有神奇而广泛的作用,故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2]。
目前,人参的种植主要依赖人工栽培,栽培模式分为园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和非林地栽培3种[3.5],其栽培技术基本相同,都是以野生人参的生长环境和习性为切入点,根据园地、林下和非林地的实际环境特点调整技术来种植16]。
....................................2人参病害及其危害人参由野生变人工栽培后,病害逐年加重,导致人参产量及品质降低,成为困扰人参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据国内外报道,在人参上发生的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有50余种,中国已经报道的有30余种。
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40余年中,对人参病害的发生分布为害的调查、病原种类、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等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生产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人参病害防治研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土传病害是人参侵染性病害的一种主要方式。
引起人参土传病害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国内外有记述的主要有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疫病菌(Phytophthora cactomm)、根腐菌(Fusarium TO/am’)、黑斑菌(Altemariapanax)、菌核菌(Seclerotiniapanax)、立枯丝核菌(Mhizoctonia solani)等岡。
上述病原菌多以土壤为媒介进行繁殖和传播,不同地区的栽培管理方式及土壤环境会导致土传病原菌的优势菌群有所差异。
怎样防治人参锈腐病

怎样防治人参锈腐病
佚名
【期刊名称】《人参研究》
【年(卷),期】1989(000)004
【摘要】这种病是全国各参区常发生的病害.从幼苗到成株均能感病,从早春出苗到秋季植株枯萎,整个生育期中均能发生.锈腐病是人参生产中发病重又难以防治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和质量.锈腐病菌主要侵染土表以下茎部、根茎、【总页数】1页(P45-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2株放线菌对人参锈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J], 周淑香;张连学;鲁新;李小宇;李玉
2.防治人参锈腐病木霉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J], 陈书华;李梅;蒋细良;衣涛;张念洁;汪浩;白龙律;
3.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锈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J], 陈秀艳;杨丽娜;王雪;白庆荣;陈长卿;高洁
4.防治人参锈腐病的药剂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 [J], 沈宝宇;孙文松;张天静;李晓丽;李玲
5.防治人参锈腐病的药剂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 [J], 沈宝宇;孙文松;张天静;李晓丽;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株木霉菌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

6株木霉菌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周淑香;李小宇;张连学;李玉【期刊名称】《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年(卷),期】2010(000)0S1【摘要】本文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T1、深绿木霉T.atroviride T3、康氏木霉T.koningii T4和3株绿色木霉T.viride T2、T5和T6对人参锈腐病的室内拮抗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
对峙培养结果显示,6个木霉菌株对人参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T1抑制效果最好,菌落生长抑制率为73.02%。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木霉菌后人参锈腐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P<0.01),其中T1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效最好,达到44.08%。
施用木霉菌后人参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39)。
【总页数】4页(P69-72)【作者】周淑香;李小宇;张连学;李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75【相关文献】1.2株放线菌对人参锈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J], 周淑香;张连学;鲁新;李小宇;李玉2.木霉菌ECT-01-2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J], 王慧;傅俊范;周如军;潘争艳3.防治人参锈腐病木霉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J], 陈书华;李梅;蒋细良;衣涛;张念洁;汪浩;白龙律;4.防治人参锈腐病木霉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J], 陈书华;李梅;蒋细良;衣涛;张念洁;汪浩;白龙律5.外源信号物质诱导人参抗人参锈腐病的作用研究 [J], 傅俊范;孙嘉曼;周如军;严雪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霉菌ECT-01-2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木霉菌ECT-01-2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王慧;傅俊范;周如军;潘争艳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以木霉茵株 ECT-01(Trichoderma sp.)为出发茵株,孢子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获得1株高拮抗活性的突变体 ECT-01-2.通过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研究突变体 ECT-01-2对人参锈腐茵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ECT-01-2对人参锈腐茵的抑制率高达83.68%.发酵液对人参锈腐茵丝和孢子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明确了ECT-01-2对人参锈腐茵的拮抗机理以竞争、重寄生、抗生作用及溶茵作用为主.【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王慧;傅俊范;周如军;潘争艳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5+1
【相关文献】
1.4株木霉对人参疫病菌、西洋参锈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J], 张爱华;周国兴;杨庭疆;张连学
2.离体条件下外源茉莉酸甲酯对人参锈腐病菌的影响 [J], 孙嘉曼;傅俊范;张禹
3.人参锈腐病菌毁灭柱孢菌酶促降解人参皂苷研究 [J], 赵雪淞;杜秀丽;高娟
4.人参锈腐病菌毁灭柱孢菌酶促降解人参皂苷研究 [J], 赵雪淞;杜秀丽;高娟
5.东北地区人参锈腐病菌的分子鉴定 [J], 傅俊范;刘欣然;李自博;周如军;王丹;韩月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参锈腐病对人参品质和土壤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人参锈腐病对人参品质和土壤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张桐毓;勾颖;李琪;杨莉【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年(卷),期】2024(26)3【摘要】为研究锈腐病对人参品质和土壤相关因子的影响,以罹患锈腐病人参、健康人参及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参根及根际土壤内酚酸、皂苷含量,并利用分子手段检测土壤中病原菌数量。
结果表明,人参根内大部分皂苷含量随锈腐病的加剧而减少,降幅为50.1%~72.5%;土壤中参根分泌的化感物质的种类、含量与人参病害程度密切相关,部分皂苷类物质含量升高,最高增长了7.5倍,且频率有所增加;丁二酸、肉桂酸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株,较健康株分别增加3.69、2.39倍。
对土壤因子的测定发现,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病害的加剧而升高,其余土壤质量指标均随病害的加剧而下降,其中速效磷降幅高达55.0%,且在病害初发时含量即开始下降,可以表征人参锈腐病的发生。
相关性分析表明,病原菌数量与土壤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0.3625~0.4975,与化感物质的灰色关联度为0.1825~0.6199。
以上结果表明,人参患锈腐病后会影响人参品质,因此,改善土壤环境、调节土壤生态平衡、降低人参患病几率、是提高人参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10页(P124-133)【作者】张桐毓;勾颖;李琪;杨莉【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1-30【相关文献】1.人参锈腐菌 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 侵染对人参生理指标的影响2.人参锈腐病相关研究进展3.外源信号物质诱导人参抗人参锈腐病的作用研究4.利用土壤拮抗性微生物防治人参锈腐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对人参灰霉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对人参灰霉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关一鸣;潘晓曦;王莹;吴连举【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42)5【摘要】已有研究表明,从健康人参根际土壤筛选的哈茨木霉菌SF-08和枯草芽孢杆菌B11是有较高抑菌活性和广谱作用的生防菌。
初步研究表明,哈茨木霉菌SF-08及其代谢物可以抑制人参灰霉病病菌和根腐病病菌菌丝的生长,枯草芽孢杆菌B11可以抑制人参灰霉病病菌和根腐病病菌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
SF-08对人参灰霉病病菌、根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1.4%、72.0%,其代谢产物原液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1.3%、70.5%。
B11菌株对人参灰霉病病菌、根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原液对人参灰霉病病菌、根腐病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均达到80%以上,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超过85%;显微观察显示,SF-08、B11菌株通过重寄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使病原菌菌丝生长受到影响,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总页数】3页(P123-124,125)【作者】关一鸣;潘晓曦;王莹;吴连举【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112;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112;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1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75【相关文献】1.枯草芽孢杆菌ge25对两种人参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脂肽类抑菌代谢产物的鉴定2.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种水产动物病原菌体外拮抗作用的研究3.人参内生细菌GS-1的分离鉴定及对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4.两种木霉对陇南花椒根腐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5.木霉菌株NF9和TC3对芋艿根腐病病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参产铁载体拮抗细菌GR-39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人参产铁载体拮抗细菌GR-39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邓声坤;雷锋杰;张焕荣;龙漪萍;姜懿轩;张爱华【期刊名称】《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年(卷),期】2024(40)1【摘要】产铁载体细菌通过与病原菌竞争铁元素而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
本研究从人参根组织及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对其抑菌作用和产铁载体能力进行筛选,并对所筛选的1株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
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细菌菌株207株,其中8株菌株既具有产铁载体的能力又对人参黑斑、根腐和锈腐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经筛选发现菌株GR-39在限铁、富铁培养基上对黑斑病菌抑菌作用差异显著,并鉴定该菌株为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plymuthica。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菌株GR-39在蔗糖、蛋白胨5 g/L、温度34℃、p H 8时产铁载体相对含量为74.6%;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铁载体量与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6 g/L、蛋白胨5 g/L、p H 8时铁载体产量最大达77.13%。
研究表明,菌株GR-39具有较强产铁载体能力并且对人参黑斑病菌防效显著,可为多功能微生物菌剂研制提供良好菌种资源。
【总页数】11页(P167-177)【作者】邓声坤;雷锋杰;张焕荣;龙漪萍;姜懿轩;张爱华【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相关文献】1.烟草疫霉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2.一株青枯菌拮抗细菌M26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3.甜瓜黑斑病菌的拮抗细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4.龙牙百合内生拮抗灰葡萄孢菌细菌的筛选与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5.人参锈腐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r t: T e sr i a ans C lnd o apo d sr c az we e s l td r m Gi e g hlo p r s i. Sr i BS 5 n sr i t ac hr e tans g i t y i r c r n e tu tls r io ae fo ns n r z s hee ol ta n O1 a d ta n
wih i hi ii n r t 7 6 . The 3 s r i s s we t n b to a e 6. % t a n ho d a wi e a ge f n a o i m a a n t p t o e s s c a Fu a i d r n o a t g n s g i s a h g n . u h s s rum s l ni oa .
S r e n n I ntfc to f An a o si sr i c e ni g a d de i a i n o t g nitc t ans i
a a n t C i r c r n de tucan g i s yl nd o a po sr t s
Z U R -u , U J n fn , H u— a , A u-u, U i ma HO u jn F u -a 术 S IH iy n Y N X e ri S N J - n a
(r he a i u ) Ti dmahra m 。 c zn
关键 词 : 参 锈腐 病 ; 人 生物 防治 ; 抗 细 菌 ; 拈 筛选 鉴 定 ; 霉 菌 木
中 图分 类 号 :4 56 5 s 3 .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7 0( 0 0 0 — 4 2 0 0 0 10 2 1 )4 0 2 — 5
菌 株 B 0 5为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 a iu u t i) S1 B cl ss bis ,菌 株 H 0 l l N 1为 多 粘 芽 孢 杆 菌 f e i cl s o m x ) 菌株 T i1为 哈 茨 木 霉 P nb iu l y a , a a l p y r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菌株 H 0 N 1为细 菌 , 菌 圈 直 径 分 别 为 2 .m 和 2 . 抑 2 m 8 1 mm。 株 T i 1 木 霉 菌 , 菌率 达 7 .% 9 菌 r 为 4 抑 66 对 人 参 几 种 常 见病 原 菌 进 行 了
抑 菌 试 验 , 果 表 明 : 人 参 根 腐 病 菌 ( uaim s ln ) 人 参 立 枯 病 菌 ( i co i oa i 、 参 黑 斑 病 菌 ( tma Ⅱp n x) 人 结 对 F sru oa i 、 Rhz tnas ln ) 人 o AI e d aa 、 参 菌 核病 菌 ( ceoii c is n 均 有 一 定 的 抑 菌 效果 。 合 1 Sr NA 分 子鉴 定 和形 态 鉴 定 对 3株 菌 株 进行 了鉴 定 , 果 表 明 : S lrt ashn e g) n 结 6 D 结
人 参锈 腐病 拮 抗 生 防茵 的筛选 与鉴 定
周 如 军 , 俊 范 米 史会 岩 , 雪 瑞, 嘉 曼 傅 , 严 孙
( 阳农 业 大 学 植 物保 护 学 院 , 阳 1 0 6 沈 沈 1 8 6) 摘 要 : 人 参 根 际 土 壤 中 筛 选 到 具 有 拈 抗 人 参 锈 腐 病 菌 ( yido ap nd srca s 生 物 活性 的 生 防 菌 3株 , 中菌 株 BS 5和 从 C l rcr o etu tn ) n 其 OI
沈 阳农 业 大学学报 ,0 0 0 , 1 )4 2 4 6 2 1 — 84 ( :2 — 2 4
J un lo h n a g Ag iu ua iest 2 — 8 4 )4 2 4 6 o ra f S e y n r h rlUnv ri 0 0 , 4 :2 — 2 c y, 1 0 1 f
HN01 we e nt g i t ba t ra r a a on s i c c e i wi i i to di me e 2 8 m a d t h nh bii n a t r 2. m n 21 9 m, r s e tv l . Sta n .m e p ci ey r i Tr41 wa a t g nitc u g i s n a o s i f n i
 ̄a me t ta n g n ,sr i BS 5 01 wa i n i e a Ba ils u ii, sr i HN01 s s de tf d s c lu s bt s ta n i l a Pa n b clu poy xa nd tan e i a ils lmy ,a sr i Tr41 T ihd , i as rc eM
Rh z c o i oa i e n ra p a ,S lr t i c is n .B s d n t e p e oy i h r ce si s a d a a y i o h 1 S r io t na s ln ,A l r a i mtx ce oi a s h n e g a e o h h n t pc t n c a a tr t n n l s f t e 6 DNA i c s